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s une architecture
作者 | Le Corbusier |
---|---|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朝向新建築:*「現代建築之父」勒.柯比意劃時代驚論述作品,並啟發20世紀無數建築師、各領域藝術家、工業設計觀念與一般讀者。*今年適逢此經典出版(1923)百年紀念。全 |
作者 | Le Corbusier |
---|---|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朝向新建築:*「現代建築之父」勒.柯比意劃時代驚論述作品,並啟發20世紀無數建築師、各領域藝術家、工業設計觀念與一般讀者。*今年適逢此經典出版(1923)百年紀念。全 |
內容簡介 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論述經典 出版百年紀念建築大師勒.柯比意(Le Corbusier)的13則百年留言◆2023最新法語中譯◆致敬1923年初版內頁版面◆建築師、藝評家專文導讀◆收錄勒.柯比意親撰第二版序(1924)、第三版序(1928)、◆勒.柯比意致老師,談論藝術觀的一封信(1908)「為所有的人」,找回人的尺度找回根本的需求,根本的功能,根本的情感,這就是重中之重,是建築的一切。勒.柯比意基金會 主席 Brigitte Bouvier法國在台協會 學術合作與文化處 處長 Cécile Renault(雷詩雅)建築師、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創始人、美國建築師協會榮譽院士 姚仁喜臺灣建築學會理事長 曾光宗魯汶藝術花邊教主、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胡琮淨漫畫家 建築大叔文化評論人 詹偉雄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博士、建築寫作者、策展人 謝宗哲、藝評家、策展人、作家 謝佩霓──────有感推薦(依姓名筆畫序)──藝術評論家 鄭治桂──────深度閱讀****1923年,三十六歲,逐漸在巴黎的文化藝術圈嶄露頭角的勒.柯比意,將他自1920年起參與編輯《新精神》(L’esprit nouveau)雜誌期間發表的十二篇稿子結集,加上〈新建築或革命〉一文,出版了《朝向新建築》一書,最初是對於美感、現實或是因循保守的建築圈前輩與同業們有話要說,希望指出一些(尤其在一戰後的氛圍)能解決社會與人們實際需求的可行路徑,並建立一些有所依據的美學標準--也彷彿以書寫作為他日後以多件更廣為全世界所知的建築作品實踐其理念的超前演繹。Vers une architecture這部在整個20世紀都不可能被忽視、具有鮮明宣言色彩的先行建築論述經典,不僅是理解當代建築觀念與演化轉折點的重要路徑,尤其是重視機能性的集合住宅--如今那已是百年後我們的都市日常風景了--更像是回溯源頭般憂心提醒,能否對美感與居住環境留心提升,從來都是「人之所以為人」必須持續關注的課題。而建築師正是能對此做出貢獻,並使作品具有藝術的質感與格局,成為一種純粹的心智創造成果,從而對人們的內在外在都造成影響。本書展現了勒.柯比意對於建築志業與藝術觀的使命感、熱情,充滿智慧的靈光,只是他的倡議和提醒總帶著一些憤慨與嘲諷,但同時也是向讀者/大眾與建築師們發起衝撞陳腐習慣、搖撼沉睡感知的邀請。如他在書中所述,建築是為普通人、為所有的人進行研究與服務,這本書也是所有關心居家住宅空間的讀者都能從中獲得啟發的生活與社會趨勢觀察筆記--不論是百年前的歐洲或是此刻;尋求身心安頓,創造自己與同代人各種意義上的容身之處,以共同理念為動盪的關鍵時代賦予秩序,對抗混亂,就算僅僅是一件能觸動人心的「美好的事情」,向建築學習,總有什麼可想可做。
作者介紹 作者勒.柯比意Le Corbusier(1887-1965)本名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生於瑞士,20世紀最偉大的建築師之一,也是現代建築第一代大師。長於設計重視理性的功能主義建築,影響整個20世紀各國建築發展與城市景觀演化,享有「現代建築的旗手」、「功能主義之父」等讚譽。他同時是城市規畫師、畫家、雕塑家、室內設計師、思想家和作家。1930年入法國籍。建築代表作品包括薩伏伊別墅、廊香教堂、馬賽公寓、昌迪加爾政治中心建築群、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費爾米尼文化中心……等。2016年,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勒.柯比意的十七件作品(位於七個國家)列入世界遺產。〔建築代表作品〕法國普瓦西「薩伏伊別墅」、法國「廊香教堂」、法國「馬賽公寓」、埃及「阿萊曼紀念碑」……等。翻譯、解讀林貴榮巴黎UPA9建築博士,法國國家建築師文憑(Architecte DPLG)。台北、巴黎註册建築師,曾任《建築師雜誌》總編輯、全國建築師公會學術主委、板橋市副市長,擔任國家卓越建設獎、景觀大獎等評審委員,目前任教於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名家講座。自法國返台,投入建築教育界,持續關注都市及建築理論,同時鑽研法國現代建築的發展,1990年榮獲全國十大傑出青年。代表性的建築設計作品,包括:巴黎華人文化中心、立法院競圖第二名、汐止濟德宮新殿堂等。建築設計之外,也以建築觀念的傳道為職志,投入文字著述。書籍著作有:《都市美學與建築藝術》、《都市配備與街道景觀》等。譯作有:《歐洲建築語彙》、《巴黎.都市.建築.文化》等。近年並為各學術期刊研討會、《聯合副刋》、「獨立評論@天下」及《建築師雜誌》等媒體撰寫建築專文。為鼓勵優秀建築系學生或畢業生赴法國實習及觀摩,與台法學術暨文化經濟交流協會合作設立「巴黎獎」實習獎學金,並長期擔任「巴黎獎」義工。以建築為一生志業。翻譯、審訂詹文碩1979年生於台灣,台北。法國國立電訊管理學院策略管理碩士、巴黎經濟戰爭學院畢業。留學法國十六年,悠遊於台法兩國文化間。從小愛上閱讀,不論中、英、法文都看,走路看、坐捷運看、開車(等紅燈的時候)看,甚至洗(泡)澡時也看!希望藉由優質的翻譯,把看過的、令自己感動的外文書,分享給可愛的台灣人。曾任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理事長、蔡英文總統就職與國慶法文口譯,譯有:《二十一世紀資本論》、《鐵骨柔情》、《關於稅,你知道多少?》、《明天還是好朋友》、《金融霸權的誘惑》、《餐桌上的紅色經濟風暴》、《歷史Z咖搞什麼?》、聖嚴法師《自在語》等書。電子郵件:panzerg0722@gmail.com
產品目錄 推薦語解讀者前言與一百年經典對話 文/林貴榮審譯者序勒.柯比意、建築、翻譯與民主 文/詹文碩-----------第二版引言溫度--第三版出版序總論工程師的美學與建築給建築師們的三項提示I. 量體II. 立面III. 平面規準線視而不見的眼睛……I. 郵輪II. 飛機III. 汽車建築I. 羅馬的啟示II. 平面的錯覺III. 純粹的心智產物量產化的住宅新建築或革命勒·柯比意寫給查里.勒普拉特尼葉老師的信------------------解讀者後記「勒.柯比意時代」走過一百年:對當今的建築師啟發了什麼? 文/林貴榮深度閱讀觀察勒.柯比意,思索現代建築 文/鄭治桂附錄勒.柯比意經典名言十五則 選摘/林貴榮
書名 / | 朝向新建築 |
---|---|
作者 / | Le Corbusier |
簡介 / | 朝向新建築:*「現代建築之父」勒.柯比意劃時代驚論述作品,並啟發20世紀無數建築師、各領域藝術家、工業設計觀念與一般讀者。*今年適逢此經典出版(1923)百年紀念。全 |
出版社 /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7063446 |
ISBN10 / | |
EAN / | 9786267063446 |
誠品26碼 / | 2682452542000 |
頁數 / | 360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7X23X1CM |
級別 / | N:無 |
提供維修 / | 無 |
推薦序 : 【推薦序】
勒.柯比意基金會(Fondation Le Corbusier)主席 Brigitte Bouvier 推薦
勒.柯比意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他在整個職業生涯中發表過許多理論著作,促成建築領域重大變革。其中,《朝向新建築》這份宣言奠定了現代建築的基礎,而後者將改變我們的城市、我們的住居、我們的生活。
這或許就是為何,在出版一個世紀之後,這本靈光四射、策略明確的作品──將強而有力的遠見卓識、實實在在的寫作才華、老練絕倫的宣傳藝術集於一身──分毫未損地保有依舊能對我們提出詰問的力量?
