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動詞: 臺灣族群遷徙故事 | 誠品線上

家是動詞: 臺灣族群遷徙故事

作者 鄭安睎/ 蔡承豪/ 盧啟明/ 顏杏如/ 蔡蕙頻/ 阮氏貞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家是動詞: 臺灣族群遷徙故事:家的形成,是如候鳥般不斷飛翔的旅程,橫跨15000年歷史,譜寫6段臺灣族群故事,重新探索臺灣如何成為我們的家園。: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家的形成,是如候鳥般不斷飛翔的旅程,橫跨15000年歷史,譜寫6段臺灣族群故事,重新探索臺灣如何成為我們的家園。我們對家的認知是多元的。從個人到家族遷徙的足跡、短暫停靠或永久定居的地理空間,到新加入與離開的成員,這些複雜的經驗,構成每人對家的獨有認同,也讓「家」是不斷變動的動詞,而非靜止的名詞。本書由六名臺灣史領域的學者作家,共同寫下六個族群的遷徙故事,也就是不同群體如何以臺灣為家的歷史。其中包含一萬五千多年前就居住在臺灣的原住民移動軌跡;大航海時代,跟著商貿與統治者腳步抵達的漢人;隨著宗教改革與帝國擴張,來到臺灣傳播普世信仰的西方宣教士;日治時期視在臺灣生長、視臺灣為記憶原鄉的「灣生」日本人;二戰後形成特有眷村聚落文化的外省人,以及二十世紀末,在婚姻與工作移民潮中來到臺灣的新住民。這些族群在島上流轉遷徙、築建家園,也面對在同一塊土地上共處的命運,彼此互相對抗、競爭、協商與融合。這種動態軌跡,造就今日臺灣特殊的族群版圖,形塑我們對自己與他者關係的認識。本書將以知性之筆,娓娓道述幾世紀以前臺灣便展開的「家園化」歷程,共同譜寫被隱匿在公眾視野的歷史記憶。◆ 原住民的集團移住與傳統領域變遷◆ 移墾漢人的籍貫地理分布與文化在地移轉◆ 基督教長老教會的信仰傳播與本土認同◆ 在臺日人的原鄉風景與帝國/島國空間移轉◆ 外省群體的眷村文化與世代認同更迭◆ 新住民群體從被汙名化標籤到發展多元異國文化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戴寶村|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陳偉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齊聲推薦:張惠菁|作家張隆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陳思豪|三一長老教會牧師 錢真|小說家 謝金魚|歷史作家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鄭安睎一九七二年出生於臺灣屏東,從大學時期開始喜歡登山活動,先後完成百岳六十座,曾調查過清代蘇花、八通關、關門、崑崙凹、浸水營、阿塱壹等古道,以及踏查日治時期隘勇線與理蕃道路,足跡遍佈全臺。目前任職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擔任助理教授,曾出版或合著過《瀰濃山下的時光》(二○一六年),《原住民族歷史地圖集》(二○一六年)、《臺灣登山史:總論》(二○一三年)、《臺灣登山史:裝備》(二○一三年)、《臺灣舊版地形圖選錄》(二○一三年)、《烏來的山與人》(二○○九年)、《臺灣最後祕境-清代關門古道》(二○○○年)等書。蔡承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金鼎獎最佳著作人。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副研究員、故宮文物月刊編輯委員。研究興趣包括臺灣史、清代檔案、博物館與漫畫等。主要著作有《臺灣番薯文化志》(與楊韻平合著)、〈清代前期臺灣府城的官署園林及遊憩空間之創建〉、〈共力新天地:日治時期高雄地區的沖繩人士群樣〉等。盧啟明一九八二年生於彰化,成長於澎湖、臺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博士班。臺灣神學院道學碩士。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二○二一年─)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主任(二○一八年─)兼歷史委員會幹事(二○二一年─)。 目前研究方向為普世合一運動與基督教政教關係。著有《傳道報國:日治末期臺灣基督徒的身分認同(一九三七─一九四五)》及相關論文五十餘篇。顏杏如臺大歷史學系副教授。專長為臺灣史、日本殖民地社會文化史,關注人群移動與文化變貌。著有〈同為「改造」,各自表述-殖民地臺灣商業女性雜誌《婦人與家庭》的誕生及其女性論述(一九一九-一九二○)、〈追求臺灣的「文化生活」:臺灣人新興知識分子與「生活改善」〉等論文。合著有《「帝國」在臺灣:殖民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蔡蕙頻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是個吃過翻譯蒟蒻的說書人,愛說故事愛寫字;喜歡走路,熱愛旅行,最喜歡打開內建的歷史導航,在舊書、石碑或老巷弄之間穿梭古今,著有《不純情羅曼史:日治時期臺灣人的婚戀愛欲》、《好美麗株式會社:趣談日治時代粉領族》、《臺灣史不胡說:三十個關鍵詞讀懂日治》等多本臺灣文史書籍,並有多篇歷史短文散見於多個刊物。阮氏貞 Nguyễn Bình Trân新住民,因婚姻遷居臺灣。二○○四年開始投入新住民服務、擔任廣播節目主持,二○一八年入圍廣播金鐘獎之社區關懷節目主持人獎,致力於推廣多元文化及新住民語言。關注臺灣移民之性別、階級及族群等議題與研究,目前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博士學位學程博士生。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家園故事 臺灣歷史 戴寶村導讀 變動中的家園第一章 原住民的移動第二章 原鄉轉漢土第三章 普世與本土的宣教腳蹤第四章 在臺日人的故鄉意識與我們「記憶所繫之處」第五章 外省人的故園與新家第六章 新住民與新家園本書作者簡介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

