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一部台灣美術史 | 誠品線上

書寫一部台灣美術史

作者 蔡潔妮
出版社 聯灃書報社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書寫一部台灣美術史:學者推薦「有著翻轉台灣美術百年史正統版本的雄心,研究路線可以被視為一場『台灣現代與當代美術涉入史與定位史(histoireimpliquéeetsituée)』的理論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學者推薦「有著翻轉台灣美術百年史正統版本的雄心,研究路線可以被視為一場『台灣現代與當代美術涉入史與定位史( histoire impliquée et située)』的理論宣言,以社會人類學研究方法起步,以對論述內容、對作品分析、對歷史事實分析進行價值論分析為特色。這份論文的品質達到了博士研究著作之高標準。」 ──Marie-Sylvie POLI (法國亞維農大學溝通、博物館學與論述分析榮譽教授) 「分析作品的鑑賞與生產流變條件,再對照於藝術史與藝評的書寫庫,如此的切入角度有十足的啟發性,它揭示了藝術活動與認同訴求之間觀察可及的關係、更新了對於藝術領域所預設的自主性之看法。其分析重新引入了政治問題及批判式介入的可能性,視野是大膽且成效卓然的。」 ──Gaspard SALATKO (人類學博士,執教於法國亞維農高等美術學院) 「嚴謹地探索了大量的歷史脈絡、問題、假設、操作概念、詮釋架構,調和了分析所需的科學準則以及批判風格討論的意志,並明確地採取一種告別過去所有古典方法學的姿態,而展開一個嶄新視野來讓我們思考殖民與後殖脈絡下的霸權意義。」 ──Eric TRIQUET (法國亞維農大學資訊與溝通科學及博物館學教授) 「核心問題意識圍繞著藝術史在行動中如何被書寫與被思考的方式,並且從多重行動者與多重機制、從所有秩序互動之複雜轉折、從合法性與詮釋各自之間的衝突與爭議去尋找答案。這場造型藝術操作的分析,證明了要思考文化自主性與他律性之間的交會,這可是一個珍貴的觀察實驗室。」 ──Emmanuel PEDLER (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社會學教授) 書籍簡介帶著翻轉台灣美術百年史正統版本的雄心,闖入衝突與爭議去尋找答案,卻意外寫出一本給台灣的情書。 《書寫一部台灣美術史:一段爭議的政治進程》是第一本法翻中的台灣美術專業書籍,原著為藝術社會學暨藝術史學者蔡潔妮女士於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EHESS)之博士論文”Écrire une histoire de l'art taïwanais, une entreprise politique controversée“,略有增修。 藝術家才擁有的藝術創作感受力與學者才擁有的社會事實洞察力通常只能二選一,本書作者很幸運具備二者:在美國接受藝術家訓練、在法國接受社會學家的訓練,這讓她得以提出一個全然嶄新的角度,帶領我們同時重新觀看台灣美術進展、重新思辯台灣認同問題。 書中在引言與歷史脈絡之後,以四大部分共八章來進行論述,四部分各自處理殖民比較、本土化論戰、記憶戰爭、全球化的詮釋,最後增添一篇當年因應預審委員之質疑而撰寫的回應,其間的激烈辯論補充了理解脈絡。 作者認為台灣這座島嶼是針對文化霸權、殖民、國族主義等議題進行辯論的理想實驗室,她藉著視覺藝術的幽微特質,探討了美術領域行動者圍繞著認同問題所採行的表達與策略,從中分析中國性(sinité)、台灣性(taïwanité)與西方性(occidentalité)的三角關係,而所推展開來的討論,讓我們重新審視了霸權下的成見。 ◆本書特色1.法翻中的學術著作裏,最容易看到津津有味的一本。2.一種前所未見觀看台灣美術的有趣方法。3.法語人也許就從這本書來認識台灣美術與台灣近代史。4.全書設計別出心裁,加上書名放在書架就很有氣質。5.關心台灣前途的知識分子必讀的一本書。 ◆關鍵字:視覺藝術、霸權、國族認同、本土化、美學語言、台灣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蔡潔妮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EHESS)藝術社會學博士,法國巴黎第十大學哲學系美學博士班研究,美國紐約普拉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藝術創作碩士(M.F.A),美國洛杉磯歐蒂斯藝術與設計學院(Otis College of Arts and Design)藝術創作學士(B.F.A)。 