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我的歌: 回到校園瘋 | 誠品線上

我的青春我的歌: 回到校園瘋

作者 曹郁美
出版社 台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我的青春我的歌: 回到校園瘋:1975年洪建全出版了「中國現代民歌」系列、1977年新格出版了「金韻獎」、海山出版了「民謠風」系列,加上滾石、點將的崛起,以及後來的「大學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1975年洪建全出版了「中國現代民歌」系列、1977年新格出版了「金韻獎」、海山出版了「民謠風」系列,加上滾石、點將的崛起,以及後來的「大學城」系列,整個唱片圈瀰漫清新、躁動、狂放又創意逬發的氣息。民歌、校園民歌、校園歌曲、現代歌謠……這些名詞有何異同?此風潮究竟起迄於何時?它與流行歌曲的分野何在?這數十年中有何重要人物、專輯出現?那是台灣的解嚴前夕,一個物質不豐但精神美好的年代。把它點滴紀實下來,是本書的目的。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曹郁美,定居台北。1979年年底入新格唱片服務,中年獲得佛學博士學位,並於大學兼課,平日以寫作自娛。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體例說明 1開卷語 3第一章 一場音樂小革命,談「校園歌曲」的起落與興衰 9 楔子 9 1.校園歌曲從何時開始?何時結束? 10 2.它為何是一場「音樂小革命」?又為何褪色? 14 3.校園歌曲不曾消失,而是以另一種形式延續 18第二章 吉他聲猶在,故人已離席 23 楔子 23 1.那些年,我們參照「弦」的曲譜,唱歌、彈吉他 24 2.向三大企業致敬,沒有您們,就沒有唱片市場的蓬勃發展 27 歌林家電(KOLIN)催生了洪小喬與「金曲獎」 28 國際牌(NATIONAL)催生了楊弦及〈民歌專輯〉 30 新力牌(SONY)催生了「金韻獎」 32 3.以八首歌向已逝音樂人致敬──「驚喜合唱‧民歌四十」的快閃行動 34 金韻夫妻檔:吳明華與馬宜中 36 創作黃金拍檔:洪光達與馬兆駿 38第三章 從「救國團」到校園,那些傳唱半世紀的青春之歌 41 楔子 41 1.胡適的〈蘭花草〉與〈舊夢〉 42 2.三首〈偶然〉互放光亮 44 李惟寧的〈偶然〉,流傳於正統音樂界 44 吳統雄的〈偶然〉,作者是誰惹風波 45 陳秋霞的〈偶然〉,清新甜美 47 3.頭戴寬邊帽、手撥絲弦的洪小喬,譜出〈愛之旅〉 48 4.羅大佑與劉文正「閃亮」登場 50 5.〈萍聚〉的故事 52 6.驪歌初動,高唱「青青校樹,芭樂蓮霧,旺來西瓜攏有。」 54第四章 〈月琴〉是好歌,但它不是民歌;兼述余光中與楊弦 59 楔子 59 1.分岐的「民歌」定義 61 余光中定義的「民歌」 61 許常惠、胡紅波定義的「民歌」 65 大眾派定義的「民歌」、「校園歌曲」 68 2.歌魂琴魄的晚上,楊弦唱出中國現代民歌 72 附錄:余光中與楊丞琳的鄉愁 75第五章 島,美麗島,美麗的寶島 79 楔子 79 1.投入歌唱與創作的淡江青年 80 吹起太平洋風的胡德夫 82 一個你不能忽視的女子──楊祖珺 84 李雙澤傳奇 86 〈美麗島〉掀起驚濤駭浪 88 2.台灣是復興島也是美麗島?戒嚴時期的四首「台灣之歌」 92 〈台灣好〉,羅家倫填詞、盧靜子作曲、盧靜子演唱 92 〈台灣小調〉,易文填詞,許石改編自日文歌曲,葛蘭演唱 93 〈美麗的寶島〉,劉碩夫作詞、周藍萍作曲、紫薇演唱 96 〈美麗島〉,陳秀喜原詩、梁景峰改寫、李雙澤作曲,楊祖珺或胡德夫演唱 97第六章 人找對了歌,歌找對了人 99 楔子 99 1.從劉藍溪到道融法師,從費貞綾到恆述法師 100 〈小雨中的回憶〉像唸經? 100 恆述法師是「人性化修行」? 103 2.侯德健與〈龍的傳人〉 105 憤怒青年侯德健 106 宋楚瑜的助攻 110 臨去秋波的兩首歌:〈你是我所有的回憶〉與〈酒矸倘賣嘸〉 115 3.蔡琴要「掐死」你的溫柔 116 梁弘志:「就是她了!」 117 讀你,「你」是誰? 119 4.李敖、王海玲、林兮的〈忘了我是誰〉 122 李敖在獄中寫出〈忘了我是誰〉 122 北一女學生王海玲唱出〈忘了我是誰〉 125 林兮才是〈忘了我是誰〉的作曲人 127 5.五十後,就是要像鄭怡一樣:認真學習、熱愛生活 128 〈月琴〉是一首恆久的歌 129 從「新格」到「阿爾發」,鄭怡的發片紀錄豐富 133 廣播與網路直播 135 移民加拿大,是人生的艱辛時光 138 做自己,展開斜槓人生 139 6.搖滾吧!星期六 141 畫馬名家葉醉白 142 楊耀東的轉型曲:〈星期六〉 143 7.