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戲的人: 新台劇, 在路上 | 誠品線上

做戲的人: 新台劇, 在路上

作者 中央社文化+
出版社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做戲的人: 新台劇, 在路上:台灣影視職人的奇幻旅程穿越古今的任意門呼風喚雨的造夢術編劇、場景、服裝、道具、質感、特效、VR重裝上陣話題是引信,聲量為燃料,百萬點閱率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台灣影視職人的奇幻旅程 穿越古今的任意門 呼風喚雨的造夢術 編劇、場景、服裝、道具、質感、特效、VR重裝上陣 話題是引信,聲量為燃料,百萬點閱率是燦爛的煙花,收視火紅的大戲更是如幻似真的4D體驗,點綴時代的日常,人們藉以談論藉以沉迷,瞬息萬變的大數據便是我們共同的記憶: 茶葉商戰劇《茶金》跑遍全台20處古蹟取景,為台劇美學翻出新境界 融合懸疑元素和條通文化的《華燈初上》,引爆全民緝凶潮 職人劇《火神的眼淚》,揭露消防員日常風險,促使大眾關注打火英雄職安問題 生活喜劇《俗女養成記2》,探索女性自我成長,打破華視戲劇節目18年來最佳收視紀錄 史詩大戲《斯卡羅》,斥資新台幣2.2億元,還原150年前台灣的壯闊風情 魔幻寫實劇《天橋上的魔術師》,拔地蓋回消失近30年的台北中華商場 刑偵懸疑劇《逆局》,挑戰暴力美學和影迷推理實力 這些台劇,你看了嗎?你的每次關注都讓劇中的人物與時代更加立體,因為你的在意,做戲的人都知道,你越在意,他們越努力,每個細節都是說故事一環,台詞、服裝、道具、場景、質感、特效……無數幕後工作的琢磨和考究,是螢光幕前看不見的,成千上萬劇組人員的刻苦奮戰。 《做戲的人》說的就是他們的故事,這群撐起台灣影視產業的幕後工作者,他們怎麼想,怎麼做,怎麼在艱困的環境中克服萬難,又怎麼尋求助力與資源開闢新局?透過中央社「文化+」採訪團隊長年的觀察與追蹤,專訪製作人、導演、編劇、場景、美術、服裝、特效等數十位資深影視工作者,深入探討編劇與大數據的關係,場景美術的苛求與堅持,新科技的導入與未來策略,以及台灣影視產業面對世界的布局。 這是做戲的人的故事,同時也預告好戲會持續上路。 李永得(文化部部長) 藍祖蔚(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 劉克襄(中央社董事長) _______________專序推薦 職人行內話: 寫完才知道,演員與編劇面對創作,都是挖掘自己的經歷與感受。──吳可熙(演員、編劇) 編劇要有堅強的心,作品從創作初期到成型,任何時刻都會被導演、製作人、觀眾檢視,都是要面對的心理挑戰。──何昕明(編劇) 什麼是專業,就是一輩子努力做同一件事並達到高峰,不專精的話,看起來就是廉價的東西。──陳新發(質感師) 越辛苦、越累的片,懷念與記憶比較深,工作人員的感情也越深。──許英光(美術指導) 我喜歡解決問題的成就感。