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棵大茶樹呼喚: 十年不覺茶山夢 | 誠品線上

59棵大茶樹呼喚: 十年不覺茶山夢

作者 張耀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59棵大茶樹呼喚: 十年不覺茶山夢:"'張耀封筆多年後首部茶山著作。困鹿山、西雙版納、臨滄冰島,到極邊之地騰衝的偏僻角落,進出雲南崎嶇山區行腳七、八萬公里,就為了跟活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張耀封筆多年後首部茶山著作。困鹿山、西雙版納、臨滄冰島,到極邊之地騰衝的偏僻角落,進出雲南崎嶇山區行腳七、八萬公里,就為了跟活著的古老生命──大茶樹,相知相惜。 大樹如佛,一樹一世界 雲南四大茶區:普洱、西雙版納、臨滄、保山 59棵珍貴古茶樹千姿百態,10年群山峻嶺間人文壯遊 「有人採就是珍貴茶葉,沒人採就是滿地落葉。」以59棵古茶樹為題,落根雲南四府九縣的千里山野上,棵棵頂天立地,風範卓然,有的活過明清兩朝,有的更直達遙遠元宋。百年千年如一日,任錢來錢去,人慾橫流,千年茶樹巋然不動。 張耀,從《打開咖啡館的門》那樣的「行走貴族」,一路走進雲南茶山,攀峰越嶺,刻苦深入遺世獨立的小寨,與「極邊之地」飄渺群山中具仙靈之氣的百年傳奇古茶樹廝混、打滾。愛茶成痴,甘願做「茶奴隸」,親身體現大樹茶終極追尋,投入天地之間的氣蘊、土地、人情冷暖,十多年偏執狂熱,以攝影、文字寄情紙上,磅礡參天盡收書頁中。 「在雲南各地尋覓古茶樹,當初熱血沸騰,一路走來卻是艱難重重……從驚喜,感動,到過程的困難,磨耗,近乎咬牙切齒的執著,苦熬……慢慢地把所有激情碾磨成意志,終得茶山十載。」 【感動推薦】(按姓氏筆畫順序) 凃玉雲︱資深出版人 曹約文︱遊戲女王、普洱茶老饕 楊子江︱中華開發工業銀行前總經理、中華普洱茶交流協會創會榮譽理事長 「這是本費盡心力的普洱茶山田野調查,驗證了『山外有山,樹外有樹』。作者精挑細選大茶樹的製茶工藝,更醖釀了獨具文人茶的風格與滋味。 回顧以往,普洱山頭輪轉之勢已逐漸成形。作者『人多的地方少去』,另闢新天地,引領前行,為普洱古樹茶的收藏指引了另外一條康莊道路。」──楊子江 【本書特色】 ★《打開咖啡館的門》知名攝影作家張耀,睽違十二年新作。 ★十年雲南茶山尋茶傳奇經歷,流暢雅美的書寫五十九棵獨一無二的古老茶樹故事。 ★細膩的品茶描寫,彷彿嘗到茶香。 ★大量珍貴攝影,拍下茶山祕境人與樹與山的壯麗風景。 ★記錄、拍攝古茶樹皆有百年甚至千年樹齡,一片樹葉價格堪比黃金。 ★不可取代的迷人經歷讀來使人如入奇幻之境,19X26全彩288頁具收藏價值。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姓名:張耀國際背景的知名攝影作家,生於上海,在歐洲生活和人文創作多年,在臺灣1995年推出《打開咖啡館的門》、《張耀咖啡地圖》,掀起咖啡文化風潮。視覺圖書的起始者,拿照相機的作家,在海內外出版圖文書籍幾十種。很多年前,偶遇雲南崇山峻嶺的古老茶樹,驚為天人,從此潛心研究舉世珍奇的古茶樹來龍去脈,分布狀況和採集搜尋,一做十年!使命完成覆蓋雲南四大茶區名寨古樹的茶葉標本系統,長久傳承。從困鹿山,西雙版納,臨滄冰島,到極邊之地騰衝的偏僻角落,進出雲南崎嶇山區行腳七,八萬公里,就為了跟活著的古老生命──大茶樹,相知相惜。本書是張耀封筆多年之後的第一本著作。代表作品《山外有山》《打開咖啡館的門》《咖啡地圖》《黑白巴黎》《彩色羅馬》《八百年在路上》《叫cafe的地方》《東京.雨.十三度∕上海77層樓》《百年夕陽紅》《巴黎的一天》《在奢華的盡頭》《托斯卡納的藍》《威尼斯進行式》相關著作:《山外有山(精裝)》《山外有山》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自序:亂雲飛渡,五十九棵大茶樹巋然不動活著的古老歲月——大茶樹PART 1 從思茅到無量山 九上困鹿山(九棵古茶樹)景古黃草壩春曉 (外寨二棵古茶樹)PART 2 依依不捨倚邦山(西雙版納勐臘)大樹林,最後的淨土(六棵古茶樹)麻櫟樹寨,臘新家的最高樹PART 3易武正山思緒萬千 麻黑,張家老爹的記憶(二棵/群古茶樹)PART 4蠻磚山雲霧四起瓦竜寨之深奧莫測曼林寨高遠,何家古茶樹PART 5 革登山的過眼煙雲直蚌寨子(三棵古茶樹)PART 6 渺渺布朗山,勐海老班章的牽掛,剪不斷理還亂( 三棵古茶樹)ART 7臨滄,從南美樹王到冰島寨,永德大雪山南美寨,喝出蒼茫(三棵古茶樹)冰島一日,外面數年永德大雪山 (兩棵古茶樹)PART 8昌寧,古樹巍然如山大窩塘地,翁老先生的古茶樹PART 9龍陵尋茶小田壩深藏崢嶸( 四棵古茶樹)PART 10騰衝,群山茫茫大好 大竹林,一個極邊之地的懸念(三棵古茶樹)雙坡千古茶樹,只有一面之緣大竹壩山水人家(四棵古茶樹)文家塘例外:彭家兩棵古茶樹馬頭山的古風(一棵古茶樹)花椒林,一個奇蹟隨時消失(一棵古茶樹)三岔河歲月蹉跎(一棵古茶樹)觀溝的三大翩翩君子(三棵古茶樹)灞外風雨,一棵樹八方來朝澡堂,封閉的山河故事 (四棵古茶樹)

