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裡的遠方: 探索台灣中級山, 尋找荒野裡的最後一片祕境 (誠品親簽版 附作者山岳攝影酷卡3張)
作者 | 崔祖錫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島嶼裡的遠方: 探索台灣中級山, 尋找荒野裡的最後一片祕境 (誠品親簽版 附作者山岳攝影酷卡3張):◆誠品獨家簽名版◆限量200本◆隨書附贈山岳攝影酷卡3張◆那是最難抵達的 |
作者 | 崔祖錫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島嶼裡的遠方: 探索台灣中級山, 尋找荒野裡的最後一片祕境 (誠品親簽版 附作者山岳攝影酷卡3張):◆誠品獨家簽名版◆限量200本◆隨書附贈山岳攝影酷卡3張◆那是最難抵達的 |
內容簡介 ◆誠品獨家簽名版◆限量200本◆隨書附贈山岳攝影酷卡3張◆那是最難抵達的遠方,也是台灣最後的荒野之域,中級山。◆◆◆第一本台灣中級山專著12大山區 × 經典路線20選 × 入門路線10選遊記 × 攝影 × 山域文史 × 親繪地圖 × 路線資訊◆◆◆「以我的觀點來看,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風景、最壯麗的山岳溪谷、最生意盎然的生態,還有許多震撼人心的人文與自然歷史,都在中級山。」──崔祖錫◆台灣最後的祕境:中級山你必定知道彷彿能與日月星辰比肩的高山百岳,也應該知道最貼近我們生活的郊山,然而,介於高山與郊山之間還有一種「中級山」,那裡森林蓊鬱、雲霧縹緲、生態資源豐富,號稱「台灣最後的祕境」,是許多山行之人嚮往,卻最難企及之地。中級山,指的是海拔1000至3000公尺之間的山域,同時包含此山域間低於1000公尺的溪谷區域。在台灣的山岳類型中,中級山屬於起降最劇烈的地方,此外,山體稜脈巨大、高低落差極大、山體獨立,也都屬於其特色。氣候上,則包含了溫帶與霧林帶,擁有比高山更豐富的森林生態,甚至最高的樹木都是生長在這個山域。中級山曾經是山岳原住民族活動的領域,然而,原住民族在日治時期陸續被迫遷出山區;隨後,高山又因百岳之名加持而蔚為風潮,卻也間接讓中級山更被淡忘……不過,正是這樣的「被遺忘」,加上後來林場陸續禁伐,中級山終能開始修整生息,還復自然。於是,氣候、地形的自然因素,加上鮮有人至導致路跡模糊,久而久之,攀登中級山的難度超越了高山,中級山也得以保持著神祕面貌。◆走進紀錄近乎空白的山域30年前開始,崔祖錫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踏進紀錄仍有許多空白的中級山,在尚未講究輕量化的年代,他揹起的裝備往往重達三、四十公斤,再扛上一組單眼相機,在陌生而又可能充滿險阻的環境裡,每次上山都是一場考驗心力的陣仗,每張照片也都彌足珍貴。這本書是崔祖錫多年穿行山林的紀錄與研究,長達30年的踏查,讓他累積了數量龐大的照片與資料,他將台灣中級山分成12個山區,從山系、水文以及歷史切入,並親自繪製12張山區地圖,為讀者建構出得以橫向、縱向觀覽台灣山林系譜與歷史的地圖。