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別唐山: 在馬來半島異域重生 | 誠品線上

拜別唐山: 在馬來半島異域重生

作者 白偉權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拜別唐山: 在馬來半島異域重生:誰的歷史?誰能想像?誰可書寫?地廣人稀、物產豐富,爭相移居之地為我們揭開海外華人在南洋的真實面目: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誰的歷史?誰能想像?誰可書寫?地廣人稀、物產豐富,爭相移居之地為我們揭開海外華人在南洋的真實面目歐洲人稱之為東印度,中國人稱之為 「南洋」,當地南島民族稱之為Nusantara無論是南洋、東印度,都是站在他者的角度命名,充滿他者的想像以及主導意識二戰之前的歷史長河,這塊區域的名字都非憑空產生,而是反映某種歷史現實南洋是中國人出洋的最大目的地,是一片處處充滿通商機會的大型貿易場旅居於此的西方殖民者、傳教士,阿拉伯、印度、歐美等地的商人和移民族群雜處,眾聲喧嘩,為冒險者提供了無限的可能相對原鄉中國單一的社會,南洋則如同一個縮小版的世界同一條街上有觀音廟、象頭神神龕、甲必丹吉靈回教堂、聖公會教堂「南洋華人」在日常生活中吸納其他文化,而有別於「原鄉華人」《拜別唐山:在馬來半島異域重生》,呈現南洋的華人生活回到歷史現場,聚焦於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的拿律以該時空拿律的人、事、物為核心往外延伸,開展引人入勝的小故事體現了華人族群之間、其他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經濟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他們都是拜別唐山離鄉背井在馬來半島這片異域上重生的華人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白偉權出生於新加坡,馬來西亞華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在台期間曾任中國地理學會秘書、國家教育研究院學術名詞審譯委員會編輯委員、東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博士後研究員。現為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助理教授兼東南亞學系主任、馬來西亞董教總統一課程委員會地理科學科顧問、《當今大馬》專欄作者。研究旨趣包括馬來西亞區域地理、歷史地理、華人研究、地名學。著有《柔佛新山華人社會的變遷與整合:1855-1942》(2015)、《赤道線的南洋密碼:台灣@馬來半島的跨域文化田野踏查誌》(2022),主編《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年刊》(2018-2021)。 《拜別唐山:在馬來半島異域重生》。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新南洋史」系列出版說明推薦序/陳國川推薦序/黃賢強推薦序/李永球導論:東南亞之前的南洋世界第一部:這才是華人社會日常(一) 我們的故事──我們是苦力豬仔的後代嗎(二) 因為忠義所以賣命?被過度想像的會黨歷史(三) 拿律礦工一頓飯所連結出的地理關係(四) 拿律礦工吞雲吐霧間所促成的邊區開發(五) 疫情即生活:十九世紀的華人、礦工、腳氣病(六) 十九世紀遊走於中國及馬來海域的雙國籍華人第二部:異域重生:拿律演義(七) 尋找消失的拿律舊礦區(八) 看得見的拿律女性:米字旗升起前夕的一場婦女營救行動(九) 威震南邦:拿律戰爭與本地錫克人的紮根(十) 被遺忘的邦咯副約(十一) 怡保大鐘樓與拿督沙谷廣場的超時空咒怨(十二) 陳秀連的跨域事蹟與拿律在歷史上的地理意義第三部:拜別唐山的華人們(十三) 前殖民時期的拿律礦主:從嶺南廟塚的同治古墓談起(十四) 隱藏在拿律錫礦產業鏈中的檳城福建商人(十五) 鳳山寺碑記:石頭上的社會關係圖(十六) 檳城大伯公街福德祠裡的拿律大佬(十七) 怡保街路牌上的華人礦家溯源(十八) 拿律海山大哥與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任

商品規格

書名 / 拜別唐山: 在馬來半島異域重生
作者 / 白偉權
簡介 / 拜別唐山: 在馬來半島異域重生:誰的歷史?誰能想像?誰可書寫?地廣人稀、物產豐富,爭相移居之地為我們揭開海外華人在南洋的真實面目: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9737291
ISBN10 /
EAN / 9786269737291
誠品26碼 / 2682511282007
頁數 / 400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 x 21 x 2.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陳國川

東南亞區域的名稱多元,提醒我們反思:「誰的歷史?誰寫的歷史?」的問題。白偉權教授,我們都暱稱他小白,十餘年來孜孜矻矻於田野,皓首窮經於文獻史料,從不間斷。經由田野調查及檔案、古地圖蒐集史料,採跨域的觀點,以拿律為核心的北馬舞台,書寫近二百年來的庶民歷史,並釐清華人在這塊土地歷史中扮演的角色。