商品規格

書名 / 59棵大茶樹呼喚: 十年不覺茶山夢
作者 / 張耀
簡介 / 59棵大茶樹呼喚: 十年不覺茶山夢:"'張耀封筆多年後首部茶山著作。困鹿山、西雙版納、臨滄冰島,到極邊之地騰衝的偏僻角落,進出雲南崎嶇山區行腳七、八萬公里,就為了跟活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9864595112
ISBN10 /
EAN / 9789864595112
誠品26碼 / 2682413358008
頁數 / 288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9x26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自序:亂雲飛渡,五十九棵古茶樹巋然不動

七月十八日傍晚,八點多了。
陽臺外面是歐陸的古老屋頂,遠山蒼茫,對面坡上的白色城堡還在夕陽中閃耀,毫無保留地宣示著世界級瑰寶的光芒。
它站在山崗高處不可一世,七、八個世紀了。這古城因它而富麗堂皇,幾百年沒有外來騎士侵入。看天上的浮雲,底邊已捲起黯淡的灰色。太陽正在下山,亮到再晚也要天黑的。
從未被攻克的大主教城堡會開燈,然後關燈,最終陷入黑暗。
直到明天拂曉,清晨第一道光芒照亮它的塔樓。

這就是時間威力,讓一切明亮,也讓一切沉入黑暗。
此刻,萬里之外的亞洲雲南,茫茫古六大茶山還是夜色無邊,還有三個小時,黎明就來了。
雲海深處的古茶樹將在拂曉醒來,像城堡塔頂一樣,迎來曙光。
它們也是世界的人文瑰寶,在西方,知道的人還不多。
地球是平的,星光下的倚邦古街,困鹿山上發芽的千年茶樹,跟維也納大教堂、巴黎聖母院,具有同樣世界意義。以後西方人也會上雲南老六山,在柏林和維也納沙龍品賞古樹茶。

在這個傍晚,開始動筆,完成想了十年的事,為我相遇相識,夢牽魂繞的古茶樹寫下一本書。
十年時間,在過去五、六本書都寫完了,如同我的黑白巴黎和絢彩的羅馬畫卷。
當年,初識雲南峻嶺的高聳茶樹,驚為天人,忍不住嘶喊分享,第一本茶書《山外有山》一氣呵成。
後來,年復一年浸潤古茶山,經歷曲折,有很多傳奇可寫,反而躊躇了,見識越多,敬畏越深。
普洱古茶樹,不是天上飄過的一朵白雲,而是我的整個天空。一個嘔心瀝血的志願。

熱愛古茶樹的開端,是天降之喜,過程是十多個春秋風塵僕僕,在滇西南茫茫山野攀峰越嶺,日夜出入邊遠小寨,艱苦尋覓……等到在案前坐下,打算書寫大茶樹的時候,窗外卻是一片歐洲的山水,處處是天主教的光芒。
空間上,相差上萬公里,精神上近在呎尺。

古城的每個鐘點,都敲響鐘聲,告訴人們這裡安寧,正常,上帝在俯瞰我們,什麼事都沒發生。
在雲南茶山上,天天這樣發生的,是早上寨裡的雞鳴,廚房農婦忙碌的聲音,窗外茶農在聊天,還有急急忙忙的摩托車聲,汽車聲,小孩的歡樂叫喊。
我曾經入迷世界主義的遠景,這個詞彙跟很多人講的全球化,並不是一回事。
全球化充滿了物質氣息,講的是買賣和流通方式。
世界主義講的是開闊的世界觀,視天下為己任的胸懷。
等到哪一天你覺得巴黎和倫敦、紐約發生的事,就像你家門口鄰居的事,就是世界主義了。
現在還不是,現在只是買巴黎、倫敦的奢侈品像在家門口一樣。

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空間的距離似乎被消滅了。
在古城步行橋上,聽得到很多國家的語言,包括內地方言,上海話很多,自信十足的中國人在歐洲各地響亮談笑,大把花錢,像一九九○年代的日本人一樣,雄心勃勃,似乎全世界都可以買回家去。
可惜,最寶貴的東西帶不回去。

在歐陸,你能呼吸到藍天的味道,空氣乾燥,在陽光裡手指一彈似有脆響。
阿爾卑斯山的針葉林乾爽清香,跟雲霧繚繞的雨林茶山不同,一個放鬆,閒散。另一個是密集的綠葉,懸掛野藤的古樹,水分和芬芳,籠罩而來。你要麼不喜歡,要麼心醉神迷,不想挪步。
歐洲的閒散,忙碌的亞洲人大部分欣賞不來,覺得悶。其實東方古人懂得優閒自在,不然,哪來堂堂千年的寫意山水,大卷書畫。還有空渺的禪宗境界,玄而又玄的茶道。
東方古人的精神深邃,象形文字更是神祕如畫。

