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shii: The History of Sushi
作者 | Eric C. Rath |
---|---|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商品描述 | 壽司的歷史: 從古代發酵魚到現代生魚片, 技術、食材與食譜的美味探索:壽司,日本飲食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這道如今風靡全球的日本料理,其實一開始並非我們今天熟知的米 |
作者 | Eric C. Rath |
---|---|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商品描述 | 壽司的歷史: 從古代發酵魚到現代生魚片, 技術、食材與食譜的美味探索:壽司,日本飲食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這道如今風靡全球的日本料理,其實一開始並非我們今天熟知的米 |
內容簡介 壽司,日本飲食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這道如今風靡全球的日本料理,其實一開始並非我們今天熟知的米飯與新鮮魚肉的結合,而是作為保存魚肉的發酵食品。在中古時期,壽司從街頭小吃逐漸走向貴族宴席,見證了日本社會結構的變遷與美食文化的昇華。壽司不僅僅限於冷食,歷史上還有熱壽司、木屑壽司,甚至熊肉壽司等特殊風味。古代的美食家們曾經描述過一些帶有刺鼻氣味的壽司,例如「魚鷹壽司」,其風味與現今的南韓生魟魚片相似,這些都是今天難以想像的珍稀美食。戰後,壽司經歷了重大變革,特別是在軍事占領期間,握壽司的尺寸變得更小,讓食客能夠品嚐到更多不同種類的魚料,這種變化也促使壽司文化迅速傳播至全球。 本書將帶你深入探討壽司的發展脈絡,從古老的發酵食品,到如今的國際料理,涵蓋了飲食文化、製作技術、美學觀察及其背後的精神符號。 *注意——這本書充滿了誘人的食材描述,讓你讀著讀著便口水直流! *書中穿插了二十多道歷史與創新食譜,讓你在飽讀之餘,還能大飽口福。 *台灣首部壽司歷史專著,懂吃到吃懂就看這一本。 美味推薦 •《就算知道了也對人生沒有幫助的日本小知識》版主|梅用知世 • 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郭怡汝 「從發酵魚到風靡全球的美食,壽司走過的路比你想的還要精彩!《壽司的歷史》不僅帶你探索壽司的起源,還附上二十多道食譜,絕對是壽司迷和美食歷史愛好者的必讀之作。讀完保證讓你吃壽司時,多了份回味無窮的滿足感!」──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郭怡汝 國際讚譽 「《壽司的歷史》經過了廣泛且詳盡的研究,引用了許多歷史與現代的數據,書中充滿了引人入勝且常常令人發笑的軼事,風格輕鬆非學術性。若你渴望了解壽司歷史中鮮為人知且有趣的細節,那麼這本書將滿足你對知識的渴望。」—《日經新聞》 「這本書在食譜與散文集中找到了一個謙遜的平衡點,作者拉斯的寫作風格輕鬆、不被學術的重擔所束縛。他在書中穿插了個人插曲,回憶起品嚐壽司的經歷,這些片段為他的壽司編年史增添了光彩。儘管如此,正是那些鮮為人知的壽司知識,讓《壽司的歷史》成為壽司迷和好奇心旺盛的讀者必備之書。」—《日本時報》 「那些想要突破鮪魚、鮭魚、酪梨的舒適區域,並深入了解壽司的人應該讀讀拉斯的書。這位美國飲食史學家專注於日本的飲食文化,為我們呈現了一部生動的壽司歷史。」—《法蘭克福匯報》 「從中世紀開始,一直講述到當代,這本全面且極具可讀性的書,最適合在旁邊放一盤壽司(或許還有一些清酒)一起閱讀。」—月刊《Digestible Bits and Bites》 「研究詳實、資訊豐富且令人愉悅的閱讀體驗,《壽司的歷史》是飲食學者、美食愛好者以及任何對壽司這一全球現象感興趣的人的極佳資源。」—期刊《Food, Culture & Society》 「通過精湛的研究和食譜,《壽司的歷史》帶領我們沿著壽司的發展之路,從發酵魚一路走到新鮮壽司。拉斯的敘述充滿啟發性,他追溯了壽司的歷史、烹飪方法、民族主義、戰時配給、全球創新等。」— 達拉·戈德斯坦Darra Goldstein ,知名美食雜誌《Gastronomica》創刊編輯
