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些心法, 你也可以成為專業的職安管理達人 | 誠品線上

學會這些心法, 你也可以成為專業的職安管理達人

作者 張定均
出版社 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學會這些心法, 你也可以成為專業的職安管理達人:  提供給正要從事或是剛從事擔任「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的新鮮人們,甚至是對這個行業工作感覺受挫的同業們,如何擺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提供給正要從事或是剛從事擔任「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的新鮮人們,甚至是對這個行業工作感覺受挫的同業們,如何擺脫多數人所經歷過的角色為難……。 「有心無力」 「吃力不討好」 「兩面為難」 「認爲自己只是替罪羔羊」……等等的所處職業迷思! 講解分享作者從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工作多年來的實務經驗,分析與解說在課本上沒有教的如何「管理」觀念以及方向,課本與法規只跟你說:「二公尺以上有墜落之虞應有防止墜落、使用安全帶……」等標準,但卻沒有跟你說人員不願意遵守時該怎麼辦?應該如何做到標準?要如何要求人員才願意聽?還有如何保護自己並且釐清責任? 從角色的定位,再到觀念的運用,以及過程中常發生的誤區,衍生管理的重點以人為本,最後以保護自己結尾,來說明「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這個職業實務上如何讓自己工作更順利、更得心應手並且往越來越安全的方向前進。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張定均2006年開始從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2008年取得「勞工安全管理師」,往後陸續進修與考取如:施工安全評估、TOSHMS主導稽核員轉 ISO 45001以及相關作業主管相關證照。 目前為止共經歷過29個專案工程,包含營造業、製造業、科技廠房安全管理、特定專案安全顧問……等案子,其中包含每日超過5,000人施工的大型專案、同一時間管理超過50間承攬廠商專案、管理職安部門20位以上部屬,也帶過上百位新進員工從事新人教育以及職業安全衛生專業訓練。 從最難以管理的營造業卻需要達成高標準的高科技廠房與科學園區要求,與數百位職安管理人員共事與配合,如何在工程時程與安全標準之間達成取得與平衡,從工作經驗的挫折與磨合之中所獲得的如何做好並做到「職業安全衛生管理」。 現階段與同事共同經營Facebook紛絲專頁「職人學管理」,內容包含:關於職安、關於管理、關於職災案例以及實際上與法規不同的地方……等實務的經驗分享。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言/i 第一章、角色的定位/1職安人員的角色定位&安全第一? 3安全是誰的責任 8職安管理三個層級 17鄉愿 26本職學能與判斷力 30剛進職安時 38被動 51石沈大海的反映 57 第二章、職安運用觀念/63PDCA 65風險評估 71沈默代表默許 78地圖炮 84疊床架屋 89破窗效應 93從知道到認同 100金字塔與冰山 118積非成是 124擒賊先擒王 133嚴刑峻法 139 第三章、職安的誤區/145不開缺失好像很偉大 147你其實沒那麼受歡迎 156酸民 163職安不是二分法 169不說你我他 173左手拿右手給 176眼見為憑 179怕被開缺失 184作業風險的釐清與改善 190 第四章、以人為本/195先教育,再訓練 197職安管理如何事半功倍 208正向指標與負向指標 211用合格來發現不合格 221 第五章、安全最重要的事/227重要性影響選擇 229保護自己,做筆錄與責任 236你值多少錢 247 第六章、先進訪問/251先進訪問 253

