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愁我的苦, 媽媽, 你從來不知道: 我已經夠努力了, 還是覺得人生哪裡怪怪的說不上來 | 誠品線上

我的愁我的苦, 媽媽, 你從來不知道: 我已經夠努力了, 還是覺得人生哪裡怪怪的說不上來

作者 侯玉珍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我的愁我的苦, 媽媽, 你從來不知道: 我已經夠努力了, 還是覺得人生哪裡怪怪的說不上來:如果你總是沒有安全感、自我價值感低落、情緒容易失控身體疼痛、失眠、缺乏活力、迎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如果你總是沒有安全感、自我價值感低落、情緒容易失控身體疼痛、失眠、 缺乏活力、迎合討好他人不敢說出內心真實的感受、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那麼是時候探索自己是如何被撫養長大釐清與母親的關係了我們身邊常常見到這樣的女性:一、擔心自己身材不好、長得又不正。二、身體不知道哪裡出問題、常常失眠、容易累。上班也缺乏活力。三、遇到狀況總是鬼打牆,無法正確地感知與表達自己的需求、慾望及情感。四、看似都在迎合討好他人,或在憤怒中倔強地不依賴任何人。──她們既不快樂,又不痛苦,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心理學研究認為這些表現可能都與「代際創傷」有關。何謂「代際創傷」?代際創傷,是心理創傷在一代人身上發生了以後,會影響到下一代,甚至影響下下代的心理現象。比如,父母受到的心理創傷傳遞給孩子。這類似於生理上的遺傳,但心理創傷的代際傳遞並不是通過基因來遺傳的,而是通過上一代有意無意的行為進行傳遞的。有些生在重男輕女家庭的女性,成長中飽受不公平對待、被忽視、嫌棄甚至虐待。可悲的是,這些傷痕累累的女性成為母親後,不僅沒有愛惜自己的女性身分,反而有意無意地把同樣的創傷傳給女兒,這就是代際創傷。女兒長大後,就算意識到深受代際創傷的毒害,但礙於傳統觀念,也恐懼被社會批判,就算對母親不滿,也恥於表達。於是很多人選擇隱藏自己的痛苦,內心飽受煎熬。但這樣的痛苦會通過人際關係、親密關係和親子關係表現出來,如果不能好好處理對母親的憤怒和恨,在人際和伴侶或孩子的關係上很可能出現問題。要自我救贖,就不得不面對早年和母親的關係,在愛與恨中找到自我,找到生命創傷的源頭,看見它、修復它。通過修復創傷、阻止創傷的代際傳遞,讓我們重獲母性的力量,塑造獨立、自由的女性身分,成為更有力量的自己。造成代際創傷的母親類型(這些母親也都是受傷的女人)●共生的母親:對孩子過度的依賴和控制,讓孩子喪失自我與獨立能力。●消失的母親:以拒絕、威脅,讓孩子恐懼被拋棄而妥協,最終放棄自我。●自戀型的母親:讓孩子自覺不好、沒有價值、不值得被愛。●無回應的母親:無法和孩子產生情感連結,導致孩子情感嚴重匱乏,缺乏愛的能力。●拒絕型的母親:讓孩子產生一種被嫌棄、被厭惡甚至被憎恨的感覺。●情感剝奪的母親:讓孩子長大後依賴伴侶、渴望被照顧。●情感混亂的母親:讓孩子在人際和親密關係裡充滿恐懼、焦慮和不確定性。透過母親,看見自己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媽媽,我們可以把她叫作內在媽媽。在成長的過程裡,媽媽對待我們的方式會被我們內化到心裡,成為人格的一部分。然而,當自己成為母親又或者是撫養人的時候,又要怎麼避免或傳遞出這種「被遺傳」的創傷?我們能夠了解創傷,學會與創傷對話,然後與之和睦相處。這就是我們人與生俱來的特有能力。這本書,將引出你的此項潛能。只要重新審視和母親的關係,找到創傷的源頭,看見它、修復它,便可以重獲生命的力量。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王美珍∣《50+》總編輯、副執行長 林靜如∣ 作家、「林靜如的斜槓人生」版主詹奇奇∣ IG@77reading盧美妏∣ 諮商心理師、「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諶淑婷∣ 半媽半 X 文字工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柯采岑∣ 作家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侯玉珍心理諮商師,從業十五年,擁有超過六千小時的臨床諮商經驗和超過六百小時的團體帶領經驗。致力於女性議題的發展和研究,專注於幫助女性實現從內在開始的成長。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承認得不到母愛,為自己哀悼,才能放下過去推薦序 做「足夠好的媽媽」就好推薦序 重獲母性力量,成為更有力量的自己自 序 透過母親,看見自己第一部分 你的母親如何影響了你 第一課 代際創傷:母女關係的愛與恨 第二課 共生的母親:不放手的愛影響女兒一生 第三課 消失的母親:害怕被拋棄的原因 第四課 自戀型母親:享受「不完美」 第五課 無回應的母親:我們都渴望被看見 第六課 拒絕型母親:為什麼你總是需要證明自己的價值第七課 情感剝奪的母親:缺失的照顧、共情與保護 第八課 情感混亂的母親:為什麼你會在關係中受傷 第九課 難言之痛:心理問題與身體疼痛 第十課 認同母親:你為什麼和母親越來越像 第二部分 如何擺脫母親對你的影響第十一課 分離:保持自己的心理邊界 第十二課 哀悼:直視失去的母愛,找回真實的情感 第十三課 自愛:療癒母愛缺失的創傷 第十四課 和解:重建健康的母女關係 第十五課 認同:尋找真實的自己 第十六課 發展:成為更好的自己 第十七課 突破:成為獨立而自由的女性 第三部分 母性的力量第十八課 母嬰創傷:成為「好媽媽」怎麼這麼難 第十九課 產後憂鬱:如何走出產後憂鬱的陰影 第二十課 安全依戀:媽媽這樣做,孩子擁有安全感 第二十一課 鏡映:提升媽媽「看見」孩子的能力 第二十二課 涵容:如何容納和處理孩子的負性情緒及衝動行為 第二十三課 心智化:心智水準高的媽媽會讓孩子擁有高情商 第二十四課 遊戲:和孩子這樣玩耍,讓孩子具有創造性第二十五課 信任:通過信任,發展孩子的自主性和能動性第二十六課 空間:「不完美媽媽」才是好媽媽第二十七課 表達:如何形成自己的母愛表達風格第二十八課 依賴與獨立:在愛中分離,發展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第二十九課 驕傲的勇氣:孩子獲得幸福和成功的基石第三十課 榜樣的力量:如何讓孩子從你身上獲得內在力量