「天水樂集」聚散始末 145 典型的概念專輯:《柴拉可汗》 145 我與李壽全的小插曲 147 8.靳鐵章邀你〈冬季到台北來看雨〉 149 靳鐵章的創作風格:田園、大漠、荒野 149 〈冬季到台北來看雨〉爆紅,是遇水則發? 152 附錄:〈漁唱〉與〈晚霞滿漁船〉 154 9.周治平,一位依舊風花雪月的《中年男子》 156 「限量五百套」是該哭還是該笑? 156 周治平的「名片說」 158 10.那年,張清芳十九歲 161 〈激情過後〉帶來狂飆 162 〈這些日子以來〉與〈MEN'S TALK〉是同志之歌? 164 11.校園神曲──〈無怨的青春〉與〈第一支舞〉 166 〈無怨的青春〉暗藏〈我深愛過〉 167 還記得你的第一支舞嗎? 169 12.Do you remember me?──追憶江明學 170 〈秋意上心頭〉綻放光芒 170 Surely, we all remember you. 172第七章 滾石不生苔──他們打造了新時代 175 楔子 175 1.不老靈魂羅大佑 177 從「台北不是我的家」到家Ⅰ、家Ⅱ、家Ⅲ 177 勁爆歌詞是反叛的象徵符號 180 「有皮無禮,有齒無恥」的反諷 182 羅大佑:「別給我貼標籤」、「我是聽國歌長大的」 183 青春值得等待、流淚、回憶──羅大佑的情歌 185 2.山丘上的李宗盛 188 從「木吉他」、「拍譜」到「滾石」,每一階段都是挑戰 189 李宗盛:「華語流行歌曲的第一要義,是歌詞。」 191 「小小鳥」的心聲 194 林憶蓮是受傷的女人 196 進入「知天命」的兩首歌 198 〈愛如潮水〉是李宗盛創作的嗎? 200 究竟是「自己」還是「自已」? 202 「批判風」與「敦厚風」 203 3.張艾嘉唱出女性成長 204 三首歌,「比女人還瞭解女人」 205 走吧走吧,單身女子只要自由自在 207 4.三毛的流浪,三毛的夢田 208 她的流浪,在遠方 209 五個女子共築〈夢田〉 211 《回聲》演唱會 213 5.從金城武到王新蓮,看台東池上的蛻變與風情 214 伯朗大道與天堂路,打開台東蛻變之路 214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是美的饗宴 215 「米倉生活館」的總策畫:王新蓮 216 6.「初戀紅豆冰」中的大馬歌手 219 阿牛自編自導自演「初戀紅豆冰」 220 新馬人才輩出,黃明志是其一 223第八章 融合古典與創新的音樂人 225 楔子 225 1.李泰祥,一個天真的靈魂 227 許常惠:「你把貝多芬拉成李泰祥了……」 227 一鳴驚人的〈橄欖樹〉 230 花錢如流水、能生財卻不能守財 233 李氏夫婦的牛乳事業 235 2.我不在,樹在──追憶陳志遠 237 無學歷,但有豐沛實力 238 試析〈龍〉與〈溫柔〉的編曲特色 240 3.陳揚的音樂人生 242 木管與鍵盤,是陳揚的兩張代表作 243 躋身流行樂壇的幾首歌 245第九章 「詩」與「歌」的愛戀──聆聽文學的聲音 247 楔子 247 1.鹿橋「未央歌」的生命情調 249 風靡半世紀的「未央歌」,筆鋒溫暖而明亮 250 他們四人在「尋找一種永遠」 252 十六歲的黃舒駿,「未央歌」讓他魂縈夢牽 256 2.席慕蓉「青春無悔」的容顏 258 八首席慕蓉之詩入歌 259 完美的詞曲搭配:席慕蓉、蘇來 264 3.不染塵埃的〈空山靈雨〉 265 許地山的「空山靈雨」 265 胡金銓的「空山靈雨」 266 鄭人文的〈空山靈雨〉 269 4.從「孤兒」到「孤軍」──歷史、電影、歌曲的交織 270 吳濁流與羅大佑的〈亞細亞的孤兒〉 270 鄧克保、朱延平與王傑的「異域」 272第十章 人遠歌老,餘音嬝繞 275 楔子 275 1.台灣的女兒鳳飛飛 276 初試啼聲的〈初見一日〉 276 夢幻飄渺的〈我是一片雲〉 278 俞凱爾掌鏡的〈午夜的街頭〉 280 「ㄓㄔㄕㄖ」不標準又何妨? 282 落葉歸根,在大溪寶塔寺終身靜養 284 2.劉文正,「是誰在眨眼睛」? 285 烏龍死訊,誰之過? 286 未經授權的翻唱曲 287 3.「梁祝」傳奇 288 態度矛盾的人物:祝父 289 《梁祝協奏曲》震驚音樂界 291 電影「梁祝」,讓台北成了狂人城 292 4.永遠的〈綠島小夜曲〉 295 身世成謎的周藍萍 295 綠島,就是「翠綠寶島」,與囚禁政治犯無關 296 5.月光下,悲傷的故事──敬悼林克孝 298 〈莎韻之鐘〉的故事 298 周藍萍填上中文歌詞,〈莎韻之鐘〉成了〈月光小夜曲〉 301 林克孝察踏「莎韻之路」 302 6.白光唱錯了嗎? 303 低音歌后、銀幕女神 304 「魂縈」唱成「魂榮」,並沒有錯 306 7.一飛沖天的〈西子姑娘〉 306 〈西子姑娘〉是空軍軍歌? 307 張釗維拍攝紀錄片「沖天」 309 8.台灣歌唱節目盛世與近未來:「群星會」到「音樂萬萬歲」 311 橫跨一甲子的歌唱黃金時代 311 數位時代下,堅守的純歌唱節目 313後跋:曲終人不散 315