本書由三個主題單元組成,首先「這才是華人社會日常」,以華人先輩在熱帶叢林中爭奪、採集不可更新資源為軸線,描述華人社會底層庶民,離鄉背井來此謀生時的勞動條件、飲食內容、地方疾病及社會網絡等,他們大多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的代價,成就的不只是今日華族生活家園的奠基者,也是北馬歷史的共同書寫者。第二部分「異域重生:拿律演義」,描繪來自不同原鄉的華人族群,在採集資源過程中,彼此之間,以及和在地邦國、和英國殖民勢力之間的互動,相當程度重建了十九世紀拿律地區人—地交互作用、人—人交互作用與地—地交互作用的歷史圖像。最後,「拜別唐山的華人們」單元,則以錫米產業鏈各級礦務主及商賈為主角,以錫礦開採、加工、物流等的操作為經,以操作過程刻畫的遺跡與地景為緯,書寫各階層華人先輩在實踐「日久他鄉變故鄉」過程裡,所付出的努力與代價。

本書的最大貢獻是,以宏觀的區域視角,回到小地域或地點的歷史現場。從荒野中的墓碑、廟宇裡的牌匾、對聯及碑記,以及行政、治安單位留下的檔案與古地圖等庶民史料,以簡潔精確的描述,訴說先輩篳路藍縷的過程。在各篇的敘述中,小白以苦力、頭家、會黨、地景、礦主及其產業鏈中的商賈為對象,解析他們在歷史現場所面對的環境挑戰與時代難題,在多面向的歷史發展中,講述這些發展如何引導他們在歷史長河中就地演出的位置。當然,這些挑戰、難題或歷史定位,未必成為科學性的知識問題,但卻是自身生命意義的創造與展現。我們現在享受他們奠基的家園之餘,不只要緬懷,更要關切他們櫛風沐雨的過程。

在博士論文完成後,小白不斷多方嘗試研究的切入角度,從未間斷過其學術旅程,本書是他彙集近年研究成果的第二本專著。研究過程中,小白深入各地義山拍攝墓碑資料、造訪各地廟宇記錄碑記牌匾、親臨大小圖書館蒐集各式檔案、探問在地耆老蒐羅口述資訊,經由這些過程克服華族先輩留下史料較為欠缺的困境。本書匯集的各篇專文,都是他一步一腳印的錐心之作。我肯定小白對學術的執著,對家鄉的熱情,更佩服他有取之不盡的動能。能夠先睹本書的內容,是我的光榮。


陳國川
序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推薦序 /黃賢強

首次與偉權相遇可追溯至二○二○年。當時,我應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陳國川教授之邀,擔任其門生葉韻翠博士論文答辯的口試委員之一。那時的偉權是一位出席旁聽答辯的碩士生。在閑談中,驚喜地發現我們同是馬來西亞新山寬柔中學的校友,盡管我比他早很多年畢業。更引起我關注的是,他正在研究的碩士論文課題是《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華人社會的變遷與整合(1855-1942)》,準備有系統地梳理和論析新山開埠後到二戰前近百年的文化地景發展和演變。偉權於二○一一年完成碩士論文並順利取得碩士學位後,繼續攻讀博士學位,並以馬來西亞的另外一個地域作為研究個案,深入探討國家與地方,產業與社會的錯綜複雜關係。

二○一六年,我再度有幸受到陳國川教授的邀請,成為偉權博士論文《國家、產業與地方社會的形構:馬來亞拿律地域華人社會的形成與變遷 (1848-1911)》的口試委員。這部博士論文有豐富史料,立論有據,學術視野廣闊。偉權的博士論文不僅順利通過了答辯,也成為研究拿律地區,甚至是研究整個馬來亞地區華人社會的重要學術著作。

如果說偉權的博士論文是一部嚴肅的學術著作,是與學界同行對話的作品,那麽,這本《拜別唐山:在馬來半島異域重生》則是面向普羅大眾的讀物,內容精煉,卻不失學術養分。換句話說,它具備學術內涵,卻以通俗易懂的文筆將故事講清楚說明白。

本書至少有三個值得關注的特點:首先,書中所收錄的文章並非一般無據可查的野史或耆老的回憶,而是有充分的史料支撐,有註明資料來源,並經過考證的史地故事。每篇文章末尾均列有「延伸閱讀」,提供相關參考文獻乃至原始資料,為有興趣深入探究的讀者提供了指引。其次,書中的一些故事或許看似熟悉,但並非老生常談,而是帶有新的觀點和論述。偉權喜歡與讀者一同探討問題,逐層揭示問題的真相。例如,他引領讀者思考東南亞華人是否都是苦力豬仔的後代?最後,全書各章適當地配置相關插圖,有些來自檔案,更多是作者在田野考察中拍攝的照片或繪制的地圖,圖文並茂,增加閲讀的樂趣。

