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卡爾的星空: 吳明娟短篇小說
作者 | 吳明娟 |
---|---|
出版社 |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夏卡爾的星空: 吳明娟短篇小說:從親情、友誼、伴侶、再回到自我,經過種種苦痛後,才使我們找回愛。以探照時代議題為出發,揉合文學與藝術的手法,將都會化的台灣社會之各 |
作者 | 吳明娟 |
---|---|
出版社 |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夏卡爾的星空: 吳明娟短篇小說:從親情、友誼、伴侶、再回到自我,經過種種苦痛後,才使我們找回愛。以探照時代議題為出發,揉合文學與藝術的手法,將都會化的台灣社會之各 |
內容簡介 七部短篇小說,七段人生際遇,看似各自獨立,卻有著千絲萬縷且不可言說的相互關聯……〈溪水有光〉土地公我回來了。還有,阿金伯,你說得對。我的命硬,沒法升官發財,我認命啊。只想安安分分地待在故鄉,不要讓鄰居多說話吧……。〈夏卡爾的星空〉莫日根眼眶的淚水使視線模糊了起來,而父親的臉龐從右下角逐漸擴大,佔滿畫布。他卻看不清楚父親慈祥的臉……〈不能說的祕密〉誰會相信我有這個能耐?為了愛,精心策畫這一切的行為。世上所有最美好亦或無法解釋的殘忍,都是因為愛。〈頂樓的房客〉聰明複雜如人類這種生物,難道每天還要為吃食而苦惱嗎?我看開了,從今天起我只要為自己而活。不再勉強自己。〈娜美〉一隻充滿野性的動物,這次不是因為盜獵、也不是缺乏食物,單純是無法都市化而殞落了。〈黃昏不要到海邊散步〉生命的終點之後是否也有一片靈魂之海,在化身為一滴光水回歸後,自己還是自己嗎?清慧望著無邊際的海平面。〈苗條淑女日記〉我驚覺自己的嘴巴是個慾望頗深的怪物,今晚我狂灌可口可樂來懲罰它。從親情、友誼、伴侶、再回到自我,經過種種苦痛後,才使我們找回愛。本書作者耕耘父親吳錦發相同的鄉土母題,但以探照時代議題為出發,揉合文學與藝術的手法,將都會化的台灣社會之各種面向,連綴出世間的喜悲哀歡。在一篇篇探索「愛」的不同面向──不僅止於愛「人」,而是對生活周遭充滿感受──展現出對生命的順服與盼望。本書特色★知名小說家吳錦發之女吳明娟首部短篇小說。★傳承父執輩的文學創作,探照現代文明延伸的社會議題。★將都會化、少子化等台灣社會之各種面向,進行非典型書寫。★將每篇小說化作水染吹畫,使文學結合藝術,探索人心幽微變化。
各界推薦 凌煙/小說家,美食書寫專家──看明娟寫的小說,就像看到年輕時候的我,情感是豐沛的,對生活像一個老練的社會觀察家。黃文龍/名眼科醫師,藝術鑑賞家──用文字呈現出此一與現實社會頗為「不隔」的小說短集,相信讀者細加品味之際,會啞然、苦澀的噗叱失笑著……。敷米漿(姜泰宇)/暢銷作家──不只是時代的洶湧海浪,更是拾起細緻發白浪花的故事掌心。
作者介紹 吳明娟筆名島嶼姑娘,視覺藝術學系畢業。外曾曾祖母經證實是六龜二埤平埔大武壟族人,父親為小說家吳錦發。自幼浸淫文學,跟隨父母親參加許多藝文、環保活動,可說是由高雄藝文界朋友看著長大的孩子。將自身的生命歷程融入創作之中,並期許能透過文字與藝術,為文學理念發聲,於2022年出版詩集《島嶼姑娘》。陸續在台灣笠詩刊、掌門詩社發表作品,持續創作詩文與散文。
