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長の泣けちゃうお説教: 法廷は涙でかすむ
作者 | 長嶺超輝 |
---|---|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那些案件, 如果能遇見這樣的法官: 正義之後、審判之外的法庭人情故事:新聞媒體報導的誇張案件、無法接受的傻眼判決,相信你我都曾經有「要是我一定這樣判」的念頭掃過腦海 |
作者 | 長嶺超輝 |
---|---|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那些案件, 如果能遇見這樣的法官: 正義之後、審判之外的法庭人情故事:新聞媒體報導的誇張案件、無法接受的傻眼判決,相信你我都曾經有「要是我一定這樣判」的念頭掃過腦海 |
內容簡介 新聞媒體報導的誇張案件、無法接受的傻眼判決, 相信你我都曾經有「要是我一定這樣判」的念頭掃過腦海。 那些不為看熱鬧路人所知的案件背景,會如何影響法官的判決? 除了非黑即白的界線,審判是否能成為被告重啟人生的轉機? 在日本法官給人冷漠、低調又嚴肅的形象, 事實上,現行制度讓法官必須審理越多案件才越有機會升遷, 於是審理案件淪為像是流水線作業般,冷淡地處理一件又一件的案子。 難道,審判一定得落入這樣的模式嗎? 然而,有一群法官以溫柔且堅定的意志,思量當事人的過去、現在、未來, 善盡職責實現法律精神,也展現正義的豐富樣貌及可能性。 「異類」法官敲下改變未來的法槌, 法庭旁聽者感動見證,重啟人生的睿智審判 ■「不給別人添麻煩」的美德,也可能變成「詛咒」 福岡縣內某獨棟平房發生火災,救出八十歲的男性住戶,所幸並無生命危險。 他在醫院恢復了意識,對著妻子嚎啕大哭,「對不起……我沒死成……」 原來,縱火的人就是因病在家療養的老翁。 臥病在床要人照料的生活,日日磨損著他的自尊心和意志, 犯下重大罪行的他,本應該被判三年懲役刑…… ■從母親到女兒,跨越世代的「悲劇連鎖」 母親及繼父逼迫女兒在約一年的期間內從事幾十次性交易, 「付不出瓦斯費都是妳害的,快點去賺錢。」 「我以前也做過援交,這種事沒什麼大不了的。」 「我也是十幾歲時就做援交。如果不給錢,媽媽就會對爸爸施暴。」 難堪的往事當作犯罪的理由,麻木不仁的態度讓平時冷靜的法官大聲質問…… 記錄那些不倚仗司法權威,認真面對被告的法律守門人, 看他們如何深入探究犯罪背後的悲傷隱情,撼動心弦的真實審判故事!
作者介紹 長嶺超輝 Nagamine Masaki 現為自由作家與出版顧問。1975年出生於長崎。九州大學法學院畢業後,於恩師的建議下參加律師資格考試,但因連續七年落榜而決定死心,前往東京另謀發展。出道作《法官不吐不快的內心話》在日本總銷量超過30萬冊,成名後不僅透過電視節目與報紙、雜誌、網路等媒體,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向大眾解說法律與審判的魅力,並且努力寫作推出許多作品,本書是第14本著作。除此之外也積極展開出版支援活動,為想寫書的人與出版社編輯牽線搭橋。
產品目錄 「審判他人之人」所下的三十個睿智判決――序言 1 你可以抬頭挺胸地活下去。你太過於不想給別人添麻煩了。 2 人間還是有溫情的。請你試著多信任別人一點。 3 這場審判,並非只是審理你的罪。 4 如果不能回應妻子以及其他人的期待,你就不配當個男人了。 5 你要過正常的生活,人生才有希望。請你在明年春天重新出發。 6 不可以再犯了。妳要加油喔。 7 要不要帶女兒去公園玩,跟許久不見的她說說話…… 8 只要你不忘記此刻的感覺,就一定能夠洗心革面、改過自新。 9 請你們試著舉出兒子的三個長處或優點。 10 要面對現實應該很不容易。不過,請你想一想,有什麼是自己能做的事。 11 下回有可能換妳被拋棄。 12 在她的世界裡,妳是她唯一的媽媽啊。 13 有人願意等你。請你今後好好重新做人。 14 妳應該有著能比別人更加努力的才能。 15 請妳在回程的電車裡,跟父親好好聊一聊喔。 16 我個人並不是不同情你……請你好好加油。 17 以前我也曾經很沉迷柏青哥……你也一樣,只能靠自己的意志力戒掉了。 18 昨晚下了雪,賣石頭烤地瓜的老伯拉著攤子走過來…… 19 你有回應送你「人生」二字的那個人的心意嗎…… 20 相信一定能讓你們明白,為什麼你們的反省之詞無法打動人心。 21 世上還有許多人面臨同樣的境遇與煩惱。 22 看來你欠缺這種再簡單不過的常識呢。 23 我也有你罹患的其中一種病。請你不要輸給疾病。 24 孩子是妳的所有物嗎?他是整個社會的寶貝吧? 25 你不都是靠競賽馬賺來的錢過活的嗎? 26 遭到逮捕還上了法庭,當然一點也不帥吧。 27 就算被人稱讚或感謝,那也不是真的肯定你。 28 家犬也是區域社會的一分子。如果妳真的愛狗…… 29 接下來別再說這句話了好嗎。別用方便的遁辭逃避…… 30 畢竟我的工作,就是不讓你再次犯罪。
