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伙走台步: 疼入心肝的24堂台語課 | 誠品線上

做伙走台步: 疼入心肝的24堂台語課

作者 中央社文化+採訪團隊
出版社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做伙走台步: 疼入心肝的24堂台語課:從向前走到島嶼天光從心事誰人知到眾神護台灣24堂深情眷戀的台語課24篇從泥土地長出來的動人故事語言,是文化,是生活,也是養分當台語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從向前走到島嶼天光 從心事誰人知到眾神護台灣 24堂深情眷戀的台語課 24篇從泥土地長出來的動人故事 語言,是文化,是生活,也是養分 當台語成為伸展台上的主角 文雅多彩,風情萬種,翻轉出曼妙舞姿 我隱隱帶著驕傲和滿足的感覺,彷彿找回某一文化榮光。面對自己生長的土地和上蒼,好像被神明摸了頭,拍過肩膀。有一種,這時終於長大,被歷代祖宗認可的圓滿。--劉克襄 台北孔廟的萬仞宮牆前,林強滔滔傾訴,台灣文化當有海納百川的開闊,語言本是自然自在的自信,不需要那麼多「鋩鋩角角」。陳明章抱著月琴聊起七音八調,隨口就是一段〈將進酒〉,他說語言有溫度,代表生命的底蘊,總把藍調彈成了南管。粗獷瀟灑的李永豐,談起這塊土地的母語記憶,溫柔得像是在聊自己的女兒。吳念真導演想起媽媽的背影,她肩頭擔挑沉重石塊,走得氣喘吁吁,卻不忘回頭叮嚀他別哭:「咱閣較艱苦嘛愛笑乎天公伯仔看!」以自家庭院當唸歌教室的楊秀卿,仔細提點學生的咬字和聲韻,可又忍不住嘆氣:「每次好不容易喬好了,下次又整組還回去。」謙稱自己是佛系台語推廣者的王昭華,長期為電影、記錄片等出版品做台語翻譯,連臉書(面冊)都用台語寫,她說自己不是上街頭的性格,但從年輕到現在一直在做(台語文推),「水不是蓋大港,但一直在流,這樣就好了啊。」 集結來自中央社「文化+」採訪群,24篇以「台語傳承」為主軸的人物專訪,涵蓋學術界、演藝圈、文學、科技、電影等各行各業的名人,有將台語文的推廣視為畢生信念;有從中汲取豐沛的養分,創作出膾炙人口的作品。或以台語傳承科學知識,或全心編纂台語辭典,或致力打造台語頻道。他們相信,每個人只要都再努力一點點,台語的文化就能不斷生湠下去。 ※※※ 「語言就是你的自信,語言就是你。」--林強 「生命底蘊就在那裡,像我每次要彈Blues(藍調),最後都會彈成南管。」--陳明章 「母語應該是沒有課本的,在進入學校前就要有一定基礎。」--張睿銓 「每一個世代,畢竟還是有他們每一代人的演化轉變,就像是浪淘沙,要真沒了,就是沒了啊。」--李永豐 「劇場長輩告訴我,人在世間要多愛人,事情就會很好。」--陳竹昇 「台語就是生命力強韌旺盛的咸豐草。」--吳朋奉 「台語有話,就一定有字。」--蔡振南 「台語的美,美在那裡頭的音韻起伏,美在讓人聽起來像是音樂。」--王金櫻 「語言是文化資產,台灣各族群的語言就是我們的文化寶庫。」--陳豐惠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中央社「文化+」採訪團隊這本書的初心來自中央社「文化+雙週刊」的「台語文進行式」單元,很自然的,採訪就由文化組記者執行。她們分別是鄭景雯、汪宜儒、魏紜鈴、江佩凌和羅苑韶,可以形容為一支成員年齡差距達到10歲以上的少女團體,腦力激盪的採訪會議總是充滿著八卦、星座和笑聲。少女團體認真起來也很不得了,一聲令下、各自分工,在專業領域上盡情發揮,捕捉、刻畫受訪人物的功力,從未令人失望。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當我的台語2.0版時 /劉克襄 Lim Giong林強:語言是自信,語言就是你 陳明章:吟唱台語的溫度 滅火器:台語是照亮島嶼的天光 張睿銓:再見嘻哈,返去囡仔到最初 董事長樂團:眾神護台灣,用心護母語 李永豐:X!你就是要把很屌的東西弄出來啊 吳念真:守護一個連結著記憶的語言 陳竹昇:台語讓人記得「我是誰」 謝銘祐:尋找台灣和自己的樣子 澎恰恰:和台語文跳袂煞的雙人探戈 楊秀卿:給台灣的禮物 吳朋奉:回不了頭的台語思戀 蔡振南:120%的台語藍調 楊富閔:台灣囝仔轉大人 王金櫻:台語才是真正媠的東西 鄭順聰:讓女兒也能說父母說的語言 姚榮松:用正確的字寫想說的話 許沛琳:小學堂的台語課搶答 吳宗信:講台語的火箭大叔 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台語文是咱的寶貝 王昭華:佛系的台語文推廣者 周盈成:用台語寫世界,伊想的佮你無仝 呂東熹:打造道地台語放送頻道 邵大倫:台語DJ,Mix不同語言的DNA