──賴勇坤(美術指導) 種種細節若只看照片,沒有深入瞭解生活習慣,也僅能做有「有形無魂」的服裝。──姚君(造型指導) 我了解它,知道它是怎麼樣,火是我兄弟,不會害我的,我已經跟它朝夕相處10多年了。──陳銘澤(爆破師) 找景最大的困難,還是在人。──張一德(場景經理) 搭景雖然對拍攝技術執行而言,是最好的選項,但對於製作層面而言,搭景一切得從零開始,花費動輒數百萬,永遠是最貴的選項。──林俞均(場景經理) 我是殺人兇手,我自首,還有幫兇。──儲榢逸(特效化妝指導) 這個產業推動要一個大團隊,我們需要大團隊,各種人才都有,不同專長進來,往前走,這才能形成一種工業化的體系。──湯昇榮(製作人) 電影跟很多東西不一樣,即時是藝術片也不是孤芳自賞,它有一定的市場和受眾。與觀眾溝通也是影片創作的一部分。──姚經玉(電影發行) 喜歡電影就把它做到極致,反正就這樣。──王鴻碩(電影發行)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中央社《文化+雙週報》全方位關注文化藝術內容及動態 的網路平台,2018年創刊以來,持續針對台灣藝文影劇、信仰風俗、史蹟建物、時尚風潮等文化樣態,擷取新穎視野以及廣泛面向的報導,分享更多樣的生活面貌。採訪團隊王心妤、王寶兒、江佩凌、汪宜儒、邱祖胤、洪健倫、陳宣任、葉冠吟、趙靜瑜、鄭景雯(依筆畫順序)。一群關心文化藝術的新聞尖兵,始終以一顆溫柔的心,直面文化藝術領域的創新能量與多元變貌,細膩傳達根植於這片土地的真誠感動。本書源於「文化+雙週報」過去有關台劇生態的報導,內容有他們的火熱用心與冷靜觀察。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台灣影視國家隊成形中 /李永得 我愛做寫字的人 /藍祖蔚 在主場看戲 /劉克襄 輯一 如何創造好故事? 帶著台劇激戰世界串流 打造30年不退流行的戲 大數據助攻 台劇創作掀開新頁 數據想買早知道 人性才是最重要 從焦慮與創傷衝出來的故事 專訪《灼人秘密》編劇吳可熙 以一顆堅強的心走在鋼索上 專訪編劇何昕明 輯二 這一切都是真的! 每一集電視都當成電影來拍 他們就是要台劇「好看」 從油漆工到奧斯卡導演愛用質感師 陳新發為電影妝點歲月 從《一把青》到《斯卡羅》 許英光巧手打造時光機 與火神同行 陳銘澤從爆破到控火的無悔人生 知人知面還要知心 姚君看透演員本色打造專屬造型 決定電影畫面的幕後關鍵人物 場景經理的責任 翠華中學神還原 《返校》場景解密 世界經驗走進來 台灣風貌走出去 在21世紀重現400年前的台灣 打造「台灣三部曲」 輯三 五感體驗的未來 影視技術撐起的故事:《誰是被害者》 詹家維向西方取回葵花寶典 Greenlight book開影視綠燈 VR浪潮 指引台灣電影新藍海 縱身躍入VR世界 楊雅喆樂於迎接挑戰與學習 有種連靈魂都要交出去的感覺 廖慶松談VR 輯四 讓世界看見臺灣影視 愈在地、愈國際 台劇起飛需要集體智慧 為影迷尋找終極感動 姚經玉:藝術電影就是我的主流電影 喜歡電影就把它做到極致 光年映畫總監王鴻碩的堅持 打造影視國家隊 前瞻計畫挹注第一桶金