書名 / | 那些案件, 如果能遇見這樣的法官: 正義之後、審判之外的法庭人情故事 |
---|---|
作者 / | 長嶺超輝 |
簡介 / | 那些案件, 如果能遇見這樣的法官: 正義之後、審判之外的法庭人情故事:新聞媒體報導的誇張案件、無法接受的傻眼判決,相信你我都曾經有「要是我一定這樣判」的念頭掃過腦海 |
出版社 /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3796676 |
ISBN10 / | |
EAN / | 9786263796676 |
誠品26碼 / | 2682686697002 |
頁數 / | 192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7X21X1.2CM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審判他人之人」所下的三十個睿智判決――序言
■充滿魅力的法官是存在的
人生會發生什麼事,誰也料想不到。假如有一天,自己誤入歧途犯下罪過,或是因什麼誤會而被警察逮捕、遭檢察官起訴時……我的心裡有「想給這個人審判!」的法官人選。
實際上被告是無法選擇法官的,所以這是個無法實現的願望。不過,世上確實存在著具備看穿事物本質的智慧,並且能用真心實意的話語開導被告,引導對方走向美好人生的法官。
藉由真實案件與法庭上的對話,將這類「想給他審判的法官」不為人知的魅力傳播出去,是這本書的任務。
我不僅在日本各地旁聽了三千多個案件的審理,而且平時就很關注與審判有關的新聞報導,因此敢自信滿滿地說,本書的內容絕對是真材實料,能讓各位感受到那些法官的魅力。
■印象不深的法院,以及看不到臉的法官
法官是大家都很熟悉、就連小學生都知道的職業。不過,在日本卻找不到長相與姓名廣為人知的法官。
說起在電視上看到法官的機會,頂多就是新聞節目所播放的、審判開始前短短幾秒鐘的畫面吧。而且出現在畫面上的法官,猶如民間工藝裝飾品一般目不斜視,一動也不動。
這是因為在日本,電視臺的攝影師只准在開庭前的兩分鐘內,將法官靜止不動的景象錄影下來,讓人不禁想吐槽:「既然畫面裡的人一動也不動,幹麻不乾脆拍照就好了?」
從法官的角度來說,他們似乎也希望保持低調,不為社會大眾所認識。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法官都是嚴肅地解決案件,完全不會多說與判決無關的話。這是因為不將自己的個性展現出來,比較能保持神祕感與權威。
此外,法官也是一份有可能因自己做出的判決而招人怨恨的工作,所以他們往往覺得增加知名度對自己沒有好處。
但也因為如此,日本的法院沒什麼存在感,於是社會才會容易形成這樣的氛圍:把遭警察逮捕的嫌疑犯當作真正的犯人對待,忽視當事人的解釋,一味地批評譴責嫌疑犯,等到審判終於開始時卻早就把這起案件忘得一乾二淨,轉而關注新發生的其他新聞。
■法院裡獲得好評的法官
絕大多數的法官都不太會認真聆聽被告說的話。此外,不知是否因為我們一般人鮮少關心審判,導致法官在審理時懈怠了,就連訊問都只是走個過場。與被告或案件有關的特殊情事,法官往往嫌麻煩而視若無睹,直接套用近期的判例做出判決。
這是因為在日本,法官若是越快處理完自己負責的眾多案件,就越容易升遷。不會累積該處理的案件,又能比別人解決更多案件的能幹法官,獲得的評價越高。
不過,除非任何案子都套用固定的模式去處理,否則是消化不完案件量的。如果審判套用固定的模式,就能在判決出來之前進行一定程度的預測,因此辯護人或檢察官容易在事前採取對策。
事實上,如果要法官深入瞭解案件相關人士的心情是會沒完沒了的。假如每次寫判決文時都要投入自己的感情,可是會浪費不少時間與勞力的。所以,越能像流水線作業一樣冷淡地處理一件又一件案子的法官,越能獲得「優秀」的評價。
但是,如果真那麼講求套用過去的模式進行審判,那麼把案件交給AI(人工智慧)審理,豈不是比人還要快速又正確嗎?
