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童年沒創傷? 療癒內心傷痛, 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作者 | 陳皓宜 |
---|---|
出版社 |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誰的童年沒創傷? 療癒內心傷痛, 成為更完整的自己:很多近年的學術研究證實,童年逆境或創傷是很多精神問題的跨診斷危險因素,增加成年後患上精神病的機率。常見的抑鬱症、 |
作者 | 陳皓宜 |
---|---|
出版社 |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誰的童年沒創傷? 療癒內心傷痛, 成為更完整的自己:很多近年的學術研究證實,童年逆境或創傷是很多精神問題的跨診斷危險因素,增加成年後患上精神病的機率。常見的抑鬱症、 |
內容簡介 很多近年的學術研究證實,童年逆境或創傷是很多精神問題的跨診斷危險因素,增加成年後患上精神病的機率。常見的抑鬱症、焦慮症、厭食症、強迫症、思覺失調、性格障礙等等,背後也可能和患者曾經經歷童年創傷有關。 童年逆境或創傷後遺症的各種心理及精神問題,其實十分普遍,本書透過不同求助人的故事,提供了相關資訊,以及一些應對策略,讓讀者用作參考。明明已經很努力,為何總是覺得自己不對勁?‧每逢事情不能達到預設的目標,就會感到挫敗與焦慮。‧對別人的要求總是不由自主地say yes,過後卻常常感到辛苦和委屈。‧理智告訴你另一半有明顯問題,卻遲遲無法放棄這段有毒關係。‧一大班朋友正在熱鬧聚會,自己卻仍然感覺孤單疏離。‧知道自己上網/購物成癮,卻無法停止這些強迫性重複行為。‧每當遇到壓力的時候,就會出現不能解釋的情緒起伏或身體症狀。如果你也有以上情況,那麼你和很多普通人一樣,正面對着一些心理問題,而這些問題可能與童年或青少年時期的一些逆境經歷有關。只要我們認出問題,就是療癒的開始。如果你願意以溫柔的心接納和關懷自己,無論你現在是少年、中年,還是老年, 都可以不斷成長,成為更完整的人。
作者介紹 陳皓宜資深臨床心理學家,鑽研及從事心理治療25年。香港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曾任職香港青山醫院成人精神科及法醫精神科。私人執業超過15年,糅合多種實證的心理治療方法,處理各種精神疾患和心理問題。對治療童年創傷及人格障礙具豐富經驗。香港電台電視節目「快樂從心開始」第一及第二輯嘉賓主持。著有《愛上情緒化的自己》一書。近年喜歡從事寫作,包括心理學博客。致力向公眾分享心理健康資訊。
書名 / | 誰的童年沒創傷? 療癒內心傷痛, 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
---|---|
作者 / | 陳皓宜 |
簡介 / | 誰的童年沒創傷? 療癒內心傷痛, 成為更完整的自己:很多近年的學術研究證實,童年逆境或創傷是很多精神問題的跨診斷危險因素,增加成年後患上精神病的機率。常見的抑鬱症、 |
出版社 / |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82167551 |
ISBN10 / | |
EAN / | 9789882167551 |
誠品26碼 / | 2682570540001 |
頁數 / | 216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5X21CM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370 |
提供維修 / | 無 |
內文 : 正常人?異常人?