產品目錄 推薦序 聽明娟說故事 人間無處非劇場 黃文龍自序 一起徜徉在文字的星河中溪水有光夏卡爾的星空不能說的祕密頂樓的房客娜美黃昏不要到海邊散步苗條淑女日記跋 一個可期待的明日之星 凌煙
書名 / | 夏卡爾的星空: 吳明娟短篇小說 |
---|---|
作者 / | 吳明娟 |
簡介 / | 夏卡爾的星空: 吳明娟短篇小說:從親情、友誼、伴侶、再回到自我,經過種種苦痛後,才使我們找回愛。以探照時代議題為出發,揉合文學與藝術的手法,將都會化的台灣社會之各 |
出版社 / |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2943588 |
ISBN10 / | |
EAN / | 9789862943588 |
誠品26碼 / | 2682428271002 |
頁數 / | 234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14.8×1.6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400 |
提供維修 / | 無 |
推薦序 : 聽明娟說故事 人間無處非劇場
──黃文龍醫師
月前,作者給我她的此一小說新作。
我倒是很有興趣想瞭解,她這年輕女性是怎麼看這個世界的;作者的受、想、行、識,或多或少會間接、直接呈現在作品內容的。蒙恬說:「柏拉圖要求老年人觀察年輕的一切,以再享受失去的靈活,並在回憶中重溫燦爛年華的瀟灑韻致和種種優越。」
我是幾次認真翻閱著。
書有七篇故事:兩篇貓觀人、二篇男性慘綠年華紀事、三篇女性角度的短篇社會經歷。小說寫的,都是人間戲劇;人間無處非劇場,劇場都有所謂的場域。社會學的「場域概念」,可用來思考形式各異的社會關係。
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小說《我是貓》,是以「貓」的視角來看世界,有知識分子的譏嘲世界,也有悲天憫人的看法。本書作者有兩篇關於貓與人的:〈娜美〉與〈不能說的祕密〉。〈娜美〉像狗,相處一段時日後失蹤,被發現時已香消玉殞。作者用社會學的角度診斷其失蹤是「一充滿野性的動物……不是因為盜竊、也不是缺乏食物,單純是無法都市化而殞落了」;這是苦澀憂傷的社會關懷。〈不能說的祕密〉的主角貓名叫「趴下Pacha」,好詼諧的名字。「牠可以辨識人類是不是在說謊……因為亂尿尿而被送去結紮……有計謀而行止失常,被邀來面對寵物溝通師……」;讓寵物溝通師大嘆:「啊!可怕的貓,牠擁有的是足以殺死同類的愛。」
貓性不同,貓智大不同於東洋者!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有自傳式一書《旁觀者》。他年輕時想當小說家,卻成為當代管理大師。他也自認是個社會生態學家,謙稱自己為「旁觀者」。他幾乎是時代寵兒,當時重要的科學、政經歷史名人,不少是他家的過客。而他以獨特的洞察力與文學修養,將這些寶貴的人生經歷描繪成一令人愛不忍釋的自傳書。杜氏早已超越「旁觀者」,而進一步成為時代的「解讀者」。