留法前為藝術創作者,致力於觀念性裝置藝術創作,在美國與台灣均有展歷。現為藝術史與藝術社會學研究者,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於陳澄波基金會臉書官網有「潔妮談談畫」專欄,其它文章發表於藝術刊物及學術期刊,策劃過紀念李梅樹120歲在三峽的特展,也曾於大學美術系兼任助理教授。同時投入藝術市場,與魏聰洲合作於2021年出版西洋古董專書《呼吸巴黎》,又於2022年合作創辦伏爾泰藝文沙龍,這間西洋古董店同時提供視覺藝術講座課程。 譯者雪克畢業於法國巴黎賽爾吉國立高等藝術學院與法國第八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現為影像工作者與法文譯者。從事社會人文領域筆口譯多年,個人創作研究多關注亞洲地緣政治與個人歷史、文學、大眾流行文化等文件檔案研究。曾譯《世界大局・地圖全解讀 2》與《世界大局・地圖全解讀 5》。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 ➤自序➤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摘要與關鍵字 ◆引言政治暨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國霸權與其他亞洲強權中國文化與本土文化台灣國族主義的獨特性台灣的美學語言及全球化下的當代藝術藝術自主性,用來服務文化現狀的概念?政治國界與文化邊界集體認同作為展演式的確認研究現狀台灣藝術史調查的資料來源、方法學與組織 ◆歷史脈絡1)始終外來的台灣政權2)日本殖民時期(1895-1945)3)中國殖民時期(1945-1987) 流亡政府,國民黨的「中華民國」 被聯合國驅逐之後4)解嚴後的認同衝突 中國因素 政權轉移5)未完整的國族國家 ◆第一部分西化、殖民同化與本土文化在兩個殖民時期中的三角關係 ➤第一章日本時代的台灣視覺藝術(1895-1945)☆1.1 受到歡迎的現代化 充滿台灣性的台灣美術☆1.2 過時的中國式品味 現代性下的不抵抗 ➤ 第二章國民黨殖民時期的台灣視覺藝術(1945-1987)☆2.1 受限的言論自由☆2.2 去日本化、去台灣化及中國化 反本土性 與美學品味有關的兩種表達媒介 抽象表現主義的到來 中國性與現代性的連結☆2.3 戰後第一次本土化呼聲 鄉土美術與文化造型運動 ◆第二部分文化霸權遇初逢挑戰 ➤ 第三章認同轉型與美術本土化論戰☆3.1 關於支持方的論述 西方霸權與「回歸」台灣脈絡 由台灣與中國文化所共構的台灣文化主體性☆3.2 同名不同款的本土化 本土化運動的三種立場 從「自在國族」(Nation en soi)到「自為國族」(Nation pour soi)☆3.3 關於反對方的論述 反國際化的說法 排外的說法 ➤第四章本土化運動所論及作品之分析☆4.1 介入式藝術(art engagé)的出現 藝術參與政治浮上檯面 關於環境問題的介入式藝術☆4.2 台灣國族美學語言的思索☆4.3 「士大夫」的意識形態與文化階序 「本土化」陣營的雙重標準 士大夫思維 ➤結論 ◆第三部分記憶戰爭:國族敘事與國族創傷 ➤ 第五章邊界受爭議的國族敘事 ☆5.1 根據地理邊界建立的國族敘事 長久被漠視的原住民藝術 迎來藝壇目光的日本時代☆5.2 根據統治者的文化邊界所確立的國族敘事 文化相近性與經濟機會 兩種國族主義在台灣 ➤ 第六章國族創傷下的正義被去合法性☆6.1 當國族創傷被展示 一系列關於二二八大屠殺的美展 控訴、哀悼或壓抑☆6.2 國族創傷展覽合法性流失 質疑台灣國族認同 操弄女性主義以反對展覽 中國流寓人士作為被遺忘的受難者 淡化國民黨的殘暴☆6.3 國族創傷展覽的意義被曲解 曲解作為藝術創作 政治倡議抵觸藝術自主性? ➤ 結論 ◆第四部分「全球化」潛力作為認同戰爭裏的關鍵籌碼 ➤ 第七章兩大展作為宣傳台灣視覺藝術形象的關鍵機會☆7.1 帶來新穎的兩大展 視覺藝術領域密而不宣的高位者:兩大展圈 以哲學化風格的評論來建立「全球化」與智識雙重形象☆7.2 從頭幾屆兩大展中受益的本土性 經由通往全球化之路來重新審視內部霸權 「被發明的本土性」 ➤第八章對立於台灣國族建構的「全球化理論」☆8.1 