他也則根據多年的攀登經驗,為山友選出20條難度稍高的探勘型路線,以及10顆適合一般山友的入門路線,他把造訪每座山的過程寫成一篇篇文情並茂的遊記,再搭配難度分析、交通等基本資訊,讓我們不僅能身歷其境般體驗他的歷程,也能做為準備出發的參考。「要真正能深入遍尋中級山,也需要最豐富的經驗、體能與技術,撇開技術型登山路線,整體來說,中級山的確是台灣最困難的山域。」──崔祖錫■本書特色1. 歷時30年踏查,遊記+導覽+山域文史+山岳攝影照片+山區地圖+歷史老照片2. 解析台灣山岳類型、氣候、探勘式登山,以及探索中級山的知識與概念3. 踏查12大中級山區,以山系水文、歷史人文等角度切入,並附上作者繪製山區地圖4. 精選20條經典(進階)路線5. 精選10條入門路線■編輯小語:1. 限量作者獨家簽名版200本2. 贈送作者山岳攝影酷卡3張3. 前15名購買者,贈送銳速「雙速咖啡因雙層錠+水動能電解質液+環原力維生素C恢復飲」體驗盒1組(價值268元)。
各界推薦 人文山岳導演/麥覺明作家/陳德政──專文推薦作家/古碧玲台灣山徑古道協會理事長/伍元和世界公民兼探險家/呂忠翰台灣山岳雜誌專案總監/吳雲天柯式野生活/柯柯臺灣大學地理資源學系副教授/洪廣冀山林作家/徐如林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登山家/張元植山岳作家/雪羊臺灣黑熊保育工作者/郭熊(郭彥仁)《橫斷臺灣》作者/游旨价文化評論人/詹偉雄《攀向沒有頂點的山》作者/詹喬愉-三條魚Tri Fish──口碑推薦
作者介紹 崔祖錫山岳探險與旅遊攝影玩家與作家,中央物理系、台大森林所畢業。登山與攝影資歷超過30年,並從事山野寫作與教育15年。專長為台灣無人區中級山探勘、高山百岳領域、深度旅遊、海外登山健行、自態與風景攝影等等,因本身個性閒散,百岳數永遠都是99座。曾擔任《台灣山岳》、《台北文化快遞》、《孤獨星球》雜誌(Lonely Planet)專欄作家,同時亦是文山社大開設登山與戶外課程講師、中華山協體育署嚮導檢定訓練統籌,以及海外登山專業領隊等等。由於興趣廣泛加之不學無術,閒暇之餘也鑽研天文攝影、食蟲植物栽培、經典調酒等領域。著有《登山,才看得見最美麗的台灣》(高寶)、《2013台灣平地望高山之美》(晨星)、《台灣小百岳》(台灣山岳/共同作者)。FB:崔祖錫的山岳探險IG:崔祖錫的山岳探險(icey.hiking)PODCAST:崔大登山玩世界
產品目錄 【推薦序】選擇走進大險的路,看見大美的遠方--麥覺明【推薦序】中級山,真正的武林--陳德政【作者序】為台灣中級山寫一本書【第一章】認識台灣中級山走進台灣的山 ◆ 台灣的山岳類型:高山、郊山、中級山 ◆ 中級山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登山環境 ◆ 探勘式登山 ◆ 前仆後繼的山林探勘之路 ◆ 給登山初心者的建議【第二章】中級山12大山區烏來山區 ◆ 桃竹苗雪霸西北山區 ◆ 大南澳山區 ◆ 白姑守城山區 ◆ 太魯閣山區 ◆ 白石山區 ◆ 丹大山區 ◆ 拉庫拉庫溪流域山區 ◆ 玉山、阿里山山脈區 ◆ 大崙溪、內本鹿山區 ◆ 南南段山區(鬼湖、大武地壘與浸水營)◆ 海岸山脈區【第三章】經典路線20選烏來三姑 ◆ 巴博庫魯山 ◆ 眉有岩山、三姊妹神木 ◆ 治茆山 ◆ 霧頭山、巴魯冠 ◆ 南大武山 ◆ 十字路山、神代山與舊太平 ◆ 山櫻山、庫巴玻砲台 ◆ 三角錐山 ◆ 饅頭山、萩坂山 ◆ 嵐山工作站、榮山 ◆ 南二子雙峰 ◆ 倫太文山、關門古道東段 ◆ 三間屋山 ◆ 玉里山◆ 成廣澳山 ◆ 伊加之蕃、周溪山與馬蕃粕山 ◆ 美奈田主山 ◆ 大鬼湖、平野山 ◆ 大里力山【第四章】入門路線10選北插天山 ◆ 內鳥嘴山 ◆ 加里山 ◆ 鳶嘴山、稍來山 ◆ 八仙山 ◆ 守城大山 ◆ 水社大山 ◆ 鳴海山 ◆ 清水大山 ◆ 新港山參考資料
