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點.東洋史學: 一本掌握! 橫跨歐亞非大陸的歷史學關鍵課題 | 誠品線上

論点・東洋史学:アジア・アフリカへの問い158

作者 吉澤誠一郎/ 監修
出版社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論點.東洋史學: 一本掌握! 橫跨歐亞非大陸的歷史學關鍵課題:158篇跨越歐亞非洲大陸、穿梭六千年歷史的關鍵課題148位日本歷史學界第一線學者親自操刀背景知識→探究論點→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158篇跨越歐亞非洲大陸、穿梭六千年歷史的關鍵課題148位日本歷史學界第一線學者親自操刀背景知識 → 探究論點 → 延伸思考 3大閱讀步驟名詞解說 + 關連指引 + 參考文獻 3項專業參照不論你是人文史地的愛好者,或是專門領域的研究家,本書將獻上最新、最完備的歷史知識與研究成果,讓你從無到有打造扎實的東洋史基礎,建構獨立思考的自學力,是書架上不可或缺的歷史學入門指南與工具書!文明與國家的形成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王權/伊斯蘭以前的阿拉伯/祆教/金字塔時代/無文字社會的歷史/印度河文明/扶南、林邑、占婆/夏朝/中華與夷狄/秦始皇/環境變動與中國古代史/粟特人的活動/遊牧帝國的形成與分裂……交流的歐亞非大陸蘇丹/庇護民(齊米)/安達魯斯/馬木路克王朝/印度封建制論/伊斯蘭傳入印度/吳哥/宋元的都城與文化/高麗自尊的表象/西藏與佛教/蒙古衝擊/科學的東西交流……早期全球化時代鄂圖曼帝國的興起/近世伊斯蘭國家/什葉派政權薩法維王朝/印度洋海域的發展/西非的伊斯蘭/阿克巴體制論/歐洲涉足印度/海域史中的日本/馬來世界的擴大/明代的皇帝/中央歐亞的伊斯蘭……近代世界的形成伊斯蘭世界與軍事上的近代/鄂圖曼帝國的非穆斯林/穆罕默德‧阿里的埃及統治/奴隸貿易廢止與印度洋貿易/大英帝國治下的南非/東方主義/暹羅的獨立/蒙古的近代/東南亞的華僑與華人……現代史的展開伊斯蘭與性別/伊斯蘭與民主主義/巴勒斯坦問題/「阿拉伯之春」以降的中東/庫德人/種族隔離/現代非洲的紛爭/印巴分離獨立/近代印度綜藝的發展/東南亞的政治與軍隊/中日戰爭的展開/中國經濟的躍進……本書蒐羅了有關東洋史這個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其產生的「論點」,在探討歐亞非大陸上、時間跨度長達六千年的歷史時,眾人為了追求「真實/正解」的過程中,究竟提出過哪些不同的見解,以及產生的討論。唯有接觸各式各樣的「論點」,經過「獨立思考」的訓練,才能真正理解歷史學的醍醐味。每篇論點皆由三部分所組成「背景」、「論點」、「探究的重點」。並且包含對於專有名詞的補充、相關參考資料,以及延伸思考,讓讀者更全面理解歷史的梗概和複雜性,並且有能力利用手邊資訊,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歷史「論點」。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傅 揚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謝金魚 歷史作家金老尸 「故事Story Studio」專欄作家Cheap 百萬YouTuber黃春木 建國中學歷史科教師蔡蔚群 北一女中歷史科教師陳詩雯 松山高中歷史科教師張肇祥 板橋高中歷史科教師陳雪芳 中崙高中歷史科教師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監修介紹吉澤誠一郎現任:東京大學研究所人文社會系研究科教授專長:中國近代史主要著作:《天津的近代――清末都市的政治文化與社會整合》(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2年)《愛國主義的創造――從民族主義看近代中國》岩波書店,2003年。《愛國與抵制――近代中國的地域脈絡與對日關係》(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21年)編者介紹石川博樹現任: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語言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專長:非洲史主要著作:《所羅門王朝衣索比亞王國的興亡――重新檢討奧羅莫人入侵後的王國史》(山川出版社,2009年)《食與農的非洲史――迫近現代的基層》(合編著,昭和堂,2016年)太田淳現任: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教授專長:印尼近代史主要著作:《近世東南亞世界的變遷――全球經濟與爪哇島地域社會》(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14年)〈東南亞的海盜與「華人世紀」〉島田龍登編《歷史的轉換期8:1789年‧追求自由的時代》(山川出版社,2018年;臺灣商務,2022)In the Name of the Battle against Piracy: Ideas and Practices in State Monopoly of Maritime Violence in Europe and Asia in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編著,Leiden and Boston: Brill, 2018)“Role of State and Non-State Networks in Early-Modern Southeast Asian Trade,” in Kaoru Sugihara and Keijiro Otsuka (eds.), Paths to the Emerging State in Asia and Africa (New York: Springer, 2019)太田信宏現任: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語言文化研究所教授專長:南亞近世史主要著作《誕生出來的歷史、被創造出來的歷史――從亞非史研究的最前線出發》(合著,刀水書房,2011年)〈邁索爾王國的王(Prabhu)――近世南印度國家與領主的權力〉(《亞非語言文化研究》86號,2013年)“Who bulit ‘the city of victory’? Representation