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作者 | 簡媜 |
---|---|
出版社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我希望每個孩子都喜歡上學,像春風吹來,每一片樹葉以口哨響應。我希望每位老師教學的青春永駐,即使白髮如霜亦不覺疲倦。我希望那方小小講台是阿拉丁 |
作者 | 簡媜 |
---|---|
出版社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我希望每個孩子都喜歡上學,像春風吹來,每一片樹葉以口哨響應。我希望每位老師教學的青春永駐,即使白髮如霜亦不覺疲倦。我希望那方小小講台是阿拉丁 |
內容簡介 我希望 每個孩子都喜歡上學,像春風吹來,每一片樹葉以口哨響應。我希望 每位老師教學的青春永駐,即使白髮如霜亦不覺疲倦。我希望 那方小小講台是阿拉丁的魔毯,老師帶領一群孩子探索生命意義,遨遊知識殿堂…… 「這些東西可能是多餘的。但老師希望當你看到這些東西時,想起他們象徵的訊息。」 第一樣牙籤。挑出別人的長處。第二件橡皮筋。保持彈性,每件事情都能完成。第三件OK繃。恢復別人以及自己受傷的感情。第四件鉛筆。寫下你每天的願望。第五件橡皮擦。everyone makes mistakes and it is OK 。每個人都會犯錯,沒關係的。第六件口香糖。堅持下去就能完成工作。而且當你嘗試時,你會得到樂趣。第七件棉花球。提醒你這間教室充滿和善的言語與溫暖的感情。第八件巧克力。當你沮喪時會讓你舒服些。第九件面紙。to remind you to help dry someone's tears,幫別人擦乾眼淚。第十件金線。記得用友情把我們的心綁在一起。十一,銅板。to remind you that you are valuable and special。提醒你,你是有價值而且特殊的。十二,救生員(糖果代替,救生圈形),當你需要談一談時,你可以來找我。 「作為一個媽媽,誰不希望孩子在新學期開始那天,得到這樣一個裝著十二樣禮物的紙袋呢?」 看到孩子進入一所校園氛圍親切、老師臉上掛著笑容的學校如沐春風(那個裝有十二件禮物的牛皮紙袋讓我眼眶微紅),展現了積極學習與主動閱讀。看到我們一家暫時脫離令人沮喪不斷紛擾的社會,卸除無力感之後,心情如在桃花源安頓一磚一瓦般愉悅。看到帶一個「家」一起出遊,分工合作,每一件記憶都顯得熱鬧珍貴。看到孩子在溫暖有禮的學校變得溫暖有禮,我們在文明的社會變得文明,處於微笑社會也時時在臉上掛出微笑。 於是,我知道這趟旅行最特別是,展現了全家一起出遊的「短期租住」模式──非小留學生或母袋鼠帶小鼠型的移民行動,而是大人小孩共同體驗的「遊學」之旅──遊小學、遊生活、遊山川。旅遊,也是教育與學習的一部分,浸泡於他人社會藉以檢查自己社會之有所不足,或許就是這趟旅行漸漸跨過私體驗界線進入公眾思維之後,不得不負起的任務。 我希望這趟旅行中關於小學教育的種種見聞實錄,能展現異於教育理論的親和力與臨場感,讓「小學部隊」同胞們──包括小朋友、老師與父母──從中獲取活力與熱能,即使是一點驚訝一絲遲疑也比麻木沮喪好。遇事我總想,為什麼別人做得到我做不到?這種想法意謂著還有改革的熱情與學習潛力。借他山之石或許能對照出我們根深柢固的某些觀念不只不是「學習」而是「反學習」,某些填鴨式教育技倆乃過去聯考的餘毒。這些觀念與作為雖然「保證」了孩子在成績單上的數字,卻可能逐步扼殺「閱讀食慾」與「學習的興奮感」使之從小就是個「投機客」──要考的才讀,不考的不讀。最後,變得像大多數的我們一樣:離開學校就不再看書了。 當年那個頭大如丸,出生時折騰簡媜許久的「紅嬰仔」,讓她寫了一部育嬰小史。十年過去,因著丈夫的學術交流,帶著孩子(即書中的小男孩「姚頭丸」)遠赴美國科羅拉多州旅居四個月,又讓簡媜寫了一部《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一個小男孩的美國遊學誌》。 從美國的基礎建設、小學教育看到這個國家重視的品格、價值,流露出對台灣這塊土地因深情而生的怨懟;從異國廚房的「豪華」設備、超市的柴米油鹽,延伸出一連串飲食生活的喜怒哀樂;再從湖濱小徑的日常漫步,寫到遼闊的哲學問題,關於生死失去、創傷陰影、工作熱情和生命期許。自稱「不可救藥的散文愛好者」,簡媜的筆調犀利幽默又優美靈動,文字細膩婉約,卻總難掩澎湃熱情。 這一趟短期居留伴讀遊學記錄,除了疑問和省思(在那一塊土地成長會不會更好?),簡媜也再次透過書寫充分體現她「將生活的漫天煙塵化為思想朝露」的散文觀。