建築不再一定得是「量體在光線底下結合,並精妙、適當和出色地互動來產生」,但它希望自身依然蘊涵觸動人心的力量。建築所體現的改變人類生活的雄心壯志可能永難實現,但無所謂。重點是人對建築的渴求。若以「將這份渴求轉譯為圖像與文字」這件事來說,《朝向新建築》比其他作品都做得更好。建築指明了一個方向、一條路徑,以之朝向新建築。
我衷心祝福這部《朝向新建築》的中譯本獲致它應得的成功,也希望它能啟發新一波的使命與志業!
布麗吉特.布維耶
(譯/江灝)
Le Corbusier, un des architectes les plus importants du XXe siècle, publia tout au long de sa carrière des ouvrages théoriques pour révolutionner l’architecture. Parmi eux, Vers une architecture est le manifeste qui posa les bases de l’architecture moderne, celle qui devait transformer nos villes, nos maisons et nos vies .
D’où vient qu’un siècle après sa publication, ce texte à la fois inspiré et stratégique, au croisement d’une vision puissante, d’un authentique talent d’écrivain et d’un art consommé de la publicité, ait conservé intact le pouvoir de nous questionner ?
L’architecture n’est plus forcément « le jeu savant, correct et magnifique des volumes assemblés sous la lumière », mais elle se veut encore capable d’émouvoir. L’ambition de changer la vie des hommes qu’elle incarne ne sera peut-être jamais atteinte, mais qu’importe. Seul compte le désir d’architecture. Vers une architecture a su mieux que d’autres traduire en images et en mots ce désir. L’architecture indique une direction, un acheminement. Vers une architecture.
Je souhaite à cette édition de Vers une architecture tout le succès qu’elle mérite, qu’elle inspire de nouvelles vocations !
Brigitte Bouvier
Directrice
Fondation Le Corbusier
********
法國在台協會(Bureau français de Taipei)
學術合作與文化處處長 Cécile Renault
推薦
感謝林貴榮建築師致力於對「建築在我們都市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這一課題的思考、行動與反省,台灣的讀者大眾從此得以更充分全面地認識這位現代建築之父。勒.柯比意是法國最偉大的建築師之一,同時也是一名無畏於挑釁的理論家、哲學家及造形藝術家。他高瞻遠矚,早在1930年代就設計出花園露台,遠早於今日盛行的綠化屋頂──藉以回應下面這個問題:「閒置所有屋頂的都會面積,將其當成瓦片和星星對話的專用地,這不是有違邏輯嗎?」
今日,城市面對氣候危機的迫切適應過程,證明了他的想法依然站得住腳……
我盼望這篇「宣言」能夠激勵今日與明日的建築師們實地去踏訪勒.柯比意的作品,尤其推薦我個人的心頭好──馬賽公寓。
展卷愉快!
雷詩雅
(譯/江灝)
Grâce à Lin Quey John et son attachement à la pensée, à l’action comme à la réflexion sur le rôle de l’architecture dans nos vies de citadins, le public taïwanais peut désormais faire plus ample connaissance avec le père de l’architecture moderne. Le Corbusier fut l’un des plus grands architectes français, mais aussi un théoricien n’ayant pas peur de la provocation, un philosophe, un plasticien. Visionnaire, il conçut dès les années trente des terrasses jardin, bien avant les toits végétalisés qui fleurissent aujourd’hui, pour répondre à la question : « N’est-il pas contraire à la logique que toute la surface d’une ville reste inutilisée et demeure réservée au dialogue avec les étoiles ? »
De nos jours, l’indispensable adaptation des villes à la crise climatique lui donne encore raison…
J’espère que ce Manifeste donnera aux architectes d’aujourd’hui et de demain l’envie d’arpenter à leur tour les œuvres de Le Corbusier, et notamment mon coup de cœur, la cité radieuse à Marseille.
Bonne lecture !
Cécile Renault
Conseillère de coopération et d'action culturelle
Bureau français de Taipei
自序 : 【自序】
《朝向新建築》第二版引言(1924) 勒.柯比意
當本書的第一版在不到一年前問世,適逢人們對建築事物的極大興趣正在各地被喚醒。本書主要的章節內容,曾經在《新精神》(L'esprit nouveau)雜誌以文章的形式發表,其內容猶如對時下人們進行了一項突擊普查:人們開始說話了,開始喜歡談論,甚至熱衷於談論建築。這樣的興致,實則來自於社會深層的變動。
舉例來說,在18世紀,也曾激起過對建築的普遍熱情:資產階級人士設計建築物,高階層官員同樣也鍾情於此,如布隆代(Blondel)設計的聖丹尼斯門(la Porte Saint- Denis)和克勞德.佩侯(Claude Perrault)設計羅浮宮的東廊(la Colonnade du Louvre)也都是如此,頓時,法國境內布滿了見證當時這種精神的作品。
這本書所造成的回響,不僅止於專業人員,同時也及於普羅大眾,恰恰證實了整個建築循環週期的時代已經來臨了。大眾對於建築工作室裡的技術話題不感興趣,僅僅關心新建築能否給他們帶來更多舒適感,畢竟在其他領域(比如汽車旅遊、郵輪觀光等)此種享受已經略略顯出端倪。更重要的是,新建築能否讓人耳目一新的滿足感。這種新感受從何而來?這是因為新時代的建築意識在歷經長時間的醞釀後,終於萌芽綻放。
何謂嶄新的時代?那就是百廢待舉的心靈地域和建造自身住宅的迫切需求。一幢住宅是一種人為的域界,圍護著我們,將我們與需要對抗的自然現象隔離,賦予人類人文的環境。滿足本能的渴望,實現自然的功能,這就是「建築」!建築不僅在於專業的技術領域,更關鍵的是在於一些特徵性的轉折點上,展露出時代共同理念的率性行動,藉以呈現共同理念之下所有行動的協調模式。
因此,建築成為反映時代的鏡子。
當今建築所關注的房子,是一般而平常的住家,供普通而平常的人使用。捨棄宮殿式設計思維,這是時代的一個標誌。
為普通人,「為所有的人」,研究一般人的住宅,方能找回人的尺度,找回根本的需求、根本的功能、根本的情感,也就是重新找回以人為本的建築基礎。這就是了!這就是重中之重,也就是建築的一切!人們摒棄了浮華,讓這尊嚴的時刻到來!
本書使用的文筆,是極為嘲諷的風格。實則,當建築仍在陷在垂死時代中,令人無法忍受的破舊觀念限制之下,又如何能夠以優雅不帶情緒的方式來談論新時代精神及其所產生的建築呢?
