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 30位譯者X60篇譯作, 重溫拾穗月刊開啟的文藝之窗 | 誠品線上

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 30位譯者X60篇譯作, 重溫拾穗月刊開啟的文藝之窗

作者 張綺容
出版社 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 30位譯者X60篇譯作, 重溫拾穗月刊開啟的文藝之窗:本書帶領我們重溫台灣第一本純翻譯雜誌:《拾穗》月刊,與那些工程師右手煉油、左手鍊字,為島上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l 領新的風潮、回應社會潮流《拾穗》內容包羅萬象,不僅刊出大師名作如吳爾芙、拜倫、川端康成,電影《教父》原著小說、《溫莎公爵回憶錄》,還有科學新知〈美國人對氫原子彈的恐怖病〉、〈蘭式速成攝影機〉等,此外出版單行本114種。同時,《拾穗》積極回應時局。當克難養雞風靡全台灣之際,特別增設「業餘談養雞」專欄,解答養雞的技術問題。一九五八年,更連載「西德聯邦總理——阿德諾傳」,譯者還接獲阿德諾回函致謝,見證了台德國際友誼。l 培育譯者的搖籃《拾穗》公開徵求譯稿,並提供優渥稿酬:五千字以下,千字二十元,篇幅長者稿酬更高;對比當時公務員一個月的薪水平均為一百至兩百元,吸引了眾多外部譯者投稿。這本月刊的譯者群,也從最初的中油員工,逐漸擴大到全臺知識分子,包括臺灣文學之母鍾肇政、政治受難者施明正、莎士比亞學者彭鏡禧、臺灣劇場推手姚一葦……《拾穗》日新月譯38年,在台灣出版史、文學藝術界、科學圈皆留下印記。那些從域外拾的穗,就這樣滋養了臺灣三代人的心靈。«本書收錄« .《拾穗》月刊創刊至停刊的始末。 .《拾穗》月刊在當代藝文、學術及翻譯文學的重要性。 .《拾穗》譯者群以及他們的故事:或許譯者不僅翻譯著別人的故事,也在字句裡蘊藏了自己的人生。«名人看《拾穗》月刊«《拾穗》是一本古雅的雜誌,古典與現代交錯,西洋與東洋匯流。在那個「大江南北,五湖四海,歐風美雨,和魂漢才」的大時代,透過翻譯科學、文學、音樂、藝術等文章,與全臺灣的菁英階級定期交流。——楊澤,詩人與文學刊物主編《拾穗》是我青少年時期的精神食糧。它為我開拓的知性世界,供我遨遊至今。——漢寶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前館長作為油廠子弟,我小學時期就開始讀煉油廠同仁自辦刋物《拾穗》和《勵進》,……雖然《拾穗》的預設讀者不是我們,卻對我們晚輩產生潛移默化的啓蒙作用,我們長大之後才知道他們當年的創舉……。——王安琪,前台大外文系、東吳大學英文系教授«學者推薦«這本名為《拾穗》雜誌的昔日風采,經過數十年的沉寂,終於透過張綺容教授《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一書娓娓還原道來,呈現在新世代讀者的眼前。──廖柏森(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學者皮姆(Anthony Pym)說,譯者都是一些被忽略的「文化人」(cultural figures),而能夠還原其生命史的,大概只有綺容所做的這一類翻譯史研究。──陳榮彬(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張綺容老師這本書帶,讓我們一同再回味台灣的來時路,回味他們當年為你為我,求知若渴的讀者,譯介歐美文化、科學新知,開啟一扇通往平行宇宙之窗。──張俊盛(清華大學資工系教授)還記得當年跟綺容一起坐高鐵南下,到了寬闊靜謐的中油園區,第一次踏入那塵封多年的圖書室,一落一落的陳舊美國雜誌猶靜靜堆在角落,拾穗月刊主編余小瑩小姐還招待我們在員工餐廳吃飯。