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中毒: 炎上、公審、肉搜……腦科學專家解密, 為什麼我們無法輕易原諒他人? | 誠品線上

人は、なぜ他人を許せないのか?

作者 中野信子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正義中毒: 炎上、公審、肉搜……腦科學專家解密, 為什麼我們無法輕易原諒他人?:★★★日本亞馬遜暢銷逾180,000冊★★★日本第一金頭腦、腦科學專家中野信子專業剖析走火入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名人出軌、政客失言、Me Too風波、Youtuber形象翻車這些本與我們無關的人事物,為何使我們滿腔怒火、忿忿不平,並不斷在社群網路掀起炎上、公審、肉搜等「正義」行動,甚至能令某些人口出惡言、做出人身攻擊,導致戰火愈演愈烈?本書作者以腦科學角度解析人類之所以無法原諒他人的思維模式,提出:「正義中毒是大腦的一種機制,任何人都可能陷入此狀態。」人類無法接納非我族類者是天性,因此容易形成對立,舉凡保守派與自由派政黨之爭、歐美國家對亞洲人的差別待遇、人們對於少數群體如同性戀者的異樣眼光……都是集體意識作用的結果。隨著社群媒體的出現,更助長了正義中毒的現象。由於大腦傾向透過譴責他人來獲得快感,並沉迷其中,因此會不斷在網路上尋找制裁的對象,永遠無法容忍他人的異見與行為。最終反而使自己也飽受痛苦,被無止境的正義感吞噬。▍那麼,如何訓練大腦,才能遠離正義中毒的狀態呢?◎提升後設認知能力:養成客觀思考習慣、進行正念認知練習◎進行非慣性活動:走與平常不同的路線,變換常點的菜、常去的店◎防止知識的營養偏差:瀏覽原本沒興趣的書籍和網站◎避免慣性貼標籤:不隨意將他人或自己歸類、不陷入刻板印象或許,未來人們依舊會不斷產生對立,惟希望透過本書,能有助於實現不再是為了消磨彼此,而是以雙贏為目標,良性和平競爭的社會。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專業審訂──謝伯讓∣認知神經與腦科學專家/台大心理系教授專文推薦──王乾任∣「Zen大的時事點評」版主張齡予∣知名主持人/新聞主播誠摯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PanSci 泛科學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作者從腦科學的角度解讀正義成癮現象、成因,最後提出化解正義中毒之法,語重心長、情深意切,盼望本書的觀點能有更多人看見,一起化解正義中毒現象!」 ——王乾任(Zen大),「Zen大的時事點評」版主「我將此書視為腦科學家作者寫給世界一封包裹在理性下的溫柔情書,令人感到甚是安慰,也深獲啟發。」——張齡予,知名主持人/新聞主播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中野信子Nobuko Nakano有「日本第一金頭腦」稱號,是腦科學專家、醫學博士、認知科學家,前門薩(MENSA)會員,現為東日本國際大學教授,主要講授「腦科學基礎論」。生於1975年,畢業於東京大學工學部應用化學科,並取得東京大學大學院醫學系研究科腦神經醫學專科博士學位。2008年至2010年曾於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擔任博士研究員。回到日本後,致力於大腦與心理學的研究與寫作,以科學視角分析並解說人類社會所發生之種種現象與人物的寫作方式,獲得各界好評。除了寫作與教學,同時也在許多電視節目中擔任評論員。著有《病態人格》《理智斷線》《努力無用論》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共同化解因網路而起的正義中毒現象/王乾任(Zen大)推薦序 在紛亂社會中,找回內心的平靜/張齡予前 言 理解大腦,才能善待他人第1章 網路時代的「正義」社群媒體揭開了隱藏的衝突社群媒體對名人來說是把雙面刃互相貶低的荒謬社會容易被操作的正義中毒者缺乏多樣性的群體將走向滅亡正義中毒是人類的宿命第2章 社會特性與「正義」的關係愚昧的標準依國家而異日本是優秀的愚者之國自然環境因素增強了日本的社會化程度日本人的不安意識調查比起個人意志,以集體目的為優先不信任「外人」的日本人難以違反團體規則的日本「聽話的模範生」比「叛逆的天才兒童」更受厚愛女性比較擅長察言觀色?米爾格倫的權力服從研究「刻板印象威脅」的影響想太多的人是「無用之人」嗎?無法互相討論的日本人「迎合大眾」會被輕視的法國社會日本社會的思辨挑戰地緣政治對意見表達的影響改變人的本性需要一千年?任何人都能變成日本人嗎?第3章 為什麼我們會無法原諒他人?人類的大腦是對立的為何人們會輕易地憎恨他人呢?因為差異,人們相互吸引又相互憎恨大部分天才,也只是平凡人群體的存續,就是正義左、右派的對立,是大腦所引起的嗎?支持哪個政黨,也是基因決定的嗎?正義中毒的忘我之境同儕壓力與正義為何西方人無法區分亞洲人?團體偏誤會導致友誼破裂認知偏誤是大腦在投機取巧比起正確性,更重視團體內正義打著正義之旗而壯大的團體網路世界會擴大確認偏誤年齡增長會讓大腦變得保守理性思考無法戰勝直覺思考大腦的設計「無法過於聰明」追求「一致性」的陷阱正義中毒帶來的快感和煩惱第4章 讓自己從「正義中毒」狀態解脫心平氣和地生活的訣竅客觀思考「為何無法原諒他人?」懷念「過去真美好」,是大腦衰退的徵兆三十歲是大腦成熟的精華時期大腦會因經驗而進化有不會衰老的大腦嗎?不老化的大腦訓練法從飲食和生活習慣鍛鍊前額葉皮質後設認知是克服正義中毒的關鍵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助於提升後設認知能力不追求與他人的「一致性」嘗試「並列思考」,「而非對立思考」後記 思考無解問題所帶來的喜悅

