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自在, 寶寶好帶+愛上當爸媽這件事 (2冊合售)
作者 | 孫明儀 |
---|---|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爸媽自在, 寶寶好帶+愛上當爸媽這件事 (2冊合售):․作者為衛福部、市立聯合醫院等單位資深講師,經驗豐富學員眾多。․為實用工具書,可供新手父母使用三年,隨時翻閱。․ |
作者 | 孫明儀 |
---|---|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爸媽自在, 寶寶好帶+愛上當爸媽這件事 (2冊合售):․作者為衛福部、市立聯合醫院等單位資深講師,經驗豐富學員眾多。․為實用工具書,可供新手父母使用三年,隨時翻閱。․ |
內容簡介 暢銷書《愛上當爸媽這件事》作者最新力作! 不只是陪伴寶寶,也是重新發現這個世界的一次機會。不焦慮、不犧牲、不忙亂,聽懂寶寶內在心聲!獻給新手爸媽的實用工具書:從懷孕起,給寶寶一個心理健康的環境! 嬰幼兒心理和情緒的發展,不是從出生才開始,而是在懷孕的那一刻,就已經展開。記得:在三歲以前,陪伴過程中的親子互動,就是寶寶最好的全腦開發,寶寶的心智發展會因為你的愛與互動,有了豐富的刺激。具備豐富專業的孫明儀老師,將陪伴身為爸媽的你,一起觀察寶寶的天生氣質,嘗試不同的安撫形式,慢慢累積經驗了解寶寶。而你也能夠建立起當爸媽的信心,以及當爸媽的直覺,最終,你會驕傲而自豪的說:我了解我的孩子!你不僅是陪伴寶寶,同時也將是「重新發現」這個世界的一次機會。作者孫明儀老師是台灣學有專精的嬰幼兒心智健康治療師,也曾經當過五年全職媽媽。最大的願望是幫助更多家庭,擁有健康而互動良好的親子關係。目前也正參與及推動數項計畫,致力協助台灣嬰幼兒心理健康領域的專業發展。《愛上當爸媽這件事》是她引領讀者進入嬰幼兒心理的第一本入門書。「不需要坐擁金山銀山,每個家庭都一樣可以帶出情緒平穩、個性樂觀、挫折容忍度高,對學習有熱誠、有責任感、有創造力,並擁有同理能力的孩子。」孫明儀說:「重視寶寶心理健康,才是真正贏在起跑點。」本書精采重點── 寶寶從來不要爸媽犧牲自我,只是要爸媽及時回應生理及情感上的需求而已。 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是父母最重要的工作。父母的回應,能讓孩子擁有愛的能力,能積極、有自信、有活力地擁有自己的生活。 不需要完美,我們只要當「夠好」的爸媽 要引導,而不是催促寶寶長大!「我想透過這本書,陪伴你從懷孕那一刻開始,慢慢地成為自己想要的那種爸媽,讓你跟孩子相處時,感覺溫暖放鬆,全家人都能在相愛的循環裡感覺幸福。」──孫明儀
作者介紹 【關於作者】孫明儀英國倫敦學院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精神分析學派發展心理學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社會工作碩士。曾任美國密西根州嬰幼兒心理健康治療師,針對特殊兒提供地板時間治療。擁有美國密西根州與伊利諾州臨床社工師執照,以及台灣社工師執照。五年全職帶兩個寶寶的經驗,十餘年嬰幼兒心理臨床工作與八年以上臨床督導經驗。因為深信早期依附關係對日後身心發展的重要性,因此對推廣嬰幼兒的心理健康有著莫大的熱誠,希望協助爸媽們在寶寶生命的起點,開始學習理解寶寶、讀懂寶寶、享受寶寶,找尋適合的帶養方式,讓親子之間可以更順利相愛。個人部落格:如何當足夠好的爸媽(零到三歲的帶養) 教育與學位 •參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Francisco)精神醫學系嬰幼兒與爸媽方案2014-2015•英國倫敦學院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精神分析學派之發展心理學碩士(倫敦學院大學與安娜‧佛洛伊德中心合作之學位),碩士學位論文︰Narrative Comparison between Early and Late Placed Children in Adoption 2001•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社會工作碩士1998-2000 證照資格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母嬰關係委員會 約聘顧問 2021至今•映安社會工作師事務所負責人 2020至今•臺灣社會工作師執業執照 2012至今•取得密西根州和伊利諾州兩張臨床社工師執照 (Licensed Clinical Social Worker) 2004-2005著作出版 《早期療育與社會工作》,揚智出版社,與劉瓊瑛. 