作者明娟的家人與親友,不乏社會名士。她大學曾一度轉念人類學,雖未竟其志業,但也耳濡目染不少社會百態。
〈頂樓的房客〉、〈苗條淑女日記〉、〈黃昏不要到海邊散步〉三篇是少女的旁觀際遇;「……在親情與愛情的抉擇下、要為自己而活……」/「三高(高血壓、高學歷、高度自信)的女孩……(體會了)減肥的主旨在健康、幸福的生活在於愛自己的各種樣貌」/「……大海在呼吸……衝浪讓我感覺真正的活著……海邊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這三類都有著情感生活的失落與歸宿:「……女人是強韌的生物……只要還活著的一天,只要還相信愛的一天。」
〈夏卡爾的星空〉、〈溪水有光〉兩篇是慘綠少年的部分人生描寫。
畫家夏卡爾是超現實派,表現的是夢幻、象徵、色彩。主角蒙古生莫日根是來台學美術,與一些外籍生同學──有尼泊爾、有印度的──的互動,交織出課外生活的活潑多彩。
「夏卡爾……把理想塗抹在畫布上就不會消失,成為永恆的記憶……莫日根駕馭著馬,在陰郁卻雄壯的歷史軌跡之後,一段新的旅程正要啟航……」;〈溪水有光〉的主角阿福經過一番工作折騰,終於體會得:「人間仙境,原來就在我的故鄉。」
年輕人的世界需要磨練,需要社會歷練以交織成未來成人世界的基石。
法國社會學家布赫迪厄在其生前的最後十年,很重視社會兩大議題:痛苦和愛。他很早就察覺到,現實運作邏輯的感情層面,由於種種政經、意識、與執政無能造成的危機,「痛苦也漸成為人與社會空間關係中的一項特徵」。這會造成普遍「不在其位的感傷」。根據他的理解,在一些社會小宇宙空間中,「感情聯繫往往壓制著層層的支配關係」。
「社會空間中,盡是充斥著層層感情風險,而且這正是日常生活的基本脈絡;……人的內心情感,是位於社會階級之交際網的心臟地帶……」。
這些感情風波,是普遍存在於這七篇人情、親情、愛情、甚至動物情之間的故事當中的。
作者以貓的銳眼,觀看牠(她)周遭的世界,並嘗試將體會得到的社會互動與人際嗅覺,用文字呈現出此一與現實社會頗為「不隔」的小說短集,相信讀者細加品味之際,會啞然、苦澀的噗嗤失笑著……。
自序 : 一起徜徉在文字的星河中
島嶼姑娘 吳明娟這回踏上台灣的土地,在嘉義的鄉間、美濃的山巒、墾丁的浪潮之間,譜寫不同的故事與議題。
這本短篇小說集的完成,也如同這一年來,我的成長一般。從無到有,每一步都是學習。有人覺得從零到有很難,但筆者卻覺得很多人都低估了身為人的「潛力」。從地面到飛行,從山洞到高樓大廈,我們周遭的一切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人類是先有「想像力」與「創造力」,才成就了這些奇蹟。因此不要低估自己,也要有嘗試的勇氣。
這本短篇小說集,每則故事都各自獨立,探討的議題不盡相同;但是彼此之間卻有著千絲萬縷不可言說的相互關聯—〈不能說的祕密〉談的是寵物的愛,〈夏卡爾的星空〉與〈溪水有光〉說的是對故鄉的愛,而〈黃昏不要到海邊散步〉與〈頂樓的房客〉講的是對自我的愛。一篇篇探索生命中愛的不同面向,那不僅止於愛「人」,而是對生活周遭充滿感受,是對於生命的熱情。若你能感動於晨光穿透葉片的美、野鳥築巢湖邊與幼鳥覓食的溫暖、微風中散發的花香,又怎麼能不愛這個世界呢?
