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敘事中療癒: 跳脫框架重構精神健康
作者 | 秦安琪/ 曹爽/ 梁樂衡/ 梁曉邦/ 麥麗娥/ 黃穎琴/ 葛思恆/ 謝杰雄 |
---|---|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在敘事中療癒: 跳脫框架重構精神健康:療癒的力量,是藏在敘事對話中的麟光片羽完整收錄兒童、成人、年長者的敘事檔案;拆掉精神病診斷的框架,在敘事實踐中與不同的生命故 |
作者 | 秦安琪/ 曹爽/ 梁樂衡/ 梁曉邦/ 麥麗娥/ 黃穎琴/ 葛思恆/ 謝杰雄 |
---|---|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在敘事中療癒: 跳脫框架重構精神健康:療癒的力量,是藏在敘事對話中的麟光片羽完整收錄兒童、成人、年長者的敘事檔案;拆掉精神病診斷的框架,在敘事實踐中與不同的生命故 |
內容簡介 療癒的力量,是藏在敘事對話中的麟光片羽 完整收錄兒童、成人、年長者的敘事檔案;拆掉精神病診斷的框架, 在敘事實踐中與不同的生命故事相逢,那些回應困境的在地知識正閃閃發光,生命的期盼也得以重現眼前。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秦安琪 敘事實踐者及督導,2015年取得澳洲杜維曲中心與墨爾本大學合辦的敘事治療與及社區工作的碩士,退休後仍繼續實踐敘事理念。雖因疫情影響生活步調,但趁機把多年來無數主角的生活故事寫成書,讓個人聲音有更多聽眾。 曹爽 敘事實踐者、心理諮詢師。喜愛閱讀、寫作和旅行,敘事的學習讓我在故事中旅行,打開不同的視野、遇見不同人的故事,也遇見自己不同的故事,認識帶來困境的故事,也編織更加偏好的故事。 梁樂衡 2013年開始認識「敘事」,相遇只是一個開始,慢慢地相愛相知,一起走過一個又一個的「未知」。「敘事」在我最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抵檔著「社會權力」、「既定立場」的指責,讓我能在壓力的狹縫找到一點光,重新理解自己,找回被現實隱藏的人生希望和自信。 梁曉邦 從事以社區工作介入為主的行業10多年,不斷面對一個疑問──倡議工作需要數十年推行,但街坊可能只參與數年,在政策轉變前有什麼可讓街坊有所得?直至接觸到敘事理念,讓街坊在過程中整理並重現經歷與故事,成為推動社會工作的力量。 麥麗娥 2009年開始應用敘事實踐於長者服務工作,包括生命樹及珍味生命推行治療小組,採用重組會員對話的概念於生死教育推廣;甚至運用重寫對話於受輕度認知障礙症影響的長者,以家書形式重現生命中珍貴的人生價值及盼望。 黃穎琴 資深青少年服務社工及督導、敘事實踐者。相信「From Little Things, Big Things Grow」喜歡傾聽他人的生命故事,陪同當事人重塑個人身份,發掘潛藏的能力,重寫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重視心靈力量的發揮。 葛思恆 敘事實踐者及督導。2015年與台灣導演黃郁芳聯合執導棒球紀錄片《家長應援團》,並於同年完成青年輔導碩士課程,從中認識敘事實踐,被著重去中心化和社會脈絡交織性吸引。取得敘事治療及社區工作碩士後,創立「敘事山谷村」平台向華人推廣敘事實踐。 謝杰雄 敘事實踐者、社工、註冊遊戲治療師。任職社工逾20年。喜歡將遊戲與敘事實踐結合,讓兒童以有趣、輕鬆自在的方式說故事,從故事中發現更多的可能性。2004年開始接觸敘事實踐,並取得澳洲墨爾本大學敘事治療及社區工作碩士。
產品目錄 5 推薦序 8 以故事召喚故事 11 作者簡介(按筆劃序) 16 前言 PART 1 緒論 24 精神健康問題,沒關係?! PART 2 兒少的經驗 54 心魔不可消滅但可以超越 75 腦朋友大聯盟 96 當亞斯伯格遇上霸凌 PART 3 成人的經驗 124 外化敘事檔案:在地知識的共尋與共享 151 讀寫。另類。學習。敘事 173 進入「不熟悉和可探索」的盼望森林 201 「非一般」的家長旅程 224 說故事‧讓笑聲發現跳進寶庫 PART 4 長者的經驗 260 敘說「三高」健康Get, Set, Go 287 看得見的情緒:敘事實踐應用於受抑鬱情緒困擾的長者 309 與護老者同行─照顧與被照顧的經驗的生命歷程