朱鳳英等人合著《嬰幼兒心理健康(Infant Mental Health)的重要性與理論背景》《諮商與輔導月刊》第316期 《愛上當爸媽這件事:0-3歲嬰幼兒心理學》早安財經出版社 《相親相愛不簡單?:給爸媽的手足教養學》親子天下出版社 工作經歷 衛福部保護司「推動6歲以下兒保個案賦能親職教育方案」訓練講師(2021迄今) •規畫並執行相關在宅服務帶狀訓練與督導。•參與2022年度此服務方案推廣至全國之訓練規畫。 •臺北市新願景教育基金會 知識長 •規畫基金會全年度嬰幼兒與學前兒童相關之專業人員訓練•與林口長庚醫院兒保中心規畫與執行嬰幼兒爸媽支持團體方案與個案服務•提供發展心理學為基礎之專業訓練給社工,心理,教保等專業人員國立科學園區實驗中學雙語部約聘諮商師(2010迄今) •每週駐校兩天服務有心理或是情緒議題的學生•提供家長諮詢與師長諮詢, 幫助雙方一起理解學生的議題, 提倡團隊工作•與家長會合作, 帶領家長親職學習團體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早療臨床服務外聘督導(2010迄今)•每年固定提供早療臨床服務之督導。社福機構外聘督導 –提供各機構以每月一次到每季一次的頻率督導(2011迄今) •心路基金會外聘督導•兒福聯盟桃園受虐嬰幼兒服務外聘督導•勵馨基金會收出養組諮詢委員•三峽八里愛心教養院早療服務外聘督導•忠義基金會桃馨園•第一基金會早療團隊外聘講師(2010迄今,每月至少兩次以上的授課或演講) •固定合作機構:心路基金會,新竹縣家庭教育中心,新竹縣輔導智能團,第一基金會等等•邀約機構:勵馨基金會,中華民國復健學會,台大醫院兒童發展中心,衛福部保護司,各縣市圖書館等等
產品目錄 前言 這三年的教養旅程,讓我陪伴你第1部 產前的期待時光:寫一份快樂生產計畫,給自己掌控感1懷孕不焦慮,寶寶也開心2擔心自己身材走樣……3受不了別人的異樣眼光4擔心兩人世界,從此變色……5養成自我察覺的習慣,找回生活中的掌控感6生寶寶,是一段愛與勇氣的旅程7擬定一份生產計畫8要不要老公陪?多與另一半溝通就對了9萬一生產過程不順利,怎麼辦?第2部 生產與滿月:不糾結,不勉強,不自責 10生產完,讓自己好好休息很重要11母奶好,配方奶也好,千萬別糾結12不要將自己的「成功」綁在「足夠的母乳」上13把握坐月子時間,做自己愛做的事14寶寶為什麼一直哭?因為寶寶是外星人15接受不完美,好好珍惜這些手忙腳亂16把握兩個關鍵時刻,給孩子愛與溫暖17心平氣和,同理寶寶的哭18超有效五招:包、搖、吸、側、噓19寶寶想什麼?百分之四十的爸媽都猜錯20互動中提供刺激,幫助寶寶神經元連結與身心發展第3部 建立帶養的團隊:養大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的力量 21在帶養寶寶的辛苦裡,體諒彼此22鼓勵另一半,摸索屬於他的親子關係23分工時,該注意哪些重點?24寶寶出生後,兩人感情變了,怎麼辦?25與長輩共處,要懂得滾動式修正26自己的父母自己溝通,溝通前夫妻先達成共識27別在氣頭上對話,別把不愉快牽拖另一半28長輩對寶寶過度寵愛,如何取得共識?第4部 蛻變中的轉念:觀照成為爸媽後的內心改變 29放下「應該」,那是教養挫折的最大來源30帶一個孩子,需要一整個村落的力量31育兒過程如何維持平穩情緒32不需要完美,我們只要當「夠好」的爸媽33帶養能夠優雅從容嗎?可以34累積自己當爸媽的信心與直覺35生完後感覺情緒不是很好,我是不是憂鬱了?36產後憂鬱症的症狀37如何面對揮之不去的恐怖與無力感38新手爸爸也會有產後憂鬱嗎?