商品規格

書名 / 我的青春我的歌: 回到校園瘋
作者 / 曹郁美
簡介 / 我的青春我的歌: 回到校園瘋:1975年洪建全出版了「中國現代民歌」系列、1977年新格出版了「金韻獎」、海山出版了「民謠風」系列,加上滾石、點將的崛起,以及後來的「大學
出版社 / 台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391340
ISBN10 / 9863391344
EAN / 9789863391340
誠品26碼 / 2682388790001
頁數 / 338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15*1.7
級別 / N:無
重量(g) / 500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自序 : 開卷語

  1979年十一月,我進入新格唱片擔任企劃,開始我「搭公車208上下班」的人生,1987年離去,整整待了約八、九年。

  當時金韻獎比賽已舉辦三屆,人才輩出、唱片暢旺、歌曲紅遍大街小巷。我到職時的第一張專輯是王夢麟的《阿美阿美》,最後一張專輯是什麼?大概是陸曉丹、林瓊隆等。本公司積弱不振太久,最後於1993年(一說1995年)整個給「滾石」購併過去。

  在我到職前,齊豫的〈橄欖樹〉紅透了,她卻準備赴美讀書,不再續約,所以我始終不認識她。我記得在應徵面試時,音樂製作課課長姚厚笙先生問了我一個問題:「你覺得〈橄欖樹〉的歌詞寫得怎麼樣?」我以為這是在測試我這中文系畢業生的文字鑑賞能力,便胡吹亂蓋了一番。

