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他回家: 山難搜索隊員的第一線告白 | 誠品線上

おかえりと言える、その日まで山岳遭難捜索の現場から

作者 中村富士美
出版社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帶他回家: 山難搜索隊員的第一線告白:您可能不知道,鄉間的郊山有時比高山還可怕。即使怎麼找都找不到──「至少要讓他們好好道別」。本書描述山難搜索隊如何透過縝密的剖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您可能不知道,鄉間的郊山有時比高山還可怕。 即使怎麼找都找不到──「至少要讓他們好好道別」。 本書描述山難搜索隊如何透過縝密的剖析,探尋失蹤登山客的足跡。 6個描述發現過程的真實案例, 以文圖並陳的方式真實呈現搜尋登山失蹤者的艱辛與內幕過程! 日本亞馬遜網站4.5顆星、近300名讀者好評! --------------------------------- 身為護理師與登山好手的中村富士美在2011年以講師身分參與事故外傷者急救處理的研討會,開啟了她前往山區「遇難現場」的契機。2018年,她成立了山難搜索團隊LiSS(Mountain Life Search and Support),專門搜索登山時因某些緣故失聯,無法告知所在位置而下落不明的失蹤遇難者。團隊成員約10人左右,包含醫療人員及山域嚮導。 出人意料的,遇難往往起因於微不足道的小事,這些案例多半只是去了當地郊山或低山後,就從此人間蒸發;災區甚至是在公共道路及其周邊地區,並不算很危險。明明只是週末出門從事休閒活動,卻就此沒下山回家……讓人不禁疑惑:「咦?真的就這樣嗎?」 有人依循朋友拍的山景照爬山,卻因為山況隨季節改變而迷了路。 有人相信被風吹偏的路標,往錯誤的方向前進。 有人在天色昏暗的山裡踩空滑落…… 往往就是一個小環節造成了遇難失蹤意外。 而搜索隊即使無法及時救援讓遇難者生還,也必須找到屍體,以便其家人能夠接受死亡。 本書描述作者成立的LiSS的協尋過程,如向家屬詢問遇難者的個性及出門時攜帶的物品,剖析登山方式及遇難者的為人等背景,以此追尋遇難者的蹤跡。搜索隊另一項重要的職責是在精神上給予家屬支持。雖然季節與委託時期等因素往往會大大降低找到失蹤者的可能性,搜索隊仍長期陪伴著家屬,盡量提供援助。得益於她身為護理師的經驗,作者與登山者家屬的關係令人感動。 登山讓人可以在大自然中陶冶性情,但自然並不像人類想像的那樣可親!這是一部讓人對大自然產生謙卑感的傑作。如您是郊山健行、山區縱走的愛好者,本書是很好的參考,讓人減少迷路的機會,也增加對山的認識。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搜救」由「搜索」與「救援」所組成,其中,前者更是一個涉及登山技術、對山域的熟悉、並投身高風險現場的活動;它同時也仰賴心靈的複雜運作——若說遇難者及其家屬站在已知與未知的兩端,那麼搜索者就站在界限上,既要同理遇難者的身心狀態與決斷,亦要與家屬建立信賴的支持體系。本書以作者親身的搜索經驗提醒了我們:並非只有高海拔大山才是山。山離我們並不遙遠,山難亦然。而要認識山,認知到其中可能蘊含的死亡,更是不可或缺的一步。——羅苡珊(獨立紀錄片與文字工作者)作者以樸實直白的現場經驗,告訴讀者連山岳大國日本,都會有各種「看起來不可能」的郊山意外,分析藏在悲劇背後的「為什麼」,凸顯登山安全不分場域。讓這些沉眠山中的故事,成為一條條路標,為每一位山友指引回家的方向。——雪羊(山岳作家)高山多情卻無情,安全至上莫輕忽!本書提供實務搜索經驗,分析遇難者性格習慣,強調遇難者家屬心理照顧的重要,值得國人借鑑。——黃楩楠(中華民國山岳協會理事長)——張灝淳(HANK,《健行筆記》網站主編)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中村富士美(Fujimi Nakamura)1978年生於東京,2018年成立了民間山難搜索團隊LiSS,從事山難失蹤者搜索活動並協助失蹤者家屬。DiMM國際山岳護理師、一般社團法人WMAJ(Wilderness Medical Associates Japan)野外災害急救法醫療顧問、青梅市立綜合醫院門診護理師。她的工作除了實地安排團隊搜救之外,也包含剖析遇難失蹤者的習慣愛好以找出其登山路線,陪伴家屬展開搜尋活動,也常以遇難搜索及野外急救法為主題舉辦演講。黃健育 國立交通大學機研所畢,退伍後因緣際會之下,一頭栽進了日文翻譯的世界,從此過著不務正業的生活,在漫漫長夜中殫心竭慮,把青春凝析為無數文字結晶;現為自由工作者,在劇場及翻譯的世界之間遊走。譯有包括《夢見帝國圖書館》、《推理要在晚餐後》、《鬼滅之刃輕小說》等共逾100部作品。合作聯絡信箱:kjbozvi@gmail.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第一章 偶然的發現幾乎沒有登山經驗的作者,在小學生遠足會去的山上發現了兩位遇難者的遺體。地方里山居然會發生這種事……。大受震撼的她,就此踏進了「山難搜索」的世界。專欄——山岳護理師第二章 媽媽沒回家一位六十多歲的女性獨自去埼玉縣的奧秩父登山,卻失去了音訊。仔細調查登山前的行動後,這才發現她登山時只參考朋友給的「照片」──。專欄——搜索費用與保險第三章 一面看板一位男性突然在埼玉縣秩父槍岳失蹤了。透過人物剖析推測出男性行走的登山道後,在進行搜索的過程中,搜索隊聽到一段令人在意的證詞:「那天指示山頂方向的箭頭看起來像是指著反方向。」專欄——等待遇難者回家的過程中,家屬的心境變化第四章 搜索的空白地帶眼看即將稱霸神奈川縣單澤的所有溯溪路線,某男性卻突然不知去向。帳篷附近還冰著啤酒,人究竟去哪兒了?經過大範圍的搜索,最後在「無人注意」的地方發現了遺體。第五章 惟獨找不到目標人物一位男性在日光挑戰縱走時遇難。在完全掌握不到行蹤的情況下,時間不斷流逝。搜索隊擴大搜索,在同一座山上發現遇難的另外兩人。與此同時也出現了遇難者的相關線索。專欄——遺留物第六章 漫長的道別位於新潟縣與群馬縣交界的卷機山。殘雪未消的季節裡,男性獨自上山後斷了音訊。本以為能馬上找到人,過了兩年卻依然下落不明。裁判所認定危難失蹤的兩天後,山裡發現了遺留物。致謝

