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旅程: 一張親子共乘的單程票, 一帖緩解家長擔心焦慮的良方 (男孩版 附寶貝兒子成長紀錄手冊 實用身高尺)
作者 | 邱巧凡 |
---|---|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成長旅程: 一張親子共乘的單程票, 一帖緩解家長擔心焦慮的良方 (男孩版 附寶貝兒子成長紀錄手冊 實用身高尺):孩子能夠長大、長高、長好,是每個父母最大的心願!★結合中 |
作者 | 邱巧凡 |
---|---|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成長旅程: 一張親子共乘的單程票, 一帖緩解家長擔心焦慮的良方 (男孩版 附寶貝兒子成長紀錄手冊 實用身高尺):孩子能夠長大、長高、長好,是每個父母最大的心願!★結合中 |
內容簡介 孩子能夠長大、長高、長好, 是每個父母最大的心願! ★結合中西醫觀點,關於孩子成長最完整的醫學知識之作 ★結合「寶貝成長紀錄手冊」與「身高尺」,親子一起參與成長過程 林奏延(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榮譽院長、前衛生福利部部長) 李宏昌(臺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前馬偕兒童醫院院長) 張恒鴻(前長庚醫療體系中醫副院長、中國醫藥大學前中醫學院院長、中西醫結合研究所所長) 楊賢鴻(前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主任、長庚大學中醫學系主任) 陳木榮(柚子小兒科診所院長、柚子醫師) 陳怡斌(前林口長庚醫院中醫婦科主治醫師、長庚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中西醫主治醫師) 邱培芳(家長) 專文推薦! 陳建宗(林口長庚醫院院長) 黃璟隆(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院長) 邱政洵(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 黃忠山(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院長) 黃禹仁(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副院長、美國史丹佛大學生殖醫學中心兼職臨床教授) 江東和(前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部長) 朱世明(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部長) 王昱程(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兒科部主任) 羅福松(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任) 丁瑋信(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任) 好好成長推薦! 醫學知識建立,親子一起做起 實用手冊量尺,精確記錄成長 有效率更正確,陪伴孩子茁壯 面對日益減少的新生兒人數,以及逐漸老年化的社會結構,台灣未來主人翁的健康守護與疾病防治更顯重要。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邱巧凡主治醫師,將自己的專業與臨床經驗彙集成書,將艱澀難懂的醫學知識,以臨床案例搭配生動的插畫,鉤織成淺顯易懂的圖文來呈現,解答家長們的擔憂,導正錯誤的網路迷思,讓兒童照護者知道如何正確辨識兒童生長發育異常,及早發現疾病初期的警訊,及早「正確就醫」。 本書更結合「寶貝成長記錄手冊」與「身高尺」,透過完整的成長紀錄,讓照護者與醫療團隊可以更精確地掌握孩子的生長,讓孩子也能親身參與整個過程,共同快樂成長。
作者介紹 邱巧凡/中西醫師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學術組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新竹東元綜合醫院—兒童內分泌科駐診醫師前中華民國中醫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學歷】長庚大學中醫學系雙主修醫學系—中西醫雙學士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專長】兒童及青春期生長發育評估、身材矮小、性早熟、兒童肥胖、兒童糖尿病、兒童甲狀腺及內分泌相關疾病