書名 / | 島嶼裡的遠方: 探索台灣中級山, 尋找荒野裡的最後一片祕境 (誠品親簽版 附作者山岳攝影酷卡3張) |
---|---|
作者 / | 崔祖錫 |
簡介 / | 島嶼裡的遠方: 探索台灣中級山, 尋找荒野裡的最後一片祕境 (誠品親簽版 附作者山岳攝影酷卡3張):◆誠品獨家簽名版◆限量200本◆隨書附贈山岳攝影酷卡3張◆那是最難抵達的 |
出版社 /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
ISBN10 / | |
EAN / | 8667106519106 |
誠品26碼 / | 2682659385004 |
頁數 / | 384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7*23*2.3 cm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924 |
推薦序 : 【推薦序】選擇走進大險的路,看見大美的遠方──麥覺明
密林遮天、倒木橫陳,好不容易游出茫茫箭竹苦海,掙得一小片林窗下的視野,但很快又被眼前密布的藤蔓荊棘擋住去路。隊伍裡不時傳來一聲聲淒厲慘叫,有人踩空滑跤,有人遭芒草劃傷、荊刺勾纏,還有高過一個人身的玉山箭竹,無情地回彈賞巴掌,在體力消耗殆盡、心志被折騰挫敗到極限時,卻見橫臥在眼前的巨大倒木,硬生生阻擋去路,背負重裝的隊員,這下匍匐鑽洞也不是、抱樹跨欄也行不通,最終卸下裝備,各自使出縮骨功,或是劈腿跳躍等獨門絕技,互相扶助越過無數根沒有人想計算的障礙,直到前方柳暗花明處,卻是幾縷幽幽薄霧襲來,纏綿、繾綣,調色出濃稠的白牆一片,徹底遮斷視線。大夥只得再翻出各式指路的等高線地圖、指北針、GPS,甚至得緊急迫降在一處斷稜崖壁,艱難地整理出一小方足夠供大夥擠一夜的營地,隔日待雲霧退散、重整身心,再戰迢遙未知的天險……
這是《MIT台灣誌》拍攝團隊和山林經驗豐富的嚮導協作們,既愛又怕的外景路線,每一趟的傷痕累累、心力交瘁,都會折損幾名新進人員下山後迅速離職,然而,攝影機帶回來的真實又極富野性的畫面,每每讓我和後製人員目不轉視的定在剪接機前,看著螢幕裡雲霧流動的參天古木、幽遠清澈的深壑溪澗,不禁要讚嘆:「這就是原始的台灣,從古老洪荒中拔地而起的台灣」,這些創世紀一般神祕又深邃瑰麗的景致,大多深藏在臺灣島嶼的中海拔山區,以山岳界對山的級別區分即是「中級山」。
當我知道第一本以台灣「中級山」為名的介紹專書即將問世時,非常佩服作者祖錫的膽識和專業背景。親身走過、爬過的人就知道,這是一個艱鉅又龐雜的工程,不僅僅是現場圖文資料的拍攝蒐集,書寫者本身必定得親力親為踏進那片杳無人跡的荒山野嶺,除了遭遇到地形、天氣的考驗,無止境的忍受各式叢林植被磨人的遍體鱗傷,甚至幾乎無一倖免的任螞蝗吸血大軍吃飽飽,最終才能撥開重重險阻,得見少人涉足的絕世奇景。一張張拍攝精湛的作品、字斟句酌的文字,彷彿都能讓閱讀者身歷其境、感同身受。
