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釋犯罪學 (增訂2版)
作者 | 林滄崧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析釋犯罪學 (增訂2版):犯罪學知識的範圍相當廣泛,有需要應用犯罪學相關知能的專業領域也相當眾多,例如司法、警政、矯治、法律、教育、社會、社工,諮商輔導等,其或多或 |
作者 | 林滄崧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析釋犯罪學 (增訂2版):犯罪學知識的範圍相當廣泛,有需要應用犯罪學相關知能的專業領域也相當眾多,例如司法、警政、矯治、法律、教育、社會、社工,諮商輔導等,其或多或 |
內容簡介 犯罪學知識的範圍相當廣泛,有需要應用犯罪學相關知能的專業領域也相當眾多,例如司法、警政、矯治、法律、教育、社會、社工,諮商輔導等,其或多或少、或全般或局部都會需要犯罪學相關知識的支持。雖是如此,每一個專業領域對擷取犯罪學知識的需求卻也不盡相同,有者僅需觸及犯罪總論與理論觀點即可,例如教育、社會、社工,諮商輔導等;而有者則除了犯罪學總論及理論知識外,還需進一步理解犯罪類型論與犯罪預防論,例如司法、警政、矯治、法律等。而本書即是針對僅需觸及犯罪總論與理論觀點即可得讀者所創作編排,一方面可以精簡閱讀範圍,另一方面也可以節省篇幅以降低讀者購書費用的負擔。 犯罪學對於台灣學術領域來說是一門外來學科,其內涵大多數皆以歐美學者的犯罪研究觀點為主,因而造成台灣學生在研讀犯罪學時便面臨了三個關鍵挑戰:一是對於歐美知識經過轉譯後的知識理解程度是否足夠;二是對於歐美社會文化下所生成犯罪學知識是否真能理解;三是對於犯罪學總體架構的輪廓是否能夠全盤掌握。這三個關鍵挑戰成了台灣學生或有興趣的讀者,能否順利入門犯罪學殿堂的重要因素。 本書即是建立在這三者基礎上,以台灣學生或有興趣研讀犯罪學的讀者角度出發,進行犯罪學知識的架構與闡述,進而使讀者能在最短時間內進入犯罪學的知識領域。因此,閱讀本書後,您會發現有以下三大特色: 1. 敘述性與論理性相融:以白話的方式來闡述犯罪學重要觀點。 2. 學術性與實務性並重:以實務現象搭配學理內涵來充分解釋。 3. 初學者與進階者兼顧:以選擇重要觀點並核心化來建構本書。
作者介紹 林滄崧現職(以2023年7月1日時所擔任之職務為準):1. 臺灣國家婦女館性別主流化專家學者2. 教育部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人才庫之專家學者學歷: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經歷:1. 中央警察大學、東吳大學、銘傳大學、國立空中大學等校兼任助理教授2. 教育部防制校園霸凌安全學校諮詢輔導團委員3. 新北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4. 新北市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委員5. 新北市政府研考會、社會局、城鄉發展局性別專案小組委員6.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性騷擾申訴委員會委員7. 苗栗縣警察局性別平等工作小組委員專長領域:犯罪學與犯罪預防、少年偏差與輔導、性別主流化與性別偏差防制、校園(職場)性平事件防制、校園(職場)霸凌事件防制。著作:1. 2012,校園霸凌與防治,文登「校園犯罪與安全維護」一書,楊士隆主編,臺北:五南。2. 2019,性騷擾防治,文登「性別平權與警察實務」一書,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產品目錄 第一篇 總 論 第一章 認識犯罪學 第一節 犯罪學的發衍 第二節 犯罪學的架構 第二章 犯罪的恆定與刑罰的必然 第一節 犯罪的恆定 第二節 刑罰的必然 第三節 刑罰的存在與流變 第三章 犯罪定義與特性 第一節 犯罪的定義 第二節 犯罪的特性 第四章 犯罪測量、犯罪黑數與除罪化 第一節 犯罪測量與統計 第二節 「犯罪黑數」、「無被害者犯罪」與「除罪化」 第二篇 理論 第五章 犯罪學理論架構與被害者學理論體系 第一節 犯罪學理論架構簡述 第二節 被害者學的理論體系 第六章 傳統古典學派 第一節 傳統古典學派的社會背景 第二節 傳統古典學派的理論內涵 第三節 新古典學派 第七章 實證學派 第一節 孔德 第二節 實證主義 第三節 結論 第八章 實證學派之犯罪生物學 第一節 犯罪生物學派 第二節 現代犯罪生物學 第三節 結論 第九章 實證學派之犯罪心理學 第一節 普通心理學與犯罪 第二節 變態心理學與犯罪 第三節 結論 第十章 實證學派之犯罪社會學 第十一章 犯罪社會學之控制理論 第一節 亂迷(無規範)理論 第二節 抑制理論 第三節 中立化技術理論 第四節 社會鍵理論(又稱社會控制理論) 第五節 自我控制理論 第六節 逐級年齡非正式社會控制理論 第七節 生命歷程理論(又稱生命史理論) 第八節 控制理論之評析 第十二章 