書名 / | 在敘事中療癒: 跳脫框架重構精神健康 |
---|---|
作者 / | 秦安琪 曹爽 梁樂衡 梁曉邦 麥麗娥 黃穎琴 葛思恆 謝杰雄 |
簡介 / | 在敘事中療癒: 跳脫框架重構精神健康:療癒的力量,是藏在敘事對話中的麟光片羽完整收錄兒童、成人、年長者的敘事檔案;拆掉精神病診斷的框架,在敘事實踐中與不同的生命故 |
出版社 /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9687046 |
ISBN10 / | |
EAN / | 9786269687046 |
誠品26碼 / | 2682419353007 |
頁數 / | 336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8x21x1.8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前言】
為什麼敘事叢書系列的第二本書會選擇跟讀者們探索精神健康這個主題?原因有很多吧。其中一個驅動我們的是在過去多年實踐敘事的經驗裡,來訪的主角愈來愈多是帶著有關精神健康問題的故事,而他們的年齡趨向年輕化,從世界各地的醫院設立兒少精神健康中心亦可見一斑。這或許與過去20多年我們對兒少的關注,及看待他們為獨立的個體有關。無論如何,精神健康問題似在影響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個體。
另一個促使我們探索精神健康問題的是各位來訪主角的生命故事讓我們再一次見證敘事實踐的威力,及它開展每個人生命其他故事的可能性,使生命不再一樣。而每位來訪主角都享有偏好身分,並帶著這些一直伴隨她們的獨有身分步向未來的偏好生活。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我們先略為探討精神健康問題這個東西。精神病是啟蒙時代的產物,當時的社會推崇理性和秩序,舉凡行為不合理、思想紊亂的個體被關進病院,與世隔絕,目的是控制和維持社會秩序。一般人相信醫藥科學最能夠治療精神病,1952年面世的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成了測量精神健康的基準。縱使它就精神健康問題的定義多年來受到質疑,它仍是大眾、醫護、諮商人員、學者公認的天書。受精神健康問題困擾的人士成了被標籤、被觀察、被隔離的被動接收者,並建構了專家與病患的不對等關係。神經科學指出精神健康問題皆因腦部傾向注意負面經驗及負面情感,只要從新接駁神經細胞,注視正面情感便行。後精神病學提醒我們注視社會與環境的不利因素及社會建構的公共信念對人的影響。
敘事實踐讓我們去標籤,由來訪者的聲音出發,透過協作關係,發掘和豐厚來訪主角似無還有的價值信念、盼望夢想,呈現各人的偏好生活和偏好身分。第二部分的各個章節,作者
團隊會逐一分享我們見證遇到精神健康問題的兒少、成年人和長者縱使受到焦慮、抑鬱、思覺失調、雙極性疾患等的襲擊,各人都有跟問題不一樣的生命故事,讓生活智慧和生命盼望重現眼前。(在本書裡出現的各位主角全以假名字替代)
在〈心魔不可消滅但可以超越〉的文章中,筆者除了探討兒童受精神問題困擾與社會文化及教育制度的關係外,亦分享與兒童進行敘事實踐時的不同點子。從小昭、美真與小輝的故事中,筆者透過遊戲與繪本故事等有趣的方式,與兒童進入豐富的故事世界,讓他們有機會敘說心底裡的渴望、重要人物與故事,從中看見不一樣的身分。敘事實踐相信生命的發展沒有單一及必然,可以繞過問題,發掘生命的另類故事線。〈腦朋友大聯盟〉文章分享了筆者如何一步一步走進孩子的世界,發現「焦慮」以外的另類故事,連繫了一班受「焦慮症」影響的高小學生。文章記錄了筆者在敘事實踐中如何以藝術手法─身體掃描、輕黏土製作、畫布袋等,讓孩子自在地、自由地一起說說自己的故事,表達自己重視的東西及期盼,一點一滴地建立偏好的自我身分。一班同受亞氏柏格與霸凌影響的年青人走在一起,分享他們的故事及對生活、友情與將來的渴望,他們更將智慧與方法以敘事檔案的形式與人分別,希望貢獻他人的生命。在〈當亞氏柏格遇上霸凌〉的文章,記錄了這個青年小組的歷程,當中也會介紹以「生命智能電話」的敘事社群實踐方法,與組員探索不同的生命故事與身分,從「被霸凌」、「亞氏柏格」到「良心」、「富正義感」與「平常人」。