商品規格

書名 / 家是動詞: 臺灣族群遷徙故事
作者 / 鄭安睎 蔡承豪 盧啟明 顏杏如 蔡蕙頻 阮氏貞
簡介 / 家是動詞: 臺灣族群遷徙故事:家的形成,是如候鳥般不斷飛翔的旅程,橫跨15000年歷史,譜寫6段臺灣族群故事,重新探索臺灣如何成為我們的家園。: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376676
ISBN10 /
EAN / 9786267376676
誠品26碼 / 2682628510000
頁數 / 208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21* 1.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家園故事 臺灣歷史
戴寶村(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

人類社會的結構從個人到到家庭、社會而至國家,還有群體的互動以及移動與流動,移動是重要特色之一。我曾以「海洋島民、原住民、移民、殖民、國民、公民」等六民代表臺灣歷史主體人群的總成表徵,突顯臺灣是由南島語族原住民和漢語系移民族裔形構的國家。人群的移動包括島外、島內過海的移動,以及島內異地的遷徙,不同時期型態的移民造就臺灣社會的異質性與多樣性。本書以變動的家園為核心,串聯不同時期移民現象,產出貫時脈絡的歷史書寫,開拓普及歷史知識──「史普」的新風貌。

本書從原住民談起,原住民的移動有自力與他力因素,早期的埔漢關係,導致平埔族混融入漢人主流社會或遷移,近代以來的原住民在國家政治力及資本主義經濟力衝擊下,從部落移住到成為都市原住民,原住民成為少數且弱勢的族群,吾人應從原住民與外來者對應關係、原住民族群差異以及造成臺灣社會多元性、還有從血緣及文化溯源的「原、元、源」三重觀念,來思考原住民在臺灣社會歷史文化的意義。

清治時代的臺灣移民主要是經濟性質移民,閩粵移民來臺力事農商建立新家園,移民者先天具有追求「不被管之自由」的抗爭精神,因此清治兩百多年間抗清民變不斷,又有福客、漳泉分類對抗迭起,但大致在開台祖之後三代就在地化,所謂:「一代親,二代表,三代散了了」、「臺灣不認唐山」正是最佳寫照。尤其到十九世紀末期涉外關係頻繁,遭逢異人他者而更加強我群意識,因此一八八四年「西仔反」(法軍攻臺)時出現「西仔來打咱臺灣」之臺灣共同體的概念。一八六○年代臺灣開港通商是臺灣歷史的重要轉換期,商業貿易使臺灣與世界市場聯結,西洋文化也透過西教傳播導入臺灣,強調本土神學的新教在臺灣南北並進,結合宣教、醫療、教育三大事工,使「番仔教」為臺灣文化注入新元素,馬偕更以「最後的住家」的詩歌對異人異教在地化作最佳的詮釋。

