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意識的力量: 我是催眠師, 不是仙姑! 理解憂鬱, 解決生活中的極端問題
作者 | 管玲 |
---|---|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潛意識的力量: 我是催眠師, 不是仙姑! 理解憂鬱, 解決生活中的極端問題:本書作者透過豐富的諮商經驗分享,以多個諮商個案為主題,探討心理學與催眠的奧祕,旨在幫助讀者理 |
作者 | 管玲 |
---|---|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潛意識的力量: 我是催眠師, 不是仙姑! 理解憂鬱, 解決生活中的極端問題:本書作者透過豐富的諮商經驗分享,以多個諮商個案為主題,探討心理學與催眠的奧祕,旨在幫助讀者理 |
內容簡介 催眠是洗腦嗎?有任何科學根據可以證明嗎?被催眠的人是什麼感覺?還是只是在睡覺?人際關係的衝突、內心迷茫的癥結點……一本書揭示何謂「催眠」,引領自己的潛意識力量──歡迎進入催眠的世界!▎探索潛意識本書是一本深度揭示催眠療法內幕與力量的作品。本書作者以其豐富的催眠經驗與個案分享,揭示了我們潛意識中的無窮力量。這部作品不僅帶領讀者進入神祕的催眠世界,更能幫助讀者理解如何透過喚醒潛意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催眠的奧祕:不只是睡著!催眠並非我們所認為的「令人昏睡」的狀態,而是一種可以開啟我們內在力量的工具,透過深入介紹催眠療法如何幫助人們解決抽菸、喝酒、肥胖等問題,本書將探討催眠如何影響我們的潛意識以達到治療效果。▎這是個全民焦慮的時代這個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感到壓力和焦慮。本書透過剖析全民焦慮的社會現象,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這種病態的根源,並提供催眠作為一種可能的解決策略,讓人們在壓力中找到出路、學會與自己共處。▎理解與治療憂鬱:啟動生活的轉變本書深入探討了憂鬱症的困境,揭示了其背後的潛意識因素。同時,作者以其豐富的催眠經驗向讀者展示如何利用催眠來解決這種看似不可逾越的問題,從而帶領讀者走向一種更健康、更充實的生活。透過這部作品,打開生命的一扇窗,讓我們能夠理解並利用自身潛意識的力量來改變生活、解決問題,實現自我成長和昇華。▎走向實踐:催眠可以應用在日常!本書的最後,作者透過豐富的案例和實證,介紹了催眠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應用,包括自我催眠和解決極端問題等。讀者將學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催眠來提升自我認知、解決問題,甚至激發潛能。讓我們知道,催眠其實並不神祕,更不是洗腦!而是一種我們可以學習並實踐在生活中的科學方法。【本書特色】:本書作者透過豐富的諮商經驗分享,以多個諮商個案為主題,探討心理學與催眠的奧祕,旨在幫助讀者理解和利用自己的潛意識力量,充分了解催眠作為一種輔助,能夠幫助我們走出困境、探索自我意識、激發潛能、了解問題根源等,期待讀者可以透過本書體驗美好的生活,並成為更好的自己。
作者介紹 管玲,心理學博士,諮商心理師,世界華人心理學會催眠師,美國洛杉磯催眠動機學院(HMI)成員。出版有《簡易催眠術》、《催眠師的睡眠課》、《走出產後憂鬱》等多部暢銷著作。
產品目錄 序言第一章 催眠真的能讓人睡著嗎?第二章 全民焦慮的年代第三章 神奇的潛意識意象 電影《催眠大師》裡的畫面都是真的嗎?第四章 陷入憂鬱的泥潭,想死死不了的感覺第五章 抽煙喝酒肥胖 源於內心的不滿足第六章 催眠讓我上學了第七章 長不大的「公主病」第八章 催眠激發潛能第九章 催眠處理極端問題第十章 自我催眠與生活中的催眠後記
書名 / | 潛意識的力量: 我是催眠師, 不是仙姑! 理解憂鬱, 解決生活中的極端問題 |
---|---|
作者 / | 管玲 |
簡介 / | 潛意識的力量: 我是催眠師, 不是仙姑! 理解憂鬱, 解決生活中的極端問題:本書作者透過豐富的諮商經驗分享,以多個諮商個案為主題,探討心理學與催眠的奧祕,旨在幫助讀者理 |
出版社 /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9753147 |
ISBN10 / | |
EAN / | 9786269753147 |
誠品26碼 / | 2682421832002 |
頁數 / | 256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5X1CM |
級別 / | N:無 |
提供維修 / | 無 |
內文 : 【內文試閱】
第一章 催眠真的能讓人睡著嗎?
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資料顯示,目前百分之二十七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而在一份關於失眠的調查報告結果顯示,百分之四十五點四的人在過去一個月中曾經歷過不同程度的失眠。
優質睡眠,健康心理。可見,睡眠問題如今成了一個越來越受關注的話題。睡眠問題百分之八十都是由於心理問題引起的。
就像我在自序中說的,失眠只是一種現象,引起這種現象的心理原因卻是不同的。睡不著的夜裡,是你的潛意識在提醒你——起來想一想,心裡到底有什麼事情?
