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思維: 從戒菸、減肥, 到升職加薪, 擺脫我們說到卻做不到的人生困境 | 誠品線上

The Decisive Mind: How to Make the Right Choice Every Time

作者 Sheheryar Banuri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決策思維: 從戒菸、減肥, 到升職加薪, 擺脫我們說到卻做不到的人生困境:每年都是減肥元年?明天開始就戒菸,但明天一直復明天?明明已經下定決心執行,但目標好像永遠都離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每年都是減肥元年?明天開始就戒菸,但明天一直復明天?明明已經下定決心執行,但目標好像永遠都離我們那麼遠?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不知道怎麼做出關鍵決定!在充滿選擇和干擾的世界中,任何的猶豫不決都可能會讓人陷入瓶頸,這可能導致錯失機會,甚至造成壓力、損害關係。在《決策思維》中,知名行為經濟學家謝赫拉爾‧巴努里教授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決策框架,讓你能夠一次又一次地選擇你想要的生活。謝赫拉爾指出,我們做出錯誤決策的原因,在於我們的大腦往往習慣選擇方便又簡單的方式去執行決策,尤其當我們的生活常常讓我們疲於奔命,甚至是沒辦法留給我們太多的思考時間,例如當工作一整天疲憊的回到家要思考晚餐的時候,在煮飯與用手機叫外送之間,我們往往都會選擇叫外送,即使你知道自己煮可以幫助自己省錢或是吃得更健康。而這樣久而久之下來,這種思考模式建立起的行為就會成為習慣,影響我們做出正確決定。透過行為科學、心理學,以及現實生活的諸多案例,謝赫拉爾為我們指引出能有效達成目標的決策框架該如何建立。他認為,我們所做的每個決定,從最小的到最重要的,都可以依照頻率與影響所交織而成的決策框架上分類,藉此了解自己在執行的決策類型是什麼,進一步決定該為這項決定付出多少心力,例如從對自身影響較低的決策(去面試時該穿什麼顏色的西裝)中抽離,投入到對自己更高影響的決策(找專業人士幫我提昇面試技巧)之上;又或者是將高頻率的決策(午餐吃什麼)轉變為低頻率的決策,也就是一旦做出選擇就不需要再花費心力去思考和處理(例如在星期日晚上做好一整周的便當),幫助我們釋放重要的思考能量到更重要的事情上。除此之外,我們在設定目標時往往容易高估自己,然而每個人的毅力有限也有所不同,能夠一心不亂堅持到底決不動搖的人少之又少,因此我們還要學會透過了解自己來進一步建立「正確」的目標,並藉由打造個人專屬的回饋機制避免半途而廢,讓我們在不斷的練習之中,培養出獨一無二的決策思維。無論這個目標是什麼——不管是你每天的待辦事項,還是你人生中最大的志願:決策思維會設定目標、制定計劃、確定決策並執行。要能夠做到這一點的關鍵在於──你是真的想要豐富你的人生。你不需要很出色。你不需要與眾不同,也不需要假裝成你不是的那種人。你只需要了解自己,並在自己的限度範圍內努力。從重大的、改變生活的選擇到塑造你日常生活的日常決定,《決策思維》讓你掌握自己的決策,並讓你走上更果斷的道路。無論你是想要做出大膽的職業選擇,改善關係,還是簡單地提高整體健康水平,決策思維都將幫助你發揮自己的巨大潛力。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資深媒體人、News98《財經起床號》主持人 陳鳳馨社群玩家、電商人妻 孔翊緹台灣大學領導學程兼任副教授、前麥肯錫資深顧問 孫憶明財經主播、主持人 朱楚文 ──共同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謝赫拉爾‧巴努里是一位在國際上受到認可的行為經濟學家,對人類動機和激勵有著深刻的理解。他目前是英國諾里奇東安格利亞大學經濟學院的副教授。他擁有近二十年的行為經濟學和政策研究經驗,為世界各地的政府機構提供了政策指導。他經常與世界銀行、聯合國和GIZ等多邊組織進行諮詢。他的工作已在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並且他是世界銀行具有影響力的《世界發展報告2015:心智、社會與行為》的合著者。他還是《Good Decisions for Strange Situations》一書的作者。他的研究基於對全球範圍內的人類決策進行實驗室和實地實驗的結合。他的專業知識使他能夠揭示有價值的人類行為洞察,並透過各種管道分享,包括在領先的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為政府撰寫政策摘要以及撰寫關於行為科學主題的書籍。他出生於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後來搬遷至劍橋並定居於該處。他擁有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的公共政策和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譯者 李伊婷1980年生,高雄人。現為自由工作者及譯者。譯有小說、心理勵志、醫療保健、商業、運動、哲學等多種書籍。譯有:《監獄醫生:圍牆之後的痛苦與生死》、《紅土之王:拉法‧納達爾》、《百倍獲利,複利投資選股指南》、《我睡不著的那一年》、《與父親打一場高爾夫》、《投降輸一半:破解堅持的迷思,建立適時放棄的生活新策略》《寫作的本事》、《自我提問的力量》、《吃出好心情》等書。聯絡方式:stellayiting@gmail.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次 前言:人vs 山 第一章:就再喝一杯……決策框架簡介第一部分:行為見解第二章:長時間輪班與致命失誤……決策、努力與疲勞第三章:群眾的智慧……決策與動機第四章:願意等待的人是有福的……決策與時機第五章:你有看到一隻大猩猩嗎?感知與現實第二部分:路線圖第六章:目標、目標、目標……目標設定的科學第七章:為什麼你不能像其他人一樣?建構回饋第八章:我能從中得到什麼?建構獎勵第三部分:決策框架第九章:小決策的暴政……基於影響的錯誤分類第十章:我想要加入健身房!基於頻率的錯誤分類第十一章:讓我們開始吧!建立並實施你的計劃後記:人vs 山註釋致謝

