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維特的煩惱 | 誠品線上

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

作者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出版社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少年維特的煩惱:250年來,被讀得最多的浪漫主義小說維特在不對的時候愛上了對的人,陷入苦戀的他在愛裡狂亂行走。但不只是男女情愛,臆中還有更多對真實自我的追尋,掙脫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250年來,被讀得最多的浪漫主義小說維特在不對的時候愛上了對的人,陷入苦戀的他在愛裡狂亂行走。但不只是男女情愛,臆中還有更多對真實自我的追尋,掙脫束縛,唾棄虛偽,維特寫下一封封信,告訴你保有內在浪漫、省思精神有多重要!(本書附:1.詳細譯注。讓兩百多年後的讀者如我們,更了解歌德筆下的維特,究竟想傾訴些什麼)(本書附:2.歌德生平年表。歌德活到八十三歲高齡離世,一生涉獵廣博,來看看文豪豐富且多情的一生)十八世紀末年,年僅廿五歲的天才作家歌德,寫出了同時期無人能匹敵的暢銷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感傷主義」,你只會覺得書中主角耽溺無救、無病呻吟!‧維特煩惱的,其實是人生的奧義(以為只煩惱愛情嗎?也太小看文豪歌德了……)‧比尼采還要早一百年,究極人生哲學‧比起英倫才子王爾德冷眼看人間,青年歌德(維特)雙眼濡溼,熱情擁抱人世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約翰.沃夫岡.馮.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歌德生於德國美茵河畔的法蘭克福,出身富裕的市民家庭,童年因法國軍官借住他家而深受法國文化藝術陶冶,少年時期赴萊比錫與史特拉斯堡研讀法律之際,受德國哲學家暨詩人赫爾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影響,開啟了創作的天賦;隨後至當時歐洲的人文思想中心「威瑪公國」擔任內務大臣,經手軍事、採礦、財經等事務。案牘勞形的歌德,決定前往嚮往已久的義大利,在一年半的義大利之旅中,他接觸了繪畫、植物學與光學等知識,使他的創作重獲新生。返回威瑪公國後,歌德結識了德國文學史上另一位重要作家席勒(Friedrich Schiller),兩人深厚的友誼不僅是世界文壇的一大佳話,亦為彼此的創作注入新活力。歌德一生的作品涵括了戲劇、詩歌與小說領域,並跨越狂飆突進運動、古典主義及浪漫主義這三個文學時期。歌德於一七七四年發表的首部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不僅在德國暢銷,更在歐洲引發一股「維特熱」。這本以第一人稱書信形式寫就的小說,是德國文學「狂飆突進運動」重要代表作,年僅廿五歲的歌德以這本書奠定了他做為世界文學作家的基礎。此書亦標記了德國文學現代散文的開端,於今日受歡迎程度不亞於兩百年前。書中主角維特(敏感的平民百姓)深刻體認到,精神與自然、個人與社會之間有種無法跨越的鴻溝,也是他苦思不解的困惑,更是這本小說之所以流傳不輟的原因。 譯者簡介謝靜怡台灣南投人,輔仁大學德國語文學研究所畢業。目前從事文化行政工作,兼職翻譯。譯有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重要作品《圖騰與禁忌》(合譯,好讀出版),以及《西藏野鬼的禮物》、《月亮上的恐龍︰露琪的異想世界》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編者的話卷一卷二編者致讀者歌德生平事略

商品規格

書名 / 少年維特的煩惱
作者 /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簡介 / 少年維特的煩惱:250年來,被讀得最多的浪漫主義小說維特在不對的時候愛上了對的人,陷入苦戀的他在愛裡狂亂行走。但不只是男女情愛,臆中還有更多對真實自我的追尋,掙脫
出版社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1786865
ISBN10 /
EAN / 9789861786865
誠品26碼 / 2682483708000
頁數 / 200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x1.4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單元:卷一
引言:遠方就和未來一樣,都是未知數。我們的靈魂面前籠罩著一大片混沌,我們的感覺,好比我們的眼睛,變得模糊不清了起來……

一七七一年五月十三日
你問需不需要寄書給我?親愛的,千萬不要,別讓書本來煩擾我,我再也不想看到那些指引方向、鼓舞人心或激發熱情的讀物,我自己這顆心就已經夠澎湃了。
我需要的是搖籃曲,在我的荷馬讀本中,我找到了很多這類歌曲。我常常得哄住自己憤慨的熱血,因為除了這樣一顆與眾不同、不羈的心,你再不會見到別的了。
親愛的,你是不是很掛心我瀟灑拋開煩惱,然後將甜美的憂鬱化作致命的熱情?我得告訴你,我的確懷有病童般的心靈,對於這顆小小的心靈,我總是盡力如它所願──別把這些話告訴別人,否則就有人要來抱怨我了。

一七七一年五月十日
這個小地方上的人已經認識我了,他們很喜歡我,尤其是小孩。不過,我有個傷心的體認──起初,我向他們自我介紹,善意地問候著他們,其中卻有些人認為我看不起他們,甚至想粗暴地打發我走。
我並未發怒,只是切身體會從前經常察覺的現象,那就是──人一旦有了一點地位之後,總會變得冷漠,並和一般人保持距離,似乎親近市井小民有損他們的高雅;是有些輕浮與卑劣的傢伙,好似放下了自己的身段,卻只是讓窮人更感覺到他們身上散發出的高傲。
我很清楚自己和他們不同,也不會變成那樣。在我看來,那些為了維持尊嚴而覺得有必要遠離底層人民的人,和害怕自己居於下風而躲著敵人的膽小鬼沒什麼兩樣。

一七七一年五月三十日
最近,我和你談到對繪畫的一些觀點,肯定也適用在詩的藝術上,這不過是「人們認識了某些美好事物,勇於表現,試圖以最精簡的元素道出最豐富的內涵」罷了。
今天,我看到一幅景象,將它原原本本謄錄下來,這很可能就是世上最美的田園景致;那麼,什麼是詩、景與田園詩?當我們想擷取一部分的自然現象時,它必得不斷地被斟酌推敲嗎?

一七七一年六月二十一日
我過得很幸福,就像上帝為祂的聖徒特別保留的時光一樣。因此不管將來如何,我都不能說自己從未享受過人生的喜樂,一種最純粹的喜樂。我向你提過的瓦爾海姆,我已經在那兒安頓下來了,從那裡到洛蒂家只要半個小時──在那裡,我體會到了什麼叫人間至樂。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250年來,被讀得最多的浪漫主義小說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