商品規格

書名 / 正義中毒: 炎上、公審、肉搜……腦科學專家解密, 為什麼我們無法輕易原諒他人?
作者 / 中野信子
簡介 / 正義中毒: 炎上、公審、肉搜……腦科學專家解密, 為什麼我們無法輕易原諒他人?:★★★日本亞馬遜暢銷逾180,000冊★★★日本第一金頭腦、腦科學專家中野信子專業剖析走火入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266601
ISBN10 /
EAN / 9786267266601
誠品26碼 / 2682534857008
頁數 / 240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5X21X1CM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自序 : 【前言】
前言 理解大腦,才能善待他人
人們總是沉迷於「我就是正義」

你在什麼時候會感到「無法原諒他人」呢?

「發現戀人或另一半不忠時。」
「受到上司的職權騷擾或性騷擾時。」
「遭受信賴的朋友背叛時。」

這些經歷可能是許多人自身或身邊的人都發生過的。在這種情況下產生﹁難以原諒﹂的情感,是對於自己或親近之人受到傷害而產生的憤怒。當遇到這些情況,人們理所當然會有強烈的憤怒感湧上心頭。
那麼,下述這些情形如何呢?

「形象清純的高材生人氣女藝人,被揭發婚外情。」
「餐廳工讀生在社群網站上,發布惡作劇影片。」
「大型企業在電視廣告中,帶有歧視性的表達。」

當然,婚外情本身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許的;而員工發布影片也可能對商店經營造成負面影響,導致刑事處罰;在電視廣告中展現對某特定群體的歧視也會有問題。
然而,明明不是自己或親近的人們有直接損失,也和上述當事人沒有關聯,某些人卻會湧現強烈憤怒和憎恨的情緒,對一個陌生人施加攻擊性的言語暴力,砲轟得對方體無完膚,這就是失控的「無法原諒」狀態。
我們每個人,都具有一不小心就會陷入這種狀態的特性。
人類的大腦天生會去尋找背叛者、不守社會規範者等顯而易見的攻擊對象,並且對於制裁這些人產生快感。
會讓大腦的快樂中樞受到刺激,分泌多巴胺(dopamine)這樣快樂物質。一旦耽溺於這樣的快感,就無法輕易脫身,而會慣性地尋找可以制裁的對象,變得完全無法原諒他人。
我將這樣的狀態稱為「正義中毒」,意思是陷入對正義的過度沉溺,這種認知結構與成癮症幾乎相同。
每當名人的醜聞被報導出來,總會受到各界的猛烈抨擊:「做出這種事,真是無法原諒。」當某些不恰當的影片被分享轉傳後,就算只是由一般民眾所拍攝發布,拍攝者和其家人的個人資訊也都會被網友肉搜,即使他們是無辜的;或是一旦人們不喜歡某則企業的電視廣告,即使與產品本身無關,也會對該公司的商品雞蛋裡挑骨頭、說三道四……。