此後綺容一人繼續鍥而不捨地深入訪談、去紐約找雜誌文章的源頭、寫完博士論文,最後還交出了這本精彩的作品。 透過一個個譯者的生命故事,翻譯史不再只是哪一年、誰翻譯了多少作品的列表,而是更為立體、有趣的文化流動史:這些讀理工的中國大學生,為什麼會在這個時間點落腳南台灣,做起翻譯來?綺容文字鮮活,有評有述,為戰後台灣的翻譯史留下動人的一頁。──賴慈芸(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張綺容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現任東吳大學英文學系助理教授,譯作包括《史丹佛大學創意寫作課》、《詩歌的40堂公開課》、《九品脫》、《死亡賦格》、《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等二十餘本,與人合著《中英筆譯:翻譯技巧與文體應用》等四本翻譯教科書。本書《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是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產學合作案「《拾穗月刊》研究及專書出版計畫」的研究成果,同時也是博士論文《臺灣戒嚴時期的翻譯文學與政治:以《拾穗》為研究對象》的姐妹作。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一】是翻譯研究,更是文化人的生命史◎陳榮彬(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推薦序二】建置臺灣翻譯文學史的使命◎廖柏森(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推薦序三】重拾舊愛.回憶《拾穗》◎張俊盛(清華大學資工系教授)【出版序】高雄煉油廠「譯」氣風發的輝煌年代◎李順欽(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序言:一本令白先勇和平鑫濤欽慕的雜誌論譯介英美現代主義文學,《拾穗》走得比《現代文學》更前面,要論流通量,《拾穗》的發行網比《皇冠》更廣,怪不得白先勇和平鑫濤欽慕一時,興起有為者亦若是的雄心壯志。第一章:金開英答應辦雜誌既然時局不穩、謠言眾多,不如由公司出錢,向國外購買書籍、雜誌請同事翻譯,讓閒人有事做,也消磨消磨年輕人的時間,以免胡思亂想。第二章:馮宗道一圓編輯夢馮宗道讀得津津有味,深覺同仁之間藏龍臥虎,想起兒時獨自勉力辦刊,眼前卻有眾多同好相伴,縱使連夜挑燈校稿也不以為苦。第三章:南馮北郁,北郁登場《拾穗》第二十三期便刊出《溫莎公爵回憶錄》單行本的廣告,編入「拾穗譯叢」第一種,銷售採預購制,「每冊定價五元,即日起徵求預約,預約及拾穗訂戶特價每種四元」。第四章:鄉愁是一篇篇譯作不管是朱杰翻譯的拜倫、曼殊斐兒、吳爾芙,還是郁仁長翻譯的溫莎公爵和雪萊,都是一九四九年之前風靡中國的英國名人。第五章:以文會友,相濡以沫各學校機關團體福利社及學生私人願與本社合作經銷拾穗者,請速函高雄左營四十六號信箱,敝社即可寄奉經銷申請卡二份,手續異常簡便,請勿失之交臂。第六章:譯出一片異域風光 此時韓戰已經爆發,美國深刻體悟到臺灣作為第一島鏈的戰略地位,再次將臺灣納入防堵共產勢力的一環。第七章:艾丹舊夢中的女郎漫長的海程中,艾丹解開珍妮用紫色絲線繫妥的包裹,起初不明白:在浩瀚的英國文學中,為什麼珍妮獨挑《白衣女郎》?第八章:公職人才,濟濟一堂在綠島新生訓導處的那五年,張以淮除了抬石頭、修牆、挑水肥、種菜、寫自白書、研究蔣中正言行,並靠著一本英漢字典,日以繼夜研讀英文。