產品目錄 推薦序臨床用心,文筆流暢的兒童內分泌科衛教之作 ◎林奏延一起守護孩子們的健康 ◎李宏昌中西醫整合教育理念的最佳體現 ◎張恒鴻將中西整合醫學的觀念推廣到社會大眾 ◎楊賢鴻所有父母都受惠的一本書 ◎陳木榮每個病童,都是自己的孩子 ◎陳怡斌關於成長,這本書是您最好的選擇 ◎邱培芳自序成長,只有一次!CH1 從出生開始,幫寶貝兒子記錄生長• 踏出成功的第一步—正確測量很重要!• 量測出來,兒子這樣的「身高」正常嗎?• 量測出來,兒子這樣的「體重」正常嗎?• 兒童的成長是「動態」的過程:談生長指標持續監測的重要性!• 我的兒子以後會長多高:如何計算「遺傳身高」?CH2 家有嬌小兒• 究竟多矮才是矮呢?矮小的定義• 為什麼會矮小?• 看醫生前我可以先做好哪些準備呢?• 醫生可能安排哪些檢查呢?CH3 兒子胖胖的怎麼辦?• 究竟多胖才是胖呢?兒童過重與肥胖的定義• 為什麼會肥胖?• 肥胖是一種慢性病—兒童肥胖對孩子健康的長期影響• 什麼時候應該看醫生• 醫生可能安排哪些檢查呢?• 小時候胖不是胖?• 如何幫孩子做好體重管理、健康減重?• 兒童肥胖中醫觀點CH4 吾家有子初長成—兒子進入青春期了嗎?• 男孩青春期是如何啟動的?• 男孩的第二性徵包含哪些?• 男孩的第二性徵分期評估• 正常的發育年齡• 什麼是「性早熟」與「性晚熟」?• 為什麼會發生「性早熟」與「性晚熟」?• 什麼情況應該要看醫生?• 醫師可能會安排哪些檢查?• 性早熟的治療CH5 男孩生殖器常見問題• 蛋蛋的哀傷—隱睪症• 蛋蛋捉迷藏—伸縮性睪丸• 腹股溝疝氣• 我的兒子是否需要割包皮?• 埋藏陰莖• 陰莖短小CH6 男生也會長胸部—男性女乳症• 男性女乳症是什麼?• 為什麼會造成男性女乳症?• 病理性男性女乳症有哪些特徵?• 醫師可能會安排哪些檢查?• 男性女乳症如何治療CH7 環境荷爾蒙對男孩成長與健康的危害• 環境荷爾蒙是什麼?• 環境荷爾蒙哪裡來?• 環境荷爾蒙與日常的距離,比你想的還要近• 環境荷爾蒙對男孩有什麼影響?• 如何避免環境荷爾蒙的危害?• 上一代的環境荷爾蒙暴露,當心「禍延子孫」CH8 生長門診常見特殊檢查介紹• 骨齡• 性釋素刺激測驗• 生長激素刺激測驗• 腦部核磁共振檢查CH9 生長發育門診特殊藥物簡介• 生長激素• 性早熟針劑• 中藥的使用CH10 如何幫助兒子高人一等?• 了解正常生長節奏,從小記錄,充分掌握• 熟悉並充分落實「長高五要件」• 勿過食、忌妄補• 遇到生長疑惑—及時尋求「專業」協助• 看對科別—正確診斷與適切治療CH11 身高以外的事 • 生長異常可能是疾病的警訊• 矮小大部分不是病• 不良生活習慣除了會影響成長,還會導致未來成人許多疾病的發生• 身高不是唯一也不是一切CH11 家長與小朋友就診心路歷程分享• 畢業後的失落感 ◎Yang & Betty• 叫我葛格 ◎小寶媽媽• 一生一次的成長,不容忽視 ◎Juju & Joe
書名 / | 成長旅程: 一張親子共乘的單程票, 一帖緩解家長擔心焦慮的良方 (男孩版 附寶貝兒子成長紀錄手冊 實用身高尺) |
---|---|
作者 / | 邱巧凡 |
簡介 / | 成長旅程: 一張親子共乘的單程票, 一帖緩解家長擔心焦慮的良方 (男孩版 附寶貝兒子成長紀錄手冊 實用身高尺):孩子能夠長大、長高、長好,是每個父母最大的心願!★結合中 |
出版社 /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7262320 |
ISBN10 / | |
EAN / | 9786267262320 |
誠品26碼 / | 2682424117007 |
頁數 / | 248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5x21cm |
級別 / | N:無 |
提供維修 / | 無 |
推薦序 : 【推薦序】
臨床用心,文筆流暢的兒童內分泌科衛教之作
◎林奏延(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榮譽院長、前衛生福利部部長)
臺灣邁入少子化時代,除了小孩的生育、養育、教育,家長也更加重視兒童健康與疾病預防,促使臺灣兒科臨床醫療的品質日益提升。其中,「兒童生長發育」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藉由孩童過高、過矮、過胖、過瘦、性早熟等徵象的診斷與治療,達到兒童疾病預防的目的。
