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行攝影計畫攝影集 | 誠品線上

潛行攝影計畫攝影集

作者 王文彥/ 李岳凌/ 李雅妍/ 沈昭良/ 林文強/ 林柏樑/ 林韋言/ 林軒朗/ 金玉善/ 陳敬寶/ 陳伯義/ 陳宗怡/ 張景泓/ 黃郁修/ 黃煌智/ 彭一航/ 曾敏雄/ 楊錦煌/ 歐家成/ 謝佩穎
出版社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潛行攝影計畫攝影集:〈潛行攝影計畫〉為〈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中,以廣義概念下的曾文溪為標的,在田調基礎下親炙土地、融入環境的攝影子計畫。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潛行攝影計畫〉為〈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 – 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中,以廣義概念下的曾文溪為標的,在田調基礎下親炙土地、融入環境的攝影子計畫。實務上則沿曾文溪向上溯源、向下梳理以及流域外擴,以直接純粹的攝影表現,結合當代語境、展呈與論述,所進行跨地域、世代、類型、風格,含括空中、地面以及水下視角的立體、集體與環繞式視覺書寫。具體內容包括 : 廣義流域概念下的河川治理、水資源管理、地理、景觀、生態、氣候變遷、建築、空間、產業、宗教、生活、人物等等,呈現歷史轉折與時代變遷的多元樣貌,兼具考古、考現與提問未來的理性和感性敘事。 沈昭良 〈潛行攝影計畫〉策展人、台灣藝術大學兼任副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王文彥 80年代生於高雄,2005年就讀淡江大學期間,開始自學攝影。2009年澳洲打工度假結束返台後,正式投入攝影領域,2014年因進行蘭嶼拍攝計畫而接觸潛水,計畫完成後,自此離不開大海。個人興趣之多元,對人文、環境的熱愛反映在作品之上。目前除推廣自由潛水,也持續從事攝影創作。2016年出版《轉風──和蘭嶼交換時間》、《時光封塵客哈瓦那》兩本攝影集,隔年發行《White trip, lonely roads.》攝影Zine。除了出版書籍外,也與報導者、端傳媒與商業週刊等媒體合作,採訪足跡遍佈歐亞、北非及以巴衝突現場等地。此外,亦曾擔任《迴光奏鳴曲》、《只有大海知道》、《生生》等電影劇照師。曾屢獲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獎項,以及2018 HIPA大賽黑白組優選。李岳凌 1976年生於台灣台北,台灣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碩士畢業,並取得法國高等裝飾藝術學院ENSAD,取得後學位研究(Etudes Specialisees de POST-DIPLÔME)。自2001年起投身聲音藝術創作,2011年開始自學攝影並專職創作。他將攝影視為趨近自我原始感知的練習,重新意識原有的慣性觀看方式,並試圖超越之。首本攝影集《Raw Soul》 由日本出版社「赤々社舎」出版。其攝影與聲音藝術作品,曾於歐洲、北美、亞洲展演。個展包含:京都 (2018)、東京(2017)、英國(2014)。並受邀參與聯展:香港國際攝影節(2021)、高雄攝影節(2018)、連州國際攝影年展(2016)、台北國際攝影節(2012)。所獲得的獎項包含:專家面對面首獎 Young Art Taipei (2016)、國立美術館全國美展入選(2013)、TIVAC評審獎(2012)、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數位藝術獎聲音部門入選(2005)、台灣異響聲音藝術獎入選(2005、2003)。李雅妍 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學士暨西洋藝術史碩士。選擇以攝影作為創作手法,表達自身對周遭環境影像的關注,透過移動過程直觀捕捉拍攝的瞬間與當下狀態,讓自身的感受與周圍人、事、物做直接的連動回應。近年主要以細膩的街頭攝影,輔以群化展示為主要藝術形式。