第九章:莘莘學子,翻譯青春譯者是原文最親密的讀者。海濱客作為海島上的客家人、十九歲的大二生,翻譯完這篇〈學問之道〉,當如醍醐灌頂。第十章:伸向東瀛的翻譯橋泰源監獄擔心政治犯心裡悶得慌,特准政治犯寫稿、投稿,每個月監獄收到的稿費高達二十萬元至二十五萬元,形成空前絕後的泰源文學地帶。第十一章:反共血脈,親美潮流《拾穗》的出版委員自英美刊物選譯了三篇文章,砥礪讀者繼續與「眼前的陰霾奮鬥」,呼應政府反共抗俄、親美親英的文藝政策。第十二章:堅守譯道,譯無反顧原本以為作者柯南道爾過世後,福爾摩斯也跟著入土,沒想到竟然在臺灣復活,繼續跟華生醫生鬥智拌嘴。第十三章:情到深處無怨尤成為拾穗的編者,是我童年時的心願之一,當時之所以有此志趣,是因在那求知若渴的年歲裏,拾穗曾滿足了我的求知慾。沒想到五年前,我竟實現了這小小的心願。第十四章:拾不盡的穗,說不完的事附錄(一)《拾穗》大事紀附錄(二)「拾穗譯叢」書目

商品規格

書名 / 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 30位譯者X60篇譯作, 重溫拾穗月刊開啟的文藝之窗
作者 / 張綺容
簡介 / 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 30位譯者X60篇譯作, 重溫拾穗月刊開啟的文藝之窗:本書帶領我們重溫台灣第一本純翻譯雜誌:《拾穗》月刊,與那些工程師右手煉油、左手鍊字,為島上
出版社 / 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333959
ISBN10 /
EAN / 9789865333959
誠品26碼 / 2682490165001
頁數 / 324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2cm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內文 : 推薦序1 是翻譯研究,更是文化人的生命史
文/陳榮彬(台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一九五〇年代,臺灣人面對內外交迫的處境:外有國共對峙的臺海詭譎局勢與全世界的冷戰風雲,內有國民黨政府高壓統治的白色恐怖桎梏,在翻譯研究「多元系統理論」中這是標準的所謂「危機」或「過渡」時刻,也就是說,翻譯文學在這契機中很有可能站上主導文學系統的地位。因此我們不難想像,為何《自由中國》、《自由談》、《文學雜誌》、《文星》與《現代文學》等以譯介外國文學為己任的刊物會陸續成立。在那個站在世界體系邊緣的年代裡,臺灣人民沒有網路,普遍也不能出國遊歷、留學,因此「翻譯文學」就成為與國際接軌的重要介面。
綺容在這本書裡面論述的,是一段相對來講較不為人知曉的翻譯史。高雄煉油廠創辦的《拾穗》雜誌一路從一九五〇延續到一九八〇年代,譯介的文類豐富(有音樂、科學、醫療、政經與文學、藝術等各類文本),且其中文學譯作除了一般的純文學作品(如海明威The Old Man and the Sea,被翻譯成《海上漁翁》)以外,還有偵探小說(艾勒里.昆恩)、戲劇(《南太平洋故事》、《吉屋招租》)、冒險小說(《海狼》),以及犯罪小說(電影《教父》原著小說,被翻譯成《黑手黨傳奇》)。學者皮姆(Anthony Pym)說,譯者都是一些被忽略的「文化人」(cultural figures),而能夠還原其生命史的,大概只有綺容所做的這一類翻譯史研究。
如此說來,我們不妨把這本書當成一個個故事來看,而看到第十三章〈情到深處無怨尤〉除了令人備感噓唏,更深刻感受到綺容論述的故事性。只見末任《拾穗》主編佘小瑩為這本雜誌付出人生的三十八年歲月,前十五年是讀者,中間十年是譯者,最後十三年是主編,因此綺容借用她所翻譯《愛的故事》(Love Story)裡面的話「情到深處無怨尤」來當章名,更表示這就是「佘小瑩拾穗歲月的最佳寫照」。如此故事在這本書裡面俯拾皆是(例如,《海上漁翁》的譯者辛原竟是高雄煉油廠的副廠長董世芬,後來當上中化董事長與石化公會理事長),相信讀完後必能對那三十幾年內臺灣的文學翻譯活動有更清楚的認識。