「此人犯下的錯無法原諒。」
「對於犯錯的人,必須給予徹底的懲罰。」
「因為我是對的,對方是錯的,無論我說什麼惡言抨擊都沒有關係。」

這樣的思考模式一旦出現,便難以停止,真是一種可怕的狀態。原本人們應該具備的冷靜、自制、體貼、同理心等特質都瞬間消失殆盡,轉變成具攻擊性的人格,這應該是平時無法想像的。
特別是當對方爆出像婚外情醜聞這樣「太明顯的失態」,再加上不論怎麼攻擊,自己的立場也不會受到威脅的狀態下,就有了高舉正義之旗的絕佳機會。

我們都可能陷入「正義中毒」

我想這種被人們熱議、造成騷動的事件,一定也有很多人是用冷靜的眼光看待著。不過,由於正義中毒原本就是大腦裡的內在機制,代表了任何人都有可能陷入這樣的狀態中。當然,我自己也不例外,必須多加留意。
然而,就算自己沒有成為正義中毒者,也可能會成為他們攻擊的目標。我們隨手發布在社群網站上的圖片,可能會被素昧平生的人們批判,遭受「真是輕率」「這樣不對」的批評,這就是一種典型的例子。
一旦陷入正義中毒的狀態時,人們會把所有非我族類者全部認為是壞人,將抱持和自己不同想法的人、做出無法理解的行為都貼上「笨蛋」的標籤,並絞盡腦汁思考如何攻擊對方、用什麼樣的言語能夠給對方造成最大程度的傷害。
姑且不論哪一邊的說辭是正確的,只要雙方都確信自己是正義的一方,進而開始互相攻擊的話,那想要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就變得相當困難。
不僅如此,參戰的雙方或許是沉浸於這種互相攻擊的狀態,把它當作一項活動來參與並樂在其中,根本就沒有想要解決問題的意願,那簡直就像是一場競技較量,比拚如何更高超且有效地貶低對方。
這可以說是上述正義中毒狀態的重度上癮症狀吧。
與其努力解決問題、嘗試獲取新的見解、逃脫困境並找到新的答案,他們更樂於在當下陶醉於自己的正義觀中,對對方進行壓倒性的批判,從中獲取滿足感。

無法原諒他人,也無法放過自己的痛苦

然而,很多人原本性格並非易怒,也不會隨意攻擊他人。他們平時可能都保持著通情達理、溫和的態度,但當談到某個話題或陷入特定情境時,態度就會一百八十度大翻轉。
舉例來說,一旦聊到歷史的話題,便無法接受對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人,或是無法忍受支持某個特定的棒球隊的人──這樣的情況很常見。實際上,即使在現實世界中可以忍受,但在網際網路和社群媒體(例如推特、臉書)的世界中,卻經常出現攻擊性的行為。因此,人們認為網路的普及似乎使正義中毒現象更加顯著,力道也變得更強了。
另一方面,雖然感受到伸張自身正義的快感,但同時也可能產生無法原諒辱罵對方的自己的感覺。就像一邊狠狠地把對方批判得體無完膚後,再一邊感到後悔,陷入自我厭惡。
雖說我個人對於「這種矛盾的想法為何能同時在大腦中並存?是如何並存的呢?」這樣的問題非常有興趣,不過卻無法得出任何符合科學定義上的結論,因為沒有足夠確鑿的證據來佐證。然而,確實有部分的人感到「無法原諒他人是痛苦的」「不能寬恕這樣的自己」,我親眼見過這些人內心感到痛苦的模樣。
在這樣一個你貶低對方、對方也辱罵你、完全找不到任何共同點的世界,只有仇恨持續存在,並且不斷擴大著。
即使透過譴責他人的過錯來證明自己的正確性,可以獲得一時的快樂,但如果每天都對別人的言行感到煩躁、在無法原諒的憤怒中生活著,我認為永遠不會得到幸福。
本書是希望因為正義中毒而感到痛苦的人們,如果能從基於腦科學角度的見解,獲得一些能成為救贖的資訊就好了。