■「由人審判人」的法庭之作用
在法院的法庭審判人的,既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也不是能夠分析大數據的AI,而是活生生的「人」。對於身為「審判他人之人」的法官,我們應該期待他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我想透過這本書介紹的是,「連做出判決後的情形都納入考量的法官」。
因為我期待這種把自己的升遷暫放一邊,為了維護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和平而天天面對審判的法官,能夠消除現代那股不安定的氛圍,支撐未來那個充滿希望的日本社會。
這樣的法官並不倚仗司法權威,而是以一個活生生的「人」之立場,在對等關係下與被告面對面。他們會深入探究犯罪背後的悲傷隱情,也會試著體會當事人的心情。
這是因為,他們希望眼前那位接受審判的被告能夠真心反省,將來再度回歸社會後,能夠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
在審理犯罪的法庭上,以被告與法官這層關係相遇,也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珍貴的「緣分」。因此,這類法官一直很努力在容許範圍內,盡可能與被告建立深入的關係。
可惜,日本的法院並無高度肯定這類法官、起用他們擔任重要職位的制度。如果在做出判決之前費時費力去思考該如何引導被告深刻反省、要說什麼才能打動被告的心,並且花時間聆聽被告的說詞,這樣就沒辦法快速地解決案件了。
所以,日本才會發生這種不合理的現象:法官越是認真考量被告的未來,法院進行人事考核時對他反而越不利。
就是出於這個原因,我才想讓各位更加認識這些把司法機關的內部評價擺到一邊,盡量以減少未來的犯罪為優先考量的法官。
■刻意以法官為「主角」
當然,負責協助「犯罪者未來能夠回歸社會,不再犯罪」這種事的人不只法官一個。
.在犯罪者重回正軌的過程中定期訪視的保護司或保護觀察官(譯註:相當於我國的觀護人。保護司與保護觀察官皆為國家公務員,不過前者屬於志工性質,無薪俸。)
.在犯罪者找到住處或工作之前,照顧其生活的更生保護設施
.專門協助戒除非法藥物、庇護有前科者的DARC(戒毒中心)
.積極僱用有前科者到自家公司任職的協力雇主
……等等,我非常清楚各個領域都有許多專家與專業機構,不過本書特別以「法官」為主題。這是因為,能夠為誤入歧途的犯罪者製造機會,讓他們重回正軌改過自新的地方正是「法庭」。
不光是原諒犯罪者的罪過,犯罪者當然也要接受嚴厲的處罰。不過,法官必須負起責任向被告說明,給予這個懲罰的根據為何,讓對方心甘情願地接受。因為被告若是無法理解並接受嚴厲的處罰,那麼他不僅不會深刻反省,還有可能加深他對社會的恨意。這樣一來反而會增加社會不安。
■法官也「默默地」維護日本的治安
長久以來大家都說日本是「治安很好的國家」。若比較各國的犯罪發生件數,這麼說的確沒錯吧。但是,日本國內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自國外湧入日本的外國人人數也是前所未有的多。今後的時代社會籠罩著些許不安氛圍,無法保證日本永遠都會是「治安很好的國家」。
因此本書要為各位介紹,那些在法官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不辭辛勞地幫助犯罪者改過自新,並以司法人員的身分,努力守護日本社會讓你我能夠安心生活的偉大法官。
我想讓你知道這項事實:縱使你在今後的人生中,無論做什麼選擇全都事與願違,被逼到快要犯罪的地步,日本的法院還是有這樣的法官。
人間還是有溫情的。接下來就與你分享,在這個不穩定又嚴苛的時代下,現代社會中因為各種緣故而誤入歧途的人們所犯下的竊盜、詐欺、藥物犯罪等「三十項罪行」,以及法官對此做出的「三十個睿智判決」。
內文 : 〔P003〕
「審判他人之人」所下的三十個睿智判決――序言
■充滿魅力的法官是存在的
人生會發生什麼事,誰也料想不到。假如有一天,自己誤入歧途犯下罪過,或是因什麼誤會而被警察逮捕、遭檢察官起訴時……我的心裡有「想給這個人審判!」的法官人選。
實際上被告是無法選擇法官的,所以這是個無法實現的願望。不過,世上確實存在著具備看穿事物本質的智慧,並且能用真心實意的話語開導被告,引導對方走向美好人生的法官。
藉由真實案件與法庭上的對話,將這類「想給他審判的法官」不為人知的魅力傳播出去,是這本書的任務。
我不僅在日本各地旁聽了三千多個案件的審理,而且平時就很關注與審判有關的新聞報導,因此敢自信滿滿地說,本書的內容絕對是真材實料,能讓各位感受到那些法官的魅力。
■印象不深的法院,以及看不到臉的法官
法官是大家都很熟悉、就連小學生都知道的職業。不過,在日本卻找不到長相與姓名廣為人知的法官。
說起在電視上看到法官的機會,頂多就是新聞節目所播放的、審判開始前短短幾秒鐘的畫面吧。而且出現在畫面上的法官,猶如民間工藝裝飾品一般目不斜視,一動也不動。
這是因為在日本,電視臺的攝影師只准在開庭前的兩分鐘內,將法官靜止不動的景象錄影下來,讓人不禁想吐槽:「既然畫面裡的人一動也不動,幹麻不乾脆拍照就好了?」
從法官的角度來說,他們似乎也希望保持低調,不為社會大眾所認識。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法官都是嚴肅地解決案件,完全不會多說與判決無關的話。這是因為不將自己的個性展現出來,比較能保持神祕感與權威。
此外,法官也是一份有可能因自己做出的判決而招人怨恨的工作,所以他們往往覺得增加知名度對自己沒有好處。
但也因為如此,日本的法院沒什麼存在感,於是社會才會容易形成這樣的氛圍:把遭警察逮捕的嫌疑犯當作真正的犯人對待,忽視當事人的解釋,一味地批評譴責嫌疑犯,等到審判終於開始時卻早就把這起案件忘得一乾二淨,轉而關注新發生的其他新聞。
■法院裡獲得好評的法官
絕大多數的法官都不太會認真聆聽被告說的話。此外,不知是否因為我們一般人鮮少關心審判,導致法官在審理時懈怠了,就連訊問都只是走個過場。與被告或案件有關的特殊情事,法官往往嫌麻煩而視若無睹,直接套用近期的判例做出判決。
這是因為在日本,法官若是越快處理完自己負責的眾多案件,就越容易升遷。不會累積該處理的案件,又能比別人解決更多案件的能幹法官,獲得的評價越高。
不過,除非任何案子都套用固定的模式去處理,否則是消化不完案件量的。如果審判套用固定的模式,就能在判決出來之前進行一定程度的預測,因此辯護人或檢察官容易在事前採取對策。
事實上,如果要法官深入瞭解案件相關人士的心情是會沒完沒了的。假如每次寫判決文時都要投入自己的感情,可是會浪費不少時間與勞力的。所以,越能像流水線作業一樣冷淡地處理一件又一件案子的法官,越能獲得「優秀」的評價。
但是,如果真那麼講求套用過去的模式進行審判,那麼把案件交給AI(人工智慧)審理,豈不是比人還要快速又正確嗎?
