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馬克思先生: 資本論及其所創造的世界
作者 | 楊照 |
---|---|
出版社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您好, 馬克思先生: 資本論及其所創造的世界:,想理解現代世界文明的面貌,絕對繞不開馬克思和他的《資本論》;但你知道《資本論》是什麼嗎?你讀的《資本論》是哪一個版本 |
作者 | 楊照 |
---|---|
出版社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您好, 馬克思先生: 資本論及其所創造的世界:,想理解現代世界文明的面貌,絕對繞不開馬克思和他的《資本論》;但你知道《資本論》是什麼嗎?你讀的《資本論》是哪一個版本 |
內容簡介 想理解現代世界文明的面貌, 絕對繞不開馬克思和他的《資本論》; 但你知道《資本論》是什麼嗎? 你讀的《資本論》是哪一個版本? 讓知名文化人楊照教你《資本論》的讀法 帶你認識馬克思的真實面貌。 馬克思的思想基石──《資本論》可說影響二十世紀世界變貌甚鉅,自問世以來,關於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資本的累積與演進的諸多討論,幾乎都無法繞過這本皇皇巨著;而百餘年來世界對資本主義的無數反思、檢討與批判,也都自此派生演進。 台灣由於過去特殊的社會背景,對於馬克思及其思想、著作一直諱莫如深,從而也錯失機會深掘探索這部影響人類文明至深的經典文本。如今作者以其自身的閱讀經驗和經濟學、社會學、史學素養,剖析《資本論》的真實面貌,引領讀者以更全面、立體的方式,認識這部作品如何在各面向深刻影響近代的世界文明。 本書首先揭櫫要避免標籤化的閱讀方式,擺脫「主義」或「教條」的觀點來理解《資本論》。並透過四個章節重新認識馬克思;首先從大眾最熟悉的經濟角度切入,從經濟理論開始,了解馬克思的寫作《資本論》的思想與動機。其後分別從「社會理論與歷史觀」、「人道探索與哲學關懷」、「文化理論」等視野,分析了馬克思理論在歷史、社會、宗教與人文方面的觀察及其帶來的啟發。作者最終為《資本論》賦以「為弱勢者寫的辯護書」的評價,並為台灣讀者提供了迥然不同的思考路徑。
作者介紹 楊照本名李明駿,一九六三年生,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主持台北電台「楊照談書」、Bravo91.3「閱讀音樂」及九八新聞台「世界一把抓」等廣播節目。長期於「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藝集講堂」開設人文經典選讀課程。著作等身,橫跨歷史、音樂、小說、散文、評論、經典導讀等領域。百年荒蕪小說系列有《1975裂痕》、《1981光陰賊》、《遲緩的陽光》等;另有《史記的讀法:司馬遷的歷史世界》、《詩人的黃金存摺》、《現代詩完全手冊:為何讀詩、如何讀詩》、《打造新世界:費城會議與美國憲法》、《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缺與盲》、《誰說青春留不住》、《我想遇見妳的人生:給女兒愛的書寫》、《遊樂之心:打開耳朵聽音樂》、《世界就像一隻小風車:李維史陀與憂鬱的熱帶》等書。近作為《不一樣的中國史》(十三冊)與《日本文學名家十講》(十冊)系列。
產品目錄 第一章 導 論 1. 讀懂馬克思,從第三個版本的《資本論》開始 2. 回到十九世紀:黑格爾辯證法正當時 3. 辯證法與異化:人本來應該是上帝的主宰? 第二章 從經濟理論開始,認識馬克思的思想與動機 1. 資本主義時期的出現:勞動者、工廠、貨幣的異化 2. 重新認識使用價值:物品和你的關係,是價格決定的嗎? 3. 被價格左右的欲望 4. 資本的來歷和基本運作方式 5. 馬克思的靈魂拷問:你是作為目的還是手段而存在? 6. 投資所得和勞動所得,根源上有區別嗎? 7. 被扭曲的價格,被創造的需求 8. 財富分配的公平與正義 9. 人如何淪為勞工:被降級的工作成果 10. 當批量生產代替量身定做,後果有多嚴重? 11. 失樂園的悲劇:交易的目的和手段,是如何顛倒的? 12. 剩餘價值的來源:G1=W,W=G2,為什麼 G1 < G2 ? 13. 賣不出去的○.七部手機:資本對生產的改造,導致了多大浪費? 14. 馬克思理論的後繼者對《資本論》的補充 15. 剝削與操控:如何辨別馬克思主義的觀念? 16. 老闆與勞動者的階級差異,是必然的嗎? 