進入PART 3我們一起聆聽成人的故事。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說的正是每個人都具有獨特的在地知識,它們在社群中互相分享、學習、建構及更新。敘事之旅可以被看作是在地知識的尋覓之旅,當地人才是最好的嚮導。敘事檔案記錄使問題以另類的方式被描述,呈現問題背後的文化脈絡。乾涸、陷阱、第三只眼睛等故事躍然紙上,那些回應困境的在地知識也閃閃發光。面對困境,人們是與問題棋逢對手的俠客,歷盡千難萬險的探路者,深諳問題之道的藝術家。透過檔案及信件的分享,不同生命在故事中相逢,帶來美麗的漣漪。
在〈讀寫。另類。學習。敘事〉這一章,筆者通過多次的敘事實踐對話練習,回首成長於診斷和標籤還未普及的日子,翻出曾被努力遺忘,卻又刻在心底的名字,重整支離破碎的記憶;以文字與讀者分享刻骨銘心的片段,邀請讀者一起以敘事的視角重返被文字靜止的時光,見證把思念轉化為手中堅持翱翔向未來,繼續實踐敘事的鑰匙。
耀龍和美賢分別帶著精神分裂及雙極性疾患和驚恐症標籤多年,她們在〈進入不熟悉和可探索的生命森林〉給予我們禮遇,聆聽二人兒時開始遇到精神健康問題的經歷。縱使被「痛心疾首」、「創傷到極點」、「驚恐」經驗的霧霾籠罩,他們沒有因此卻步,努力抵抗問題、「不斷追求」、繼續追尋「缺少了的一片」。隨著兩位的引領,我們穿過知道和熟悉的問題幽谷,找到不熟悉和可探索的偏好故事和身分,朝盼望森林的那道門進發。
「非一般的家長旅程」這一章反思知識與權力的關係,思考主流社會的文化價值是如何影響人的日常生活經驗,並進一步影響人的自我身分結論。文章展示了受特殊學習需要(SEN)影響的學童家長接受敘事實踐訓練的歷程,期後更成為合作夥伴關係。當他們到地區小組成為社員見證會的成員後,發現很多豐富的在地知識、被壓制的知識,透過聆聽及理解,與當事人一起發掘另類故事,建構偏好的身分。麥克‧懷特以旅程比喻敘事對話。
與一群於庇護工場工作,受精神健康問題影響多年的來訪者的敘事小組就是一個八天的旅行團,〈說故事˙讓笑聲發現跳進寶庫〉便是介紹這八天的旅程。我們有機會見證團友為一位受抑鬱困擾的母親提供擊退生活困境的策略,從而發現各人的生活智慧,繼而呈現各人在意的價值信念和偏好身分。讀者們,您可有興趣進入團友的生命寶庫,一起穿梭和沉浸於他們的笑聲和發現裡?當大家遇到身體健康的問題時,很自然地會找醫生尋求醫療診斷。但在醫學權威的主流下,大家都在追逐一個「標準」的健康指數。然而,對很多面對精神困擾的長者來說,「指數」往往也不似預期,使他們不自覺地走進「病痛」的故事中。
在PART 4「敘說三高,健康Get Set Go」的小組中,筆者運用敘事實踐,透過不同形式的活動,讓一眾老友記敘說自己的故事,從中找尋理想生活,跳出單一「病痛」的故事線。在〈看得見的情緒:敘事實踐應用於受抑鬱情緒困擾的長者〉這一章,筆者分享如何應用外化對話及重啟對話於長者中,當中列出常用的提問例句供大家參考。另外,亦提出情緒評估工具對長者個人主權建構的影響,從而創作另一份長者心理抗逆力的清單,以引發更多對話、豐富對話。最後,引用一個長者個案展現重啟對話的介入進程。最後一章我們有機會從筆者分享實踐長者照顧另一個鮮少被探討的領域─護老者服務,讓讀者了解如何運用敘事理念於長者社區服務之中。同時反思筆者在大多以小組形式應用於社區工作的實踐過程中,怎樣呈現組員的能力與價值;並在敘事小組歷程後,對社會論述中「謢老者」的角色及責任有不一樣的體會,從「受問題影響」轉化為「問題的最佳解決者」。
除了花錢擁有這本書之外,期待和感謝您閱讀及見證每一位主角的經歷、發現,作者團隊分享的心聲、反思、體會。我們知道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是一個禮遇(privilege),願這個禮遇不會在這裡終結,您會繼續與我們行走敘事探索與實踐的路。在此我們送上無限感激!