商品規格

書名 / 我的愁我的苦, 媽媽, 你從來不知道: 我已經夠努力了, 還是覺得人生哪裡怪怪的說不上來
作者 / 侯玉珍
簡介 / 我的愁我的苦, 媽媽, 你從來不知道: 我已經夠努力了, 還是覺得人生哪裡怪怪的說不上來:如果你總是沒有安全感、自我價值感低落、情緒容易失控身體疼痛、失眠、缺乏活力、迎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279533
ISBN10 /
EAN / 9786267279533
誠品26碼 / 2682495294003
頁數 / 320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21*2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承認得不到母愛,為自己哀悼,才能放下過去
諶淑婷(半媽半×文字工作者)



  這幾年我以「逆媳」身分被媒體採訪,但我做了什麼?不過是決定孩子從母姓、自己留在家裡過年罷了,這些對男性來說都是理所當然的選擇,可見我們的社會仍深受父權文化主宰,太多習俗都是針對女性(尤其是媳婦這個身分)的打壓。正如本書作者所言,若是不把那些重男輕女的尖刺拔除,久了連受傷的女性自己都無感,但唯有找到傷害的源頭,才有展現力量的可能。
  這也是《我的愁我的苦,媽媽,你從來不知道》值得一讀的原因,作者以親身經歷及心理諮商個案的經歷,探討母親的養育方式如何左右女兒的生命發展,如何讓一名女性永久地被困住或活出自己。
  「母親對孩子的人格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這句話勢必讓人皺眉,對女性來說是十分嚴厲的指責與壓力。但作者不是為了譴責母親,因為不分性別與身分,嬰幼兒的主要照顧者都會對其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程度造成影響,作者探討的是「人格特點和創傷」如何通過養育方式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拿起本書的讀者即便不是女性,或者是沒有生育過的人,也能從中找到相似經驗。
  作者會選擇母嬰關係為主題,是因為見到太多遭受不公平對待的女性,為人母之後,讓自己的女兒遭受同樣經歷,她期盼能減少強迫性重複的苦難,也希望讀者能看見這些女性的生活環境及遭遇,可能是失去受教育的機會、分攤繁重家務、外出工作賺錢養活弟妹,最後結婚生子,她們從出生至最後一刻,都以某些男性為生命中心。「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媽媽,我們可以把她叫作內在媽媽。在成長的過程裡,媽媽對待我們的方式會被我們內化到心裡,成為人格的一部分。」作者提醒,要與糟糕的「內在媽媽」進行分離,才能帶來自我的成長、劃清心理邊界。這中間需要四個步驟:「覺察、反思、拒絕、表達」,這些正是我這幾年努力的方向。
  過去我常困惑「像媽媽」是一種讚美還是批評?從小到大我一直沒有答案,直到結婚後某次與伴侶發生爭執時,他脫口說出:「你和你媽媽一模一樣!」我瞬間暴怒,心中同時點亮紅燈:像媽媽為什麼讓我憤怒?在成長過程中,我到底是欣賞媽媽,還是討厭媽媽?我是渴望她的愛還是得不到她的愛?
