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政治理: 關鍵議題、挑戰與機會
作者 | 呂育誠/ 李仲彬/ 周育仁/ 林俞君/ 林淑馨/ 胡龍騰/ 張四明/ 張育哲/ 郭昱瑩/ 陳思先/ 陳耀祥/ 黃婉玲/ 詹靜芬/ 劉如慧/ 劉佳昊/ 劉嘉薇/ 蔡奇霖/ 羅清俊/ 顧慕晴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國政治理: 關鍵議題、挑戰與機會:身處國際地緣政治的咽喉要地,臺灣未來該往哪裡走?本書提出國政治理的關鍵議題、挑戰和機會。完成本書的作者是國內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 |
作者 | 呂育誠/ 李仲彬/ 周育仁/ 林俞君/ 林淑馨/ 胡龍騰/ 張四明/ 張育哲/ 郭昱瑩/ 陳思先/ 陳耀祥/ 黃婉玲/ 詹靜芬/ 劉如慧/ 劉佳昊/ 劉嘉薇/ 蔡奇霖/ 羅清俊/ 顧慕晴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國政治理: 關鍵議題、挑戰與機會:身處國際地緣政治的咽喉要地,臺灣未來該往哪裡走?本書提出國政治理的關鍵議題、挑戰和機會。完成本書的作者是國內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 |
內容簡介 身處國際地緣政治的咽喉要地,臺灣未來該往哪裡走?本書提出國政治理的關鍵議題、挑戰和機會。完成本書的作者是國內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公共行政相關系所──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本書從憲政體制、政治思潮談起,進而深入國家資源分配、運作效能和公民參與的關鍵議題。特色在於採用3P架構來進行撰寫,promise為理論基礎或原則,problems為當前所面臨的問題,prospects為前瞻性建議。再者,本書以聯合國「善治」(good governance)的八項條件開展各章撰寫,企圖以知識分子的力量追求國家的「富」與「強」。其次,本書作者包括學術界以及借調政府的教師,授予作者博士學位的國家涵蓋臺灣、日本、美國、英國與德國等五國,此一組成在臺灣學術界中深具特色。最後,全書由同一系所教師共同完成此一「一系一書」的做法,也堪稱「創舉」。
作者介紹 主編簡介胡龍騰現職: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兼任系主任暨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學歷:美國羅格斯大學公共行政學博士經歷:國立臺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民意與選舉研究中心主任台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TASPAA)理事、秘書長台灣透明組織常務理事數位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副主任《行政暨政策學報》(TSSCI)編輯委員考選部《國家菁英季刊》編輯委員國家文官學院、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務人力發展學院、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處、新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中心等訓練機構講座研究領域:政府績效管理與評估、公務人力資源管理、官僚行為、數位化治理與電子化政府、透明治理、跨域治理、政府部門知識管理劉嘉薇現職: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經歷:《行政暨政策學報》(TSSCI)主編國立臺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民意與選舉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考試院閱卷、命題、典試委員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務人力發展學院講座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處講座研究領域:政黨與選舉、政治傳播、政治行為、政治社會化、民意調查
產品目錄 目錄推薦序編者序作者群簡介第1章 緒論:國政治理之開端(胡龍騰、劉嘉薇)PART 1 制度、價值與倫理第2章 憲政主義:憲政規範與實踐(周育仁)第3章 價值多元社會中的公共性爭議(劉佳昊)第4章 倫理困境與倫理決策(顧慕晴)第5章 公共服務民營化下之公務倫理困境(詹靜芬)PART 2 治理資源與分配第6章 分配與重分配政策管理的趨勢與原則(羅清俊)第7章 我國地方財政現況與問題分析(張育哲)第8章 直轄市財政指標分析(郭昱瑩)第9章 公務人力資源發展在個體與總體層次的衝突與整合:動態能力的觀點(林俞君)第10章 教授化身創業家:大學科研成果商業化政策的推動與未來走向(黃婉玲)PART 3 體制運作與效能第11章 民主的數位轉型:內容、影響與原則(李仲彬)第12章 彌合我國政府施政計畫管理的落差:從審計機關加強考核重要施政計畫績效(張四明)第13章 良善政府之績效管理制度再設計(胡龍騰)第14章 地方府際合作與合併:概念與實作的再詮釋(呂育誠)第15章 司法懲戒與行政懲處雙軌制度權限爭議:兼論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9、10號判決(劉如慧)第16章 台鐵改革的挑戰與機會(林淑馨)PART 4 公民參與和網絡治理第17章 公民投票在臺灣:關鍵議題、挑戰與機會(劉嘉薇)第18章 體制偏好、個人價值觀與政治文化研究之回顧與反思(蔡奇霖)第19章 地方治理之永續環境行動(陳思先)第20章 網際網路治理之挑戰與規範(陳耀祥)第21章 結論:朝向善治之國政治理(胡龍騰、劉嘉薇)
書名 / | 國政治理: 關鍵議題、挑戰與機會 |
---|---|
作者 / | 呂育誠 李仲彬 周育仁 林俞君 林淑馨 胡龍騰 張四明 張育哲 郭昱瑩 陳思先 陳耀祥 黃婉玲 詹靜芬 劉如慧 劉佳昊 劉嘉薇 蔡奇霖 羅清俊 顧慕晴 |
簡介 / | 國政治理: 關鍵議題、挑戰與機會:身處國際地緣政治的咽喉要地,臺灣未來該往哪裡走?本書提出國政治理的關鍵議題、挑戰和機會。完成本書的作者是國內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 |
出版社 /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3661240 |
ISBN10 / | |
EAN / | 9786263661240 |
誠品26碼 / | 2682395487000 |
頁數 / | 344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17*1.8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約590g |
提供維修 / | 無 |
推薦序 : 推薦序
(推薦序之排列係按推薦人之姓氏筆畫排序。)
文/國立臺北大學特聘教授丘昌泰
這是一本由臺灣公共行政領域創系歷史最悠久的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出版的優質專著。本書由才華橫溢的胡龍騰主任,以國政治理為理論架構,涵蓋「制度、價值與倫理」、「治理資源與分配」、「體制運作與效能」、「公民參與和網絡治理」四大面向,整合系上19位教師的多元專業,從跨領域角度闡述國政治理實務的現狀、問題與挑戰,讓讀者從這本書就能掌握臺灣邁向一流民主國家應該深思的議題,乃是一本值得政府官員、學界師生精讀的好書!