作品曾受邀於2016連州國際攝影節〈再凝望-臺灣當代攝影的新視野〉,2018.6天水攝影雙年展、鳳甲美術館〈隱藏的時間〉聯展中展出,另外〈遇見過去的未來〉系列作品獲2020台北國際影像藝術節(Photo ONE)最佳作品獎(The Best Portfolio Review Award)。目前作為一位攝影藝術創作者外,亦任職於臺北一所市立高級中學擔任藝術類教師。沈昭良 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歷任自由時報攝影記者、副召集人、駐校藝術家,曾三度獲頒雜誌攝影類金鼎獎,日本相模原攝影亞洲獎,韓國東江國際攝影節最佳外國攝影家獎,美國紐約Artists Wanted年度攝影獎, 美國IPA紀實攝影集職業組首獎,吳三連獎等獎項。出版品包括《映像.南方澳》、《玉蘭》、《築地魚市場》、《STAGE》(舞台車)、《SINGERS & STAGES》(歌手與舞台車)及《台灣綜藝團》。目前從事影像創作、評述與研究,兼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台灣藝術大學副教授及Photo ONE台北國際影像藝術節召集人。林文強 1985年生,內湖人,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畢業,具街舞舞者身份並自營餐飲業至今年初,現為自由創作者。2012年開始攝影創作,關注生命陰陽、生死模糊之間的混沌狀態及生命能量的轉換與動能。並以個體生命作為載體,與世間萬物感應交集。主要作品有〈人間裂縫〉、〈新樂園〉、〈The Wanderings〉、〈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等等。2017至2019年曾在台北、高雄等地舉辦個展,並於日本清里攝影美術館、台北國際攝影節、國立臺灣美術館聯合展出。2016至2018年間,作品陸續在日本清里攝影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收藏。作品曾出版於「觀點:台灣現代攝影家觀看的刺點」、「ACT藝術觀點61」、「新活水」、「拱廓街」等 。林柏樑 1952年生於高雄市,現工作、居住於台南。70年代曾師從席德進習畫,同時開始自習攝影,曾於《皇冠》、《時報周刊》、《時報》雜誌、《Free China Review》、《人間》等刊物或媒體擔任特約攝影,亦曾參與公部門委託的歷史古蹟與人物肖像之拍攝計畫。歷來重要個展有:〈末代公娼〉(2001)、〈文學的容顏〉(2004)、〈私人備忘〉(2014)及〈浮槎散記〉(2017)。重要聯展則有與V-10攝影團體合作的〈 ’83台北展〉、〈 ’86逍遙展〉,和台北市立美術館〈時代之眼:台灣百年身影〉(2011)、〈微光闇影〉(2017),高雄市立美術館〈出社會:台灣批判寫實攝影藝術〉(2015),以及〈近未來的交陪:台南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2017)。〈回望〉-台灣攝影家的島嶼凝視1970s-1990s 台中國美館、日本清里美術館(2018),〈不適者生存〉台南美術館(2021)。林柏樑擅長記錄台灣人文地景與民間文化,影像風格溫暖、充滿人文氣息,也曾獲得吳三連文藝獎(1994),為台灣資深的紀實攝影家。林韋言 高雄人,世新大學平面傳播學系攝影組畢,目前任職媒體攝影記者。十八歲北漂台北唸書,十八年後,孩子誕生,決定返鄉生活,定居台南。熱衷於拍攝有故事的人、事、物,工作空檔或閒暇時,最喜愛使喚空拍助理飛上天空巡邏,透過鏡頭從空中觀看各種人與土地的幾何圖形與大自然的有趣排列,樂此不疲。林軒朗 1987年生於台灣台北,畢業於Visual Arts Osaka專門學校寫真學科,現為自由攝影師,創作以街拍、靜物和地景為手段,大部份取材自生活周遭。工作內容則以活動、劇場、雜誌與商品攝影為主,為台北金馬影展長期合作攝影師。2016年以〈V.F.行星系−蔬果之宇宙異想〉一系列蔬果靜物照獲得「TIVAC攝影獎」評審獎,同年〈台北再會〉街拍作品獲得「日本清里寫真美術館 Young Portfolio Acquisitions」(YP16)永久收藏。2017年,參與鳳甲美術館「翻轉地景:北投在地影像採集計畫」展出,2018年,參與國立臺灣美術館「起始.永遠—日本清里攝影美術館典藏精選展」,2020年舉辦〈台北再會〉個展,同年度以〈台北再會〉入圍 Photo ONE ’20專家面對面「最佳作品獎」決選。