因而,理所當然,為了掙脫沉重壓迫的鉛衣,就要射出箭矢去刺穿它,用錐子突破那沉重的外衣。「突破」!在這裡穿一個孔,在那裡挖一個洞。於是乎,我們見到了令人窒息的外衣之外的遠景。挖出洞來,看見遠景,這是有效的、有用的策略。我執著於這個策略,只因它幾乎是唯一可行的策略。
正值本書即將再版之際,我本當對其進一步補充,繼續擴大挖洞突破,讓讓本書更完善。但是如此一來,將無異於又寫另外一本書。因此我決定不再更新,而另外寫兩本書:《都市學》(Urbanisme)和《今日裝飾藝術》(l'Art décoratif d'aujourd'hui),有如為本書添加了左右兩翼,它們將和《朝向新建築》的再版,同時由同一家出版社出版。
這兩本書也是我在《新精神》雜誌上,過去一年裡所發表的文章集結。這本雜誌把現代各種事件的許多面向並列呈現,描繪出清晰、協調又令人信服的當代形象。這剛強堅定的形象,喚起我們的同情關懷,引發我們參與合作的意願,也激勵我們手心合一有效率地工作。
如此一來,去年(1923)出版時孤軍奮戰的《朝向新建築》,如今兩側都有了堅強的支持而繼續邁步向前,一側是有關都市的建築現象,確立了「建築」應有的立足點;另一側,則是人們慣用「裝飾藝術」這個可悲的字眼來指稱的一切:片刻不離、舉手投足間持續存在的某種建築精神,使得我們得以恣意領受感官知覺的魅力,同時還能堅守一種陽剛的尊嚴。
1924年11月
溫度--第三版出版序(1928) 勒.柯比意
1924年,在世界各國「建築所關注的房屋,是一般而平常的住家,供普通而平常的人使用。建築因而捨棄宮殿式設計思維,這是時代的標誌」。(第二版引言)
由世界各國人民集結成立的國際聯盟(Société des Nations),試圖在新精神的標誌下,規畫大戰後(審譯按:一次世界大戰)的發展。這位於日內瓦的機構正在茁壯成長、發揮功效、提出構想;然而這麼重要的組織,卻棲身在克難搭建的建築中。
1926年:國際聯盟向全世界鄭重宣告,將舉辦「萬國宮」的設計競圖,並擬訂了詳細的計畫書,要求建築師提出精確有效的設計方案。計畫書由負責執行業務的主管提出,設計的重點是快捷、精準,又富有效率的辦公空間。研讀這份計畫書,可以明確感受到自己身處二十世紀;此一「宮殿」的設計係以行政效率為依歸,不再是為了華麗的排場,確實是歷史性的轉變。但這樣的壯舉,卻有一事聽起來格外突兀,那就是計畫書的標題,竟然沿用「宮殿」(Palais)這個字眼。這樣的用詞顯得含糊曖味。難道宮殿式建築仍舊陰魂不散,試圖借屍還魂?或者國際聯盟意欲為這過時陳腐的辭令,注入新意涵呢?
1924年我們曾寫下:「為普通人,『為所有的人』,研究一般人的住宅,方能找回人的尺度,找回根本的需求、根本的功能、根本的情感,也就是重新找回以人為本的建築基礎。這就是了!這就是重中之重,是建築的一切。人們摒棄了浮華,讓這莊嚴的時代到來!」(第二版引言)
1921年,在《新精神》雜誌創辦期間,構成本書的第一批文章刊載時,建築仍處處受到學院派精神的豢養,因而對現代性的出現感到困惑質疑,迴避著新技術帶來的駭人後果;當時的建築,仍然執著於為空間「披戴外衣」。
但是六年後的今天,也就是1928年1月1日,現代的房屋已成為各國建築師都必須面對的真正核心問題。藉由現代住宅計畫、現代技術和現代組織力的通力合作,在世界各地為現代人,創造出符合時代的住宅。
真的是如此嗎?
工具住宅或者說「居住的機器」(machine à habiter)已經變成常態了嗎?即便居住的機器已經存在,人們嚮往的居住方式究竟為何?是要回到過去,還是回應今日的需求?答案尚未明確。儘管人們的確開始重視衛浴設備,然而我們心中的理念是否已經清楚成形,甚至被表現出來?很遺憾地,一點也不!在我看來,我們仍眷戀著往昔的觀念,無法大刀闊斧除舊布新。1926年,十四位知名建築師在斯圖加特(Stuttgart)建造了魏森霍夫(Weissenhoff)花園城市,揭示了新技術工法的存在,展現一種美學新風潮,卻讓大眾裂解為兩個對立的陣營,恰恰彰顯出現代平面尚未被普遍接受的事實。至於我自己則得力於新技術所賦予的極大自由,試圖發覺、預見新的平面。當一個社會的演化已經穩定成形並且達到平衡,這時代就會產生符合該時代的住宅平面。而今顯然尚未達到此階段。
本書曾主張「居住的機器」此一革命性觀點,有幸獲得有識之士的認可。然而當我們進一步主張這台機器可以是一座宮殿時,卻使得剛被說服的這一群人對我們嗤之以鼻。實則這裡說的宮殿,已經被賦予嶄新的面貌。我們主張的「宮殿」概念,是指組成一棟房子的每個構件,經由良好的整體布局,可以形成感動人心的關係,並藉以揭示一個偉大高貴的意圖,而這意圖也就是我們所倡議的「建築」。對於那些現在一心一意投入解決「居住的機器」問題的人所宣稱的:「建築在於提供服務」,我們的回應是:「建築在於感動人心」。於是,我們被輕蔑地貼上了「詩人」(審譯按:指不切實際)的標籤。
***
一棟住宅/一座宮殿。我們原想將最熱情的行動專注在這項當代任務上。
1926年,國際聯盟恰巧號召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築師,徵求一座宮殿的設計方案。
我們隨即調整形成如此的概念定位:一座宮殿/一座住宅。該徵選計畫是如此精確,以至於引導我們形成此概念。對於日內瓦而言,想要的是一座規模龐大的行政大樓 (1)。
這不正是「為普通人、為所有的人研究一般人的住宅」,不正是「找回人的尺度,找回根本的需求、根本的功能」嗎?這不就是重新找回根本的情感嗎?也就是重新找回以人為本的建築基礎,不是嗎?