商品規格

書名 / 做戲的人: 新台劇, 在路上
作者 / 中央社文化+
簡介 / 做戲的人: 新台劇, 在路上:台灣影視職人的奇幻旅程穿越古今的任意門呼風喚雨的造夢術編劇、場景、服裝、道具、質感、特效、VR重裝上陣話題是引信,聲量為燃料,百萬點閱率
出版社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875604
ISBN10 / 9863875600
EAN / 9789863875604
誠品26碼 / 2682151811001
頁數 / 24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5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影視造夢者的呼風喚雨術,獻給每一個鍥而不捨的人
收藏超過三十位影視職人行內話的綠光寶典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台灣影視國家隊成形中
文化部部長 李永得
  隨著日新月異的影視音及網路技術,影視內容的開發製作已然成為全新的兵家必爭之地,甚至演變成各國文化話語權的競爭。因此,打造本土原生的影視內容已經成為台灣國家級的政策。
  2017年,蔡英文總統全力推動「前瞻基礎建設」,文化部開始透過「超高畫質電視內容升級前瞻計畫」,攜手公廣集團、集合業界群力,組織台灣影視產業各界的能手,開發我國原生內容發展IP。迄今已產出如《火神的眼淚》、《四樓的天堂》、《斯卡羅》、《我們與惡的距離》、《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俗女養成記》、《天橋上的魔術師》、《忘川》與《茶金》等電視劇,廣受各界好評,同時榮獲國內、外多項大獎肯定,也受到Netflix、HBO Asia、CATCHPLAY等國內外影音串流平台的青睞,進一步促成國際合作或購買播映版權,開闢了多元行銷推廣通路,讓台灣文化登上國際舞台。
  前瞻計畫為台灣影視內容產業打了一劑強心針,但這還不夠。2021年金鐘獎典禮上,曹瑞原導演在台上語重心長地跟我說:「一定要讓願意留下來為台灣打拚的人看見希望。」這一句話深深地刻在我心底,蔡英文總統也對曹導演的話做出回應,指示文化部加強努力打造影視國家隊,支持台灣影視內容產業。
  因此,我們規劃從加強資金投入、拓展國際市場及人才培育等面向切入,整合既有的各項輔導金、補助方案及國發基金的投資等,期待解決台灣影視內容資金長期不足的問題;並加強人才與世界影視發展的交流接軌,從劇本題材的開發、製作成本的財務控管到開拍殺青後的行銷規劃,每一個製作階段的環節,都有妥善的專業人才培訓;讓留在台灣的人才不孤單,更讓台灣朝向世界華語文影劇中心的目標持續邁進。
  台灣影視內容產業近年來的發展,就跟台劇本身一樣精采。在《做戲的人──新台劇 在路上》這本書裡面,就記錄了台灣影視人才及台劇發展背後的故事,包含剖析台劇登上國際串流平台、串聯產業的重要環節;呈現影視幕後造型美術、場景質感、爆破特技的工作甘苦;探討視覺與聲光效果之產製流程,解析全球科技驅動五感體驗的未來;並研析政府與民間如何合作,讓台灣文化與國際接軌等精采內容。
  如果你是一位台劇影迷,那你一定得閱讀這本書,它將讓你對台灣的影視產業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所有留在台灣「做台劇的人」,因為你們的付出,台灣影視內容產業已蒸蒸日上,文化部將全力支持台劇,繼續與大家共同打拚,共組台灣影視國家隊,讓世界看見台灣多元優秀的影視作品。