有人明明身體放鬆了,頭腦卻放鬆不下來,腦子裡不斷地放電影,甚至我有很多的個案,身體緊繃,自己卻沒意識到。
這種情況多見於焦慮反應,可以稱之為焦慮型失眠者。
焦慮,是因為心中擔心太多事情。可能是工作,可能是家庭等。有人告訴我因為工作太忙,操心的事情太多而焦慮,其實引起焦慮的原因並不是要操心的事情太多,而是擔心這些事情達不到自己的期待,這種擔心讓自己失眠。
另外一種個案,由於個性原因對任何事情都要去分析一下,在心理學中稱之為高批判區。批判區是我們強大的自我保護系統,批判區過低甚至沒有的人,就會輕信別人而造成自己的傷害,而批判區過高的人,整天在做分析,腦子也會累到失眠。更嚴重的,分析之後會不自覺地評論,評論的背後往往因為不滿而憤怒,如此而導致更多身心上的問題,如頭疼、眩暈等。
高批判的人往往也是焦慮的。
一昧的討好別人,離真實的自己越來越遠,越來越多的糾結與自我否定,有可能成為憂鬱型失眠。
很多人的自卑與童年有關。童年不完整,感覺自己不被愛,於是產生自卑感;父母管教太嚴,經常受挫的孩子也會產生自卑感。這種自卑感伴隨孩子成長,到了成年後仍然不能消除。
就是這種自卑感讓自己去討好別人,或追求不適合自己的優越感。我的一個個案,他內心明明喜歡開武館,卻一直在總經理的位置上糾結努力著,他告訴我這樣才能賺更多的錢。但是工作的不快樂卻讓他失眠。
失眠的人也有很多種性格,有的人性格樂觀。樂觀的人在睡不著的日子裡也許會想:「只是有點睡不著而已,沒什麼。」
甚至他會起床,利用這段睡不著的時光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樣的狀況確實是一種良好的心態,但在打發失眠時光的時候卻讓自己的意識與身體過於興奮,久而久之成了習慣性失眠。
還有一類明明睡著了,卻非要說自己睡不著的人。他們客觀上睡著了,主觀卻感覺自己睡不著,我會把他們稱作疑似失眠者。這類人雖然睡著了,卻沒有感知,沒有得到睡眠帶來的滿足感,因此他們會固執的認為自己睡不著。
很多個案越努力想讓自己睡好,卻越睡不著。總是想著「今天一定要睡好」、「我一定要十一點之前睡著」,這樣去讓意識努力工作著,反而越不容易放鬆,並且如此在意,稍被影響就開始有情緒波動,甚至不自覺的把注意力集中到影響自己的事情和聲音上,更加難以入眠。殊不知,意識與潛意識相伴相生,睡眠是放下意識開啟潛意識的過程。因此越是努力,意識越強大,便越難入睡。換句話說,想安然入睡不是要去努力,而是要去放下。
總之,失眠的人是各種各樣的。我的一個學催眠的學妹開了一個睡眠中心,但沒過多久她就找到我,說自己學習了催眠技術,卻不知道怎麼用催眠去解決這些問題。我回答她,這就好比老師給你一堆治病的藥,你卻不知道如何對症下藥,想對症首先你要瞭解失眠者的「症狀」,並且知道這種「症狀」用什麼樣的「藥」才能解決。也就是說,針對不同失眠原因的個案要用不同的催眠方法去解決。
那麼,催眠如何解決失眠問題,催眠真的能讓人睡著嗎?
一百個人裡有九十個問過我,催眠真的能讓人睡著嗎?
或者有人直接對我說:「快給我催眠一個吧,我正好睏著呢。」
是的,我很肯定地告訴你,催眠可以讓人睡著。大家想不明白,怎麼憑我隨便說說話,對方就睡著了呢?於是,催眠開始被大家神化了。在這裡,我要開始破除這個神話。
首先,催眠有一個技巧,叫作「資訊超載」。什麼叫「資訊超載」呢?比如,你去開會時間長了,這時你頭腦裡吸收的資訊過多,你就開始聽不進去了,然後潛意識產生「逃跑」反應,於是你開始想睡覺了。等到下一次再開會,你又產生了這種反應,一次一次的會議中,這種反應成為條件反射,你發現自己有了一開會就睡覺的習慣。剛才我舉的例子屬於聽覺與感知覺資訊超載,另外還有視覺資訊超載,如有人睡前看書看到睡著。
催眠中的資訊超載,也就是催眠師用同樣的語調和語速,對你不斷重複同樣的話,重複多次後換另外的話再重複多次。
這樣如唐僧一般不斷地無內容「叨嘮」,是不是想想就睏了?