各界推薦 【96年6月誠品選書】級任老師給初來乍到的新同學一個牛皮紙袋,裡面是牙籤(提醒你挑出別人的長處)、OK繃(恢復別人及自己受傷的感情)、巧克力(沮喪時會舒服點)…看著紙袋裡的小東西,媽媽眼眶都紅了…。一趟短暫的居留伴讀,讓原以台灣經驗為座標來認識教育的作者,卻因著孩子進入一所氣氛愉悅的學園,逼著她不得不看到異國充滿人性與關懷的教育現場,同時也對照出台灣根深柢固的教育觀念,往往不是「學習」卻是「反學習」而多所感慨。散文家以優美靈動而又不失犀利的筆觸,寫下大人與小孩的遊學點滴,感人處處,更發人深省。 推薦理由:一趟美國科羅拉多州四個月的精采遊學誌,生動地記錄了當地小學教育的各種見聞,比任何教育理論都具有親和力與臨場感。深陷於「※綱※本」的本地讀者應可從中再度拾回對基礎教育的熱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簡媜一九六一年生,宜蘭人。台大中文系畢業。曾任職聯合文學、遠流出版公司、實學社,現專事寫作。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散文創作類文藝獎章、梁實秋文學獎、吳魯芹散文獎、中國時報散文獎首獎。自詡為「不可救藥的散文愛好者」。著有《水問》、《只緣身在此山中》、《月娘照眠床》、《私房書》、《下午茶》、《夢遊書》、《胭脂盆地》、《女兒紅》、《紅嬰仔》、《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好一座浮島》、《微暈的樹林》等。
產品目錄 遊學誌1 旅行要開始了遊學誌2 給親友團的email遊學誌3 一所小學遊學誌4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遊學誌5 姐妹校野餐遊學誌6 姚頭丸掉到溪裡遊學誌7 我們去酒家遊學誌8 2000公里長征,四座國家公園遊學誌9 旅行一定會吵嘴遊學誌10 伙夫頭求生術遊學誌11 顏色像詩遊學誌12 美國小學西遊記遊學誌13 頒獎遊學誌14 期中成績單遊學誌15 小學裡的選修課遊學誌16 音樂晚會遊學誌17 瞬間小石子 之一遊學誌18 拄柺杖的小男孩遊學誌19 有情緒問題的孩子遊學誌20 風中的白楊樹遊學誌21 小徑遊學誌22 國旗誓詞遊學誌23 瞬間小石子 之二遊學誌24 請假授課備忘單遊學誌25 研討會練習遊學誌26 萬聖糖果夜遊學誌27 織一張閱讀網遊學誌28 職業展覽會與成長史 遊學誌29 橄欖球迷遊學誌30 下雪遊學誌31 咖啡館裡的畫展遊學誌32 巨人的肩膀遊學誌33 沒有電視的日子遊學誌34 不想見到的事遊學誌35 中文熱遊學誌36 留或不留遊學誌37 聖誕節燈飾遊學誌38 感謝信遊學誌39 暴風雪相送遊學誌40 一個野馬迷的機場觀球報告遊學誌41 媽媽送你九樣禮後記附錄1 開學十二件禮物感懷附錄2 一篇採訪稿
書名 / |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
---|---|
作者 / | 簡媜 |
簡介 / |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我希望每個孩子都喜歡上學,像春風吹來,每一片樹葉以口哨響應。我希望每位老師教學的青春永駐,即使白髮如霜亦不覺疲倦。我希望那方小小講台是阿拉丁 |
出版社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6873232 |
ISBN10 / | 9866873234 |
EAN / | 9789866873232 |
誠品26碼 / | 2680259177005 |
頁數 / | 320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7X23CM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放輕鬆不要緊張,這裡的老師都很親切,沒什麼事難得了你的對不對。看到老師要打招呼,讓他們知道台灣來的小朋友都很有禮貌。上課要專心聽,聽不懂也要聽,聽久就懂了,不明白的地方要問。兩塊錢放好別丟了,午餐時記得帶去交,不要第一天就給人家白吃白喝,知道嗎?」
「知道了。」
「午餐不要選油炸的。」
「好好好。」
「好你個頭,敷衍我,到時你一定忘光光。上學有沒有信心?」
「有啦有啦!」
「上課專心不能亂講話喔!」
「好,我走了,媽,再見。」
「再見,祝你好運!要記得多喝水喔!」
(唉,這個媽怎這麼囉嗦!)