  真實的情況是:這首歌在送新聞局出版處、廣電處審查時,出版處「通過審查」,廣電處卻因為歌詞中的「流浪意識」而打了回票。意味著這首歌不能在電視、電台曝光(即所謂的「打歌」)。矛盾的是,它是電影「歡顏」的主打歌,女主角胡慧中在銀幕上大唱特唱,廣電處根本管不著。再加上唱片行、校園演唱會的強力放送,爆紅了新格唱片(出版者)、李泰祥與三毛(作曲作詞者)、齊豫(電影幕後代唱、專輯演唱者)。姚課長問我這個問題,其實是對廣電處的「不通過」有所不滿。

  這個新聞局轄設的「歌曲審查小組」,帶給多少唱片業者心驚膽戰的日子。然而評審委員下個「通過」、「不通過」的決定也基於主觀意識,端看送審者的運氣。別憤慨,「不通過」的歌曲可謂多如牛毛。以吳統雄為例,他說:「那幾年,我陸續送了近五十首歌到新聞局,除了山野歌曲〈偶然〉外,全部被禁唱,這樣的數字,不知道是否能夠榮登『禁歌排行榜』之冠?」

  這就是我剛入行的時代氛圍:洪健全的「中國現代民歌」系列、新格的「金韻獎」、海山的「民謠風」,加上滾石的潘越雲、張艾嘉、羅大佑專輯的大賣,以及後來的「大學城」,整個唱片圈瀰漫清新、躁動、狂放又創意迸發的氣息。那是個美好年代,把它點滴紀實下來,是本書的目的。

  不過本書寫作範圍稍廣,並不限於校園歌曲或「唱自己的歌」的風潮,所以你會看到我寫白光、鳳飛飛、李敖、劉文正。

  本書採紀實文學筆法,收集資料加以整編,冠以「我的青春我的歌──回到『校園瘋』」之名。既然是「我的」,即表示帶有個人、主觀的回憶色彩。

  我在「新格」待了那麼久,到底職稱是什麼?「企劃」了什麼?我要誠實地說,沒有!這就有「氣話」了。

  「新格」是「新力」的子公司,最開始的名稱是「新力公司音樂製作部」,後來才獨立出來。「新力」有日式風格,它的風格就是……重男輕女、男女不平等,也影響了「新格」。

  舉例來說,我與李壽全同時進公司,薪水竟然相差3000元(當然是男多女少,而當年3000元是不小的數目),公司的觀念是:「男人要養家,應該多一點」,意思是女員工就委屈一點,趕快找個長期飯票吧。再說,女員工一旦懷孕,生產前必須離職。在這種情況下,女性晉升絕無可能,連小小的「組長」都不給。還有,新進員工無論男女,一定要簽下兩年合約,若是中途離職,要付上違約金。

  當時我傻傻地進來,本來是發揮文字能力,結果「文案撰稿」根本被廣告公司包辦了(我記得是台廣、清華),於是我被安排處理雜務事。舉凡接待音樂人、處理歌迷信件與意見調查卡、跑新聞局送審歌曲、跑內政部申請著作權登記、辦理新歌發表會、記者招待會、校園演唱會,還有安排旗下歌手拍宣傳照片(最常找楊立德,但是專輯封面都由廣告公司負責,兩者是分開的)。甚至跑電視台、廣播電台,陪歌手錄影錄音……。等於除了「製作專輯」之外,什麼都做,什麼都不專業。回想起來,因為年輕喜歡跑東跑西,也就接受了。

  就在我離職前一或二年,我終於晉升了,職稱是「企宣組長」,這可啼笑皆非,那是我數年的青春換來的呀。

  也因為長期資源的累積,還有網路媒體的給予機會(人間福報、獨立評論@天下、鳴人堂),我逐一寫下篇篇文稿,而有了本書。

  唱歌的功能何在?從三千年前的「詩經」可找到答案,「歌謠」二字怎麼說?「心之憂矣,我歌且謠。不我知者,謂我士也驕。」(「詩‧魏風‧園有桃」)

  是說:「心中真憂悶呀,姑且放聲歌唱。有人對我不瞭解,說我這人傲慢、驕狂。」因為苦悶,他以唱歌排遣、解憂,這不正是音樂、歌唱的基本功能?

  且讓時光倒流至1975年,讓我們細說從頭,那個青春、躁動的時刻。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一場音樂小革命,談「校園歌曲」的起落與興衰

楔子

「校園歌曲」有許多「異稱」,為了行文一致,本書儘量不用民歌、校園民歌,理由見本書第四章。為何我稱它為「一場音樂小革命」?它起於哪一年、結束於哪一年?它沒落的原因何在?