本書作者邱巧凡醫師是長庚體系完整栽培的兒科醫師。邱醫師畢業於長庚大學中醫學系雙主修醫學系,見實習期間表現優異,畢業當年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部住院醫師招募應徵者眾,邱醫師在眾多優秀應徵者中脫穎而出,雀屏中選。後續在長庚兒童醫院接受完整兒科專科醫師訓練。在取得兒科專科醫師資格後選擇兒童內分泌科訓練,並順利升任長庚兒童醫院主治醫師。
在邱醫師晉升主治醫師時,林口長庚醫院僅有兩位兒童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邱醫師配合長庚醫院政策,同時在基隆長庚、台北長庚、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林口長庚、新竹東元綜合醫院等五個縣市的醫院看診,並獲得多數病童與家長的認同,所以每個門診都門庭若市。
由於邱醫師在兒童內分泌科具豐富臨床經驗,本人主編《兒科常見疾病診療手冊》時,特別請邱醫師協助編寫〈身材矮小〉、〈性早熟〉、〈低血糖〉等章節。當時看過邱醫師擬的文稿後,被邱醫師在臨床的用心與流暢的文筆所感動,便鼓勵邱醫師著手編寫兒童內分泌科常見疾病的衛教書籍。很高興門診業務相當繁重的邱醫師,能夠撥冗整理豐富的臨床經驗,編寫如此完善的衛教書籍,故特地以此推薦序文表示對邱巧凡醫師的肯定與鼓勵。
一起守護孩子們的健康
◎李宏昌醫師(臺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前馬偕兒童醫院院長)
邱巧凡醫師在大學七年級西醫實習課程時,由於對兒科學深感興趣,當時特別申請到馬偕兒童醫院兒科部受訓,訓練過程認真優秀、充滿熱忱,更因此播下後續成為兒科醫師的種子。
十三年後,邱醫師已從當年稚嫩的實習醫學生成為獨當一面的長庚醫學中心兒童內分泌科主治醫師。在我擔任臺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的任內,邱醫師曾協助參與兒科醫師繼續教育課程的講授,第一次是2022年3月13日臺灣兒科醫學會「兒科繼續教育課程」【感染疾病之外,門診兒童常見問題搜密與攻略】「兒童常見內分泌生長發育問題」的講師。第二次是2023 年4月30日的【馬偕兒童醫院青少年全人健康照護研討會】「青少年的媒體使用」主題的講師。兩次的演講都讓我印象深刻,邱醫師善於化繁為簡,將艱澀難懂的醫學知識,以白話淺顯的方式呈現,搭配生動的演說,每次的演講都獲得聽眾熱烈的迴響。
兒科醫學會於1960年4月3日兒童節前夕成立,從成立之初每年約40萬名的新生兒,走過一甲子,如今臺灣每年出生人數只剩14萬。面對日益減少的新生兒人數,即將面臨的老人化社會結構,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健康守護與疾病防治更顯重要。
許多兒童疾病的警訊可從生長發育的異常出現端倪,現在人孩子生得少,對於兒童生長發育日益重視,邱醫師用心撰寫的《成長旅程—一張親子共乘的單程票,一帖緩解家長擔心焦慮的良方》,完整地陳述兒童成長階段常見的生長發育問題,依不同主題分章節就中西醫觀點陳述說明,用門診常見的臨床案例情境,以淺顯易懂的白話描述搭配插圖呈現,解答家長們的擔憂與導正錯誤的網路迷思,讓兒童照護者知道如何正確辨識兒童生長發育異常,及早發現疾病初期的警訊,及早「正確就醫」。
真心推薦《成長旅程—一張親子共乘的單程票,一帖緩解家長擔心焦慮的良方》給每一位兒童照護者,讓我們一起守護孩子們的健康。
中西醫整合教育理念的最佳體現
◎張恒鴻醫師(前長庚醫療體系中醫副院長、中國醫藥大學前中醫學院院長、中西醫結合研究所所長)
為落實中西整合醫療,長庚醫療體系於1996年設立中醫部,長庚大學亦於1998年招收第一屆中醫學系雙主修醫學系學生,是繼中國醫藥大學之後,國內第二所大學設置中醫學系雙主修醫學系。筆者有幸接受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的邀請,受聘為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醫院副院長,襄贊長庚醫療體系發展傳統中醫與現代醫學整合的相關規劃。
邱巧凡醫師是長庚大學中醫學系雙主修醫學系第五屆的優秀畢業生,在校修習四年中西醫基礎醫學課程之後,再進入醫院接受四年中西醫各科見習與實習訓練,目的在透過醫學中心嚴謹而有系統的臨床、教學與研究,讓中西整合醫療深植於每位醫學生心中。
邱醫師在入學前就曾見證許多親友受惠於中醫藥,因此在學期間就表現出對中西整合醫學的高度熱忱。她在大學四年級,也是基礎醫學課業最繁忙的階段,創辦「高中生中西醫學體驗營」,並擔任首屆總召集人,除了增進國人養生保健觀念外,也希望透過各行各業的青年才俊,協助發展中西整合醫療。這項營隊一直廣受歡迎,非常成功,並延續至今。本人當時代表院方全力支持,並對邱醫師推廣中西整合醫療的用心留下深刻印象。