這是開學第一天。我們暫時住在南區的租屋,待月底CSU的宿舍空出再搬去。此處離學校較遠,姚同學開車先送小姚去Dunn,再去CSU幹活。我一人在家讀書寫功課非常快活。
落地已數天,生活初步安頓。姚頭丸吞了幾個漢堡打了幾次球後,原先的緊張與壓力一掃而空,也習慣哇啦哇啦講英文,滿口ok ok, sure sure,反正給它「凸落去」,聽不懂是別人的事不是他的責任。
自從借到一個大同電鍋,我這個「全陪」已能供應三餐,還做了壽司。美式生活不鼓勵花太多時間在廚房,超市有很多處理好的菜、肉,很得我的歡心。這裡的水質是高山溶雪,甘美無比,可生喝,帶來的烏龍茶用這水泡,特別甘醇。既然老小二姚都去上學,我首要之務是好好使用這大屋,才不孤負一日七十元房租。
下午四點多放學歸來,姚小弟心情不錯,大老遠就聽到聲音。他似乎有一種天生的適應環境能力是超乎我們想像的,一進門就嚷嚷:「媽,我交了七個朋友!」他唸出一串名字。「不錯不錯,第一天就立下豐功偉業!」我說。
「但是,鬧了一個笑話!」他說,上體育課時(兩班各一半混在一起,另一半上音樂課),老師要男女生分開各排一隊,他很雞婆地對一個長髮小朋友用不靈光的英文說:「You are a girl, you must go there.」
小朋友回答:「I am a boy.」
我笑著說:「你的眼睛放口袋嗎?連男女都分不清就去指揮交通!」
「他留長頭髮耶,看起來像女生!」姚頭丸說。
「誰說男生不可以留長髮,穿裙子也可以哩!你留長髮我幫你綁辮子要不要?」
「不要不要。」
姚小弟的書包裡沒有功課,只有一個牛皮紙袋。打開看,掉出牙籤、橡皮筋、OK繃、鉛筆、橡皮擦、口香糖、棉花球、巧克力、面紙、金線、銅板、糖果。我乍看以為他把食物垃圾全裝在一起,正要開訓,忽然看到一張粉紅色信,看了才恍然大悟,甚至有點感動。
級任老師Reines小姐首先歡迎小朋友進入四年級,接著說,這個紙袋裡的東西可能是多餘的,但象徵一些訊息,當你看到這些東西,希望提醒你想起這些訊息。她寫著:
第一樣牙籤,提醒你挑出別人的長處。
第二件橡皮筋,提醒你保持彈性,每件事情都能完成。
第三件OK繃,恢復別人以及自己受傷的感情。
第四件鉛筆,寫下你每天的願望。
第五件橡皮擦,提醒你everyone makes mistakes and it is OK 。每個人都會犯錯,沒關係的。
第六件口香糖,提醒你堅持下去就能完成工作。而且當你嘗試時,你會得到樂趣。
第七件棉花球,提醒你這間教室充滿和善的言語與溫暖的感情。
第八件巧克力,當你沮喪時會讓你舒服些。
第九件面紙,to remind you to help dry someone's tears,提醒你幫別人擦乾眼淚。
第十件金線,記得用友情把我們的心綁在一起。
十一,銅板to remind you that you are valuable and special。提醒你,你是有價值而且特殊的。
十二,救生圈(糖果代替,救生圈形),當你需要談一談時,你可以來找我。
一個老師大費周章準備二十三個紙袋,確認每個紙袋都裝齊了東西,開學第一天,送給每個孩子,還寫了信,充滿濃厚的人文氣息與溫暖情懷。沒有一件提醒作業考試測驗卷評量練習簿,也沒提醒安靜守秩序準時處罰,卻提醒「你是有價值而且特殊的」,提醒「挑出別人的長處」,提醒「記得幫別人擦乾臉上的眼淚」。
我想起幾個朋友的孩子在台灣時學習成果不佳,到國外卻拾回自信心,原因可能是老師第一天就告訴他,你是有價值的,你是特殊的,而不是你怎麼這麼笨,你很蠢,除了吃飯還會做什麼,你簡直是多餘的……。
做為媽媽,誰不希望孩子開學第一天得到這樣一個牛皮紙袋呢?