總而言之,偉權博士之所以能夠將學術議題巧妙地以通俗易懂的文筆呈現,或者說將史地故事提升至具有學術內涵的短篇文章,得益於他長期的田野考察,並勤於查閱檔案文獻的雙重努力成果。近年來,馬來西亞湧現了各類地方史出版物,成果參差不齊。偉權的作品可作為範本,在傳播本土史地知識的同時,保持了立論有據的學術原則。高興看到偉權能夠遊走於學術殿堂與大眾教育之間,為馬來西亞華人知識體系的建構添上濃彩重墨的一筆,是為序。

推薦序/李永球

讀歷史,寫歷史,歷史能夠帶來什麼?有說歷史是一面鏡子,能夠鑑古知今,了解過去,知道當今,預知未來。既然是一面鏡鑑,又是怎樣的鏡鑑呢?那就眾說紛紜,各有不同的看法。總覺得那是一面照妖鏡,在歷史的鏡鑑下,妖魔無法遁形,正義永遠是真理。

「董狐之筆」此話是形容撰史依照事實,公正不偏。撰寫歷史須有此精神,依照資料,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切忌添油加醋,胡編瞎造,撰史者必須具備此種「歷史道德」,對得起天地良心。歷史是勝利或當權者撰寫的,我們華族的歷史就得靠我們自己來撰寫,由外族或外國人來撰寫,往往只寫到皮而寫不到骨頭裡的精髓。

照妖鏡之下,被抹黑消滅的歷史,展現鳳凰重生;被篡改捏造的歷史,顯出醜態百出;被排斥邊緣的歷史,終於重見天日;被詆毀誹謗的歷史,獲得伸張正義。

白偉權博士即將出版一本有關太平的史書,邀我為之寫序,受寵若驚之下,不敢怠慢,唯有遵命提筆。

細讀白博士的文章,發現研究成果比很多人都來得好,紮實穩重,大量引用文獻及田野資料,這方面我深感慚愧,亦感到望塵莫及。由於白博士致力於收集及閱讀文獻資料,在此方面勤下苦功,收穫的果實豐碩。因此不僅欽佩,更覺得應該虛心向他學習。

撰寫歷史文章,除了文獻資料,田野調查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由當地人收集資料並撰寫是最好的。若是外地人,就得長期居留一段時間,付出事倍功半的努力,才會有好的成績。

在田野資料方面,白博士是有缺陷,不僅不夠完整,也不夠深入,畢竟他不是太平本地人。他來過太平幾次,急匆匆收集資料就走,這方面就有欠缺了。但是,批評人家之際,或者說否定人家之後,本人也得自我檢討,切忌倚老賣老,以專家學者自居,目中無人。雖然我在田野調查方面做得好,不過在文獻方面就不夠完整也不夠全面了,畢竟我天生比較懶,文化水平也不夠,閱讀資料就困難重重。

我非常堅持由本地人撰寫本地史。雖說外來的師傅會唸經,這得住上多年熟悉當地後,才會有滾瓜爛熟之效,否則就出現荒腔走板的窘況。如果白博士做的是他本身家鄉的歷史,那就得心應手,事半功倍矣!

地方史最適合當地人來做,蓋因外地人對地方不是很熟悉,對當地語言、環境、地理、人文、歷史更是生疏,做起來就障礙重重,無法深入。閱讀過他的一些文章,發現就有這些缺點,講了這麼多,不舉個例子彷彿在貶低人家,抬高家己。曾經拜讀過他的文章,記得他寫太平的「福建義山」,這是不正確的名稱,真正是「福建公塚」。不過瑕不掩瑜,其文章依然擲地有聲,值得讚揚並推薦。畢竟多一個人來撰寫,好過少一個人寫,還是贊成並感謝他對於太平歷史的撰寫並交出極佳的果實。

而一些文獻派的學者,則不注重田野調查資料,完全抄自書籍及文獻,如此一來,書中有誤則跟著誤矣。或許有人認為書籍文獻或官方檔案、報章資料不會錯,其實還是有一些錯誤或不實的,所謂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照妖鏡之下,如何遁形呢?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誰的歷史?誰能想像?誰可書寫?
地廣人稀、物產豐富,爭相移居之地
為我們揭開海外華人在南洋的真實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