17. 十九 世紀的歐洲:帝國的誕生,學問的分野 18. 追求科學的經濟學是否有其內在偏見? 19. 馬克思的經濟學與市場經濟學的不同前提 20. 賣時間的勞動者:為什麼我們無法決定自己每天工作多久? 21. 老闆的地位比員工高嗎?員工之間是競爭關係嗎? 22. 資本的歷史:錢是如何變成資本的? 23. 利息的「必然」存在:錢存在抽屜裡,何時變成了蠢事? 24. 資本與債務:無法實現的承諾 25. 貨幣:我們與國家間的債務關係 26. 泡沫經濟:二○○八年的金融危機,是怎麼發生的? 27. 二○○八年金融危機:為了保住美元地位,中國做了什麼? 28. 馬克思的預言為何沒有實現(一):對人的研究不是「科學」 29. 馬克思的預言為何沒有實現(二):非資本主義國家揭竿而起,資本主義國家調整行動 30. 馬克思的預言為何沒有實現(三):越來越多的勞動者,仍在擴張的資本主義 31. 馬克思的預言為何沒有實現(四):勞動者被弱化的「被剝奪感」與資本家的無償佔用 32. 馬克思的預言為何沒有實現(五):資本家無償佔用的類別 33. 馬克思的預言為何沒有實現(六):我的專利,只值一筆工錢嗎? 第三章 馬克思的社會理論與歷史觀 1. 馬克思的共產主義不是一種空想 2. 資本主義是經濟系統,共產主義是社會系統 3. 都是勞動者,你為什麼不支持罷工? 4. 面對罷工,你站在消費者的角度,還是勞動者的角度? 5. 如何認識工業化的社會:社會學的誕生 6. 拋棄人名與事件,從社會的角度重新認識歷史 7. 混亂中的清醒者:「社會學之父」孔德眼中的社會 8. 研究社會就像研究一隻貓:孔德的「三階段論」和「社會靜態學」 9. 孔德的雄心:所有學科,都應該隸屬於社會學 10. 馬克思與孔德的分道揚鑣:資本主義是社會的終極形態嗎? 11. 一個德意志人的觀察:英國古典經濟學的漏洞 12.「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意味著失去自由嗎? 13. 馬克思的雄心:完成資本主義社會的「哥白尼革命」 14.《資本論》的副標題有什麼含義? 15.「職業無貴賤」,只是說說而已 16. 資產階級專政:為什麼要刻意地抹殺階級意識? 17. 無產階級專政(一):我的報酬是友誼,我的報酬是學問 18. 無產階級專政(二):馬克思的歷史哲學跟真實的歷史是同一回事嗎? 第四章 馬克思的人道探索與哲學關懷 1.《德意志意識形態》:為什麼第一章叫《關於費爾巴哈提綱》? 2. 投射論與反轉論:為什麼我們創造了上帝,卻成了上帝的奴僕? 3. 馬克思的宗教批判:上帝雖死,但宗教不在了嗎? 4. 資本主義培養了新的「人民鴉片」 5. 馬克思的複雜論理,要從康得的三大批判說起 6. 部分與整體:重商主義和庸俗經濟學的謬誤 7. 稀有性的消失:資本家和地主的特權,不是必然的 第五章 馬克思的文化理論 1.「意底牢結」:「意識形態」是一套畫地為牢的系統? 2. 從詞義開始,理解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 3. 當理論作用於現實:馬克思文化理論與新馬的發展 4. 馬克思所說的是「真實意識」,還是另一套「虛假意識」? 5. 地主階級的意識形態:重農主義是怎麼興起又沒落的? 6.「資本的宗教」下的我們,如何找到符合自己利益的意識? 7. 新馬克思主義:困於資本主義社會的人們,能做什麼? 8. 偽造的「和諧」:資本主義是一個討價還價的過程 9. 面對一百年後的市場經濟學,馬克思的意識形態理論過時了嗎? 結語 莫忘馬克思:《資本論》,為弱勢者寫的辯護書
書名 / | 您好, 馬克思先生: 資本論及其所創造的世界 |
---|---|
作者 / | 楊照 |
簡介 / | 您好, 馬克思先生: 資本論及其所創造的世界:,想理解現代世界文明的面貌,絕對繞不開馬克思和他的《資本論》;但你知道《資本論》是什麼嗎?你讀的《資本論》是哪一個版本 |
出版社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3876281 |
ISBN10 / | 9863876283 |
EAN / | 9789863876281 |
誠品26碼 / | 2682321690009 |
頁數 / | 432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7X23X2.3CM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引言 教條之外,如何認知馬克思與《資本論》?
