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早行人: 上村松園傾盡一生的藝術, 與她所生活的世界 | 誠品線上

更有早行人: 上村松園傾盡一生的藝術, 與她所生活的世界

作者 上村松園
出版社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更有早行人: 上村松園傾盡一生的藝術, 與她所生活的世界:研墨,展紙,姿勢端坐,視線集中於一點,便可無念無想,任何雜念都無容身之地。對我來說,畫室就是蓮花座,是無與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研墨,展紙,姿勢端坐,視線集中於一點, 對無念無想,任何雜念都無容身之地。 對我來說,畫室就是蓮花座, 是無與倫比的極樂淨土。▍ 上村 “松園」的由來──「我至今還能想起母親為我感到欣慰的表情,就像松樹園一樣欣喜向榮。」「松園」這個雅號是從鈴木松年先生的名字中取的「松 」字。剛開始學畫的時候,我們家的茶葉舖與宇治的茶商有生意往來,那裡有收穫上等茶的茶園,就採購了一個“園”字,於是組成了“松園”。我記得第 一個有一次以〈四季美人圖〉參加展覽時,松年先生說:「應該給你取個雅號啊。」於是就給我取了這個名號。松年先生開心地說:「『松園 』這個名字很好,很有女性氣質。」是他自己獲得了一個好名字似的。▍ 且以藝術,度化眾生-「我的夙願是,希望畫出沒有卑俗感,而是如珠玉一般的品味高潔、讓人感悟全身清水澄靜的畫。」 自古以來,沒有一個能創作出優秀藝術的藝術家是壞人。 他們各自的人格都有高尚所在。 我想畫出達到極致的真、善、美的真正的美人畫。 我的美人畫,不只是單純地以寫實手法畫女人。雖然我重視寫實,但我想畫的是針對女性美的理想和憧憬——我一直懷抱著這樣的想法,而一路走來走過繪畫生涯的。▍ 對母親的追慕──「我只要在母親身邊,就算一無所有也覺得幸福。」姊妹出嫁後,我和母親兩人生活,母親更加努力工作,對我 說: 「你不用擔心家裡的事。全心全意地畫畫吧。」看下面,她看著我全神貫注地畫畫的樣子,心裡暗暗高興。托母親的福,我沒有為生活操心,可以以畫為 生命、為手指揮,在繪畫的道路上戰鬥。 賜予我生命是母親,我的藝術以的,也是母親。▍ 啟蒙老師,鈴木松年先生-「生命給予先生經常強調,畫家應該單憑畫筆來所說安身立命。」 說師徒間的關係,正因為學會了這個地步,師父才能成為師父、弟子才能成為弟子。這其中顧不是包含深意的嗎?當然,在繪畫方面也必須完全徹底地暗示 老師在此基礎上,根據每個弟子的資質,聰慧的人就能以目前學到的為跳板,向自己的畫風邁進。 “不完全學習到老師的風格是不行的。 ”總是陷在 其中,所以無法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先生常對弟子們這麼說。★ 本書特色:書中收錄了松園以畫為道五十年間的回憶私想。她所生活的世界,記憶裡 的那些人,那些穩穩地推著她前方的愛情,人生境遇盡在其間。何謂早行人?舉步維艱,掙脫俗世沉浮的擾侵;兩足俱廢,亦步履無盡。終於是一己之力創立美人畫的巔峰,以畫筆吟唱一條閃耀的人生路。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藝術設計>藝術總論>藝術家傳記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語序言壹 我的繪畫之路 私の絵の道 憶往昔—童年物語 回想夢開始的那些日子 繪畫學校時代 回憶—回顧為畫之道的五十年 直到今日 座右第一品貳 我所生活的世界 私が生きている世界 四條大街附近 關於寫生帖的回憶 畫砂的老人 米豆上的世界 棲霞軒雜記 山中溫泉之旅—發甫溫泉的回憶 明治懷顧參 我記憶裡的那些人 私の記憶の中のあの人たち 三人之師 土田先生的藝術—追悼土田麥倦 被取笑的裂桃髻姑娘 追尋舊日記憶 追悼山元春舉 竹內棲鳳先生的往昔舊事 說說我的母親 對母親的追慕上村松園橫山大觀橋本關雪上村松園年譜