of a ‘Hindu’ capital in an ‘Islamicate’ world,” in Crispin Bates and Minoru Mio (eds.), Cities in South Asia (London: Routledge, 2015)《前近代南亞社會的整合與聯繫》(編著,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語言文化研究所,2017年)《語言別南亞文學指南》(合編著,東京外國語大學據點南亞研究中心,2021年)小笠原弘幸現任:九州大學研究所人文科學研究院伊斯蘭文明學講座副教授專長:鄂圖曼帝國史、土耳其共和國史主要著作:《伊斯蘭世界中王朝起源論的生成與變遷――關於古典時期鄂圖曼帝國的系譜傳承》(刀水書房,2014年)“The Quest for the Biblical Ancestors: the Legitimacy and Identity of the Ottoman Dynasty in the Fifteenth-sixteenth Centuries,” Turcica, 48 (2017).“Enter the Mongols: A Study of the Ottoman Historiography in the 15th and 16th Centuries,” Osmanlı Araştırmaları, 51(2018)《鄂圖曼帝國――繁榮與衰亡的六百年史》(中央公論新社,2018年)《土耳其共和國 國民的創造與其變遷――凱末爾與艾爾段的夾縫間》(編著,九州大學出版會,2019年)《鄂圖曼帝國 英傑列傳――撐起六百年歷史的蘇丹、藝術家與女性》(幻冬舍,2020年)宮宅潔現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專長:中國古代史主要著作:《中國古代刑制史研究》(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11年)《中國古代軍事制度的整體性研究》(編著,科研費報告書,2013年)《多民族社會的軍事統治――出土史料闡述的中國古代》(編著,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18年)《一位地方官吏的生涯――木簡告訴我們的中國古代人日常生活》(臨川書店,2021年)四日市康博現任:立教大學文學部副教授專長:蒙古帝國、元朝史、海域‧歐亞交流史主要著作:《物品所見的海域亞洲史――蒙古~宋元時代亞洲與日本的交流》(編著,九州大學出版會,2008年)“Chinese and Muslim Diasporas and the Indian Ocean Trade Network under Mongol Hegemony,” in Angela Schottenhammer (ed.), The East Asian Mediterranean: Maritime Crossroads of Culture, Commerce, and Human Migration (Otto Harrassowitz, 2008)“Special Issue: Multilingual Documents and Multiethnic Society in Mongol-Ruled Iran,” Orient, 50 (ed. 2015)“The Maritime and Continental Networks of Kīsh Merchants under Mongol Rule: The Role of the Indian Ocean, Fārs and Iraq,” Journa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62 2-3(2019)鄭天恩臺大歷史所碩士畢,大隱於市、靜觀紅塵流轉的癡人一枚。曹雪芹與劉姥姥的愛慕者,目前正致力於如何將茄子做出雞肉味的祕訣。譯有:《最後的帝國軍人》、《凱爾特‧最初的歐洲》、《文明的海洋史觀》、《珍珠港》、《海上霸權》、《東方直布羅陀爭霸戰》、《諾門罕之夏》、《烏克蘭戰場》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序說I 文明與國家的形成1.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王權――王是怎樣的存在?2.伊斯蘭以前的阿拉伯――該如何掌握其歷史意義?3.祆教――教祖提供了什麼訊息?4.金字塔時代――金字塔是什麼?5.阿瑪納革命――世界最古老的一神教是什麼?6.無文字社會的歷史――有可能研究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史嗎?7.印度河文明――其發展與滅亡的關鍵因素為何?8.扶南、林邑、占婆――東南亞古代國家是如何形成? 9.東南亞的印度化――什麼是印度化?10.夏朝――究竟真的存在嗎?11.周朝的封建制與滅亡――新發現的材料能改變歷史的面貌嗎?12.中華與夷狄――如何理解中國世界的形成?13.秦始皇――我們能貼近第一位皇帝的真實面貌嗎?14.漢的郡國制――往中央集權的「遠路」?15.漢的冊封體制――為什麼會賜予「漢委奴國王」金印?16.環境變動與中國古代史――為何「帝國」會擴大與瓦解?17.均田制――其真實樣貌究竟為何?18.魏晉隋唐的兵制――誰成為了士兵?19.拓跋國家――胡漢融合產生出什麼?20.粟特人的活動――對中國史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1.5~6世紀的朝鮮半島情勢與倭――倭有統治過朝鮮半島嗎?22.唐的冊封體制――是如何展開?23.唐宋變革――中國史的轉捩點是在什麼時候?24.遊牧世界與定居世界――什麼是中央歐亞的共生關係?25.遊牧帝國的形成與分裂――其結構與社會是什麼樣子?26.中央歐亞的語言與文字――變與不變的原因是什麼?27.佛教的東傳與落地生根――誰引領了佛教的興盛?28.所謂「伊斯蘭世界」這個詞彙――究竟應不應該使用?29.政教一元論――伊斯蘭是政教合一的宗教嗎?30.穆罕默德――如何把握伊斯蘭的起源?31.哈里發――神的哈里發,還是先知的哈里發?32.阿拔斯革命――其內在實情為何?33.烏理瑪――他們是怎樣獲得知識和權威?II 交流的歐亞非大陸1.世界史認識――什麼是「普遍史」?2.蘇丹――為什麼會成為統治者的稱號?3.庇護民(齊米)――伊斯蘭世界的非穆斯林,過著怎樣的日子?4.安達魯斯――如何把握伊斯蘭時期的伊比利半島?5.塞爾柱王朝――突厥系遊牧王朝有什麼樣的歷史意義?6.馬木路克王朝――奴隸如何統治帝國?7.突厥系各部族――什麼是突厥?8.