  經過了十年的反思與自省,我這兩年才明白以「現代女性」模樣活著的我,看似過得灑脫自在,擺脫了童年和成長中因性別受到差別待遇的痛苦,但苦悶的記憶沒有被化解,那成了我生命裡的疙瘩,我只是刻意忽略了,冷冷淡淡地對待自己。
  在我生下女兒後我很快覺察媽媽與我的互動方式已經影響了我對待小孩的型態。我重新思考與母親的關係,決定設下底線,退出家庭群組、不接媽媽電話、將互動降至最低,以實際行動表達內心的拒絕感。這過程並不容易,有必要和媽媽鬧僵嗎?媽媽再過分也是生下自己的人,沒有她也沒有我啊?我的內心非常煎熬。一位同樣因母女關係受苦的朋友點醒我,要先承認得不到母愛,為自己哀悼,才能放下過去,活在當下。誠實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一旦開始檢視母女關係,就讓我有機會看清楚這個社會如何把「家庭內的重男輕女」擴大成「社會中的父權主義」,最顯而易見的實例,就是男性在社群網路握有更強的發言權,輕易就能冠上專家的身分,即便那份權力與現實不符。例如在台灣,明明女性育兒時間更長、與子女更親密、負責更多家務管理,甚至還能有不錯的職涯發展,但知名的育兒專家往往是「××爸」、「××奶爸」,或是各科別的男醫師突然都能指點媽媽怎麼帶孩子(就算是小兒科醫師,難道就比較懂育兒?),這種展現教導權慾望的「Mansplaining」(男性說教),如今仍吸引許多媽媽粉絲,歡喜受教。
  過去我常幫許多媒體、網路平台撰寫人物採訪文章,察覺了這個問題後,我開始在採訪現場坐立難安。我發現許多男性受訪者的能耐被過度讚美與誇大,忽略了他能專心經營事業與個人形象的原因,是背後有人(通常是女性)為他打理一切。而女性受訪者的過分努力與堅強,也讓我感到痛苦,她們甚至沒意識到或是不願意提及,自己經歷了太多不公平,才能達到今日成就—那可能包括要同時兼顧完美母親的形象。
  台灣看似趨近性別平等,也有不少男性批評「女權至上」,但只要讀過行政院每年的「性平圖像」,就會知道「男權為尊」這道牆根本還未擊破,我們絕對不能就個人經驗去否定當前社會文化所塑造的「厭女環境」。
  我很感謝,能在準備踏入與媽媽的和解階段前就先讀到這本書。我並不打算重建健康的母女關係,但我知道了一件事:放棄對媽媽的期待,憤怒、悲傷、絕望都是正常反應,無法原諒也是。因為我也是一名母親了,我不能容忍過去那些自己被忽視與傷害的時刻,但我還是願意去看見媽媽活在重男輕女家族裡的苦,而且我要為自己大力鼓掌,因為走過這段歷程,我終於能成為自己原本該有的模樣了。我想每個人都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母女關鍵字—可能是「共生關係」,媽媽藉由各種愛的方式控制孩子的所有決定;有「分離創傷」的媽媽可能以拒絕、威脅的方式,讓孩子和自己產生強大的依賴關係;還有喜歡下指導棋的「自戀型媽媽」,表面為了孩子好,其實她只在乎自己的感受,沒有顧慮過孩子的狀況;「情感混亂」的媽媽既提供孩子生存的需要,也是讓他們恐懼的源頭。
  當你讀完這本書,請嘗試從母親身上看見自己,不管你們之間的關係好壞,都該仔細審視與母親的關係,或許是修復創傷,也可以阻止創傷的代際傳遞,更可能是感謝母親沒有將任何的傷害延續到你的身體和大腦所記憶。接下來請相信,未來的生命經驗可以由你自己創造,你與孩子、伴侶間的關係,仍有機會獲得完全不同的展開機會,你絕對有力量,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好好生活。