對於同是手繪地圖的愛好者,總覺得年輕的祖錫還多了一些老式的浪漫,當我沉浸在書中曾經走過,或是心所嚮往卻始終不曾踏足的山徑,再對照用心親繪的山系、水文、路線、動植物分布地圖時,彷彿再次重遊山林,回到那一座座枝椏盤虯、有著厚重綠毛衣披覆的杜鵑老林。
血液裡不論是否流竄著冒險的因子,相信都能讓我們在這一本中級山祕境探勘的扉頁裡,尋找到大險之後的大美風景。
【推薦序】中級山,真正的武林──陳德政
歐洲水手駕著船,十六世紀時,在太平洋邊陲發現了一座翠綠的島嶼。他們望著島上隆起的山巒,站在甲板上高喊:「Formosa!」——福爾摩沙,一座美麗的島。
一百年後,清朝在海島上設立了臺灣府,首任知府蔣毓英考察當地風土,編纂了《臺灣府志》,他在卷二〈敘山〉裡寫道:「深山之中,人迹罕至。其間人形獸面、鳥喙鳥嘴、鹿豕猴獐,涵淹卵育;魑魅魍魎,山妖水怪,亦時出沒焉……」在那段敘述中,早期的探勘者彷彿深入了一座鬼島。
美麗崇高,又讓人心生畏懼,野生生的自然,激起人心裡一種矛盾的情感。
人類的文明在二〇〇八年跨過一個重要的分水嶺——智人(Homo sapiens)的歷史中,居住在都市的人數首度超越了鄉村的人數。現在的我們,是不折不扣的都市動物。從另一個角度看,人類將愈來愈多綠地改造為都市,在擁擠的灰色網格間,過著某種類似囚犯的生活。
所幸,島嶼裡也有遠方,即一座座活潑的、自成生態系的大山或小山。遠方也是海洋,但海無邊無際,難以捉摸。而山,可以量測出較明確的體態、穩定的高度;可以藉由觀察它的生態和地貌,找出一扇通往它的門——用手掌確認好邊界,再把身體渡過去,一趟一趟地進入。
亞當在伊甸園被神賦予一項使命——替萬事萬物命名。《臺灣府志》描述的:「臺灣之山,不可勝計,多無名號……」歷經數百年的命名工程,從清人、日人、國民政府至現代,參考諸多原住民族語和典故,無名之山,如今多已「有名」。而在熱門的百岳群峰及環抱都市的郊山之外,真正的武林,是中級山域。
中級——字面上是介於大小之間的量級,是簡化過的語言,為了方便歸類與讓人認識。這本書「還原了」台灣中級山的豐富層次,從地理、水脈、植被、人文,乃至攀登的脈絡,把一股活生生的立體感注入中級山體內,他們彷彿從書頁間站了起來,伸展著四肢,而孕育他們的,依然是那座美麗的島。
也許某種層面上,我也是山頭搜集者(Peak bagger)吧?開始登山後,花了九年時間完成了台灣百岳。這進進出出的過程,從平地到海拔三千公尺之間,有無數「中級山」掠過我身旁。但我只顧攻頂,鮮少駐足,不太關心那些中海拔住民的身體裡裝了什麼有趣的世界。
這本書是一個提醒:我們學習用更平衡的目光,去凝視台灣島上所有的山群。
自序 : 【作者序】為台灣中級山寫一本書──崔祖錫
我一向喜歡沒什麼人爬的山,喜歡那種被重重荒野包圍,似乎遠遠被現代化文明拋棄的感覺……
如同一般接觸登山的人一樣,年輕時的我,一開始也瘋狂且熱愛攀登百岳。台灣高山吸引我的,除了雄壯的山容、遼闊的視野,可能還有那個年代的高山所特有的空曠氛圍。隨著百岳數量迅速的累積,大概在爬完號稱難度最高的南三段,擁有了四、 五十座百岳後,高山縱走對我而言,變得像是一種例行公事。對於正值活力充沛的年輕人,的確少了點刺激與挑戰。