印度封建制論――印度歷史上有封建制嗎?9.印度王權與國家――如何看待前近代印度的王權?10.伊斯蘭傳入印度――伊斯蘭化的實際情況是怎麼一回事?11.室利佛逝――是持續700年的大國嗎?12.吳哥――如何思考帝國的連續性與經濟基礎? 13.宋元的都城與文化――為何要遷都?14.宋元的王族與貴族――隨著國家體制不同,其性質有何差異?15.宋元的地方菁英與新興豪民――他們是怎樣的人?16.宋元的大運河與海運――有著什麼樣的角色與變遷?17.宋元的社會制度――其背景是什麼?18.宋元的多民族社會――戶籍、民族區分具有怎樣的社會意義?19.宋元明轉折期――對「傳統社會」的討論20.漢語文化――漢字文化究竟擴散到了什麼程度?21.宋代的儒教――新的思想與社會有何關連?22.道教與民間信仰――宋代以後的道教與民間信仰,產生了怎樣的變化?23.中古基督教圈――歐亞非世界是孤立的存在嗎?24.高麗自尊的象徵――朝鮮王朝如何定位自己的國家?25.西藏與佛教――在歷史上的重要性為何?26.宋元中國的飲食文化――如何貼近其實際情況?27.圍繞著航海的信仰――海域交流的發展與信仰有什麼關連? 28.宋元的離散――中國海商是怎樣的存在?29.蒙古衝擊――什麼是「蒙古衝擊」?30.蒙古與伊斯蘭――對伊斯蘭史帶來怎樣的影響?31.蒙古的霸權與危機――什麼是「14世紀的危機」?32.歐亞的白銀與貨幣流通――為各地帶來了什麼?33.科學的東西交流――天文學、醫學是如何相互交流?34.陶瓷器的生產與流通――對歐亞產生了怎樣的影響?35.紡織品與圖像的東西傳播――設計概念是怎麼傳播出去?III 早期全球化時代1.鄂圖曼帝國的興起――是遊牧民,還是信仰戰士?2.近世伊斯蘭國家――該如何進行時代區分?3.什葉派政權薩法維王朝――帶來了什麼影響?4.鄂圖曼帝國與地中海世界――如何看待「海洋帝國」這一面?5.印度洋海域的發展――從海洋望出去的世界是?6.西非的伊斯蘭――如何擴散生根?7.阿克巴體制論――蒙兀兒帝國的國家制度有什麼樣的意義?8.印度在地社會論――印度農村社會是怎樣發生變化? 9.歐洲涉足印度――算是「歐洲的擴張」嗎?10.印度的殖民地化――是印度史的斷裂,還是連續?11.海域史中的日本――海域交流帶來了什麼?12.海賊與倭寇――倭寇是海賊嗎,海賊又是什麼?13.亞洲中的琉球――其定位究竟為何?14.商業的時代――該如何理解近世東南亞?15.馬來世界的擴大――為什麼自稱「馬來人」的人不斷增加?16.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角色――他們在亞洲從事著怎樣的活動?17.「華人世紀」再考――只有華人才是主角嗎?18.東南亞大陸地帶的領域國家與贊米亞――「大整合」帶來了什麼?19.明代的皇帝――該如何討論皇帝的權力?20.明清時代的農業――是發展,還是停滯?21.明清時代傳播的天主教――與當地社會接觸的實際情況及其意義22.明清時代的穆斯林――如何作為少數派存續下來?23.明清交替與朝鮮──明的滅亡帶來了什麼?24.清的國家體制――帝國是如何整合起?25.清的對外關係――為什麼要尋求新的視角?26.清與西藏――兩者之間是怎樣的關係?27.後蒙古的民族――蒙古帝國後繼政權的分立,帶來了什麼?28.中央歐亞與周邊文化圈――如何建構起與鄰近諸國的關係?29.中央歐亞的伊斯蘭――在地域上的特質為何?IV 近代世界的形成1.伊斯蘭世界與軍事上的近代――如何看待軍事改革?2.鄂圖曼帝國的非穆斯林――可以用米利特制度來說明嗎?3.鄂圖曼帝國的近代改革――近代化=西歐化=世俗化?4.鄂圖曼帝國的解體――失去了什麼,又遺忘了什麼?5.穆罕默德‧阿里的埃及統治――有著什麼樣的歷史意義?6.奴隸貿易廢止與印度洋貿易――廢止奴隸貿易帶來了什麼?7.大英帝國治下的南非――該如何理解其歷史?8.非洲殖民地統治與勞動遷徙――勞動力是如何被集結起來?9.非洲殖民地統治與醫療――什麼是「熱帶醫學」?10.媒體與非洲殖民地統治――近代媒體扮演了怎樣的角色?11.身為非洲人的民族意識――是如何形成?12.法國的非洲統治――殖民地統治帶來了什麼?13.印度大叛亂――是誰為了什麼原因發起?14.東方主義――如何掌握關於印度的近代知識,又如何繼承?15.殖民地統治下的印度經濟――殖民地統治帶來的是衰退嗎?16.東南亞殖民地經濟的展開――和世界的關連產生了怎樣的變化?17.19世紀的勞動、商業移民――移民在東南亞各地扮演了怎樣的角色?18.亞洲域內貿易――為何貿易會在亞洲各地發展起來?19.殖民地時期東南亞的社會變遷――殖民地統治改變了什麼?20.暹羅的獨立――該如何重新思考民族史?21.鴉片戰爭――該如何重新思考其意義?22.太平天國――如何跨越「革命史觀」?23.朝鮮的開化派――他們是如何回應近代世界?24.中國民族主義的形成――其關鍵因素為何?25.辛亥革命――清朝為何會失去政權?26.新文化運動――其主張為何,又是如何主張?27.中國的外國資本――中國資本受到壓抑了嗎?28.近代中國的法律制度――新的法律制度帶來了什麼?29.殖民地朝鮮的政治與社會――什麼是殖民地?30.日本殖民地下的經濟發展――日本殖民地經濟有什麼特徵?31.中亞的近代――俄羅斯帝國與蘇聯帶來了什麼?32.蒙古的近代――內外蒙古為何分離?33.印度國民大會黨――成員是誰,目標又是什麼?34.甘地──他的政治構想有什麼特徵?35.東南亞的民族主義――民族的覺醒是什麼?36.東南亞的華僑與華人――如何思考認同?37.日本占領東南亞的占領──該如何看待日本占領帶來的衝擊?V 現代史的展開1.伊斯蘭與性別――如何看待穆斯林女性的地位與主體性?2.伊斯蘭與民主主義――是誰為了什麼目的在討論?3.巴勒斯坦問題――如何來記述納克巴?4.「阿拉伯之春」以降的中東――宗派對立為何擴大?5.庫德人――為何會產生民族問題?6.種族隔離――為何會採取極端的種族隔離體制?7.去殖民化下的非洲――英國為何撤退?8.現代非洲的衝突――國際社會能有效干預嗎?9.印巴分離獨立――分離獨立在南亞史中的意義為何?10.印度的民族主義與地域主義――地域主義崛起的契機為何?11.印度的經濟發展――實際狀態是怎樣一回事?12.印度社會與性別――女性的生命如何受到不可視化? 13.近代印度綜藝的發展――音樂是怎樣被研究?14.種姓政治――為什麼種姓如此重要?15.東南亞的民族國家――關注的重點?該如何討論?16.東南亞的政治與軍隊――是安定關鍵,還是抵抗勢力?17.開發獨裁――經濟發展與民主化可以兼顧嗎?18.東南亞國協與地域合作――地域合作的架構是以什麼為目標?19.東南亞的民主化――其性質與背景為何?20.中日戰爭的展開――戰爭為什麼會走向長期化?21.國共內戰――為何中國共產黨會獲得勝利?22.中國社會主義的建立――是如何建構起來,又留下了什麼?23.文化大革命――為什麼會發生文革?24.中國經濟的躍進――其原動力為何?日文參考文獻外文參考文獻執筆者簡介