商品規格

書名 / 做伙走台步: 疼入心肝的24堂台語課
作者 / 中央社文化+採訪團隊
簡介 / 做伙走台步: 疼入心肝的24堂台語課:從向前走到島嶼天光從心事誰人知到眾神護台灣24堂深情眷戀的台語課24篇從泥土地長出來的動人故事語言,是文化,是生活,也是養分當台語
出版社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873105
ISBN10 / 9863873101
EAN / 9789863873105
誠品26碼 / 2681814907006
頁數 / 22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第一本以台語文為脈絡的名人專訪。
◎最頂真豪華教師群,開講二十四堂妙趣橫生台語課,授課老師有吳念真、林強、蔡振南、陳竹昇、澎恰恰、吳朋奉、王金櫻、滅火器和董事長樂團等,邊讀邊唱,大家一起來唸歌!

試閱文字

自序 : 當我的台語2.0 版時

文/劉克襄
約莫十二年前,在東門基督教長老教會,我開了系列戶外生活課程。主要內容是地方鄉土風物,上課學員泰半是銀髮族。
第一堂課開頭,盧俊義牧師率先跟學員介紹我的背景時,全部用台語流暢引言。他的語調輕柔又優雅,且帶著溫和堅定的語氣。坐在台下聆聽的我,隨即被這一熟稔的鄉音不自覺吸引,當下便斷然決定,待會兒上去也要入境隨俗,大膽地用台語教學。
畢竟,只有透過台語,才能把想要講述的事情,生動而貼切地表達,尤其是面對北京話不甚靈光的長輩們。假若我一開口,就是北京話,一定馬上跟他們出現遙遠的距離。連帶地,想要表達的
事物恐怕也會失去熟稔的溫度。
麻煩的是,在這之前,我幾乎不曾使用台語教學,因而長達三小時的教學過程裡,不斷發音錯誤,尤其是一些地名和農業事物的唸法上,鬧了不少笑話。幸虧我的教學內容都是舊時生活的趣事,容易激發共鳴。阿公阿嬤也相當和悅,下課休息時,樂得過來糾正我的發音。
第一堂勉強混過後,每週一回早上的教學,我開始認真準備,日後才有機會把上課用的台語詞彙說得朗朗上口。甚而更進一步,努力把想要分享的內容,貼切地完整表述。於是,平常便使用台語思考以及朗誦,似乎也習以為常了。
其實,過去在家裡和父母隨興交談,跟朋友七嘴八舌話唬爛時,早就習慣用台語,但那是沒有拘束壓力的日常語言。當我站在講台上授課,針對表述的議題,熟練地用台語,清楚地闡述一個文化層次的深意,無疑是一微妙的翻轉。每回上台,看著阿公阿嬤聚精會神地享受台語表達的內容,我著實得到某種生活的成就。好像許久未回到鄉間,終於再次學習播田耕作。