犯罪社會學之犯罪副文化理論 第一節 犯罪區位學(芝加哥學派)—區位犯罪副文化 第二節 社會解組理論—區位犯罪副文化 第三節 差別接觸理論—學習犯罪副文化 第四節 差別強化理論—學習犯罪副文化 第五節 文化衝突理論—階級犯罪副文化 第六節 下階層文化衝突理論—階級犯罪副文化 第七節 犯罪副文化理論之評析 第十三章 犯罪社會學之緊張理論 第一節 墨頓之古典緊張理論 第二節 安格紐之一般化緊張理論 第三節 幫派犯罪副文化理論 第四節 差別機會理論 第五節 緊張理論之評析 第十四章 現代古典學派 第一節 理性選擇理論 第二節 日常活動理論 第三節 被害者學理論體系之機會理論觀點 第四節 現代古典學派之評析—兼論「新機會理論」 第十五章 批判學派(批判犯罪學) 第一節 批判犯罪學的發展內涵 第二節 批判犯罪學的發展型態與內涵 第三節 批判犯罪學相關理論觀點 第四節 批判學派之評析 參考文獻 一、中文資料 二、外文資料
書名 / | 析釋犯罪學 (增訂2版) |
---|---|
作者 / | 林滄崧 |
簡介 / | 析釋犯罪學 (增訂2版):犯罪學知識的範圍相當廣泛,有需要應用犯罪學相關知能的專業領域也相當眾多,例如司法、警政、矯治、法律、教育、社會、社工,諮商輔導等,其或多或 |
出版社 /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3662575 |
ISBN10 / | |
EAN / | 9786263662575 |
誠品26碼 / | 2682412005002 |
頁數 / | 336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17*1.7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約580g |
提供維修 / | 無 |
自序 : 二版序文
本書在初版即將售罄之時,特別查閱目前國際犯罪學學理的發展趨勢,發現在理論建構面向上,仍然延續既有的犯罪學理論觀點,對各種犯罪類型進行驗證的發展模式;少部分則在進行理論解釋面的擴張研究,例如在犯罪機會理論的基礎上,擴張其解釋面向所發展出的「一般化多元機會理論(general multilevel opportunity theory)」。該理論認為犯罪機會有多種層次來源,並且存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當中,進而成為潛在犯罪者建構其犯罪思維模式的重要依據,其中包括微觀層次的生活方式暴露理論、日常活動理論、犯罪熱點等;巨觀層次的社會解組理論、破窗理論、以環境設計預防犯罪、防衛空間等。從該理論內涵可知,影響犯罪事件發生的元素跨及個人、住宅、街道、社區鄰里、都市環境等特徵上,讓犯罪事件產生獨立或共同的機會效應。
諸如上述發展中的新型理論,因都還在進行驗證研究當中,尚未成熟到可以進入本書加以介紹,所以未在本版次的理論介紹之列,待他日該等新型理論經驗證成熟後,再將增列於本書之中。因此,本版次較初版內容除新增標籤理論於第十五章外,餘仍延續初版的內容,相信這些內容已足以供吸取犯罪學總論與理論層面知識的讀者所需。
本書名用「析釋」犯罪學一詞,自有同音於「稀釋」犯罪學的用意,主要蒐集犯罪學總論與理論面向的知識(狹義犯罪學),對於想了解犯罪學而不需要去理解犯罪類型及操作犯罪預防實務的讀者來說,本書是相當適用的犯罪學專書;而對不僅需要理解犯罪學總論與理論面向知識,更需要理解犯罪類型及操作犯罪預防實務的讀者來說,作者另著有《犯罪學與犯罪預防》一書,該書集合犯罪學總論、理論、類型論與犯罪預防等知識(廣義犯罪學),相信一定可以滿足對犯罪學全般領域知識的需求。
感謝恩師黃富源教授(現職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前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對我創建人生價值及犯罪學專業建立的啟蒙教誨,感恩前警大莊副校長德森與夫人對我及家人的呵護,另有幸於現任新北市侯市長任職警大校長期間擔任秘書工作,貼身領悟侯市長大器視野、決斷細緻與正派厚道的領袖特質,儼然上了一門人生哲學課。另現任中央警察大學學生總隊陳總隊長惠堂待滄崧如父如兄,關心之至,銘感於心;國內知名書畫家張子文先生不僅是滄崧從警價值引領者,更為本書名題字,增添本書質感,敬表感謝。
感謝我的犯罪學啟蒙老師蔡德輝教授、許春金教授、范國勇教授、張平吾教授,聽您們講課有如徜徉在活躍學海當中,不但讓我奠定犯罪學知識的基礎,更持續保持對犯罪學知識發展的興趣;另在求學及工作路途上諸多老師、長官、同事與好友們的指導、鼓勵與陪伴,因篇幅限制關係,在此致上滄崧最深忱感恩之意。
林滄崧 謹誌於 臺中.太平
2023.5.20
最佳賣點 : 閱讀本書後,您會發現有以下三大特色:
1. 敘述性與論理性相融:以白話的方式來闡述犯罪學重要觀點。
2. 學術性與實務性並重:以實務現象搭配學理內涵來充分解釋。
3. 初學者與進階者兼顧:以選擇重要觀點並核心化來建構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