有一天,書包裡出現一分資料,三頁,第一頁是老師的概說,兩頁是一篇文章。
原來,這是研討會(seminar)練習。老師簡單解說進行的方式,每個人必須先熟讀短文,劃出重點,在空白處寫下自己的幾句看法,句子寫作模式如:我覺得……。我感到疑惑……。我同意……因為……。我不同意……因為……。我很驚訝……。等等等。這些句式可讓小朋友有所依循,以免天馬行空。
依我看,這就是閱讀、思考、表達的統合練習。藉由研討會,鍛練小朋友理解在追求知識或真理辯論的過程中,你的意見不可以缺席!
老師選的是一篇有趣的故事而非生硬冷僻之作:一個男孩,看到山上有一隻羊卡在岩石縫隙,爬上去救,卻發現自己一站上岩石竟被黏住了……。男孩很困惑,試了又試,終於發現大石頭具有磁性,而男孩的鞋底是鐵釘型的。最後,男孩對那隻被吸住而非卡住的羊說:「嘿,還好你不是鐵做的!」
讓我們停下來想一想,也用研討會方式來研討一下這種研討會有意義嗎?
我們心中應該有一派聲音在噴出一絲鼻氣之後這麼說:
「笑死人講話需要練習?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嗎?別人的教育模式就適合我們?照你的說法延伸出去,美國農藥吃了還有益健康哩!你根本不愛台灣,蔑視台灣優良的傳統教育方法,是罪人、敗類!中文教學多麼艱難,拼音文字能比嗎?我們必須抓緊每分每秒叫學生反覆練習,多寫字,每個字寫二十遍都嫌少,升學考試寫錯一劃就是錯,字還有破音問題,姨媽姑媽舅媽都是媽也都不是媽!每一課,光教課文、背課文、抄解釋、背解釋、認識同義相反詞、造句改錯都不夠了,還搞什麼研討會!小四懂什麼研討,要學的話多看政治談話節目像全民跟大話就夠了,這才是從生活中學習、機會教育。小學生搞研討,還不是浪費時間光聽幾個愛講話的小朋友鬼扯,對其它不愛表達意見的人公平嗎?不愛講話是罪嗎?你有沒有為他們的前途想一想?
(嗯,熟悉的論調又來了。以上言論,除了丹田有力值得替他高興之外,餘皆可刪除。)
另一派聲音回應得較慢,因為她陷入一些平日未及思索而此時湧上心頭的畫面之中。
畫面之一:她回想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歲月裡,確實有一部分同學從不在課堂出聲。他們不舉手發問,沒有任何問題,非常害怕站起來講話,一旦被點名,幾乎無法在大家面前簡明扼要地說出自己的看法。
但在私底下,他們活潑健談笑鬧很有意見,跟同學相處毫無問題。若要舉行「背後批評」比賽,他們也不難勇奪前三名。
畫面之二;她以作家身分周遊校園甚久,至中學大學演講遍及台灣南北。主辦單位總要求留二十分鐘讓同學發問,但這二十分常常像二小時那麼難熬,因為同學都沒問題!她總是很氣餒,心想:是我講得太好還是太差?沒人睡著,都在清醒狀態,可是怎麼一點問題都沒有?也許我適合做心理醫師,我長得讓人家忘了問題……
畫面之三:或有站起來發問的勇士,全場靜靜聆聽其高論,但他滔滔不絕卻不知其問題在哪兒?越聽越令人神經緊張,時間滴答滴答過了六分鐘,那匹行空的「天馬」還在忘情遨遊?只見工讀生已不客氣地收海報、撤花盆,聽眾亦起身欲離去了,那位仁兄仍口若懸河……。
我們的教育確實缺乏這方面的訓練,以致很多人不擅長或不敢發言,其心理或因容易緊張,或是擔心問題太膚淺被笑。延伸影響,實際生活中,我們很難透過研討、會議就事論事地進行政策辯論而求取共識,最後總是導向最糟糕的意識型態,讓愚蠢的顏色決定一切。
十歲的孩子開始學習研討會,深獲我心。老師規定每人都要發表意見,需事先寫下看法或問題,她收回單子先過目(我猜會稍作修改),再正式玩一次。
第一次,也許開得七嘴八舌、胡亂發言,第二次,也許情況好一點,第三次……,接著五年級研討會……,六年級研討會……,七年級研討會……。
教育最可懼的就是不知不覺的訓練。讓我們猜想,一個經過研討會訓練出來的孩子,與一個被要求安靜聽課的孩子,當他們同時來到高中也同時去聽一場演講,恰好也坐在一起。
你認為,舉手發問的是哪一個?
你認為,他們之間的差異,僅僅只是一手之舉而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