我隱隱帶著驕傲和滿足的感覺,彷彿找回某一文化榮光。面對自己生長的土地和上蒼,好像被神明摸了頭,拍過肩膀。有一種,這時終於長大,被歷代祖宗認可的圓滿。
縱使到今天,我的台語還無法講到真媠氣,但在講演台上,一看到鄉親,我往往習慣性地使用母語,拉近彼此距離。一如其它族群順口講話即是母語,我清楚知道,這種語言溝通,是其它事物
難以展現的文化認同。
有此轉折,台語便不只是生活用語,而是經常得考量,如何使用較為文雅的詞句來表述一件事情,讓它更為活化。但更重要的,也不是講得好不好,會不會全部用台語表述,而是有一種對台語的傾慕,以及想要愉悅學習的態度。我一直充滿如是信心,因而猜想著,我的同仁在採訪線上,報導這個議題時,潛藏於內心的認同,恐怕也有此一微妙的共鳴吧。
這本書也採訪了許多學者專家,各從自己的專業面向,表述個人對台語之期待和摸索成長的經驗。中央社「文化+」製作此一長期專輯的目的,主要便是期待透過台語的系列報導,在自己生長的土地,豐富母語的高度,開展更多樣的層次。
不管你是哪一個族群,用母語努力講述生活的價值和意義,那是自己給人生成長最好的祝福。台語進行式努力便如此結緣人間,分享江湖。

試閱文字

內文 : Lim Giong 林強:
語言是自信,語言就是你

卸下偶像風華,收起不羈過往,走在波瀾不驚的中庸之道,林強
默默守護母語文化。

林強的故事,或者說林強與台語的故事,無論如何都會、也得從他的音樂開始說起。
流行歌曲不但是勾引人學習語言的法門,一向也是反射時代現象的鏡子。一九八九年,台灣唱片史上出現首張銷售破百萬的專輯,那是收錄陳淑樺〈夢醒時分〉的《跟你說聽你說》。那不僅是華語唱片的黃金年代,同時是股市破萬點、台灣錢淹腳目的燦爛時光。
隔年,林強以橫空出世之姿高唱〈向前走〉,一躍成為「新台語歌運動」的關鍵人物。那距台灣結束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只有短短三年,彷彿也很恰當地暗示了台灣人即將走上一條新的道路。唱台語歌,不再是悲悶苦情的,也不見得是江湖菸酒氣味的表徵,反而成了另一種抒情、自省、批判的流行時尚,重新定位了台語歌曲在台灣的發展模樣。只憑著一張專輯,林強就成了這波浪潮的旗手。
但是他不太談那段風光的過去,只說直到現在參加同學會,大夥還是會在KTV歌單上點滿他的歌,從〈向前走〉到〈黑輪伯仔〉,促拱著年過半百的他穿上春風少年兄的飄撇。他說自己脫離歌手身分太久,早不練唱,高音上不去,唱了會漏氣,更何況,還得看著MV裡過去的自己,「尷尬。」但他總推辭不過,「只好一直叫大家大合唱。」
像是喬丹說自己不再跳得高,貝比魯斯嘲笑著自己再也擊不中球一般,林強總愛用這樣輕描淡寫的方式,堅決告別那段日子。