■「由人審判人」的法庭之作用
在法院的法庭審判人的,既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也不是能夠分析大數據的AI,而是活生生的「人」。對於身為「審判他人之人」的法官,我們應該期待他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我想透過這本書介紹的是,「連做出判決後的情形都納入考量的法官」。
因為我期待這種把自己的升遷暫放一邊,為了維護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和平而天天面對審判的法官,能夠消除現代那股不安定的氛圍,支撐未來那個充滿希望的日本社會。
這樣的法官並不倚仗司法權威,而是以一個活生生的「人」之立場,在對等關係下與被告面對面。他們會深入探究犯罪背後的悲傷隱情,也會試著體會當事人的心情。
這是因為,他們希望眼前那位接受審判的被告能夠真心反省,將來再度回歸社會後,能夠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
在審理犯罪的法庭上,以被告與法官這層關係相遇,也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珍貴的「緣分」。因此,這類法官一直很努力在容許範圍內,盡可能與被告建立深入的關係。
可惜,日本的法院並無高度肯定這類法官、起用他們擔任重要職位的制度。如果在做出判決之前費時費力去思考該如何引導被告深刻反省、要說什麼才能打動被告的心,並且花時間聆聽被告的說詞,這樣就沒辦法快速地解決案件了。
所以,日本才會發生這種不合理的現象:法官越是認真考量被告的未來,法院進行人事考核時對他反而越不利。
就是出於這個原因,我才想讓各位更加認識這些把司法機關的內部評價擺到一邊,盡量以減少未來的犯罪為優先考量的法官。
■刻意以法官為「主角」
當然,負責協助「犯罪者未來能夠回歸社會,不再犯罪」這種事的人不只法官一個。
.在犯罪者重回正軌的過程中定期訪視的保護司或保護觀察官(譯註:相當於我國的觀護人。保護司與保護觀察官皆為國家公務員,不過前者屬於志工性質,無薪俸。)
.在犯罪者找到住處或工作之前,照顧其生活的更生保護設施
.專門協助戒除非法藥物、庇護有前科者的DARC(戒毒中心)
.積極僱用有前科者到自家公司任職的協力雇主
……等等,我非常清楚各個領域都有許多專家與專業機構,不過本書特別以「法官」為主題。這是因為,能夠為誤入歧途的犯罪者製造機會,讓他們重回正軌改過自新的地方正是「法庭」。
不光是原諒犯罪者的罪過,犯罪者當然也要接受嚴厲的處罰。不過,法官必須負起責任向被告說明,給予這個懲罰的根據為何,讓對方心甘情願地接受。因為被告若是無法理解並接受嚴厲的處罰,那麼他不僅不會深刻反省,還有可能加深他對社會的恨意。這樣一來反而會增加社會不安。
■法官也「默默地」維護日本的治安
長久以來大家都說日本是「治安很好的國家」。若比較各國的犯罪發生件數,這麼說的確沒錯吧。但是,日本國內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自國外湧入日本的外國人人數也是前所未有的多。今後的時代社會籠罩著些許不安氛圍,無法保證日本永遠都會是「治安很好的國家」。
因此本書要為各位介紹,那些在法官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不辭辛勞地幫助犯罪者改過自新,並以司法人員的身分,努力守護日本社會讓你我能夠安心生活的偉大法官。
我想讓你知道這項事實:縱使你在今後的人生中,無論做什麼選擇全都事與願違,被逼到快要犯罪的地步,日本的法院還是有這樣的法官。
人間還是有溫情的。接下來就與你分享,在這個不穩定又嚴苛的時代下,現代社會中因為各種緣故而誤入歧途的人們所犯下的竊盜、詐欺、藥物犯罪等「三十項罪行」,以及法官對此做出的「三十個睿智判決」。
〔P010〕
法官的教誨:感人落淚的30則法庭故事*目錄
「審判他人之人」所下的三十個睿智判決――序言
1 你可以抬頭挺胸地活下去。你太過於不想給別人添麻煩了。
2 人間還是有溫情的。請你試著多信任別人一點。
3 這場審判,並非只是審理你的罪。
4 如果不能回應妻子以及其他人的期待,你就不配當個男人了。
5 你要過正常的生活,人生才有希望。請你在明年春天重新出發。
6 不可以再犯了。妳要加油喔。
7 要不要帶女兒去公園玩,跟許久不見的她說說話……
8 只要你不忘記此刻的感覺,就一定能夠洗心革面、改過自新。
9 請你們試著舉出兒子的三個長處或優點。
10 要面對現實應該很不容易。不過,請你想一想,有什麼是自己能做的事。
11 下回有可能換妳被拋棄。
12 在她的世界裡,妳是她唯一的媽媽啊。
13 有人願意等你。請你今後好好重新做人。
14 妳應該有著能比別人更加努力的才能。
15 請妳在回程的電車裡,跟父親好好聊一聊喔。
16 我個人並不是不同情你……請你好好加油。
17 以前我也曾經很沉迷柏青哥……你也一樣,只能靠自己的意志力戒掉了。
18 昨晚下了雪,賣石頭烤地瓜的老伯拉著攤子走過來……
19 你有回應送你「人生」二字的那個人的心意嗎……
20 相信一定能讓你們明白,為什麼你們的反省之詞無法打動人心。
21 世上還有許多人面臨同樣的境遇與煩惱。
22 看來你欠缺這種再簡單不過的常識呢。
23 我也有你罹患的其中一種病。請你不要輸給疾病。
24 孩子是妳的所有物嗎?他是整個社會的寶貝吧?