------
我愛做寫字的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 藍祖蔚
                      

我在媒體同業還時興「比報」的20世紀翻滾成長。
1980年代做了電影記者,習慣天一亮就衝到信箱拿報紙,快速瀏覽三大報(聯合、中時、民生)重點,隨後若能倒頭補眠,就意味又攻克一城,否則就是漏了新聞,得趕快翻身上馬,在主管來電叨唸前,已有對策,不管是迎頭趕上或者另有更大獨家。我一直相信「比報」就是惕勵記者精進,發覺不足,不容自滿的必要修行。
來到21世紀的第三個10年,「比報」早已褪了流行,一方面是網媒興起,看報的人少了,報紙影響力小了,紙媒陸續退場轉型 ; 另一方面是數位時代強調即時,又有便捷的複製貼上功能,改寫拼貼縱使道德有虧,媒體高層卻不再引以為恥,甚至變相鼓勵,獨家優勢撐不過三分鐘。「比報」鞭策記者的羞恥心,責任感頓成明日黃花。
然而,中央社《文化+》雙週報依舊是我在《自由時報》主編「文化週報」時期必定比報的對象。因為我們同樣聚焦文化議題,浪頭上不盡衝快比新,在意的卻是同一事件的視野誰更寬廣?誰的鑽研更深入?為什麼想不到這個人?這個點?
2017年6月文化部派劉克襄接任中央社董事長,我則忝附驥尾出任董事。隨即接到他電話致意。基於專業本位,基於「文化週報」即將登場,於是期勉加強文化新聞,彼此桴鼓呼應,他立時就在電話中分享了文化新聞藍圖。半年後,張瑞昌社長規畫帶領的《文化+》雙週報正式上線,我也再次恢復「比報」舊業:有時笑看輕舟渡重山,有時愕然坐歎馬蹄揚。
我相信中央社亦是基於比報心得,在2022年推出集結《文化+》雙週報專文的專冊《做戲的人──新台劇 在路上》。主要是台劇復興確為近三年電視產業澎湃新潮,平台通路大開,各方資金湧進,好戲連台,人才活絡,高舉新台劇大旗,除了唱和浪頭風騷,更能凸顯敏銳嗅覺。
更重要的是本書所收專文有極大比例是多數媒體忽略的幕後主力,例如《誰是被害者》的特效化妝指導儲榢逸、《茶金》美術設計尤稚儀、美術指導賴勇坤以及甫獲金馬獎肯定的質感師陳新發…我自信不是圈外人,然而這批菁英我卻都擦肩而過,沒能逐一細訪他們的工法與心路,反而是《文化+》團隊逐一補齊了我的盲漏,把光照進幕後,帶出不為人知卻攸關作品魅力的獨到心法,是記錄亦是傳承,點點滴滴都累積了耐人細看又重看的能量。在多數新聞報導或因太過輕薄抑或膚淺淡拙,都已難逃閱後即拋宿命的慘淡現實下,若非基於自信,又自傲於文章擲地有聲,《做戲的人──新台劇 在路上》如何能逆勢成書上市。
最後,請容我引用書中受訪者陳新發的一句話向《文化+》團隊致意:「什麼是專業,就是一輩子努力做同一件事並達到高峰,不專精,看起來就是廉價的東西。」在多數媒體面對文化議題,縱使想做也不知從何做起的窒悶時刻,中央社持續關注文化,有膽識、肯投資;有方向、願深耕,從動念到執行都直如荒漠甘泉。珍惜這塊園地,探訪菁英、勤力筆耕,其實是記者人生千金難買的幸福,因為你們用鍵盤寫下的一字一句,都已經是當代台灣文化史的靈光見證。
《做戲的人》應該只是第一步,我期待中央社日後能有更多的文化議題選集上市。別忘了《文化+》入選2021年卓越新聞獎藝術與文化新聞類的「台灣影像浮生錄」,就因為別出心裁從傳記小說、歷史傷痛和青春叛逆三個面向,帶出鄧南光、莊靈和黃子明三代攝影師的光影人生,贏得評審高聲讚譽,相信這類報導日後也非常適合冠上諸如《做夢的人》、《做書的人》抑或《做樂的人》之名以紙本上市,用文化刻印時代,就是我們這些寫字的人唯一會做,也最該做的事了。