試閱文字

導讀 : 自序
透過母親,看見自己



  我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出生的我,在原生家庭、夫家家庭和社會文化中經歷了女性身分帶來的種種困頓,這些經歷帶給我許多痛苦,但同時也為我理解、思考和反思女性的生存環境提供了動力。
  十幾年的心理學學習和與之相隨的自我成長,讓我有勇氣面對過往經歷中的種種不公:曾經遭受的不公平對待,對女性性別的限定、歧視甚至鄙視……也許對很多女性而言,在原生家庭中自己是「外人」,在婆家依然是「外人」,甚至很多女孩自出生起就不被家人期待,她們被拋棄、嫌棄或從未被媽媽好好愛過。
  很多女孩結婚之後處境也並沒有好轉,她們得不到丈夫和婆家的尊重,作為女性的價值似乎更多地體現在成為母親,或者說是生一個兒子。生兒育女常常被認為是女性的責任,她們在生育、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面臨的困境常常得不到理解。比如,有很多女性患上了產後憂鬱症,而這有時竟然被認為是矯情的表現。
  全職媽媽的困苦常常是在婚後多年才顯露的。她們中的一些人將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給了婚姻和家庭,但在某一天夫妻感情不和而被迫離婚時,全職媽媽往往沒有能力承受離婚的代價,因為她們既沒有收入,又沒有其他經濟保障,因此得不到孩子的撫養權。妥協也許是她們心酸但又不得已的選擇。
  身處職場的媽媽也非常不容易,她們不僅要從事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還要照顧家庭和孩子。這樣的艱辛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而很少有丈夫能意識到這些並因此給予妻子更多情感上的支持和幫助。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對媽媽的愛就容易成為媽媽的精神支柱,這也是媽媽和孩子在心理上難以分離的原因之一。
  我自己也經歷著女性身份帶來的問題,也常常因此陷入困境,但我一次次從深淵裡爬出來。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一直是我內心的信念。無論過去經歷了什麼、被怎樣對待,我都想走一條自己的路。人生不應由過去的悲苦所限定,而應由我自己書寫。
  我的親身經歷以及臨床中來訪者的共同經歷促使我思考女性的議題,理解當前社會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生存環境,不斷思考「母親」這個角色的真正意義。我希望每一個女性,無論作為女兒還是作為母親,都能夠活出自己,過好這一生。
  列夫.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寫道:「幸福的家庭無不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
  本書我想寫母親,這是因為,基於對傳統文化和心理學的研究,我發現,我們的幸福與不幸在很大程度上都和母親對我們的養育方式有關。母親是生命的孕育者,也是家庭的靈魂。
  唐納德.溫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和約翰.鮑爾比(John Bowlby)等近代英國心理學家都提出:母親對孩子的人格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母親養育的品質直接影響了嬰兒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程度。由於母嬰關係天然的潛意識通道,母親的人格特點和創傷會通過養育方式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因此,對女性而言,和母親的內在連結既可以是力量的源泉,也可能是混亂的根源。
  在很大程度上,孩子與母親的第一段關係決定了他們的自我認同和自我價值觀。同時,這段關係也將為其人格的發展奠定基礎。一個人的安全感、信任感、創造力等都受此影響。
  在特定的一段歷史裡,從女孩到妻子到母親,女性總是處於他者和附屬的位置,遭受了很多不公平的對待。但是,也有很多女性認同這樣的做法,並且通過教養孩子的方式傳播這一思想。在我的日常生活和諮商工作裡,我聽到了許多讓人憤怒又哀傷的故事。很多女孩被貶低、被不公平對待,有時,實施這些行為的竟然是她們的親生母親。
  我們真的需要重新審視並且好好思考這些問題!
  心理學研究認為,這些現象涉及「代際創傷的傳遞」和「文化認同」。如果母親因為自己的性別而在個人成長過程中遭受過一些苦難,她們很可能在長大成人、為人母之後,讓自己的女兒遭受同樣的經歷。這是一種強迫性重複。
  這樣的重蹈覆轍實在讓人感覺心酸、可悲,同時又令人震撼。孩子不需要再經歷一遍母親曾經遭受的痛苦。作為母親,我們可以找到一條自我救贖之路。不管是從母親那裡遭受的創傷,還是我們可能傳遞給孩子的創傷,這些創傷的傳遞是可以被阻止的。因此,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與母親的關係,找到生命源頭的創傷,看見它、修復它。通過修復創傷、阻止創傷的代際傳遞,我們可以重獲母性的力量,塑造獨立、自由的女性身份,成為更有力量的自己。一位詩人曾說:「在自己身上找到幸福並不容易,但在別的地方找到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果我們想要一個更加歡喜的人生,的確需要給自己更多支援和成長的可能性。我希望本書能夠幫助你探尋和母親的關係,進而發現內在的核心關係模式;幫助你自我發現和成長,走出養育孩子的困境,擁有母性的力量,讓創傷和痛苦終止在自己這一代;幫助你帶著好奇的、開放的心態,洞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情感,並理解背後的原因;讓你能放下自己的過去,擁抱內在小孩,發展自己的女性力量,成為獨立的自己。
  雖然你不一定能成為更好的自己,但是當你閱讀本書時,你已經走在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條路上了。也許,這一路上並不總是輕鬆、舒適的,也許你會因為痛苦、內疚而想要回避,這都很正常。
  本書談到許多與母親有關的傷害,但是,這並不是要將我們的苦難歸咎於母親,而是要透過母親看見自己,更好地理解自己內在的情緒情感以及認知行為模式。只有瞭解了自己,才有可能改變自己。
  我們雖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和性別,但可以學會透過母親看見自己,彼此連結從而療癒自我,實現更好的自我成長。

