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都是我? 揮別傷人傷己的人際關係模式 | 誠品線上

Warum immer ich?

作者 Anselm Grün
出版社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為什麼都是我? 揮別傷人傷己的人際關係模式:本書介紹干擾我們與他人關係的六種機制,從全新的角度來檢視自己與他人的關係,這可以幫助我們去深入了解對方心裡的想法,以及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摩西(自卑情結)、該隱(排擠的負面情緒)、掃羅(霸凌與受害者情結)、眼中刺(投射問題)、醫治手枯萎的人(健康的人我界限)、浪子回頭(罪識感取代罪惡感)、法利賽人的被動式攻擊祈禱等,就是最實用、生動與貼近人心的人際關係經典劇本。在本書中,我們想介紹干擾我們與他人關係的六種機制,帶領讀者從全新的角度來檢視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當然,本書中所描寫的這些機制也揭露出別人的一些面向。這可以幫助我們去深入了解對方心裡的想法,以及為什麼與他們相處會如此困難。當我們透過信仰讓自我價值正常之後,人際關係自然會健康。基督宗教的靈修中含有許多心理學的智慧,而且它一向是一種有醫治力的靈修。耶穌來是為了醫治人,使人擺脫由這些妨礙生活的機制所形成的糾葛、羈絆,讓我們獲得自由。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吳信如 德國海德堡大學基督教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主修高齡靈性關顧與社區照顧網絡。現職為「南與北文化出版社」社長與總編輯,近年來也定期與古倫神父於德國明斯特史瓦札赫修道院開設有關靈修與企業靈性領導、情緒管理、自我覺察與靈命成長等心靈課程,並參與在社福機構的創意事工規劃與社工訓練課程等領域。古倫神父(Anselm Grün) 擔任德國明斯特史瓦札赫(Münsterschwarzach)聖本篤修道院的經濟管理人36年,負責管理修道院所屬二十多家公司行號與三百多名員工,他也是德國當代最知名的靈性導師。40年來他長期從事各方面的心靈輔導與陪伴,以聖本篤傅統的 「祈禱與工作」精神為基從,結合靈修醫治與深層心理學,透過「靈修與生命建造」的實務方法 ,在「悲傷與病痛關懷」、「長者心靈關顧」、「工作與領導」、「夢境與認識人我關係」訓練等方面,皆獲得德國教會、社會甚至商業界的尊敬與肯定,並因此在2007年獲得德國聯邦政府頒發的「十字功續勳章」,肯定他對社會心靈與價值領導所做的貢獻。譯者簡介鄭玉英 台大外文系畢,德國邁因茲大學筆譯碩士,現任兼職譯者及長榮大學翻譯系兼任講師。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引言第1章 罪惡感罪惡感是怎麼形成的?以健康的「罪識感」取代病態的「罪惡感」讓別人有罪惡感罪惡感與自我價值感罪惡感與情緒勒索罪惡感與濫用宗教信仰以心理治療的角度來處理罪惡感以聖經的教導來處理罪惡感以心理治療的角度來處理情緒勒索以聖經的教導來處理情緒勒索以心理治療的角度來處理濫用宗教信仰以聖經的教導來處理濫用宗教信仰小結第2章 被動式攻擊(或稱:壓抑式攻擊)用心理治療的角度來處理被動式攻擊聖經上的解決方法小結第3章 投射以心理治療的角度來面對投射機制聖經上的解決方法小結 第4章 自卑情結心理治療的解決方法聖經上的解決方式小結第5章 模糊不清且不當的人我界限:設定健康的界限以心理治療來面對界限問題聖經上的解決方法小結第6章 羞辱、傷害與受害者角色的循環機制以心理治療的解決方式來面對創傷聖經上的解決方式小結第7章 基督宗教的醫治途徑:寬恕、和好,以及健康的自我價值感-寬恕-和好-健康的自我價值感結語參考書目

商品規格

書名 / 為什麼都是我? 揮別傷人傷己的人際關係模式
作者 / Anselm Grün
簡介 / 為什麼都是我? 揮別傷人傷己的人際關係模式:本書介紹干擾我們與他人關係的六種機制,從全新的角度來檢視自己與他人的關係,這可以幫助我們去深入了解對方心裡的想法,以及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748896
ISBN10 /
EAN / 9789869748896
誠品26碼 / 2682421743001
頁數 / 232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3CM,開數: 25開
級別 / N:無
適用年齡 / 基督徒 一般社會大眾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介紹干擾我們與他人關係的六種機制,從全新的角度來檢視自己與他人的關係,這可以幫助我們去深入了解對方心裡的想法,以及為什麼與他們相處會如此困難。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