筆者希望藉由描寫這些故事的細膩之處,讓讀者閱讀完之後充滿能量與愛。
在「美」的廣闊大海中,文學是由心而生,珍貴的生活與思想呈現,而藝術創作對我也是如此。雖然表達的媒材不同,核心卻是一樣的,都必須試著敲響觀看者的大門,誘使他們思考。水染吹畫,是一種隨心而起的即興創作。它需要在作畫前培養心緒,使觀者從畫作上就能感受到情緒,它更是一種實驗性與探索自身的過程;因此我覺得很適合藉由水染吹畫,表達這次的短篇小說集出版。在每篇小說修訂完稿後,我將潛藏在故事裡的創作動機、欲表達的意境與情緒,透過水染吹畫的過程再呈現,也希望讀者們可以從畫中感受到其中的精華。這些作品也以局部擷取的圖像,作為每篇小說的起點,當你在閱讀完故事後,不妨掃描每個故事末的QRcode,欣賞將文學與藝術結合的完整畫作,也可驗證你的閱後心得/心情,是否與我相近、相似甚至相斥,都歡迎留言告訴我。
在序言中,我特意拿兩篇最喜歡的故事分享:
〈溪水有光〉是獻給美濃、還有所有在外打拚的美濃遊子。
下筆前,我希望這篇小說能串連起我輩與上一代的情感,並能將些許美濃的時代背景記錄下來。「阿福」代表的,便是所有「找尋自我的美濃青年」。
在城市與故鄉、富裕與純樸、機械化與自然之中,我們都一直被拉扯、矛盾著。
然而,故事的結局並非想呈現單純的勵志,想傳達的也不是給予、肯努力就能獲得這樣的信念。
而是我們是否能再度回歸內心,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熱情與富裕;怎麼做才是最適合自己、最自在舒適的狀態?拿掉命運與他人想法之後,你是否也能找到讓自己心靈平靜、發光的河流呢?歡迎你讀一讀〈溪水有光〉,跟著阿福的心路歷程走一回。
其實在書寫這則有關故鄉的故事時,內心是忐忑的,不確定的。畢竟回顧自己的成長背景中,沒有太多的農事經驗,在偶爾的機會裡,才有那麼幾回幫忙摘摘小番茄與芒果。如果沒有父親的鼓勵,這篇小說大概就胎死腹中了。除了由衷地感謝外,也想再將這篇小說獻給他。
〈夏卡爾的星空〉的發想,必須感謝我的一個外籍生朋友所給與的靈感。聽他敘述自己醉酒而迷失在嘉義的鄉間,他不只是迷路,似乎這段求學之旅及父母對他的期待,也讓他迷失了對未來的方向。而不經意從新聞報導中看到真實在內蒙古上演的人權問題,我也藉由小說中蒙古生莫日根的詮釋來敘述,小說中莫日根從獨裁國家到自由的國度,又是怎麼看待台灣的呢?而唯一能讓他寄託情感的,便是望著一樣絢爛的星空,思念故鄉。
藉由莫日根,我想喚起更多人關注蒙古的現況。另方面也寄望藉由浪漫的象徵主義,書寫出異鄉人的內心掙扎。從蒙古出逃的年輕人,離開了故鄉,還算是一位蒙古騎士嗎?沒有了根的浮萍,在「故鄉」與「自由」之間,又要如何取捨?我們藉由莫日根之眼,從不同的角度看台灣,又會有什麼不同的啟發?
希望這篇小說,能讓更多人將關注的焦點,放眼世界,這世界還有許多我們可以關注的人權議題。
在此要特別感謝看我長大的黃文龍醫師,特別用心地為本書寫序,其見解獨到且本人也深有同感。確實,這本短篇小說集的核心,就是要述說「愛」。也非常感謝凌煙前輩,在我書寫小說過程中,給予諸多的建言與莫大的鼓勵。