當時登山社團都是以鄰近的中級山作為平日的訓練場。在那個年代,那些北橫山區的中級山,可不像現在都有清晰的路徑,就連走通那結鳥嘴這樣現在已
經很步道化的稜線,都算得上是探勘出新路線的創舉。有位升上研究所,在台大登山社接觸到探勘中級山技術的學長,也常常帶給我們這些大學部同學不同的技術、觀念和新的視野。不過,當時對我而言,中級山仍是不高不低、林木森森又潮濕、螞蝗多兼路跡不清,純粹用來訓練登山能力的場域而已。
直到我偶然翻起大一就團購回來、放置一年從未看過的初版《丹大札記》,我的山岳世界從此開始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那些以前只是單純好奇,從未深究的廣大中級山域,竟有這麼多蠻荒、未知、充滿驚喜、生意盎然……幾乎可以說是最具台灣特色的美景與祕境,也藏有這麼多過往山林子民生活與殖民統治的隱密往事……在某種意義上,這裡有著更接近我喜歡的那種遠離文明的荒野特質。最重要的是,有這麼一群人,在探索這片最具台灣山林特色,卻長期被忽視的山林裡,創造出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與回憶。
在那個沒有GPS,只靠紙本地圖,連找資料都要親自出馬去其他社團借資料影印,或得想辦法找到前輩詢問,或翻閱舊地圖與文獻,甚至直接到當地問路、硬著頭皮探索的年代,台灣中級山域的自然環境與現在可是大不相同,但就好像大航海時代的新大陸,或是其他未知的海洋版圖與島嶼一樣,對於那個少不經事的懵懂青年,探勘中級山就好像成為全部的宇宙,而我們的確也在那時那地創造了獨屬自己的難忘回憶,與那些自以為是的成果。
多年後,我已成為一個不太積極、號稱從事登山寫作與教育工作的中年大叔。而台灣山岳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在經歷了三十年的時光後,也有了巨大的變化。儘管原始況味依舊,但可說已經沒有全然陌生的大片中級山區。山區地貌、動植物生態都產生了巨大變化;狩獵文化改變、各地原民陸續返鄉尋根;更多祕境與史蹟被細緻地探索出來,許多曾經的探勘級路線也轉變成為經典的登山路線,然而,那些山裡的遺跡也緩慢而持續的傾頹崩毀……如今無論業餘或學術領域,皆是能人輩出,而在面對這片號稱「台灣最後的祕境」時,在生態、人文歷史或其他研究領域,都已有比以前多上許多的了解。
雖然我在中級山活動的年分夠長,但絕不是探勘中級山領域裡最頂尖且爬最多的人;在文史研究與遺跡踏查上,也都只能追隨那些學術大大與積極探勘者的腳步,後知後覺;甚至在自己的研究所專業 (森林所),也是半路出家,僅算是懂些皮毛的解說者。但這麼多年過去,始終沒有一本專門為中級山做出廣泛介紹的書籍出現。
距離上一本獨力完成的書已經超過十年,這段時間以來,在各出版界熱情邀約,累積了不算少的攝影作品等前提下,歷經數年拖沓與折磨,終於在這個書本已經不再是那麼主要知識媒介的年代,略盡棉薄之力的為中級山寫出了一本書。也許內容還是不夠全面或深入,也許錯誤疏漏仍舊不少,也許我本就不是最有資格寫這本書的人。但期許藉由這本書的開始,能讓更多人開始認識、接觸這片可說最具「台灣本質」的山林。
儘管距離完美甚遠,寫完這本書還是相當耗時費力。感謝小P教導我GIS地理資訊系統、阿慶教我AI繪圖工具,得以完成複雜的十二大區地圖的繪製。感謝一路以來陪著我探勘的戰友小曾、馬修、金台、小麥等等,還有過往曾一起構築探勘夢的登山社夥伴、十年來陪我踏查的文山社大中級山學員。沒有你們,我無法到達這麼多夢想中的天堂。