那個年代的台灣社會,馬克思是「大毒草」
我出生、成長在一個將馬克思和《資本論》視為「大毒草」,絕對不許碰、不能讀的台灣社會。比我年長一代抱持著左翼想法或左翼信仰的知識分子,曾經還能偷偷地組織讀書會,去讀馬克思、恩格斯寫的《共產黨宣言》,如果有可能的話,讀《資本論》。
可是我比他們大概晚生二十年,也就意味著當時在台灣整肅思想與管制言論的警備總部多了二十年的時間,可以沒收當時在台灣市面上所有與馬克思和《資本論》以及共產主義有關係的書,並且已經基本上把暗夜當中偷偷聚會的左翼團體都一網打盡了。
我知道馬克思,聽說過《資本論》,但是我的知識主要來自學校系統裡的一門「三民主義課」,課本告訴我們,馬克思與共產主義多麼荒謬、多麼錯誤。在那樣的環境下,我們連做夢都不敢想,有朝一日可以讀到《資本論》的原文版本。
閱讀「禁忌書籍」的個人經驗
幸運的是,因為我從小喜歡逛書店,長大以後,我也喜歡到圖書館借書,之後又剛好遇到了台灣的圖書館正在陸陸續續開架化,以前到圖書館借書只能查書卡,後來變成可以到書庫裡自己選書,所以我就養成了到圖書館書架去遊逛的習慣,和逛書店很接近。
大學二年級,我到台大法學院去修日文課,順便也就去逛了台大法學院的圖書館,一路逛到了書庫的地下室。那是一個從樓梯走下去時,遠遠就可以聞得到灰塵氣味的地方,像是一個沒有人去過也沒有人會去的地方。
但既然是圖書館,既然有書架,我就充滿了好奇心。我鼓起勇氣,找到了開關,把電燈打開,走過一排一排的書架,突然渾身之間起了雞皮疙瘩。我意識到自己進入一個什麼樣的地方:那裡收藏的是幾十年來沒有編目的書,不是因為太新所以來不及編目,而是因為這些書比台大法學院本身還要更古老。
那是日治時期留下的藏書,那時沒有台大法學院,只有日本人設立的「台北法商學校」。換句話說,這批書自從一九四五年之後,三十多年間被丟在那裡,無人聞問。我在那個布滿灰塵的地下書庫耗費了很多美好的時光,還好那個時候我沒有氣喘的毛病,整個下午吸著沉積幾十年的灰塵都不會有影響。
那裡面最多的當然是日文書,其次因為日本和德國在當時的聯盟關係,也有很多德文書。我在那裡先找到了日共大左派思想家河上肇(一八七九—一九四六)所寫的《自敘傳》,五冊一套。河上肇的名字我聽過,我知道他出版過一本非常有影響力、對共產主義在日本的發展有僅次於《共產黨宣言》的重要地位的書,就是《貧窮物語》。
我沒有找到《貧窮物語》,但是在那裡竟然能看到河上肇的書,這已經夠讓我興奮了。我一定要讀《自敘傳》,可是我不可能在地下書庫裡讀完這厚厚的一套五冊書,所以我就決心冒險一試。那本書沒有法學院圖書館的編目,是原來日據時代留下的書,所以每一次去法學院,我會刻意認一下在圖書館櫃台的館員,每出現一個沒見過的,我就把河上肇的《自敘傳》和我的借書證遞上。如果館員告訴我這個書不能外借,我就摸摸鼻子,把書擺回書架上。
當我試到第四次時,真的遇到一個搞不清楚狀況的館員。他只注意到這套書後面沒有貼借書的到期單,從抽屜裡拿了一張到期單貼上去,在我的借書證上抄了日據時代的舊編碼,然後讓我把書帶出去了。
這個經驗讓我更加喜歡待在法學院圖書館的地下書庫,每一次進去總感覺我應該會挖到寶,那種興奮和期待,這麼多年之後仍然歷歷在心。
過了一陣子,反覆走過書架好幾趟,我早已經猜測「應該在那裡」的書真的就在某一個底層的書架現身了,那就是日本岩波文庫版分成上中下三冊的日譯本《資本論》。這次我不能再用原來的方式借書了,畢竟書上印著誰都看得懂的「資本論」三個漢字,再怎麼搞不清楚狀況的館員也一定會豎起敏感的政治天線。
而且《資本論》我不只想看,還想要收藏,那怎麼辦呢?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用圖書館的自助影印機,一頁一頁地影印下來。那一陣子,我每天下午都耗在法學院圖書館,本來文學院的課也不去了,成天鬼鬼祟祟地徘徊在影印機旁,時不時去印個幾張。如果有別人靠近,我就趕緊離開。
每一次印完之後,將印好的紙張帶回家,小心地放在衣櫥裡。早上出門時,從側面抽出幾張,非常仔細地摺成八摺大小,收在書包裡,利用等公車和搭公車的時間,一張一張拿出來讀。一到學校,我就不讀了,將紙張藏好,小心不讓人發現我在讀最可怕的禁書。
什麼是「偉大的書籍」?