一八九五年日本領臺後,另一波移民進入臺灣,主要是日籍的公教軍警為主及部分商工農漁人士,他們來到南國臺灣後將異鄉故鄉化,如一九二〇年代將很多日本地名移植臺灣,把滬尾(淡水)比擬神戶,草山廣植櫻花,營造北投溫泉浴場,多處山岳也命名為富士山,如八里的尖山和苗栗的加里山等。在臺日人居住生活空間與臺人有別,政策標榜同化主義,實則不鼓勵通婚,日臺共婚到一九三三年才得到法律正式認可,日臺人之間還是存在相當大的差異。終戰後軍人不計之外,有三十二萬多日人引揚返日,只有極少數的一千多人留台。五十年的「日本時代」促使返國的日人在一九五○年成立「台灣協會」,連在離島的澎湖日人也在一九六七年成立「台灣馬公會」,牽繫曾是家鄉而實已是異國的情懷。至於日人所留下的建物設施、治理規制、日式語詞、生活文化等殖民遺緒成為臺灣歷史的元素,尤其在八〇年代民主化、本土化之後,再度被重視發掘保存再利用,形構臺灣人一度被扭曲斷裂的歷史記憶。

一九四九年國共內戰潰敗的國民黨政府,在極短時間內播遷約一百二十萬人到臺灣,這是以軍公教人員為主的政治性移民。這群「外省人」在臺灣的居住分布、職業、政經地位、語言和生活文化與在地本省人大相逕庭,但隨著時間推移,藉由共同的教育與生活經驗增強互動聯結,低矮眷村變成高樓新城,芋仔番薯結連理創造新生番芋仔,光復大陸的口號不如在光復南北路的奔逐,政治情勢從「打回去」到「回不去」,開放探親之後逐漸「回了不再去」。進入二十一世紀,這批政治移民進入第三代,也正是「三代在地化」的階段,祖國山河終究是原鄉夢土,立足擁抱踏實之地才是真正的家園。

臺灣在一九九○年代進入跨國移民階段,包括男性為主的產業移工,以及女性為主的婚姻移民及社福移工,婚姻移民人數達五十多萬,已接近原住民族人口,過去的「四大族群」變成「五族共和」,婚姻移民的新二代已活躍於臺灣社會。跨國移工與婚姻移民和臺灣的經濟、社會息息相關,時時可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是臺灣社會的新成員,也引入新的文化成分,如越南、印尼、泰國等風味飲食最為明顯,當代新移民也突顯臺灣納入全球化的大趨勢。

本書以時序脈絡為經,從人群的移動、互動與變動作貫時性的歷史鋪陳,撰稿者對該主題都專精熟稔,以清新流暢的筆法書寫,尤其是以人群基本結構的家園作歷史敘事,符應我一直在倡議的「你的故事 咱的歷史」 (Your story Our history)之宗旨,確實能為推廣臺灣史知識體系的「史普」增加力道,樂見書成流通傳播,爰特撰序為之推薦。

試閱文字

內文 : 在臺日本人的故鄉意識與我們「記憶所繫之處」

顏杏如

楔子:「故鄉」的旋律

兎追いしかの山 小鮒釣りしかの川 (曾追捕兔子的那座山丘 曾釣過鯽魚的那條河流)
  夢は今も廻りて 忘れがたき故郷 (至今仍午夜夢迴 難以忘懷的故鄉)
いかにいます父母 恙無しや友がき (父母今如何? 朋友可無恙?)
  雨に風につけても 思い出る故郷 (每逢風雨 想起故鄉)
志しを果たして いつの日か帰らん (待我實現夢想 總有一天要回到故鄉)
  山は蒼き故郷 水は清き故郷 (山巒翠綠的故鄉 流水清澈的故鄉)
——〈故鄉〉(1914)作詞:高野辰之/作曲:岡野貞一