這是我經常碰到的提問,這些「大哉問」絕非我的一枝禿筆所能道盡。但不回答只會留下更大的疑惑,只能勉力為之。

1.校園歌曲從何時開始?何時結束?

「校園歌曲」的起訖時間,大致有二種說法:

第一說:從楊弦開始至「大學城」結束(1975-1993),總共十八年。

第二說:從「木船西餐廳」創立至結束(1982-2003),總計廿一年。

以上二說,第二種明顯不正確,它出現在網路上,撰述者不知何人。台北的「木船」創立於1982年,楊弦、李雙澤、「金韻獎」、「民謠風」早就紅透半天邊,怎能拿1982年當作起點?而該餐廳歇業於2003年,校園歌曲早已退守十年,當然也不對。

現在我們來探討第一種說法:依「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的計算,以1975年楊弦在中山堂發表創作、演唱會當作「民歌元年」,那麼2015年就是「民歌40」,今年(2023)就是「民歌48」,若是「民歌50」即落在2025年。

但是它的「迄點」,該協會並沒有說,我推判原因應是「它沒有明確的迄點」。

把楊弦的演唱會當作「起點」會有個缺點,即忽略了在他之前的洪小喬、吳統雄等人,而洪的〈愛之旅〉、吳的〈偶然〉是不容忽視的。不過任何一種計算方式都會有爭議,拿楊弦作為「創作歌謠」的起點,在我看來缺點較小,那就順著這個說法吧!

至於「迄點」落在1993年是我的觀點,理由是那一年整個「大學城」競賽、活動結束。

網友還有個說法,由芝麻、龍眼合唱的〈動不動說愛我〉是最後一首校園歌曲,以後就進入流行歌曲時代。這個說法可能引起爭議,你說A,我說B,他說C,到底哪一個對?那會討論個沒完沒了,不妨採隨意態度。你說「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必爭得面紅耳赤。
從「金韻獎」、「民謠風」到「大學城」,掀起了青年學子投入競賽,爭取一片天,至此(暫定1993年)落幕了。雖然當時電視上有「五燈獎」、「快樂星期天」以及後來的「超級星光大道」,但已無創作類甄選,純粹是歌唱人才的拔擢,並且充滿商業色彩而無清新的學生氣息,已不算數了。

所以從楊弦開演唱會、出版專輯當作「起點」,「大學城」的結束當作「迄點」,總共十八年,這個說法應該是可接受的。

不過既然提到「木船」,不妨回味一下「西餐廳」之種種。

所謂「西餐廳」有兩種經營型態,第一種是俗稱的「秀場」,亦即流行藝人表演的天下,又可稱為「歌廳」、「餐廳秀」。

它有震天價響的小型樂隊,銅管樂器嗚拉嗚拉地替歌者伴奏,弦樂幾乎沒有。藝人則穿紅戴綠、載歌載舞,即使是費玉清唱歌背後都有舞群幫襯,目的是營造熱鬧氣氛。整場秀除了聲光歌舞之外,主持人的插科打諢、開黃腔是常見之事,張菲、胡瓜便是以主持秀場節目起家。

又為什麼要說「西餐廳」?那是因為供應西式牛排餐為主食,價位較高。因此讓表演者感嘆:歌聲、樂隊聲、刀叉牛排聲齊飛,這樣的進餐、欣賞表演的形式提供了商業人士下班後放鬆與娛樂的功能,也讓表演者有賺錢的管道。當年知名的秀場有台北的「迪斯角」、「東王」、「太陽城」、台中的「聯美」、高雄的「藍寶石」等。

另一種經營型態則是「民歌西餐廳」,歌手素顏、抱著吉他自彈自唱是基本款。若有鋼琴伴奏、二重唱、多人搭配演奏或演唱則是「升級版」。不用說,這是新人試水溫、磨練身手之處,所以他們被稱為民歌手、民歌西餐廳。當時台北的知名場所有「木船」、「吉普賽」、「主婦之店」,台南有「橄欖樹」等。

「民歌西餐廳」的駐唱費極微薄,大約一小時300元。日子雖然辛苦,但歌手懷著「遇見伯樂」的夢想讓自己的精神富足,是他們最大的快樂。果不其然,齊秦、陳小霞、周治平、林良樂、蘇來、李宗盛、周華健、江明學、陳綺貞、張雨生等人就這樣出頭天了,連吳宗憲早期都是所謂的「民歌手」。

後來KTV崛起、娛樂多元、音樂類型豐富,年輕人對於學吉他、自彈自唱的「陽春型態」已無感,「民歌西餐廳」自然式微。

2.它為何是一場「音樂小革命」?又為何褪色?

