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世仁醫扁鵲: 醫者之師×盧邑藥王×靈應侯, 鵲山煙雨醫道始傳人, 遍尋群山藥草濟蒼生 | 誠品線上

澤世仁醫扁鵲: 醫者之師×盧邑藥王×靈應侯, 鵲山煙雨醫道始傳人, 遍尋群山藥草濟蒼生

作者 馬德青
出版社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澤世仁醫扁鵲: 醫者之師×盧邑藥王×靈應侯, 鵲山煙雨醫道始傳人, 遍尋群山藥草濟蒼生:相傳上古神醫可以透視五臟六腑、讓人起死回生?那叫望聞問切!古代醫學都依靠迷信、透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相傳上古神醫可以透視五臟六腑、讓人起死回生?那叫望聞問切!古代醫學都依靠迷信、透過巫術占卜來祈求健康?完全相反!改革醫術不外傳的社會傳統,首開收徒授業之先;打破民間對巫術、巫醫的盲目迷信,秉持實事求是的醫術與仁心──他是被稱為千古醫宗的神醫秦越人,扁鵲!▎牛的膽結石,卻是人類治病的福祉?所謂的「牛黃」是中醫裡珍貴且頗具奇效的一種藥材,但你知道牛黃其實是牛的膽結石嗎?相傳扁鵲曾經為了治療一位中風病患而研磨配藥,旁人卻不小心將其中一種藥石與剛宰殺取出的牛膽結石混淆,入藥後卻反而對中風病症有化痰定驚的明顯療效,這陰錯陽差的「吃錯藥」才讓人知道了牛黃的藥用效果,更從此被視為珍稀之寶!▎民間流傳「停屍七天」的喪葬習俗,竟是怕人假死?民間習俗在人死後會停屍七天,俗稱「頭七」,其由來竟是因為曾經有人起死回生過?春秋時期虢國的小太子曾突然氣絕暴斃,諸位太醫都束手無策,聞訊趕來的扁鵲一聽眾人描述的死者病徵,馬上斷言:人還有救!原來小太子只是「假死」,經脈氣閉而不通,看上去自然像死亡了一般,差點耽誤了治療的時機!從此扁鵲「神醫」的事跡傳遍大江南北,民間更有了會在人死後停屍數天,避免誤葬生人的習俗!【本書特色】:扁鵲為先秦著名的民間醫者,名為秦越人,受業於長桑君,後與弟子諸人周遊列國行醫濟世。他打破社會傳統,開啟中醫收徒授業的先例,更大力反對巫術迷信進入醫學,與華陀、張仲景、李時珍並列為中國古代四大名醫。本書藉由扁鵲生平學醫、行醫的事跡,帶領讀者了解他如何秉持仁心而成為千古醫宗,並領略其惠澤百代的大醫風範。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馬德青,史學博士,主要研究先秦秦漢社會史、文化史。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 盧邑少年醫家夢第二章 恩師傳授行醫道第三章 針灸切脈澤後世第四章 製丹藥母子得救第五章 醫晉侯驅除瘟疫第六章 虢太子起死回生第七章 人外有人求諸野第八章 田齊桓公諱疾忌醫第九章 鎮巫醫名揚楚國第十章 大醫仁心濟幼老第十一章 險象橫生逝秦國第十二章 一代醫聖歸鵲山第十三章 醫德永照方者宗

商品規格

書名 / 澤世仁醫扁鵲: 醫者之師×盧邑藥王×靈應侯, 鵲山煙雨醫道始傳人, 遍尋群山藥草濟蒼生
作者 / 馬德青
簡介 / 澤世仁醫扁鵲: 醫者之師×盧邑藥王×靈應侯, 鵲山煙雨醫道始傳人, 遍尋群山藥草濟蒼生:相傳上古神醫可以透視五臟六腑、讓人起死回生?那叫望聞問切!古代醫學都依靠迷信、透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573796
ISBN10 /
EAN / 9786263573796
誠品26碼 / 2682390033004
頁數 / 208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 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盧邑少年醫家夢

  扁鵲,原名叫「秦越人」,是西元前四世紀中國偉大的醫學家。他出生在今天的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歸德鎮盧城窪。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屬於齊國的疆域,那時候叫做「盧邑」。在中國醫學史上,這座小城以誕生一位偉大的醫學家——扁鵲而聞名。(關於扁鵲的籍貫,有一種說法是在河北任丘。但是,扁鵲的籍貫應該在齊國,即山東。西漢司馬遷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載,扁鵲是「勃海郡鄭人」,扁鵲在過虢時,也對虢國中庶子自言「臣齊勃海秦越人也,家在於鄭」,這裡的「勃海」是齊國的一個代稱,所以說扁鵲籍貫是齊國,即今天的山東,只是後來「家於鄭」。)