商品規格

書名 / 更有早行人: 上村松園傾盡一生的藝術, 與她所生活的世界
作者 / 上村松園
簡介 / 更有早行人: 上村松園傾盡一生的藝術, 與她所生活的世界:研墨,展紙,姿勢端坐,視線集中於一點,便可無念無想,任何雜念都無容身之地。對我來說,畫室就是蓮花座,是無與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576605
ISBN10 /
EAN / 9786263576605
誠品26碼 / 2682454202001
頁數 / 178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 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

  上村松園生於明治八年(1875年),是一位活躍在明治、大正、昭和三個時期的傳奇女畫家。作為畫壇「天才少女」,她15歲以〈四季美人圖〉參展第三屆內國勸業博覽會,獲得一等獎,這幅作品還被來日本訪問的英國皇太子看中而買下。此後,上村松園在日本畫壇嶄露頭角,不斷髮表優秀作品,並於1948年獲得日本文化勛章。

  她一生致力於畫美人畫,線條纖細,色彩雅緻,洋溢著日本古典的審美與韻味。但是松園對於畫的藝術追求,並沒有停止在視覺感知的層面,她所渴望傳達的,是蘊含在溫文典雅的美人畫中、女性溫柔而不屈的堅定力量。她說:「我從不認為,女性只要相貌漂亮就夠了。我的夙願是,畫出絲毫沒有卑俗感,而是如珠玉一般品味高潔、讓人感到身心清澈澄靜的畫。人們看到這樣的畫不會起邪念,即使是心懷不軌的人,也會被畫所感染,邪唸得以淨化……我所期盼的,正是這種畫。」

  松園作為一名畫家,一名畫美人畫的畫家,一名女性畫家,她的隨筆中,不僅記錄了創作的構思靈感與艱辛歷程,還有她的成長經歷與生命中難忘的邂逅,而更能充分表達她的思想的,是關於女性如何生活、處事的論述。松園推崇傳統的日式美,認為這是最適合日本女性的審美表達,而對於隨波逐流、學著歐美人的樣子把自己弄得不倫不類的打扮,她則保持懷疑態度。她冷眼觀世,「然而如今世人,都醉心於『流行』,從和服的花紋到髮型,不管什麼都追在『流行』的後面,卻從不考慮是否適合自己」;卻對真正的美充滿熱心,「我希望婦人們能各自獨立思考,找到什麼是真正適合自己的。」在審美打扮上,松園希望女性能夠找出獨屬於自己的風格,而不是一味被潮流所左右,這一點與Coco Chanel的名言「時尚易逝,風格永存」,是多麼不謀而合。

  上村松園的「傳奇」,除了表現在她出色的作品上之外,還因為她波瀾起伏的人生。當她還在母親腹中,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仲子帶著兩個女兒,一人經營起家裡的茶葉鋪,支撐家計。在明治時代,女性被認為「只要學端茶倒水、做飯縫衣就夠了」,而松園卻因為熱愛畫畫,開始進入繪畫學校學習。親戚朋友們都不理解,紛紛指責「上村家把女兒送去學畫,是想要幹什麼?」,幸而松園有一位開明達觀的母親,她堅定地支持女兒的夢想,送她去學畫,盡可能地給松園提供穩定的學習環境。

  松園回憶起溫柔而慈祥的母親,描繪童年時與母親的生活點滴,不禁讓人為這對相依為命的母女動情落淚:

  我十多歲的時候,母親去親戚家,我和姐姐在家等母親回來。但左等右等,也不見母親回來,我很擔心,就拿著傘,從奈良物町穿過四條大橋,去接母親。當時下著雪,是一個寒冷的冬夜。還是小孩的我非常想哭,終於走到了親戚家門口,正好,母親起身準備回家,看見我,「啊」地一聲顯出吃驚的樣子,接著又很高興地說「你來了啊,哎呀,哎呀,一定很冷吧」,說著把我凍僵的手握在母親的兩掌之中,為我搓熱。

  「母親!」我用哭腔叫道。

  「啊,你來接我了啊,這麼冷的天!」母親說著,握住我凍僵的雙手,一邊呵氣一邊揉著。我不禁流下了淚水。

  母親的眼中也浮起了淚光。雖然是件平常不過的小事,但此情此景,我卻一生難忘。

  雖然有了母親的支持,但松園的繪畫道路依舊坎坷。在女性受教育尚不普及的年代,繪畫學校的女學生很少,出門畫寫生時也不如男學生那般方便。更有甚者,有嫉恨她的人,在松園展出的作品上胡亂塗鴉。松園坦誠,有好幾次,她都想到了一了百了。