會第5部 第一年的帶養:穩住寶寶情緒,不犧牲的快樂陪伴 39健康陪伴發展中的寶寶40新手爸媽第一年的帶養挑戰41聽到寶寶哭,該戰還是逃?42視覺安撫,聽覺安撫及觸覺安撫43深呼吸,讓自己情緒平穩44寶寶不要你的犧牲,要的是你的回應45寶寶有安全感,就會勇敢探索與學習46挑一件事,每天花二十分鐘47看!寶寶正在培養這五種能力48愛孩子,也要自我實現49不想放棄工作,做好這四件事就可以了50我們已經盡力了,為什麼還是有愧疚感51讓自己感覺到愛,也覺得自己的付出有意義52如果你決定請育嬰假……53別擔心沒社交生活,寶寶會為你帶來新朋友54練習放下比較心第6部 第二年的帶養:陪伴孩子探索55陪伴,是雙向的 56如果你放鬆,寶寶跟你都會很輕鬆, 57安排好優先順序,讓事情分階段完成58跟寶寶說話,讓他有參與感59爸爸參與很重要,兩人輪班更有趣60太早給寶寶玩3C,以後你的麻煩更大61總之,盡量多陪伴、多互動62寶寶對世界充滿好奇,你可以這麼做……63寶寶的心理健康取決於家庭氛圍64讓孩子在我們的引導下體驗「禁忌物品」第7部 第三年的帶養:溫柔又堅定面對寶貝的強烈情緒 65別催促我長大,我需要你的引導與鬆手66跟寶寶一起發現新事物,參與寶寶的成長67溫柔,讓他知道不會失去你;堅定,才能引導寶寶長大68寶寶也會有幽默感,讓陪伴多一些歡樂69幼兒身心發展:建立自我感 70賴在公園不肯離開,怎麼辦? 71寶寶有莫名的堅持,怎麼辦?72教孩子學會「輪流」與「分享」73有語言能力,不等於完全理解74常讓爸媽崩潰的幼兒四項特質75身為爸媽,要學習覺察自己的情緒76「承接」孩子情緒77對孩子好奇,從「猜測」傳達關懷與愛78愛孩子同時也要照顧自己79「雙向參與」,你不需放下自己的一切80鼓勵孩子說出自己心中的感覺81孩子突然暴怒,如何安撫?第8部 分離、外出、常規與手足互動:幫助寶貝拓展他的世界 82面對寶寶的分離焦慮83允許孩子選擇一個「過渡性客體」(安撫物)84有時候,有分離焦慮的是爸媽自己85幼兒心中有恐懼,別叫他「不要亂想」86孩子用恐懼,來邀請你更多的陪伴87親子之間的權力搶奪88男寶女寶帶養大不同?89讓孩子建立可預期的穩定生活90吃飯皇帝大還是寶寶大?91讓孩子主動探索食物92陪孩子玩什麼?一起做家務!93加入孩子的世界,與孩子對話94帶寶寶去餐廳用餐的需知事項95怎樣帶寶寶出門參加活動96帶寶貝去公園走走97跟別的孩子一起玩很棒,但要注意這四件事98當寶貝不想睡、睡不著99幫助寶寶建立良好生活習慣100怎樣與哥哥姊姊相處101你做這三件事,孩子們融洽相處結語 前面有多累,後面就有多甜
書名 / | 爸媽自在, 寶寶好帶+愛上當爸媽這件事 (2冊合售) |
---|---|
作者 / | 孫明儀 |
簡介 / | 爸媽自在, 寶寶好帶+愛上當爸媽這件事 (2冊合售):․作者為衛福部、市立聯合醫院等單位資深講師,經驗豐富學員眾多。․為實用工具書,可供新手父母使用三年,隨時翻閱。․ |
出版社 /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
ISBN10 / | |
EAN / | 9870528081406 |
誠品26碼 / | 2682502264005 |
頁數 / | 608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5X21X4CM |
級別 / | N:無 |
提供維修 / | 無 |
自序 : 【自序】
寫給
因孩子哭鬧而心力交瘁的我們
手忙腳亂仍試著讓孩子不哭的我們
白天累得半死晚上還要起床餵奶的我們
很生氣想一走了之最後還是心軟的我們
前言
這三年的教養旅程,讓我陪伴你
當媽媽的這條路,不知不覺竟然已經走了十七年。當年在密西根州服務家庭的感動,以及全職帶養孩子的經歷,促使我在九年前動筆寫了第一本書。這回再次執筆寫這本書,是希望與大家分享我在這十七年間,在家庭關係中的領悟,以及在台灣輔導各年齡層孩子與家庭所累積的心得。
市面上已經有很多教養書,有些是幫助父母如何教小孩,有些則是聚焦在爸媽如何「先做自己,讓自己快樂」。我嘗試將這兩者融入這本書。因為我自己的體會是這樣的:想要打造幸福家庭,那麼思考自己跟自己、自己跟伴侶、自己跟孩子、孩子跟孩子之間的四種關係,都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說這是一本教養寶寶的書,但我畢竟是個習慣跟家長攜手一起理解教養細節的工作者,所以這一次,我想跟讀者一起摸索,從懷孕那一刻開始,一直到寶寶三歲這段期間的真實經驗。