雲南有處野生茶樹茂盛的山脈,就叫無量山;蒼山林海,被「無量」兩個字輕描淡寫,帶出寫不完的大自然縹緲,無法概括,無法描述。
古茶山的深廣,盡在其中。

初上茶山之時,驚嘆遍布山野的奇偉茶樹,有的直聳雲天,豈止是驚嘆?簡直石破天驚,完全傾倒!這是埋沒在深山老林裡的壯觀生命和人文奇蹟啊!
穿越千年朝你走來。
內心的澎湃,猶如三十年前第一次走進巴黎一條條無盡展開的石頭大道,看到威尼斯完美落日的海灣……這種鋪天蓋地的美,鬼斧天工的偉力淹沒一切,沒有可能思考,只有滌盪人心的巨大感動、嚮往。
那時,全雲南只有幾處地標性的茶王樹被保護,很少人談論古樹茶,更沒有純料概念。茶山的古村寨大都貧困僻塞,有的在開荒,砍樹毀林,許多地方無車無路。
看到舉世珍稀的古老茶樹資源流失,還有茶農的艱困生活,一天天夜不能寐。喝到古樹的茶更是醍醐灌頂,不是好喝舒坦,而是振聾發聵,滿目光芒。只有徹頭徹尾:五體投地。
我這輩子只崇拜兩樣東西,一個是至美之物,一個是歲月茫茫。古茶樹合二為一!
這還不是上天召喚,這輩子的命中註定嗎!
人生方向就此改變:以前是飛巴黎、維也納,接下來就飛西雙版納、臨滄、飛騰衝,上山,爬樹……大都會的象牙塔可以拋下,咖啡館的沉湎以後再想,接下來十年,我們全力以赴一個方向:大西南的如海蒼山︱︱古老茶寨。
第一步功課就是跋山涉水,遍訪滇中、滇南和西區廣大茶山,採集代表茶寨的古樹茶標本,包括土樣,葉樣,詳細拍照,記載茶源,出處細到農戶,最好收到一棵古樹的茶。希望一年年累積,形成系統。

在雲南各地尋覓古茶樹,蒐集單株茶的企劃由此而起,當初熱血沸騰,一路走來卻是艱難重重,其中遇到狂飆突起的古樹茶熱潮,更讓採集純料茶的堅持變得異常困難。
從驚喜、感動,到過程的困難、磨耗,吃苦耐勞都是基本,直至近乎咬牙切齒的執著、苦熬,有時覺得無論多少精力都不夠,古樹茶起飛帶來的巨變,人性扭曲,時時考驗你的理解力極限,你的情商極限,猶如一個巨磨,慢慢地把所有激情碾磨成意志,終得茶山十載。

幸好,我們第一年就全面鋪開:從寧洱的困鹿山,到西雙版納的易武,倚邦山大樹林;蠻磚的瓦竜,還踏上傳奇的革登山,進了眾人嚮往的老班章寨。
一年後,又向西北拓展,到了幾百公里外的臨滄、南美、冰島、昔歸寨……
如此廣泛涉足,並非有什麼神通,而是天時人和,也跟出發點有關,我們意在蒐集各山名寨的古樹茶範本,積累原始資料。覆蓋面廣才有意義。
直覺也告訴我們古茶樹的珍貴,蒐集的最好時間窗,也就這幾年。
當時走到各地村寨,茶農都張開手臂熱誠歡迎,茶款可以蓋房修宅,山頭上的古茶樹帶了你挑著採。
我們起步的二○一○年,眾多茶山還在沉寂之中,到處道路崎嶇,民風淳樸、好客。

二○一二年春,臨滄的冰島寨,昔歸村水暖鴨先知,聲勢鵲起。
到了一三年,古茶山炒作熱浪撲面而來,有的山頭,我們剛收了一二季茶,茶價就一飛沖天了。
看著茶山貧困令人揪心,面對一夜暴富,錢潮洶湧,更讓人憂心。如狂風席捲大小茶寨,現金推動的古樹茶狂熱,產生了無數的副作用。
沒有誰能在茶價連年暴漲的洪流裡保持理性,何況貧困已久的茶農。

如果一家農院進來三個茶老闆互相叫價,再想蒐集純料古樹茶,就難上加難了。跟茶農關係再鐵,出高價也就維持一、二年,情誼早晚耗盡,後續就難了。
無論你出多少價,農民仍然希望老樹小樹茶一起賣。跟你越是兄弟,越會這樣想。