商品規格

書名 / 論點.東洋史學: 一本掌握! 橫跨歐亞非大陸的歷史學關鍵課題
作者 / 吉澤誠一郎 監修
簡介 / 論點.東洋史學: 一本掌握! 橫跨歐亞非大陸的歷史學關鍵課題:158篇跨越歐亞非洲大陸、穿梭六千年歷史的關鍵課題148位日本歷史學界第一線學者親自操刀背景知識→探究論點→
出版社 /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0535075
ISBN10 /
EAN / 9789570535075
誠品26碼 / 2682401979000
頁數 / 400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9x 26 x 2.46cm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序說
吉澤誠一郎
1.東洋史學是什麼?
東洋史學是什麼?其實,東洋史學並不能說是一門自我完滿的學術領域。要和經濟學或社會學等同並列的,應該是歷史學才對。一門學問要能成立,獨自的方法論必定不可或缺,而歷史學就擁有這種方法論。相對於此,東洋史學因為並沒有所謂「獨自的研究方法」,所以把東洋史學當成歷史學其中一部分的研究領域,這種便宜行事的指涉用語,說起來是可行的。
說到底,東洋史學其實是日本人發明的學術領域。明治時代的學者,將歷史學區分為國史、東洋史、西洋史3個區塊;國史指的是日本歷史,西洋史指的是歐洲(有時包含美國)歷史,東洋史則大致上包含了廣義的亞洲歷史。為什麼會產生出這樣的區分呢?
生活在明治時代,以歐化為職志的人們,經常使用一本由帕雷(Peter Parley,本名為古德里奇﹝Samuel Goodrich﹞)所著的《萬國史》(Universal History),當作英語教科書。帕雷是一位美國人的筆名,這本書自亞當和夏娃寫起,從當時美國人理解世界的角度,來談論世界史(主要是兒童取向)。這本書確實包含了對於日本在內等亞洲地區的概觀,但根本還是在介紹歐美的歷史。帕雷的《萬國史》雖是美國的通俗著作,但歐洲學者更加正式的專門研究,也還是以古希臘羅馬到19世紀的歐洲歷史為主要探討對象。
明治時代的學者在這樣的狀況下,從自我形成的問題意識出發,開始探究歐洲(有時包含美國)的歷史,這就是西洋史學。只要一覽堪稱本書姊妹作的《論點•西洋史學》所處理的範圍,就可以看出我們現在仍然保有濃烈明治色彩的架構。
可是,作為日本的學者,是不能站在「只有歐美的歷史才算歷史」這種立場。因此,把日本的歷史當成研究對象加以確立,遂成為必要且理所當然之事,這就是國史學。今日在很多情況下,都會把國史學更名為「日本史學」,但我並不清楚這樣做的理由何在。無論如何,依循「日本這個國家是自古一以貫之的存在」這種日本人的常識,來進行本國史的研究,並對日本人發出信息,這種基本態度大抵自明治以來一直堅持下來。
相對於前兩者,不知該說幸還是不幸,東洋史學的定義直至今日,仍然可說相當曖昧。東洋史學也是起源於明治時代。在大學中正式設立「東洋史學」這項專門領域,大約是從明治末年開始(京都帝國大學在1907 年、東京帝國大學是在1910年設置)。可是這個時候,東洋史學這門學問,還稱不上有建立起清楚明瞭的內在涵義。之所以如此,雖然和地理範圍上的「東洋」定義困難也有關係,但說到底還是因為沒有可以依循的學問架構之故。
讓我們來看看桑原隲藏在大學開設正式講座前,為中等教育撰寫的教科書《中等東洋史》吧!桑原和之後的內藤湖南,並稱為京都帝國大學東洋史學的創始者。在這本《中等東洋史》中,有學者那珂通世撰寫的一篇序文(1898年),這篇序文是這樣寫的:

單單敘述歐洲盛衰,卻冠以世界史或萬國史之名,這當中的不合理,實在毋須多言。世界的開化說到底並非歐洲人的專利。東洋各國,特別是皇國、支那、印度等國,在人類社會的發達上,其風化所及的範圍之廣,亦無可置疑。且皇國位於東洋之東端,不論既往、現在或將來,皆與東洋諸國關係最密,因此身為國民者,不可不具備對東洋古來盛衰沿革之明晰智識;這正是在尋常中學的歷史科中,於國史、西洋史之間,加開東洋史這一科目的緣由。近年東洋史著作,風行於世者頗多,但都只是詳述支那的盛衰,對塞外事變卻有所忽略,特別是在東西兩洋的連鎖,以及中亞的興亡等方面,幾乎是完全省略,因而在考慮亞洲古今大勢之際,不免有不夠充分之處。為此,我常常感到遺憾。

正因為《中等東洋史》實現了跨越這些缺點的論述,所以才受到那珂推崇。這篇序文指出對日本國民而言,不只是歐洲史,理解「東洋古來盛衰沿革」,也是不可或缺之事。還有另一個值得注目的主張,那就是要理解「亞洲古今大勢」,光靠中國史並不夠充分,還需要有關「塞外」和「中亞」的敘述。
事實上,戰前東洋史學非常重視的研究對象,包括了歐亞大陸東方地帶的歷史地理、各民族的興亡史、還有東西交流史。在這當中,可以看出想企圖藉此跨越以中國歷代王朝興替為歷史主軸的史觀。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說,它其實暗含了「日本歷史在更廣大的脈絡中該如何定位」的問題意識。
我常常遇到學生指摘,說「把世界史分成東洋史與西洋史,實在很奇怪」。我也覺得這種主張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就像從以上說明可以得知的,明治時代的人們說到底是出於「光有國史和西洋史並不充分」的動機,才構想出東洋史。他們最終的期待,大概是把國史、東洋史和西洋史調和,描繪出完整的歷史樣貌吧!所以我們未必能說,「所謂的世界史是從一開始就存在,只是分成東洋史與西洋史而已」。
相反地,把「如何超越並克服國史與西洋史的架構,構想出一套世界史」,看成是明治以來東洋史學被賦予的未完課題,或許更為恰當。確實,桑原的《中等東洋史》主要處理的範圍,只局限於歐亞大陸的東半部,如果目標是要充分描述世界史,那理所當然必須更進一步,探究西亞與非洲的歷史。
可是,要踏上這條道路還很遠。東洋史家宮崎市定回想起大正末年的學生時代時,描述了要理解東洋史(特別是古代史),卻陷入沒有適合閱讀的書籍這般困境:

說到底,東洋並沒有像西洋所說的「歷史」這種事物存在嗎?不,應該沒有這回事才對。如果沒有這回事,那就是沒有人書寫而已。既然如此,那該由誰來書寫呢?等待某人著手書寫,也是一種方法,但既然已經立志專攻東洋史,那自己就必須分擔這個責任。……於是我認為,最優先該做的事,就是把東洋史這門科目,至少提升到西洋史的高度。

宮崎就這樣一邊認真學習西洋史,一邊構想著將東西比較放入視野的世界史樣貌。
接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了從相當迥異的立場,來討論「東洋」歷史性格的觀點。1949年,法制史學者仁井田陞做了以下的陳述:

將迄今為止雖說勉強有交流、但更毋寧說是「一盤散沙」的東洋,放在世界史的環境內、讓其凝聚成一種立場,是西洋近代資本主義針對東洋的攻勢。東洋在近代西洋面前,基本上是處於平等的態勢。在這層意義上,東洋整體具備了共通的立場。另外,站在這種立場上的東洋不管願不願意,都必須和近代西洋展開對決,因此在達成近代化、跨越這種近代這一課題的意義上,它們又有了新的共通立場。