「校園歌曲」的出現彷彿平地一聲雷、驚動四方,改變了台灣的音樂生態,在音樂史上絕對值得記下一筆。它的特色何在?「革命」了什麼?可分析如下:

一、「以詩入歌」先開其端,把華語歌曲由「靡靡之音」轉型成為「文青」的代名詞。

二、鼓勵歌曲創作而非移植東洋、西洋歌曲填上中文歌詞了事,間接提振了民族自信心。

三、素人音樂人紛紛出籠,他們的身分多半是學生或社會新鮮人,包含作詞、作曲、演唱者,彼等後來成為流行樂壇的中流砥柱。

四、或許受到余光中率先支持的影響,學院派音樂人亦相繼投入作曲、編曲行列,初期以李泰祥、陳揚較為成績斐然。而陳志遠未受過學院訓練,全憑苦學自修,亦成為一種典範。(以上見本書第八章:〈融合古典與創新的音樂人〉)

五、曲風偏向小清新,且風格一致,較少大落差的變化,極易在校園裏廣泛流行,故有「校園歌曲」之稱。同時,校園演唱會蔚為風潮。

六、編曲方面(即歌曲的背景音樂)由小型編制改採大型編制,加入了弦樂、銅管、木管乃至於中國樂器,使得樂曲更加豐富飽滿。這也是走入唱片工業、預算充沛情況下得以致之。

七、懷抱一把木吉他自彈自唱蔚為風氣。

八、歌手與創作者學歷普遍提高,大專生、碩士生比比皆是。即以最高學府「台大」來說,各個才男才女又會讀書、又會玩音樂。如包美聖、齊豫、鄭怡、鄭人文、黃舒駿、王海玲等皆屬,其他大專院校生更多,豐富了校園色彩。唱歌、寫歌不再被視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不務正業」。

由以上分析可知,「校園瘋」翻轉了台灣整個音樂風格與路線,並且向境外地區飄揚,港澳、新馬、中國,甚至美國華人圈,處處聽得見蔡琴、陳明韶、潘安邦、王夢麟的歌聲。聲勢不算浩大,卻影響深遠,這不是一場「音樂小革命嗎」?

不過向境外地區擴散固然是好事,但也衍生了版權問題,「未經授權而翻唱」成了著作權法尚未建立時的常態;參見本書第十章之〈劉文正,「是誰在眨眼睛」?〉。

由此可知,「校園瘋」的湧起是對社會的「柔性聲討」。當電視、廣播揚聲出來盡是翻譯歌曲,年輕人再也不能忍受了,於是有了長達十八年的變革。(「十八」這個數字已見前述)
但是它又如何由高峰逐漸走下坡?大約是以下因素:

一、它的小清新風格已現疲軟,許多歌曲連「悅耳動聽」都談不上,大都平淡乏味甚至言不及義。歌唱者的樸實無華又近似鄰家男孩、女孩,較無明星氣質,難以引起共鳴。

二、「金韻獎」、「民謠風」、「大學城」及其他學生競賽經過幾次海選,人才已掏篩殆盡(台灣的人口本就不多),令人耳目一新、驚艷的聲音與創作逐漸稀少。

三、連續幾張唱片的出版震撼了歌壇,動搖了原本校園歌曲的磐石:潘越雲的〈天天天藍〉具有詩意美、張艾嘉的〈童年〉令人耳目一新、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帶來勁爆、丘丘合唱團的〈就在今夜〉顛覆以往、蘇芮的〈一樣的月光〉飆風四起、黃鶯鶯的〈只有分離〉讓人封閉的心都化開了,還有那黃舒駿、張清芳……。

以上幾張專輯打破了校園歌曲的唯美與清新,呈現多元風格。創作者提出了社會議題、人文關懷,或激情或吶喊或溫柔地宣說自身想法與感悟。即使是「談情說愛」也都不再迂迴與保守,而是直接地、充滿省思地訴說。