許多人以為,這時就拼錢了,其實,要拼的是有多愛古樹茶。鍥而不捨這句話,你能說多久?
嘴上講講的就下山了,或開始混茶了。就算真愛,財務也還能支持,也要拼耐力,加上無窮的好脾氣。在版納的大部分茶寨,小樹茶還有臺地茶數量,都是當地古樹茶的幾倍,乃至十倍!而老茶樹,小茶樹常常混生一地,兩種鮮葉的差別細微,只有行家才能分別。
摻混小樹茶的風險每分鐘都有。

在臺灣茶界,恭稱茶師為「茶主人」,在山上堅守好茶,反而更要做得「茶奴隸」。
從頭到尾一刻不得鬆懈,從採摘、攤晾、殺青、晒乾,直到裝箱,都自己動手。在路上小旅館,睡覺也要放身邊,全程用可靠司機,上飛機也要帶著,茶箱當超重行李,隨飛機托運……
我們團隊五、六個人,整個茶季跑下來數千公里,那麼多寨子精挑細採,總共收穫二、三百公斤茶。別的茶老闆都笑我們太痴。
我們淡然,使命在身,古老茶樹乃世界瑰寶,人文奇蹟,花任何功夫都值得,殫精竭慮,也是自然。
這不算遠見,這算笨鳥先飛。
當然,這樣在品質上錙銖必較,早晚會得罪期望值越來越高的茶農兄弟,也是顯而易見的。
這些年茶山上高手不少,一山一寨,自有人採集更專精仔細。但連續多年,橫跨雲南四大茶區幾十個茶寨,蒐集大樹純料,哪怕一家只有幾斤,一棵樹幾百克散茶,也原汁原味保留,形成年分的譜系,同時拍攝數以萬計的專業圖片,蒐集枝葉、土樣標本……可能就沒什麼人在周圍出沒了。

這是一條艱辛之路,也是孤單之路,不是別人做不到,而是沒興趣。覺得這樣在每個寨子深挖是鑽牛角尖,得不償失。
我覺得蒐集古樹茶精益求精,鑽牛角尖是必然,這當中有偏愛,有偏執,甚至執迷不悟,沒有怎麼叫文人精神呢?
這也許要十幾年,甚至二十年後才看得到意義。
十幾二十年跨度,在經濟騰飛,一日千里的海峽兩岸,信的人不多。
我們遇到古茶樹如聞天籟,更得神佑幸運,見識一些曠世古樹之茶,這不是無緣無故的,我看它是天賦責任,不容半點差池。

幾年後,古樹茶熱潮狂飆,茶山上價格連翻數倍、數十倍,茶農暴富,大浪淘沙,再想入場就很難了。
開始,我們初生牛犢不怕虎,後來就靠認真和孜孜不倦變成識途之馬。等到茶山天翻地覆,團隊已完成一些茶寨積累,可以往深度發掘了。
二○一四年,古茶山各地都創出了破紀錄的茶價。
我們守住普洱標竿——老班章的古樹茶,採集小葉極品的困鹿山單棵茶,同時目光轉向相對冷僻的北部和極西部茶區。
在無量山的景谷黃草壩匯合,我們找到令人振奮的、偉然的古老茶樹。
最後幾年大收穫,集中在西部保山茶區的幾個縣,尤其是高黎貢山腳下的騰衝古村,遺世獨立或成群的大茶樹深藏雲霧之中,鮮為人知,少有炒作。
感恩上天,無意間聽到的一句話,把我們千里迢迢帶去那裡,這本書裡超過三分之一古茶樹都來自這片「極邊之地」。
雲南茶山的地域廣袤,超過全臺灣面積。加上山路彎曲,從南部版納老六山,到最西邊的騰衝,驅車兩天,路途超過一千公里。
踏遍雲南古茶山,合作的茶農數以百計。採集茶樣一年又一年,對古茶樹的認知越深,越明白不足,想要動筆寫書反而難了。