  他的故鄉齊國盧邑,歷史源遠流長。西周初年,那位曾在河邊垂釣的姜子牙呂尚,因為輔佐周武王滅商有功,被封於營丘(今山東臨淄一帶),國號齊,史稱「姜齊」。於是,雄踞東方的大國——齊國的歷史由此拉開了序幕。西元前六八五年,齊國國君齊襄公死後,齊國發生了內亂,在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奪君位的政治鬥爭中,高傒擁立公子小白登上了君位,即齊桓公,從此一顆政治新星在春秋舞臺上冉冉升起。齊桓公對高傒心存感激,就將盧邑之地賜與高傒。從此以後,盧邑開始書寫自己的歷史。

  盧邑,原為盧國,是春秋時期齊國一個重要的大城邑,位於今濟南市長清區西南十八公里處。盧邑占地面積近四萬平方公里,城郭堅固,人丁興旺。盧邑是個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北臨波瀾壯闊的齊河,南與煙波浩渺的大清河比鄰,連綿起伏的丘陵環繞周邊。盧邑地處交通要道,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些戰爭就發生在這裡。

  兩千三百多年前,歷史正從春秋走進戰國。那是秦越人生活的年代,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變革最激烈的時代。在紛紜的戰火中,大國吞併小國,次第逐鹿中原。而倖存的小國夾在大國之間,艱難地尋求生存。不過,那時仍有上千個諸侯國分布於神州大地上。

  在這樣緊張的形勢之下,中國迎來了第一個思想大發展時期,湧現出許許多多傑出的人物。「田齊」時代,齊宣王以開放包容的精神廣納學士。當時赫赫有名的人物,比如鄒衍、田駢、慎到、環淵等人,齊聚齊國都城臨淄。文士雅集,學者薈萃,齊國成為戰國時代的學術重鎮與文化中心。鄒衍、田駢、慎到、環淵等人都學習黃老之術,他們的學術傳播促進了齊國醫學的發展。

  其實,齊魯先民很早就掌握了許多先進的醫學知識。在《史記》中就記載著燕齊之地有方技的傳統,人們對生命的奧妙充滿好奇,不斷實驗研究延年益壽和長生不老的祕方。雖然長生不老的願望荒誕不經,但他們對延年益壽的嘗試和努力,客觀上推動了醫學的發展。齊魯大地自古良醫輩出,這與齊國對文化的推崇有密切的關係。清朝時,太醫院大堂後面建有先醫廟,紀念歷史上十位為醫學做過傑出貢獻的醫家,其中山東就有五位,他們是伊尹、秦越人、淳于意、王叔和、錢乙。齊魯醫學對中國傳統醫學的發展功勛卓著,是中國傳統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有它粗獷的一面,就像一把巨大的梳子,爬梳過的地方總有許許多多的年分被遺漏在梳齒之間。春秋戰國數百年間,存在過許許多多諸侯國,誕生了一代又一代國君和數不清的王孫貴胄,就算是他們的大事、要事,都未必能留跡於史家的簡冊之上,更何況秦越人區區一介醫士。他的事跡,只能在簡冊上隨著國君、貴族們的事跡留下一、兩個墨點。大史學家司馬遷在寫《史記》時,特地為秦越人立了傳,正是這些墨點,成為我們了解秦越人的寶貴資料。

  西元前四世紀,秦越人誕生於盧邑城一個普通家庭。已經有兩個兒子的秦父,如今又得一子,高興得合不攏嘴。秦父對么兒寄予厚望,所以在孩子還沒降生前,就滿心歡喜地取好了名字。如果生得是男孩,就叫他「越人」,希望他能夠超越一般人,追求卓越,做一個平凡但不平庸的人。

  秦越人的父母都是老實的鄉下人,日子過得並不太寬裕,一家五口全靠父親一個人養活。秦父雖然不識幾個字,但也明白「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道理。他對三個孩子的未來寄予殷切的厚望,希望他們能出人頭地,光耀門楣。

  秦父把培養孩子的大計排定日程。早在兒子們學說話時,他就從眼前取物,教他們識物,如這是什麼樹?這是什麼花?這是什麼石?這是什麼魚?……在父親的薰陶下,秦越人很快就掌握了辨識萬物的本領。秦越人在很小的年紀,就展現出極高的天分,但他對儒、墨、楊朱之學似乎並不太感興趣,反而對那些花花草草尤為痴迷,很注意留心觀察。無論什麼花鳥蟲魚,只要告訴他一遍,他就可以記住他們的名字。

  戰國是一個「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年代,「學而優則仕」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啊!齊國是當時天下的文化重地,國都臨淄成為多少讀書人朝聖的地方,學者薈萃、名士雅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學派在齊國百花齊放。他們在齊國開壇授徒,傳播文化知識。很多年輕人紛紛放下鋤頭,走進學堂,就是為了一朝成功,出人頭地。老百姓心知肚明,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戰國時洛陽人蘇秦曾外出遊說,想要尋個一官半職,結果,花光了身上的錢財,還是一無所獲。全家都對他冷眼相待。後來,他發憤圖強,終於掛上六國的相印,成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外交家。蘇秦衣錦還鄉,他的家人「郊迎十里」。這怎能不令人激動?