仁井田論述的整體主旨是要指出前近代的亞洲,具備著專制統治的特徵,並強調其落後性。這種說法至少對我而言,有很多地方是難以接受的。話雖如此,這段引用的文章所謂近代東洋是站在「共通的立場」上,這種極其樂觀的論述讓我印象深刻。仁井田雖然大致上是假定用「亞洲」來做這樣的陳述,但按照同樣的邏輯,我們也完全可以把非洲囊括進「東洋」當中。
可是在此同時,20世紀下半葉的歷史,並沒有照著仁井田的期待展開。我們都體驗過這群未必能夠達成「跨越近代這個課題」、甚至也沒有「共通立場」的亞洲人們是如何激烈地對立。既然如此,我們對於21 世紀又該抱持怎樣的展望呢?
非洲研究者峯陽一在最近的著作中,提出了將非洲和亞洲合在一起的「亞非」這一概念。峯基於人口動態的分析,指出在21世紀的世界中,非洲與亞洲所占位置的重要性;他暗示說:「要如何組織對話來討論關於非洲人與亞洲人該走的未來,將會決定今後的世界形貌。」他又說,「將亞非團結起來的根據,是出於不再讓殖民地統治重演的認識」,也就是針對「該如何以相互理解和民主主義為基礎,建構起一種連繫」來進行討論。雖然事實上我們可以看成在仁井田提出的問題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再度提起的一種論點,但他把仁井田沒有放入視野的非洲,其重要性納入考量,這點仍然值得注目。
事實上,亞洲與非洲現在也有多樣的連結。人類學者小川沙也加就調查了香港活動的坦尚尼亞人,她所關注的是重慶大廈。我曾經居住過的重慶大廈,過去是香港便宜旅宿的代名詞,現在則是來自非洲的商人之重要據點(從以前開始也有很多南亞系的人)。就像小川闡明的,中國製的衣物、日本的中古車等商品,在非洲有很大的需求,因此參與這種貿易,就成為獲取財富的機會。另一方面,中國政府推進的「一帶一路」政策,也是整頓、掌握歐亞與非洲流通網的宏偉計畫。
確實,商人的活動與各國政府的戰略都是流動的事物,要產生出穩固的地域共同體,可能性其實很低。但是,本書以21世紀的方式,重新解釋東洋史學的意義,的確可以說是在廣闊的視野裡展望亞洲與非洲的歷史,並建立起一種現實的基礎。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說
吉澤誠一郎
1.東洋史學是什麼?
東洋史學是什麼?其實,東洋史學並不能說是一門自我完滿的學術領域。要和經濟學或社會學等同並列的,應該是歷史學才對。一門學問要能成立,獨自的方法論必定不可或缺,而歷史學就擁有這種方法論。相對於此,東洋史學因為並沒有所謂「獨自的研究方法」,所以把東洋史學當成歷史學其中一部分的研究領域,這種便宜行事的指涉用語,說起來是可行的。
說到底,東洋史學其實是日本人發明的學術領域。明治時代的學者,將歷史學區分為國史、東洋史、西洋史3個區塊;國史指的是日本歷史,西洋史指的是歐洲(有時包含美國)歷史,東洋史則大致上包含了廣義的亞洲歷史。為什麼會產生出這樣的區分呢?
生活在明治時代,以歐化為職志的人們,經常使用一本由帕雷(Peter Parley,本名為古德里奇﹝Samuel Goodrich﹞)所著的《萬國史》(Universal History),當作英語教科書。帕雷是一位美國人的筆名,這本書自亞當和夏娃寫起,從當時美國人理解世界的角度,來談論世界史(主要是兒童取向)。這本書確實包含了對於日本在內等亞洲地區的概觀,但根本還是在介紹歐美的歷史。帕雷的《萬國史》雖是美國的通俗著作,但歐洲學者更加正式的專門研究,也還是以古希臘羅馬到19世紀的歐洲歷史為主要探討對象。
明治時代的學者在這樣的狀況下,從自我形成的問題意識出發,開始探究歐洲(有時包含美國)的歷史,這就是西洋史學。只要一覽堪稱本書姊妹作的《論點•西洋史學》所處理的範圍,就可以看出我們現在仍然保有濃烈明治色彩的架構。
可是,作為日本的學者,是不能站在「只有歐美的歷史才算歷史」這種立場。因此,把日本的歷史當成研究對象加以確立,遂成為必要且理所當然之事,這就是國史學。今日在很多情況下,都會把國史學更名為「日本史學」,但我並不清楚這樣做的理由何在。無論如何,依循「日本這個國家是自古一以貫之的存在」這種日本人的常識,來進行本國史的研究,並對日本人發出信息,這種基本態度大抵自明治以來一直堅持下來。
相對於前兩者,不知該說幸還是不幸,東洋史學的定義直至今日,仍然可說相當曖昧。東洋史學也是起源於明治時代。在大學中正式設立「東洋史學」這項專門領域,大約是從明治末年開始(京都帝國大學在1907 年、東京帝國大學是在1910年設置)。可是這個時候,東洋史學這門學問,還稱不上有建立起清楚明瞭的內在涵義。之所以如此,雖然和地理範圍上的「東洋」定義困難也有關係,但說到底還是因為沒有可以依循的學問架構之故。
讓我們來看看桑原隲藏在大學開設正式講座前,為中等教育撰寫的教科書《中等東洋史》吧!桑原和之後的內藤湖南,並稱為京都帝國大學東洋史學的創始者。在這本《中等東洋史》中,有學者那珂通世撰寫的一篇序文(1898年),這篇序文是這樣寫的:

單單敘述歐洲盛衰,卻冠以世界史或萬國史之名,這當中的不合理,實在毋須多言。世界的開化說到底並非歐洲人的專利。東洋各國,特別是皇國、支那、印度等國,在人類社會的發達上,其風化所及的範圍之廣,亦無可置疑。且皇國位於東洋之東端,不論既往、現在或將來,皆與東洋諸國關係最密,因此身為國民者,不可不具備對東洋古來盛衰沿革之明晰智識;這正是在尋常中學的歷史科中,於國史、西洋史之間,加開東洋史這一科目的緣由。近年東洋史著作,風行於世者頗多,但都只是詳述支那的盛衰,對塞外事變卻有所忽略,特別是在東西兩洋的連鎖,以及中亞的興亡等方面,幾乎是完全省略,因而在考慮亞洲古今大勢之際,不免有不夠充分之處。為此,我常常感到遺憾。

正因為《中等東洋史》實現了跨越這些缺點的論述,所以才受到那珂推崇。這篇序文指出對日本國民而言,不只是歐洲史,理解「東洋古來盛衰沿革」,也是不可或缺之事。還有另一個值得注目的主張,那就是要理解「亞洲古今大勢」,光靠中國史並不夠充分,還需要有關「塞外」和「中亞」的敘述。
事實上,戰前東洋史學非常重視的研究對象,包括了歐亞大陸東方地帶的歷史地理、各民族的興亡史、還有東西交流史。在這當中,可以看出想企圖藉此跨越以中國歷代王朝興替為歷史主軸的史觀。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說,它其實暗含了「日本歷史在更廣大的脈絡中該如何定位」的問題意識。
我常常遇到學生指摘,說「把世界史分成東洋史與西洋史,實在很奇怪」。我也覺得這種主張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就像從以上說明可以得知的,明治時代的人們說到底是出於「光有國史和西洋史並不充分」的動機,才構想出東洋史。他們最終的期待,大概是把國史、東洋史和西洋史調和,描繪出完整的歷史樣貌吧!所以我們未必能說,「所謂的世界史是從一開始就存在,只是分成東洋史與西洋史而已」。
相反地,把「如何超越並克服國史與西洋史的架構,構想出一套世界史」,看成是明治以來東洋史學被賦予的未完課題,或許更為恰當。確實,桑原的《中等東洋史》主要處理的範圍,只局限於歐亞大陸的東半部,如果目標是要充分描述世界史,那理所當然必須更進一步,探究西亞與非洲的歷史。
可是,要踏上這條道路還很遠。東洋史家宮崎市定回想起大正末年的學生時代時,描述了要理解東洋史(特別是古代史),卻陷入沒有適合閱讀的書籍這般困境:

說到底,東洋並沒有像西洋所說的「歷史」這種事物存在嗎?不,應該沒有這回事才對。如果沒有這回事,那就是沒有人書寫而已。既然如此,那該由誰來書寫呢?等待某人著手書寫,也是一種方法,但既然已經立志專攻東洋史,那自己就必須分擔這個責任。……於是我認為,最優先該做的事,就是把東洋史這門科目,至少提升到西洋史的高度。

宮崎就這樣一邊認真學習西洋史,一邊構想著將東西比較放入視野的世界史樣貌。
接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了從相當迥異的立場,來討論「東洋」歷史性格的觀點。1949年,法制史學者仁井田陞做了以下的陳述:

將迄今為止雖說勉強有交流、但更毋寧說是「一盤散沙」的東洋,放在世界史的環境內、讓其凝聚成一種立場,是西洋近代資本主義針對東洋的攻勢。東洋在近代西洋面前,基本上是處於平等的態勢。在這層意義上,東洋整體具備了共通的立場。另外,站在這種立場上的東洋不管願不願意,都必須和近代西洋展開對決,因此在達成近代化、跨越這種近代這一課題的意義上,它們又有了新的共通立場。

仁井田論述的整體主旨是要指出前近代的亞洲,具備著專制統治的特徵,並強調其落後性。這種說法至少對我而言,有很多地方是難以接受的。話雖如此,這段引用的文章所謂近代東洋是站在「共通的立場」上,這種極其樂觀的論述讓我印象深刻。仁井田雖然大致上是假定用「亞洲」來做這樣的陳述,但按照同樣的邏輯,我們也完全可以把非洲囊括進「東洋」當中。
可是在此同時,20世紀下半葉的歷史,並沒有照著仁井田的期待展開。我們都體驗過這群未必能夠達成「跨越近代這個課題」、甚至也沒有「共通立場」的亞洲人們是如何激烈地對立。既然如此,我們對於21 世紀又該抱持怎樣的展望呢?
非洲研究者峯陽一在最近的著作中,提出了將非洲和亞洲合在一起的「亞非」這一概念。峯基於人口動態的分析,指出在21世紀的世界中,非洲與亞洲所占位置的重要性;他暗示說:「要如何組織對話來討論關於非洲人與亞洲人該走的未來,將會決定今後的世界形貌。」他又說,「將亞非團結起來的根據,是出於不再讓殖民地統治重演的認識」,也就是針對「該如何以相互理解和民主主義為基礎,建構起一種連繫」來進行討論。雖然事實上我們可以看成在仁井田提出的問題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再度提起的一種論點,但他把仁井田沒有放入視野的非洲,其重要性納入考量,這點仍然值得注目。
事實上,亞洲與非洲現在也有多樣的連結。人類學者小川沙也加就調查了香港活動的坦尚尼亞人,她所關注的是重慶大廈。我曾經居住過的重慶大廈,過去是香港便宜旅宿的代名詞,現在則是來自非洲的商人之重要據點(從以前開始也有很多南亞系的人)。就像小川闡明的,中國製的衣物、日本的中古車等商品,在非洲有很大的需求,因此參與這種貿易,就成為獲取財富的機會。另一方面,中國政府推進的「一帶一路」政策,也是整頓、掌握歐亞與非洲流通網的宏偉計畫。
確實,商人的活動與各國政府的戰略都是流動的事物,要產生出穩固的地域共同體,可能性其實很低。但是,本書以21世紀的方式,重新解釋東洋史學的意義,的確可以說是在廣闊的視野裡展望亞洲與非洲的歷史,並建立起一種現實的基礎。

試閱文字

導讀 : 序說
吉澤誠一郎
1.東洋史學是什麼?
東洋史學是什麼?其實,東洋史學並不能說是一門自我完滿的學術領域。要和經濟學或社會學等同並列的,應該是歷史學才對。一門學問要能成立,獨自的方法論必定不可或缺,而歷史學就擁有這種方法論。相對於此,東洋史學因為並沒有所謂「獨自的研究方法」,所以把東洋史學當成歷史學其中一部分的研究領域,這種便宜行事的指涉用語,說起來是可行的。
說到底,東洋史學其實是日本人發明的學術領域。明治時代的學者,將歷史學區分為國史、東洋史、西洋史3個區塊;國史指的是日本歷史,西洋史指的是歐洲(有時包含美國)歷史,東洋史則大致上包含了廣義的亞洲歷史。為什麼會產生出這樣的區分呢?
生活在明治時代,以歐化為職志的人們,經常使用一本由帕雷(Peter Parley,本名為古德里奇﹝Samuel Goodrich﹞)所著的《萬國史》(Universal History),當作英語教科書。帕雷是一位美國人的筆名,這本書自亞當和夏娃寫起,從當時美國人理解世界的角度,來談論世界史(主要是兒童取向)。這本書確實包含了對於日本在內等亞洲地區的概觀,但根本還是在介紹歐美的歷史。帕雷的《萬國史》雖是美國的通俗著作,但歐洲學者更加正式的專門研究,也還是以古希臘羅馬到19世紀的歐洲歷史為主要探討對象。
明治時代的學者在這樣的狀況下,從自我形成的問題意識出發,開始探究歐洲(有時包含美國)的歷史,這就是西洋史學。只要一覽堪稱本書姊妹作的《論點•西洋史學》所處理的範圍,就可以看出我們現在仍然保有濃烈明治色彩的架構。
可是,作為日本的學者,是不能站在「只有歐美的歷史才算歷史」這種立場。因此,把日本的歷史當成研究對象加以確立,遂成為必要且理所當然之事,這就是國史學。今日在很多情況下,都會把國史學更名為「日本史學」,但我並不清楚這樣做的理由何在。無論如何,依循「日本這個國家是自古一以貫之的存在」這種日本人的常識,來進行本國史的研究,並對日本人發出信息,這種基本態度大抵自明治以來一直堅持下來。
相對於前兩者,不知該說幸還是不幸,東洋史學的定義直至今日,仍然可說相當曖昧。東洋史學也是起源於明治時代。在大學中正式設立「東洋史學」這項專門領域,大約是從明治末年開始(京都帝國大學在1907 年、東京帝國大學是在1910年設置)。可是這個時候,東洋史學這門學問,還稱不上有建立起清楚明瞭的內在涵義。之所以如此,雖然和地理範圍上的「東洋」定義困難也有關係,但說到底還是因為沒有可以依循的學問架構之故。
讓我們來看看桑原隲藏在大學開設正式講座前,為中等教育撰寫的教科書《中等東洋史》吧!桑原和之後的內藤湖南,並稱為京都帝國大學東洋史學的創始者。在這本《中等東洋史》中,有學者那珂通世撰寫的一篇序文(1898年),這篇序文是這樣寫的:

單單敘述歐洲盛衰,卻冠以世界史或萬國史之名,這當中的不合理,實在毋須多言。世界的開化說到底並非歐洲人的專利。東洋各國,特別是皇國、支那、印度等國,在人類社會的發達上,其風化所及的範圍之廣,亦無可置疑。且皇國位於東洋之東端,不論既往、現在或將來,皆與東洋諸國關係最密,因此身為國民者,不可不具備對東洋古來盛衰沿革之明晰智識;這正是在尋常中學的歷史科中,於國史、西洋史之間,加開東洋史這一科目的緣由。近年東洋史著作,風行於世者頗多,但都只是詳述支那的盛衰,對塞外事變卻有所忽略,特別是在東西兩洋的連鎖,以及中亞的興亡等方面,幾乎是完全省略,因而在考慮亞洲古今大勢之際,不免有不夠充分之處。為此,我常常感到遺憾。

正因為《中等東洋史》實現了跨越這些缺點的論述,所以才受到那珂推崇。這篇序文指出對日本國民而言,不只是歐洲史,理解「東洋古來盛衰沿革」,也是不可或缺之事。還有另一個值得注目的主張,那就是要理解「亞洲古今大勢」,光靠中國史並不夠充分,還需要有關「塞外」和「中亞」的敘述。
事實上,戰前東洋史學非常重視的研究對象,包括了歐亞大陸東方地帶的歷史地理、各民族的興亡史、還有東西交流史。在這當中,可以看出想企圖藉此跨越以中國歷代王朝興替為歷史主軸的史觀。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說,它其實暗含了「日本歷史在更廣大的脈絡中該如何定位」的問題意識。
我常常遇到學生指摘,說「把世界史分成東洋史與西洋史,實在很奇怪」。我也覺得這種主張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就像從以上說明可以得知的,明治時代的人們說到底是出於「光有國史和西洋史並不充分」的動機,才構想出東洋史。他們最終的期待,大概是把國史、東洋史和西洋史調和,描繪出完整的歷史樣貌吧!所以我們未必能說,「所謂的世界史是從一開始就存在,只是分成東洋史與西洋史而已」。
相反地,把「如何超越並克服國史與西洋史的架構,構想出一套世界史」,看成是明治以來東洋史學被賦予的未完課題,或許更為恰當。確實,桑原的《中等東洋史》主要處理的範圍,只局限於歐亞大陸的東半部,如果目標是要充分描述世界史,那理所當然必須更進一步,探究西亞與非洲的歷史。
可是,要踏上這條道路還很遠。東洋史家宮崎市定回想起大正末年的學生時代時,描述了要理解東洋史(特別是古代史),卻陷入沒有適合閱讀的書籍這般困境:

說到底,東洋並沒有像西洋所說的「歷史」這種事物存在嗎?不,應該沒有這回事才對。如果沒有這回事,那就是沒有人書寫而已。既然如此,那該由誰來書寫呢?等待某人著手書寫,也是一種方法,但既然已經立志專攻東洋史,那自己就必須分擔這個責任。……於是我認為,最優先該做的事,就是把東洋史這門科目,至少提升到西洋史的高度。

宮崎就這樣一邊認真學習西洋史,一邊構想著將東西比較放入視野的世界史樣貌。
接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了從相當迥異的立場,來討論「東洋」歷史性格的觀點。1949年,法制史學者仁井田陞做了以下的陳述:

將迄今為止雖說勉強有交流、但更毋寧說是「一盤散沙」的東洋,放在世界史的環境內、讓其凝聚成一種立場,是西洋近代資本主義針對東洋的攻勢。東洋在近代西洋面前,基本上是處於平等的態勢。在這層意義上,東洋整體具備了共通的立場。另外,站在這種立場上的東洋不管願不願意,都必須和近代西洋展開對決,因此在達成近代化、跨越這種近代這一課題的意義上,它們又有了新的共通立場。

仁井田論述的整體主旨是要指出前近代的亞洲,具備著專制統治的特徵,並強調其落後性。這種說法至少對我而言,有很多地方是難以接受的。話雖如此,這段引用的文章所謂近代東洋是站在「共通的立場」上,這種極其樂觀的論述讓我印象深刻。仁井田雖然大致上是假定用「亞洲」來做這樣的陳述,但按照同樣的邏輯,我們也完全可以把非洲囊括進「東洋」當中。
可是在此同時,20世紀下半葉的歷史,並沒有照著仁井田的期待展開。我們都體驗過這群未必能夠達成「跨越近代這個課題」、甚至也沒有「共通立場」的亞洲人們是如何激烈地對立。既然如此,我們對於21 世紀又該抱持怎樣的展望呢?
非洲研究者峯陽一在最近的著作中,提出了將非洲和亞洲合在一起的「亞非」這一概念。峯基於人口動態的分析,指出在21世紀的世界中,非洲與亞洲所占位置的重要性;他暗示說:「要如何組織對話來討論關於非洲人與亞洲人該走的未來,將會決定今後的世界形貌。」他又說,「將亞非團結起來的根據,是出於不再讓殖民地統治重演的認識」,也就是針對「該如何以相互理解和民主主義為基礎,建構起一種連繫」來進行討論。雖然事實上我們可以看成在仁井田提出的問題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再度提起的一種論點,但他把仁井田沒有放入視野的非洲,其重要性納入考量,這點仍然值得注目。
事實上,亞洲與非洲現在也有多樣的連結。人類學者小川沙也加就調查了香港活動的坦尚尼亞人,她所關注的是重慶大廈。我曾經居住過的重慶大廈,過去是香港便宜旅宿的代名詞,現在則是來自非洲的商人之重要據點(從以前開始也有很多南亞系的人)。就像小川闡明的,中國製的衣物、日本的中古車等商品,在非洲有很大的需求,因此參與這種貿易,就成為獲取財富的機會。另一方面,中國政府推進的「一帶一路」政策,也是整頓、掌握歐亞與非洲流通網的宏偉計畫。
確實,商人的活動與各國政府的戰略都是流動的事物,要產生出穩固的地域共同體,可能性其實很低。但是,本書以21世紀的方式,重新解釋東洋史學的意義,的確可以說是在廣闊的視野裡展望亞洲與非洲的歷史,並建立起一種現實的基礎。

試閱文字

內文 : I-24 遊牧世界與定居世界
什麼是中央歐亞的共生關係?
柴田大輔
關連項目:遊牧帝國的形成與分裂、中央歐亞的語言與文字、佛教的東傳與落地生根、突厥系各
部族、後蒙古的民族、中央歐亞與周邊文化圈