商品規格

書名 / 決策思維: 從戒菸、減肥, 到升職加薪, 擺脫我們說到卻做不到的人生困境
作者 / Sheheryar Banuri
簡介 / 決策思維: 從戒菸、減肥, 到升職加薪, 擺脫我們說到卻做不到的人生困境:每年都是減肥元年?明天開始就戒菸,但明天一直復明天?明明已經下定決心執行,但目標好像永遠都離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375891
ISBN10 /
EAN / 9786267375891
誠品26碼 / 2682582730001
頁數 / 328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X1.6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一九二七年,股市正急速走向大蕭條。但當時沒有人知道這一點。華爾街景氣繁榮,交易員忙於賺取前所未有的大筆財富。其中有一位異常積極的年輕人叫比爾,他的職業成功掩蓋了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
比爾來自一個平凡的家庭。他從小就對喝酒持有合理的懷疑態度,尤其是因為他的祖父曾經是個酗酒者。比爾於一九一六年徵召入伍,一年後晉升為軍官。比爾具有非凡的領導才能,而軍事生涯為他打開了許多門。他被介紹給有錢有地位的人物。一九一七年,在一個極具影響力的家族舉行的晚宴上,比爾第一次喝了酒。比爾發現酒精的效果非常神奇:他和宴會主人之間的社交障礙消失了,讓他可以盡情享受愉快時光,擺脫社交焦慮。幾乎是當下瞬間,比爾發現自己在沒有喝酒的情況下,在別人面前會感到自卑和緊張。這就是比爾對酒精的熱愛和成癮的開始。
時間快轉到一九二七年。比爾已經成為一名保證金交易員,賺的錢多到不知該如何花用。他也很受人歡迎,結交了許多朋友,也為這些朋友賺取到許多小錢。然而,比爾的酗酒習慣是眾所周知的。它已經逐漸滲入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使關係變得緊張,包括他的婚姻。當下午三點股市收盤時,比爾就會去酒吧。他常常一個晚上就花掉五百美元,這相當於今日的七千多美元。比爾的妻子洛伊絲說過一個故事,說他把她留在美加邊境,沒有錢,也沒有交通工具,這樣他就可以越過邊境去喝酒,遠離她關切的目光。
一九二九年股市崩盤,比爾失去了一切。他從富有變成背負近六萬美元的負債。然而,他並沒有失去對喝酒的興致。比爾繼續大量酗酒,導致譫妄和精神障礙。洛伊絲長期以來一直擔心他的酗酒問題,但是他一再地說謊(甚至連聖經上的宣誓都違背了),這讓她感到無助。
一九三二年,兩位華爾街的聯繫人提供給比爾一家投機交易公司的慷慨股份,但條件是:如果他再次開始喝酒,他將失去自己的股份。比爾已經跌到谷底,他自己也很清楚。他認為這是他所需要的動力。他簽下了合約。【2】
最初幾個月,比爾一直保持清醒。他回歸的消息傳開。他在華爾街的聲譽開始改善。他發現這段時間甚至連喝酒的慾望都沒有。然而,一切都在紐澤西州與一些工程師的出差旅行期間改變了。晚餐後,工程師邀請比爾一起玩撲克。他婉拒了加入比賽,但他走進了他們的房間。
工程師邀請他喝一種當地飲料,一種名為「澤西閃電」的蘋果白蘭地,而他也拒絕了。隨著夜幕降臨,比爾拒絕了進一步的酒精提供,甚至向他的同伴透露了他的酗酒問題。然而,在接近午夜時,比爾的決心變得薄弱。他說服自己以前從未嘗試過這種酒,而其他人都如此享受,他可能正在剝奪自己的體驗。況且,只喝一杯肯定不會怎樣的。最後,他屈服於誘惑——他的一杯酒變成了三天的狂歡。再一次,比爾失去了一切。【3】
一九三三年,比爾第四次因酒癮住院。年初時,他和妻子身無分文,一同住在比爾的姐姐與姐夫家。他的姐夫是一位骨科醫生,在目睹了比爾掙扎於對抗酒精,便將他送進由威廉‧西爾沃斯博士(Dr William Silkworth)經營的查爾斯‧巴恩斯‧湯斯醫院(Charles B. Towns hospital),西爾沃斯博士是一位專門治療酗酒的著名心理學家 。比爾的姐夫支付了他的治療費用。然而,即使是這種家庭團結的努力還是不夠——比爾在醫院的治療下有所好轉,但出院後又復發了。他入院四次,最終被告知,他要嘛死去、要嘛永遠被送進收容機構,這就是他對酒精成癮的嚴重程度。他的情況看起來毫無希望可言。
但是……比爾在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一日喝下他的最後一口酒,在餘生中他從此保持清醒。這是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許多人都已經放棄他了。然而,比爾並不是獨自一人做到這件事的。他從他自己創立的一個組織中獲得幫助和支持,這是在他最後一次住院期間的一次靈性上的頓悟後才成立的。這個組織就是匿名戒酒會(Alcoholics Anonymous)。