這本短篇小說集的完成,背後有著太多人的協助與祝福,像是喜歡與我分享寫作經驗的父親,從不間斷地鼓勵我,更是促成這本書成形的最大推手。母親則在我背後,默默地幫忙處理許多生活瑣事,使我能心無旁騖地專注於創作,這本書也要獻給她。胡長松前輩對於〈夏卡爾的星空〉的建言,讓我可以更清楚自己寫作的特點與缺失,受益良多。
這回筆者希望與大家一起徜徉在文字的星河中,讓讀者讀完能夠有些感動、有些想法,就不枉費自己的努力一試了。
二○二二年九月二十三日 寫於鳳山
內文 : 〈溪水有光〉
要講到阿福這個人,就必須從他的命運講起。如果不是算命仙當初的那一句話,或許就不會造成他後來發生那一件事。當然他也能逃過母親長年的叨唸。
「這隻細倈仔,命當奇怪呦。」
一個面容枯槁的老人,一邊搖著團扇喃喃地吐出這幾句話。那沉思的面容,就如同美濃村裡,土地伯公廟旁的那棵百年榕樹般,巨大地盤踞著這塊土地。深沉且帶有一絲神祕。
「阿金伯,仰般講?」男孩的母親憂心匆匆地詢問。
說到這裡,阿金伯到底是誰?他是村裡最出名的算命仙,今年已經九十幾歲,看來卻十分硬朗。舉凡村裡新生兒命名、迎娶、出殯、要新添購幾隻豬仔、婆媳問題調解、家裡誰便祕不順,種種生活瑣事,只要大家有什麼煩惱,第一個就會想到阿金伯。
「嗯……,命當硬喔。」阿金伯枯槁的臉閃現銳利的眼神,一邊摸著那雪白的鬍鬚,一邊搖頭晃腦地說著。
「阿金伯,仰般做正好?」說到這裡男孩的母親已忍耐不住,焦急地站了起來。
「毋怕!這命係倒食甘蔗,越來越好喔。」
男孩的母親聽到這裡又坐了回去,一顆懸著的心稍稍得到撫慰。
「毋怕,毋怕。呵呵。」阿金伯露出慈祥但神祕的微笑。
男孩的母親跟阿金伯道謝後,若有所思地回去了。
然而阿福的命運是否會如阿金伯所說呢?
自此之後,男孩的母親,也就是「阿福仔」他媽媽,確信阿金伯的話就是兒子的宿命,前大半輩子都會過得沒那麼順利,因此總是會找時機對他耳提面命,希望阿福仔的命運可以走得更好。她一路從阿福仔上學唸到大學畢業,不分春夏秋冬,過年過節。
「阿福,這下耕田越來越省力,但係沒油水。阿福,你愛煞猛認真讀書,總有出頭的日子。」
「嗯。」阿福總是表現得漫不經心,不當一回事。
阿福仔從小就如算命仙所言很喜歡搞怪,沒辦法跟輕易就讀到雄中的兄長相比。好不容易,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甚至放棄師專,也要唸高中,考取大學。後來考取了一所不大有名氣的大學就讀。這或許是年輕人血氣方剛的好勝心,或者想對阿金伯所說的「命運」做出些許抗衡吧。
因此,說阿福仔對母親的叮嚀完全不在乎嗎?似乎也不是如此。母親說的這段話他總能倒背如流,並用輕佻的語氣,述說著當初是怎樣被母親唸到離家出走的。
在美濃這樣的鄉鎮,什麼不多,狀元最多。
這聽說是因為美濃的風水地理環境,異常優秀的原故。當初政府強行要在當地蓋水庫,引起美濃居民們強烈的不滿。說什麼也不能讓政府破壞了自然環境與「出狀元」的風水。居民們牽著豬仔北上,披麻帶孝地在中正紀念堂前抗議。最後殺手鐧是那對先人才行的跪禮,全村的人跪在廣場,搞得媒體大肆報導,政府官員嚇到雙腿發軟,水庫最終是沒蓋成的。
因此阿福仔的媽最愛說的一句話便是:「好山好水要留子孫!」