商品規格

書名 / 帶他回家: 山難搜索隊員的第一線告白
作者 / 中村富士美
簡介 / 帶他回家: 山難搜索隊員的第一線告白:您可能不知道,鄉間的郊山有時比高山還可怕。即使怎麼找都找不到──「至少要讓他們好好道別」。本書描述山難搜索隊如何透過縝密的剖
出版社 /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0535853
ISBN10 /
EAN / 9789570535853
誠品26碼 / 2682626978000
頁數 / 16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 x 21 cm x 1 cm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前言

「為什麼會在鄰近的山裡受了這麼重的傷呢?」

我工作的綜合醫院位於東京都內存在著許多登山景點的區域。每次看到送來急診中心的登山客,身為護理師的我總是百思不得其解。
對於幾乎沒有登山經驗的我來說,所謂「可能受傷或者有性命危險的山」,是像北阿爾卑斯山和馬特洪峰那類險峻的高山。新聞報導不時可見職業登山家爬聖母峰時不幸喪命的消息,可是竟然會在當地一般登山道上受重傷……我實在無法想像。
山有什麼危險呢?
這個疑惑始終揮之不去。二○一一年的夏天,我以講師身分參與事故外傷者急救處理的研討會。當時學員之中有位參與山難救助的男性。
我向他吐露了長久以來的疑問。
「為什麼人會在山裡受傷呢?」
結果對方回說:「中村小姐,百聞不如一見。如果妳想看現場的話,我可以帶妳去喔。」
「咦?我想去看看。」
因為這句話,我被帶到山上,之後遇到了好幾次「遇難」現場。

所謂山難是指在山裡遇到生死攸關的危難,以至於無法自力下山的情況。原因有迷路、滑落、摔倒、受傷、劇烈的天候變化、雪崩等等。
二○一八年我成立了山難搜索團隊LiSS(Mountain Life Search and Support),專門搜索登山時因某些緣故遇難,無法告知所在位置而下落不明的遇難者(失蹤遇難者)。團隊成員約十人左右,包含像我這樣的醫療人員及山域嚮導。
我們接到的多半是去了當地里山或低山後就再也沒回來的搜索案例。明明只是週末出門從事休閒活動,卻沒下山回家……。這種情況幾乎沒上新聞,卻真實發生在鄰近的山裡。
遇難往往起因於微不足道的小事,讓人不禁懷疑:「哎?真的就這樣嗎?」