作者介紹 埃里克·拉斯(Eric C. Rath埃里克·拉斯是一位專攻日本歷史與飲食文化的學者,現任美國堪薩斯大學的歷史學教授。他的研究領域包括傳統日本料理的演變、飲食儀式、食材的文化意義,以及飲食與社會變遷的關聯性。Rath 教授以其對日本飲食史的深入探討而聞名,著有多部專著,包括《早期現代日本的食物與幻想》(Food and Fantasy in Early Modern Japan, 2010)、《日本的飲食文化:食物、地點與身份》(Japan’s Cuisines: Food, Place and Identity, 2016),以及本書《壽司的歷史》。此外,他也是《Gastronomica: The Journal for Food Studies》編輯團隊的成員,目前正在撰寫關於清酒的歷史。 張雅億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中英筆譯組畢業,現專事翻譯。譯有《解剖之書》、《世界最美的動物圖鑑》、《19~20世紀植物圖鑑》、《世界之樹》、《自然的祕密絮語》、《品牌設計必修課》等書。
產品目錄 前言:什麼是壽司? 第一章 尋找壽司的起源 第二章 壽司在中世紀時期 第三章 烹飪書和街頭美食:早期近代壽司 第四章 現代日本的壽司,從小吃到美食 第五章 壽司的全球傳播 第六章 未來的壽司? 參考文獻致謝
書名 / | 壽司的歷史: 從古代發酵魚到現代生魚片, 技術、食材與食譜的美味探索 |
---|---|
作者 / | Eric C. Rath |
簡介 / | 壽司的歷史: 從古代發酵魚到現代生魚片, 技術、食材與食譜的美味探索:壽司,日本飲食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這道如今風靡全球的日本料理,其實一開始並非我們今天熟知的米 |
出版社 /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ISBN13 / | 9786267558416 |
ISBN10 / | |
EAN / | 9786267558416 |
誠品26碼 / | 2682755238006 |
頁數 / | 224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8X21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中古時期的壽司
關於中國與日本古代的壽司,其中一個未解的疑問是只用米飯製作的壽司有幾種,用小米等其他穀類製作的壽司又有幾種。不過,就中古時期的日本而言(也就是從12世紀晚期到16世紀的這段期間),米飯的使用情況較容易查證。中古時期的文獻顯示有新的壽司種類出現,那就是米飯用來和魚肉一起食用的壽司。換句話說,在中古時期,人們並不只會把米飯或其他的單一穀類當成壽司的發酵媒介,使其變得像發臭的粥一般,甚至被《今昔物語集》裡那篇故事的作者比喻為嘔吐物,最後遭捨棄不吃。事實上,由於發酵的時間縮短了,以致壽司中的米飯也變得較為可口。因此,儘管用非米穀類製作的壽司仍作為在地美食而留存至今,不過在中古時期,壽司已從醃製食品逐漸轉變為米飯和魚肉相互襯托的料理。可惜的是,關於此一壽司製作手法的轉變,我們無法從現存的文獻中找到完整詳細的資訊。
在間接提及壽司的文獻中,包含用來作為皇室武將宴席指南的中古時期烹飪著作。而在這尚存的七本著作中,有一本是源自1489年、作者不詳的《四條流庖丁書》。該書指出壽司就相當於香魚的代名詞,但同時又表示其他食材也可用來製作壽司。根據這些中古時期的烹飪著作所述,壽司在宴席上並不常見,就算被放進菜色中,也不帶有特別的意義。其他的記載則顯示中古時期的壽司種類繁多,其中有些是以蔬菜來代替魚肉。