透過這本書,我嘗試從陪伴的過程,跟你一起理解在這三年多你可能體驗到的一切感受,幫助你逐漸適應當爸媽這個角色,解答過程中可能有的複雜心情或疑問。我想陪著你,讓你感覺不孤單。希望你把這本書放在書架上,有空時、有疑問時,都可隨手拿下來翻翻,找尋讓生活幸福的靈感。
因為這本書不只是關於「你與孩子」,還包括「你跟你的另一半」,以及「你們與長輩或朋友」之間,在你們進入爸媽角色後所產生的微妙變化。
在東方家庭中,不管你喜不喜歡,都得接受一個文化現象:自己跟伴侶之間的互動、夫妻跟長輩之間的互動,都會與我們產生共振,而孩子當然也是共振圈裡的一部分,會感受到大人們教養觀念差異的衝撞。要拿捏好這一切互動,讓自己過得幸福,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自己在某些關係層面上也不是做得很好,但我嘗試盡力去做。
盡力去做,不是為了別人,更多是為了自己,讓自己能擁有平穩的生活。我覺得,體認到自己的不完美,願意嘗試看到對方可能存在的善意,保持一定的溝通互動,或許就是足夠好的結果。做到足夠好,夫妻之間面對教養,就可以互相交心,與長輩的互動亦能彼此尊重,親子互動、日常家庭生活也會感覺溫暖。
哈佛大學醫學院臨床精神病學教授羅伯.威丁格(Dr. Robert Waldinger)曾經進行一項長達七十五年的知名研究,試圖了解做什麼可以讓人快樂又健康的活到老,結果發現,擁有正向溫暖的重要關係與社交連結,是讓我們快樂又健康最重要的元素。這個不讓人意外的結果,讓我們看到重視親子與家庭關係,最終受益的仍然是我們自己。
在這本書裡,我還想補足自己在第一本書裡沒有多著墨的部分,解碼更多幼兒的帶養難題。
回台灣工作之後,常有幼兒期寶寶父母前來求助。我發現這個階段的爸媽們,對於小小幼兒強烈的情緒表達或執拗的行為,都感到非常困擾。因此,這本書裡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篇幅,著重在三歲前幼兒的教養,希望幫助爸媽們了解為什麼這個時期的孩子有時會講不聽,為什麼有這麼多無理的堅持。
我想像你一整天帶養幼兒可能遇到的困難與疑惑,藉此分享孩子常出現的情緒,以及隨著幼兒發展而來的這些情緒有何意義。再一次的,我想支持你、幫助你在摸索過程中能有個參考的方向,建立自己與孩子的互動方式,讓你即使在挫折中仍然願意繼續嘗試。
我常在演講時提醒大家,教養這件事,不只是關乎你與寶寶之間的情感連結,同樣重要的是家人之間的情感連結。全家人日常生活裡的溫暖互動,與我們與孩子們交織在一起,讓我們可以感受到自己努力的回報。
我希望,聽到孩子哭鬧而心力交瘁的我們,手忙腳亂仍試著讓孩子不哭的我們,白天累得半死晚上還要起床泡奶的我們,很生氣想一走了之最後還是心軟的我們,透過這本書,能夠看見孩子緊抱著我們的樣子,能夠記起每一次那個仰起臉兒向我們奔跑而來的小小身影,體會寶寶們不氣餒地摸索著跟我們連結、對我們表達愛意的努力。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你平衡追求自我與為家付出的兩難,讓你願意隨寶寶的成長調整自己的生活步伐,學會從呵護備至到試著慢慢放手。
或許多年以後,當你跟我一樣,從緊密的親子關係中放手時,會明白這所有的一切是我們以生命帶養生命獲得的感動。你將發現,自己值得擁有如此深刻的感動。
愛的關鍵,在我們手上。無論我們自己在成長過程中有沒有好好的被愛、被照顧,從我們自己成為爸媽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孩子為我們帶來了一次回到童年的機會。現在,就算我們曾在成長中受過傷,也終於可以選擇與伴侶攜手創造屬於自己的愛。
一起啟程之前,我要用一位德國朋友分享的一句話作為對你的祝福:
我們獨自出生,也將獨自死去,
在這兩個點之間,
值得的,唯有愛與信任。
走吧,出發去!
最佳賣點 : ․作者為衛福部、市立聯合醫院等單位資深講師,經驗豐富學員眾多。
․為實用工具書,可供新手父母使用三年,隨時翻閱。
․提出「爸媽心靜,寶寶就靜心」等多項開創性教養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