這十多年對古茶樹的執著,幾乎一種信仰。
這是我的此生注定,雖然茶山奔波,經歷很多世態炎涼,以前從沒這麼深地捲入過滾滾紅塵,到處一波三折,甚至蒼涼,但我還是要說,這是大確幸。
讓我回頭一百次,還是要上茶山!
這本書以五十九棵大茶樹為題,一棵棵頂天立地,都是這大確幸的一部分。
其分布在雲南四府九縣的千里山野上,有的隱身熱帶雨林,有的站在山岡高峯,暗藏在深谷,或平淡的農舍屋後,山溪水邊……在哪裡都風範卓然。
雖然久經摧殘,老枝崢嶸,往下紮根,往上發芽,百折不擾。
不是十年八年,而是數百年如一日。這樣的跨度,可以想像嗎?

人生短暫,一輩子幾十年,活到百歲就算人瑞,這些古茶樹的年齡別說千年,就算三、五百年,也來自明清兩朝,甚至直達遙遠的元宋……歷經無數苦難,自然風霜,還在年復一年,綻放新芽。
我十年前就寫過:有人採是珍貴茶葉,沒人採就是滿地落葉。
超然物外這句話,沒有更好的註解了。
有的樹一年四季照不到什麼陽光,依然貢獻,春天一來就吐出嫩芽。
錢來錢去,人慾橫流,它巋然不動,只會給予,落葉化成泥土,以後再來。
如此壯觀的輪迴,如此無聲無息。

跟五十九棵古樹的相遇,每個都是傳奇,有的甚至驚心動魄。大部分守護多年,個別的僅一面之緣,無茶,仍然此生難忘。
還有茶樹,偶得其茶,未見真容,想方設法也見不到,自然沒法收錄此書。有的有緣,有的無緣。

書中的古樹生世各異,有的備受尊崇,號稱「樹王」,茶葉貴比黃金,有的坎坷,還有的結局悲慘,有兩棵已經永別。還有幾棵生死難卜,未來不知。
在騰衝可排入前三位的一棵參天茶樹,因長勢太高,第一次見到剛被農家修剪致殘,斷手斷腳,兩、三年衰敗而死。
另一棵更慘,在鄭山花椒林,有兩層樓高,葉色明亮淺黃,長勢非常健壯。二年後,被外來的建築工當做林中雜木用推土機鏟斷、推倒,當地同事趕到現場,連茶樹主幹都很難辨認了。
景谷苦竹山,二○一七年見到最大兩棵茶樹,枝禿葉落,靠輸液搶救。
古樹命運多舛,讓人悵惘。

每年頭春,阿爾卑斯山上白雪消融,就想到收茶的季節來了。
萬里迢迢,飛回亞洲,直奔崎嶇的茶山。
雲裡霧裡就看到古茶樹站在那,年年挺拔。它注視著你,不管你萬里之外而來,還是剛從隔壁村子來的。
上茶山的頭幾年,最愛爬樹採茶,還爬過倚邦山麻櫟樹寨的最高茶樹。
那大樹高達十公尺,三五支粗幹,每根直聳雲天,山風一來搖晃不停,農民喊頭暈,換人再上,我還在樹頂採茶,太興奮了,顧不上頭暈。
這些年高樓住慣了,高樹沒爬過。忽得大自然恩寵,靠近藍天白雲,採下古茶樹的嫩芽,那是一片片天地精華,稀世的好茶。
我們做過什麼,可以這樣收穫?
爬在大樹上幾小時的陶醉,渾身被小蟲叮咬數百處,胸口紅腫一片,發燒,也不想吃消炎藥,怕影響試茶的口感。
那時,天天住在農家茅草屋做茶、晒茶,簡陋艱苦,每次上山都生病,依然樂此不疲。一年春秋二季,想到上茶山爬茶樹就興高采烈。
更艱鉅的是,在茶山被人圍著試茶,喝到頭暈想吐,都說古樹料,其實很多混茶、農殘。
一聽到別人講古樹茶,只能苦笑。
後來練成精了,不用喝,一出湯看黏稠感,就知道跟古樹有多遠了。
最後一次爬茶樹,是在騰衝壩外村,那裡有我們在保山的最大茶樹,巨高樹幹近十公尺。那天剛下雨,樹幹溼滑,我背相機上樹想拍下暮色氛圍,腳一滑從空中摔落,幸好最後抱到一根橫枝,才倖免受傷。
那時明白,再也不能爬大茶樹了。