一位朋友跟我說:「透過社交媒體,我們可以更了解一個人的陰暗面。」
我回應他:「除此之外,別人的陰暗面好比一面鏡子,照出我們正在逃避自己的另一面。」
他想了一想說:「的確是,我們愈討厭的人,愈藏着我們想逃避面對的自己。」
我點點頭:「黑與白界線模糊,世上並沒有正常人與異常人之分,我們都曾經經歷一點點的創傷。」
完美的抑鬱症患者
有一次,一位年近40的女士Abby來到我的辦公室。雖然已踏入熟女的年紀,但Abby的外表看上去卻像20多歲,臉上妝容完美,一身打扮優雅高貴,叫我心裏禁不住讚嘆。
「無論我的生活有多好,也是活在抑鬱中。」她的聲音十分溫柔,總是給我一種想表現得完美無瑕的感覺。
「你看上去生活得很好,既是一位專業人士,在你的工作領域中亦頗有成就,是甚麼令你長期覺得不快樂?」我嘗試提出她話中的矛盾。
她用那雙修飾得近乎完美的手撥了撥長髮,回答說:「很多人也對我這樣說,但是我總是覺得自己沒有甚麼價值。」
她完美的外表令我有點分心,我定一定神,嘗試問道:「你已告訴過我很多關於你為家人和朋友做的事情,除了完美的外表,你還有一顆為人服務的善心,為何你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呢?」
她抬眼望了望窗外的風景,然後向我微笑說:「我也想知道為甚麼?我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到不值得坐在這裏接受治療。」
在過去20多年,各式各樣的人帶着一些想不明白的事情來到我的辦公室,他們都希望能在我這裏多了解自己,好處理他們在情緒上及人際關係上的種種問題。
Abby和很多曾經經歷童年創傷的人一樣,覺得自己的價值必須建基於外在的成就或條件。例如完美的外表、成功的事業、和諧的人際關係等等。
和Abby談過幾次之後,我認為她的核心問題及一些性格特質,可能跟她的童年經歷及成長背景有關,於是我開始跟她了解她和父母的關係。
被忽略的情緒與需要
有一次,我和Abby談到她跟父親的關係,她回憶着說:「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我興高采烈地拿着一篇得到80分的作文給父親看,告訴他老師稱讚我中文作文進步了很多。」
我按常理推斷:「你的父親一定替你很開心,感到很驕傲。」
誰知她搖搖頭說:「我父親沒有反應,只是望了文章一眼,未有細心閱讀便評價我的文筆很普通。」
我想她被父親潑了冷水,一定很失望:「他這樣回應你,你覺得怎樣?」
她回答說:「我當時很困惑,認為自己不應該感到開心,覺得自己非常差勁。」
在另一節治療中,Abby想起曾經告訴母親一件事:「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被四個女同學排擠,她們經常在我背後取笑我。我覺得很委屈,有一天決定回家告訴母親。」
我看見她好似鼻子也酸了,問:「你母親怎樣回應你?有沒有做甚麼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她搖着頭說:「我母親當時忙着弄晚餐,不但冷淡地叫我不要哭,還語氣肯定地說我一定是做錯了一些事,導致她們不喜歡我。」
我開始明白她為甚麼永遠只顧幫助朋友,卻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我接着問:「你當時會否感到很困惑?」
她點點頭:「我當時覺得自己不應該感到委屈,不斷反省自己是否做錯了甚麼。」
從我倆多次的談話中,可以發現童年時Abby的父母都忽略了她情緒及被認同的需要。
由於Abby的父母在她童年時沒有作出適當的認可,導致她長大後不斷追求完美。縱使現在她已事業有成,卻仍然覺得自己不夠好。在情緒方面,Abby的父母傾向否定她的情緒,例如把被同學欺負的責任歸咎於她,導致她長大後傾向否定自己的情緒,並忽略自己的情緒需要,只顧照顧別人。
我想大家也遇過Abby這類型的人,當然他們不是每個人都曾經歷過童年逆境經驗,又或童年創傷,但是他們這種性格或多或少也跟童年逆境經驗有關。
我們不需要把Abby這類型的人標籤為異常人,因為每個人也有自己的問題,而且可能或多或少也經歷過一些創傷。
童年逆境
甚麼是童年逆境經驗?它與創傷有甚麼關係?