二○○一年我到日本東京留學,得知我研究主題的一位學姊,熱心地介紹我參加一場集會「台中會」。「台中會」,顧名思義,是戰前居住在台中的遣返者之集會。在那裡,我初遇在台灣出生、長大,戰前被稱作「灣生」的日本人們,這也是我與〈故鄉〉這首歌的邂垢。還記得那一天,一位老奶奶像遇到故友般地向來自她心之故鄉──台灣的我,親切地訴說她幼時的成長之地清水。不是台中人的我,只能靜靜地聽他訴說,偶爾報以微笑,內心對於無法回以同樣的熟悉與熱切,感到有些懊惱與詫異。望著滿座白髮銀銀的老人家們,我想起小學和高中時微不足道的往事——校長曾在校慶時向操場上的我們介紹遠道而來的日本人校友。那時的我和同學們面面相覷,內心滿是疑惑——為何會有日本人校友?這個甚少被想起的疑惑,直到我大學畢業開始研究「在台日本人」時才解開。

留學期間,因為研究的關係,我陸陸續續參加過一些相似的集會。這些聚會有的是以居住區為範圍(如昭和町會),有的是以畢業學校為單位(如榕蔭會),但參加者們都是戰前曾經居住在台灣、在台灣出生長大,戰後遣返回到日本,當時在我眼中已是爺爺奶奶輩的日本人們。會中,老人家們細數那些他們熟悉的台灣風景與童年回憶,鄉愁滿溢。而〈故鄉〉低沈而溫暖的合唱,總是在開幕或閉幕時緩緩響起,流瀉整個會場。

「故鄉」、「懷鄉」,是貫串這些聚會的主旋律。遙想故鄉台灣,以及「遣返者」們的連帶感,牽成了這些聚會。而「灣生」的懷鄉之情,又與我年少時不解的記憶產生了連結。這些看似個人的微小記憶,其實鑲嵌在不同群體的集體記憶與不同世代的記憶斷層中,同時,又與曾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生活過的人們如何將他鄉變故鄉,今日的我們如何認識、打造家園緊緊扣連。

這個篇章的主角之一,是一八九五到一九四五年作為殖民者、也是離鄉者、移居者的日本人,及其第二代、第三代,和台灣之間的故事——如何在「異鄉」生活,如何將「異鄉」變成「故鄉」的故事。「故鄉」對發話者而言,是一個主觀可以選擇的空間或場所,在第三者的認識中,則是發話者「起源」的土地,因此,故鄉意識的認知與建構攸關著自我認同。不同世代的在台日本人如何訴說他們的故鄉?攸關自我認同的故鄉意識,隨著時間與世代的差異,呈現何種面貌?背後又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存在著哪些建構故鄉的力量?讓我們試著從歷史的脈絡,探問戰前世代的差異,以及「故鄉意識」建構的背後存在的各種力量。

但這個篇章的主角,還有我們,曾經的被殖民者,也是今日家園的主人。在台日本人的故鄉意識與懷鄉之情,與今日的我們何關?法國史學家皮耶諾哈(Pierre Nora)將「記憶所繫之處」(lieu de memoire)定義為「一種物質或非物質實體,經由人類或時間轉變,而成為一個社群的象徵性遺產」,它包含了歷史的、知性的、感性的、許多時候是無意識的,具有深奧多層次的內涵。在台日人的故鄉,既是實體的空間──台灣,也是認知、情感層次的非物質實體,在歷經諸多力量與時間轉化後,它是否只屬於前在台日本人「在遠方遙想之處」,抑或也轉化為我們的象徵性遺產?文末,讓我們透過日式建築保存的例子,思考台灣社會如何看待涵蓋歷史、情感的日人故鄉記憶,並將之納入打造家園的歷程。

在日本帝國的擴張下:異地.他鄉

時間拉回一百多年前的一八九五年,甲午戰爭後,台灣成為日本的第一個殖民地,也開啟了日本邁向帝國之路。隨著日本帝國的擴張與資本的活動,許多日本人一波一波地航向殖民地台灣。對第一代來到殖民地台灣的日本人而言,鄉關何處?

