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易道思想研究 | 誠品線上

船山易道思想研究

作者 林柏宏
出版社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船山易道思想研究:有別於早期唯心論船山學、唯物論船山學,以及近代理學式船山學與心學式船山學,本書選擇以兩端而一致之辯證思考來剖析船山學,確立其氣學之義理定位。兩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有別於早期唯心論船山學、唯物論船山學,以及近代理學式船山學與心學式船山學,本書選擇以兩端而一致之辯證思考來剖析船山學,確立其氣學之義理定位。兩端而一致之辯證思考源自船山易學乾坤並建之觀點,這樣的思考又開展出道器合一、理勢合一、理欲合一等重要內容,顯而易見,易學是船山學之核心,重中之重,理解船山絕不能繞開船山易學,所以本書欲透過對船山易學之建構,來體現船山學之特質與意義。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林柏宏博士,一九八四年生,臺灣臺北人,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班研究清代莊學,博士班研究明代易學,博士後研究當代儒學。現為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著有《馬其昶《莊子故》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5年)。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次自序 I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第二節 知人論事 2一 生平 2 二 易與人生 8第二章 方法論省思 15 第一節 傅偉勳先生之五謂詮釋 16 第二節 劉笑敢先生之詮釋與定向 19 一 區分之重要 19 二 定向之商榷 21 第三節 牟宗三先生之兩層存有論 24 一 無執與有執,一心開二門 25 二 作為一切原則的內聖之學 27 第四節 林安梧先生之存有三態論 29 小結 35 第三章 義理之定位 39 第一節 心學商榷 39 一 乾坤非體 41 二 宇宙一元 49 第二節 理學商榷 53 一 易之有別 53 二 理之有別 56 第三節 兩端相繼 60 第四節 道論為宗 71 一 氣之思維 72 二 歷史人性學哲學 76 三 兩端而一致 79 四 理氣合一、理欲合一、理勢合一 84 小結 93 第四章 易例原則 95 第一節 著述旨趣 95 第二節 〈乾〉〈坤〉並建 98 第三節 四聖一揆 109 第四節 〈彖〉〈爻〉一致 112 第五節 〈大象〉別立 118 第六節 卦主之尋 125 第七節 占學一理 132 小結 136 第五章 八卦之思想 139 第一節 論乾 139 一 《易》之源 139 二 道與天地 141 三 元、亨、利、貞 142 四 彖傳與象傳 151 五 六爻 155 六 文言傳 159 第二節 論坤 162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162 二 六爻 166 三 文言傳 170 第三節 論坎 173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173 二 六爻 177 三 外傳 178 第四節 論離 181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181 二 六爻 182 三 外傳 185 第五節 論震 186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186 二 六爻 190 三 外傳 193 第六節 論艮 195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195 二 六爻 201 三 外傳 203 第七節 論巽 210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210 二 六爻 214 三 外傳 216 第八節 論兌 217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217 二 六爻 219 三 外傳 220 第九節 對比王弼、程頤 223 第六章 結論 235 一 方法論反省部份 235 二 義理定位部份 237 三 《易》例原則部份 238 四 八卦思想部份 239 參考文獻 241

商品規格

書名 / 船山易道思想研究
作者 / 林柏宏
簡介 / 船山易道思想研究:有別於早期唯心論船山學、唯物論船山學,以及近代理學式船山學與心學式船山學,本書選擇以兩端而一致之辯證思考來剖析船山學,確立其氣學之義理定位。兩
出版社 /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789627
ISBN10 /
EAN / 9789864789627
誠品26碼 / 2682500617001
頁數 / 260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17*1.2
級別 / N:無
重量(g) / 450

試閱文字

內文 : 有別於早期唯心論船山學、唯物論船山學,以及近代理學式船山學與心學式船山學,本書選擇以兩端而一致之辯證思考來剖析船山學,確立其氣學之義理定位。兩端而一致之辯證思考源自船山易學乾坤並建之觀點,這樣的思考又開展出道器合一、理勢合一、理欲合一等重要內容,顯而易見,易學是船山學之核心,重中之重,理解船山絕不能繞開船山易學,所以本書欲透過對船山易學之建構,來體現船山學之特質與意義。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柏宏老師的這本著作以和傳統不同的角度剖析船山學,閱讀本書不只能了解船山易學,也能讀到對於傳統船山學的反思。書中告訴我們,易學是船山學的核心,理解船山絕不能繞開船山學,若是想了解王船山的思想,絕對不能錯過這本《船山易道思想研究》。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