2020年,美國一項研究訪問了全國210,000位不同種族人士,發現大約有六成受訪者在童年時曾經遇到最少一項童年逆境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簡稱ACE),另有兩成受訪者在童年時曾經經歷至少三項童年逆境經驗。
在這項研究中,童年逆境經驗包括八個範疇:
1. 肉體虐待
2. 情緒虐待
3. 性虐待
4. 與患有精神病的家庭成員一起生活
5. 家庭成員有濫藥問題
6. 家庭暴力
7. 家庭成員被監禁
8. 父母離異或離婚
由此可見,童年逆境經驗比我們想像中普遍。而在其他的研究中發現,曾經經歷多項童年逆境經驗的人,較其他人更容易患有抑鬱症、焦慮症及其他情緒問題。
以上多項童年逆境經驗可能會對一個人造成心理創傷。如果曾受到主要照顧者虐待,這個人的自我形象、情緒調節能力、人際關係技巧等等,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如果這些主要照顧者自己也患有精神病,或者因為離婚而不能參與照顧這個人的成長,這個人的童年將會有很多缺失,會在沒有良好榜樣的家庭中成長,未能學會怎樣調節自己的情緒,不懂怎樣與別人相處,也不懂與別人建立健康的界線。此外,他亦較難發展出健康的自我形象。若果在童年嚴重缺乏他人照顧,這個人成年後的自我照顧能力也可能很低。
對於一些人而言,童年逆境經驗的影響較輕微,他們可以與普通人一樣如常工作、談戀愛和建立人際網絡,但在內心深處可能埋藏着長期的焦慮和自卑感,或者不能放心信任別人。而對於另外一些人,童年逆境經驗則可能會帶來十分嚴重的創傷。
情緒總是一發不可收拾
來我辦公室的人,大部分也受情緒困擾,有些人更經常情緒爆發,Brad就是其中一分子。
「我常常情緒失控,不時因很小的事情向身邊親愛的人發脾氣。我很害怕自己有暴力傾向,最終會傷害身邊的人。」
其實Brad是一個頗斯文的男士,我從來也沒察覺他有暴力傾向的舉止。我請他舉一些例子,以便了解他情緒爆發的程度。
他想了一想說:「有一次,女朋友向我請教宣傳業務,我用心地為她分析各種環境因素,並且建議了一些宣傳策略。」
我繼續問:「那麼後來怎麼樣?」
他有點無奈地說:「一星期後,我問她事情進展如何,她漫不經心地告訴我,她並沒有採用我的建議,認為那是沒用的。」
「你有沒有因此向女朋友發脾氣?」我猜想Brad必定很憤怒。
他尷尬地說:「我大發雷霆,罵她把我的意見都當成垃圾!」
「那麼你有沒有暴力行為?」我認為他當時可能情緒失控了。
他點點頭:「我把客廳的擺設都打碎,女朋友亦被碎片弄傷了。」
「你對此是否感到抱歉?」我想他必定很內疚。
他慚愧地說:「雖然女朋友原諒了我,但是我仍然感到非常內疚,腦海裏盤旋着自己是失敗者的念頭,不明白為何自己會因為那麼小的事情發脾氣。」
和很多情緒不穩定的人一樣,Brad的情緒爆發背後可能另有原因,得知女朋友不採用他提供的宣傳策略只是導火線。
長期的批評,壓抑的情緒
在另一節治療中,Brad告訴我:「小學的時候,母親為我安排非常多課外活動,若果發現我在課外活動中嬉戲,她便會大發雷霆,不停打罵我和說一些令我感到很內疚的說話。」
我打個比喻:「她算不算是情緒勒索?」
他對我的形容表示認同:「的確是情緒勒索。她會說:『我花那麼多錢給你參加課外活動,你竟然那麼懶散,你真是沒用,你真的不孝!』。」
不完美的完美主義者
有次和朋友討論如何才能活得自在,大家七嘴八舌說出心中答案:
「一定是財務自由!」
「有一個和諧完整的家庭!」
「擁有純潔善良的心靈!」
我則記起一位心理學家Tara Brach的說話:「我們不需要在生命的盡頭才發現一生追求完美的自己是浪費生命。我們不需要追求完美,只需要追求完整。」