試閱文字

內文 : 有些女性曾經被不公平對待,被忽視、嫌棄甚至虐待。當這些傷痕累累的女性成為母親時,很容易給自己的孩子帶來代際創傷。可悲的是,這些苦難的經歷不僅沒有讓有些女性覺醒,去愛惜自己的女性身份,反而使其憎恨自己這一身份。在那些被母親忽視、嫌棄、利用和虐待的女孩身上,這一點暴露無遺。
  一個有過創傷的母親,她的孩子也會經歷創傷,也就是我們說的代際創傷。當然,我也見過很多堅韌的女性,縱使自己過去經歷了許多苦難,仍非常努力地愛著自己的孩子,因為她們不想讓自己的孩子經歷自己經歷過的傷痛。
  我首先要在這裡澄清的是:當我強調母親在養育中的重要性的時候,並不是說父親不重要。我秉持的觀點是,我們內在的人格是由綜合因素決定的,其中包括父母遺傳給我們的基因、父母的人格特質、父母的關係品質以及所處的社會背景,等等。比如,父母離婚或爭吵打鬧、父親在家庭裡缺席,都會給下一代帶來很大的影響。只是在本書裡,我想圍繞母親這個核心,透過和母親的關係來幫助你理解自己,療癒自我。如果你的主要養育者不是母親,那麼,那些養育你的親人,比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他們作為母親的替代者,也可以是你的主要依戀對象,這些人在養育中對你的影響同樣非常深遠。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她在家中排行老大,有六個妹妹(其中兩個被送人了),還有一個弟弟,排行最小。
  當我這位朋友生第一個孩子時,我去醫院看望她,向她道喜,可她看上去非常陰鬱和悲傷。我本來是來道喜的,見到她之後卻笑不出來。她媽媽正在向大女婿道歉──因為女兒生的是女孩。後來,這位朋友為了生男孩,竟連續生了三個孩子。
  我對此感到非常震驚。我無法理解為什麼她和自己的媽媽一樣,如此執著於生男孩。
  我之所以特別關注「母親」這個議題,是因為無論在我自己身上,還是在我看到的、聽到的事例中,有太多的創傷通過養育在一代一代地傳遞。
  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這在心理學上也是有道理的。近代心理學和腦神經科學的研究發現,孩子的大腦主要是七歲以前在和媽媽及家庭成員的互動過程中不斷被刺激從而發展的。人的大腦功能在這個階段奠基。一個人七歲前大腦受到的刺激將影響他的一生。而這些刺激主要來自三歲之前的母嬰關係,以及之後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依戀理論創始人約翰.鮑爾比和同事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研究發現,人在三歲以前就形成了穩定的內在關係模式,並且這個模式很可能持續一生,而且會經由養育傳遞給下一代。
  假如一個女孩在嬰幼兒時期缺乏照顧,總是一個人被關在屋子裡,那麼她就會體驗深刻而絕望的孤獨。她長大之後,很可能會害怕孤獨和被拋棄,總是需要抓住一個人,或投入繁忙的工作中,以此來逃避恐懼和孤獨。
  如果一個女孩一歲的時候由外婆撫養,媽媽只是定期去看她,直到上幼稚園或小學的時候她才回到媽媽身邊,這樣會構成一個孩子不斷和媽媽分離的情境,會帶來一種不安全的依戀,孩子會產生分離創傷,長大後她可能會非常恐懼分離,往往會在各種關係中感到不安全,特別是在和伴侶的關係裡,她需要緊緊抓住伴侶。當她成為媽媽後,就會無意識地讓孩子也經歷分離創傷。這樣的關係會不斷重複,構成一個「強迫性重複」。
  如果一個女孩因為身份被嫌棄、忽視,遭受很多不公平對待,那麼這個女孩成為母親之後,就很有可能把對女孩身份的不接納投射到自己的女兒身上,從而無法去愛自己的女兒,使女兒也不認同自己的女性身份。
  創傷會經由母親或主要養育者的養育方式被我們的身體和大腦所記憶,進而傳遞給下一代。
  所幸,在成年後,人的大腦神經系統還是可以改變的。這意味著,無論早年經歷過什麼樣的創傷,我們都可以運用相應的方法重塑大腦回路。

