嗨! 有趣的故事: 司馬遷
作者 | 劉銀昌 |
---|---|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嗨! 有趣的故事: 司馬遷:,司馬遷出生在一個史官家庭。他的父親司馬談在漢武帝時曾任太史令,學識淵博。司馬遷深受父親的影響,對道家思想頗有認同。但他最服膺孔子,深信 |
作者 | 劉銀昌 |
---|---|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嗨! 有趣的故事: 司馬遷:,司馬遷出生在一個史官家庭。他的父親司馬談在漢武帝時曾任太史令,學識淵博。司馬遷深受父親的影響,對道家思想頗有認同。但他最服膺孔子,深信 |
內容簡介 司馬遷出生在一個史官家庭。他的父親司馬談在漢武帝時曾任太史令,學識淵博。司馬遷深受父親的影響,對道家思想頗有認同。但他最服膺孔子,深信孔子「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的立名思想,希望能夠效法孔子,寫出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傳世著作。最終完成了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鴻篇鉅制《史記》。 《史記》,第一部由個人獨立完成的紀傳體通史。司馬遷改變了以往歷史記載以時間、國別為中心的寫法,第一次以人為本位元來記載歷史,表現出對人在歷史中的地位與作用的高度重視,開創了紀傳體的先河,《史記》也成為我國傳記文學的開端。他開創的本紀、世家、列傳、書、表等五種體例,為後世史家所遵循。《史記》被西漢劉向、揚雄譽為「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這種實錄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歷史學家。
產品目錄 目錄 出版說明 002 導讀 004 耕讀 010 求學 027 遊歷 046 入仕 065 受命 072 著書 078 忍辱 094 退隱 103 司馬遷生平簡表 114
書名 / | 嗨! 有趣的故事: 司馬遷 |
---|---|
作者 / | 劉銀昌 |
簡介 / | 嗨! 有趣的故事: 司馬遷:,司馬遷出生在一個史官家庭。他的父親司馬談在漢武帝時曾任太史令,學識淵博。司馬遷深受父親的影響,對道家思想頗有認同。但他最服膺孔子,深信 |
出版社 /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5493349 |
ISBN10 / | 9865493349 |
EAN / | 9789865493349 |
誠品26碼 / | 2682268959009 |
頁數 / | 121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5X21X1CM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出版說明
在文字出現以前,知識的傳遞方式主要就是語言,靠口耳相傳的方式記錄歷史與情感表達。人類的生活經歷、生命情感也依靠著「說故事」來「記錄」。是即人們口中常說的「傳說時代」。然而文字的出現讓「故事」不僅能夠分享,還能記錄,還能更好、更廣泛地保留、積累和傳承。
《史記》「紀傳體」這個體裁的出現,讓「信史」有了依託,讓「故事」有了新的準則:文詞精鍊,詞彙豐富,語言精切淺白;豐富的思想內容,不虛美、不隱惡。選擇人物一生中最有典型意義的事件,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以對事件的細節描寫烘托人物的情感表現,用符合人物身份的語言,表現人物的神情態度、愛好取捨。生動、雋永而又情味盎然。
「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從來就是人類的「熱門話題」。她是茶餘飯後的趣味談資,是小說家的鮮活素材,是政治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取之無盡、用之不竭的研究依據和事實佐證。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人物眾多,事件繁複,神話傳說與歷史事實並存,正史與野史交錯互映,頭緒繁多,內容龐雜,可謂浩如煙海、精彩紛呈,展現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讓「故事」的題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如何呈現,怎樣傳承,使之重光,無疑成為《嗨!有趣的故事》出版的緣起與意趣。