或許就是如此世代傳承的信仰,阿福仔的媽媽也希望家裡能出個狀元。她並不特別在意家裡誰賺的錢比較多,但是如果孩子們得到一些表揚或獎狀總是顯得格外開心。得獎的事又可以讓她說上一整個月。
阿福仔的個性很隨和,帶有一種瀟灑男子漢的味道,不很高的個子,理了個小平頭,隨意的T恤配上短褲與夾腳拖,舒適比較重要。對於談論事情,他喜歡在三、四句內就有一個結論。就連朋友聚會,對於買單這種微妙的交際遊戲,他也嫌麻煩似的搶著第一個結帳。這樣大而化之的個性,受不了母親總像個蚊子般在耳邊叼唸。本以為大學畢業後,母親叼唸的習慣終會收斂點,沒想到今天晚上母親又開始擔心起他的未來。
「阿福仔,阿金伯說你勞碌命呦。你愛更加煞猛做,大學卒業也一駁了,沒看你在認真找頭路。」
「……」阿福仔用牙籤剔了剔牙。
「阿福,你有無在聽阿姆講話?」
終於不堪母親叼唸的阿福仔,快速吃完晚飯,拎了個側背包,帥氣地跳上往高雄的巴士就離家出走。
毅然離開家鄉的阿福仔,在城市很不適應。同樣在高雄打拚的兄長,聽聞他離家出走,特意幫他覓得一處簡樸的租屋處。那租屋處在大馬路旁的小巷子內,對面曾是一大片寬廣的草地,而如今早已變成車水馬龍的主要幹道。行人們在狹小到幾乎不存在的人行道上步行,不時還要低下頭小心地繞過那些停在店門口的機車。
城市的夜晚沒有蟋蟀蟲鳴助眠,深夜裡汽機車發出的呼嘯聲格外刺耳。城市是人類背棄自然所創造的,以雙手將大樓堆砌疊高,用瀝青把草地填平。鄉下來的子弟呼吸不到那新鮮的青草香味,阿福仔心靈深處也逐漸枯萎。
就算在如此的情況,阿福仔也絲毫沒有要回鄉的念頭。最後在兄長的轉介下,成功在當地一間略有名氣的雜誌社任職。阿福仔決心要事業有成才歸鄉!
思念孩子的阿福仔媽媽,總會托阿福仔兄長帶些吃的給他。
「喏!媽媽要我拿給你的荔枝。」阿福仔兄長就住在步行二十分鐘可抵達的華廈內。
「不要一放假就去三溫暖,有空回鄉下時,記得待久一點吧。」兄長並不能理解阿福仔對於自身命運的矛盾。
「明年就有機會升總編輯了,很忙。」阿福仔現在的心思完全不在故鄉。
「再忙還是要歸去啊!今年過年不要忘了。」說著,兄長已轉身步行回家準備與妻兒吃晚飯。
等兄長離開,阿福仔看了看袋中的荔枝與紅龜粿。裡面還有一張紙條,上面有阿福仔母親歪歪曲曲勉強用中文寫的幾個字。阿福仔母親從沒受過正規的中文教育。
「阿福,家裡多的是吃的。如果在城市不如意,就回來吧。」
阿福仔的眼眶起了水霧,他想起自從初中父親過世後,家裡的田就沒人打理。只有母親在田周圍,種些自己吃的蔬菜瓜果。
阿福仔的思緒跑到孩提時,父親的田還是豐收的時候。他總是在農忙時,開心地幫家裡送便當給父親。父親戴著斗笠汗如雨下,彎腰割稻的背影浮現在阿福仔腦中。然而父親的臉啊,卻已變得十分模糊。就如同故鄉田裡忽遠忽近的蛙鳴聲,他也快要不記得了。阿福仔覺得內心一陣抽痛。
十五載的日子,轉瞬即逝。隨著台灣社會型態的改變,許多產業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連國內數一數二的雜誌社也不得不應付網路化,帶來裁員的危機。
阿福仔在城市裡雜誌社的工作,在那一晚也宣告結束。