一個把全球化與本土性對立看待的理論 被刻版印象化的台灣性 世界主義與全球化的混淆☆8.2 一種反對文化主體化的理論 藝術家:全球化時代的無國界公民 一種沒有本土性的「本土化」☆8.3 一種以「自我東方主義」(auto-orientalisme)來限縮文化特殊主義之追求的理論 台式「東方主義」 潛藏的認同立場 ➤結論 ◆總結 ◆參考書目 ◆附錄附錄一:概念辭典附錄二:台灣認同光譜表附錄三:訪談附錄四:1995年至2013年間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參與者附錄五:1999年至2012年間台北雙年展參與者附錄六:1998年至2012年間台北雙年展參與者國籍附錄七:漢字專有名詞翻譯 ◆回應Françoise MENGIN女士

商品規格

書名 / 書寫一部台灣美術史
作者 / 蔡潔妮
簡介 / 書寫一部台灣美術史:學者推薦「有著翻轉台灣美術百年史正統版本的雄心,研究路線可以被視為一場『台灣現代與當代美術涉入史與定位史(histoireimpliquéeetsituée)』的理論
出版社 / 聯灃書報社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430187
ISBN10 /
EAN / 9786267430187
誠品26碼 / 268264820000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9x25cm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內文 : 推薦序__魏聰洲/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EHESS)歷史與文明博士
2011年7月,與一些台灣朋友參觀義大利帕多瓦的Scuola del Santo(如圖),我幫大家唸著導覽書:「這裏面十八幅壁畫,出自同一畫室, 其中有幾幅是提香本人畫的……。」本書作者叫停我,半分鐘繞了一圈,然後說:「這個、這個跟這個是提香的。」核對居然完全正確, 包括我,在場的人都很驚訝她有異於常人的藝術眼力。
「怎麼看的?」大家紛紛問。「就這樣看啊。」眾人聽罷只能一哄而散。
這項眼力讓她得以輕鬆自若地進行繪畫的研究與分析,回台後於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官版粉專所執筆的專欄,篇篇迴響甚佳,訣竅就是她腦中有一個數量浩瀚的作品記憶庫──這是一步一腳印大量參觀美術館建立起來的──讓西洋與台灣作品們得以在其中流暢比對。
由於留美的訓練,她曾以為自己的人生等於一名當代藝術創作者,甚至在法國轉身學習當美術研究者之初,還是專注於當代藝術,最終迎來一部含有「美術史」字樣的博論,並且回台後以美術史學者面貌為人所認識,這其中是有所轉折的:在歐陸,有太多太多親眼目擊大師作品的機會,在上述的一步一腳印累積中,擴大了藝術品味,讓她對於美國訓練進行了根本反省,也讓她相信一個自外於台灣美術史的當代藝術研究會是有問題的。將台灣美術史研究與其當代藝術研究以一個問題意識給串起來處理,這件事在這本博論出現之前並不存在。
這部論文的答辯場上,一位評審很得意地表示:在閱讀過程即猜出作者具有創作背景;面對當代藝術創作,本書作者具有同行方有的感受力;事實上,這部博論生產的度日如年中, 她或多或少仍維持著藝術創作當作一種壓力釋放。
2020年10月,她在台南發表一篇洪通研究, 補充了這本書描述不足的一段要事,台灣美術史權威蕭瓊瑞以與談人的身分回應:「台灣美術史研究可以分為三代,第三代由蔡潔妮開始……。」若不宜認真看待這類場合的溢美, 本書作者研究取徑或多或少是被察覺有獨道之處。行內的人讀畢本書即可知,對於長年籠罩台灣藝術圈的定見與正當性,本書提出海量般的挑戰:關於本土化之始、關於五月東方、關於文化造型運動、關於美術本土化論戰、關於全球化(mondialisation)與世界主義(cosmopolitisme)的混淆、關於政府文化外交資源曾(?)長年綁在一小撮人身上……
二十一世紀,台灣藝術圈大展雙臂歡迎哲學方法來滋潤其修辭,甚至不惜將學術著作寫成像是填充了許多哲學名相的散文,但對於社會科學方法的介入卻相對很少重視;對於台灣美術研究,這本書或可能是第一部高度運用社會科學方法所完成的博論,兩個正面效應因此產生:第一,關於台灣美術與台灣大歷史之間所存在的互動,縱然被學界所不斷強調,但能將之系統性呈現的研究仍很少見,本書在此或有其開創性。第二,在台灣島上,美術研究所建構的研究取徑與其研究成果一向很難外擴出美術領域,可以說此研究圈長年呈現一種封閉狀態;相反地,這部論文所描述的台灣性、中國性、西方性之間的三角糾葛,並不限於美術創作世界,它所發展出來的視野是可以有效地延伸至文學、電影、戲劇、舞蹈等等藝文表現的觀察上,未來,甚至可能浮現該視野下的場域比較。