25 你不都是靠競賽馬賺來的錢過活的嗎?
26 遭到逮捕還上了法庭,當然一點也不帥吧。
27 就算被人稱讚或感謝,那也不是真的肯定你。
28 家犬也是區域社會的一分子。如果妳真的愛狗……
29 接下來別再說這句話了好嗎。別用方便的遁辭逃避……
30 畢竟我的工作,就是不讓你再次犯罪。
結語
〔P016〕
1 你可以抬頭挺胸地活下去。你太過於不想給別人添麻煩了。
熱愛工作的男人,因臥病在床無法工作而感到強烈的絕望。業餘的國民法官與職業法官討論過後,對這位老先生下了什麼樣的判決呢?
〔2011年7月1日 福岡地方法院〕
■被人從熊熊燃燒的住宅裡救出來的男人
福岡縣內某獨棟平房發生火災,鄰居發現後打一一九報案,消防員隨即趕到現場。火焰迅速延燒,房屋很快就開始應聲倒塌。
雖然要滅火並不容易,不過消防員還是努力從火場中救出八十歲的男性住戶。這名男性住戶因吸入濃煙而意識模糊,所幸並無生命危險。
好不容易成功撲滅火災後,警方便展開調查,結果從現場狀況研判「有犯罪的可能性」。因為起火點推測是佛壇至臥室一帶,範圍大得不自然。換言之,可能是有人潑灑汽油之類的可燃性物質後「縱火」,因此警方也針對這種可能性進行搜查。
至於被消防員平安救出的男性住戶,則在醫院的病床上恢復了意識。他一注意到坐在旁邊的妻子,就突然雙手抓著床單,嚎啕大哭起來。
「對不起,對不起……」「我沒死成……」
原來是因為,生病而行動不便的他硬是拖著身體,在自家的臥室與佛堂潑灑煤油,然後放火燒了房子。看著丈夫快被自責與後悔的情緒壓垮,不顧旁人眼光哭得抽抽搭搭,妻子始終一語不發,輕輕握住他的手。
■為什麼男人要選擇縱火自殺呢?
男人從年輕的時候就帶著自豪感一直在工作。國中畢業後,他隨即到國鐵(現JR九州)任職,在第一線累積資歷。後來轉換跑道,進入不動產銷售公司,即使年過六十該退休了,他仍繼續在公司工作。
不過,七十歲時他罹患狹心症,因而不得不告別工作人生,專心療養。不久,他又併發其他疾病,之後就在家裡臥床不起。
妻子一直在照顧生病的他,為他打點生活的一切,不過這件事一直折磨著男人的內心吧。一個男人若有著「會賺錢才有用」這種價值觀,當他因為生病或受傷而無法工作時,就很容易自尊心受損繼而精神崩潰。
只能單方面接受他人的照顧,自己卻完全無法回報對方。就是這種內疚日積月累,逐漸侵蝕當事人的自尊心吧。
絕大多數的自殺者,都會選擇「疼痛或痛苦盡可能少一點的方法」。不過,當中也有人是刻意選擇自焚,據說這種自殺者有著「想給自己嚴重的懲罰」,或是「想向社會表達什麼」這類強烈的決心。
■對不起為自己犧牲的妻子
對實際當作住宅使用的建築物縱火,觸犯了「放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罪」,在日本是須舉行國民法官審判的重大犯罪,最高可判處死刑。開庭時除了三名法官外,還有從一般民眾選出的六名國民法官參與審理,他們全從法庭的法檯上注視著說明縱火原委的被告。
案件發生前,被告曾向準備出門的妻子道別。據說妻子當時就察覺到這句話背後的意圖。
患有狹心症等疾病而臥床不起的被告,應該是再也不忍心繼續給最愛的妻子添麻煩吧。
被告心想,既然再怎麼照顧自己病情也不會好轉,不如清除過去的一切「讓妻子今後能活得更自由自在」,所以才會放火燒自己的房子,導致房子付之一炬。
