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聊、空虛、絕望......紓解無助感的哲學配方
作者 | 陶國璋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無聊、空虛、絕望......紓解無助感的哲學配方:面對自己,往往是我們最無助的時候⋯⋯人生的意義這東西,到底是否存在?!從了解日常情緒狀態,到紓解絕望的一本書:誠品以 |
作者 | 陶國璋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無聊、空虛、絕望......紓解無助感的哲學配方:面對自己,往往是我們最無助的時候⋯⋯人生的意義這東西,到底是否存在?!從了解日常情緒狀態,到紓解絕望的一本書:誠品以 |
內容簡介 面對自己,往往是我們最無助的時候⋯⋯人生的意義這東西,到底是否存在?!從了解日常情緒狀態,到紓解絕望的一本書情緒不是心理學的範疇嗎,哲學能處理情緒嗎?我不閒,只是沒心情!無聊空虛是個問題嗎?我媽對我的操控心理,該怎麼分析?沒有悲傷的感覺,原來是憂鬱至極?是什麼讓人對抗自己、傷害自己?絕望還能分類型?!能知道它的本質就不錯了⋯⋯林夕歌詞原來是佛學入門書?人生的苦相、命運與命限,這麼沉重的東西,要如何接受? 本書以哲學方式探討各種情緒形態,尤其針對時下青少年的無聊感、空虛感、絕望感,是對於如何處理情緒的一種哲學回應。第一章包括陶國璋與另一位研究情感與哲學的香港哲學學者黃沐恩的數篇對談,以存在主義、中國哲學等多種哲學角度,認識人的各種基本情緒;第二章剖析一些情緒的異化現象,助我們面對及剖析情緒的糾結;第三章探討空虛感、絕望的類型與本質,處理情緒危機與存在危機;第四章助我們從困境中思考人生的意義。陶國璋是香港著名哲學家,從事哲學普及工作多年,書中涉及的怖慄感、荒謬感、人生意義等問題,陶國璋先生思考經年;本書中的內容在陶氏過往著作的基礎上,再通過與年輕學者黃沐恩、吳啟超對談,思考晚近的現象、影視作品、流行曲等,從而引入了更多新的思考。
各界推薦 青年學者對談切磋.黃沐恩(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吳啟超(臺灣政治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攜手推薦Roger大師兄(「哲學有偈傾」主持)白水@好青年荼毒室阮子健(電台節目主持)陳志強(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作者介紹 陶國璋新亞研究所榮譽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助理教授,師從哲學家牟宗三先生。研究興趣包括:儒家、道家哲學、宋明理學、佛家哲學、中國哲學史、康德哲學、中西哲學比較、存在主義與人生哲學、形而上學。主要教授通識課程:中國哲學主流思想、死亡與不朽、幸福論、思考的盲點、愛情哲學、電影、哲學與人生、存在主義等。著作有《開發精確的思考新編》、《思考的盲點》、《生命坎陷與現象世界》、《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哲學的陌生感》、《哲學的追尋》及《愛的盲點.80後篇》等。從事哲學普及工作多年,經常以哲學思辨回應各類時事、社會與學術議題。於 Youtube 頻道 memehongkong 上有總播放量達百萬的哲學講堂影片《哲學五厘米》,另亦在「堅離地球沈旭暉X馮智政」上有哲學講堂影片《哲學20分》。。
產品目錄 第一章:認識基本情緒的哲學 1— 情緒也有哲學嗎?2— 厭惡與噁心3— 憤怒4— 睚眥必報 5— 恐懼感6— 怖慄感7— 才能嫉妒8— 情愛嫉妒 9— 依戀之愛10— 悲傷11— 無聊感12— 羞恥感13— 罪疚感 第二章:情緒異化現象 1— 令我們無法幸福的自我偏執2— 自戀3— 自我保衛機制4— 對抗自己 5— 怨恨的愛6— 嫉妒成狂7— 操控狂與施 受虐8— 負罪感9— 憂鬱沉溺 第三章:輕不著地的空虛至沉重的絕望 1— 絕望蔓延的時代2— 絕望的類型 3— 絕望的本質4— 如何覺識輕生的念頭5— 人生為何充滿荒謬感6— 如何超克無理可說的荒謬世界7— 絕望情緒的出口 第四章:人生的意義 1— 意義來自何處?2— 潛水鐘與蝴蝶3— 從艱難的處境中活出意義來4— 林夕的佛系歌曲5— 甚麼是人生的意義?
