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的祕密語言: 森林守護者傳授的另類語言課, 聆聽慢活老樹用生命訴說的自然教學 (第2版) | 誠品線上

Bäume verstehen: Was uns Bäume erzählen, wie wir sie naturgemäß pflegen

作者 Peter Wohlleben
出版社 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樹的祕密語言: 森林守護者傳授的另類語言課, 聆聽慢活老樹用生命訴說的自然教學 (第2版):走進活生生的森林,上一堂樹語課巍峨不動的大樹其實時時刻刻都在交換訊息,是人類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暢銷作者、德國國寶級作家 打動全世界的彼得・渥雷本 自然書寫代表作 走進活生生的森林,上一堂樹語課 巍峨不動的大樹其實時時刻刻都在交換訊息,是人類聽不見的低語。 樹木流淚時,其實正是遭受攻擊後的自我療癒。 讀懂樹的肢體語言,跟著沃雷本用心擁抱一棵樹。樹木是具有性情的驚奇生物。看似沉默的樹木,不僅會互爭地盤,還會彼此通風報信;不但有不同的個性,還有地位階級之分。從根部到樹皮,從胚胎到開花,從個體到群體,樹的通譯官彼得.渥雷本要告訴你樹木們如何溝通訊息、經營友情以及繁衍後代! 樹木間不但能相互聯繫,也能跟人溝通──只要我們能學習並理解樹的語言。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彼得.渥雷本 Peter Wohlleben 1964年生於德國波昂,在城市中心區裡度過童年,從小就對大自然心生嚮往,六歲便立志成為大自然的守護者。內卡河邊羅騰堡(Rottenburg am Neckar)應用科技大學林業經濟系的畢業之後,展開在萊茵-法爾茲(Rheinland-Pfalz)邦森林管理局長達二十年的公務員生涯,之後調任到夢想中的工作轄區:埃佛(Eifel)地區胡默爾(Hümmel)小鎮旁的原始森林區。 渥雷本很快就確認自己生態保育的理念,和當局掠奪森林的政策不合,遂於2006年辭去終身公務員的穩定工作,轉任胡默爾小鎮的約聘人員──森林看守人。協助當地居民向邦政府陳情十五年後,終於成功將此區劃為原始森林保護區,用馬匹取代機器、用山毛櫸樹取代景觀樹木、完全摒棄化學藥劑、禁止所有的砍伐,並將此區轉化為樹葬森林,保障其在接下來的一百年裡不會再受到任何侵擾。 保育森林之際,渥雷本也提供旅客生存訓練與修築山屋等新型態的森林導覽,希望能將全新的荒野印象毫無距離地呈現在城市居民眼前,更於此時發現寫作的樂趣,2007年發表第一本書《沒有看守人的森林》(Wald ohne Hüter),如今著作已達十餘本,並成為電視節目常客,向大眾分享其生態保護的知識與趣事,傳達其生態保護的理想。2015年5月《樹的祕密生命》一書更使他在德國聲名大噪,爾後走紅全球,其實在出版此書之前,他已是專業的生態保育作家,2008年起寫了多本有關森林生態的書,其中以2011年出版的《樹的秘密語言》是代表作之一。【譯者簡介】陳怡欣高雄市人,十九歲北上求學,從此離鄉背井。曾留學美國,現定居德國。從事翻譯寫作,教授水墨國畫。嗜好健行、慢跑、旅行、烹飪。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 樹語的翻譯者第二章 從神話到人工林第三章 自由生長下的樹木第四章 樹木的生長形態第五章 神祕的樹根第六章 樹幹的訊息第七章 樹枝的工作第八章 樹皮:樹木的靈魂之窗第九章 樹葉:樹木的眼睛和肺部第十章 樹木的開花結果第十一章 樹木的種子第十二章 樹木間的訊息傳播第十九章 花園裡的樹木第二十章 生病的樹木第二十一章 人為災害後記 獨特的價值與共享時光名詞對照表