宣判當天,林秀文審判長宣示處以被告三年懲役刑,不過法官與國民法官共九人討論後,一致決定給予被告緩刑。他們認為被告改過自新的可能性很高,故不需要立即入監服刑。(譯註:日本的有期懲役與有期禁錮相當於我國的有期徒刑,其中懲役須從事監內作業,禁錮則不需要。二○二二年日本通過刑法修正案,將懲役與禁錮合併為拘禁刑,預計於二○二五年實施。)
接下來,林審判長以沉穩的語氣勸諭被告。
「我能夠理解,你因為患有數種疾病而不想給妻子添麻煩,對未來感到悲觀的確是高齡者特有的心情。你從年輕工作到七十歲,已經工作了半個世紀以上。你可以抬頭挺胸地活下去。」
「之前你是不是太過於不想給別人添麻煩呢?今後你可以麻煩別人的。」
被告只回答一句「我明白了」,然後向法官與國民法官深深一鞠躬,審判長便宣布閉庭。
國民法官審判是一般民眾與職業法官在同一個法庭上合作,其判決也考量了處於弱勢的被告之心情,我從這起案件感受到國民法官審判的真切價值。
■「不給別人添麻煩」這種日本人的美德有可能變成「詛咒」
在日本,父母責罵孩子時大多會附上「這樣會給別人添麻煩吧」這句話。但是,據說在印度,父母卻是教導孩子「你活著就是在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你也要諒解別人」。
「不給別人添麻煩地生活」這種日本人的美德很了不起。就連發生災害時,日本人仍會乖乖排隊,安靜等待物資發放,這個景象獲得了全世界的尊敬。
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卻也讓人有些喘不過氣。倘若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堅持「不給別人添麻煩」的生存方式,那麼這種美德也有可能變成「詛咒」,導致自己不敢向他人乃至家人求助,最後被逼入絕境。
「麻煩」這個詞,主要可分為兩種意思。如果是製造噪音、妨礙他人行動的麻煩就應該避免。不過,要是連緊急時刻「依靠某人」或「求助」都認為是「麻煩」,就會形成一個讓人喘不過氣的社會。
認為「別人向自己求助是一種麻煩」的心態其實源自於「傲慢」,也就是堅信自己未來應當都不會處於向別人求助的立場。這當中怎麼也找不到,日本人理應具備的另一種美德「謙遜」。
〔P022〕
2 人間還是有溫情的。請你試著多信任別人一點。
被告是命運令人同情的食品偷竊犯。平時各司其事的法官、辯護人、檢察官特地組成臨時團隊,討論出來的結論是?
〔2007年4月25日 京都地方法院〕
■什麼也不記得的男人
在隆冬的超市裡,一名男子因涉嫌偷竊便當、熟食小菜與酒等商品,被當作現行犯逮捕。這名男子把商品塞進有明顯破損與髒汙的背包裡,企圖逃跑到店外,不過他一副非常疲累的樣子,跑起來踉踉蹌蹌。
所以,保全一下子就追上他,將他送進警局。男子的頭髮與鬍子都沒修剪,衣服也破破爛爛。而且,天氣如此寒冷,他卻只穿著薄薄的秋衣。
負責進行詢問的警察,對於男子意想不到的回答很是驚訝。
「對不起,我不記得自己的名字了。對不起……我想不起來。」
「出生年月日……應該是昭和二十六年(一九五一年)或二十七年(一九五二年)。」
「住址……我不知道。可能是住在廣島吧。」
起初警察懷疑:他是不是想裝成失憶的樣子來矇混過去?但是,男子的言行舉止又讓人感覺不到想隱瞞什麼的企圖。
據說在遭到逮捕的三~四個月前,男子在一個寒冷的早晨醒來,發現自己的周圍是一片蒼鬱繁茂的樹林。他完全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人?直到昨天為止自己都在哪裡做什麼?接下來要去哪裡?