建築的情感,「是藉由量體在光線底下結合,並且精妙、適當和出色的互動來產生」
(這也正是我們在1921 年《新精神》中宣示的建築運動的隅石)。
* * *
我們剖析一座宮殿的宗旨,是要為「所有一般人」提供精準的機能。也就是找回人的尺度、根本的功能等。於是我們專注於分析,樂於使用來自花園城市、豪門住宅和出租房屋的同一批元素,來建造一座理想的宮殿。夢想著此平面計畫,我們試圖本著崇高的設計意圖,亦即透過宏偉的意圖去感動人心,用規劃賦予各個活潑有生產力的構件之間的秩序。
本著這個理念,我們忠於建築專業職責,向日內瓦競圖當局提交了一座現代化宮殿的設計。
沒想到此舉竟引發輿論一片譁然!首先是學院派動員所有資源極力反對所引發的爭議。他們大陣仗地向日內瓦遞送了十來公里長(審譯按:又臭又長)的計劃,內容無非是些陳腔濫調的冷飯熱炒。這時輿論也來參一腳卻只彰顯了一件事:這個世界顯然不如我們以為的那樣先進;這個充斥政治正確和鄉愿的所謂「上流社會」,期待的是一座宮殿,而唯有蜜月旅行時前往王子、紅衣主教、總督或國王的國家,期間所紀錄的圖像,才符合他們心目中的宮殿形象。
真是可悲:現代社會正在經歷一場徹底的變革;機器改變了一切;百年來,進步的速度驚人;舊時代的帷幕早已拉下,將人們與過去的習俗、方法和工程永遠斷開;在我們面前展開的是廣闊的空間,整個世界也迫不及待地迎向未來。然而,國際聯盟卻反倒選擇退回時代的帷幕後。
我們原以為《朝向新建築》已經完成它的使命。以為本書作為一個宣言,曾風行一時並已達到目的可以退場了。然而1927年12月22日,國際聯盟評審的決定,凸顯了現實的情況,也量出了這時代的真實溫度。
奈諾(Nénot)先生身為建築師、學院院士、藝術學院院長和巴黎索邦大學的建造者,也是參加國際聯盟設計競圖的最終獲勝者,他的話再次確認了當今社會的溫度。
他在1927年12月24日接受《不妥協者報》(l’Intransigeant,審譯按:法國1880-1948出刊的晚報,立場偏保守極右)的採訪時宣稱:「我為藝術感到高興;法國設計團隊(原文就是這麼說的;那來自巴黎的其他參賽建築師團隊呢?都被無視了嗎?審譯按:這是Le Corbusier內心的OS)當初參加徵選的目標,就是要挫敗野蠻的建築風潮。這裡所稱的野蠻,是指近幾年在東歐和北歐日益猖獗的某種建築流派……它們否定了歷史上所有的美好年代,更藐視了一般所認知的常識和高雅的品味。今天,野蠻派屈居下風,真是太好了。」
正因為這樣的時勢,《朝向新建築》仍然得繼續積極動員奮戰。在德國、英國和美國的翻譯本接續出版之際,這本宣示書將持續負重前行。
可嘆光陰飛逝,而這份宣言卻仍然適用於當前的時局。
1928年1月1日
導讀 : 【譯序】
解讀者前言
〈與一百年經典對話〉 林貴榮/譯序
2023年是勒・柯比意《朝向新建築》出版100周年,這份有如來自外星的驚世宣言,如何改變了這個世界?
建築之戲劇性=人類身為宇宙一份子、活在宇宙中的戲劇性。
--節録自《朝向新建築》〈羅馬的啟示〉
一百多年前,一個來自瑞士西北部鄉下的年輕人,原本在家鄉拉紹德封(La Chaux-de-Fonds)學習錶殼雕刻,後來轉向學習建築。他沒有受過正規的建築教育,而是經由旅遊、觀察、實習,學到了活生生的建築。
1908年,他來到巴黎奧古斯特・佩雷(Auguste Perret)建築師事務所工作。除了實習當代鋼筋混凝土的新技術之外,也學習數學與靜力學。1910年,他展開了為期一年的德國之旅,來到德國彼得.貝倫斯(Peter Behrens)事務所。後來,貝倫斯成為最著名的德國工藝聯盟(Deutscher-Werkbumd)成員之一。工藝聯盟也就是德國包浩斯(Bauhaus)的前身,所倡導的標準化與工業化的觀念,更成為他日後思考的主要方針。
貝倫斯對他的影響很深,當年德國工藝聯盟對於「大量生產」的概念,啓發了他的建築理念。先前只由藝術角度而培養出來的感性世界,從此開始注入了理性思考。
除了探索了鋼筋混凝土技術,他對知識的渴求仍未得到滿足。於是,他前往義大利托斯卡尼、德國及東方遊歷。在這一趟旅程,他吸納了中古歐洲、伊斯蘭文明的精萃,影響了他的一生。
當時,巴黎主流的建築文化,受到「藝術學院派」勢力的掌控。然而,身處於變動劇烈的二十世紀初,又在激進建築先鋒佩雷的事務所裡工作,他不斷學習,也不斷反問:「我如何認同自己?」
他獨自住在巴黎第七區的閣樓中,過著波西米亞式的藝術家生活。他閱讀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insi parlait Zarathoustra),與歷史哲學家赫南(Renan)的《耶穌的一生》(La Vie de Jésus-Christ)。這些書籍的共通點,是構想了一個先知為主角,並闡揚預言者的存在。
這種文體,後來也影響了他寫作的風格。尼采的名句「成為你自己」(Become who you are)也成了他的座右銘。
他感受到,人生的價值,就是追求神性的自我與存在的奧妙,爲了創造藝術,人必須忍受痛苦。這樣的信念,使他失去了一般人追求生活舒適的興趣,轉而投身於尼采式的、個人歷史感的使命中。
他就是被稱為「現代建築的旗手」的瑞士裔法國建築師,勒・柯比意(Le Corbusier,1887-1965年,本名查理-愛德華.讓納雷 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
在1920年,這位來自瑞士的小人物「讓納雷」,正式改名「勒・柯比意」,逐漸成為影響歐洲建築界的要角。
常見的照片中,勒.柯比意總是炯炯有神,配上獨特的黑框眼鏡,具有天生的大師氣質。那幾條刻在額上的抬頭紋,讓他的眼神更有力量。在照片中很難覺察,他的一隻眼睛已經失明幾十年了。
「勒.柯比意」是他自創的筆名,前面加一個法文陽性定冠詞(Le)有其特殊意義,勒(Le)一般人不敢自稱(中文譯名積非成是,常常不加「勒」這個字),這個定冠詞用於表示特定的人,因爲這樣,可以使他本人成爲顯著的典型目標。
來自外星的建築人
學建築的人,如果不認識勒・柯比意,就像學藝術的人,卻不認識畢卡索一樣。
打從一開始,勒・柯比意便發現了自己真實的本性。終其一生,他為了打破當時社會制約的鎖鏈,不斷藉著擁抱前瞻性的思潮,來塑造他自己。
在引領前衛風潮的巴黎,現代建築運動從法國「美好年代」(La Belle Époque)以來,一直基於法國藝術學院的傳統,強調延續古典建築形式美學的教育理念,使得追求古典樣式表現的「折衷主義」成為建築美學的主流。
這位來自瑞士的年輕建築師,卻主張建築必須回應社會需求,同時建築形式也應該忠實表現新的材料與工程技術,完全揚棄學院派建築美學,而勇於追求一種「新建築」。
1921年,他開始在《新精神》(L’Esprit Nouveau)這本雜誌上發表一系列文章,寫下一種對某種現實(也包括風險)意識的清晰辯論和確認。
他似乎不屬於地球上的任何一個人,有人稱他是「二十世紀初最偉大的建築外星人」。
勒.柯比意無所不用其極地鼓吹他自己的思想,表現出一種傳播建築信仰的渴望,這是源於他個人信念的力量,他把自己當成一個顛覆時代的力量。
但是,首先他得先顛覆自己,並在巴黎的困境中奮戰。
「新精神」之路
1923年,勒•柯比意36歲,他把發表在《新精神》這本雜誌上的12篇討論建築議題的文章集結起來,再加上《建築或革命》一章,出版了他最富煽動性、影響最廣的書《朝向新建築》。這本書的法文原名是《Vers une Architecture》。
在這本書的〈量體〉篇,開宗明義講到:「工程師根據計算,運用幾何形體,讓幾何學滿足我們的視覺,用數學充實我們的心靈;他們的作品正通往偉大藝術的康莊大道。可惜當今的建築師竟已不再創作簡單的形體。」
身處於現代建築運動萌芽的時空背景下,這本書選擇性地繼承了西洋建築美學的某些觀點,卻用「新語𢑥」來詮釋這些建築美學的原則。勒.柯比意很清楚的表達了他對巴洛克風格、藝術裝飾運動,甚至於歷史樣式的厭惡。同時,在當時工業起飛的大時代中,他更是毫不掩飾,表明他對於工程師的能力及作品的極度欣賞。
《朝向新建築》全書主要分成三大綱要:
第一綱要,是以「形體、立面、平面」這三個面向,作為送給建築師的三項提示。
第二綱要,是以「輪船、飛機、汽車」三個案例,主要提醒業主與建築師諸公,雖然有眼睛,卻看不見建築的本質。
第三綱要,是以「羅馬城的教益、平面的錯覺、心智的純粹創造」這三章,引導建築師朝向新建築的真諦。
每個篇章,勒.柯比意都駁斥了「折衷主義」和「裝飾藝術」的當代趨勢。
他極力鼓吹一種「新精神」,認為這種新精神將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這種新精神是源自於工業時代對於「功能」的需求,為建築帶來重生,並產生基於純粹形式的新美學。