內文 : 【內文試讀】
96 PART 2 兒少的經驗
當亞斯伯格遇上霸凌
謝杰雄
前言
生活在現今社會,不同的主流社會群體也講求個人的社交能力。自年幼時,不同的師長與父母也紛紛叮囑我要「學做人」,意思要學習待人處世之道。所謂待人處世之道有著不同的說法,但自古以來,諸子百家也有不同的教導,例如孔子的為人之道:「人之初,性本善」、「為人需本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老子的處事之道:「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世第一法,寬容是處事第一法,寡慾是養心第一法。」;孟子的君臣之道:「君講禮,臣講忠,故君臣之道在於禮。」長大後出來社會做事,在不同的社交環境中,也曾被人教訓需要懂得「圓滑世故」,個人的成功與否,似乎也與這些社交上的規範相關。偶一不慎,便容易落入人際關係的難題當中,被人冠以「不成熟、不懂做人」等稱呼。事實上,在推祟「合群」與「面面俱圓」的主流社會中,有多少人會願意理解在堅持己見、選擇坦率背後的價值信念與原則。
在主流下被孤立的一班年青人
在重視社交禮儀的主流文化下,往往排擠了一群與主流不同的人。阿希今年15歲,他是其中一位參加敘事社群實踐小組的組員。認識他是因為阿希媽媽到中心尋求協助,因他一直受著社交問題的困擾。據阿希媽媽表示,他在初小時已被精神科醫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Asperger Syndrome,另譯亞氏保加症)。此症由一位奧地利的兒科醫生漢斯.亞斯伯格(Hans Asperger)於1944年間提出,那時他留意到有部分兒童有著相似的社交困難問題,例如缺乏非語言的溝通技巧、難以明白他人的想法與感受、缺乏同理心等等(Autism Speaks, n.d.)。到1994年,此症亦納入到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4)中。但在2013年出版的第五版(DSM-5)便作出了修訂,將亞斯伯格症歸納為「自閉症譜系障礙」。在重視病理學論述的社會下,這些青年被建構了不同於殘疾相關的身分,而這身分更隨著病理學的知識更新而轉變,這正是傅柯(Foucault)提出語言與權力如何在社會中運作,並建構了身分的過程(Jenkins, 2014)。White(2011)曾提及現代權力往往會為人的生活建立一套規範並驅使人隨著此規範生活。若人們未能遵從這些規範,往往會被界定為「不正常」並設法改變行為以合乎正常的標準。這個病理學的論述往往令當事人建構了一個薄弱的身分結論,讓人的智慧、能力、技能以致他的身分也被問題故事所遮蔽(Morgan, 2000)。在初接觸這些年青人的組群時,不論與家長、師長還是社工的對話中,也充滿著有關「能力不足」等語言,受著病理學論述的影響,也會以「殘疾」與「不正常」的問題與身分訴說他們的故事。坊間自然也充斥著不同種類的治療性或訓練性小組,以改變他們的行為來符合正常規範為目標。
從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sity)角度再思亞斯伯格
Norman Kunc及Emma van der Klift曾分享有關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sity)的概念,並以不同的角度看殘疾問題(Dulwich Centre Publications, 2015)。神經多樣性的角度與病理學論述不同,它理解自閉症譜系障礙為社會所建構,沒有所謂正常與不正常的腦袋,每人的神經發展也有不同的程度與步伐。這概念使人從「缺憾不足」的假設解放至尊重每人不同的差異,亦鼓勵我離開亞斯伯格的問題身分,繼而探索其他的可能性。
最佳賣點 : 療癒的力量,是藏在敘事對話中的麟光片羽
完整收錄兒童、成人、年長者的敘事檔案;拆掉精神病診斷的框架,
在敘事實踐中與不同的生命故事相逢,那些回應困境的在地知識正閃閃發光,生命的期盼也得以重現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