然而,撰寫這些著作的廚師也為壽司的發展,帶來了其他間接但長久的貢獻。他們被稱為「庖丁人」(hochonin),也就是從14世紀起專門服侍京都上流人士的廚師。由於距離京都最近的海港位於若狹灣,走路要超過一天才到得了,以致庖丁人無法以新鮮的海鮮創作精緻的宴會菜色。於是他們改為展現出料理中最重要的元素,並針對特定食物的提供方式與對象,制定複雜的規則。刀工精湛是庖丁人的另一項特色。他們會在宴會上特別舉辦的切肉儀式中大展身手,將野禽和魚類切割修整成雕像。這些雕像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帶給賓客視覺上的娛樂。他們的片肉技巧同樣也展現在他們所呈獻的食物上,特別是魚肉料理,其中包括他們稱為「刺身」的中古時期創新產物。
米飯壽司
中古時期的人為何會開始吃發酵壽司中的米飯呢?我們應該要記住一點,那就是米在過去是一種進獻貢品,而且在仰賴進口硬幣和以物易物(而非在國內鑄造貨幣)的經濟體制中,也被當成貨幣來使用,因而強化了米作為交易媒介的價值。由此可知,捨棄壽司中的米飯會很浪費,而光是這個原因,可能就會讓某些人在米飯因發酵而變酸前,嘗試將它吃下肚。此外,由於稻米產量在14世紀也有所提升,因此先前以其他穀類製作壽司的人,現在可能有更多機會能取得稻米,並用它來製作壽司。
未經歷完全乳酸發酵的壽司被稱為「生熟壽司」(namanare,意思是「新鮮熟成的壽司」)。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15世紀日本武將蜷川親元(Ninagawa Chikamoto,1433–1488年)的日記裡。「熟壽司」(narezushi,意思是「完全發酵的壽司」)則如同上一章所述,僅仰賴鹽和穀類進行乳酸發酵。在早期現代,某些生熟壽司的食譜會要求使用清酒或醋來加速發酵。然而在中古時期,「生熟壽司」中的米飯或穀類是用來吃的,而且會在壽司完全發酵前被拿來食用。換句話說,生熟壽司會在數周內製作完成,而不是數月或數年。
由於生熟壽司是在未完全發酵時就被拿來食用,因此少了熟壽司的強勁酸味。在和歌山縣,濱海的新宮市以香魚、鯖魚和秋刀魚製成的生熟壽司聞名。秋刀魚在11月和12月會沿著和歌山的海岸移動。將捕獲的秋刀魚清理乾淨並用鹽醃漬一個月後,就能用來製成生熟壽司。鹽漬好的魚會先經過沖洗,然後塞入米飯,再和更多的米飯一起放進醃製桶內。接著廚師會鋪一層葉子,再鋪另一層魚和米到桶內。桶蓋以重物壓住,一個月內壽司就會製作完成。秋刀魚生熟壽司在食用前會先分切,且切好的壽司會排放在一起,以重現魚的完整形狀。儘管米飯吃起來有煮過頭的口感,但魚肉和米飯皆保留了其原始風味。米飯帶有溫和的切達起司後味。魚肉則完全不鹹,因此能以添加了少許七味粉(shichimi togarashi)的醬油作為沾醬。
新鮮熟成(生熟)壽司
日本中古時期的「新鮮熟成(生熟)壽司」食譜縮短了發酵時間。下列食譜是早期現代的版本,出自《料理網目調味抄》。這本料理書出版於1730年,作者是嘯夕軒宗堅(Shōsekiken Sōken)。
將魚去骨洗淨。可使用鯽魚和白腹鯖等魚類,或是〔體型較小〕約20公分〔8英吋〕的鯔魚。用大量的陳年清酒淹過魚身表面;靜置一夜;接著將魚取出瀝乾。將鹽米塞入魚肚。用包裹甜點的那種竹葉把魚包好後,排放在桶內。將鹽米壓入〔魚之間的〕縫隙內,蓋上加重的蓋子。若時值春天,壽司會在三到四天內發酵完成;若時值夏天,則會在兩天內完成。
一夜壽司
將一尾香魚清理乾淨後,把鹽加得比平常還多的煮熟穀物塞入魚身內。用竹葉把魚包好,然後在戶外生火。用火烘烤竹葉包,接著用蘆葦纏繞二至三次。將竹葉包置於火源上方,再放一塊重石穩固地壓於其上。亦可將竹葉包牢牢地綁在柱狀物上。除非是使用鹽漬過的魚,否則魚會在一夜間發酵完成。
最早的生熟壽司食譜出自1643年的《料理物語》。這是日本第一本印刷料理書,出版於早期現代時期的第一個世紀,內容講述15和16世紀的中古時期口味偏好。在這本書中,生熟壽司的食譜被稱為「一夜壽司」。不同於食譜指示的是,魚實際上不會「在一夜間發酵完成」,但其風味肯定會滲入米飯內。這篇食譜的作法是藉由高溫和壓力複製生熟壽司的美味。
稍早所援引的中古時期武將日記《親元日記》,除了是「生熟壽司」一詞最早的出處外,當中也提到了「木屑壽司」(又稱為「柿壽司」〔kokerazushi〕),一種在米飯上擺放著魚片的壽司。在《料理物語》所收錄的兩篇壽司食譜中,第二篇就是木屑壽司的食譜。
木屑壽司
鮭魚切成大片。
將魚片排放在鹽米上,從上往下壓緊。