了解「無法原諒」的原理,才能平靜生活

「無法原諒」的最佳解方,或許是要嘛過著不與人交涉的生活,或者只和自己想法合得來的人來往。不過,在社會中生存的我們若要與他人不相往來,就現實面而言是相當困難的事。
如同前文所說,對於人們抱持著「無法原諒」的情感,與大腦的結構密切相關。
既然無法不與他人交流,那麼便應捨棄「不同於自己觀點的人是『無法原諒』『難以理解』『愚蠢的傢伙』」這些想法;不以仇恨的感情看待對方,而是去了解「為何我的大腦會無法原諒」,才能對自己的人生,或社會全體產生巨大的正面效益。
追根究柢,透過貶損他人得到快感;因被他人貶低而受到傷害;害怕與人產生磨擦,而陷入溝通不足的局面;不想被別人認為很愚蠢,而克制表達自己的意見,我認為這些都是由於雙方互相理解不足所造成的。
本書希望幫助人們消弭一些這種生存困境,闡述如何安穩地生活下去的訣竅。我無意將自己視為偉大的引領先鋒來傳授作法,不過若是想理解無法原諒他人的自己,並且努力讓自己更能夠原諒他人,知曉大腦的運作機制確實是有幫助的。
這就像思考如何理解與你想法不同的人一樣,針對這點,腦科學中對於此現象的說明以及過去的研究便可能派得上用場。
雖然要理解所有人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可以的話,希望我們都能不對他人抱持過多的憤怒、不滿和仇恨的情感,心平氣和地生活下去。對於內心深處有這樣想法的讀者們,我希望這本書能發揮助益,提供一些建議,讓大家找到更加輕鬆過生活的方法。

試閱文字

內文 : 【內文試閱】
第1章 網路時代的「正義」

社群媒體揭開了隱藏的衝突

無法原諒某人的情況,在人類社會歷史上大概一直存在著。然而,雖說抱持著無法原諒的心情,但實際上親自向對方說出「真的無法原諒你!」又是另一回事了。
意見相左的人,若是坐下來進行有條理的建設性辯論,那還算是合理情況;但若僅因不認同對方就相互辱罵,簡直就像小朋友之間的鬥嘴一樣幼稚。
實際上每個人多少都會受到某些條件限制,也就是說身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會不時衡量得失、拿捏分寸,這些條件會發揮如同剎車的作用。在現實的人際互動中,人們會認為將「無法原諒」的心情隱藏起來是應該的。平常員工即使對老闆感到不滿,或是銷售員對客戶感到火大,只要考量到今後的發展,便不會顯露出不滿的態度或咒罵對方。像這樣將真心話偽裝在笑容底下的案例應該非常多吧,尤其在不太會明確表達自我意見的日本來說,這樣的傾向更為顯著。
而讓這種狀況變得「可見」,是因為網路社會的出現,特別是社群媒體的普及現象。
網路世界出現後,人們以匿名性為後盾,發布來源可疑的資訊、進行真偽不明的指控或犯罪預告等行為,這種現象已有二十年以上了。早期的網路世界是地下化的,很難清楚社會上有多少人參與其中,當時人們認為網路是一個與現實世界平行存在的異世界。
然而,隨著X或臉書等社群媒體在近十年急速地發展普及,情況完全顛覆了。在現今的網路世界中,由於確立了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和發表意見的平等地位,網路開始與現實世界重疊在一起。如今,網路上發布的資訊已變成可以操縱輿論的力量。
在這種狀況下,對於「無法原諒」這種個人情感的處理過程,也產生了一些重大變化。
例如,名人不經意的發言及醜聞等顯而易見的不正義行為,成為不計其數的一般大眾熱烈討論的話題。此外,連普通人不經意在社群網站發布了被認為非正義或不正確的資訊,都有可能被素昧平生、連見面的機會都沒有的陌生人責難。甚至情況可能還會升級,變成遭受網民頻繁出征批判抨擊,導致雙方在短時間內爆發包括人身攻擊在內的相互舌戰,也就是所謂的「炎上」。
在炎上的當下,大多數人都使用匿名的帳號。只要攻擊者沒有作出過分的非法行為,便不會對自己造成直接危害,大多數情況下是相對安全的。萬一有麻煩的事情發生時,只需要刪除帳號或置之不理就好。
如此一來,人們對於與自己意見相左的名人就能更加放心地大肆辱罵,或是發現有其他人發出猛烈的砲火時也跟著火上加油,即使沒有人詢問也會自信滿滿地陳述自己的意見。而當自己支持的名人和其他名人發生爭辯時,更是會毫不猶豫地加入支持行列。反之,如果曾經支持的名人之言行令人無法接受時,人們也有可能態度一百八十度大翻轉,開始將他們當作攻擊的箭靶。
很多人看似在社群媒體上點燃戰火,炮火猛烈地相互攻擊,但實際上內容大多缺乏根據,論述也破綻百出,往往只是無憑無據的指責。即使他們認為自己投入猛烈的砲火可以對敵人造成傷害,實際上很多時候只是毫無價值的回應。
就我個人而言,認為這種事大部分都是在浪費時間,因此我幾乎不踏足於社群媒體的世界。從站在稍遠一點的角度進行觀察,我發現社群媒體確實將人類「無法原諒(不遵守規則的事)」的感覺變得可見了。若我們換個角度思考無法原諒某人這件事,似乎也可以說是出於渴望別人肯定自己、想要別人認為自己是正確的期望。因此,他們會不斷在社群網站上搜尋,找出和自己的觀點相反、看起來很好攻擊的對象,並與之挑起爭端,這樣自己便能成為正義的使者,這是我觀察得到的結論。綜上所述,社群媒體對正義中毒者來說是相當唾手可得,又極有吸引力的一種途徑。