非理性的自我懷疑
治療室中,任職研究助理的Kenny告訴我,他經常懷疑自己的能力:「有一次,教授吩咐我分析一組數據,我經過詳細分析之後向他匯報。他讚賞我找到一些出人意表的結果,還說是他的研究的一個突破。」
我高興地回應說:「很好!這次真是你工作能力的一個客觀證明,推翻了你的自我懷疑。」
Kenny尷尬地挪了挪坐姿,說:「當天和教授討論完畢後,我立刻到圖書館把數據重新做了多次分析。我用了四部不同的電腦,把這組數據重複又重複的分析,不敢相信自己之前得到的結果。」
我對他這個反應有點驚訝:「你真的很懷疑自己的能力!」
Kenny這個行為,屬於內在批判聲音。由於之前我們已討論過這個問題,所以他自動分析自己的心理:「我當時真的不敢相信自己有能力為教授的研究做出一些突破性的結果,於是到圖書館重複分析這些數據很多次,希望找出錯誤的地方,推翻這個突破性結果,證明自己的能力不是這麼高。」
經常自我懷疑是曾經經歷童年創傷的成年人的特質之一。很多時候,這些自我懷疑都是非理性的。無論身邊的人怎樣給予認同和肯定,他們大部分時間都不能完全接受這些認可,甚至像Kenny一樣,千方百計找出證據否定自己的能力。很多時候,他們的內在自我批判聲音也很頻繁及強烈。
由於Kenny有一個對他很嚴苛的父親,在童年時經常批評他,所以他長大後內化了父親的批評,成為內在自我批判聲音。這內在的聲音,形成Kenny經常自我懷疑的性格特質。
苛刻的批評、嚴苛的標準
除了協助教授做研究,Kenny亦有參與一些教學工作,有一次他告訴我:「今天教學完畢之後我感到很失落,覺得自己的表現很差勁,覺得自己不適合教學工作,很想辭去這個職務。」
我認為他的教學能力應該不錯,這次應該是他的自我批判聲音作祟,於是我問他:「在今天的課堂中,有沒有發生甚麼特別事情?」
他平靜的回答說:「沒有,和平日的教學情況差不多。」
我好奇問他:「既然沒有甚麼特別的事情發生,為甚麼你覺得自己不適合教學工作呢?」
他回答說:「我希望每一堂課也能給學生帶來驚喜,但是今天這堂課我並沒有甚麼特別的點子,他們好像沒有得到甚麼特別的啟發。」
和很多有童年創傷的人一樣,Kenny經常嚴苛地批評自己,導致常常陷於情緒低落及焦慮中。其實,從客觀的角度來看,他的教學並沒有甚麼問題,但由於他為自己定下不合理的高標準,導致常常被自我內在批判聲音困擾。
為甚麼Kenny經常苛刻地批評自己及為自己定下嚴苛的標準?
要求事事第一的父親
Kenny的父親對他十分嚴苛,雖然學業成績已經不錯,但父親仍然批評他成績不理想,要求他做到全級第一。
有一次,Kenny得到全班第一及全級第三的好成績,他父親竟然說:「全級還有兩個同學的成績比你好,你的能力真的不算很高,如果你再不加把勁,將來成就一定有限。」
另一次,他在一個模型比賽中獲獎,當父親看見他得獎的模型時,不但沒有讚賞他,還批評說:「你這個模型未達國際水準,也不及我們到日本參觀過的模型展作品的十分之一。」
沒等Kenny回應,父親便接着說:「只顧玩模型是沒有出息的,將來一定難成大器。」
由於Kenny小時候經常遭父親批評,從未得到任何肯定及鼓勵,導致Kenny的自我形象十分低落,經常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長大後,他漸漸內化了父親的批判聲音,常常批評自己在各方面的表現。無論別人怎樣稱讚他,他總會覺得只是一些客氣說話。
另一方面,他常常為自己定立一些不切實際的標準,認為如果不能達標,就等於一無是處。這是因為他也內化了父親那些不合理的標準,認為達不到就等於完全失敗,導致他常常情緒低落,極度自卑。
為甚麼Kenny會內化了父親的批判聲音及不合理的標準?