這本書是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論述,勒.柯比意主張,建築不應該再模仿已經失去現實生活意義的古代形式。他傾注了滿腔熱血,熱切希望這個世界回到真正的建築源頭。
在「視而不見的眼睛」章節,勒.柯比意的探索充滿了獨到的「觀察」,以及對「體驗」的強調,這種方法同樣經歷了一個訓練的過程,可以追溯到青少年時期跟隨其父親登山,教導他要努力地觀察大自然、地平線、光線等,後來在機械鐘錶行業學習中,又強調對機器結構的細緻觀察。
機器時代的衝擊
而回到勒.柯比意的早年,機器時代帶來了前所未見的轉變。例如生產的工業化、量產的預製構件,汽車、遠洋輪船、飛機,精密的大砲、齒輪、打字機等,這些新產物也帶來了新的生活形態和世界觀。
當時,他既認同這些新精神,又緬懷傳統和手工藝。成為一種分離甚至矛盾的的情結。只有當機器、歷史與自然之間取得適當平衡,才能避免社會混亂,他也才能突破和領悟其中的深層邏輯。
勒.柯比意指出,當時建築師那雙「視而不見的眼睛」,看不到輪船的創作帶給建築師的靈感。他說:「當前所有地面上的住宅,都還是過時世界觀的渺小縮影。反之郵輪則是實現依循新精神的世界所邁出的第一步。」」(摘 自〈郵輪〉篇)
1912年,巨輪鐵達尼號沉沒慘劇發生,卻沒有削減這個時代對輪船的喜愛,特別是創造輪船機械的工程師們,仍然熱衷於製造這種巨大的航行機器,讓地上的大教堂也相形失色。
書中的插圖,特別以拼貼的方式,將巴黎凱旋門、歌劇院以及聖母院大教堂的圖片,與一艘英國居納郵輪(Cunard Line)所屬,可搭載 3,600人,名爲阿基達尼亞號(Aquitania)的豪華客船並列融合,用以凸顯巨輪宏偉的尺度。
他認為,輪船猶如「海上宮殿」,與傳統的經典建築相比,仍然具有睥睨群雄的氣勢,那是一種建築的新造型,是對令人窒息的傳統樣式的解放。
在本書出現的經典名言,就是在輪船篇的「住宅是用來居住的機器」(Une maison est une machine à habiter.)。
他提醒我們,要暫時忘掉輪船是一件運輸機器,而以另一種新的角度來看它,我們會感受到,自己正面臨的是膽量、紀律、和諧與寧靜、活力與剛硬之美的重要處境。
他認為,一個嚴謹的建築師,也就是有機體的創造者,如果以專業的眼光來審視輪船,就會從輪船身上體會到新精神,而能夠從一種「永恆的、可鄙的枷鎖」中解脫,而重獲自由。
英國建築評論家彼得・雷納・班罕(Peter Reyner Banham, 1922-1988)認為,本書是唯一能夠入選20世紀偉大文學作品的建築著作。
被誤解的「機器美學論」
很可惜的是,由於時空背景的差距,以至於許多建築人實在是誤解了100年前勒.柯比意提出「機器美學論」的初衷。
我們要知道,勒.柯比意提出這句口號的時空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的法國。當時,法國正是迫切需要更多高品質、精確且經濟實惠的住宅。
可惜,讀過此書,又能瞭解其真義的人並不多。大多數的引用,都是斷章取義,也如瞎子摸象,誤解其意。甚至有人認為他是個人英雄主義的藝術天才,沒有什麼理論思維,不值得學習。也有人以形而上的機械造型,來詮釋他的思想行為。這實在是很大的誤解!
「居住機器」的真正涵義是什麼?
「居住的機器」(une machine à habiter.)這個關鍵詞,20世紀初在全球引起軒然大波。在本書中,他又不斷地將建築物與輪船、飛機、汽車相比較,令人對於勒.柯比意的機械觀點留下了過度深刻的印象,誤以為早年的勒.柯比意是機能主義者及機械風格的擁護者。
作為鐘錶匠的兒子,精密的機械鐘錶是他對機器的始終印象。因為機械鐘表透過將零件融合在一個有限空間,以實現一定的功能,同時具有精確、可測量等普世價值。因此,他將鐘錶的運轉,類比和引申為更複雜的宇宙秩序,給「住宅是居住的機器」的實用主義蒙上了一層更巧思的意義。
勒・柯比意來說是一種核心的探索方法和思想技能,且其運行遵循嚴密的邏輯和規律,就像人類生活在遵循一定法則的宇宙中。
英國人克提斯(William J.R. Curtis)所著的《勒.柯比意理念與造型》(Le Corbusier Ideas and Forms),給了這句住宅經典名言一個中肯的評語,他解釋了「une machine à habiter」這句話,其實本意是透過比例、精確的空間,摒棄無聊的裝飾及無意義的習性,所形成一種生活的「器具」。
在1943年巴黎出版的《勒・柯比意與建築學院大學生的對談》(Entretien avec les étudiants des écoles d’architecture)書中,勒・柯比意自己也親自為這句話做了解釋,應該最能理解他的本意。
他說明,這句話所指的機器(法文:machine),源自於拉丁文及希臘文的字源「巧思」(artifice)及「裝置」(device),也是「器具」(instrument)的意思。「巧思」與「器具」的涵義,足以澄清他的論點。我們必須知道這一點,才能正確的解讀他的「機器」比喻。
在法文中,機器的零件稱pièce,而法文房間的數目(單位)也是同一個字,住宅有多少pièce,就是有多少房間的意思。所以,勒.柯比意用機器來比喻住宅,也是有相同的意涵。
勒・柯比意不斷收集和融合眾多的歷史、形式、幾何、原型與精神等,然後將其與機器美學、標準化思想、大規模生產模式,以及與機器原理相符的現代生活方式,例如對運動健康的崇拜、浴室休憩的躺椅、屋頂露台花園、日光浴平台、水平式的絕佳視野等結合。這就是「機器」使「自由」成為無限的可能。
勒.柯比意在本書所指的「machine」,在涵義上,不僅單純指著世俗所謂的機器,而是以機器為範例,引申為「一切居住的本質,應該本著工程師製造機器的嚴謹標準,依經濟法則的啓發,和數學計算的引導下,引領我們通往宇宙的法則,相互契合,而臻善和諧。」
同樣的,勒.柯比意講飛機,意義也不在於造型的創造,而是要我們曉得,不應該把飛機看成是一隻鳥或一隻蜻蜓,而應該視為是「飛翔的機器」。
飛機的意義,在於能「掌握問題、陳述問題、解決問題」的整個邏輯過程。他要人們以建築的觀點來觀察「飛機創造者的精神狀態」。他相信,一旦住宅建築的問題能夠被陳述出來,最後一定能找到解決的方法。
勒.柯比意把住宅和機器加以類比,他的本意,實在是期望建築的品質能像古希臘雅典神廟般的精確,又能像現代機器一樣,可以被迅速且系統化地大量製造。
然而,他也提醒,萬物都要以「藝術」作為終極的目標。
「透過細部處理,建築師更像是位雕塑家。這時,我們就可以區分是哪位藝術家。」勒.柯比意認為,雖然建築師必須學習工程師的精神,但是在進行建築造型設計時,「工程師的身份就逐漸淡化了。」他對於建築師,實在是愛之深、責之切,一面挖苦諷刺建築師,最終卻還是認為,只有建築師才有能力去完成令人心動的作品。
「新建築」宣言
人類史上第一部建築的宣言書,是上帝的《十誡》。柏拉圖稱「上帝是萬物的建築師」。
公元前一世紀,古羅馬軍事工程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所寫的《建築十書》可稱為第二部建築宣言書,他說,建築的三大要素是「實用、堅固、喜悅」。
1923年,在法國巴黎,勒.柯比意完成了《朝向新建築》。這個時代的建築宣言書,非本書莫屬。
本書描述建築最經典的名言,我認為是這句話:
「建築是藝術的極致,它臻至柏拉圖式的理型,是數學秩序、哲學思辨,並藉由動人的比例令人感知和諧。這才是建築的終極意義和目的所在。」(摘自〈飛機〉篇)
他說:「建築師藉由對各種形體的安排,實現了一種秩序,而該秩序是建築師純粹的心智產物;他用形體深刻地影響我們的感官,激發我們對造形的情感;他建立起建築元件之間的關係,喚起我們內心的深層共鳴,並彰顯創造出隱約和世界秩序相互呼應的秩序,進而啟動了我們心智的起伏震盪。於是,我們體驗到了『美』。」(摘自〈工程師的美學與建築〉)
國內外有關勒.柯比意的書不勝枚舉。他本身也勤於表達理念,自己出版的著作,就超過五十本以上。
細究起來,為數甚多的出版物中,大多數是作品選輯,其中少數介紹他的理念,卻也語焉不詳。這也就是為什麼,今天的年輕建築師對他的作品耳熟能詳,對他所重視的精神,卻極少了解。
我認為其中的原因是,對於勒.柯比意這樣創造了很多經典性作品的人,我們常常只注意他的作品、研究它的作品,卻忘記了他的思維的存在價值。我們應從勒.柯比意身上吸收的並不僅僅是形式,更多的是那種不可見的知識,並嘗試去做出更新、更符合其精神內核的事物。
一個屬於建築的新思維已降臨了,建築師們應從古老的夢想中醒來,「新建築」的革命宣言,已經敲響了巨鐘。
為什麼是「朝向新建築」?