昔日頑童的孔廟情緣
答應跟我們聊台語文化之後,林強沒什麼特別要求,只說:「希望約在孔子廟。」因為十年前,他許了願,「每到一個城市,
都要盡可能去孔廟,去跟孔子三鞠躬,賠罪。」與林強見面的那一天,孔廟剛剛告別了上午的一場大雨,廣場上,一對爺孫踢玩著球,閒散的空氣讓人輕鬆愉快。林強哈哈笑著,說起小時候彰化住家對面的孔廟,是自己的專屬遊樂場,供桌可以打桌球,祭壇斜坡當滑梯,屋瓦飛檐是標靶,「我們一群小鬼吵吵鬧鬧,被趕走就轉身繞一圈再跑回來繼續。難怪,後來書讀不好,一看書就想睡,畢竟我得罪的是所有老師的老師。」
走進祭孔主殿,只見他恭敬鞠了躬,凝定了一會兒,一個轉身,他好奇望著門口那座民國五十年鑄成的香爐,瞬間,他的神情像是當年那位不知地厚天高的小鬼,他湊上前,輕輕摸撫著,然後弓起手指、敲彈起爐身⋯⋯,「這真的是純銅鑄的,只有那個年
才有,這聲音⋯⋯嗯。」
回神後,他不忘哈哈自嘲,「還好,自己長大之後是做音樂的,不是辦教育,不然,不知道會怎樣。」如今的林強,似乎已經到達說什麼、做什麼都能很自在的境界。
向至聖先師致敬已成林強周遊全台各城市的習慣,在那天下午也成為專訪之前的暖身,成了靜下心來的一個儀式。接下來的時光裡,孔廟外圍的那堵萬仞宮牆,隔開台北的喧囂,也隔開了「歌手」林強。在曾經看著小林強拿供桌打桌球的至聖先師孔子之前,這個「前偶像歌手」說著一路以來曾經的風光和匪類,一度的春風少年與離經叛道,還有那有時逃避著、有時刻意遁世的年華。
他以閱盡風霜的了然卻出奇平靜的語態笑談著自己的過往和改變,最後,像是一列從台中開上台北,再到如今重返台中的慢車進站一樣,他的眼神緩緩帶著自己和旁人一同升空,飄出孔廟、飄離台北,回到了平凡人林志峯成為歌手林強的起點,望向了他數十年來從未改變過的一部分—如何從創作母語音樂定義自己、找回自己,而且還要開創未來。雙眼中,盡是驕傲。

台語歌和無意間的走紅
林強一口答應受訪,對台語的認同無需贅言,「不然我寫台語歌幹嘛。當初大陸市場正開,我應該是要過去啊。」他呵呵笑。
他的台語啟蒙脈絡很清晰。一九八七年解嚴後,以往的禁書已經買得到、看得到,學校裡正經書讀不下去的他,如同海綿般貪婪地吸收著,很認真看完林雙不的《大聲講出愛台灣》,並深受裡頭積極使用、推廣台語文的意識影響,喚醒了他「台語本來就是我們的母語」的靈魂。
那時的林強,已經知道自己此生所愛是音樂。他和所有人一樣,跑去木船民歌西餐廳參加歌唱比賽,和大多數人一樣,他沒有得名;但他也和所有人都不一樣,他不唱情歌、不唱當紅的童安格,他唱自己創作的台語歌,卻唱得所有人側目,也唱開了自己的路。
倪重華後來找上林強當助理,讓他學唱片製作。林強趁著那樣的環境,寫了很多歌,都是台語歌。「最後,李宗盛、羅大佑、陳昇、沈光遠等人都聽了一輪,他們說,不然來做一張台語的。」林強猜想,那時敢說要出台語專輯,是因為世道好、唱片張張熱賣,「賣砸了這一張,也沒什麼關係。」
接下來的故事,街頭巷尾都知道,〈向前走〉大紅,林強也紅了,黑道、白道都靠上來了。他說,那時才真知道「人怕出名豬怕肥」的意思。林強如夢初醒,他以為愛音樂只需要愛,他忽略了,現實世界的複雜,總需要交換付出些什麼才可能換得些什麼,幾乎是容不得純粹的夢想。
「做公眾人物,就是要交陪,交陪就複雜了。我本來以為,當歌手,就做你的音樂、唱你的歌就好,原來不是,有名了,事情就來了,我才警覺到這件事原來這麼複雜,你開始不是單純做音樂、唱歌了,你要『處理』很多事情了,這是另外一種壓力,慢慢地,我發現我不適合做幕前。」林強說。
所有玩音樂的人,總會經歷模仿、崇拜他人或他團的階段,林強不例外, 他那時迷上英國前衛搖滾團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聊起他們,他又成了春風少年兄,在傍晚,天色將暗未暗的魔幻時刻,他開口低唱:「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 We don't need no thought control.」平克佛洛依德這首〈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是他在整個下午專訪中唯一唱出的曲調。「他們音樂前衛,社會意識又很強, 你看他歌詞, 不要被控制, 不要被洗腦⋯⋯,欸,那是我的榜樣,我學習的對象,我那時想,會不會有天,我也可以跟他們一樣。」