不被父母認同的焦慮及恐懼
在我們小時候,父母給予的回饋及讚賞是建立親子關係的重要元素之一,父母的肯定和鼓勵成為我們探索及追求理想的安全堡壘,也是我們和父母的親密關係形成的關鍵。
如果我們的父母沒有給予正面的回饋及讚賞,還經常批評我們,以及定立一些不切實際的標準,我們就會在焦慮及恐懼中成長,害怕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及認同,以及被他們遺棄。
漸漸地,我們便會透過內化父母的批判聲音及不合理的標準去鞭策自己,期望自己最終能夠獲得他們的肯定及認同,避免被遺棄。我們可能會漸漸成為一個完美主義者,認為做到完美才能獲得別人的讚賞及認可。
追求完美導致嚴重拖延
在另一節治療中,Kenny告訴我:「我的拖延行為十分嚴重,我還是個大學生的時候,常常趕不及在死線之前交研究報告及論文,有幾次要以情緒病為理由推後死線。」
我問他:「你知道你的拖延行為背後的原因嗎?」
他想了一想,然後回答說:「每一次我都花很多時間閱讀相關文獻,若果我覺得自己未有涉獵全部文獻,我會渾身不自在,怎樣也開始不了撰寫研究報告或論文。」
正如我所料,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你在開始前要求自己涉獵全部相關文獻,實在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標準,難怪你每次也未能在死線之前提交,你的挫敗感必定很大。」
他無奈地說:「是啊!如沒有看完全部文獻,便沒有信心開始撰寫,有時候坐在電腦前幾個小時也寫不出一句句子。於是我又再搜尋更多的文獻,繼續徘徊在準備階段中。」
和很多完美主義者一樣,Kenny習慣為自己定下一些不切實際的標準,非黑即白的認為若果未能達標,就等於一個失敗者。可是當他一想到為了達到這些標準需要做的準備功夫,便失去工作動力,導致嚴重的拖延行為。就算開始了工作,亦會因為害怕寫不出完美的句子、擔心在寫作時犯錯,而再次回到閱讀文獻的準備階段。
典型的完美主義者,總是非常害怕犯錯,經常盡力避免犯錯的機會。
以過度補償減少無力感
有一次,Kenny告訴我:「我的朋友邀請我做婚禮的司琴,我在婚禮前幾星期便開始不停練習,每天也練好幾個鐘頭,弄得沒時間撰寫研究報告。」
「以你的音樂造詣,並不需要在演出之前練習那麼多,我想你真的缺乏自信,害怕在朋友的婚禮中出醜。」我替他分析。
他十分同意:「我接受不了自己在演奏時犯錯,所以在演出前不停練習,弄得沒有時間做其他事情。」
過度補償是完美主義者的其中一個特徵,由於骨子裏他們覺得自己怎麼做也不夠好,所以用盡所能避免犯錯,並且要在每一項工作中都做到完美,所以會比平常人花更多時間和努力去達到這些不切實際的期望。透過過度補償,他們感到有機會獲得別人的認可和讚美。
結果,他們的成績通常都比別人優秀,別人也覺得他們做得很好,但是他們卻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他們也不相信別人的讚賞,覺得自己只是僥倖,別人只是客氣。
有些完美主義者的父母在童年時對他們的要求很高,因為他們怎樣做也未能獲得父母的讚賞及認同,令他們覺得很無助,產生很大的無力感。所以他們有可能在成年後,以過度補償作為獲得操控感的方法,減少他們的無力感。
完美主義者的焦慮與抑鬱
試想想,如果一個人長期受自己的內在批判聲音困擾,並且不斷為自己定下不切實際的目標,這個人必定會承受很大壓力,有可能長期處於焦慮與抑鬱情緒當中。