十二步驟計劃與決策思維

我們很少有人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對抗如此嚴重的成癮,或做出如此糟糕的決定而毀掉自己的人生。然而,就像比爾一樣,我們許多人,儘管在其他方面取得了成就,卻仍有未能實現的目標、無法實現的夢想。本章將教你如何做出決定,幫助你更仔細地審視它們,並向你展示做出更好決定的途徑。賭注可能不像比爾的例子那樣攸關生死,但如果我們能夠培養堅持自己選擇的能力,如果我們的想法與行動一致,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一些事情可以得到改善。也就是說,我們不僅只是簡單做出決定,我們還要決斷地行動。這就是我所謂的決策思維——設定一個方向並且堅持到底。
比爾的故事中有一些值得強調的教訓。
首先,比爾有強烈的戒酒動機,但大部分都是外在的。對他的伴侶和商業夥伴造成的影響促使他停止喝酒。但直到一九三二年簽下合約時,他才內化了自己問題的真相。
其次,雖然比爾在紐澤西州的撲克遊戲中多次做出正確的決定,但他最終還是屈服了。他的抵抗力——以及他理智的清晰度——在整晚的過程中逐漸減弱。重點於,他預測自己的決定所造成影響與決定實際產生的影響之間有很大的差異。他決定「只喝一點不會怎麼樣的」。
這些動機、努力、耐心和感知方面的問題是行為因素的關鍵,影響著我們在各個層面上的決策。在整本書中,我們將探討我們的思維如何克服它們,以及如何保持平衡才能做出更好的決策。透過了解我們的思維運作模式,並更清楚地感知到我們當下真正在做什麼,我們可以邁出下一步並改善我們的決策能力:我們可以更容易做出正確的決定,也就是更不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了。
不過,現階段,在本章中,我們將探討建立決策思維的關鍵原則。首先,有來自行為科學的四個見解,得到嚴謹的證據支持,讓我們能夠思考我們為什麼會做我們做的事情。將這四個見解結合在一起,我提供了一個路線圖,使我們能夠引導改變我們的行為。最後,我將更深入地探討做決定的框架,我們將其稱為決策框架。這是本書的主要創新觀點,在前一章已經介紹過了。它將幫助你彌合明確願望、設定目標和實現目標之間的差距。從本質上說來,決策框架是一個幫助你做出更好決定的工具,無論是決定早餐要吃什麼,還是你是否要與你的伴侶走入婚姻。
總之,這四個見解、路線圖和決策框架是驅動本書中發生的一切,以及延伸至你生活中的引擎。我們將在本書中的其他章節中詳細探討。但在本章中,我將向你展示它們的概要,確保你熟悉這些想法的基本輪廓,這麼一來,你就可以開始思考它們如何適用於你,以及你所面臨的種種挑戰。
一旦我們掌握了這些原則,設定我們的願望,確認我們的目標,並確定我們的決策,就沒有什麼是無法克服的。