----
在主場看戲

中央社董事長 劉克襄

過去有一段漫長的時日裡,凡國人拍攝的電視劇,我變得有些漠然。原因或許繁雜,但總歸一句,平常觀看時,自己明顯較難入戲,久而久之,便抬不起勁了。
像我這樣的觀眾,相信過去應該不少。最後日常看片的樂趣,逐漸轉移到日、韓劇,甚而是國外的各種影集。直到最近幾部新片出爐,媒體新聞增加了討論熱度,朋友間的閒談經常環繞著這些議題,不少人才逐漸將目光轉移回來。毋庸說,台劇因時地利,似乎有了一個新的契機,值得我們比以前,更為關注和期待。
我重新追劇後,最認真觀看的應該是《斯卡羅》。每週六晚上9時,便盯著公視頻道不放。甚而在第一集結束時,興奮地在臉書發表感懷。
此戲何以吸引我回到電視機前,主因在這段歷史的引爆點,剛巧是自己過去譯注外國人探訪描述的地方,同時也是自己踏查排灣族社群生活的重要位置。導演如何取材小說,又怎樣詮釋人物,還有布置安排各個族群居住的環境和生活器物,我都充滿高度興趣。
戲結束了,自己繼續是歷史劇迷。繼續追看相關紀錄片,還親自走訪現場,從車城、大尖山,甚而從海上比對熱帶海岸環境。一路修補過去對一些地點認知的不足。突然間,南方之南的這塊環境,比以前更為熟稔、親近了。
觀看《茶金》也如出一轍。北埔老街上那棟洋房別墅,半甲子前便熟悉。片子放映前,因緣際會還拜訪過三回。後來聽過幾番導覽後,房間的建築格局和物件,每個角落的格局,還有發生的故事,我也能說個一二。
姜阿新家族過往生活的點滴,緊密地連結著早年此一內山的開墾。我自是好奇,導演和編劇如何合作,重新展現重要人物的內心掙扎,又如何以物件烘托那個時代的生活氛圍。
幾位友人故居家園皆在此,過去的茶業採收和林木砍伐,透過山路古道的踏訪,我不曾缺席。戲劇一出,我更想細看故事的轉折起伏,了解整部戲如何詮釋彼一時拓墾的興衰。
這一階段的台劇如是多樣,一部部從不同歷史位階,或當今社會議題出爐,演繹故事情節都能更成熟到位,且受到熱評關注。整體觀之,那是各種戲劇人才養成到了某一個階段,因為時空環境提供了機會,每一部大戲都有精采的內容,隨著饒富興味的話題一併爆發。我們討論的不只是戲劇本身,往往也透過戲劇,回顧一個時代,自己曾做過什麼,現今又如何檢視。
台劇成為台灣文化的重要表徵,有可能正在隱隱成形。那不只是一個戲劇製作團隊,從導演、編劇、演員,乃至劇場工作人員的到位,還包括政府對影視產業的全力支持,片商願意加碼投資,甚至國人對國片的期許,可能都是重要推手。很難想像,若缺了其中一個環節,是否還會有這番豐碩的成績出爐。
本書內容則是以本社《文化+》雙週報,長期系列戲劇採訪為基底,切入的角度相當多元。不只對整個外在拍片環境有整體探討,同時大比例著重在幕後工作者,爬梳其信念和理想,讓我們更全面了解台劇的近況。
如今一連串台劇帶出的話題,和觀看興趣的蔚成熱潮,我也有強烈回到主場的感覺。這種情緒的養成,並非一時的,不是只喜歡一部片子,而是把每部戲視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跟它共同呼吸。
這些戲反映了你在這個時代的視野和生活價值,甚而代表著整個家園文化。許多人都期待台劇能夠發揚光大,走到國際舞台。但我更期待,擁有這種戲劇情境的集體意識,以及拍出此等好戲的驕傲。
如果連國人都無法喜歡,委實難以想像,如何推銷到國外。質言之,勢必要有這樣一個成熟的基礎。穩固了,才有對外的話語權。因為滿懷這種主場光榮,我們的下一步才能走得更加寬敞。

試閱文字

內文 : 帶著台劇激戰世界串流
打造30年不退流行的戲

回望2021年台灣戲劇作品的表現,觀眾們在網路上好評連連,從年頭到年尾,好戲像大隊接力般接連上檔,都不怕鬧劇荒。
細數這一年,有堪稱台灣影視黃金陣容精銳盡出的懸疑時代劇《華燈初上》掀起全台追凶風潮;茶葉商戰劇《茶金》跑遍全台20處古蹟取景,凝視大時代下的小人物群像。
還有揭開消防隊員日常的職人劇《火神的眼淚》,引起大眾關注打火英雄職安問題;原班人馬回歸的生活喜劇《俗女養成記2》,持續探索女性自我成長,打破華視戲劇節目近18年來最佳收視紀錄;《誰是被害者》雙導演再次搭檔的刑偵懸疑劇《逆局》,挑戰暴力美學和影迷推理實力。
更遑論寫下台劇新頁,挑戰還原150年前的台灣場景、斥資新台幣2.2億元的歷史劇《斯卡羅》,與拔地蓋回消失近30年的台北中華商場的魔幻寫實劇《天橋上的魔術師》……

台劇起飛了嗎?