瑜伽教練Roy告訴我:「可能因為最近的壓力很大,我在搬家的時候不小心弄傷背脊肌肉,令我覺得很困擾。」
我問他:「是否因為受傷不能教授瑜伽而感到困擾?」
他搖搖頭說:「不是。我覺得弄傷自己很失敗,我是一個瑜伽教練,身體的彈性應該很好,因為搬家這樣小的事情而受傷,實在令我很羞愧。」
「怪不得你最近常常處於抑鬱情緒當中,受着肌肉拉傷的痛苦之餘,同時覺得自己受傷代表自己很不濟,內在批判聲音很大。」我同情他弄傷自己之後,還不停的批評自己。
他對我的話深有同感:「每天早上起來,知道自己因為受傷還未能教授瑜伽,我都感到很沮喪,情緒很低落。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比起其他瑜伽教練,我的能力真的很低。」
不完美就是失敗者
Roy也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他常常跟其他人比較。有時候,還極端地把自己偶然的低潮和別人的完美狀態相比,批判自己未能在生活上恆常維持高水平的狀態。
其實,很多完美主義者也有這樣的非黑即白思想,認為除非能夠時刻保持完美狀態,否則就是一個失敗者,覺得被別人比下去。就算偶然達到自己定下的的高水平,也只會得到短暫的快樂和滿足感,很快又會批判自己未能做到完美,再次陷入抑鬱情緒當中。就是這樣,他們的自我形象低落,情緒亦很不穩定。
除了抑鬱情緒,完美主義者很多時候也會感到焦慮,可能會感到其他人常常評價他們的表現,所以在別人面前總是十分緊張。
Roy在某節治療對我說:「有一次,有一間瑜伽中心聘請我作瑜伽導師,簽約之前,對方要求我在其他瑜伽老師面前示範教授一課。示範前一晚,我感到非常焦慮,整晚也失眠,在示範當天的早上還肚瀉了幾次,差點不能如期授課。」
我問他:「是甚麼令你那麼焦慮?你擔心甚麼呢?」
他認真的想了一想,回答說:「面對這麼多瑜伽導師,我很擔心在示範時出錯,被他們批評及質疑我的能力。我覺得他們應該是一些很資深的瑜伽導師,若果我做得不夠好,他們必定能看出來。」
如我所料,他的焦慮跟害怕負面評價有關,我對他說:「既然你那麼害怕負面評價,在示範教授之前必定做了很多準備功夫。」
他知道我很了解他,點點頭說:「是的。我寫了整堂課的講稿,花了很長時間背熟了,但是在示範前一晚我卻很害怕會忘記內容。」
父母的批判聲音
和Kenny一樣,Roy同樣很擔心在人前犯錯,甚至災難化犯錯的後果,覺得別人會評價他是一個失敗者。他們很多時候都認為自己要表現完美,這個不切實際的目標令他們時常陷於焦慮當中。
有時候,焦慮帶來的身體症狀會令他們不能如常發揮應有水平,因為他們愈想控制焦慮,就愈感到焦慮。結果,未如理想的表現令他們變得自責,情緒再一次陷入抑鬱當中,往復循環。
Kenny和Roy在童年時也曾經歷一些童年創傷,他們的父母也是經常批評他們,並且常常要求他們達到一些不合理的水平。漸漸地,他們內化了父母的批判聲音及達致完美的要求,在成年後無意識的經常批評自己,為自己定立嚴苛的標準。
究竟完美主義者可以如何改變自己的內在批判聲音,學習減少完美主義的標準?
最佳賣點 : 很多近年的學術研究證實,童年逆境或創傷是很多精神問題的跨診斷危險因素,增加成年後患上精神病的機率。
常見的抑鬱症、焦慮症、厭食症、強迫症、思覺失調、性格障礙等等,背後也可能和患者曾經經歷童年創傷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