當然,光憑資訊超載技術是絕對不夠的。我曾經有過一個高批判型的個案,第一次催眠後回饋說:「我一直在想,您為什麼一句話說那麼多遍。」對每一件事都去分析,甚至催眠中都習慣性地分析我的引導語,腦袋不累才奇怪。單一手段對個案沒有效果,因此,下一項技術就要用到了。
第二種技術:呼吸引導。
我們如果仔細回憶,睡眠時的呼吸和平時呼吸是有差別的。有經驗的催眠師可以透過觀察呼吸瞭解個案是否睡著了,因為睡眠中的人呼吸更深,更多是使用腹式呼吸,而平時我們多用胸部呼吸,我觀察到有些呼吸習慣不當或者焦慮狀態的人,往往呼吸更淺。緊張時呼吸變淺,屬於身體應變刺激的直覺本能,但長期如此甚至會形成習慣而不自知就可能導致一系列問題。
讀到這裡,你可能已經開始體會自己的呼吸,那麼下面就請跟我繼續這樣做吧!生活中很多朋友在緊張時自己做幾個深呼吸幫助放鬆,催眠師利用的正是呼吸引導這種方法,在催眠過程中不斷引導來訪者呼吸加深,並配合身體放鬆與其他技術。
對於不同個性的人呼吸引導方法也是不同的。就像我前面提到,高焦慮的人大多過於努力,特別想要配合,這樣反而不能放鬆。有個案告訴我:「我越刻意呼吸,感覺越緊張。」
因此我對於這類人的引導語往往是間接暗示:「不用刻意去做,去觀察你的呼吸,當你開始感受自己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呼吸慢慢加深。」而缺乏內部動力的人,則需要更多直接暗示:「你可以主動深吸一口氣,幫自己放鬆。」
有時候我覺得心理學和中醫有些像,我的一個中醫朋友告訴我,真正的中醫是在診療中對患者的個性與身體都做瞭解,這其實就是心理學中身心互相影響的道理。
除了剛才所說作用引導語,其實還有很多讓個案不知不覺中被呼吸引導或者說被催眠的方法,例如呼吸同步技術。
呼吸同步屬於更間接的暗示技術,催眠師會先配合個案的呼吸節奏說話,之後慢慢加深自己的呼吸節奏,個案在催眠師的語言中感受到這種節奏而無意識地與催眠師同步。
第三種能讓人睡著的技術:注意力剝奪與專注力引導。
還記得電視裡催眠師舉起水晶球說:「看著我的水晶球。」
看過這樣類似的場景嗎?你以為水晶球裡有什麼魔力,其實當個案按催眠師的指令去看水晶球的時候,個案的注意力已經成功被催眠師帶走了,我們稱之為注意力剝奪。當個案的注意力被催眠師掌控後,個案逐漸進入了催眠狀態。水晶球、懷錶、筆、手指,甚至隨便的某一點,都是這個原理。
你這樣聽著可能心裡有些不爽,原來我認為那麼神秘的事情,你們催眠師就是想引起我注意呀。對了,這就和課堂上老師說:「注意看我這裡」一樣簡單。如果這種簡單的方法能引起你的注意,那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相反,如果催眠師怎麼做都不能引起對方注意甚至無法交流的人,才是有很大問題的人,這種問題我們在醫學中稱為自閉症。所以,根據催眠師的指令能很好地運用注意力,正是一種健康狀態,同時,也是一種注意力訓練。
我們現在來試一下,請在讀這段文字的時候,將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咽喉,對,完全集中到自己的咽喉,你會感覺到咽喉發乾,甚至有吞咽的感覺。怎麼樣?感覺到了嗎?
催眠師就是這樣,從水晶球凝視開始,在催眠中用類似剛才咽喉感知等身心感知的引導,訓練個案的專注力。就像我前文提到的,睡覺前腦子裡不斷想事情的人,不但不容易入睡,平時做事通常也是無法專心的。當個案的注意力一次次跟隨催眠師的時候,個案慢慢無暇再胡思亂想,從而達到放下意識,身心放鬆的效果,這就是專注力的訓練。
另外,反覆加深喚醒技術也是很好的讓人放鬆甚至睡著的方法。
你有沒有這種體驗,本來應該早上七點起床,但是六點的時候被吵醒了,再次睡一覺之後發現又睡過了。這就是催眠中反覆加深喚醒的原理。本來已經很放鬆,我非要讓你睜眼,等到再閉眼的時候,個案就進入了更深的催眠狀態。這樣反覆多次,個案就會走得很深,也更容易睡著。當然,那一瞬間的睜眼個案仍然在催眠狀態中,而不是徹底清醒。另外,催眠還有身體僵直後放鬆技術,也是類似的道理。
上面說的這些技術,只要你掌握一個並去自我調節,就會有很好的助眠效果。不過催眠不是這麼簡單,催眠師會根據個案的情況選擇運用技術,並且經常有同一時間運用多種技術的情況。
最佳賣點 : 本書作者透過豐富的諮商經驗分享,以多個諮商個案為主題,探討心理學與催眠的奧祕,旨在幫助讀者理解和利用自己的潛意識力量,充分了解催眠作為一種輔助,能夠幫助我們走出困境、探索自我意識、激發潛能、了解問題根源等,期待讀者可以透過本書體驗美好的生活,並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