告別走得太快的狂飆
一邊崇洋地呼吸著《The Wall》、《Dark Side of the Moon》這些搖滾樂,抱著做音樂「有為者亦若是」的夢,一方面,林強也開始替自己的歌手身分倒數計時,「離開前,我想試一下,試一下台語歌可以做到什麼程度,最後,就是那張被罵到臭頭的《娛樂世界》。」
「我的企圖,要比國語歌厲害之外,我要飆上去,飆到跟國外音樂一樣的標準,但我是唱台語喔。於是我去英國,去他們錄音室,去看他們怎麼處理音樂、怎麼製作。」
那張專輯的林強,已經不只是向前行,他向前衝、向前飛,他與英國製作人John Fryer合作,整張專輯曲風揉入金屬、電子、舞曲等元素,封面包裝不是美帥大頭沙龍照,而是張抽象風格的插畫。他衝過頭了,「好多人寄回來罵,說我前兩張琅琅上口,怎麼這張這麼吵,說我崇洋媚外、狗吠狼嚎、震耳欲聾。」
時隔二十多年,他依然記得那些激烈的負評,那時的他,備受打擊,難受的,倒不是銷量暴跌,而是他自覺想帶給聽眾的,不被珍視,不受理解。直到現在,他才知道當時是自己走得太快,而不是走錯了。
「時不我與。」他淡淡說了這四個字,林強的人生軌道,幾乎也從那一刻慢慢偏離了,他浪蕩匪類,他學著西方樂團的音樂狂飆,也跨過所有紅線。應該說他還是幸運的吧,他終究是別了那一切,也逃開了「27俱樂部」的魔咒召喚,林強笑:「因為我人在台灣,毒跟槍,都不好買。」
在侯孝賢引領下,林強最後遁入電影的世界,不寫台語歌了。
後來的日子,他漸漸不上電視,刻意隱身幕後,很多人慢慢忘了他,還記得的也只會認為,林強從此只活在電影配樂的世界了。不過,林強沒有忘記Lim Giong,那個他用台語發音直譯的英文名,他一直都還記得林雙不那些書裡的話,記得他心所愛的台語與這塊土地的文化風貌。
這些年,林強持續用著Lim Giong名號走闖這個不那麼包容理解不一樣的世界,只不過,也許是年歲漸長後的了然,歷經現實人生幻變後的清明,他慣常低調。
他參與了好幾部紀錄片的台語配音:《綠的海平線》、《返家八千里:黑面琵鷺》、《跟著賴和去壯遊》。故宮八十週年,他用台語唸誦黃庭堅〈花氣薰人帖〉;兩廳院三十週年,他在兩廳院廣場開電音party,表現原住民族敬天地祖靈、珍惜感恩的精神。總歸到底,都與台灣這塊土地相關,與人文、環境相關。