2016年,國際OTT平台龍頭Netflix帶著大筆資金進軍台灣,投資在地影視作品的同時,入行逾40年的資深導演王小棣認為,它們也把來自全球的好劇放到觀眾眼前,把觀眾的口味標準拉高至世界級,作品優劣、技術成熟與否,一覽無遺,觀眾喜好立即反饋在收視率及討論熱度之上。
更遑論掌握漫威、皮克斯、星際大戰等熱門IP的Disney+,2021年也宣布參戰亞洲市場。見證該年韓國Netflix影集《魷魚遊戲》播出10天內,拿下全球90個國家排名第一的亮眼成績之後,台灣戲劇準備好在茫茫片海中,挑戰跟國際頂尖好劇搶眼球了嗎?
「力有未逮,潛力無限。」這是《誰是被害者》、《火神的眼淚》等叫好叫座的台劇幕後推手,瀚草影視總經理湯昇榮對台灣戲劇現況的形容,儘管最新製作的《茶金》獲得7個國內外OTT平台收視排名第一,湯昇榮依舊不敢對台劇過度樂觀,因為台灣影視產業最殘酷的現實,就是資金不足、基礎根基不穩,這兩項大問題是影視工作者迄今仍努力填補的黑洞。回溯根源關鍵之一,就得提及台灣電視頻道數量多的怪象。
「台灣這麼小的地方,卻有這麽多電視台,相對分散了所有資金和投資,這個產業結構很獨特」,湯昇榮感嘆。
1994年台灣有線電視合法化後,上百個有線頻道(商業電視台)如雨後春筍冒出,瓜分過去老三台時代動輒破10的收視率,現在競爭幾乎的卻是破1的可能性。相對而言,電視台最大宗的收益廣告資金也被稀釋,難以投入更多預算做好戲。
當2001年改編日本漫畫的偶像劇《流星花園》橫空出世,以6.99%超高平均收視刷新當年紀錄,也捧紅主角大S與周渝民、言承旭等一票年輕演員,甚至開始風靡亞洲,而它的單集製作成本僅有新台幣50萬元。這讓電視台嘗到甜頭,積極推出類似浪漫、愛情題材,搶攻偶像劇紅利。
根據中華民國剪輯協會數據,儘管到2011年林依晨與陳柏霖主演的《我可能不會愛你》,單集製作費已拉高到新台幣210萬元,但同一期的日本NHK大河劇《仁醫2》早以一集新台幣2200萬元的預算經營內容,遑論2009年韓劇《IRIS》就已創下新台幣2700萬元的單集製作費。
時間來到2021年,在國際OTT平台投資、業界與文化部「前瞻計畫」幫助下,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終於突破單集2000萬元的製作費、創下台劇有史以來最高紀錄時,韓國的《屍戰朝鮮》單集已上178萬美元(約新台幣4900萬元),今年最夯的生存鬥智類影集《魷魚遊戲》則達到新台幣6000萬元。
再加上近年網路與新媒體的崛起,電視廣告資金持續被稀釋,2016年開始,網路廣告收益就已來到25.8億,超過有線電視台的19.1億,但根據文化部數據顯示,廣告收益仍是佔電視頻道業該年總體營收最高的35.12%。

當電視台無力投入更多資源做節目創新,類型只會越趨保守,打便宜安全牌,「為什麼電視這麼多名嘴,因為省錢,颳風下雨都能拍,台灣都是窮人電視,沒有賺過錢的都不敢拍,偶像劇、鄉土劇有賺錢的才敢拍。」王小棣忍不住搖搖頭。
為節省經費,電視台也大量從海外購買電視劇,截至2018年文化部最新數據,電視頻道每年播映戲劇,光陸劇和韓劇比例就高於5成,甚至不停重播,回想《後宮甄嬛傳》大家已經看過幾遍?連台詞都琅琅上口了。
在自製影視產能有限的情況下,湯昇榮坦言,現在台劇含迷你劇的一年產量平均只有40多部,「韓國則是每個禮拜都有1、2部新劇推出,光量就把我們蓋死了。」台灣怎麼能跟早在1997年、政府就已帶頭傾全力扶植影視產業的韓國比呢?