熱中於遊逛台大法學院地下書庫的同時,我又發現了另外一個寶庫,也是當時一般大學生很少會進去的地方,那是台大總圖書館的參考書區。
這個書區裡擺放的,是那種做研究需要用到的參考書,一般學生對這些書不會有興趣。我在總圖書館的參考書區看到了一套文學院圖書館也有收藏的書,那是一九六○年代美國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印行的Great Books,直譯是《偉大書籍》,或者翻譯成《西方巨著》,那是他們選出的人類文明中偉大書籍大全。
這套書我其實很熟悉,因為大一我剛進歷史系時,就被這套書激發了少年豪情。我曾經立志要把這一大套五十多冊的Great Books全部讀過一遍。這五十多冊書可不能小看,芝加哥大學出版社背後的信念,除了要提倡閱讀經典之外,還強調要尊重原書的完整性。編者認為,用摘要、提綱轉述的方式呈現,無法讓讀者真正獲得經典的智慧。如果把一部經典的內容濃縮成三言兩語,讓學生以為學這三言兩語就等於瞭解了經典,這不是應有的方式,反而變成了破壞經典價值的最大罪人。編者主張,要讀就讀原書,而且要讀全書,得到經典內容浸透生命的經驗。所以這套書不摘錄、不省略,再大部頭的書也一律全文收錄。比如說有兩大冊湯瑪斯.阿奎納的《神學大全》。而且為了讓讀者可以好好接近經典、閱讀經典,凡是非英文的著作,這套書還會用心地去選最好的英文譯本,用聖經紙精印,每一部動輒七八百頁,蠅頭小字雙欄排版,容納的字數多得嚇人。
Great Books系列第一冊是「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是完整版的合訂本。這一點我記得很清楚,也非常肯定,因為我的「宏大志向」就是從讀荷馬開始的。我還記得第二冊是希羅多德,完整收錄了他的《歷史》。第三冊是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的作品,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裡庇得斯,我不是那麼確定喜劇作家阿裡斯托芬有沒有一起收錄進來。因為我讀了第一冊、第二冊,到第三冊就讀不完了。我的「宏大志向」只支撐了兩冊多一點點。
在我大學二年級的下學期,台大總圖書館經過了一番整修,重新開放。我走進整修過後寬敞明亮的參考書區,找到擺在那裡的Great Books,眼光一掃,心跳就加快了——因為我一眼就看到總圖書館的這一套書,比文學院圖書館那一套多了一本,多出那本書的書脊上只有短短的四個字母:Marx。我盡量維持自己的手不要發抖,佯裝若無其事,把那本大書取下來,快速地翻過。
沒錯,那裡面就是《資本論》英文版的全文。
於是接下來的兩三個星期,我成為總圖書館參考書區影印機使用率最高的讀者。幸好參考書區的書籍本來就不能外借,影印是理所當然的使用方式,不會過於引人懷疑。但我還是小心翼翼,每天出門前先想好,進了參考書區可以讀些什麼書、幹些什麼事,因為那裡是不能帶自己的書進去的。進去之後,我先一口氣找幾本書堆在桌子上,馬克思那本一定在最底下,然後每隔一兩個小時,起身捧著這一厚本馬克思到影印機前面去印個十五至二十分鐘。用這種方式,就這樣很神奇的,在大學時代我的衣櫥裡,而不是我的書架上,有了日譯本和英譯本的《資本論》。我用這兩種譯本逐句對讀,讀完了這三大卷書。
理解現代社會,繞不開馬克思
幾年之後,一九八七年,我到美國留學,在哈佛廣場附近找到了那家專賣左派書籍的「革命書屋」(Revolution Book Store)。我在那裡買的第一批書本是《毛澤東選集》和德文原版的《資本論》,都是以前絕對不可能有機會看到的書。於是我又把《資本論》當作精進德文的教材,再將英文版和德文版對讀了一遍。因為那個時候,我在哈佛大學的博士考試必須要考第二外語,而我選擇的就是德文。
我用這種方式接觸了《資本論》,讀過了《資本論》。我是在被壓抑、被禁止的情況下,激發了最強烈的動機。我真的想要知道,到底馬克思與《資本論》為什麼這麼「可怕」,為什麼在台灣它是一棵「大毒草」,好像誰沾染到了馬克思、《資本論》就會變成一個「壞人」,就會變成「共產主義者」,就會變成可怕的「惡魔」。
出於這樣的動機,我不只是讀《資本論》,而且還讀得很仔細,我仔細地想要弄清楚,馬克思究竟在《資本論》裡講了什麼。
所以對我來說,首先,《資本論》是一座大寶藏,在反覆閱讀的過程中,我一點都不覺得無聊,而且第一次讀、第二次讀、第三次讀,每一次都挖掘出過去讀的時候沒有讀到的內容。
更進一步,隨著年歲的增加,我自己讀了更多的書,我的重要興趣之一是想從十九世紀西方的思想、西方的歷史去追索,當我們的世界進入二十世紀,整個被西方化、現代化之後,變化的來源在哪裡。於是我就發現《資本論》的另一項特性:它是一座我們繞不過去的大山。我們要理解今天這個世界究竟是怎麼來的,所謂的「現代生活」「現代思想」以及「現代社會」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在各個不同的面向,我們都會遇到馬克思,遇到《資本論》。如果不瞭解馬克思,不瞭解《資本論》,許多這樣的連結就會斷掉。