如同勒.柯比意在「第二版引言」中自己所述:「本書採用的筆觸是極為諷刺的。實則,當建築仍深陷垂死時代中,在令人無法忍受的破舊觀念限制之下,我們又怎能以優雅不帶情緒的方式談論新時代精神及其所產生的建築呢?」
勒.柯比意的思路敏捷,文筆也非常特殊,他大量運用類似「斷奏」的手法,有許多跳躍式的表達,又帶有「高盧主義」(Gallicanisme)風格,兼具有「宣言式」的性質。
由於文化的差異,我們就算是閱讀法語原文,多少都有些費解。誠然,這本書原本是寫給法國讀者的,書中的一些觀點,顯然對英美或東方人,需要花更多的心力,才能明白他的真意。
目前本書的中文譯本,書名有《走向新建築》或《邁向建築》等。如果深究法文書名,就會發現,本意並沒有「走」或「邁」的動作之意。
法語單詞「vers」有多種含義,但也可以用作類似拉丁詞根的比喻。通常,它指的是「靠近」某物。有「朝」或「向」的意思。其朝向的方向,通常指大致的方向,並不是很明確。在本書中,它是一個「朝向」某物的向量——在這種情況下,朝向一種未來的目標前進。
所以,在本書的書名,我們採用了「朝向」這個譯法,來翻譯法文的vers。
另外,關於書名到底有沒有「新」這個字?
學建築的人,如果不認識勒.柯比意,就代表根本不認識「新建築」。在1923年,法文初版的封面上,就標示出,該書是彙集了《新精神》的文章。
如本書舉巴黎奧賽(Orsay)碼頭火車站和大皇宮為例,在勒.柯比意眼中,就不屬於「建築」。換言之,沒有達到他心中標準的建築物,都被認為「不是建築」。
如果我們在這本書的書名上,不明確標示出「新建築」,那麼,從古至今,「建築」本來就存在,我們又要如何區別書名的原意,到底是指要朝向哪個建築呢?
有一位建築師兼畫家,弗里德里克・埃切爾斯(Frederick Etchells),他在1927年的英文譯本,將書名訂為《Towards a New Architecture》,他書名標題中插入「新」一詞,是刻意而關鍵的。
勒.柯比意用法文寫作,用詞遣字非常嚴謹,如果是中文譯名為《朝向建築》,法文應加上陰性定冠詞 la 或 l'(在母音前)即為《Vers L’Architecture》,與原法文書名不符,故不合宜。
本書法文《Vers une Architecture》如果直譯,應該是《朝向一種建築》,但是在翻譯成華語時,為了傳達原意予專業建築界,就不一定需要完全按照字面直譯。
在本書的章節中,出現了無數的「新」(nouveau)字。當今新建築有各種無限可能的面向,勒.柯比意的意圖很清楚,就是要推翻「舊」思維,讓建築朝向他心中的一種「新」方向。
所以,本書的書名,為了正本清源,決定採用《朝向新建築》。
為什麼是「勒.柯比意」?
至於,作者Le Corbusier的名字,中文又該如何翻譯?那更是眾說紛紜!
Le Corbusier這個名字來自法語,是其家族中從法國阿爾比(Albi)遷到瑞士侏儸(Jura)地區的一位先祖的名字。這是勒.柯比意為了榮耀他祖母的姓氏 Lecorbésier,而用在他自己的名字裡。
1920 年,他與藝術家阿魅帝.歐贊凡(Amédée Ozenfant)共同撰寫了一份名為《後立體主義》(Aprés le Cubisme)的宣言後,綜合種種因素,選擇了這些名稱,從此成為他的署名。
對於這個名字,他有時會開玩笑地,把它說成「烏鴉」(法文:Corbeau),並在他的一些作品中畫上烏鴉圖像,或者在給朋友的信件底部簽名。
而這隻烏鴉,有時會表現出貓頭鷹的氣息。這個名字翻譯成英文,就是「像一隻烏鴉」(Like a crow)。
「Le Corbusier」這個名字,是在1920年才浮出檯面的。那時,正是他試著要將自己在《新精神》這本雜誌中,用此名代表建築師的身份。其實,即使是他最熟識的朋友,也幾乎不知道他的本名叫「查理・愛德華・讓納雷」(Charles-Edouard Jeanneret)。他的妻子或親友,也都是用勒・柯比意(Le Corbusier)稱呼他。
歷年來,這個名字的的中文譯名,有「勒.柯必意」、「柯比意」、「勒.柯布西耶」,此譯名較接近法國音譯。
至於「柯布」(Cobu),這並不是他被廣泛認可或接受的名字,且尊稱現代建築大師也不太適合用暱稱。
勒.柯比意刻意自創內含其先祖個性化的名字,前面加一個法文陽性定冠詞(Le)。所以,我尊重作者的原創的全名,不能只翻譯半個名字,省略Le,只稱「柯比意」。
我贊同漢寶德前輩在1964年出版的《建築與計劃雜誌》書中,最先採用「勒.柯比意」的譯名,這個譯名現在也被台灣建築界所慣用。因此,本書尊重1923年初版原作者自己一生中的法文署名及法國建築界的法語稱謂,將作者姓名的中譯,正名為「勒.柯比意」。
永遠的建築傳教士
《建築師之夢》這幅繪畫,是1840年從歐洲移居美國的浪漫主義風景畫家托馬斯•科爾(Thomas Cole)在紐約城北的山丘,用畫筆勾勒的夢境。畫中,有一位建築師做了一個夢。在夢中富麗堂皇的客廳裡,窗簾拉在一邊,他自己斜躺在巨型圓柱的頂端,俯瞰海港。
那位建築師在夢醒之後,也許會發現自己走進了一場真正的噩夢,因為現實世界比油畫更荒誕如夢。
就如本書在100年前出版時,有建築學者曾感嘆說:「當今的人,讀這本書,會覺得像做一場噩夢。……我們用不著大驚小怪。一切構成我們現代文明的發明創造,都曾經引起同樣的恐慌。」
本書是勒.柯比意對建築師們的挑戰。
作為一位建築師,為了眾多建築師而寫作,勒.柯比意是帶著遺憾,而不是帶著憤怒寫作。
他不是建築野獸派,而是一位建築革命家,而且絕對是一位十分嚴謹的思想家。
作為一個關切偉大時代使命的前衞者,勒.柯比意在本書中痛批法國學院派建築。也難怪,在我負笈法國學習建築時,才驚訝的發現,法國的建築界至今竟然完全漠視勒.柯比意的存在,這與法國文化部在海外為他宣傳所造成的印象是完全不同的。
我在母校巴黎UPA9的建築學院求學時,有幸受教於讓.傑內(Jean Jenger)院長,他曾經擔任勒.柯比意基金會的主席長達8年之久。他整理了勒.柯比意一生的書信集,讓我們更了解這位現代大師的人格特質。