有人依循朋友拍的山景照爬山,卻因為山況隨季節改變而迷了路。
有人相信被風吹偏的路標,往錯誤的方向前進。
有人在天色昏暗的山裡踩空滑落……

這些小契機促成了遇難失蹤意外。

我們的案主多半是等待他們回來的家屬。
為什麼聯絡不到人?他真的去爬山了嗎?該不會還在哪裡過得好好的吧……。面對前所未有的情況,家屬心慌意亂、不知所措,便找我們求助。
LiSS會向家屬詢問遇難者的個性及出門時攜帶的物品,剖析登山方式及遇難者的為人等等背景,進而追尋遇難者的蹤跡。我們是透過家屬來了解遇難者本人。
因此,我們另一項重要的職責是在精神上給予痛苦不堪的家屬支持。雖然找得到生還的遇難者是再理想也不過了,但季節與委託時期等因素往往會減低這種可能性。我們搜索隊與家屬長期相處,自是想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提供援助。
如今某處的山裡依然有人回不了家,苦苦等待救援。
為了迎接這些人,今天我們也持續進行搜索。
希望能夠盡量讓大眾了解真實的情況。

試閱文字

自序 : 前言

「為什麼會在鄰近的山裡受了這麼重的傷呢?」

我工作的綜合醫院位於東京都內存在著許多登山景點的區域。每次看到送來急診中心的登山客,身為護理師的我總是百思不得其解。
對於幾乎沒有登山經驗的我來說,所謂「可能受傷或者有性命危險的山」,是像北阿爾卑斯山和馬特洪峰那類險峻的高山。新聞報導不時可見職業登山家爬聖母峰時不幸喪命的消息,可是竟然會在當地一般登山道上受重傷……我實在無法想像。
山有什麼危險呢?
這個疑惑始終揮之不去。二○一一年的夏天,我以講師身分參與事故外傷者急救處理的研討會。當時學員之中有位參與山難救助的男性。
我向他吐露了長久以來的疑問。
「為什麼人會在山裡受傷呢?」
結果對方回說:「中村小姐,百聞不如一見。如果妳想看現場的話,我可以帶妳去喔。」
「咦?我想去看看。」
因為這句話,我被帶到山上,之後遇到了好幾次「遇難」現場。

所謂山難是指在山裡遇到生死攸關的危難,以至於無法自力下山的情況。原因有迷路、滑落、摔倒、受傷、劇烈的天候變化、雪崩等等。
二○一八年我成立了山難搜索團隊LiSS(Mountain Life Search and Support),專門搜索登山時因某些緣故遇難,無法告知所在位置而下落不明的遇難者(失蹤遇難者)。團隊成員約十人左右,包含像我這樣的醫療人員及山域嚮導。
我們接到的多半是去了當地里山或低山後就再也沒回來的搜索案例。明明只是週末出門從事休閒活動,卻沒下山回家……。這種情況幾乎沒上新聞,卻真實發生在鄰近的山裡。
遇難往往起因於微不足道的小事,讓人不禁懷疑:「哎?真的就這樣嗎?」

有人依循朋友拍的山景照爬山,卻因為山況隨季節改變而迷了路。
有人相信被風吹偏的路標,往錯誤的方向前進。
有人在天色昏暗的山裡踩空滑落……

這些小契機促成了遇難失蹤意外。

我們的案主多半是等待他們回來的家屬。
為什麼聯絡不到人?他真的去爬山了嗎?該不會還在哪裡過得好好的吧……。面對前所未有的情況,家屬心慌意亂、不知所措,便找我們求助。
LiSS會向家屬詢問遇難者的個性及出門時攜帶的物品,剖析登山方式及遇難者的為人等等背景,進而追尋遇難者的蹤跡。我們是透過家屬來了解遇難者本人。
因此,我們另一項重要的職責是在精神上給予痛苦不堪的家屬支持。雖然找得到生還的遇難者是再理想也不過了,但季節與委託時期等因素往往會減低這種可能性。我們搜索隊與家屬長期相處,自是想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提供援助。
如今某處的山裡依然有人回不了家,苦苦等待救援。
為了迎接這些人,今天我們也持續進行搜索。
希望能夠盡量讓大眾了解真實的情況。