社群媒體對名人來說是把雙面刃

對名人而言,參與網際網路或社群媒體能帶來一些好處,例如粉絲和支持者可以直接傳送訊息給他們,有時還可以透過互動加深彼此之間的關係,某些情況下這也對於行銷層面也有所貢獻。
從前必須透過大眾傳播媒體才能表明意見,今日卻可以在自己的掌控下自由發揮。例如,當名人有醜聞被揭發時,即使不召開記者會,也能透過社群網站、部落格或影片平台自由地發表意見或想法。
然而,儘管這帶來了諸多好處,似乎還存在一些經常被忽視的缺點。
所謂的知名人物或專家,正是因為擁有某個專業領域的知識,或因為在某個領域中實力被廣為認同,才會受到大眾的關注。不過,在社群網站的大眾並非擅於詢問、熟悉某個領域的記者,也許只是出於好奇而提問,但名人卻可能因為受到議題引誘,忍不住在沒有基本知識的情況下回覆了非自己專業領域的話題。
此外,若名人在社群媒體中對最近的新聞或話題發表感想,或是分享日常生活的瑣事,都有可能會有某些言論被批評「缺乏常識」「出乎意料地無知」「沒有禮貌」「把別人當笨蛋」等。甚至,當發布了自己在比較高檔的餐廳用餐,或購入名牌商品時,也會有人帶著妒意發出「真是愛炫富」等批評。
這或許也是由於社群媒體的普及而產生的一種現象。在報紙和雜誌等單向媒體的時代裡,知名人物和專家,基本上只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活躍,只要發表關於該領域的相關意見就足夠了,因此遭受一般民眾攻擊的機會和風險有限,也比較容易受到控制。
然而,隨著社群媒體的出現,除了自己的專業領域以外,名人被請求發表意見的情況大幅增加。為了支持自己的人們,把自己認為正向的私生活層面或其他資訊拿來發文,或許出乎意料地能被人們接納;然而對於陷入正義中毒的一般人來說,反而給予了他們「可以抨擊之處」。因為身為知名人物,如果發出的資訊給人與過去印象很大的落差,稍不注意,就會因此造成事業活動受到大幅影響的後果。
這種因為與對方變得親近,反而使缺點變得更加明顯的現象,原本只在直接接觸現實人際關係中才會發生。典型的例子是,一對感情很好的情侶結婚後,經過一段時間相處後雙方都曝露出自己的缺點,有時甚至因此走上離婚一途。
社群媒體具有拉近名人與追蹤者之間距離的效果,同時能透過追蹤人數,輕鬆比較自己的知名度高低。然而,有時出於增加追蹤人數的目的,恐怕會讓人被這種焦慮感追著跑,不得不進一步曝光私人資訊。例如,在有生小孩的女演員及藝人當中,為了獲取粉絲的好感,會以所謂「媽媽藝人」角色將育兒日記公開於大眾。不過,一旦發文過於頻繁,也可能會受到批評,例如「育兒方法真的很沒常識!」「為了錢,出賣孩子的隱私」等批判,這樣的情況令人感到痛心。
即使過去某藝人被視為「女性的憧憬對象」或是「理想型媽媽」,因而受到歡迎及尊敬,但只要出現了一點資訊錯誤或犯了一些錯,就算並非故意,也會被正義中毒者當作無法原諒的標靶,有時候甚至會惹來強烈的反感。這對那些形象非常重要的職業來說可能是一個攸關存亡的問題。
在反對者當中,也會有重度的正義中毒者。他們可能每天都透過社群媒體對自己不認識、沒有實際見過面的名人,滋生嫉妒和憎恨的情感,有時甚至自以為是社會正義的代言人,實際上卻是做出了相當惡劣的犯罪行為。