書名 / | 無聊、空虛、絕望......紓解無助感的哲學配方 |
---|---|
作者 / | 陶國璋 |
簡介 / | 無聊、空虛、絕望......紓解無助感的哲學配方:面對自己,往往是我們最無助的時候⋯⋯人生的意義這東西,到底是否存在?!從了解日常情緒狀態,到紓解絕望的一本書:誠品以 |
出版社 /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9812332 |
ISBN10 / | |
EAN / | 9786269812332 |
誠品26碼 / | 2682595053005 |
頁數 / | 272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8*21*1.45cm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404 |
內文 : 情緒也有哲學嗎?— 1
對談者:黃沐恩(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哲學博士,香港恆生管理學院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著有《情動於中:生死愛慾的哲學思考》)
陶國璋(下稱陶):黃沐恩博士是專門研究情緒哲學,本來這科 目比較冷門,通常哲學都是研究形而上學、知識論等等。但研究情緒,一般此範疇都是心理學研究居多,即是該如何輔導,或怎 樣解決情緒問題。其實情緒哲學該怎樣思考 ?
— 要平衡情緒的波動,先要了解它
黃沐恩(下稱黃):其實情緒哲學在哲學界一直都不流行,自柏拉圖起,我們都強調理性,情緒就是阻礙理性的東西。所以你不需要研究情緒,你只需控制它、趕走它就可以了。但慢慢我們發 覺並非如此簡單,或者說,若你真的要控制它,但你不了解它 的本質,是很難控制的,所以就有人嘗試去研究情緒哲學。現代 英美相對流行的一個派別,叫認知情緒理論(cognitive theory of emotions),雖說這是很新的東西,但其實它是源自於古希臘的斯 多葛學派,所以它會叫自己做 Neo-Stoicism,新「斯多葛」學派。 斯多葛學派的理論挺特別的,因為我們一般認為情緒就是一種感 覺,或是一種身體反應之類,但斯多葛學派則認為 ,情緒之為情 緒的關鍵在於它是一種判斷。當你判斷自己遭逢危險時,你就會 經歷恐懼的情緒,這是斯多葛學派的核心,引申至現代也是以此 作為主張。
陶:我對這方面不太熟悉,但在網臺聽蕭若元先生提過,印象深 刻。他說情緒是我們思維或理性的「打包」(綑綁式連結)活動,是 package,即綜合在一起。例如我們看見一隻老虎,你不 可能在思想或概念上分析,這隻是甚麼動物,體型有多大。你只 要見到牠的斑紋,意識到這是危險的動物,你就要逃跑;這是一 種保護自己的方式。又如嫉妒,原來仇殺案中,男性嫉妒作為動 機佔很高比例。他見到女性所謂紅杏出牆時,會攻擊甚至擊殺所 謂姦夫,因為他懷疑自己孕育的下一代不是自己的,這非常影響 他的所謂 resources(資源)。於是情緒就變成一種打包活動,即 只要見到紅杏出牆,他就會撲殺對方。
黃:其實我也很同意這種打包論,當然這是一種很實在的講法,但我們心理學或哲學其實也有很多相近的特定名詞,其中一位心 理學家 Richard Lazarus(理查.拉薩魯斯),他把不同打包, 稱為 Core Relational Theme,意思是每種情緒都在處理一個特定 的演化危機,例如恐懼處理生命受威脅的情況,恐懼時,自然會 作出一系列反應。但正因這種 package(打包)特性,使我們很 容易忘記情緒背後包含的判斷。因為我們不需有意識去判斷,就 已反應了,但這不等於你沒有判斷,因為我們可能是無意識地判 斷,甚至是我們的身體比腦袋更快速地判斷。所以如果我們某程 度上想了解或控制情緒,我們必須找回這些情緒背後的判斷,才 能夠幫助我們去控制情緒。
陶:這一點我也覺得很有道理,因為人類已活在一個比較文明和有文化的階段。我們在原始森林或草原建立出的本能反應,有時 是不適用的,很多時候都不適用。但因為已過太長時間,即幾百 萬年。在智人階段時已打包成某些恐懼、憤怒、仇恨,這些仇恨 甚至變成現在所說的種族主義。所以對於情緒,有時我們也能感 覺到它變成一種衝動。在文明社會或現代社會裡,我們發現衝動是需要調節的。但這樣說是否表示所有情緒都純粹是生物的保衛機制呢?