累積了這樣的閱讀經驗,到二○○五年的時候,我在台北「誠品講堂」開課,想要向更多的讀者介紹經典,讓他們能接觸、理解、進入《資本論》。當時的課程一共有五周,共五講。我做了一個非常簡單的規畫,從五個不同的角度來理解馬克思和《資本論》。
第一,哲學的角度;第二,馬克思作為歷史學家、《資本論》作為歷史著作的角度;第三,馬克思作為經濟學家的角度;第四,從社會切入來看,馬克思提出了什麼樣的社會理論,《資本論》中告訴我們的資本主義社會是什麼樣的;第五,從文化理論來看,馬克思在《資本論》當中,從下層經濟結構反映出他對上層文化與意識形態的理解,對此他又做了哪些精彩的說明。
這看起來完全合理,是非常乾淨、漂亮的課程規畫。不過講了十個小時之後,我發現自己犯了極大的錯誤——我沒有辦法實現在課程規畫上的承諾。
為十小時的課程中,我只勉強處理了二個角度,是哲學和經濟,其他三個角度根本沒時間碰。更麻煩的是,在從經濟的角度解讀時,我必須說明馬克思進行的是「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那麼,什麼是「政治經濟學」?「政治經濟學」和我們當下所認定的「經濟學」,到底有什麼樣的差異?講解的過程中,我意識到:啊,漏掉了!漏掉了從馬克思、從《資本論》延伸出的政治理論以及國家理論。
那次授課經驗後,我再度閱讀《資本論》,希望可以重新找到一種方式,更完整地呈現我所認識的馬克思與《資本論》。
馬克思不是一個只活在「教條」裡的人
我的目的是完整呈現馬克思,最關鍵的,我希望讓大家可以認識、知道這是一個活在十九世紀,但是目光一直看向未來,並對未來的規畫充滿熱情與興趣的活生生的人。而他預言的未來,他期待甚至他參與打造的未來,在相當程度上就是我們今天所遭遇到的現實。我們當下的世界,和馬克思在十九世紀時所預期、所規畫的未來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另外我也希望,藉由這種完整認識馬克思、解讀《資本論》的方式,讓大家可以獲得社會科學的觀念和工具,以此更透徹地分析現實。也讓大家更明白,自己必然要作為集體政治經濟社會結構當中的一分子,這背後的意義是什麼。什麼是經濟,什麼是社會,你與這些集體現象、這些大結構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
我必須誠實地告訴大家,解讀《資本論》不會是一個愜意的過程,我不能承諾把馬克思與《資本論》的理論變得簡單、容易吸收,但是我能夠承諾也是我會盡量做到的,是在解讀的過程中盡量不枯燥,盡量讓那個時代在我的解讀中活過來,讓馬克思在我的認識和我的描述中活過來。這不會是乾巴巴的教條,而是讓大家可以體會、可以活生生認知的真切的時代與人。
內文 : 內容連載
(請以6000字以內為限) 第一章 導 論
1.讀懂馬克思,從第三個版本的《資本論》開始
馬克思生前只出版了《資本論》第一卷
接觸到《資本論》就會明白的事實:《資本論》很龐大,三卷本三大冊,非常厚重,光是從分量上就可以體會這本書不好讀。
所以讀《資本論》之前要先說明的,我們讀的究竟是哪一本《資本論》?
「讀哪一本《資本論》」,這個問題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在當下,大家能夠找到的《資本論》分成三卷,這三卷成書的過程不一樣。簡單地說,三卷本中只有第一卷是馬克思生前自己將稿子整理完成後交給出版社並完整出版的。不過即使是第一卷,我們也都可以看得出來,馬克思遇到了非常嚴重的問題。從他開始想要寫這本書,到承諾給出版社交稿,再到之後一直拖稿,前前後後拖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才真的讓這本書出版。
這是讀《資本論》時必須要放在心上的一件重要事實。馬克思為什麼花這麼長的時間寫這本書?他拖了那麼長時間才讓第一卷出版,而且還只有第一卷,後續第二卷、第三卷到他去世之前都尚未定稿。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第二卷、第三卷,是在他去世之後,由他最要好的朋友,也是他的著作遺產處理人恩格斯編輯之後出版的。因此,《資本論》第一卷和後兩卷的基本性質不一樣。
我們也可以再進一步問:既然馬克思生前只出版了第一卷,那麼恩格斯為什麼還能拿出第二卷和第三卷呢?對於第二卷、第三卷,我們應有的基本認知是什麼呢?恩格斯能夠整理第二卷、第三卷,是因為馬克思早已寫下了《資本論》的結構,確定各卷要講什麼。恩格斯的編輯工作大體依循馬克思的既定結構,將馬克思留下來的龐大草稿歸類,分別放進第二卷和第三卷,並進行順稿、修訂。