比爾‧威爾遜,若少了他協助創立的組織的支持下,他不可能戒掉酒癮。時至今日,匿名戒酒會(AA)往往是對抗成癮問題的第一道防線。如果你去找當地的全科醫生尋求幫助要戒掉酒癮,他們很可能會指引你去最近的AA聚會小組。但是,像AA這樣的課程計劃是如何幫助人們戒酒,並扭轉他們人生的呢?表面之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科學上有什麼說法?它為什麼會有用?
AA提出了一個十二步驟的康復計劃。比爾‧威爾遜提醒人們不要試圖將這些原則應用在其他問題上。此外,AA將靈性信仰視為一種激勵形式。我不會在我的決策基礎中以任何方式複製這十二步驟。事實上,我也沒有特別認可AA計劃中的任何一個步驟。再者,這本書中不存在著靈性成分。但是,有些關於人類行為的真相支持著這些步驟,可以幫助我們來理解決策思維。
我想在此抽出這些行為的課題。隨著行為科學的進步,我們現在更加理解為什麼這項計劃取得如此顯著的成功。我們將在本書的最後列出我們自己的七個步驟,並在此過程中提供練習,幫助內化每一條資訊和見解。
首先,以下是完整的匿名戒酒會步驟:


步驟一: 我們承認無力抵抗酒精,以致生活變得無法掌控。
步驟二: 開始相信有比我們自身更強大的力量,讓我們回復神智清醒。
步驟三: 做出決定,將我們的意志和生命託付給我們所認識的神來照看。
步驟四: 徹底而無懼地列出我們自己在道德上的優劣之處。
步驟五: 對神、自己及所有人坦承我們錯誤行為的真正底蘊。
步驟六: 完全做好準備,讓神來協助袪除所有性格上的缺失。
步驟七: 謙卑地懇求我們所認識的神袪除我們的缺點。
步驟八: 一一列出所有我們曾經傷害過的人,且願意彌補他們。
步驟九: 只要有可能,便直接彌補曾經傷害過的人,除非這樣做會對他們或其他人造成傷害。
步驟十: 繼續列出個人的道德優劣所在,且當我們犯錯的時候,馬上認錯。
步驟十一: 透過祈禱和冥想,與神有意識的接觸;只祈求祂賜予我們知曉祂旨意的智慧及將之付諸實踐的能力。
步驟十二: 貫徹這些步驟後,我們的靈性因而甦醒,接著我們要試著將這樣的訊息傳達給其他酒癮者,並在日常生活一舉一動中皆實踐這些原則。

十二步驟預見到許多行為科學的發現。第一點要注意的是著重於動機。這些步驟鼓勵參與者將戒酒的動機從外在因素中解除,並且將動機固定在內在因素上。第二點是該計劃要求參與者努力保持清醒。他們意識到,戒酒的旅程需要在各個階段付諸努力。這不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是個體必須「做出直接修復」的。對更高層次力量的反覆召喚旨在透過增強耐心和信心來提升人格特質,並改變對可能性和可實現性的看法。這些都是重要的行為考量,有助於長期計劃的成功,並且以同樣的方式鞏固我們的框架。最後,這些步驟鼓勵自我覺察——我們必須對自己進行盤點,找出我們哪裡出了問題,並為未來制定計劃。
同樣重要的是要注意,改善的過程是緩慢的,且要從細微處著手。要在生活中達成持久的變化,我們需要從行為上做出適度的改變開始——小到足以持續下去的改變。畢竟,你正在尋找的重大改變並不容易實施,因為若是容易的話,你早就實施了!但改變是可能的。比爾‧威爾遜的故事就是一個例子。
我在本書中概述的計劃並非基於AA,但值得指出的是那個計劃背後強大的行為基礎。有證據表明,這些技巧可以幫助人們克服最根深柢固的行為——毀滅性的成癮。借鑒相同的基礎將有助於我們培養決策思維。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每年都是減肥元年?明天開始就戒菸,但明天一直復明天?
明明已經下定決心執行,但目標好像永遠都離我們那麼遠?
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不知道怎麼做出關鍵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