雜誌社上層突然決定要裁掉一個人,而阿福仔跟他好友小鐘都在觀察名單內,阿福仔知道小鐘背後有太太跟兒子要養,於是連這種攸關生死的重要時刻,阿福仔居然也直接把辭職信帥氣地丟到上層桌上,二話不說地轉身離開。
「不用多說啦!我走,小鐘留下。」
老闆聽了一下子愣在那邊。
這件事當天就在雜誌社傳開,被大家當作英雄般的佳話。
而為了感謝阿福仔的情義相挺,晚上小鐘特地擺了酒席請他喝酒。
跟小鐘喝了一整晚的酒,阿福仔難得表現出一絲憂愁:「還是被故鄉的阿金伯說中了,我始終沒有享福的命。在城市打滾了十五年呦。到底是為什麼……」
小鐘拍了拍阿福仔的背:「你今天的行為比那些有錢人還屌,多虧了你啊。」
「今晚我請客,這恩情小鐘我永遠記得。」說著小鐘又敬了一杯酒。
滿臉通紅的阿福仔不敵酒意,走出屋外透透氣。
明月高掛在城市邊緣的樹梢,店門口的小公園裡依稀傳來夜鷹的啼叫。不知為何,那啼叫聲在空曠靜寂的夜裡帶有淡淡的哀戚,如同迷途的鳥兒在呼喚同伴。一種強烈的孤寂感湧上阿福仔的心頭。
阿福仔隨意用喝太多的藉口,與小鐘告別。自己一個人卻晃悠到愛河河岸,想要散散心。
阿福仔倚著欄杆,望向愛河。夜晚五彩斑斕的燈光投射在愛河黑色的水面上,讓愛河充滿了不同的風貌,完全不像白天汙濁青綠的模樣。
阿福仔想到了梵谷畫的《隆河的星夜》。當初梵谷也是如此一個人在隆河漫步著的吧?身為一個旅人的梵谷,望向隆河時,內心是不是也在思念著故鄉的景色?是否在異鄉打拚的旅人,看見成雙成對的家庭,才更會思念故鄉的溫暖。
而那在愛河水面閃動的光影,就如同城市人浪漫、充滿活力的夢想,變成美麗的幻影,在深不見底的河上漂浮。阿福仔長久的夢想也在其中轉瞬即逝了吧?
就這樣,阿福仔內心默默下了決定:「不如歸鄉、不如歸鄉了,想念那故鄉的景色。」
當鄰居們提起阿福仔歸鄉的那個夜晚,總像在說著什麼有趣的笑話,聽說約莫半夜十一點,阿福仔叫計程車停在轉角柑仔店的街頭,自己要趁著夜色摸黑走回家。
故鄉的夜晚十分漆黑,沒有大城市的光害,只有幾盞昏黃的路燈。那月色混合著燈光在黝黑的馬路上透出一絲銀色的光澤。阿福仔多麼希望那晚所有的路燈都停電,這樣鄰居們便認不出在黑暗中他的臉龐。
阿福仔首先步行到叉路小徑裡的土地公廟,向土地公上香,算是告知自己回鄉,順便祈禱左鄰右舍今晚都睡得像豬公一樣香甜,吵也吵不醒。
阿福仔喃喃地唸著:「土地公我回來了。還有,阿金伯,你說得對。我的命硬,沒法升官發財,我認命啊。只想安安分分地待在故鄉,不要讓鄰居多說話吧……。」
一陣怪風,突然從土地公廟旁的老榕樹上吹向阿福仔,那風溫暖柔和帶有土地的芬芳。阿福仔內心似乎感應到已故的阿金伯對他的看顧。阿福仔一直努力築起的心房瞬間瓦解。他「啪!」的一聲跌坐在地上,抽噎地痛哭起來。
「𠊎已經盡煞猛了……阿金伯……。」
那風帶來的氣流似乎在阿福仔的耳邊呢喃:「毋怕,毋怕。」
最佳賣點 : 從親情、友誼、伴侶、再回到自我,經過種種苦痛後,才使我們找回愛。
以探照時代議題為出發,揉合文學與藝術的手法,將都會化的台灣社會之各種面向,連綴出世間的喜悲哀歡。在一篇篇探索「愛」的不同面向──不僅止於愛「人」,而是對生活周遭充滿感受──展現出對生命的順服與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