不過恩格斯出於愛護馬克思的心意,在第三卷裡另外放進了一些第一卷延伸的內容。那本來是屬於第一卷的內容,但既然第一卷馬克思已經固定完成了,所以有些關係到「勞動價值」的討論,不能去改動第一卷,但恩格斯又覺得這些內容太有價值了,不能放棄,所以只好放到第三卷。
這是解讀《資本論》之前應該說明的。第一卷最沒有問題,我們可以很有把握,這就是馬克思希望我們讀到的,但第二卷、第三卷可就不見得了。更麻煩的是,在這裡無法詳細說明的是《資本論》還有一個第四卷。所以大家查到的資料可能有些說《資本論》有三卷,也有些說《資本論》有四卷。第四卷是怎麼來的呢?我們留到後面再做解釋。
三個「版本」的《資本論》
接下來要探討的是讀《資本論》的態度。從歷史的角度看,有三種不一樣的態度,呼應了三個不一樣的《資本論》版本。
1.現實版
第一個版本,也就是大家在書店裡能找到、買到的,不管是紙本還是電子版,我們把它稱為《資本論》的「現實版」。
但是,和一般的印象不同,讀《資本論》的「現實版」未必是讀《資本論》最好的方式,我必須提醒大家,還有另外兩種版本的存在。
2.補充關聯版
馬克思去世時,《資本論》還沒有完稿,恩格斯把馬克思本來要放入《資本論》的手稿內容進行整理,我們可以稱之為「馬克思計畫的《資本論》」,這是第二個版本。「馬克思計畫的《資本論》」在規模和範圍上比現實版的《資本論》要大要廣,而且討論的議題更複雜。
除了已經寫入《資本論》的手稿之外,馬克思還有其他的著作與他想像、計畫中的這本《資本論》有關聯。舉最簡單的例子,一份是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寫成的手稿,另外還有一份稱為《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手稿。這兩份龐大的手稿內容不在《資本論》現實版裡,但裡面包含了馬克思的許多思想,和他計畫中《資本論》的寫法是密不可分的。
因而產生了另外一種讀法:將現實版的《資本論》當作核心,然後再用馬克思寫下來的其他書籍、手稿來予以補充。用這種方式,我們試圖讀到馬克思計畫中的那本完整的《資本論》。
3.雄心版
還有更複雜的第三種讀法,那就是我們回到馬克思寫《資本論》的本意。我們可以依照他曾經留下的簡略筆記,試圖重建一個直到馬克思去世都沒有完成的《資本論》的架構,用這種方式回頭來讀《資本論》。
這樣的讀法指的是什麼呢?這涉及馬克思為什麼要寫《資本論》。馬克思寫《資本論》的基本用意,是要完整解釋「資本」的來歷和「資本」的運作。他一生最關鍵、最重要的事,就是解釋「資本」何來以及「資本」如何運作。
《資本論》馬克思拖了二十年才交稿,並不是因為他偷懶,而是因為他碰到了最根本的問題——要將資本現象完整解釋,這中間涉及太多環節,所以他必須不斷地調整寫作計畫,而且不斷地擴張,加入越來越多的環節。而每加入新的環節,還要調整原來已經寫下的內容。
在馬克思的思想中,我們必須瞭解、也必須尊重totality,即整體,這對他來說極其重要。這裡所說的totality不只是我們一般語義中所用的整體的意思而已,對於馬克思來說還有來自黑格爾哲學的意涵。
馬克思對totality有一種執念。在處理資本的時候,最大的麻煩在於他會不斷找出和資本有關的更多題目,這些題目不斷地衝擊他,一直改變他要寫的內容。他要呈現資本的totality,那就不只是當下現實資本如何運作——還包括在時間上,他要把資本的來歷追索清楚;更可怕、更龐大的一個「整體」的雄心是,他還要將時間往前推,推到未來,看到資本主義的終點。
所以他要寫的資本的故事、資本的理論,將所有層層疊疊的、一切的面向與一切的環節都包納在內。在時間上有起點又有終點,這才是他真正的雄心。因為有如此龐大的雄心,《資本論》沒有辦法被納入任何一個單一的學科中去認識和理解。
《資本論》包含了哲學、經濟、社會、歷史、文化理論、政治及革命行動等各個面向,所有的這些都統納在馬克思對資本的認識和體會中。
2.回到十九世紀:黑格爾辯證法正當時
超越時代的馬克思
馬克思的思想與著作的重要特色:超越了他所生活的時代。在他很年輕的時候,他的思想和他提出的主張,就與當時歐洲的一般主流有很大差距,進而預示了後來歐洲主流思想變化的方向。例如,他才二十歲剛出頭,在《萊茵報》當編輯,就寫過一篇關於言論自由的文章,那時馬克思的觀念已經非常清楚。他在文章裡直白地說:「言論自由的關鍵在於法律的保障,有明確法律條文保障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他在那篇文章當中看待自由的方式,並不是從自由的主體能夠做什麼來考慮的,而是去檢驗可以侵犯、可以限制自由的力量。自由的關鍵在於不受他人主觀任意侵擾,因此,只有明確定義出這個不受主觀任意侵擾的範圍,人才具有自由,自由才取得了具體的意義。不過,我並不鼓勵大家去找馬克思年輕時所寫的這篇文章。因為這篇文章的主張藏在非常複雜的黑格爾哲學術語與觀念當中,我們必須要穿越哲學術語所構成的層層迷霧,才能到達它要探索的法律與自由關係核心部分。
