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她力量: 國際女性當代藝術 | 誠品線上

存在.她力量: 國際女性當代藝術

作者 天趣藝術人生基金會有限公司
出版社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存在.她力量: 國際女性當代藝術:本書以六個主題,呈現來自全球數十個國家及地區的優秀女性藝術家的油畫、水墨、裝置、影像、多媒體合成、雕塑、新材料等過百件作品。通過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以六個主題,呈現來自全球數十個國家及地區的優秀女性藝術家的油畫、水墨、裝置、影像、多媒體合成、雕塑、新材料等過百件作品。通過跨國界、跨文化、跨年齡的優秀女藝術家極具個人特色的作品,探索她們在力量與表達間碰撞出的多元色彩與思考;呈現女性意識的吶喊,女性視角下對於當下社會文化或切身問題的省思,以及研究女性美學表現在當代藝術中的可能性。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天趣藝術人生基金會有限公司天趣藝術人生基金會是於2019年7月在香港正式成立的NGO慈善組織。秉持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懷抱「傳遞愛善美」的初心,天趣藝術人生基金會集結了一批本港、內地和國際知名的藝術精英,通過有效整合各界資源,積極回饋各類藝術公益事業,持續推動及完善「傑出藝術影響力」、「女性藝術影響力」、「青年藝術影響力」三大專項板塊,通過藝術策展、藝術頒獎禮、青年獎學金、藝術捐贈等公共慈善工作,弘揚中華文化、表彰卓越藝術貢獻者、提升女性藝術地位、培育優秀青年藝術人才。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別樣的存在/戴士和當代繆斯的「存在」/楊宜瑄念茲在茲:致敬她力量藝術尤為女子自立之基礎/馬思邈、翁柏詩、蔡浩華、吳浩雙、韋琪睿、柯佳昕虛實之間:她們的皺褶與蒼穹將邊緣化的「她者」聲音,轉為當代藝術世界的重要部分/周晉生生不息:大地與城市的生態詩學「存在•她力量」的女性藝術思潮/陳偉邦塑造心像:織物與裝配藝術這個國際展覽是「存在」的必須嗎?/黃梅新時代頌:穿越時空的影像對話我們必須繼續努力克服性別差距/薩賓娜•施耐德愛而不同:特殊展能藝術為女性藝術喝彩/郭楨總策展人後記 她力量的存在/張朱宇

商品規格

書名 / 存在.她力量: 國際女性當代藝術
作者 / 天趣藝術人生基金會有限公司
簡介 / 存在.她力量: 國際女性當代藝術:本書以六個主題,呈現來自全球數十個國家及地區的優秀女性藝術家的油畫、水墨、裝置、影像、多媒體合成、雕塑、新材料等過百件作品。通過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87689126
ISBN10 /
EAN / 9789887689126
誠品26碼 / 2682427529005
頁數 / 160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9.7X21X1.3CM,開數: 菊8開
級別 / N:無
重量(g) / 816
適用年齡 / 一般社會大眾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通過跨國界、跨文化、跨年齡的優秀女藝術家極具個人特色的作品,探索她們在力量與表達間碰撞出的多元色彩與思考;呈現女性意識的吶喊,女性視角下對於當下社會文化或切身問題的省思,以及研究女性美學表現在當代藝術中的可能性。

試閱文字

自序 : 別樣的存在

「存在」這個名字有意思。 不僅是說她的存在意義,而且是說她有她自己的、不同的力量的存在方式。在藝術天地,這股力量更多體現為她的魅力、吸引力。
女性作品有特別的魅力。—幅繪畫的作者是否女性,有時單看作品也能隱約猜出幾分。但那界線究竟何在?又很神秘,未必說得清整。比方珂勒惠支(Kathe Kollwitz)的版畫,比方「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作者,怎麼就女性了?
說清楚並不容易,但是這股「她力量」的「存在」,確實能量很大、很特別,她的存在不可能被別的力量所取代、不可能被化約掉。她存在,天地才完整,才豐厚。我佩服張朱宇博士的雄心和多年堅持的努力,以藝術作品展覽理論研討的多種方式,給這個古老的命題貢獻出饒有興味的新解。

戴士和

試閱文字

內文 : 當代繆斯的「存在」
「存在•她力量」策展總監
楊宜瑄博士

給予藝術家靈感的女神常被稱為繆斯,繆斯是希臘神話中的藝術與青春之神, 是女性獨特的創造力。幾個世紀以來,女性其實一直存在於藝術的殿堂中,然而卻大多不被重視。
縱觀藝術史,推動藝術浪潮派別的大師們絕大多數都是男性,從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或達文西、野獸派的馬諦斯,到超現實派的達利、印象派的莫內、普普藝術的安迪沃何等,人才輩出。
《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Why Have There Been No Great Women Artists ? ),研究女性藝術的歷史學家琳達•諾克林(Linda Nochlin)於上個世紀 70年代提出了以上研究觀點,諾克林注意到男權主導之下的社會情境,使得「偉大的女性藝術家」幾乎難以成立。繆斯女神們,早已成為藝術界中緘默的吉普賽遊牧民族,縱使有零星的曇花一現,也依舊難以持續。
其實不難理解,早期的女性即便才華洋溢,也會受到由男性架構的社會價值觀所影響,在家庭、社會中成為照顧者的角色,令其在藝術事業上無法投入更多的心力或者退而求其次,將創作當作興趣,而非一輩子應該奮鬥的目標。甘於附庸的心態,令女性的才華被忽略或是光芒被隱藏。成為偉大的藝術家的夢想似乎是更屬於男性的理想,對女性而言也太過沉重和遙遠。
即便在男女平等、社會風氣開放的現今,藝術市場也不可避免地忽略女性藝術家的存在價值。主流藝術市場上,女性藝術家參展數量和作品價格大幅落後於男性,這正是過去女性主義藝術,以及藝術市場分析中經常被討論的議題。市場對於男女藝術家資源的傾斜也存在偏向。經紀人或者投資者認為四五十歲是男性藝術家爬坡的巔峰,而對於同年齡段的女性藝術家則不免擔憂其可能因為照料家庭而中斷藝術的創作,或者產量減少,再不然認為可能是玩票性質的副業而不願意投注更多的資源培養。所以,整體的產業對於女性藝術家長期以來有著刻板的印象——並非去正視創作作品本身,更在乎背後的女性身份所帶來的種種考量。
幸運的是,在21 世紀的數位時代,不論在教育機會以及媒體管道上,女性所得到的資源和支持不亞於男性,大學高等學府的藝術文化相關科系,教室裡的女性比例甚至經常遠遠超過男性。這意味著已經有更多的女性投入藝術創作,女性藝術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