台灣影視業者捲袖自救 國際OTT平台資金馳援

「雖然台劇的狀態一直像波峰波谷,但每年還是有好作品產出。」儘管台灣影視產業環境根基不穩,湯昇榮認為仍有一群影視工作者總是兢兢業業,從偶像劇、鄉土劇中力求突破,挑戰新題材、新類型。
攤開台劇發展史,早在2006年就有探討教育改革體制的《危險心靈》、2008年也有挖掘基層警察的《波麗士大人》,到了2015年也有聚焦禮儀師的《出境事務所》、挑戰醫療體系弊端的《麻醉風暴》和國共內戰空軍題材的時代大戲《一把青》等等。
而有感於台灣影視作品類型單一,同年王小棣和蔡明亮、瞿友寧、陳玉勳等8位資深導演共同發起「植劇場」計畫,挑選24位新生代演員培訓,並找來徐譽庭、溫郁芳等金鐘編劇,手把手帶著新編導創作。
「植劇場」以6到7集的短單元劇為主,並規劃愛情成長、驚悚推理、靈異恐怖、原著改編4種類型創作,推出《戀愛沙塵暴》、《花甲男孩轉大人》、《天黑請閉眼》與《荼蘼》等膾炙人口作品。
最終「植劇場」系列作品不僅在2016、2017年金鐘獎中,入圍39項並拿下其中9項大獎,也培養出2座金馬獎男配角得主劉冠廷、金鐘獎女配角孫可芳及許光漢、陳妤等新生代演員,甚至成為最早上架Netflix的台劇之一。
回憶當年創立「植劇場」初衷,王小棣苦笑,當時台灣影視環境貧瘠,人才都「西進」到中國工作,他試問自己還能做什麼,「我們是學劇場的,就只能把演員的培訓扎實一點、把一些基礎工程做好」。
隨著Netflix、HBO等各家國際OTT平台帶著資金、資源來到台灣,許多影視業者有機會借力使力。2017年以台灣宮廟文化、民俗信仰為背景的《通靈少女》,被選為HBO首部全中文發音的影集,在23國同步播放,打開跨國合作開端。
2019年,公視與HBO、CATCHPLAY合作推出《我們與惡的距離》,探討媒體亂象與無差別人事件的題材,讓觀眾不分國界都能共感,在美國影視評論網站IMDb獲得9.5的高分,讓海外業者及平台對投資台劇產生信心;同年與FOX攜手合作的《想見你》也繼續搭上「台流逆襲風」在韓國、中國引發高度討論,充裕的資金確實讓亮點台劇產量增大,也讓劇組有餘力提高質感與內容。
2020年到2021年,Netflix和HBO繼續力助台灣好劇,從《誰是被害者》、《做工的人》、《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華燈初上》,口碑質感兼具獲得一致好評肯定,也間接帶動台灣影視作品追求更高標準的壓力,因為OTT市場的出現,已經打破觀眾得被動收看節目的模式。

不過國際平台來了,真的好嗎?
在文化部推出的文化趨勢分析中,關於2020年韓流文化探討的報告裡就指出,Netflix確實為韓國影視作品帶來在全球的曝光,但他們也發現觀眾近3年最喜歡的影視作品,如《陽光先生》、《德魯納酒店》和《愛的迫降》,幾乎都在Netflix獨家播出。
報告顯示,韓國觀眾喜好度明顯集中單一平台,且深受平台選擇類型影響,進一步影響韓國影音內容發展的多樣性。同時也因為國際平台掌握大量海外曝光優勢,導致韓國近年影視工作者趨之若鶩投件,在地播映通路競爭力變低,難以爭取優質內容播映權。
同樣的狀況未來也可能發生在台灣。湯昇榮注意到,國際OTT平台每年頂多只會挑選4、5部旗艦作品投資,那麼台灣剩下的十幾部劇,幾乎得以賠錢的低預算拍攝,尤其有線電視台的廣告經費持續減少,節目製作費越來越低,根本無法拍出好戲。
為解決電視台不願投資更高預算在影視作品的問題,湯昇榮分享,他與夥伴在2017年就企圖透過《麻醉風暴2》,嘗試新的製作投資模式。藉由邀請6、7家平台、製作公司共同投資一齣戲,一起承擔盈虧,就像投資電影一樣,「以前都是A電視台拍、A電視台播,頂多把版權賣給別人,現在是大家共同擁有IP版權,然後賣給國際平台與其他國家,這是可以獲利的」,近年來,文化部和文策院也開始鼓勵更多業者來投資影視產業。
儘管串流平台帶來的資金相當可觀,湯昇榮也再拋出一個問題,平台的銀彈不是沒上限,投資、購買亞洲內容依舊有比例取捨,如果要選擇,國際OTT平台一定會先進軍產業完善的韓國,日本的原創IP有吸引亮點,印尼則有人口紅利,「台劇要在中間卡到位子得努力,也得思考一件事情,萬一這些OTT不選我們怎麼辦?它們帶來希望,但沒有帶來絕對的投資。」
光以2021年Netflix在台灣、韓國投資上檔的原創影集數量2:27,就能看到極高懸殊;Netflix在去年也公布自2016年到2020年間,就已投資7700億韓元(約新台幣179億)在韓國影視作品,2021年單年就預計投資5500億韓元(約新台幣128億)。