對勒.柯比意來說,大海就是原動力的具體印象,藉由穿透他身體的每一細部,來刺激所有的想像力。在從南美到歐洲的遠洋班輪上遇見約瑟芬.貝克(Josephine Baker)後,他畫了這位著名女演員的裸體素描。他是天秤座,星座的特徵包括浪漫迷人、輕浮、善於交際和優柔寡斷。
如此著名,然而卻又如此神秘,如此令人難以捉摸,甚至是有些羞澀的,充滿了複雜性與矛盾性。傳教士般的煽動性,更增添了他身上的神秘色彩,我們很難簡單地定義這樣一種特異的個性。
他引發的,是一場觀念的革命,也反映著現實中的革命。因此,本書的結尾一章叫做《建築或革命》,源於他相信高效能的工業化建築是避免基於階級的革命的唯一途徑。
勒.柯比意念茲在茲的,回到了人道主義的建築問題:「家—住宅—建築」對於現代工人的重要性,後面又談到了知識分子。
這是革命,建築觀念的一場大革命。他給予了這場革命最鮮明的自覺意識,和比較完備的理論體系。
其實,勒.柯比意的一生,都在不斷的修正著他自己的思想體系,本書就是這個思想體系的起點。其中,最深層的革命精神,那種「新精神」,從未改變。
他不斷戰鬥,推翻舊的,樹立新的,因為他深知,建築遠不只是居住的機器,而應該是人類精神的瑰寶。他後來的很多作品,正展現了人的想像力所能達到的最高程度,它們是不可複製的,與自然和歷史深深的融為一體。
這也就是為什麼,2018年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終身成就獎的得主,英國建築評論家肯內特・弗蘭普(K. Frampton)在1980年出版《現代建築史》書中,稱勒.柯比意稱為20世紀現代建築的「種子和主角」。
「而革命是可以避免的。」這是勒.柯比意發自內心深處,在最後一章提出的振聾發聵的號召。
勒.柯比意的追悼會上,法國前文化部長喬治.安德烈・馬爾羅(Georges André Malraux)就曾這樣宣告:「勒・柯比意一生有很多對手……,但是,沒有哪一位像他那樣,長久以來招致各方的攻擊,也沒有哪一位像他那樣堅定而有力地倡導建築的革命。」
內文 : 【內文試閱】
第1章/工程師的美學・建築
工程師的美學與建築,是相互依存、互相連結的兩件事。
前者,正全面發展。後者,卻很可惜地,正在衰退。
工程師受到經濟法則的啓發和數學計算的引導,正引領我們與宇宙的法則相互契合,進而達到和諧。
建築師藉由對各種形體的安排,實現了一種秩序,而該秩序是建築師純粹的心智產物;他用形體深刻地影響我們的感官,激發我們對造形的情感;他建立起建築元件之間的關係,喚起我們內心的深層共鳴,並彰顯創造出隱約和世界秩序相互呼應的秩序,進而啟動了我們心智的起伏震盪。於是,我們體驗到了「美」。
---------------
工程師的美學與建築,是相互依存、互相連結的兩件事。
前者,正全面發展。後者,卻很可惜地,正在衰退。
***
這其實是個道德問題。在此謊言是不可容忍的。因為人們會在謊言中滅亡。
建築是人類最迫切的需求之一,因為住宅是人類為自己製造且不可或缺的首要工具。
人類的器具裝備,標誌著各階段的文明: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及鐵器時代。而工具是藉由逐步改良進化的;由每個世代的努力積累而成。工具也是進步最直接、最立即的展現方式;是人類必備的良伴,也是助其解放的利器。人們會把那些過時的工具,當作破銅爛鐵丟棄,例如:手銃、蛇砲、馬車及老舊的火車頭。汰換過時的工具是健康的行為,不只是精神健康的標誌,還是道德的表現:我們無權用不良的器具製造出劣質的產品,也無權因為使用不良的工具而虛耗精力、健康和勇氣。不適用的工具本該被丟棄汰換。
***
偏偏人們依然住在陳舊的住宅裡,從來沒有想過改良住宅來滿足自己的新需求。從古到今,人們最關心的都是自己的居所。在這種強烈的情感的驅使之下,人們甚至開始迷信崇拜住宅,將其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典型。看看人們對斜屋頂的迷戀就知道了!甚至還發明了一眾「家神」(審譯按:如地基主、土地公…)。然而任何宗教都是建立在一些教條之上。這些教條不會變,但是文明會變;於是,過時的宗教慢慢腐朽變得只剩下空殼,最終歸為塵埃。反觀住宅卻仍一成不變。多少個世紀以來,人們對住宅的宗教崇拜根深蒂固。儘管如此,住宅也終將衰退落伍垮下。
***
一個奉行某種宗教卻不信仰它的人,無疑是個懦夫,他是不幸的。居住在有損身心健康、不適宜的房子裡,我們也是不幸的。命運使然,我們已經成了懶得遷徙的動物,但不適居住的房子卻像肺病一樣啃噬著久坐不動的我們。再過不久就會需要很多療養院來醫治我們。想想,我們還真是可憐。當前的居所令人反感,於是人們從住宅裡逃出來,寧願泡在咖啡廳或舞廳,或者就只能愁眉苦臉窩在屋裡,就像一群可憐的動物。我們變得毫無鬥志好憂鬱。
***
工程師正製造出屬於這時代的工具。唯獨住宅和那些破爛的小會客室沒有與時俱進。
***
法國有一所專門培養建築師的國立建築學院。在所有國家也都有各種國立、省立或市立的建築專門學校,用虛幻的言語來迷惑年輕人,教他們馬屁精那套粉飾太平、虛偽奉承的本領。好一所國立建築學院!
工程師的心態健康有魄力、積極能幹,既有操守也快樂。可是,建築師卻毫無任何憧憬又遊手好閒,不是愛臭屁就是抑鬱寡歡。這是因為再過不久他們就會無事可做了。畢竟我們再也沒有經費去豎立那些不合時宜的歷史紀念碑了(審譯按:暗指所有落伍的建築)。此時此刻,我們需要洗心革面。
工程師正在醞釀這樣的新局面,他們也將建造房子。
***
然而「建築」依然有其價值。它是令人讚賞,最美好的一件事。幸福的人才能造就建築,而建築也成就了人們的幸福。
有「建築」存在的城市,才是幸福的城市。
「建築」存在於電話機中,也存在於帕德嫩神殿(Parthénon)中。要是它能存在於我們的房子裡,該有多好!房子組成了街道,街道又組成了城市,而一座城市是具有靈魂的個體,它有感覺、能受苦,也懂得欣賞。要是「建築」也存在於所有的街道及城市中,該有多好!