只要稍微真正讀過幾篇馬克思在寫《資本論》之前的文章,就能明白馬克思非常重要的第一身分,並不是像很多人在後世所以為的,或者是像評論家艾德蒙.威爾遜所說的那樣——他不懷好意地在寫馬克思傳記時,開篇就說,「馬克思是一個煽動家」。馬克思真正最核心、最根本的身分,畢竟還是一個哲學家。透過哲學的脈絡源流來瞭解馬克思,遠比先入為主地將他當作一個煽動家、革命家更有意義。
近代哲學的轉向:從追求「不變」到探尋「變動」
在十九世紀西方近代哲學的改變上,有一個清楚的方向,就是思想史家富蘭克林.鮑默所說的「from being to becoming」(從實有到變異)——這是近代哲學和傳統哲學最大的不同之處。
傳統哲學的根本追求是要找到不變、不動,統合紛紜現象背後的那個「實有」,在英文裡就是「being」,這是一個創造了所有變化但自身不變、不動的主體,是一個終極的發動者。在傳統哲學思辨的位階上,不變的存在高於變動的現象,或者應該說,哲學的出發點來自不信任變動的現象,堅決主張在這些變動的現象背後,應該存在著我們所要找的不變的「實有」。
從古希臘柏拉圖到文藝復興時代的哲學家,都認為變動的現象是假的,哲學要看透這一層假象,視之為挑戰,去刺穿它、戳破它,找到隱藏在變動背後那份不變的真實,那就是「being」,就是存在,就是本質,那才是值得掌握、應該信任的。
然而到了近代啟蒙主義之後,發生了巨大的轉向:變動來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多,快到多到人們不可能再用原有的態度應付,不容許人再將變動簡單視為只是方生方死、一時存在一時消滅的現象,或者是對於本體本質不完整的、殘缺的映照。變動和變化逐漸取得了哲學思考上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十七世紀之前,不管繞了多大的圈,人們問的問題基本上總是:這個世界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這個世界是「有」,而不是空無?為什麼世界存在,而不是不存在?要回答這樣的問題,就要找到一個力量,或是一個道理,讓世界存在,而不是一片虛空。世間萬象萬物的存有,是應該要被解釋的核心問題。
但是十七、十八世紀之後,受到啟蒙主義思想的影響,這個基本的問題改變了。人們不再疑惑世界為什麼存在,接受了世界存在的事實。這個時候,人們就轉而問:這個世界為什麼會改變?創造世界、讓世界存有的力量,為什麼不給我們一個完美、固定的世界,卻要讓這個世界一直變動不居?為什麼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個本身便涵蓋了一切的世界,而是一個在存有之後、在存有之外,還會持續變化的世界?變化是怎麼來的,又是為何而來?
到了十九世紀,思想的動向就更明確地轉為以探討變化為主了。變化比不變更重要,變化遠比不變更值得我們探索,與我們的關係更加密切。
從達爾文到黑格爾,人們的問題越來越多了
達爾文提出了一套關於生物世界如何改變的理論,震撼了整個歐洲。當時,另外一個絕頂聰明的英國人赫胥黎讀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他的第一個反應是為之扼腕。他自問:「這麼明顯的道理,我怎麼之前沒有想到?」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反應?因為不只赫胥黎,許多和達爾文同時代的人都紛紛將他們的聰明才智用在思考這個問題——複雜又不斷變動的世界是怎麼來的,還有,什麼是刺激變化的規則,或者是管轄變化的原理?
正因為這個時代的一群菁英都在認真整理、思考,所以赫胥黎才會一眼就看出達爾文的突破之處,也為自己沒有更早找到這個突破點極為惋惜。
達爾文的突破,在於對物種變化提出了一個簡單普遍的因果規則,它不再視物種就是上帝所創造,而且不變不動的。此外,他也不再探討個別物種變化的原因,他找到的是所有物種都遵循著的變化模式:因應生存環境需要、有利於生存的元素被流傳下來,發揚光大,不利的就萎縮和消失。所有物種都是按照這個規律而改變的。
不過,由「從實有到變異」這個思想大挪移的軌跡來看,達爾文的突破非但不可能滿足人對變異的好奇和疑惑,還注定會引發更多更大的好奇和疑惑。達爾文告訴我們,物種之所以變化,主要是適應環境的變化,那麼大家就自然而然地會進一步或者退一步去質問:為什麼環境會發生變化?人們已經無法再接受「因為那就是上帝的意志」這種否決疑惑的回答,於是要解釋環境變化就必須找到別的因素、別的作用,問題也就不可能停下來了。大家會一直問下去,問到最根源處——怎麼會有變化?變化的意義何在?變化是有方向,或是有目的的嗎?