互相貶低的荒謬社會

為何社群媒體上的正義中毒者最頻繁使用的詞語是「笨蛋」?
因為他們深信自己是絕對正確的,將持有不同觀點的人視為笨蛋並進行攻擊。
若我們以上述這種角度重新審視,當看到某些社會新聞時,人們經常會過度批判某些不合宜的舉止,或者是對藝人發生婚外情強烈指責,包括批評「那傢伙真是個笨蛋」「做出那種蠢事的人真是無法原諒」「他真是活該受到制裁」,都可以視為正義中毒者極端行為的例子。
隨著網際網路的問世和社群媒體的普及化,我們也越來越容易陷入正義中毒的狀態。這種中毒症狀也蔓延於全世界,人們開始會不斷關注誰是笨蛋、誰比自己還差等。同時人們也害怕自己被視為笨蛋,為了避免成為攻擊的箭靶,某些人會開始對別人的謾罵火上加油(或是視而不見,不給予幫助)的行為。這就像是「想避免自己成為被霸凌的對象,所以加入霸凌別人的行列」這種行為。
一九八四年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的詹姆斯.弗林(James Flynn)提出了一個觀點:人類自從二十世紀以來,智能商數(IQ)每年都在提升。以一九三二和一九七八年來比較的話,後者高出了十三.八,也可以說每年都增加了約○.三,這種情形被稱作「弗林效應」(Flynn effect)。
透過營養狀態的改善、獲取資訊和知識的管道變得更加豐富,理應會使人們確實地提升智商。然而彼此相互貶損、相互消磨的正義中毒現象卻日漸嚴重,可說是極為諷刺。起初人類與其他動物相同,只是出生、進食、長大、起床、睡覺、孕育下一代後,最終死去的存在。然而,隨著人類大腦漸趨發達,反而更加陷入痛苦。人們會互相咒罵對方是笨蛋,卻不設法解決問題,或者根本就沒有解決的意願,只是一味地持續爭論。若這便是人類這個物種的特性,或許可說是地球上最令人感到悲哀的一種生物。

容易被操作的正義中毒者

另外,也有某些與「熱衷於找碴的正義中毒者」保持距離,冷眼俯視一切的人。其中一部分的人控制利用許多正義中毒者,將其特性巧妙地化為一種成功的商業模式,也就是所謂的「炎上行銷」。
正義中毒者總是將自己視為絕對的正義,像渴望獵捕非正義的動物一樣。因此,有些商人會把這當成娛樂事業,刻意演出顯而易見的失態,也就像是供給他們飼料做為報酬,並以此建立一套收取報酬的體系。
在社會輿論因明顯不正義事件而沸騰的時刻,故意站在被視為不正義的一方,或者嚴厲批評站在正義立場指責他人的人,也是一種有效的策略。正義中毒者被他人搧風點火後,會變得更加熱血沸騰,同時也會成為一個新的話題。此時,這個炎上行銷的策畫方也會受到關注,如同近年演藝圈與經紀公司相關的爭議被人們注目一樣,社群媒體的出現,讓所謂無關的「圈外人士」也能輕易參與其中。
另一方面,由此延伸出的新議題也不斷浮現,例如逐漸出現對此行為的批判,認為炎上行銷本身是不對的,是否應該壓制這種趨勢等看法。
隨著事件越演越烈,炎上的機會也會越大。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迅速、有力、沸沸揚揚地引起話題是關鍵,因此沒有必要為了保持平實的資訊和中立的看法作出努力。這是一種商業手法,當正義中毒者喜孜孜地消費不正義的題材,若視情況快速提供新燃料的話,便可能藉由話題的擴散提升品牌或藝人的知名度,甚至有助於商業規模的擴大。