這樣跟大山大樹廝混,摸爬滾打多年,我這個大都會文人,從拍攝世界之都,嗜好精緻設計,變成熱衷在雲南茶山攀爬,滿身泥土鑽進森林,尋覓古茶樹的野客。
到天黑,點了篝火煮茶喝,還在討教明天去哪個山頭繼續找古樹。
只能說,如痴如醉。

如今人在歐洲,茶山的痴迷依舊。
用鐵壺煮水沏茶,山林氣息撲鼻,思緒就跑去看蒼山雲海的古茶樹了。
坐在河邊咖啡座、遙望對岸哥德塔樓,會想到倚邦山大樹林的茅草屋頂,外面大雨裡面小雨,我們睡在屋頂晒棚裡,下面一角就是曹老奶奶的簡單床鋪,一塊硬板當床,一團薄薄的棉被取暖。
如此艱困,這位以前倚邦土司家的千金小姐,依然活得安詳,每天一早梳整頭髮,眼睛發亮,八十多歲還有照人的眼神。
想當年,她年少風華,山上山下,飛馬揚鞭,曾經何等風情。
現在就算虎落平陽,駝背了,人都站不直了,仍然不失風度,總是微笑著端詳上山的遠方來客、茶商。我們上山的時候,團隊雲南姑娘陪她講土話,老奶奶特別開心,有時還會拉開嗓子,唱一段梁山伯十八相送的舊戲。
這樣的老人,真是讓人淚流、鞠躬。
在古茶山上最難捨難分的人就兩、三個,一個曼拱的高金保老爹,一個是大樹林的曹奶奶。
她家的山頂上有一棵超高的老茶樹,十來公尺高的樹幹筆直上去,沒分枝,只有遙遠的頂上看到一層綠葉,飄在天空,只是仰望,我們從未採過上面的茶。
繼續仰望。
還有她家旁邊的二號小葉古茶樹。爬上去,樹叢裡滿是蛛網般的殘枝枯葉,但探出頭來,全樹披掛無數細密閃亮的碧玉茶芽。
大茶樹的深厚記憶,猶如天賜。任何距離無法改變。是緣分也是命。不知道何時修的?誰修的?認命就好。

十度春秋,茶山行程至少七、八萬公里,幾乎繞地球一圈了,回首往事如煙,有樹有人,無盡感恩。
一邊是山上的農民兄弟,長年累月相助,另一邊是從上海到臺北,遠至維也納,一眾支持讚許我們的茶友,海峽兩岸的事業夥伴,知己同仁,很多知音。
還有愛茶如痴,樂於奉獻的虹姐。
謝謝,沒有你們,這十年也許一事難成!

人,最難無我。
大樹如佛,一樹一世界,其中的深奧、廣大,就看我們有沒有那份安靜、悟性去感受了。
有時候它大慈大悲,風起雲湧。有時候心如鐵石,紋絲不動。
還是沒放下,才會想到分別。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張耀封筆多年後首部茶山著作。困鹿山、西雙版納、臨滄冰島,到極邊之地騰衝的偏僻角落,進出雲南崎嶇山區⾏腳七,八萬公⾥,就為了跟活著的古⽼⽣命──⼤茶樹,相知相惜。

大樹如佛,一樹一世界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