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中正日記1949 | 誠品線上

蔣中正日記1949

作者 蔣中正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蔣中正日記1949: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屆總統任期間日記。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5.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6.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為中華民國的「危急存亡之秋」,蔣中正渡過「最黑暗、最悲慘的一年」。迫於形勢,1月21日宣布引退,但仍具中國國民黨總裁身分。回到奉化溪口後,訪客絡繹於途,對於來訪黨政要員的請益,蔣都給予指示,同時與李宗仁就武器及黃金轉移臺灣、行政院播遷廣州、國共北平和談等問題展開較勁。日常除遊歷山水、研究國事外,仍維持閱讀的習慣,最常讀聖經及曾國藩、王陽明著作,此外查閱蔣氏族譜的相關資料,完成族譜的修訂。 及至國共和談失敗,4月21日共軍渡江,蔣於4月25日離開溪口,往上海及定海附近活動,5月17日飛抵澎湖馬公,25日飛臺南岡山轉高雄壽山。此次離家後,再也無緣回到故鄉,臺灣成為其晚年的歸宿。 來臺後出訪菲律賓、韓國,尋找國際盟友。美國政府基於利益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考量,8月5日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The China White Paper),蔣深感:「今日美國發表對華白皮書,實為我抗戰後最大國恥也。」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蔣仍保持樂觀的態度,但對於蘇聯承認中共政府表示憂心。10月下旬金門古寧頭大捷,振奮民心士氣,「此種澈底之勝利實為兩年來之第一次也,而且對於臺灣防務更可堅固無慮,軍民皆可增加信心。」 對他而言,值得告慰的是總裁辦公室的成立、革命實踐研究院的設立與臺灣幣制改革的啟動。8月1日總裁辦公室在草山(陽明山)正式辦公,黨務重新運作。10月成立革命實踐研究院,強化黨員的「革命」精神,重整「革命」隊伍。蔣決定將儲存在上海的黃金轉運臺灣,以部分黃金作為發行新臺幣的準備金,以穩定貨值,取得國際信任。 1949下半年蔣頻繁往返於大陸與臺北之間,並要求西南各將領務必反共到底,12月猶親自坐鎮重慶、成都等地。隨著局勢發展,12月8日行政院召集緊急會議,決議遷都臺北,在西昌設總指揮部。12月9日,中華民國政府正式在臺北辦公。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蔣中正(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字介石,譜名周泰,幼名瑞元,學名志清。浙江奉化人。留學日本振武學校,期間加入同盟會,以革命為志業自許。 1924年,任黃埔陸軍軍官學校校長,1926年7月就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率軍北伐,1928年北伐告成,膺任國民政府主席。1932年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1937年七七事變,領導全國抵抗日本侵略。1941年12月日本突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中華民國與同盟國一致對日宣戰,就任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1943年1月和美、英簽訂平等新約,廢除在華領事裁判權;10月與美、英、蘇聯銜發表「四強宣言」;11月出席開羅會議,確定日本戰後歸還東北及臺澎失土;復和美、英、蘇共同發起創立聯合國。 1948年當選行憲後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旋因國共內戰,於1949年1月引退。 1949年12月中央政府遷臺,1950年3月復行視事。1954年當選第二任總統,以陳誠為副總統。1960年國民大會增訂「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連任第三任總統。1966年再行增訂臨時條款,連任第四任總統,以嚴家淦為副總統。1972年與嚴家淦再度當選連任。1975年4月病逝。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編輯凡例 序一╱張玉法(中央研究院院士) 序二╱呂芳上(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社長) 序三╱陳儀深(國史館館長) 圖像集珍 民國三十八年大事表 一月 上月反省錄 二月 上月反省錄 三月 上月反省錄 四月 上月反省錄 五月 上月反省錄 六月 上月反省錄 七月 上月反省錄 八月 上月反省錄 九月 上月反省錄 十月 上月反省錄 十一月 上月反省錄 十二月 上月反省錄 雜錄 索引

商品規格

書名 / 蔣中正日記1949
作者 / 蔣中正
簡介 / 蔣中正日記1949: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370216
ISBN10 /
EAN / 9786267370216
誠品26碼 / 2682456805002
頁數 / 488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9x26x3.8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張玉法院士序
蔣中正,學界通稱為蔣介石,是國家級和世界級的領袖人物,早為史家研究的對象。日本學界有蔣介石研究會,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有蔣介石研究群,浙江大學有蔣介石研究中心,而學者個人研究蔣介石者,如楊天石、山田辰雄、黃自進等皆為名家。近年臺海兩岸各大學和研究機構,以蔣介石為主題所開的研討會,如「蔣介石與抗日戰爭」、「蔣介石與抗戰時期的中國」、「蔣介石與世界」、「日記中的蔣介石」、「蔣中正日記與民國史研究」等,亦結集了許多研究蔣介石的成果。
史學界之所以熱衷於蔣介石研究,除蔣之歷史地位重要外,蔣介石日記開放給史學界使用亦為重要因素。蔣日記初由自己保管,1975年蔣介石死後由其子蔣經國保管,1988年蔣經國死後由其子蔣孝勇保管,蔣孝勇死後由其妻蔣方智怡保管。蔣介石原望其日記存於臺灣,於其逝世五十一年後(2026)開放,後因蔣孝勇夫婦移居加拿大,日記乃被帶到該處。2005年蔣方智怡將日記移存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並授權該所保管,2006年起分批開放蔣日記給學者作為研究之用。蔣介石日記開放給學者作為研究之用後,各國學者紛紛前往史丹佛大學閱讀,學者並開始以蔣日記為主要資料寫論文或專書,使蔣介石的研究成果更為深入與豐富。
蔣介石日記,從1917年起記到1972年7月止,凡五十五年,四百五十萬字。其中1924年日記失落,1917年的日記為回憶幼時至1917年之重要記事,僅約萬餘字。這五十五年,蔣追隨孫中山,並以繼承孫中山的革命志業自居,日記中所記,為民國史留下重要史料。日記史料往往反映一個人的性格,蔣為軍人出身,做了國家領袖以後,對友邦,只望協助,不喜干涉;對部屬,只望服從,不喜爭權奪利。譬如抗戰勝利後,國家進入憲政時期,蔣的權力受約束,不能全力應付危局,乃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使權力超出憲法以外;又如1949年1月,國民黨對共產黨有主戰主和之分,蔣主戰,副總統李宗仁主和,蔣辭職下野,另成立總裁辦公室,以黨領政領軍。及李宗仁避往美國,蔣復行視事,始得統一國家事權。
由蔣之日記,可略窺蔣之終生志業。但將蔣日記作為史料,像許多其他日記一樣,有不易了解處。譬如記朋友不稱名而稱號,記親戚和家人不稱名而稱親屬的稱謂或暱稱;對不便明說的事吞吞吐吐,語焉不詳;記事突兀,背景不明。在這種情形下,如能對日記作箋注,即可增加對日記內容的了解,由國史館授權,民國歷史文化學社所出版的《蔣中正日記》,即為箋注本,當能應合讀者需要。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屆總統任期間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