金玉善 過去20 年裡,她專注於拍攝濟州島的女性生活、跨國夫婦、外國居民和島上植物等。金的作品特點是隨性的凝視,試圖與拍攝主體並列觀看。她強而有力地捕捉到微妙的情景和細節。在她的照片裡,繁雜的世界促使觀者重新組織自己的視角與感官,並以開放的心胸擁抱多樣性的生活。作品曾在PS1、美術館、休斯頓、東京攝影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MMCA、SeMA、Leeum、Atelier Hermes等地展出。金曾獲得東港國際攝影獎、Ilwoo 攝影獎、Daum 藝術家獎、PS1 國際工作室計劃獎學金,她出版的攝影作品集包括《肖像》、《濟州島》、《純真博物館》、《閃亮的事物》、《沒有方向的家》、《Hamel的船》和《快樂在一起》。陳敬寶 1999年畢業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攝影系;2013年取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學位;目前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博士候選人。在攝影生涯的初始階段,著眼於攝影藝術的不同面向,以〈片刻濃妝:檳榔西施〉系列紀實肖像的作品受到注目。其〈迴返〉計劃,藉被攝者的文件書寫,與擺拍式攝影來探討現實、真實與記憶的微妙界域。〈天上人間〉系列則藉由拍攝與民宅比鄰的小廟與墳墓,以「住屋」為隱喻,探討幽微的生死學;同時將台灣描繪為神、人與亡靈共居的土地。近年來進行的〈尋常人家〉系列,則著重於描繪記錄當代台灣人居家生活的樣態。2008年獲頒日本北海道東川賞海外攝影家獎,並於2018年參與法國亞爾攝影節展出。目前居住並工作於台灣新北市。陳伯義 1972年生於台灣嘉義,2018年獲得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博士學位。其拍攝面向多關注台灣人文社會與自身的連結,並將鏡頭指向屬於台灣的集體記憶。從事過攝影教學及策展等工作,是2023年台南國際攝影節策展人,專長為攝影及海洋工程。作品曾被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日本清里攝影美術館及歐洲攝影之家典藏,並曾獲台新藝術獎與金鼎獎。曾參加2014年台灣美術館「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1971~1980—六年級生」、2016年歐洲攝影之家「傾圮的明日」、2017年蕭壠文化園區「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以及2018年義大利的山德雷托・雷・雷包登戈基金會「告訴我一個故事:地方性與敘事」等地之展覽。陳宗怡 台灣出生成長,世新大學平傳系攝影組畢業,從事報導攝影近20年。作品曾獲2013年台灣文化部金鼎獎年度專題攝影獎、2013年SOPA亞洲出版協會卓越新聞攝影獎、2016年I.P.A.國際攝影獎中國區深度報導類佳作。張景泓 影像工作者,1981年出生在台南柳營,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所碩士畢業,現職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生、上璿生活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與國立臺南大學業界講師。多年來進行傳統宗教文化田野調查與藝術創作之過程,將自身成長於民俗信仰內的經驗與面對藝術文化創作之衝突揉合。自2012年開始投入當代攝影創作,獲得台南新藝獎與「Epson百萬影像大賞暨台灣尊榮賞」的肯定。近年在參與2018年台新藝術獎得主的「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與2019臺南國際攝影節過程,漸步發展出「地景與廟境」的創作方向,以另一種視野詮釋環境與文化的連結和脈絡,進而解析自然環境、信仰文化與地景變化的軸線內涵,2020年參與受國家金鼎獎肯定的〈獵人帶路-曾文溪溯源影像誌〉的影像工作,2021年擔任〈雲端香路.數位陣法:陣頭和他們的產地〉沉浸式劇場總導演,組織團隊進行西港慶安宮陣頭開館實拍與文策院4Dviews動態影像容積擷取工作,持續在多元的影像創作領域耕耘著。黃郁修 1994年生於台灣台北。