《嗨!有趣的故事》秉持典籍史料所承載的歷史精神,力圖反映歷史的精彩與真
實。深入淺出的文字使「故事」更為生動,更為循循善誘、發人深思。
《嗨!有趣的故事》以蘊含了或高亢激昂或哀婉悲痛的歷史現場,以對古往今來無
數先賢英烈的思想、事蹟和他們事業成就的鮮活呈現,於協助讀者不斷豐富歷史視域和深度思考的同時,不斷獲得人生啟迪和現實思考、並從中汲取力量,豐富精神世界,在實現自我人生價值和彰顯時代精神的大道上,毅勇精進,不斷提升。
導讀
司馬遷,字子長,夏陽龍門(今陝西韓城)人。
司馬遷出生在一個史官家庭。他的父親司馬談在漢武帝時曾任太史令,學識淵博,著《論六家要指》,縱論天下學術。
司馬遷勤奮好學,自幼跟祖父和父親讀書學習。他曾跟隨儒學大師董仲舒學習公羊派《春秋》,跟隨五經博士孔安國學習古文《尚書》。家庭教育和從師學習為司馬遷打下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司馬遷二十歲時,開始了廣泛的遊歷研學活動。他從長安出發,遊歷範圍涉及今天的湖南、江西、浙江、江蘇、山東、河南等地。在遊歷過程中,司馬遷尋訪傳說中大禹的遺跡,憑弔屈原,察訪韓信母親的墓地,拜謁孔子聖跡,遊覽春申君的宮殿、孟嘗君的故城以及信陵君所在的大梁,又到豐沛一帶參觀西漢開國君臣的故居……遊歷不僅讓司馬遷瞭解了各地的民風民俗,還加深了對歷史政治的理解。司馬遷搜集了許多資料和傳說,對日後撰寫《史記》起了很大作用。
司馬遷結束遊歷返回長安後,於漢武帝元狩元年(約前一二二年)入仕為郎中。在任郎中其間,他奉旨到過四川、雲南一帶,也曾作為侍從陪漢武帝巡狩封禪,足跡幾乎遍及全國各地。這些經歷開拓了司馬遷的胸襟和眼界,讓他有機會接觸到各個階層、各種人物的生活。
漢武帝元封元年(前一一〇年),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因病不能作為侍從隨漢武帝封禪泰山,滯留在洛陽,抑鬱而終。父親去世前,囑咐司馬遷完成其未竟的著述之事。元封三年(前一〇八年),司馬遷接替父職繼任太史令。為實現父親遺願,他孜孜不倦地閱讀國家藏書。太初元年(前一〇四年),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
天漢二年(前九九年),李陵抗擊匈奴,兵敗投降,漢武帝震怒。司馬遷仗義執言,觸怒了漢武帝,被下獄收審,之後遭受宮刑。這種奇恥大辱,令司馬遷近乎崩潰。儘管後來司馬遷遇大赦,升為中書令,但慘痛的教訓讓他對政治失去了興趣。
司馬遷受到父親的影響,對道家思想頗有認同。但他最服膺孔子,深信孔子「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的立名思想,希望能夠效法孔子,寫出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傳世著作。父親的遺命和自覺、強烈的文化責任感,使他在逆境中堅韌不拔,最終完成了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鴻篇巨制《史記》。
作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記》,是第一部由個人獨立完成的紀傳體通史。司馬遷改變了以往歷史記載以時間、國別為中心的寫法,第一次以人為本位來記載歷史,表現出對人在歷史中的地位與作用的高度重視,開創了紀傳體的先河,《史記》也成為中國傳記文學的開端。他開創的本紀、世家、列傳、書、表等五種體例,為後世史家所遵循。《史記》被西漢劉向、揚雄譽為「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這種實錄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歷史學家。
司馬遷在〈悲士不遇賦〉中說:「沒世無聞,古人惟恥。」儘管在他死後多年,《史記》才開始流傳,但至今不衰。司馬遷也因此被尊為「史聖」。他雖然活著的時候深感懷才不遇,卻最終完成了對「沒世不聞」的超越。
最佳賣點 : 司馬遷出生在一個史官家庭。他的父親司馬談在漢武帝時曾任太史令,學識淵博。司馬遷深受父親的影響,對道家思想頗有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