搞不好自己是去廣島縣內的山上健行,結果不小心從山崖滑落撞到腦袋,才會導致自己喪失了記憶。
值得慶幸的是,錢包裡還有大約八萬日圓的現金。男子決定先下山尋找市區,接著找了一家店購買最低限度的食物,然後漫無目的一直走下去。到了晚上,他就露宿在停車場或地下街等地方的角落。
他就這樣靠著兩條腿往東走了幾個月,最後終於抵達與廣島縣相距大約三百五十公里的京都府。
身上的現金全都花光了,因此他只能暫時過著忍受飢餓的日子。但最後終於忍不下去了,才會偷拿超市裡的食物。即便喪失了記憶,男子仍舊明白偷竊是犯罪行為,因此他必須接受處罰。
■檢察官求處罰金二十萬日圓,不過……
初審時仔細聆聽男子陳述的人,是東尾龍一法官。
「有困難時,也可以選擇向別人求助吧。難道你因為記憶模糊,連這種事也不曉得嗎?」
東尾法官這麼問。男子只回答一句:「我不曉得。」無論是哪裡的公所都好,只要跑進去求助,就能緊急獲得生活扶助。不過,在喪失記憶的狀態下,男子或許很難想得這麼多。
檢察官求處罰金二十萬日圓,初審就這樣結束了。
男子暫時住在警察分局的拘留所裡,不久就到了宣示判決的日子。
東尾龍一法官表示:
「為了充飢而偷竊超市的商品,這樣的犯案動機有欠思考。」
因此認定男子有罪,宣示處以罰金十五萬日圓。不過,儘管男子無職又不曉得自己住在哪裡,而且也沒有可以求助的親友,被自己的命運無情地捉弄,仍然用自己的方式試圖打破眼前的苦境,他的努力獲得了肯定。
「犯案的背景因素在於失憶,有同情的餘地。」
東尾法官這麼說,並決定特別針對此罰金刑適用「羈押日數之折抵」。
羈押日數之折抵這個制度,是從遭到逮捕當天算起,將被關在警局拘留所的期間換算成金錢,藉以支付罰金。(譯註:日本的看守所數量不多,因此規定可以拘留所替代看守所收押被告。)
日本有「易服勞役」制度,就是讓出於經濟因素付不起罰金的人,暫時進入監獄工作,再以監內作業所得的勞作金支付罰金。羈押日數之折抵就類似這種制度,是否適用則取決於法官的判斷。
東尾法官將男子被羈押在拘留所的期間,以「一天一萬日圓」換算。男子當時已被羈押十五天以上,故視為已繳清十五萬日圓罰金,實際上可以算是獲得無罪判決。
■為被告的境遇著想而互相妥協的三人
做出如此寬大的決定後,東尾法官說了以下這席話。
「辯護人與檢察官都希望你今後能好好生活,為此用盡了各種方法。人間還是有溫情的。請你試著多信任別人一點。」
如果檢察官打算求處罰金,當初就不必上法庭,直接採只需書面審理就能做出判決的「略式程序」比較快且順利。不過,略式程序也有缺點,這樣一來法官就無法使用羈押日數之折抵了。(譯註:日本的略式程序類似我國的簡易程序。)
就是考慮到這點,才特地開庭進行正式審判。因此,求處罰金二十萬日圓也只是形式上的求刑罷了。
另外,辯護人與檢察官還互相合作,為男子日後的生活環境做好準備,讓他能夠在審判結束後於更生保護設施生活並且接受心理諮商。而協調整體的行動,事先與辯護人及檢察官溝通的人,就是東尾龍一法官。
此外,東尾法官在宣判的最後補上這句話。
「以後有困難時,你也可以來找我。我會盡己所能幫助你。」
對於判決出爐後被告的境遇,絕大多數的法官都覺得「那不關我的事」。但是,東尾法官反而主動伸出援手,嘗試助被告一臂之力。我在他身上感覺到超脫「法官」這一框架的「豪俠氣概」。
〔P028〕
3 這場審判,並非只是審理你的罪。
當自己不得不向他人求助時,你會感到排斥嗎?面對這起令人心痛悲傷的弒親案,在法庭上忍不住落淚的法官對被告說了什麼呢?
〔2006年7月21日 京都地方法院〕
■地方法院的法官哭了……
「我確實殺了媽媽。」
面對檢察官的訊問,這名五十幾歲的男子用平淡的語氣這麼回答。
「不過,我其實很想繼續跟媽媽一起生活,就算多過一天也好……這份心情毫無虛假。」
「我應該無法獲得原諒吧,但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下輩子彼此還能繼續做母子。我現在真的這麼想。」
聽著男子的陳述,坐在法檯上的東尾龍一法官紅了眼眶,抬手拭淚。
男子在某個冷到會凍僵的早晨,於自家附近的河邊勒死生母,因而遭到逮捕。經警方詢問後得知,男子原本打算與母親一同自盡,母親也同意他殺害自己,故以「得承諾殺人」之罪名起訴男子。
基本上,只要被害人接受、同意犯罪,就無法處罰加害人。
不過,殺人是致他人於死的犯罪行為,帶來的結果過於悲慘,無論有何內情都是不可原諒的,這一點也是事實。因此,就算事先得到被害人的同意,加害人仍要接受處罰。不過,刑罰比殺人罪輕,在日本得承諾殺人罪的最高刑責為七年懲役刑。
■「照護離職」將兩人逼上絕路
男子與母親兩人一起生活了十多年。原為織布師傅的父親早已去世。
母親生前罹患照護需要等級第三級的阿茲海默症,無論白天還是夜晚都會到處亂跑。每次都是鄰居或警察幫忙找到亂跑的母親,把她送回家裡。
「不能再繼續麻煩別人了。」於是,在工廠任職的男子決定辭掉工作,專心照顧母親。