商品規格

書名 / 學會這些心法, 你也可以成為專業的職安管理達人
作者 / 張定均
簡介 / 學會這些心法, 你也可以成為專業的職安管理達人:  提供給正要從事或是剛從事擔任「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的新鮮人們,甚至是對這個行業工作感覺受挫的同業們,如何擺
出版社 / 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263645
ISBN10 /
EAN / 9789865263645
誠品26碼 / 2682414881000
頁數 / 296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言
  踏入職安(工安)這個行業是2006年,一晃眼就已經16年過去了,在這期間總共經歷過了大大小小29個專案,跟大多數人一樣,日複一日的工作,然後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管是一個人獨立作戰、團隊共同努力或是擔任新進人員的訓練與工作輔導,對於「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以前叫勞工安全衛生管裡)的領域其實也沒想太多。
  而在2019年4月的時候,我的一位老同事、老同學邱信榮在臉書(Facebook)成立了一個粉絲專頁「職人學管理」,想要分享關於管理以及職安的相關文章與見解,很榮幸的,我收到了邀請成為管理員之一,可以在上面發佈一些感想,在一開始的六個月內,我發佈了7篇文章,確實看到文章點擊率高,會讓人有成就感以及想要繼續分享下去,也開始對於臉書上許多跟職安相關社團的內容,多了一些留意(很久前加入了好幾個工安社團,但卻沒在關注內容),會想去瞭解其他同行先進、長官們對於職安這個領域的分享。
  但是找得越多就越是發現,似乎職安這個行業的風氣好像跟10年前、15年前並沒有差太多!因為我想起了,當我還是個菜逼八小工安的時候,15年前沒有智慧型手機,網路資訊量也沒有現在那麼大,在那個時候,除了讀法規外,只能由前輩們教你,或是到現場摩擦碰撞後學到,坊間上也只能看到找到跟考取證照相關的書籍而已;再往前一點約10年前的時候,也只是智慧型手機App或是網路上查法規便利了一些,但是一樣沒什麼資訊,而到近期資訊量已經這麼龐大的狀況下,我很訝異的是,為什麼關於職安管理的相關資訊還是一樣匱乏!
  並不是指職業安全衛生資訊匱乏,而是「職安管理」資訊匱乏,要職安資訊,從許多政府網站確實可以取得很多,也有相當多文獻資料與研究報告可以學習、瞭解與進步,它會說到很多正確標準以及危害是什麼,但卻沒教你可以怎麼做、為什麼這樣做、如果行不通還可以換哪種方法嘗試,或是其他人的管理案例分享。(在這裡我想要強調,我並沒有看不起或是忽視研究與提出標準,這也非常重要,但我想提的是,要怎麼做,才可以更順利且持續落實的做到標準這部分!)
  而在其它非政府網站網站上看到有關職業安全衛生方面的資訊,更是讓我感到挫折,因為大多數的能見度都著重在考試、證照或是看哪本書、上誰的課比較容易過;還有一些則是職災新聞報導轉發、PO文爆料哪裡出事,然後下面一片欷歔與怨嘆;再來就是職安工作的抱怨、工作上的求救以及求職的發文;對於如何讓安全做得更好,或是分享不同的作法與提供建議,這些正面並且互相學習的資訊則是如鳳毛麟角般難尋。
  法規要求只是最低標準,要如何做得更好才是真本事,但為何我們周邊可以看見的資訊,幾乎都是那種做不到60分的結果,再來跟你強調60分是什麼,然後喊個口號要大家重視安全,但卻依舊是每隔一段時間就重新上演一次相同事故?
  確實還是有一些先進前輩的發文,是分享關於職安這個角色該怎麼做的,但可惜只有少部分的文章,並且很快地,就被現代的資訊洪流給帶走,然後淹沒,要找到這些文章,實在是事倍功半。在這種挫折與感概下,也讓我停下了發佈文章的腳步,開始對於「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這個領域,在整個台灣的氛圍與大多數非大型公司裡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的地位,以及現在會想要進入這個領域的「新鮮人」們,為什麼會想要從事這個職業?原因到底是什麼?等,多了很多思考及疑惑!
  明明職業安全衛生的領域這麼大,為什麼不像醫生一樣可以分很多專科,分成很多不一樣的專業類別?
  為何安全衛生管理不能像一般的管理分享一樣,會有像是《經理人月刊》或是《快樂工作人》?這些分享如何工作的方法、思考與觀念,或是分享成功經驗案例的資訊?
  為什麼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這個工作、這個頭銜,不會讓我有從事這份職業是很有價值與成就的感覺?
又為什麼?
  其實我也沒真正想通,我也還是有疑惑,而嚴長壽先生的一句話:「其實台灣不缺批評,也不缺看到問題的人,但台灣真正缺的是願捲起袖子實做的人。」卻在我腦中浮現,讓我有了出一本書的念頭,反正做就對了。所以在2020~2022年間,我開始紀錄周遭的管理事務,將自己遭遇過的難題或是成功的案例,盡自己所能地分享在這本書中,希望能給那些也可能會遇到類似工作困難的人,有所幫助,從別人已經發生過的經歷,來減少自己摸索的時間、減少碰壁的可能,而更重要的是,希望這個開頭可以拋磚引玉,讓更多先進、長官們願意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知道「原來安全還可以這樣管、這樣做啊!真的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創意與新思維!真是厲害得讓人大開眼界!」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提供給正要從事或是剛從事擔任「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的新鮮人們,甚至是對這個行業工作感覺受挫的同業們,如何擺脫多數人所經歷過的角色為難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