  然而,照亮這崎嶇幽暗道路的,正是松園的幾位老師,他們也是日本畫壇中如燈塔般矗立、為後輩照亮前路的偉大人物:鈴木松年、幸野楳嶺、竹內棲鳳。在松園的回憶裡,三位老師畫風不同、性格迥異,但都對藝術充滿熱忱、對學生十分愛護。從松園與老師的互動中,可以窺見那個時代日本師徒之間的傳道方式、繪畫技巧,還能感受到一代大師在日常生活中的真情流露。

  有時候先生會畫描繪雨中場景的畫。如果只用溼毛刷把畫布刷一下,水氣只能停留在表面,不能充分滲透到絹布里。要讓水氣充分滲透,不僅要用毛刷刷,還要用溼布巾「颯颯」地擦,情況才會變好。之後在上面畫柳樹或別的什麼,再在上面用溼布巾擦。擦的時候絹布會發出「啾啾」的聲音。先生頻繁地擦,隔壁房間的小園就走出來用可愛的聲音說:「阿爸,畫在『啾啾』地叫呀。」於是先生應道:「嗯,畫是在『啾啾』地叫呀。再給你做一遍吧。」就又在絹布上「颯颯」地擦。我曾經在一旁給可愛的小園畫過寫生。如今突然拿出當時的寫生冊來看,不禁思緒沉浸其中。

  松園的母親還沒生下她時,就成了單身母親;似乎是命運的相似,松園在27歲未婚生子,作為單身母親撫養兒子長大。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她經受了怎樣的流言蜚語、指指戳戳,可想而知,但松園絲毫沒有提及這些不愉快,相反地,在她的隨筆中,盡是與兒子松篁相處時的幸福回憶。

  兒子松篁也和我一樣喜歡金魚。到了冬天,我就用粗草蓆把金魚缸包起來放在暗處等待春暖花開,但松篁總是等不及春天來,常常把走廊角落的魚缸上的草蓆掀開,從縫隙看裡面。當他看到心愛的金魚像寒冰中的鯉魚一樣一動不動,馬上顯出擔心的神色,於是拿來竹枝,從縫隙間去戳金魚,看到魚動了,就露出安心的樣子。

  我耐心地教導他:

  「金魚在冬天要冬眠,你這樣把它弄醒,它會因為睡眠不足而死掉的……」

  兒子松篁似乎不明白金魚為什麼要在水裡睡覺,只是苦著臉說:「可是,我擔心呀……」說著,回頭看了看魚缸。

  不知是否是畫家的血液得到了傳承,松園的兒子上村松篁和孫子上村淳,也都成為了日本畫壇知名的畫家。對於這一點,松篁說過:「母親並沒有教過我畫畫需要注意什麼,但她始終勤奮努力的身影,是她留給我最大的遺產。」這大概就是,最高境界的教養,不是對孩子「耳提面命」,而是讓孩子「耳濡目染」吧。

  在世俗生活與藝術道路上飽嘗艱辛的松園,深深體會到,女性要想在這世上生存下去,必須堅強,必須自己拯救自己。

  人活一世,實際上就像乘一葉扁舟羈旅,航程中有風也有雨。在突破一個又一個難關的過程中,人漸漸擁有了強盛的生命力。他人是倚仗不得的。能拯救自己的,果然只有自己。做人不出色,其創造的藝術也無法出色。因為藝術是由創造者的人格所限定的。筆上所描畫的是自己的心,即便總是注意著在人前裝模作樣,如果內心沒有表裡如一的真誠,是不行的。不斷地反省自己是極其重要的,人類正是因此才會進步。

  堅強、自省、保持真誠,松園從七十多年繪畫生涯中提煉出的感悟,又何嘗不適用於我們的人生呢?

  在審美上擁有屬於自己的風格,在事業上持之以恆、勤奮精進,在生活上堅毅剛強、勇敢面對,這是上村松園身為一個畫家、一名女性,想傳達給我們的。

試閱文字

內文 : 一念一事:探尋作品背後的日常風情私語,揭開上村松園的內心世界

美人的事:只有帶著清澄感的珠玉一般芳香的繪畫,是她願望中的事物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收錄松園以畫為道五十年間的回憶私想。她所生活的世界,記憶裡的那些人,那些穩穩推著她向前的愛,人生況味盡在其間。何謂早行人?舉步維艱,掙脫俗世沈浮的侵擾;兩足俱廢,亦步履不停。終於是一己之力創立美人畫的巔峰,以畫筆吟唱一行閃耀的人生路。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