母親作為女性,其實也是受害者

  當我們說到母親沒有給予我們好的養育時,大多數情況是我們的母親也從未得到過好的養育。
  我曾聽一個患有重度憂鬱症的女孩說,她小時候經常被母親暴打。後來我瞭解到,她的母親小時候因性別經常被奶奶虐待、暴打。我想,這個奶奶要經歷怎樣的創傷,要多麼憎恨自己的女性身份,才會這樣虐待自己的孫女?這是四代人的創傷。
  我見過很多因為憂鬱來諮商的青春期女孩,我經常因為她們無法被理解、支持和回應而感到絕望,同時,我發現這些女孩的母親早年都經歷過嚴重的創傷。也有很多母親在生育孩子的時候,特別是她們生了女孩的時候,被嫌棄、忽視;有些母親得不到丈夫的幫助,幾乎獨自養育孩子。
  這些創傷你的母親經歷過,現在你也許正在經歷著。
  要想讓「強迫性重複」停止,終止上一代內在的痛苦和關係模式,我們就需要直視代際創傷。
  剖析和母親的關係,是看見自己、療癒自己的重要方式。
  每個孩子都渴望被自己的母親所愛。如果得不到這份愛,孩子也許會終身追尋。就如歌曲《默》中所唱的:「我被愛判處終身孤寂,不還手,不放手,筆下畫不完的圓,心間填不滿的緣,是你,是你。」試問,有多少孩子沒有得到母愛,長大之後,終身都在從伴侶或者孩子身上找尋,想要滿足那個渴望,而這往往成為親子關係裡出現悲劇的原因。
  但母親和孩子之間並非只有愛。事實上,無論是孩子對母親的情感還是母親對孩子的情感,都有愛有恨,只有這樣的情感才是流動的、成熟的、完整的。
受一些傳統觀念的影響,我們在與母親的關係中常常心存愧疚,也恐懼被社會和家庭批判。即使對母親有所不滿,也往往恥於表達。於是很多人選擇隱藏自己的痛苦,內心飽受煎熬。但這樣的痛苦會通過與他人的親密關係和親子關係表現出來。如果不能好好處理對母親的憤怒和恨,我們和伴侶、上司或孩子的關係就很可能出現問題,進一步地,我們的身體也很可能將承載精神上的痛苦,從而引發各種各樣的病痛。
  如果要自我救贖,我們就不得不面對早年和母親的關係,在愛與恨中找到自我。這是一條艱難的自我成長之路。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如果你總是
沒有安全感、自我價值感低落、情緒容易失控
身體疼痛、失眠、 缺乏活力、迎合討好他人
不敢說出內心真實的感受、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那麼是時候探索自己是如何被撫養長大
釐清與母親的關係了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