  秦父心想:「只有透過讀書、學習成為士人,才能謀得一官半職,成為人上人。」所以他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把兒子們送進村裡的私塾讀書。讓秦父欣慰的是,三個孩子都篤志好學,尤其是么兒秦越人過目成誦,學習成績優異,連老先生都說他是個可塑之才。街坊四鄰也都說,小越人將來一定能夠光耀門楣,說得秦父喜上眉梢。

  其實,秦父的本意不是要讓兒子成為醫生,但秦越人從小就對封官拜爵不感興趣,反而對醫藥行業始終保持濃厚的熱情。這跟他的家庭環境和所處的時代有很大的關係。

  秦越人的母親身體羸弱,生下他以後就病倒了,這讓他幼小的心靈留下深深的傷痛。由於母親常年藥不離身,所以越人和兩個哥哥從小就浸染在藥香裡,久而久之便能叫出常見藥材的名字。每到草長鶯飛的時節,他們兄弟三人就到山間玩耍,近距離觀察藥草的特點。山間這片廣闊的天地,讓越人那顆求知的心,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得以縱情馳騁。秦父也沒有過於干涉兒子們的愛好,漸漸地,兄弟三人對藥草的知識日漸豐富。對醫藥知識的了解,使他們在同齡的孩子中,顯得特別老成和與眾不同。他們會帶著附近的小孩到山上玩耍,自豪地告訴他們哪些草能治病、什麼草是半夏、什麼花是千頭菊……。

  歡樂的童年生活,使秦越人對濟南的山,以及山上的花、草、蟲、石,都了然於心。只是他還沒有意識到,這片熟悉的山和山花藥草,對他的一生意味著什麼。

  春秋戰國時期,戰亂頻繁,疾疫常發,很多鄉鄰飽受疾病的摧殘。在那個缺醫少藥的時代,秦越人深刻地體會到疾病為人們帶來的痛苦。他立志長大後要做一個能為百姓解除病痛的醫生。

  其實,歷代都把醫藥行業當作「賤業」,把醫生跟算命先生、巫婆等歸於同類。醫生的社會地位相當低下。讓小越人感到困惑的是,醫學和巫術糾纏在一起。他在民間見到的醫生,都是會跳大神的巫師。難道醫生就是巫師嗎?他們之間有什麼分別?其實,春秋戰國時期的燕國、齊國一帶,就有濃厚的巫術傳統。即便到了秦漢時期,縱橫天下的秦始皇和深具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都曾大規模地招方士入海求仙,而這些方士大多來自齊地。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就說「燕齊多方士」。在上古時期,巫和醫是一體的。直到戰國初期,醫術仍沒有從巫術中徹底脫離。巫術就像幽靈般纏住醫學,那些會看病的醫生其實就是巫師,他們往往透過占卜,把病灶歸結於鬼神之事上。很多病人,原本患的都是小毛病,只要得到正確的治療,很快就會痊癒,結果卻硬是被巫醫們治死了。原本要「永濟群生」的行業,卻變成「殺人滅口」的行業,這不是莫大的諷刺嗎?小小的秦越人目睹了很多巫醫誤醫病人而致其死亡的情景,這對他幼小的心靈造成很深的觸動。

  秦越人多麼想改變這一切啊!他想當一位真正的醫生,用科學的方式幫助病人擺脫痛苦,把害人的巫術從醫學中清理出去。幾年後,他長大了,就跟父親坦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父親,我不想當什麼大官,我只想當個懸壺濟世的醫生,幫助病人擺脫病痛。」

  秦父原本把希望寄託在兒子們的身上,沒想到三個兒子都想當被人瞧不起的醫生。醫生地位低下,他真為兒子的將來擔憂:「當醫生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把人治好了還好說,萬一治死了,豈不是會惹上麻煩嗎?」

  看兒子眉頭緊鎖,秦父語重心長地勸告兒子:「醫生都養在官府裡當醫官,醫書也都在官府裡存放,你要跟誰學醫呢?去找個工作謀生養活自己,才是正道!」秦父說的話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在他們生活的年代,醫生都是世襲的行業,醫學典籍都由官府壟斷,一般人想要當醫生,幾乎是不可能的。

  可是,十幾歲的少年心裡是叛逆的,父親越是反對,他就越要去拂逆父親的意願。他總是趁著去學堂上學的時候,偷偷地到山上、田野間尋覓花花草草。然而,父親那不容置疑的態度,讓秦越人不得不低頭妥協。再加上家境艱難,他也需要謀個差事,養家活口。越人只能按照父親的意願,到盧邑城一家旅館裡謀了個差事。就這樣,這個小小少年懸壺濟世的夢破滅了。秦家兄弟三人後來都成為當地有名的醫生,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深受百姓的愛戴和尊重。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扁鵲為先秦著名的民間醫者,名為秦越人,受業於長桑君,後與弟子諸人周遊列國行醫濟世。他打破社會傳統,開啟中醫收徒授業的先例,更大力反對巫術迷信進入醫學,與華陀、張仲景、李時珍並列為中國古代四大名醫。本書藉由扁鵲生平學醫、行醫的事跡,帶領讀者了解他如何秉持仁心而成為千古醫宗,並領略其惠澤百代的大醫風範。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