縱然不是命定論,台灣國族的浮現似是一個有所擺盪與修正卻也會往熟成之路趨近的情勢, 位於這樣的歷史進程之間,各文化領域的歷史回顧會一一被重寫:以新國族的尺度來重新量測;而本論文所觀察的三角糾葛,正是一個包含了該尺度的量測取徑。
對於這部論文,如果美術圈的反應是稀疏且延宕,那它的對話者可能出現在廣泛的台灣認同研究圈,至少,碰觸國族或族群議題的政治社會學研究者與台灣文學研究者多少會感受到被書中的論調所應和或反對。以文學為例,若把1920年代的新舊文學論戰視為「台灣往哪裏去?」的第一場大辯論──至此集體行動不再自限於殖民框架內推進──那麼論戰中某一方的主張:將西化的中國白話文視為文學現代化的唯一途徑,即可以視為嚐試進行西方性與台灣性的嫁接,以便告別由舊精英社群所保障並且由殖民者所寬容的中國性。
十九與二十世紀全球非帝國內地出身的精英普遍體驗到以下問題:我是誰?我如何面對外來的直接壓迫者?我又如何面對那個最相應於現代化的霸權?如歷史所現,他們的重大集體行動往往是由此三個問題之糾葛所誘發出來的,本書所描繪那複雜且不停流變的三方角力,不正是同時考慮著這三個問題嗎?既然本論文已嚐試梳理出三者的競合演變,未來類似研究若仍如同數十年來僅持二者來作分析,那會是可惜的。
本書可以帶來的啟發還很多,比如,連續殖民論在近十年來的確不再為學術界所自我審查,然而從前後兩殖民的比較中去引發學術思考的著作仍然很稀少。又比如,台灣國族四字在近十年來的確不再成為學術界的敏感字詞,卻也見學術圈泛濫地操作它:比如把仇獨電影人定性為台灣國族電影催生者;本書作者示範了應該細心檢視那些高舉本土化旗幟文化人的所言所行,才不會誤貼標籤。又比如,研究應該從壓迫方與被迫方的互動策略演進來進行分析, 而不該只持其中一方的行動或言談來下手,後者方法忽略了全體主義的壓迫,易被一些言不由衷的書寫所誤導,而作出比如文藝圈的台灣意識覺醒晚於政治圈這類可疑的判斷。
作為第一位校譯者,工作過程腦中一直浮現出巴黎斗室兩人互動的影像,特別是本書作者跟我分享剛想出來的觀點時的神情,校譯這幾個月我經歷了一場時光機體驗。其中憶及2007年某一日她與我分享田野情形:那是在咖啡館訪問一位前輩,當她要他談談九〇年代台灣美術本土化論戰中所寫的文章時,後者把筆當麥克風大聲地說:「我很後悔我以前寫的那些東西。」縱然此書充滿海量挑戰,但可知沒有批判任何人的本意,只是當年那些歧視、缺乏同情、偏執品味的言談所造成的衝擊與傷痕,不去面對就是橫在那裏的,私下宣稱後悔並無任何社會療效,這部博論最終必須發行中譯本, 據知有其轉型正義的動力存在。
本論文生產在最後關卡殺出程咬金,某一預審委員一度不放行,該委員並無台灣美術的專業,也不糾結在理論引用、推論、分析模式等部分,而是糾結在本論文描繪出一個讓她感到陌生的台灣,而該委員堅信她所認識的台灣才是真實的台灣;老實講,國族立場更替若不能讓人望見另一個台灣,那這個更替一定是虛的,可惜該委員沒有跟上也不願跟上。潔妮當時面對一個叉路:一是多少屈從該委員意見進行修改以順利取得學位,一是以打筆戰的方式證明自己才是正確的但冒著拿不到學位之險,不僅我與該委員皆驚訝她堅定地選擇後者,連指導教授都稱讚她勇氣過人。很有可能,本書作者是與預審委員正面對決才拿到博士學位的第一位留法台灣人,「回應Françoise MENGIN 女士」一文因此成為理解此論文可有效補充的文獻。歷練此海嘯級考驗,日後她遭遇島上一些學界前輩的無理刁難時,都能從容以對。
這一路有些荊棘,但經驗更多的是有情有義的人間,特別是2019年我們夫妻回台以來,很多好朋友(C、F、H、K、M、P、S、V⋯⋯)給予我們不可思議的溫暖。
作為結束,我對這本書提出一個很根本性批判:如果國族再確定所指的是一場進行於普羅群眾間的運動,那我們真能僅從精英世界的攻防,去看出國族再確定的進程嗎?若不能,那我們有可能找到一個方法來對歷史中的普羅群眾進行國族意識量度嗎?甚至如同量度精英世界般地精準的嗎?考慮這些問題,我們至少要從台灣美術的社會接受來補充本書不足之處,新的問題又浮現:這一部分的田野工作又該如何完成?期待這本書只是一場研究趨勢的開始,而它所提供的史料疏理、觀點以及所顯現的勇氣,都能成為類似方向研究的觸媒。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