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貫珠 上 | 誠品線上

楞嚴貫珠 上

作者 金陵華山律學沙門 戒潤
出版社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楞嚴貫珠 上:《楞嚴貫珠集》者,述諸古疏於經文字珠之間,以便初學開蒙,俾易究竟自住三摩地也。修學《首楞嚴經》者眾,諸高僧大德解此經者亦眾。末學修學《首楞嚴經》過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楞嚴貫珠集》者,述諸古疏於經文字珠之間,以便初學開蒙,俾易究竟自住三摩地也。修學《首楞嚴經》者眾,諸高僧大德解此經者亦眾。末學修學《首楞嚴經》過程中略做比對,特推薦明戒潤律師及其所著《楞嚴貫珠》,當得「字字珠璣」四字矣。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明)金陵華山律學沙門 戒潤(1598~1655年)香雪戒潤,夷陵(湖北宜昌)陳氏子。名戒潤,字香雪。為隋智者大師之族裔。髫年依石頭、度門兩大師剃染,深歷禪源。受具於金陵寶華山三昧寂光律師門下,侍從輔弼,行化十八年。專習賢首教宗,後遍參名宿,精通經律,兼修淨土,尤善文詞,揮毫成韻。明崇禎十年丁丑(1637年)春戒時,三昧律師命弟子香雪律師給僧眾宣講《梵網經》。十六年癸未(1643年)春,師編撰《楞嚴貫珠》,稿登梨棗。弘光元年甲申(1644年),卓錫常州天寧寺,大弘律宗,一時門庭震鑠宇內,以律寺嘉名而增璨。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貫珠集卷第一貫珠集卷第二貫珠集卷第三貫珠集卷第四貫珠集卷第五

商品規格

書名 / 楞嚴貫珠 上
作者 / 金陵華山律學沙門 戒潤
簡介 / 楞嚴貫珠 上:《楞嚴貫珠集》者,述諸古疏於經文字珠之間,以便初學開蒙,俾易究竟自住三摩地也。修學《首楞嚴經》者眾,諸高僧大德解此經者亦眾。末學修學《首楞嚴經》過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296028
ISBN10 /
EAN / 9786267296028
誠品26碼 / 2682396744003
頁數 / 524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2.8CM,開數: 25開
級別 / N:無
適用年齡 / 一般社會大眾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修學《首楞嚴經》者眾,諸高僧大德解此經者亦眾。末學修學《首楞嚴經》過程中略做比對,特推薦明戒潤律師及其所著《楞嚴貫珠》,當得「字字珠璣」四字矣。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

《楞嚴貫珠集》者,述諸古疏於經文字珠之間,以便初學開蒙,俾易究竟自住三摩地也。
壬午夏,予輔千華老人,宣戒維揚之興教。新安朱復之氏,得聞梵王有入,因就石塔請說《楞嚴》。恒善師兄為主持,楊內美鹽台,梁飲光諸君子為大護。
既成法愛,起予筆舌,發宣真實圓通。予時汗顏謂曰:昔我雪浪恩翁,辯才冠世人。問經注。師曰:和尚不通文理焉得注經。矧予摸象未遑,安能按其《楞嚴》海印通明後世哉?
因憶髫年業二楞嚴吳楚,石頭、度門兩先大師時閱諸家注疏,所見無非矣。既歷寒暑,參討五七年餘,方能入遊其室,所見無非全經。即今饒舌二十有年來,一義一章猶然出乎先師之口授。頗就諸解編輯而損益之,直順本文一氣讀下,名曰貫珠。但使三摩提真似皎然,謬當標指以擊蒙,非唯一時答響也矣。癸未春稿登梨棗。
所集諸疏,正脈十五,諸解十四,師授十一,而逐章正文貫竟。或引證辯難,或廣略發揮。每段圓相在前,科目在後,以便觀者取捨有條。此予貫珠集之作也。
如此或問本經一貫之義,曰:楞嚴究竟唯一常住真心。行布造橋,則依三無漏學。若審應機圓妙,姑拈真妄定門,四義貫之。
尊者首以嚴戒誤墮為起教之端,佛示一切眾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諸妄想者,經中徵心辯見四科,七大忽生結元,二十五圓通門,五十五位修證路,七趣情想,五陰魔邪。凡聖始終不出五蘊色心妄想。「想」曰融通妄想,「行」曰幽隱妄想,「識」曰微細精想。此諸妄想,乃大定所破之惑妄一貫也,妄習非大定莫破。
經中見道標云,有三摩提;修道標云,妙三摩提;證道標云,真三摩地等,即能破惑習之大定一貫也,修定必依門入。
尊者首恨多聞而問定方便,佛敕二十五聖各陳圓通。觀音自陳耳門,曰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文殊選曰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如是耳門金剛三昧圓照法界,乃修定之方便妙門一貫也,有修必有證。
尊者首望十方如來,得成菩提為請佛標真後所示如來藏性等名,乃至經畢結勸文中,汝應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如教行道,直成菩提無復魔孽。夫曰菩提涅槃,總攝定門,修斷所證之真心一貫也。
此四一貫中,信圓教、解圓理、入圓定、斷圓惑、修圓行、證圓果,莫不由於戒、定、慧,因超於妙莊嚴路。
而經文斥妄居多者,由眾生一念晦昧,將如來藏性迷成十八界。固不知其六塵是根影,六識又是塵影,六根妙性是萬物之實身,萬物乃根性之幻影。而重玄極妙之真心,不離見色聞聲之常性,反認至虛之識心,全昧至實之根性。
佛就尊者眼根指出輾轉通貫萬法,仍令圓悟萬有總一如來藏性,使人人先悟楞嚴妙理,後入耳根圓通。斥妄,則決定不用見聞幻翳之識心;標真,則直示修證了義之根性。就菩提路到涅槃家,豈非顛倒不生。斯則如來真三摩地之旨哉!
經文前半全談藏性,所以開發圓通;後半全說圓通,所以修證藏性。始焉,將咒往護;終焉,校咒勸持,顯密雙敷,律常並究,雄文十卷,一線穿珠。理貫事,而義貫文,織錦貫花。未足為喻。
所冀來哲熟背本文,而得旨則解,為贅疣脫。或本文熟而一覽貫珠,必獲與十方如來諸大菩薩自住三摩地矣。予布此以酬法乳,報冤親於無上菩提,肯避破句讀經,與夫缽盂安柄之過也歟。
時崇禎十七年四月浴佛日 楚峽州釋戒潤和南 書於本山千華社之文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