***
這樣診斷下來,事實很清楚。
工程師是在做「建築」,因為他們運用從自然法則中推導出來的數學知識進行計算,藉由他們的作品,我們感受到了和諧。工程師也的確擁有自己的美學,因為他們在計算的時候,必須描述方程式中的一些項目,在這當下,審美品味就產生了。此外人一旦進行計算,就會進入一種純粹的精神狀態,在此狀態下,其審美品味是安穩成熟而可靠的。
建築師自那些猶如培育出藍色繡球花、綠色菊花和劣質蘭花的溫室一樣的學校畢業,走進這座城市,心態上簡直就像乳商在販售摻了硫酸或毒藥的牛奶一樣。
然而到處都有人仍然相信這些建築師,就像盲目相信所有醫生一樣。人們說:房子總該造得堅固吧!既然如此,總該找專家職人(homme de l’art,審譯按:直譯為「擁有技藝之人」,這裡是反諷地指稱建築師)吧! 那麼什麼又是技藝呢?
按照《拉胡斯百科大辭典》(Encyclopédie Larousse)的寫法,技藝就是應用知識,將某種概念具體化的能力。然而現今具備相關知識,知道如何將房子造得穏固,也知道要讓住宅保暖、通風,為住宅照明的是工程師而不是建築師。難道不是嗎?
診斷的結果如下:
工程師依據知識,按部就班指明了方向,也掌握了真理。
建築作為一種追求造型情感的學問,也應該在自己的領域內按部就班,運用可以觸動我們感官、滿足我們視覺慾望的元素,並且安排它們的相對位置,讓它們的精緻或粗獷、騷亂或平靜以及無趣或有趣,在視覺上明顯地刺激我們。而這些元素不管是造型或形體,都是眼睛可以清楚看到,心智也能衡量的東西。這些形體(球體、立方體、圓柱體、水平的、垂直的、傾斜的…等等)無論是粗獷原始還是精緻富巧思、柔軟還是粗暴,都在生理層面刺激震盪著我們的感官。受到激發我們更容易領悟一些超脫於原始感動之外的東西。某種關係比例由此產生,影響了我們的意識,並帶我們進入愉悅的境地(因為與主宰我們一切行為的宇宙定律和諧一致)。在此情況下,人可以充分地展現他記憶、分析、思辨和創造的天賦。
只可惜當今的建築,已經不再記得它的本源了。
建築師還是喜歡沿用各種風格樣式(styles),或者熱衷於討論各種結構系統。而他們的業主和一般民眾,也仍按照世俗的視覺習慣來感受,並憑藉著不足的知識體系,來理解建築藝術。外面的世界,早已由於機器的使用,而在外觀和功用上有了急劇轉變。我們也擁有了全新的視野,過著嶄新的社交生活。唯獨房屋卻沒有跟上這步伐。
***
因此,現在有必要重新審視房屋、街道和城市的問題,並讓建築師和工程師攜手面對。
對於建築師,我們給了三項提醒:
「量體」,是我們藉以感知和度量的要素,它最直接也全面地影響我們的感官。
「立面」,猶如形體的外包裝,它可以弱化或強化形體帶給我們的感受。
「平面」,是量體和立面的元生器(générateur),也是界定所有元素,使其拍板定案不可更改的要件。
***
此外「規準線」這一章,也是為建築師寫的。文中指出讓建築師運用前面所說的感官數學計算,獲得關於秩序之有益感知的手段之一。
在此,我們希望揭示出一些事實,這遠比通篇論述「石材的靈魂」更有價值。我們也謹慎地限制自己停留在建築相關之物理、知識的範疇以內。
當然,我們並沒有忘記房屋裡的居民和城鎮裡的市民。我們清楚知到,建築之所以沉淪至此,相當程度應歸咎於那些業主,畢竟是他們命令、選擇、刪改並支付設計酬金。
針對他們,我們寫下了「視而不見的眼睛」這一章。
那些嘴裡說著:「哎呀,請你見諒!我只是一名商人,完全不懂藝術,不過就是個土包子」的大實業家、銀行家和商人,我們見得可多了。對此,我們極力反駁道:「你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宏偉的目標上,製造屬於這時代的工具,並且在全世界創造大量的美麗事物,每一件都完全符合經濟法則,把數學計算與大膽想像結合在一起。看看你們所做的這一切,確切地說,正是美。」
然而我們也看到了,同一群實業家、銀行家和商人,工作之餘待在家裡的時候,家中的一切似乎都和他們的為人相左:狹小的空間裡充塞著各種無用的物品,還有諸多虛假的奧布松(Aubusson,著名王室紡織廠)花毯、秋季沙龍,以及各種風格樣式的裝潢和廉價可笑的小擺設,讓整間房子籠罩著令人作嘔的氣息。這些在商場叱吒風雲的朋友們,在家裡卻彷彿處處受限而尷尬,就像關在籠子裡的老虎一樣束手無策;顯然他們在工廠或銀行裡還能過得快活些。因此,我們要為這些製造出郵輪、飛機和汽車的人爭取,祈求建築也能更健康、更符合邏輯、更大膽、更和諧及更完善。
以上種種都是淺顯易懂的道理,任何人都能懂也該努力實踐。事實上,建築界的洗心革面、除舊佈新,已經刻不容緩。
最後,在談論了那麼多穀倉、工廠、機器和摩天大樓之後,談論建築會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建築是一種藝術,是一種情感現象,它超然於「建造」的問題之上。「營建」的目標是堅固耐用,而「建築」的目的卻是創造感動。
當建築作品在我們內心發出的迴響,暗自與宇宙間我們承受、認可也欣賞的自然法則相呼應時,對建築的情感就產生了。當形成某種比例的時候,我們就會被這件作品征服。建築就是一種關乎「比例」的事物,它是「純粹的心智產物」。
***
如今,繪畫已經領先其他藝術形式。
是繪畫首先與時代形成了和諧共鳴。 現代繪畫已經不限於牆上的掛畫、壁毯或瓶瓶罐罐上的畫飾。它為自己設置了一個豐富、充實的框架,不再只是供人消遣的視覺重現技藝,而是發人省思的藝術形式。藝術的宗旨不再是為了講故事,而是誘發人們沉思。在每日辛勤工作之後,省思一番總是好的。
一方面,多數人正期待找到適合的居所,這可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另一方面,積極果敢行動又深思熟慮的領導者(審譯按:少數菁英),也需要安靜可靠的庇護所來靜靜思索,這對於菁英份子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健康關鍵。
各位畫家和雕塑家,你們是當今藝術的尖兵,忍受著太多的嘲弄,也遭受到太多的冷落。既然如此,那就動手清潔你們的房子,跟我們一起合力重建城市吧。如此一來你們的作品將能夠符合時代的框架,你們也能在所到之處獲得肯定和理解。須知建築確實需要你們的關注。請你們好好留意建築的問題。
最佳賣點 : *「現代建築之父」勒.柯比意劃時代驚論述作品,並啟發20世紀無數建築師、各領域藝術家、工業設計觀念與一般讀者。
*今年適逢此經典出版(1923)百年紀念。全書圖文配置致敬初版版型,並收錄原書200餘張豐富圖片與建築大師勒.柯比意設計圖稿。
*建築學界必讀教科書級經典。法文直譯。建築師、藝評家專文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