長庚大學雙主修醫學生畢業後,仍須選擇在中醫或西醫部門分別接受完整的臨床訓練,以備未來能執行中西整合醫療。邱醫師在林口長庚醫學中心完成兒科專科醫師訓練,成為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並升任主治醫師,持續在醫學中心發展兒童生長中西整合醫療的臨床、教學與研究,可說是長庚體系中西醫整合教育理念的最佳體現。
筆者有感於邱醫師對孩童及其家庭的用心,謹以此序文表示對邱醫師的鼓勵與支持,並將此書推薦給所有擔心孩子生長發育的父母。
將中西整合醫學的觀念推廣到社會大眾
◎楊賢鴻醫師(前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主任、長庚大學中醫學系主任)
中醫藥經歷數千年的淬鍊,是老祖宗智慧與經驗的結晶。王創辦人永慶先生有感於中醫藥有其珍貴價值,應予以傳承,並結合現代醫學科技進一步研究,發展中西整合醫學,造福病患、回饋社會。長庚大學中醫學系於1997年經教育部核准進行籌設,1998年7月成立並招收第一屆學生,迄今已招收25屆。
本系教育目標是培養兼具傳統中醫與現代醫學知識之中西醫整合人才。藉由系統掌握中西醫理論與臨床技能,運用現代化科學知識和方法來研究發展中西醫學術,促進中醫現代化,以達成整合中西醫學之目標。
本書作者邱巧凡醫師是本系第五屆雙主修醫學系畢業生。邱醫師在學期間為協助宣傳本系對中西整合醫學的辦學理念,創立「高中生中西醫學體驗營」,藉由高中生到本系親身體驗中西醫雙主修課程,瞭解本系對於中西整合醫學教育的用心,並進一步將中西整合醫學的觀念推廣到社會大眾。
邱醫師在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實習期間,筆者時任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主任,對邱醫師認真的學習態度印象深刻。許多主治醫師對邱醫師的表現也稱讚有加,所以邱醫師在實習結束後取得「最佳實習醫師」及「書卷獎」的殊榮。
邱醫師善於整合所學中醫與西醫兒科學知識,以簡單話語為病患解說,並提供病患多元的醫療方式選擇,所以病患及家長評價較高,榮獲林口長庚醫院「服務優良人員」。此外,邱醫師自從住院醫師開始看診,至今每個門診都額滿,臨床業務相當繁忙。即使如此,邱醫師在晉升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治醫師後,仍進到本校臨床醫學研究所攻讀博士班,以深入研究兒童生長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由於邱巧凡醫師在中西整合醫學的用心與優越表現,本人以此序推薦邱醫師大作。
所有父母都受惠的一本書
◎陳木榮醫師(柚子小兒科診所院長、柚子醫師)
有個青春期的男孩子,因為早上起床的時候陰莖疼痛,被爸爸媽媽帶來診所做檢查。我現場看了一下孩子的陰莖,發現他的包皮前端開口過小,無法褪下包皮露出龜頭,加上進入青春期之後每天早上晨間充血勃起,包皮緊緊包覆拉扯陰莖,因而導致陰莖疼痛。
我現場解釋孩子的狀況時,媽媽開口問了一句話:「你的意思是正常人的陰莖不是這樣,是嗎?」當我正想進一步說明的時候,我發現媽媽的眼睛是看著爸爸的。我隱約感覺到,爸爸應該也是包莖,也是無法褪下包皮露出龜頭,也因此當孩子出現同樣狀況的時候,爸爸媽媽習以為常,認為大家都是一樣的,無法立刻發現孩子的問題。
關於男生女生的青春期,關於生殖器官,不具醫療相關背景的爸爸媽媽,的確沒有辦法了解的十分透徹,也因為這些都屬於個人隱私,自然不可能與他人有太多比較,爸爸媽媽似懂非懂,幾乎沒辦法給孩子一個完全正確的答案。
真心建議各位爸爸媽媽,細讀邱醫師的《成長旅程—一張親子共乘的單程票,一帖緩解家長擔心焦慮的良方》。
本書作者林口長庚醫院邱巧凡醫師,除了三年的兒科專科醫師訓練之外,還進一步完成了次專科訓練,取得兒童內分泌科與青少年醫學次專科證照。每當我把病人轉介給邱醫師,我都會說:「邱醫師在醫院專門看長太高、長不高、長太胖、養不胖,男生陰莖太短,女生胸部提早發育。」我知道這樣簡短的介紹沒辦法涵蓋邱醫師所有的看診項目,但是在門診當中,家屬擔心的事還真的以上面這些狀況居多。
邱醫師的門診非常難掛號,也因此網路上有在販賣邱醫師門診的黃牛票,我心裡常常想如果邱醫師能夠把腦袋裡的知識寫成一本書,讓更多家長都受惠,那應該可以幫助不少爸爸媽媽。
我的許願成真,邱醫師真的出書了,我要把邱醫師的這本書《成長旅程—一張親子共乘的單程票,一帖緩解家長擔心焦慮的良方》,推薦給全天下的爸爸媽媽。
每個病童,都是自己的孩子
◎陳怡斌醫師(前林口長庚醫院中醫婦科主治醫師、長庚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中西醫主治醫師)
親愛的老婆出書了!