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曾擔任雜誌社攝影記者。創作以空間、人像、地景為主。作品曾於2018年為日本清里寫真美術館收藏、獲頒2019年台北Photo ONE專家面對面評審特別獎、2020年京都國際攝影節KG+ 副賞SIGMA prize。目前為自由工作者。黃煌智 1989年生於臺灣新竹。2011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學士學位,主修劇本創作。同年進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肄業,主修編劇。2016年赴日本就讀東京綜合寫真專門學校進修,主修攝影藝術。攝影作品圍繞在記錄親人與血族存在過的痕跡。2015年的〈生之栽〉,開始記錄臥病外公曾經照顧的盆景,自此開始學習攝影的語言。2016年記錄留日生活的〈東京貳陸〉,隔年發表留念青春末期戀情的〈晚春〉,於同年Tokyo Art Book Fair發表。2018年記錄老家輪流主祭的客家義民祭,是謂「well bye and good come」,於新宿Nikon Salon發表。2019年返台,以祖父遺物及其喪禮紀實整理發表為〈紅江湖〉,於2020年入選高雄啟川獎。2021年參與「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潛行攝影計畫」。煎過漢堡、待過酒吧、賣過萊卡、做過社畜,還拿著相機,就再好不過。彭一航 1992年出生於新竹,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研究所,目前從事影像創作、設計攝影接案與教育推廣。關注具在地特色的視覺文化與景觀,透過攝影處理真實與虛構的辯證關係,對攝影媒材的光、時間,以及生產影像的方式感到興趣,常於夜深人靜的城市拍照。曾發表作品有《禁止攝影》(2014)、《午夜漫遊》(2016)、《人類園》(2017)、《幽靈公園》(2018)、《野餐》(2019)、《雜訊》(2020)等系列。作品曾於台灣美術雙年展、清邁攝影雙年展、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台北1839當代藝廊展出。曾獲POY Asia亞洲年度攝影師獎銀獎、集保藝術賞評審特別獎、宜蘭獎優選、台南攝影節PHOTO GO獎、及日本清里攝影美術館典藏。曾敏雄 嘉義人,1990年成立音響工作室,並曾擔任電台古典音樂節目主持人;1999年921地震成為受災戶,因緣際會與美術評論家謝里法教授合作,開啟肖像攝影工作,長篇攝影計畫包括有〈台灣頭〉、〈風景安靜〉、〈那裡 這裡〉、〈微光漸漸〉、〈絕色台灣〉等系列。作品除了獲公私立展館、個人收藏,受邀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臺北市立美術館,靜宜大學藝術中心,西伯利亞州立美術館,日本Place M攝影藝廊,中國大理、平遙、北京等國際攝影節中展出,並於2018年受中國廈門三影堂邀請,赴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主持教學工作坊。曾獲頒林宗毅博士文教基金會台灣年度文化獎,兼任教職於台灣師範大學與亞洲大學,目前專注於攝影教學與創作。楊錦煌 1960年生於台北,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曾任職自立早、晚報攝影中心主任,新台灣新聞周刊攝影組長。2008年移居台南,於台南市、新營、永康、南關社區大學擔任攝影講師,並持續著手記錄台灣文化影像。2008害2020年間,以台灣王船及廟會文化作為主題,於新營文化中心、台南市文化中心、台灣歷史博物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中研院等地舉辦〈台灣王船映像〉攝影展及聯展,隨後出版相關攝影集。此外,亦曾參與後壁鄉菁寮在地居民影像記錄計畫駐地藝術家。歐家成 獨立攝影師,1984年生於台北,2013年畢業於紐約國際攝影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現生活、工作於台北。2013至2020年間,分別在倫敦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無錫江南大學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擔任教職。