背景
在歐亞大陸的中央地帶,東西橫亙著稱為「中央歐亞」的巨大乾燥地帶;這個地方由北向南,是由草原地帶、沙漠地帶、草原與沙漠混合的半草原半沙漠地帶這三重構造所組成。在天山—錫爾河以北草原地帶展開的是擅長騎馬與騎射技術的騎馬遊牧民居住的世界。另一方面,在這條線以南沙漠地帶的綠洲,則有定居民在經營農牧業、工商業和貿易。在軍事、交通方面占優勢的騎馬遊牧民,與透過農業、工商業生產與貿易累積財富的綠洲定居民,屢屢建構起互利共生的關係,對中央歐亞史,甚至是前近代歐亞史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種共生關係隨著集團規模與地區不同,而有多樣的形態,解析其具體關係性就成為很重要的論點。

論點
1.宏觀層次的共生關係

論點之一是國家與地域層次的大範圍共生關係。匈奴、柔然、突厥*、回鶻*等遊牧國家透過騎馬遊牧民,讓大範圍統治、遠距離貿易成為可能,為了補充草原地帶無法自給的農作物與手工業品,間接統治了綠洲國家與定居農耕地帶的農民、商人、都市民等,而作為庇護的代價則向他們收奪賦稅,同時也委由粟特人*等國際商人,從事貿易與外交工作。只是,遊牧國家與綠洲國家的關係,未必只有統治—從屬而已。比方說像西突厥和麴氏高昌國這樣,透過互相派遣日常使節(商隊),吸引眾多粟特商人來活絡貿易活動,從而帶給雙方繁榮,也不可輕易遺漏這種互惠的層面。
10世紀前後,誕生了契丹、西夏、西回鶻、喀喇汗國等由少數人口的遊牧民,安穩統治占大多數人口的綠洲都市與定居農耕社會的新興國家。森安孝夫定義為中央歐亞型國家(1)的這些國家,以遊牧社會與定居社會各自累積起來的統治技術與行政制度為基礎,讓少數軍事力量統治多數人成為可能。這種知識技術之後為蒙古及其後繼各個國家所繼承。另一方面,將7世紀末試圖統治南方的突厥第二汗國,與介入安史之亂的回鶻等各個先行勢力定位為「為時尚早的征服王朝」,討論中央歐亞型國家形成的過渡期間,遊牧民產生了什麼樣的質變,這樣的視角也獲得矚目。
此外,位在半草原半沙漠與定居農耕地帶接壤處,也就是農耕、畜牧、遊牧生活形態混雜的農牧接壤地帶(農業/遊牧交界地帶),因為能夠左右下一代歷史的遊牧勢力在此層出不窮,近年也受到重視。比方說北朝~隋唐的拓跋系集團、突厥第二汗國、五代的突厥系沙陀軍團等遊牧勢力,都是以陰山~鄂爾多斯這個地區為搖籃伸展其勢力,而其擁有軍事力也成為翻轉歐亞大陸東方歷史的原動力。

2.微觀層次的共生關係

在可耕地與水資源都嚴格受限的綠洲,光靠農牧業當然不可能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因此貿易和為了拓展貿易而建立的交通制度,必定會發達起來。也正因此,關於這個地區的性質,有人形容是貿易、交通的中繼點,也有像絲路史觀論爭(2)那樣,比較農牧業和貿易之間的重要性。此外,因為較難產生穩固的政治勢力,所以對於這個地區的歷史走向,也不能無視遊牧國家、中國王朝、伊斯蘭王朝等周邊勢力的影響。
只是,在掌握綠洲社會特質的時候,還應該要注意透過河川與伏流供應綠洲水源的鄰近高山,以及生活在山間草原的遊牧民。山地遊牧民與綠洲定居民之間,在外交、貿易、畜牧、水利等層面上,產生了微觀的共生關係。對綠洲居民而言,絕對不可輕視這些山地遊牧民的存在。比方說,8世紀在唐朝統治下的吐魯番,為了維持和管理水利設施,就常常徵召在周邊活動的遊牧民勞動力。10世紀統治敦煌的曹氏歸義軍節度使,為了維持政權,並能安定利用河水,也和遊牧集團吐谷渾締結層層的婚姻關係,殫精竭慮與他們建立起關係。基於這種微觀的共生關係,坂尻彰宏指出由一條水系連結起來的「山」遊牧民—「綠洲」農耕民這種架構,是組成內亞乾燥地帶的基本單位。
就像這樣,依循著宏觀、微觀兩種共生關係來具體闡明綠洲社會與國家的歷史發展,是相當重要的。

3.佛教石窟寺院的角色
西域北路~河西走廊*綠洲近郊設置的佛教石窟寺院,其機能也為上述的微觀共生關係提供了新的視角。石窟寺院屢屢被視為展現佛教東漸樣貌的象徵,但營造石窟對綠洲的人們來說,是終極的事業,絕非和他們的信仰生活及與之相伴的社會經濟活動,毫無關連。另一方面,在河西走廊上,石窟寺院都是沿著連結山地與綠洲的水系來建造,位在山地遊牧民與綠洲定居民的各種生活圈節點上,成為兩者之間信仰與交流的場域。像這樣以「山」—「綠洲」為單位的信仰圈中,石窟寺院究竟扮演著怎樣的宗教角色,以及有著什麼樣社會經濟的機能,產生了新的議論。

探究的重點
1.在唐朝等整合遊牧、綠洲兩個地區的巨大國家下,共生關係有著怎樣的發展?
2.在中央歐亞結構發生轉變的19世紀,共生關係有了怎樣的變化?

注解
*突厥
參照II-7注1。
*回鶻
參照II-7注2。
*粟特人
參照I-20與I-25注3

(1)中央歐亞型國家
以遊牧民的軍事力與透過絲路累積的財富為基礎,將軍事統治制度、稅制、人才錄用制度、交通與情報傳遞制度、都市制度、獨特的文字文化與奠基於此的文書行政等組織起來,建構一套統治體制,並實現以少數軍事集團來統治多民族。10世紀左右以降登場,蒙古帝國被認為是其完成形態。

(2)絲路史觀論爭
1970年代時, 在「絲路」與作為主要舞台的中亞(中央歐亞)歷史發展上,針對北方遊牧民與南方綠洲農耕民的南北關係,和透過「絲路」交易展開的東西關係究竟哪個重要,展開了論爭。此後,這個問題的討論仍然沒有停歇。

*河西走廊:
參照I-26注4。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158篇跨越歐亞非洲大陸、穿梭六千年歷史的關鍵課題
148位日本歷史學界第一線學者親自操刀
背景知識 → 探究論點 → 延伸思考 3大閱讀步驟
名詞解說 + 關連指引 + 參考文獻 3項專業參照
不論你是人文史地的愛好者,或是專門領域的研究家,
本書將獻上最新、最完備的歷史知識與研究成果。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