邱巧凡醫師從取得西醫兒童專科醫師後開始看門診,或許因為視病如親加上兼具中西醫專業,醫院網路掛號就一直額滿,不論是基隆長庚、台北長庚、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林口長庚、新竹東元醫院,即使半夜用網路也很難加掛到一個月後的門診。看診時電話或現場要求加號源源不絕,造成門診護理師不少困擾。
因此,邱醫師決定花時間、用心寫書,希望藉此緩解家長焦慮。我既然不是兒科專業醫師,就以邱醫師賢內助的身分,向大家暴料邱醫師的養成過程。
據邱醫師家人及同學的說法, 邱醫師從小就是家長口中 「別人家的小孩」:沒補習、回家不念書卻總是考全校前幾名,美術、音樂也不落人後。除了高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 IQ),邱醫師更有超高情商(Emotional Quotient, EQ),即使病人再多、再忙再累,臉上總是掛著笑容,從不對病患或護理人員發脾氣,更不會惡言相向。
如此千年不遇的絕世女神,自然有許多人問我當年如何追到邱醫師。記得在2002年,當時邱醫師大學一年級,我為了參選長庚大學中醫學系學生會長,選前遍訪系上大一學弟妹尋求幹部,精通電腦軟體、網際網路的邱醫師獲選為系學生會的網路管理員,兼任 「會長夫人」,共同為繁雜的會務、系務努力。
此外,為了全面推廣中西整合醫學,於2006年創立「高中生中西醫學體驗營」,由邱醫師擔任首任總召,今年招收第18屆高中生學員,18年來總計帶著近1800位高中生體驗長庚大學中醫學系雙主修醫學系的課程內容與臨床醫療,期盼讓中西整合醫學的觀念能早日普及。
邱醫師的專業養成過程跟多數醫師一樣:畢業後進入醫學中心訓練西醫兒童專科醫師、接受次專科訓練並順利取得「兒童內分泌科專科醫師」資格,晉升主治醫師後就在醫學中心執行教學、臨床、研究的工作。不同的是,為了推廣兒科中西醫整合醫療,邱醫師出任中醫兒科醫學會祕書長,預計藉由專科醫學會舉辦中醫師在職教育訓練課程,與中醫師共同探討中西醫整合醫療。此外,邱醫師進入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研究性早熟的中西藥併用。
家庭方面,我們認識十年結婚,婚後兩年、四年迎接女兒、兒子。這幾年我們夫妻倆自己帶兩個小孩,理智線斷了又接、接了又斷,深深體會到為人父母的辛酸與苦楚。因此邱醫師常把病童當作自己的孩子在設想與照顧,對病童們的用心可謂無微不至。
平常省吃儉用的邱醫師最常上網購物的品項是用來鼓勵門診病童們的文具、玩具與禮物,曾經看邱醫師花了極大心思做功課,買內衣給媽媽病逝、單親爸爸獨自照顧的糖尿病初發育小女孩,買連續性血糖監測系統(CGMS) 給罹患癌症的糖尿病童,讓這些小朋友得到更適切的醫療照護。
邱醫師用了非常多的時間和心力來寫這本書,期盼能緩解家長的焦慮,並釐清坊間對兒童生長的誤解、避免健康食品與藥物的濫用。
最重要的是, 倘若家長看完本書後仍對孩子的生長有疑慮,建議家長尋求專業「兒童內分泌科專科醫師」診療,才能避免醫師誘發需求(Physician Induced Demand), 除了傷了荷包,更擔心影響孩子的健康。
一本書,造福更多家庭與孩子
◎邱培芳(家長)
孩子的成長是一趟單向旅程,無法折返,一旦啟程,就再也回不去了。