十九世紀後半的日本,隨著工業化,人口從農漁山村移動至都市,離鄉者也重新在都市空間中意識、建構「故鄉」。一八七○年代以後,日本官方開始以獎勵移民的方式作為解決人口問題的對策;隨著一八九五年日本邁向帝國之路,人口的移動更不僅止從鄉鄙到都城,也開始跨越原本的國土疆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關於「故鄉」的官方言論便在鼓舞「遠征精神」的思想脈絡下展開。一九○○年代極具官方性質的《台灣日日新報》上寫道:「所到之處皆故鄉,實乃遠征精神之發現」。在宣揚遠征精神的時代脈絡下,思念故國的家園並非被讚許的行為;相反地,在異地創造第二、第三故鄉才是令人尊崇的。在一個鼓舞遠征、海外雄飛的時代中,「在他鄉創造故鄉」成為官方的論述主軸。報章雜誌上念茲在茲的是冀望在台日本人能涵養故鄉在台灣的觀念,並期許埋骨於台灣。

然而,與官方的立場相違,移居至殖民地台灣的日本人,往往視台灣為旅居之地,既不打算長久居住,也未如官方期許般涵養「故鄉在台灣」的觀念。相反地,他們透過同鄉組織,遙想在日本的故鄉,創造與日本內地故鄉連結的空間。

殖民地台灣很早便已出現以日本地方的「縣」為單位的同鄉組織「縣人會」。日本共有四十七都道府縣,日治中晚期的一九三一年,殖民地台灣共有四十四個「縣人會」,意味了幾乎各縣都有各自所屬的同鄉組織。「縣人會」的目的為「親睦」,每年舉辦新年會、送別會等活動。鄉里故人齊聚一堂,送往迎來、語舊談新;吉凶相問、憂喜相分,在「外地」小島中形成了相互慰藉、勉勵的空間。而聚會中家鄉的語言、家鄉的食物、家鄉的表演,也為在台日人的「外地」生活創造出與「內地」故鄉連結的空間。透過「縣人會」的活動,在沒有血緣、地緣的土地上架起人際網絡,也維繫離鄉者與離鄉者、離鄉者與「內地」故鄉之間的關係。

縣人會的活動與官方不鼓勵思念故國家園的立場相矛盾,然而,聚會之時,會員們往往以鄉黨提攜、「海外雄飛」相互勉勵,甚至以此延伸至「國運」的發展。「愛鄉」延伸至「愛國」的邏輯,賦予縣人會活動合理性與正當性。在語彙的包裝下,縣人會的聚會成為一種人際資本、海外雄飛的必要條件,與國家發展密切連結,甚至也不與埋骨台灣的決心相違。

與日本本土故鄉的連結,不僅表現在結社、聚會活動中,也表現在故鄉書寫與文藝創作中。在縣人會發行的會報上,在台日人往往以特定的地理景觀,凸顯故鄉的山河風光,以此標示自身的出自。但另一方面,當意識到讀者橫跨不同出生地之時,也出現另一種「匿名」的故鄉——選取特定風物,卻未標示特定場所。一九○○年二月,《台灣日日新報》曾以「懷故鄉春」為課題,募集詩歌、俳句等作品。獲選者的作品多將思鄉之情寄寓櫻、梅;而多數的作品,卻難以辨識故鄉的具體地點。寓景寄情、托物思鄉,是跨越時空、人群常見的書寫方式,然而,擁有不同出自、經驗、歷史背景的人群,會將視線停佇於不同的風景;眼中的景物,也映照著獨特的意義。櫻、梅在日本是冬末春初時節的景物,能夠召喚共有的文化情感;在台灣卻是必須跋涉山區,才難得一見的溫帶植物。在地理景觀、季感差異,以及他鄉─故鄉的對比下,從日本各地渡海而來的日本人,不約而同選取了櫻、梅作為懷鄉之際吟詠的對象。橫跨日本各地共有的特定風物,讓擁有不同故鄉的離鄉者,一齊喚起記憶中的風景,一個擴大、均質化的故鄉──無關出身何地,無涉地方性差異,相對於一個共同的異鄉台灣,一個共同的故鄉「內地」也被想像建構。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家的形成,是如候鳥般不斷飛翔的旅程,
橫跨15000年歷史,譜寫6段臺灣族群故事,
重新探索臺灣如何成為我們的家園。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