黑格爾的「正反合」理論
在馬克思成長的年代,最流行的哲學思想是黑格爾哲學。所有聰明或自認聰明的年輕人,都必先要讀黑格爾哲學。
黑格爾哲學之所以重要,一部分原因是它有效回應了「從實有到變異」的潮流,提出了一套特別用來解釋變化現象的辯證法。辯證法最基本的公式,大家應該都知道,那就是「正—反—合」。
簡單地說,黑格爾主張,任何一個現象都會隨著時間產生累積。比如依照〈聖經.創世記〉,上帝創造了亞當和夏娃。有了亞當、夏娃之後,不會也不可能停留在只有他們兩人的情況;亞當和夏娃會生下子孫,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每個都和他們一樣。但是從二個人變成五個人,又變成十個人,這個數字的累積,就讓「一樣」之中開始出現了「不一樣」。
累積和增加是一切變化的根源。依照辯證法,任何好的事物,甚至任何屬於正常的事物,都會帶來一股增加的動力。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人存在是好的、是正常的,那就沒有理由拒絕或阻止在亞當、夏娃之外出現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以及不斷增加的人。我們從本質上肯定這是一件好事,就連帶賦予了它一個特別的方向,應該多一點這類好事、好東西,這就是黑格爾所說的「正」(thesis),即一切的開端。
在黑格爾的理論中仍然有上帝存在,上帝不會故意創造壞的事物,這是神學上必然的主張。上帝創造出好的事物,於是這些好的事物開始繁衍,它們自身就帶著允許增長的動力。於是上帝創造出來的事物持續增加、持續累積,當量大到一定的程度時,就反過來影響或改變了質,這就是辯證法的第一條變化法則,從量變到質變,或者可以說是量變會產生質變。
好的東西不斷地增加,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性質就改變了。依據黑格爾的主張,它會改變為原有性質的對立面。
例如財富,多一兩塊錢是好事,但當你有了二百萬元,那一塊錢就不再是原本的一塊錢了,一塊錢失去了它原來的價值,同時使得擁有者失去了對它的珍惜,財富對我們人生產生的作用也就改變了。增加一塊錢,可以給我們一份豐饒,但累積到二百萬元、二千萬元,財富非但不再帶給我們生活上的豐饒,反而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封閉,為了累積財富而取消了財富其他所有的作用。
由量變到質變,由本來的好變成了壞,由「正」變成了「反」(antithesis)。等到反累積到一定的程度,那麼原來的「正」的價值又會換另一種角度、另一種方式重現——什麼時候大家才會重新認識財富、重新認識一塊錢真正的價值呢?答案是,當自己以及周遭的環境都充滿了「反」,充滿了對財富的盲目追求,充滿了貪婪,以為沒有二百萬元就不算錢,完全看不見甚至鄙視一塊錢的時候。這樣極端的情況才會提醒我們當年看待財富的初衷,讓人懷念當年眼中財富的美好。
也就是說從「正」到「反」之後,一切也不會停留在「反」的階段,而是會繼續變動,變動到懷疑,乃至推翻了「反」,但變化的下一個階段不會回到「正」的原點,而是形成了「正」與「反」兩者之間的「合」(synthesis),這是既包納了「正」又包納了「反」所創造出來的新價值。如果還是以財富為例,那就是一種既能夠承認一塊錢的價值,也能夠承認二千萬元有意義的狀態。這時,財富和我們的生命之間產生了新的轉化關係。
從「合」再到「正」
所以「合」就是大團圓、大結局了嗎?不是的。辯證法告訴我們,「合」是一種新的正面價值,一種經歷變化得來的美好答案,仍然又是一個「正」,也注定就要進入下一個「正—反—合」的循環。
讓我再用這種方式舉例:比如說我們曾經珍惜過一塊錢,後來我們也曾經揮霍過二千萬元,經過種種反省與思考,我們找到了財富的新意義。如果從現實個人的角度看,一塊錢或二千萬元都不夠有意義。我們應該要把財富拿來投資未來,放在教育事業上,這就是轉化過的財富新方向。這樣的「合」是一件好事,所以就很容易說服大家都用這種方式看待財富,也許就有越來越多的錢投資到教育事業上。
大家都來辦學校,既有的學校紛紛升級擴張。如此一直發展,又會發生什麼事?或許就會看到在教育上投資過度,以至於資源浪費,反而毀了教育。年輕人完全不懂得珍惜受教育的機會,教育工作者也無從追求教育的品質,受過十多年長期教育的人實際上什麼也沒學到,無法應付社會職場的要求,於是有了更大的動機一直躲在教育機構裡,不畢業不就業,反而導致社會人力資源嚴重短缺。
新的「合」又變成下一個階段的「正」,「正反合」一直變化下去,這就是黑格爾提出的辯證法。黑格爾思想是馬克思的重要思想背景,我們要瞭解馬克思,必須上溯黑格爾對他的影響。
對馬克思那一代人來說,這是對變化最具說服力的一種解釋。
最佳賣點 : 知名文化人楊照導讀,重新認識馬克思的思想基石,影響二十世紀世界變貌的重要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