四、經過多年的整合與洗禮,校園歌曲與流行歌曲的界線日漸模糊。

以蔡琴為例,她的〈恰似你的溫柔〉與數年後的〈最後一夜〉曲風並無太大不同,然而前者被視為校園歌曲,乃因蔡琴由「民謠風」選拔而來,當時她是實踐家專的學生。〈最後一夜〉為電影「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的主題曲,從造型到唱腔蔡琴皆脫胎換骨,躋身流行、時尚、現代之列。鄭怡、張清芳、楊耀東何嘗不是如此?〈小雨來得正是時候〉、〈激情過後〉與〈星期六〉已是流行歌曲、沒有民謠風格了。

再說李泰祥,他從未說過自己的創作是「民歌」或「校園歌曲」(他用的名詞是「大眾歌曲」,甚為精準,有別於學院派的「藝術歌曲」)。倒是因為齊豫出身於「金韻獎」,導致李泰祥被歸類於此範疇,他也徒呼奈何。

故知「校園歌曲」在時代的沖刷與洗禮下逐步走入歷史,但更大成果已隱然成形。

3.校園歌曲不曾消失,而是以另一種形式延續

大約自1981-2001之廿年間,台灣的流行歌曲站上中文歌壇的頂峰。此時中國正忙著改革開放,港、台遂成為流行文化大倉。明星輩出綻放光芒,影、歌、視作品質量俱佳,兩地音樂圈交流頻繁。
以香港歌壇來說,造就了四大天王(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無數天后(莫文蔚、梅艷芳、林憶蓮),再加上外地來台的費翔、鄧妙華、文章、巫啟賢等,歌唱圈一片搶搶滾。

這段時間是與「校園瘋」重疊的。以潘越雲為例,她並不屬於「金韻獎」、「民謠風」、「大學城」,而是1980年以〈再見別離〉成為滾石唱片的創業作,再以〈天天天藍〉大紅。而她也不具學生身分,然而三、四十年來圈內皆把她視為民歌手,這是為何?羅大佑則相反,他於1982年以〈之乎者也〉爆炸了歌壇,但始終不屬於校園圈,大小民歌演唱會亦不見他的蹤影,這又是為何?

依筆者之見原因在於:潘越雲的曲風偏向詩意、抒情,與原來的校園歌曲接近,而羅大佑則不然。還有劉藍溪唱紅〈野薑花的回憶〉,娃娃金智娟唱紅〈就在今夜〉,前者是電視明星,後者的曲風並無校園氣息,只因她倆的專輯在「新格」出版故被視為校園歌手,算是樂迷的「愛屋及烏」吧。

可以這樣說,「金韻獎」、「民謠風」、「大學城」培養的人才起起落落,終至1993年中止,然而另一股更輝煌的熱潮醞釀、發酵乃至於精醇。那就是由上述的歌手(以滾石、飛碟、點將等唱片公司為大宗),把台灣推向了華語流行音樂更高、更廣的天地。接著國際唱片公司如EMI(百代)、BMG(博德曼)、SONY(索尼)、WARNER(華納)、UNIVERSAL(環球,其前身為「寶麗金」,再前身為「金聲」)等一一進入台灣市場,更加熱鬧精采。

此時期還有一個現象,那就是台灣的新浪潮電影崛起,人才輩出,並且擅長與「歌」結合。李泰祥、羅大佑、李宗盛、李壽全大量為電影寫曲,蔡琴、潘越雲、蘇芮的再三演唱,都有推波助瀾之效。

故知「校園瘋」雖然不再稱霸,它卻像一塊沃土,培育了更多的人才與作品。面臨它的衰退,我們毋寧說它是功成身退,光榮下野。而後來的接棒者雖然商業色彩重,已不再有校園歌曲那清純、淡雅風格,但「把餅做大」(即「音樂市場與版圖急遽擴充」)毋寧是好事。

所以,我從來不承認「校園歌曲沒落了」。沒有前人種樹,哪來後人乘涼?它從未沒落,只是走出校園、改頭換面而已。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1975年洪建全出版了「中國現代民歌」系列、1977年新格出版了「金韻獎」、海山出版了「民謠風」系列,加上滾石、點將的崛起,以及後來的「大學城」系列,整個唱片圈瀰漫清新、躁動、狂放又創意逬發的氣息。
民歌、校園民歌、校園歌曲、現代歌謠……這些名詞有何異同?此風潮究竟起迄於何時?它與流行歌曲的分野何在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