擔任教職多年,常常發現學生當中,總有些在群體中體型明顯和同學不一樣的孩子。有些國、高中男孩卻像小學生一般矮小,嗓音也明顯是稚嫩的童音;有些則是過度肥胖,除了體型圓潤,還隱約可見男性女乳般的胸型。
在察覺到這些孩子可能存在生長發育異常的情形時,我會請家長帶孩子就醫檢查,有些孩子因此發現疾病並獲得改善,有些卻是為時已晚。
我與邱巧凡醫師結緣應該有近十年之久了。
身為兩個男孩的母親,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一直留意他們的生長狀況。兩兄弟在國小階段體型略微圓潤,身高卻有些偏矮,當時便積極尋求專業協助,因而結識邱醫師。經過完整的評估檢查,邱醫師詳細為我們解說各項指標,確認孩子的生長發育皆在合理範圍內,只需要後天健康生活習慣的配合,並定期追蹤生長趨勢,應可發揮遺傳潛力,順利成長。
邱醫師耐心提醒孩子均衡飲食、規律運動與充足睡眠的重要性,兩兄弟面對醫師親切和藹的叮嚀,回家後自動自發地認真遵從醫囑。此後幾年也定期回診追蹤生長發育狀況,在兩兄弟的努力與邱醫師的仔細把關與照顧之下,目前兩兄弟的身高皆順利突破遺傳身高。
弟弟Jerry在升小六那年的暑假罹患第一型糖尿病,面對這突如其來陌生的疾病,我們雖然感到錯愕,卻沒有過度焦慮,或許是因為我們多年來和邱醫師建立起來的默契與信任感,Jerry和我很快地度過新發病的陣痛期,一起積極學習糖尿病相關知識,並遵從醫療團隊的指導,孩子在飲食與運動方面也能自律,我們很快步上軌道,發病至今近五年,Jerry在邱醫師的持續治療之下,穩健控糖。
一路走來,我們一直努力不讓生病影響Jerry的生活與求學,而邱醫師就是我們最強大的依靠。她除了在醫學專業上盡心盡力地守護孩子的健康,私底下還對每一位孩子關懷備至。記憶猶新就在去年五月,Jerry參加國中教育會考當天,我們很驚喜地收到邱醫師捎來加油打氣與祝福的簡訊,讓Jerry如虎添翼、信心大增,最後金榜題名,順利考取第一志願。真的很感謝邱醫師多年來持續以專業及熱忱陪伴、鼓勵著孩子成長!Jerry現在也以醫學為目標而努力,希望未來能像邱醫師一樣守護兒童的健康。
兼具教師與母親的雙重身分,讓我一向特別關注孩子的健康問題,對於孩子生長發育的狀況也異常敏銳。在育兒路上,我們身邊往往有熱心的親友,出於好意提供一些似是而非的建議與偏方,所幸有邱醫師的專業解說,幫助我釐清那些偏差的觀念,堅持依循正規的醫療方式,拒絕沒有科學依據的療法。
現在,邱醫師將男孩、女孩從出生到成年各個階段會遇到的問題做系統性的整理,分門別類詳述各種常見問題與解方,不但解答許多父母親心中的疑惑,也破除許多迷思。運用邱醫師兼具中、西醫師,兒童內分泌科醫師的多重專業,結合多年來的臨床經驗,從中醫與西醫雙重觀點,深入淺出地解說,相信是現代每位關注孩子生長的家長們,人人必備的育兒寶典!
誠懇推薦邱醫師這本《成長旅程—一張親子共乘的單程票,一帖緩解家長擔心焦慮的良方》給所有的爸爸媽媽們與兒童照護者! 在孩子成長的旅途中,人人手中都只握有一張單程票,一旦啟程,便一去不復返。希望所有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都能在具有正確育兒知識的照顧者,用心陪伴與關注之下,健康成長!
成長旅途中,出現任何異常與面臨任何困難,都能被及時發現,並正確尋求專業協助,順利解決問題,不留遺憾。這本書會是您最好的選擇!
自序 : 【自序】
成長,只有一次!