試閱文字

導讀 : 前言

「為什麼會在鄰近的山裡受了這麼重的傷呢?」

我工作的綜合醫院位於東京都內存在著許多登山景點的區域。每次看到送來急診中心的登山客,身為護理師的我總是百思不得其解。
對於幾乎沒有登山經驗的我來說,所謂「可能受傷或者有性命危險的山」,是像北阿爾卑斯山和馬特洪峰那類險峻的高山。新聞報導不時可見職業登山家爬聖母峰時不幸喪命的消息,可是竟然會在當地一般登山道上受重傷……我實在無法想像。
山有什麼危險呢?
這個疑惑始終揮之不去。二○一一年的夏天,我以講師身分參與事故外傷者急救處理的研討會。當時學員之中有位參與山難救助的男性。
我向他吐露了長久以來的疑問。
「為什麼人會在山裡受傷呢?」
結果對方回說:「中村小姐,百聞不如一見。如果妳想看現場的話,我可以帶妳去喔。」
「咦?我想去看看。」
因為這句話,我被帶到山上,之後遇到了好幾次「遇難」現場。

所謂山難是指在山裡遇到生死攸關的危難,以至於無法自力下山的情況。原因有迷路、滑落、摔倒、受傷、劇烈的天候變化、雪崩等等。
二○一八年我成立了山難搜索團隊LiSS(Mountain Life Search and Support),專門搜索登山時因某些緣故遇難,無法告知所在位置而下落不明的遇難者(失蹤遇難者)。團隊成員約十人左右,包含像我這樣的醫療人員及山域嚮導。
我們接到的多半是去了當地里山或低山後就再也沒回來的搜索案例。明明只是週末出門從事休閒活動,卻沒下山回家……。這種情況幾乎沒上新聞,卻真實發生在鄰近的山裡。
遇難往往起因於微不足道的小事,讓人不禁懷疑:「哎?真的就這樣嗎?」

有人依循朋友拍的山景照爬山,卻因為山況隨季節改變而迷了路。
有人相信被風吹偏的路標,往錯誤的方向前進。
有人在天色昏暗的山裡踩空滑落……

這些小契機促成了遇難失蹤意外。

我們的案主多半是等待他們回來的家屬。
為什麼聯絡不到人?他真的去爬山了嗎?該不會還在哪裡過得好好的吧……。面對前所未有的情況,家屬心慌意亂、不知所措,便找我們求助。
LiSS會向家屬詢問遇難者的個性及出門時攜帶的物品,剖析登山方式及遇難者的為人等等背景,進而追尋遇難者的蹤跡。我們是透過家屬來了解遇難者本人。
因此,我們另一項重要的職責是在精神上給予痛苦不堪的家屬支持。雖然找得到生還的遇難者是再理想也不過了,但季節與委託時期等因素往往會減低這種可能性。我們搜索隊與家屬長期相處,自是想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提供援助。
如今某處的山裡依然有人回不了家,苦苦等待救援。
為了迎接這些人,今天我們也持續進行搜索。
希望能夠盡量讓大眾了解真實的情況。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偶然的發現

哪條才是正確的登山道?
二○一二年十月某日,開始登山已經過了約莫一年時間。
「有人在奧多摩的山裡失蹤了。」
領我上山的師父傳來這封電子郵件。
當時我在大阪舉行的全國急救醫療從業者大會當工作人員。
大會結束返回東京家中後,我和他通了電話。雖然搜索行動早已中止……但他提到的山是當地小學生遠足也會去的里山,名叫棒之折山(標高九六九公尺)。
週末我去了那座山。
雖然是第一次去,但感覺那座山「難度不高」。
登山口位於水壩湖畔,從那裡沿溪流往山頂前進。剛開始走的時候,可以看到溪水從數十公尺下方流過,但越往上走,溪流逐漸和登山道匯集,最後溪流變成了登山道。路上散落著各種大小不一的岩石,有時還要跨過溪水。由於路面潮濕,又有許多不穩定的岩石,腳很難踩得穩。我也是第一次走這種登山道。
後來我才知道,容易迷路遇難的代表性模式是「溯溪流而上,沿山脊而下」。
溯溪有時得跨越岩石,而且常要踩著石頭渡溪,不易察覺登山道的坡度。因此,倘若迷路時還繼續前進,等到回過神來,人早已置身在預期之外的深山裡了。另一方面,由於山脊逐漸開展,要是偏離了正確路徑,就這樣沿山脊而下,最後將搞不清楚自己身在何處,也不曉得自己正在往哪裡前進。
開始登山後過了一小時左右。
我來到兩側聳立著約十五公尺高陡峭岩壁的地方。這種地形在登山用語中稱作「峽谷(Gorge)」。左右矗立著岩石,就像大門一樣。
雖然岩石之間還足以讓人通行,但溪水湍急,深及腳踝。峽谷裡也看得到綿延不絕的溪流。
我壓根沒意識到自己正在挑戰一條困難的路線,所以我以為不至於要直接走進溪水裡。畢竟這裡是欣賞景觀的景點,我猜要前進就得繞道而行。舉目望去,眼前峽谷的左右兩側都有點陡,不過勉強還有被踩出來的土徑。沒有指示正確登山路徑的標誌。林木叢生,看不見前方的狀況,但我猜只要走其中一邊繞過岩石,或許就能脫離峽谷繼續前行,便往右手邊走。
不過走了一會兒後,我發現前面沒路。我滿腹狐疑地回到峽谷前,打算往左手邊去。這時,幾位登山客從前方走來,對我說:「這裡不是登山道喔,請掉頭回去吧。」
看來想要避開峽谷繼續前進的話,似乎就會脫離登山道深入山中。
正確的登山路線其實是踩過踏腳石,沿著岩石間流淌的溪水前進,不過一開始我就把這個選項排除在外了。