商品規格

書名 / 樹的祕密語言: 森林守護者傳授的另類語言課, 聆聽慢活老樹用生命訴說的自然教學 (第2版)
作者 / Peter Wohlleben
簡介 / 樹的祕密語言: 森林守護者傳授的另類語言課, 聆聽慢活老樹用生命訴說的自然教學 (第2版):走進活生生的森林,上一堂樹語課巍峨不動的大樹其實時時刻刻都在交換訊息,是人類
出版社 / 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9821310
ISBN10 /
EAN / 9786269821310
誠品26碼 / 2682516281005
頁數 / 288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2x17x1.9cm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內文 : 樹語的翻譯者
樹木,讓人感到如此的莫測高深,無聲無息的佇立在花園裡。盛夏時,無私的獻出樹蔭,秋天時,色彩繽紛的樹葉在風的肆意吹拂下,發出沙沙簌簌的聲音。水果 樹、堅果樹填飽了我們的肚子也滿足我們的口腹之欲;樹木還可以成為吊床或是鞦韆的支架;或成為住家前一個能夠彰顯風格的元素。樹木,是地球上最強壯的生物,有著最長的生命,但我們對這巨大生物的瞭解卻少之又少。有時我們會感覺粗糙的樹皮下,一定還隱藏著更多祕密,而那些是在我們第一眼看到樹木時所無法知曉的。
直到近十幾年來,這神祕舞台才些許的為人所知。七○年代科學家有個令人興奮的發現,他們在非洲熱帶草原區(Savannen Afrikas)觀察到如非洲羚羊及長頸鹿等草食性動物啃食最愛的非洲金合歡的樹葉時,有著奇特的行徑:
首先,牠們會啃咬一棵金合歡幾分鐘,但不會等到吃飽了才停下來。當金合歡的葉子一被咬食,它就會分泌有苦味的物質,讓羚羊和長頸鹿不想再吃,然後牠們就會轉往五十到一百公尺距離遠的地方,尋找下一棵沒有苦味的金合歡。為什麼是五十到一百公尺呢?
科學家發現,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附近所有的金合歡也都會有苦味。草食動物知道了這點,便本能地到一段距離外才繼續吃葉子。令人好奇的是,其他的金合歡如何知道威脅靠近了呢?答案是一種被稱為「乙烯」(Ethylen)的氣體。最初被咬食的金合歡會釋放出乙烯,這種化學求救信號會警告周遭的金合歡做出適當的回應。
近期科學家從許多不同樹種中發現這種警告訊號,大部分植物很可能具有一套化學通訊系統,也就是其實我們整天身處在一個吱吱喳喳、活潑生動的植物世界中。比如有些警告訊號是有特殊作用的,某些樹木被毛毛蟲啃食後,它們會發出吸引毛毛蟲天敵的訊號,通知它們這裡有好吃的毛毛蟲,用來保護自己。雖然這方面的研究還不夠深入,但可以從這裡推斷,樹木有著辭彙廣泛的「氣味文字」。
即使當今的社會講求科學和理性,但我們必須承認,植物除了有通訊能力外,還有其他的能力,比如感覺。當昆蟲啃食樹皮時,樹木一定會感到被攻擊、疼痛,同時釋出防禦物質,警告附近的同伴防範應變。然而對多數人而言,要承認樹木有感覺很離譜。相對的,如果說動物是有感覺的,卻不會造成大部分人認知上的困擾,即動物與人類非常雷同。沒錯,雖然有些動物比較多隻腳、比較多隻眼睛,腦袋瓜也比較小,但動物大體上的基礎結構與人類相似。然而,植物就不同了,有如從外太空來的異形,它沒有像動物一般清晰明瞭的中央神經系統,終其一生,一動也不動的固定在同一個位置生長,讓活潑好動的人類很難體會想像,也使得人們要瞭解這種生物難上加難。
這些區分動物和植物的想法其實非常霸道又武斷。植物可以自己產生養分、自給自足,動物卻要依靠其他生物維生。但也從此區分一方是有感覺、能傳達訊息的生物(動物),另一方則是自行運作的生物機器人(植物),這種觀念其實在新的研究中已不再是主流。不只在農業和林業,整個社會都視植物為無生物而不是生物,因此即便人類輕率地對待植物,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如果我們正視目前科學界的研究結果,那在高喊善待動物要求的同時,應大聲疾呼植物也該受到同樣的待遇,但目前我們的社會卻離這一步還很遠。
如果樹木會相互溝通,要進一步瞭解它們應該就比較容易了。可惜目前還沒有發明與樹木溝通的字典或專用解碼機。即便喜愛樹木的人們已瞭解樹木之間會互相傳遞訊息,這對讓普通大眾也相信樹木會互相傳遞訊息這件事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幫助,然而,實際上我們還是可以聽懂樹木想要說什麼,即使它們只是靜靜地佇立著,好比人類的身體語言。
行為研究專家發現人們在對話時,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依憑直覺從對方的基本神態捕捉其言語背後的心態,而對方的姿勢與臉部表情能告訴我們的訊息勝過千言萬語,並且有決定性地影響著我們想傳達的訊息。所以,想更瞭解樹木以及它的狀態,我們可以從學會讀懂樹木的肢體語言開始。
若把樹木當作是人,與人類一般,樹如其相,我們從樹木外表可以讀出:它是否安康及它的出生與未來的去向;只要我們知道從哪個地方去瞭解樹木的肢體語言,對我們來說,這個巨大的植物就會如一本打開的書,一目瞭然。
當我們瞭解樹木的肢體語言,就能幫助它們在我們的花園中盡可能順利的成長,當它們受到危險威脅時,我們也能夠適時介入,使其能夠茁壯成長、生生不息,讓我們的後代子孫也能夠享受到樹木所帶給我們的歡樂。不論蘋果樹(Apfelbaum)、胡桃樹(Nussbaum)、懸鈴木(Platane)、松樹(Kiefer)、樺樹(Birke),或是山毛 櫸(Buche):每種樹木都有自己的故事可以述說,敘述它們的特徵是如何造成的,像是樹皮上的疤痕是怎麼形成的,又如何在它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印記而變得獨一無二。本書將試著指引你去更深入瞭解樹木和它周遭的一切。
歡迎你來選修這堂另類的語言課!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紐約時報暢銷作者、德國國寶級作家
打動全世界的彼得・渥雷本
自然書寫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