記憶猶新,2022年3月,有鹿文化張佳雯小姐帶著清秀帥氣的高一兒子到林口長庚醫院就診,主訴寫著常見的「長高」。當我認真地幫孩子做檢查,向媽媽說明,依據年齡、骨齡及各項生長指標,男孩的成長應已進入尾聲。雖然男孩的身高不差,但對多數家長而言,這樣的過程家長往往是聚精會神、引頸期盼、焦急萬分的。
但這位媽媽似乎若有所思,欲言又止。正當我心想,媽媽是否玻璃心碎,想著該如何給這對母子一些正能量時,媽媽脫口而出,說自己來自出版社,當天身負重任,前來邀請我寫一本關於兒童生長發育的書籍。當天的門診情節,至今仍歷歷在目,原來佳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男孩為了完成媽媽的任務,賣命演出,還讓醫師阿姨檢查第二性徵,現在回想起來,依然會心一笑。
近十年的看診經驗讓我深深體會現代家長對於孩子生長發育的關注與擔憂,這年頭帶孩子求診生長門診掛號並不容易,雙薪家庭照顧者與學童請假就診也有難處。而網路消息似是而非、真假難辨,各種商業行為滲透兒童生長領域,包含保健食品、中西藥品、甚至是標榜專看兒童生長、費用高昂但卻非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親自診療的自費診所也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往往讓爸爸媽媽們無所適從。
時常可見孩子生長發育狀況一切正常,但因為對檢查結果不了解或是錯誤認知,造成家長的過度擔憂,甚至要求不適切的治療。尚有孩子生長發育明顯異常,卻因為缺乏對疾病訊息的警覺,耽誤潛在疾病診斷與治療的黃金時期,因而遺憾終身。
兒童生長發育的異常,常常是長期照護失當或潛在疾病的冰山一角。《黃帝內經》有云「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我殷切期盼,能在孩子即將走偏,步上疾病歧途之前,能及時提醒家長與孩子步入正軌,阻止、預防疾病的發生。而正確照顧觀念的建立與知識的傳遞皆需要足夠的時間,絕非門診短短數分鐘內可以完成的。
有鑑於此,筆者多次透過參與各縣市政府校護在職教育訓練、校園家長親職教育、公共托育中心與社區衛教活動、醫院病友會等活動,將兒童生長發育異常等相關資訊傳達給家長、老師、校護等兒童照護者。每一次會後的Q&A 時間,總有許多家長、老師排隊詢問孩子們的種種狀況與擔心的問題。每一次的講座也都因此揪出幾位生長發育異常的孩童,常見如性早熟、身材矮小、肥胖等,讓這些孩子的問題及時被發現,適當轉介,及早就醫接受治療。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 是在新竹縣東元醫院舉辦的生長講座,一位國小一年級小女孩自己看到講座訊息,主動邀請爸爸媽媽參加,並在講座後發覺自己有性早熟的跡象,後續請爸爸媽媽帶到醫院,接受治療。
這些經驗讓我深深體會:醫學知識的傳達與觀念的建立,應該從小做起,且光靠單打獨鬥是微不足道的。謝謝有鹿文化讓我有機會將自己的專業與臨床經驗彙集成書,將艱澀難懂的醫學知識,以臨床案例搭配生動的插畫,鉤織成淺顯易懂的圖文來呈現,讓阿公阿嬤、爸爸媽媽與小朋友都可以一起親子共讀。
本書分別根據女孩、男孩養成過程中,從胎兒時期到青少年時期,生長發育過程可能面臨的問題,與應該注意的疾病警訊做介紹。再搭配精心設計、方便實用的「寶貝成長紀錄手冊」,以及「量完就知道要不要看醫生的身高尺」,希望透過完整的成長紀錄,讓照護者與醫療團隊可以更精確地掌握孩子的生長,也將實用的衛教內容分門別類編輯成冊,讓爸爸媽媽與小朋友們能隨時查閱。
「家長與小朋友就診心路歷程分享」章節,透過真實個案的生長歷程,由過來人現身說法,讓即將開啟成長旅程的小朋友或正在十字路口徬徨徘徊的爸爸媽媽們,能有所依循。文末「身高以外的事」篇章,提醒家長關注孩子生長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健康生活習慣與人生態度的養成。不應灌輸孩子身高就是一切、矮小就是弱勢的錯誤觀念,也不該一味拿身高給孩子壓力,而忽視孩子的其他優點,應留意無心話語無形中對孩子身心靈與人格發展造成的傷害與衝擊。
「成長,只有一次」。家長與醫療工作者,都應該用更有效率與更正確的方法,陪伴孩子成長。期盼《成長旅程—一張親子共乘的單程票,一帖緩解家長擔心焦慮的良方》能讓每位兒童健康守護者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錢,開心陪伴孩子共同成長茁壯,一起欣賞成長旅程沿途的美景,徜徉其中;而非披荊斬棘、膽戰心驚、體無完膚地闖過這趟旅程。與讀者共勉之。
內文 : 從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開始,寶寶便一天天地在成長茁壯。媽媽每次的產前檢查,婦產科醫師認真地透過超音波測量寶寶的頭臂長、頭橫徑、腹圍、股骨長度,估算著寶寶目前的體重,判斷寶寶的每一項生長指標,相較於正常相同妊娠週數寶寶的標準,是否有「過猶不及」。這樣仔細地記錄著胎兒的每一項生長指標,主要是因為胎兒生長指標的異常,常常反映出寶寶健康出現警訊。
在父母親的悉心照料下,寶寶呱呱墜地,脫離母體,被婦產科醫師抱到新生兒檢查台上,在初步的清潔與生命徵象評估後,護理師便會拿出測量工具,幫寶寶測量頭圍、身長以及體重。
寶寶出生當下的身型、體重大小,攸關著寶寶的健康、整體器官成熟度以及可能伴隨的疾病。寶寶出生後,生長指標的評估也是每一次健兒門診接受預防接種的必評項目。因為,生長指標是否正常,一定程度地反映著個體的健康狀態。
踏出成功的第一步—正確測量很重要!