山崖上的橘色
我把這段經驗告訴師傅後,他說:「為了尋找還沒找到的人,請務必帶我去那裡!」於是我們就一塊兒去了。
抵達峽谷後,我表示先前曾在這裡迷了路,本來打算避開岩石,往左或往右繞道而行。
結果他狐疑地說:「哎?這裡嗎?」對熟悉山岳的人而言,這時理應穿越峽谷正中央,根本不會考慮繞路。

「看清楚了,峽谷裡有階梯狀的岩石對吧?那就是登山道啊。」
師父指點著說。仔細一看,峽谷深處確實設有用來代替扶手的鎖鏈。
不過登山初學者的我爬這座山時,心裡卻想著「不至於要直接走進溪水裡」,實際上也有登山客是這麼想的。
我心想或許可以找到關於遇難者的線索,便跟師父一起試著深入岩石左手邊的路。
前方路上散落著許多岩石,路面不平穩又有坡度,非常難走。我跟不上習慣爬山的師父。
走了十分鐘左右,我已渾身是汗,便暫時停下腳步環顧四周。雖然這天天氣很好,但在紅葉林的遮蔽下,周圍顯得相當昏暗。左右兩側聳立著前所未見的生苔大岩壁。
抬頭仰望這幕景象時,褪色的橘色布料突然映入眼簾。

眼前左手邊的斜坡上,大岩石的縫隙間處處竄生著細瘦的樹木。其中一株的根部掛著類似雨衣的衣物,在一大片苔癬當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岩石前端自成斷崖,未與他處相接。事後我才知道過去也有登山客墜崖身亡。
我立刻叫住走在前頭的師父。
為什麼東西會掛在那種地方呢?是登山客忘了帶走嗎?經過討論後,師父爬上斜坡一看,發現那是登山用的雨衣。雨衣旁二十到三十公尺處還遺留著輕便小背包。為了確認持有者的身分,我們查看背包內,找到了登山用品、錢包和提款卡。證件上的名字不是我們正在找的人。
我伸手拿取蜷曲成一團的雨衣。
結果裡頭出現了臂膀等人骨部位。
這並非單純的失物。
而是在這座山裡遇難的死者遺體和所有物。
附近的里山竟然會發生這種事情。意想不到的狀況令我混亂不已。
「跟這座山的轄區警方說明狀況,請求指示吧。」這麼說完,師父立刻致電解釋事發經過和發現的物品。
通完電話後,師傅告訴我:
「這個人好像是三年前在這座山裡遇難失蹤的人喔。」
過了一會兒,轄區警方的山岳救援隊抵達了我們所在的地方。
聽我們再次說明完之後,他們便開始調查遇難者的遺體位置和所有物。每次發現山難者時,警方必須進行現場勘驗,以便判斷是意外或案件。
救援隊的人表示,由於其他地方也發現了疑似死者本人的屍骨,推測可能是動物啣著雨衣移動途中勾到了我看到的樹根。
過去我以護理師的身分在急救現場工作了十年以上,親眼見過各式各樣的死亡……包含身體狀況突然惡化的老年人、發生交通事故身亡的高中生、被家長虐待的幼兒、自殺等等。
不過這時我才第一次看到過世三年的遺體。何況又是在推薦給初學者的山裡。
想到死者三年來孤零零地在稍微偏離登山道的地方等待被人發現……我就淚流不止。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您可能不知道,鄉間的郊山有時比高山還可怕。
即使怎麼找都找不到──「至少要讓他們好好道別」。
本書描述山難搜索隊如何透過縝密的剖析,探尋失蹤登山客的足跡。
6個描述發現過程的真實案例,
以文圖並陳的方式真實呈現搜尋登山失蹤者的艱辛與內幕過程!
日本亞馬遜網站4.5顆星、近300名讀者好評!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