而沒有了收入來源後,母子倆的生活費就全靠母親的年金支應。男子曾到公所申請生活扶助,但公所職員卻以「你還能工作吧」為由立刻拒絕他。當時生活扶助金的詐領問題經常登上媒體,也難怪公所職員會特別防備前來申請的民眾吧。
後來男子申請了現金卡貸款,但每個月的生活費還是不夠用,而一再借錢的男子很快就達到額度上限。
公寓房東是男子的親戚,一直以來房租都特別算他們半價,所以男子心想「不能再給對方添麻煩了」,不敢向親戚求助。
照護保險可使用的日間復健與日間照顧,使用者也需要負擔部分費用,並非能夠免費使用。
最後,母子倆幾乎陷入繭居狀態,白天也把窗簾拉上,兩人在屋內靜悄悄地生活。
就算照護經理人(照護支援專員)前來訪視,男子也假裝不在家避免與對方接觸。看樣子男子對照護經理人的服務產生了不信任感。這段期間他繼續獨自照顧母親,為了避免母親挨餓,他甚至減少自己的用餐次數,改成兩天吃一餐。
■日本人的美德也將兩人逼上絕路
一月底,終於付不出房租的男子帶著母親去鬧區逛街。
男子把這件事當作「最後」的孝親行為。他很久沒看到母親笑容滿面、興高采烈的模樣。母子倆逛到天黑才搭上回程的電車,但他們已經沒辦法回到自己的家。
母子倆就這樣坐在河邊,一夜未眠。位於盆地的古都,冬季的早晨格外寒冷。兒子吐著白氣,下定決心向母親坦白。
「我們已經活不下去了。就在這裡結束一切吧。」
據說母親聽了之後,平靜地低聲說:「這樣啊,已經不行了啊。」
說來諷刺,或許就是「不給他人添麻煩」這種日本人的美德,將這對母子逼到了這個地步。
東尾龍一法官在宣示判決時,特別施以溫情,給予被判處懲役刑的男子緩刑。
「本院推測,被告的母親對被告懷有感謝之意,絕對沒有怨恨之類的負面情感,並且希望他今後可以過幸福的人生。」
說明完緩刑理由後,東尾法官對男子這麼說。
「這場審判,並非只是審理你的罪,還檢討了整個社會的現狀。」
接著,東尾法官透過法庭,向社會高聲提出問題。
「此外也檢討了照護保險與生活扶助的現狀。既然發生了這樣的案件,行政相關人員有必要重新思考,該如何解決這種問題。」
日本已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今大約每二十個日本人就有一人是需要照護者。「照護」與「被照護」之課題,再也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
最近「防止照護離職」這句口號終於在日本社會流行起來。各企業都必須關懷員工,以避免發生員工為了照護家人而不得不辭職的狀況。
請專業人士進行照護也是選項之一,但如果要住進特別養護老人之家或有照護服務的付費老人院,就得付出相應的費用。
現已進入應當在家中尚未出現需要照護者的階段,就先針對照護問題做好準備的時代吧。例如平常就努力建立深厚的人際關係,好讓自己在緊急時刻「能夠拜託他人」 ,或者平時就努力存錢,好讓自己在緊急時刻「用不著拜託別人」。如果是你會怎麼做呢?
這起案件的被告,後來被有同理心的老闆僱用,很努力地試著重新展開人生,但遺憾的是判決出爐八年後,他在琵琶湖跳水自盡。我衷心期盼,日本務必以這起令人悲痛的案件為鑑,給未來的社會帶來希望。
〔P034〕
4 如果不能回應妻子以及其他人的期待,你就不配當個男人了。
這對新婚夫妻原本過著為工作、育兒與家事忙碌的幸福生活。孰料男人被失控的命運逼到走投無路而犯罪。到了法庭上,法官對他說了什麼呢?
〔1999年1月25日 大阪地方法院〕
■自己必須養家餬口才行……
擔任建築工人的二十九歲男子,經由共同的朋友介紹認識了十九歲女子。兩人很快就情投意合,步上紅毯,婚後不久就有了孩子。
男子全心投入工作,每天從早工作到深夜。他一心一意想要賺錢,好讓妻女過上富裕的生活。無論遇到多不愉快、多痛苦的事,他也不曾抱怨,只是咬緊牙關努力工作。
妻子雖然年紀比丈夫小很多,卻是個很能幹的人,家事與育兒都難不倒她,與丈夫同心協力支撐著這個家庭。就算半夜被嬰兒的哭聲吵醒,她也不嫌麻煩,總是很有耐心地給孩子餵奶唱搖籃曲。
看著女兒安靜入睡的那張睡臉,是夫妻倆的喜悅,也是鼓勵。為了建立幸福的家庭,兩人分工合作,不斷地努力往前邁進。
沒想到,情況卻急轉直下。
丈夫任職的營造公司,因資金周轉不靈而倒閉了。其實公司內部的氣氛以及工作量減少等情況,都讓丈夫隱約察覺到公司可能面臨危機。
只不過當時,他有些樂觀地想著:自己都這麼努力工作了,公司不可能會倒閉。正因為如此,得知公司倒閉的消息時他相當失望與沮喪。自己付出的努力竟然得不到回報,他一定很痛恨這樣的現實吧。
......
最佳賣點 : 新聞媒體報導的誇張案件、無法接受的傻眼判決,
相信你我都曾經有「要是我一定這樣判」的念頭掃過腦海。
那些不為看熱鬧路人所知的案件背景,會如何影響法官的判決?
除了非黑即白的界線,審判是否能成為被告重啟人生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