— 情緒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
黃:對於最初、最基本的情緒,我們可以這樣說。譬如有不少心理學家,例如很有名的 Paul Ekman(保羅.艾克曼)。他認為我 們有六種基本情緒,包括快樂、憤怒、恐懼、噁心和悲傷、厭惡。 這些就是基本情緒。 但很明顯人的情緒很豐富,不止這六種。以悲傷為例,有人稱為 悲傷,有人稱為絕望,有人稱為難過,各有些微不同,似乎跟生 物保護機制沒有直接關係,是受到社會文化影響,而衍生或演化 出不同情緒的細節。
陶:剛才提到「情緒認知進路」,是否用作認識情緒的基本形態?
黃:所謂情緒認知理論,是嘗試分析每個情緒涉及的判斷,即 是你一定要作出某種判斷後,才會感受到某個情緒。一些認知 心理學家在這部分做得非常仔細,甚至把某個情緒出現之前涉 及的十二個判斷都分析出來。當然不是說你看見蛇後,要作出 十二個判斷才會害怕,而是指在「害怕」這個情緒的 package 裡,其實已包裝了許多判斷在其中,是在長年演化之中,以千 年、萬年、十萬年計而寫錄下的。我們必須把它找出來,知道 原來涉及 A、B、C、D、E 等等這些判斷,才能幫助我們去理解 (情緒),我認為這個理論最強的地方,是能幫助我們理解情緒的複雜性。
陶:但有一個問題,東方哲學對情緒的理解又不一樣。例如宋明 理學家朱熹說過:「存天理,去人欲」,這區分會否和剛才的說法有衝突?天理是指道德的規律,是良心的規律,而人欲就是貪 婪或剛才說的慾望。人欲則被界定為自私,天理則是公共的心, 公心的部分,這種說法是否一種反思呢?
黃:其實現代科學家對此都有很多意見,其中一點是,到底道德 是否後天才學會的?我們是否在演化機制中演化出道德這回事, 所以我們天生就會— 至少對於某些道德要求有所追求,例如公 平;公義就比較難說,但公平就相對明顯;又或是中國哲學家很 喜歡說的惻隱之心,我們可以有很多翻譯,你可以稱為 shame 或 guilt。
一些兒童心理發展研究,發現兒童大概在 18 至 24 個月左右,普 遍都會出現 shame 或 guilt 這種情緒,不需學習,這似乎是證明 這些事情可能是生而有之的證據。
陶:但有一種想法,例如孟子講的四端之心,惻隱、是非、羞 惡、辭讓,這惻隱之心,可以譯作 empathy,即同情心。這可以一個大腦內,人類特別豐富的,叫 mirror neuron 的鏡子神經元 來解釋。因為我們能代入另一個人,才能學習,以這種目的式解 釋的話,惻隱之心只不過是人類發展到某階段的倒影。 另一個我們剛才提到的,是非之心,可引申為對公平的要求。這 裡有個反駁的例子,例如讓兩個小朋友做實驗,一個拿著十枚金 幣巧克力,要他分配,他直接把九個留給自己,一個給別人,或只分配兩個給別人,但對方也可以否決,那就兩個人都沒有巧克力。因此,只要另一個小孩覺得分配的方式不公平,就很容易生出一種有趣的報復心態,而進行拒絕。這解釋了是非之心所代表 的對錯或公平,往往是人類長期的博弈效果,甚至是一種原始博弈效果,這很有趣。還有一個要稍微補充,待會我們可以再思考 一下,就是辭讓之心。 辭讓之心就是禮讓、讓座,因為我們作為群體生活的人類,需要互惠而利他。《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 1976)提到, 我們幫助對方,對方也幫助我,於是人們能在合群中得到很多回應。所以你的辭讓不是無條件,而是希望得到回應。 最後一種羞惡之心,你剛才也討論過,就是 guilty 的感覺,很可 能也是基於我們在群體生活中需要得到認同。當失去認同時,我 們就產生一種羞惡感,例如秩序感很強的日本社會,同時羞惡感也很強。在互相影響下,就形成了辭讓,所以辭讓是生物學的。 我們稍後再具體地談談不同情緒的形態,接著再分析一下,再了解這個問題。
最佳賣點 : 面對自己,往往是我們最無助的時候⋯⋯
人生的意義這東西,到底是否存在?!
從了解日常情緒狀態,到紓解絕望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