其主講的工作坊曾在新加坡攝影節、台北Lightbox、瀋陽別處美術館等地舉辦。2015年,受邀參加第二屆Crystal Ruth Bell藝術家駐地計畫;2016年,參與攝影師Pieter Hugo在北京的藝術計畫。作品散見於《生活》、《攝影之聲》等雜誌平台。多次入選展覽、攝影節和書展,其中包括台中國立美術館「全國美展」(2021),澳門方言社「走進異境」(2021)、「abC書展」上海站(2019)、「新加坡攝影節攝影書展」(2016)、「洛杉磯攝影書展」(2016)、丹麥「Photobook Week of Aarhus 」(2016)、「紐約攝影書展」(2015)、「連州攝影節」(2015)、「平遙攝影節」(2013)等。謝佩穎 1991年生於台灣台中,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攝影與城市文化學碩士畢業。目前擔任財經雜誌攝影記者,曾任國際影像藝術節執行助理,作品主要關注庶民文化、性別、人物及農業議題。曾赴西班牙生活學習第二外語,而後至英國接觸社會學及攝影理論,2014年獲台灣新聞攝大賽體育新聞類首獎,2016年於英國參與Urban Pause、Imprint of Space聯展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作品 Works水的記憶拼圖 張景泓The Memory Puzzle of Water Chang Jing-hong地質紀念碑 陳伯義Monument Chen Po-i掌水人 陳宗怡Handling Water Workers Chen Chung-i巨水的盆 林軒朗The Basin for Huge Water Lin Hsuan-lang戰祭 林軒朗 黃煌智 謝佩穎 張景泓Mayasvi Lin Hsuan-lang, Huang Huang-chih, Hsieh Pei-ying, Chang Jing-hong 樹之裘 曾敏雄Tree Fur Tseng Min-shyong別向山說話 黃煌智Don’t Talk to Mountains Huang Huang-chih漫遊 林韋言Roaming Lin We-yen靈感 流動 西拉雅 林文強Inspiration, Flow, Siraya Lin Wen-chiang香路 張景泓Pilgrimage Chang Jing-hong芒果農群像 謝佩穎Taiwanese Mango Farmers Hsieh Pei-ying 2021曾文大旱 陳伯義Severe Drought in Zengwen in 2021 C hen Po-i日常,片斷 李雅姸Daily Life, Fragments Lee Ya-yen曾文——漂流 沈昭良Drifting through Zengwen River Shen Chao-liang文化容顏之邂逅 林柏樑The Encountering of the Cultural Faces Lin Bo-liang伏流 李岳凌Undercurrent Lee Yeh-lin我搭上了通往曾文溪民生社區的時光機 彭一航I Caught the Time Machine to Zengwen River at Local Community Peng Yi-hang時間拓樸:總爺國小 陳敬寶Topology of Time Chen Chin-pao入口意象 黃郁修Entrance Images Huang Yu-hsiu公園肖像 金玉善Park Portraits Kim Oksun王船 刈香—水火交、天人會 楊錦煌Dragon King Boat and Kiln for Firing-Blending Water and Fire, Combining Humans with Heaven Yang Jin-huang巷弄 沈昭良Lanes and Alleys Shen Chao-liang砂河 歐家成Zant River Ou Chia-cheng逐流 王文彥Go with the Flow Wang Wen-yen文稿 Articles潛行與浮現—關於麻豆大地藝術季的「潛行攝影計畫」 沈昭良破碎的和諧:流域視線的轉化、解放與重新組裝 龔卓軍攝影如何呼應當代生態倡議?——「潛行攝影計畫」的影像表現與嘗試 陳佳琦