感謝各路前輩、自然生態與文史探勘者與研究者提供的資料,無論你知不知道影響了我,都讓台灣中級山背後的故事更加立體與深入。此外,感謝Peggy、阿超、曼儀與台邦•撒沙勒老師忍受本書淺薄的寫作,願意幫此書審訂。
感謝始祖鳥心恬長期支援各種登山裝備,感謝相關單位如高見社區發展協會,我的原住民朋友力昌、小薇、董哥等人,在原民文化上各方面的協助。當然要感謝很有耐心等我,相信我且長期容忍我任性的本書副總編輯韋毅,與非常辛苦的美術設計彥宏,我們最終還是把這本很難搞的書熬了出來。最後,感謝家人與周圍的朋友,還有其他不及寫進來的人,長期給予讓我足夠任性的環境,做個懶散的自己。
有一天,如果有人因為看了這本書,在台灣某處罕為人知的荒野、在險巇崩壁上、在巨岩峽谷的奔流中,或在濃密雲霧的荒莽之下,或在傾頹到幾不可辨的前人遺跡旁,霎時體驗到與自然共振的狂喜──就像我曾經有過的那樣──也許寫這本書的這麼多憂慮與辛苦,也堪告慰。
內文 : 【倫太文山、關門古道東段】
我把倫太文山放上這千中選一的中級山二十選,其實藏有私心,那就是為了介紹關門古道。
這篇的主角──倫太文本身也是一座頂天立地、氣勢豪放的大山,其隱藏的故事,絕不遜於本書提及的其他中級山,只是關門古道實在太過耀眼,名氣太過響亮,很難不把兩者擺在一起介紹,其中最讓登山客感到觸動與讚嘆的,就位於中央山脈關門以東,一直到倫太文山這段。
倫太文山位於中央山脈南三段主稜東側,名字可能是來自於布農丹社群Rundabun,在日本測量資料應為一等三角點,但到目前為止,仍然只在山頂尋得森林三角點殘跡。
另外,位於倫太文山南側的阿屘那來山列,是個東側為大理石岩崖,直下千丈至富源溪底,地景壯觀卻鮮為人知的冷門山列。山脈來到了倫太文,依然有二九○○公尺的高度。稜線東轉陡降後,經過馬猴宛、拔仔山,直落入花東縱谷平原,此東稜也就是關門古道的路線所依。
從東方仰望,倫太文是厚重高聳的巨峰,而從南三段主脊更高的丹大或關門北望去,倫太文隔著一千公尺的深馬太鞍溪,與關門、大石公山對峙,更顯得主山堂堂,是典型的東台灣重量級山霸主樣貌。清朝的官兵有辦法橫越那深陷兩山脈陡壁中的馬太鞍溪谷,開鑿出這段耐人尋味的道路,令人禁不住讚嘆感懷。
關門古道在清代是以「集集-水尾道路」稱呼。一八八六年(光緒十二),時任臺灣巡撫的劉銘傳繼十多年前「牡丹社事件」後,重燃清廷積極治台的開山撫番決心,在北(蘇花)、中(八通關)、南(崑崙坳)三路相繼廢棄的狀況下,由總兵章高元、張兆連分別由東西兩方開鑿出新中路的概念,築成了這條現在我們稱之為「關門古道」的國家級橫貫道路。
雖然道路的命運如同十年前的那些道路一般,不到一年便廢棄,然而就在數十年後,日本探險與考察家如長野義虎、野呂寧造訪,記錄下仍然維持良好的通行狀況;日本時代末期,丹社群東遷花東縱谷,也有許多人走了這條路線。直至今日,經過學者與探勘登山者如楊南郡、鄭安睎,以及後續登山者與尋根者的探訪;雪羊所著《記憶砌成的石階》,報導記錄馬遠部落的返鄉活動,正好也是利用這條古道。因此,關門古道多段路段已算是明顯暢通,行走其上,絕對讓人驚嘆於這條古道工程的紮實與選路的智慧。這條古道的潛力,未來將會比八通關古道更有機會成為國際級的熱門健行路線。
不可思議的直線鑿路工程