內容為王善待編劇 為台劇努力找出好故事

現在還能做什麼?湯昇榮認為,其實就是回歸「說出好故事」的原點,「我覺得回到內容面是永遠不會錯的。當你養出一群觀眾。他就會認出你、看你的戲,現在選擇權都在觀眾了」。
不過台灣影視環境對編劇來說仍然相當克難,劇本原是「一劇之本」,待遇卻可能是全劇組最差的,不僅對導演、演員沒有決定權,還常被要求無酬改本;同時受限於預算、技術限制,編劇被迫放棄時代、驚悚或需要大場面的種種創意內容,也造成台灣編劇缺乏類型劇經驗。
編劇出身的王小棣也感嘆:「我很氣《魷魚遊戲》出來的時候,大家都說台灣沒編劇,但你不知道多少有才氣的人,因為這樣的環境掉頭離開。《魷魚遊戲》也是導演黃東赫想了10年,等產業成熟才拍得成。」王小棣坦言,如果觀眾真的注意到不錯的編劇們,「請寫信或到他們的臉書留言鼓勵,台灣真的有很多辛苦堅持在位子上的編劇。」
但無論在韓國、日本或美國,只要是在健全完整的影視產業環境,編劇的地位都高過於導演,是一部作品的靈魂人物,湯昇榮補充,在好萊塢影集中,決定導演選擇、故事走向、編劇工作等最終決策者的節目統籌(showrunner),很多也是編劇出身。
因此湯昇榮近年來也致力於培養編劇,「我們試圖改變,從題材、工作時間、到預算還有給編劇的充電,所有環節都需要同步推動。」例如《茶金》光前期編劇就花了18個月磨角色設定、劇情結構,也組建專業顧問、編劇助理協助陪伴。
湯昇榮更放手讓編劇肆無忌憚先寫,儘管後期花費很多時間討論,但他認為這是必經的過程,「我們希望能做出跟台灣社會貼近、有人情味,也帶點國際技術的作品,我認為它放在30年都不會丟流行,這種東西才能把市場打開,不然世界那麼多類型劇,觀眾憑什麼要看台劇?」
近年來受到國外影視作品刺激,台灣內容開發也需要各式新血創意的震盪,湯昇榮認為,台灣有相對自由的社會環境,其實對於編劇創作是個好底蘊,應把優勢放大。
他所屬的瀚草影視、英雄旅程,就在2018年共同催生「野草計畫」劇本徵案媒合會,希望挖掘優秀編劇人才,更直接找來10家影視平台及製作公司,讓業主直接看見、選購作品,也確保平台方會陪著得獎者共同開發。首屆就吸引300多件作品;直到2020年續辦更超過400件報名,參與的平台方也提升近2倍,在在顯示好類型劇本的高需求量。
王小棣如火如荼籌備「植劇場2」,同樣採用資深編劇手把手帶領新銳編劇的練兵方式,並沿用上回「愛情成長」、「推理懸疑」、「靈異鬼魅」、「紀實報導與人物傳記」等4個類型劇種。
特別的是,全數都是由台灣文學改編,愈在地就愈國際,王小棣他想把台灣的故事說出來,因為戲劇就是社會表現生命力的一種方式,「讓更多人看見台灣的生活、台灣對於人生理解的角度、對於愛情的想像力,人家會看到並且欣賞你們生活的軌跡。」
回望這幾年台灣的戲劇成果,王小棣想說的是:「每一部戲,只要努力拍了,沒有一部戲是浪費的,當然有缺點,也有優點,但只要認真拍就會是進步。」王小棣眼底閃著光,也期許政府能加緊腳步,以國家隊之力挹注,陪著這群勤勤懇懇、堅持站在台灣影視崗位的工作者。
台劇,正朝變好的產業體質路上努力中,你也繼續追劇嗎?
(文/葉冠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