如同生熟壽司的食譜,這也是一道鮮魚搭配米飯的美味料理。木屑壽司不是醃製食品,而且似乎是散壽司(chirashizushi)的前身,因為散壽司的特色是將各種食材混合後擺放在醋飯上。此外,將魚片緊壓在鹽米上的指示,顯示出木屑壽司也是箱壽司(hakozushi)的先驅,因為箱壽司的作法是將壽司配料一起放入有蓋的箱子裡,然後加蓋施壓以塑形。握壽司是早期現代的創新產物,只需要用手將魚肉輕壓在飯上。而此處的木屑壽司食譜可能也採取同樣的作法,因為當中並未提及其他的製作工具。
柿葉壽司
(2人份)
柿葉壽司(kakinohazushi)是一種箱壽司,而箱壽司則是從本章所提到的中古時期木屑壽司發展而來。柿葉壽司是奈良縣當地的特產,傳統上以鯖魚製成。在日本,許多不同種類的樹葉都曾用於包裹食物,以便保存、攜帶和增添微妙風味。柿葉不會影響壽司本身的味道,但由於富含多酚,因此有助於保存魚肉。此外,柿葉也能防止米飯乾掉。
柿葉壽司的生產商會用鹽醃漬柿葉,如此一來就能儲存一整年的供給量。這篇食譜使用的是從野生美國柿樹採收的新鮮柿葉。柿葉在蒸過和煎過後,也能用來泡出好喝的茶。收集野生柿葉時,務必要確定其產區未受汙染。
這篇食譜需要用到一個壽司壓箱。我用的是小型木製長方形壓箱,附有分離式木蓋和可拆式底座,尺寸為9 x 4 x 2英吋(23 x 10 x 5公分)。你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容器,只要有辦法將壽司壓緊但不要完全壓扁,並能順利將壽司移出容器即可。
1杯(240毫升)煮好的短梗米
2小匙醋(米醋或蘋果醋尤佳)
1小匙糖
小匙鹽
3盎司(85公克)或1小包煙燻鮭魚
6到10大片柿葉,或足以用來包裹壽司的柿葉數量
在一個大碗內混合醋、糖和鹽。煮好的米飯趁熱移到同一大碗內,輕輕拌勻。靜置30分鐘,使飯冷卻至室溫。把飯捏成小橢圓形,就像是在做握壽司一般,並在每一塊飯上放一片薄薄的鮭魚。用柿葉包裹住壽司,然後放入木箱內。重複此一步驟,直到放滿為止。闔上移動式木蓋,並在上方放一重物。(大顆的哈密瓜或鳳梨很好用)。緊壓30分鐘至1小時。
呈盤時可將柿葉拆開,把壽司放在柿葉上,也可直接讓壽司包在柿葉內。柿葉雖富含維生素C,但不宜拿來食用。
除了上述這些創新產物外,中古時期的文獻還提到多種製作壽司的食材。專司皇室家務的女官匯整了1477年到1600年間的歷史記錄。在這些記錄中,壽司被提及了204次,且種類繁多,包括鯛魚、鰻魚、鯽魚、香魚,以及用茄子和竹筍做的蔬菜壽司。16世紀晚期的《多聞院日記》(多聞院為奈良興福寺的分支)則提到用白蘿蔔、茄子和茗荷製成的壽司。但在這些記錄和其他中古時期的文獻中,並未看到經常出現在古代著述中的鮑魚、海鞘、貽貝、鹿肉和野豬肉壽司。兔肉、鹿肉、野豬肉甚至熊肉壽司一直到20世紀,都還存在於日本的某些地區,然而在中古時期上層階級的餐桌上,似乎變得愈來愈少見,原因是這些上流人士較偏好野禽和魚類。總而言之,中古時期的文獻雖然顯示出某些階級的人能取得種類多樣的壽司,但關於壽司的製作方式與普遍程度,卻未留下太多線索。
庖丁人的技術
現代的壽司仰賴廚師的手藝:廚師必須能以正確的方式切魚,並以美觀的方式呈現料理。切肉和呈盤在中古時期成了公認的藝術形式。廚師確切地說就是「刀工精湛的匠人」(庖丁人),負責為精心策畫的宴席做準備,包括為高階武士與貴族同時呈上多個盛裝料理的托盤。依據用餐者的地位,每個托盤內會有一道熱或冷的湯品和一些配菜:例如炙烤野禽或魚類、淋上醋醬的食物以及燉煮料理等等。主食托盤會置於用餐者的正前方,內含米飯、漬物、鹽等調味料和筷子。此外,依據賓客的階級,還會有二、四、六或更多個額外的托盤,陳列在主食托盤的兩側與後方。
最佳賣點 : 壽司,日本飲食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這道如今風靡全球的日本料理,其實一開始並非我們今天熟知的米飯與新鮮魚肉的結合,而是作為保存魚肉的發酵食品。在中古時期,壽司從街頭小吃逐漸走向貴族宴席,見證了日本社會結構的變遷與美食文化的昇華。壽司不僅僅限於冷食,歷史上還有熱壽司、木屑壽司,甚至熊肉壽司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