關門古道西起集集,經濁水溪與丹大溪匯流口附近巴庫拉斯社,順著卡社支稜南腰,經加年端社後,再降至丹大東西溪匯流口與丹大溫泉。其後沿稜上至中央山脈主脊關門山,憑著超凡的選路智慧與開鑿技術,深降馬太鞍溪,再爬上倫太文山,而後循倫太文東稜下到舊稱拔仔庄的富源。
在地圖上來看,關門古道就是一條從台灣心臟攔腰而過的筆直路線,不似日本警備道或現代公路沿等高線迂迴繞行(這是有目的的),而是直指目標般地見山即上、遇谷下溪的方式,在陡峭處以構築階梯的方式,開鑿出從大尺度看來近乎「直線」、不可思議的路線。這是清朝開山撫番道路一貫的方式,要用最快速的方式讓以步兵為主的清兵快速聯絡台灣東西部。只是這直線並非粗暴的上山下谷那樣簡單,而是在細微處紮實用心,在該大膽的地方卻又超乎想像。當初
在關門南稜下馬太鞍溪谷的斷崖路段時,讓當時探勘前輩困惑了不少時日,最後發現古道竟然修築在幾乎是最陡峭的陡壁上。如今登山客行走其上,卻不覺危殆險阻,親臨現場,足以讓人佩服前人之智慧與當時工程之艱辛。
那次走關門東段,我們選擇用較快的速度親近倫太文和古道。從廢棄的光復林道下線開拔,這段可說是螞蝗超級多的路段,直走到接近林道底廢棄三十二K工寮的一帶,再直接上切到馬猴宛稜線附近。你幾乎不用擔心錯過橫越而過的古道,因為古道路面實在太大、太明顯了,兩側不時出現清晰的駁坎,路幅寬長大多超過原本紀錄中的一點五公尺,很有技巧地在稜線上或兩側繞行,簡直就像是在深山莽林中突然出現一條通行無阻的高速公路。
一路跟著西北向的稜線漸次升高,直到二三六○公尺後的大陡坡之間,是欣賞古道石階的精華路段。各式鋪設良好的階梯路段,雖然歷經一百三十多年的滄桑,仍然完整如昨。讓我相當驚訝的是,路線開鑿和鋪設可說相當有技巧,不僅僅是隨意就坡面鋪設石塊而已,而是會跟著坡度不斷變化的地形,或是填上
厚實路基再鋪階,或是巧妙避開突岩,簡單來說就是去凸補凹,讓有階梯的路段盡量坡度均勻,有點像是在上面蓋長城那樣,結果走在古道變得異常輕鬆,確實比一般的稜線坡路要來得輕鬆、有效率多了,也讓親臨現場的我們驚嘆不已。
大陡坡過後,繞過一個山頭就是倫太文東鞍,這裡有數個黑水塘,所以多數隊伍會安排在此過夜。過了東鞍,爬升至倫太文頂的路段仍不時出現古道,但在山頂附近的古道路跡就不清楚了。倫太文山頂雖無展望,但西側制高點附近有草原可以展望南三段諸山。由此看到如屏風般的關門山稜峭壁就在馬太鞍溪谷對面,對比古道從這裡登上中央山脈主脊的峭壁溝,即便是身處現代、習慣進步科技的我們,仍會對當初張兆連團隊既天才又瘋狂的選路感到佩服不已。
如果你是安排倫太文後的古道行程,這段下降到馬太鞍溪谷,接著又上升到中央山脈的路段,各有一千多公尺落差的地形,會是體力的巨大挑戰,且古道接溪谷附近的路段闕如。然而,沿途的古道形式各異,有的聰明腰繞險崖,有的寬達數公尺,猶如豪華高速公路,還有神木營盤址的參天檜木,以及馬太鞍溪的綠水巨石,更有著名的旋轉樓梯,以及最後一段上登主稜的通天之字路,都是這條藏在中央山脈最深處的百年古道,所能帶給登山者最動人的樂章。熱愛中級山和古道的你,此生必定要走一趟。
最佳賣點 : ◆誠品獨家簽名版◆限量200本
◆隨書附贈山岳攝影酷卡3張◆
那是最難抵達的遠方,
也是台灣最後的荒野之域,中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