本土不只是三太子,也不是排他
林強憶起十多年前和「阿章」陳明章的約定。關於台語文化,關於所謂本土,他們有個戰略:一人顧傳統,一人拚創新。陳明章在傳統的道路上努力,林強則往前闢新徑。
在很多面向上,台灣社會或許慣常從眾,習慣既有的,不做新
的,「所以很多人以為的傳統或本土,就是那個樣子,三太子、民俗、藍白拖,那都對,但還有更多。阿章聽得懂,他說他做傳統,所以我就去走實驗的、新的,那是寂寞的,但甘願受,因為是歡喜做。」
林強的觀念,說來還是叛逆,與一般主流不同。當所謂本土意識抬頭,很多人高揚本土旗幟,招搖過市,他卻認為本土是自然,是生命一部分,不用強調,「你就是你,你就是這樣來的啊。」林強的本土心帶著一份海納百川的開闊,他不設限本土的可能範圍。所以故宮、兩廳院找他合作,他欣然同意;彰化溪湖的服裝設計師葉珈伶邀他合作形象影片,雲門舞集未來的藝術總監鄭宗龍請他為舞作《十三聲》操刀配樂,他也應允。
比較少人知曉的,林強還參與了創用CC授權推動,「這外國來的觀念,心量很好、很大。本來,你今天有的,都是社會給你的,所以你有的,回饋給社會用一下,不要緊的。」他認為,做音樂該求的是長久不是一時潮流,「歌曲、台語歌的價值,是要讓人唱。」
他覺得台語文在台灣的發展,經常不由自主落入對立、二分甚至泛政治化的局面。舉例來說,並不是為了台語、本土文化,就得徹底揚棄中國的一切。林強搖著頭說,不需要因為意識形態而刻意切割那麼悠久的文化、古籍,「中國人孝順父母,難道台灣人不這麼做?⋯⋯刻意切割,台灣文化會更狹隘。別人小沒關係,我們要大、我們得有器度。」
林強甚至宣揚:經典古籍可以用台語來讀。不過,正因為他念《弟子規》,上一回在台南就被人罵,「有人說我向中國靠攏,我說我們不要二分,不要排他,那會是台語發展的陷阱。」

台語文美麗新世界
聊著未來的希望,林強是既務實又浪漫的。他說,台語要推廣,得要有話講,「我們的使用不能只停在生活,必須更知識、更有深度,我希望知識分子可以圈在一起,大家講哲學、科學,講生物多樣性,聊美術、音樂,找不到話講的人,就在旁邊聽,去學怎麼用台語講那些話,然後再出去跟朋友一起分享。」
林強提倡以讀書會形式落實上述想法,他也認為該有台語媒體頻道,「不論是電視台或網路平台,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說到此,他的開闊持續延展,「我希望那樣的平台是公共性的,是國家支持的,而不是追求收視率的、商業化的。走教育系統太複雜,太容易會捲入政治,但台語文現在發展的問題其實是:高深的知識領域只用華語討論。」
「像TED這樣系列的講座,建議可以成為 TED x 台灣,邀請使用台語文來分享的講者,也可增進台語文與台灣、國際的接軌。」
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有自己的思想養成與意識形態,在林強眼中,人有自己的堅持與主體性是必要的。台灣曾被黨國教育洗腦、影響,當明白了那些歷程,林強對於強力的顛覆與排他並不以為然。
立場堅定,但林強以中庸之道實踐,他不要愛得太用力、喊得太變形,「咱較自然咧,毋通鋩鋩角角那麼多、那麼硬。要突破意識形態,不要為了什麼台灣本土文化就排他,就認為中國的東西都跟台灣無關,我們就是盡量用台語,如此,民族才會有自信,我們才會自在。」
華燈初上,原本安靜的孔廟只剩椰子樹下的我們,變得更加脫世。在分手之前,我們問林強,語言是什麼?「語言就是你的自信,語言就是你」,他在揹起背包,沒入廟旁熙來攘往人群中之前,是這麼回答的。
(文/汪宜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