缺乏多樣性的群體將走向滅亡

陷入正義中毒的人們,乍看之下都有各自獨特的理論和正義感。然而實際上,他們的內心是害怕自己變成箭靶,因此大多會傾向迎合主流的觀點。
例如,當A被指責「發言不當」成為主流時,即使抱持不同的意見,也難以說出口,這和第三章會講述的同儕壓力問題也有關係。然而如果整個社會都朝這個方向前進,就長遠來看是非常危險的。多樣性受限的群體,短期來看可能會提高生產力,出生率也許會提升而看似取得成功,但在演化的歷史上,這種群體將會走向滅亡。
換言之,為了後代能夠健康繁榮,即使必須付出不少成本,仍必須確保群體某種程度上的多樣性。
我並非要以「應該這麼做」的社會運動家態度來談論這件事,只是想將其視為一種可能的問題。當前的環境和條件急速變化,如果過去被認為「正確」的中位數產生了巨大的偏移時,已適應的人們會感到難以生存;反而過去被視為「怪人」「非我族類」者還更有可能去適應。正因如此,為了確保群體的持續繁榮,保持一定程度的多樣性對於生態的健康和穩定是至關重要的。
這種情況用企業的例子來類比我想會更易於理解。以強迫推銷和巧妙的話術來取得出色業績的公司,應該會傾向招聘更多這樣的人才吧。然而,倘若有一日法律開始強制規定,禁止過去這種業務方式,那麼大部分的業務都會變得英雄無用武之地。此時,如果原本雇用了少數溫厚、親和、以顧客本位為導向的業務人員,也許還能幸運地經營下去;但若公司全體都是強迫推銷類型的業務人員的話,我想公司會面臨相當嚴峻的挑戰。

正義中毒是人類的宿命

人們難以理解與自己不同的事物,雙方互相感到「難以原諒」的正義中毒現象,事實上是身為人類無法避免的特性,詳情將在第三章進一步說明。然而,即使對於他人的言行感到強烈的抗拒,但如果我們了解人類大腦的運作方式,或許就能夠避免陷入毫無意義的爭執,或消耗精力的爭論,也不會以報復之名傷害他人,能夠以輕鬆的心情觀察事態。
讓我們以兔子為例來比較,兔子的大腦過於簡單,無法產生類似正義中毒的情形,也不會像人類一樣以正邪為標準來採取行動。兔子並不會煩惱「為什麼會出生在這世上」這類問題,對於死亡這件事可能也沒有意識。牠們只是一味地吃著草、孕育下一代,然後結束這一生。這種循環就如此無意識地一直進行著。
而人類因為大腦比較發達,在與兔子做出相同行動的大腦構造周圍,發展出了大腦新皮質(neocortex)這個區塊,掌管了思考的部分。
大腦新皮質確實為人類的繁榮和生存做出貢獻。然而,人類也因此背負了一個艱巨的宿命,為了生存以及讓自己的後代繁衍下去,不得不去思考生命的意義為何。可以說,正是由於有了智慧,才有了愚昧;而沒有愚昧,智慧也是不存在的,兩者有著一體兩面的關係。隨著網際網路和社群媒體的出現,似乎更加呈現出了人類智慧和愚昧並存的新面貌。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日本亞馬遜暢銷逾180,000冊★★★

日本第一金頭腦、腦科學專家中野信子專業剖析
走火入魔的正義狂熱背後,是多巴胺在作祟!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