各位爸爸、媽媽們若有帶孩子就診「兒童內分泌科成長門診」的經驗,想必一定會對診室內的「專業身高尺」印象深刻!
上述的故事情節,每一天在每一個生長門診不斷地上演著。一個正確的身高測量必須具備幾個條件,缺一不可:
●標準而精確的身高測量儀器
●專業的身高測量人員
●標準的測量姿勢
●正確的判讀
標準而精確的身高測量儀器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擁有標準的身高測量工具,是準確測量的第一步,而標準的身高測量器,必須有「精確的尺標」且在使用前應經過「校準」。
兩歲以下嬰幼兒,所使用的標準測量工具為「嬰兒身長計(infantometer)」。
兩歲以上能配合標準站立姿勢之孩童,則使用「身高測量計(stadiometer)」。
專業的身高測量人員
身高及身長的測量過程,有許多重要的關鍵步驟,關係著測量結果是否精確。受過專業訓練,有豐富經驗的身高測量人員,能在最短的時間,掌握關鍵的測量重點,「快、狠、準」地得到精確的測量結果。
標準的測量姿勢
受測者的姿勢是否標準,大大影響著測量的結果。重要關鍵如下:
●頭上不宜有任何髮飾或髮妝影響測量
●眼睛平視正前方
●不刻意抬頭、低頭
●不聳肩
●雙腳併攏、膝蓋打直
●足跟貼齊牆面
正確的判讀
測量人員應固定好受測者與垂直板,「雙眼平視尺標」,正確判讀尺標數值。
量測出來,兒子這樣的「身高」正常嗎?
孩子身高、體重是否正常,需參考「生長曲線圖」做判斷。(備註:《兒童健康手冊》有0至7歲的身高、體重與頭圍曲線圖可供參考。)
量測出來,兒子這樣的「體重」正常嗎?
兒童體重的判斷,須先認識「身體質量指數(BMI:Body Mass Index)」。兒童青少年的體重是否正常,必須對照BMI在同種族/性別/年齡的百分位。
身體質量指數BMI也有生長曲線圖,若BMI數值屬於過輕、過重、肥胖,家長應持續留意,並考慮就醫評估是否有相關疾病。
兒童的成長是「動態」的過程—談生長指標持續監測的重要性
相信有帶孩子就診兒童內分泌科或成長門診的爸爸媽媽們對一句話一定不陌生,那就是「再追蹤」!
上述案例告訴我們,一次的生長指標正常,無法代表孩子絕對健康正常。成長是動態的,「生長速度」絕對比「身高高矮」更能反映孩子的健康狀態。
邱醫師在門診常告訴家長:「可以長得矮,但絕對不能『長得慢』!」而要知道成長速度的快慢,長時間追蹤觀察是絕對必要的條件。
一般而言,幼兒稚園至國小男孩青春期開始前,成長速度為「一年4到6公分」。因此,學齡兒童若成長速度低於一年4公分,有可能孩子的健康亮起紅燈,家長須特別留意,建議就診「兒童內分泌科」進一步做檢查。
我的兒子以後會長多高—如何計算「遺傳身高」?
大家一定也很好奇,就診兒童內分泌科門診,為什麼還要詢問爸爸、媽媽的身高,甚至是媽媽的初經年齡、爸爸的青春期年齡?
這是因為孩子的成長與發育,有很大的機會受到爸爸、媽媽的遺傳影響。因此醫師會從爸爸、媽媽青壯年時期的身高,計算孩子的「遺傳身高」做為參考。
舉例來說,小雄的爸爸身高170公分,媽媽身高160公分,則小雄的遺傳身高為:
(170+160+11)/2=170.5公分
各位爸爸、媽媽們,可以趕緊動手算算看寶貝兒子的遺傳身高是多少喔!
最佳賣點 : 孩子能夠長大、長高、長好,
是每個父母最大的心願!
★結合中西醫觀點,關於孩子成長最完整的醫學知識之作
★結合「寶貝成長紀錄手冊」與「身高尺」,親子一起參與成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