商品規格

書名 / 潛行攝影計畫攝影集
作者 / 王文彥 李岳凌 李雅妍 沈昭良 林文強 林柏樑 林韋言 林軒朗 金玉善 陳敬寶 陳伯義 陳宗怡 張景泓 黃郁修 黃煌智 彭一航 曾敏雄 楊錦煌 歐家成 謝佩穎
簡介 / 潛行攝影計畫攝影集:〈潛行攝影計畫〉為〈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中,以廣義概念下的曾文溪為標的,在田調基礎下親炙土地、融入環境的攝影子計畫。
出版社 /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9667246
ISBN10 /
EAN / 9786269667246
誠品26碼 / 2682396713009
頁數 / 308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 x 23 x 2.9 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1000g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導讀 : 一、

一條溪的流域地景該如何形成圖像?一條溪的流域美學該如何論述?一條溪的流域旅行的動力來自何方?從潛行攝影計畫的策展、生產、對話與裝置設計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流域視線的轉化、解放與重新組裝,我們看到了一組最雄辯的影像答案。在國土攝影與人類世攝影過度「空拍化」的今日,潛行攝影計畫轉換出了陸海空、水上水下與沿岸的不同視角,不論是張景泓的〈水的記憶拼圖〉、王文彥的〈逐流〉或沈昭良的〈曾文漂流〉,都延伸了公路攝影的自由精神,同時也打造出史詩般恢宏遼闊的流域視野,在水庫水工水利設施、同流域不同族群信仰儀式現場、農業勞動地景與人物肖像、日常生活地景與漫游影像、地景記憶影像與文化人物肖像的多樣探索中,從製圖學到影像裝置的實驗精神,到積極與常民視線進行日常對話,潛行攝影計畫在《看見淡水河》出版將近三十年之後,也讓我們在破碎的和諧組裝中,看見了多元文化與多樣生命型態的曾文溪,甚至我們可以說,「潛行攝影計畫」正是「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的最佳非文字策展論述,朝向流域萬物生命的未來,奠定了流域影像美學的新典範。

龔卓軍 / 〈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 – 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總策展人、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教授

二、

潛行攝影計畫整體不侷限於生態議題,也著重人文精神的面向,其在大型藝術季之下,企圖宏大地展現了當代攝影的多重樣貌與定位:一部分指出了地景背後被壓抑的歷史,一部分滲入了自然與身體的邊界,一部分指出了原漢文化之間的衝突與差異,也有一部分碰觸了當代生態與族群的問題。此外,這個計畫也試圖透過攝影回應大地藝術季的議題,某種程度其實更像是肩負著視覺化河流主體的角色,用以呼應倡議主旨。雖然,作為一個合作拍攝計畫,這也許仍是一個充滿縫隙和困惑的嘗試和起點,然而,我們可以進一步思索的是,是否可將人類世議題的挑戰,視為重新思考攝影與人類關係之間的入口?如果可能的話,那麼攝影在當下生態議題之中展現其可視化能力的下一步,又將如何開展呢?

陳佳琦 / 攝影史研究者

試閱文字

內文 : 誠如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所說:「人無法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一路以來,<潛行攝影計畫>始終帶著類似期末驗收的忐忑,很難想像會面臨什麼樣的收束,迎接什麼樣的終點,也可說是幾近不可能再有的攝影實踐。期望這個在台灣尚未有前例,聚焦特定河流的群體拍攝計畫,能在倡議、對話、思辨與行動的循環中,有效扮演人類與環境對話的美好過渡,進而帶動公眾對於藝術季的理解與認識,擴大藝術季內容所可能帶來的對話密度與體驗提升,共同打造地方藝術季在倡議精神下,做為深耕土地,推廣藝文的特色平台。

未來,我們也必須認真思考,如何在各自的文化脈絡與現實環境中,援引<潛行攝影計畫>的經驗與河流攝影的特徵,深化自身歷史的爬梳,思考與他域、異族間,在文化上的差異與可能的關聯,進而開創新的類型意義與美學實踐。

沈昭良 / 〈潛行攝影計畫〉策展人、台灣藝術大學兼任副教授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潛行攝影計畫〉為〈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 – 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中,聚焦特定河流的群體拍攝計畫,能在倡議、對話、思辨與行動的循環中,有效扮演人類與環境對話的美好過渡,進而帶動公眾對於藝術季的理解與認識,擴大藝術季內容所可能帶來的對話密度與體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