「有《現代文學》嗎?」龍眉鳳眼的少年翻看著書攤上的《拾穗》雜誌,漫不經心問道。這是一九六○年三月,驚蟄剛過,早春的空氣裡滲著寒涼,攤販的十指縮在外套的口袋裡,搖著頭說:「沒聽過。」少年斜飛的眼梢掩不住失望,道了聲「謝謝」,闔上手裡的《拾穗》雜誌,沿著重慶南路往下一攤走。
這位少年名叫白先勇,二十三歲,臺大外文系三年級學生,選在驚蟄這天創辦了《現代文學》,期盼創刊號能如平地一聲春響——聲名陡起,沒想到實地走訪重慶南路的書攤查看銷路,攤販不是沒聽過,就是從一大疊雜誌底下抽出《現代文學》,藍底白線的封面蒙上了一層灰,給別家暢銷雜誌壓得黯然失色。「要不要?」攤販問,白先勇不忍再看下去,掉頭就走。
一轉眼,六十年過去,白先勇成了華文文學大師,創刊時乏人問津的《現代文學》躋身學術殿堂,銷聲匿跡的反倒是當年重慶南路書攤上的暢銷雜誌《拾穗》────白先勇翻看的那一期封面是一幅黑白照片,左上方印著紅底白字的「拾穗」大字,頗有美國《生活》(Life)雜誌的味道,新潮而且時髦,每期銷售量超過一萬冊,文藝青年人手一本。一九五四年平鑫濤創辦《皇冠》雜誌,便把《拾穗》當作競爭對手,誓言「一年內打垮《拾穗》」。然而,最終打垮《拾穗》的不是《皇冠》,而是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時間洪流。
遭歷史遺忘的《拾穗》,是臺灣戰後第一份純翻譯雜誌,一九五○年五月一日創刊,一九八九年四月一日停刊,總共出版462期,每月按時出刊,譯介域外新知將近四十載,內容囊括文學、音樂、科學、醫學……等,雖然是綜合性月刊,但翻譯文學貢獻卓越,不在《皇冠》和《現代文學》之下,總計翻譯三十一國的文學作品,文類涵蓋詩歌、小說、戲劇、兒童文學,其中不乏臺灣文壇首見中譯。要論譯介英美現代主義文學,《拾穗》走得比《現代文學》更前面,要論流通量,《拾穗》的發行網比《皇冠》更廣,怪不得白先勇和平鑫濤欽慕一時,興起有為者亦若是的雄心壯志。
《拾穗》刊行的四十年間,正值臺灣白色恐怖時期,人民不能自由出國,電視也還不普及,更別提電腦、網路和智慧型手機。在那資訊閉塞的年代,《拾穗》雜誌月月翻譯域外新知,從而打開了一代青年的視野、豐富了年輕學子的心靈。透過《拾穗》,林懷民接觸到了西方舞蹈,洪蘭讀到了《船場》、《白衣女郎》等域外小說。譯作等身(超過兩百本)的陳蒼多從小受到《拾穗》啟發而走上翻譯這條路,根據他在〈買書.譯書〉一文中回憶:一九五八年,從高雄搭火車上臺北參觀軍校:「在高雄的一家書店買了一堆過期的《拾穗》雜誌,有的都沒有封面了,但還是興沖沖地帶著坐上火車。」
《拾穗》不僅每月發行雜誌,還出版了「拾穗譯叢」一百多種,譯者都是一時之選,譯筆不俗,影響既深且廣,一九七七年榮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優良雜誌獎」。而今獎盃猶在,無奈人事已非,《拾穗》的編輯和譯者多已不知去向。曾經「書店一條街」的重慶南路如今商旅林立,賣書的攤販和買書的少年都沒了蹤影。昔日的「舊書街」牯嶺街也少了書香,我走進僅存的舊書店,從那一落落的古書底下抽出一本塵封的《現代文學》,拍一拍,假裝漫不經心地問道:「有《拾穗》嗎?」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一九五○年,戰後百廢待舉,臺灣島內通貨膨脹……
風雲際會之中,一本綜合性雜誌在高雄煉油廠的辦公桌上誕生了。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