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兼任教授、昇恒昌基金會董事長、中華跨域管理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吳秀光
《國政治理:關鍵議題、挑戰與機會》是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同仁的集體貢獻。系統闡述了臺灣國內政治的發展及重要政策領域的脈絡,呈現出臺灣政治的現況與趨勢。作者群不但都是傑出的公共政策及管理的學者,其中多人都有豐富的公私領域實務經驗,他們運用大量歷史背景和統計資料,將臺灣政治的關鍵議題詳細分析,讓讀者更了解臺灣的政治機制、選舉制度、政黨體系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臺灣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為臺灣經濟發展、歷史文化、社會議題和人權等風貌做出了系統性的敘述與解釋,並提出預測與期待。此書是臺灣政治與政策當代風貌的註腳。充分展現了該系學術研究的成果及關注國政的崇高理念,可供政治及公共行政學系學生、政治人物、媒體工作者和公民參與者極為有價值的參考用書,值得大力推薦。
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兼任教授林鍾沂
在這國際與社會動盪詭譎的不確定年代,政府失能和公民社會崛起,形成明顯的對比,如何讓割裂化和模糊化的國家得以運作,甚至達成善治的理想,乃為治理取代「行政」的緣起與挑戰。尤其是COVID-19疫情過後,大家目睹了疫苗採購事件後,更對治理的信念油然而生。
面對行政運作的新典範來臨,年輕的同事們抱著學術報國的熱忱,各抒國政治理的己見,內容包羅萬象,舉其犖犖大者,有:治理的倫理價值和挑戰、治理資源與分配、善治的運作和效能,以及公民參與和網路治理等議題,提出具深度思考和畫龍點睛的重點,來為新時代的理論和實務找到更佳的未來。希望《國政治理》一書能夠撼動公務的傳統思維,看見不一樣的形貌,且讓深深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行政作為更能活化和深植。
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兼任教授翁興利
這本《國政治理:關鍵議題、挑戰與機會》的出版,充分展現了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同仁優異的學術研究水平。我相信,未來不論對行政/政策領域的研究、教學、甚至對決策者而言,本書都具有非凡的意義。
首先,本專書中每篇論文探索的深度與廣度,在在突顯了本系同仁跨域合作的研究精神與創新思維。其次,本書針對當前重要的政策議題,提供了跨域分析與政策性建議,除了有助決策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政策問題外,同時,也提供了許多政策分析的典範,從而對行政/政策相關學科,注入了無窮的教學啟發與研究動力。
最後,衷心向本系同仁致敬,讓本書的付梓成為可能。相信本專書必能為未來更多的研究者、決策者帶來極富參考價值的啟示,是一本值得極力推薦的好書。
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退休教授張世賢
《國政治理》由全系19位教師以其學術素養,各撰一章,對國政治理問題,提出解決之道,極具可讀性;符合神木群理論。當您在深山,發現一棵五千年神木;您立即在附近,也發現一群神木,枝繁葉茂,擋住風雨雷電;樹根盤結,穩護土石;欣欣向榮數千年;也同時維護了國土安全。這群教師就是神木群,以學術報國,鞏固民主體制、謀劃政策制定、增進公共組織效能,引領國家永續發展及提升全民福祉。特為推介,受益匪淺。
文/國立臺北大學名譽教授陳志華
道爾(R. A. Dahl)認為人類體系已逐漸制度化。是以無論是公共行政、市場運作、資源配置,都需要政府採取制度保障之,並對制度加以評比檢視。此時此刻,美國兩大黨利用國會委員會的聽證,與中國在對臺關係上互相較勁,就受到關注。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群掌握時代典範,以善治、倫理為核心價值,從各種制度探索的課程設計分析國政,斐然成章。《國政治理》是制度在理性與感性、傳統與變革上相遇對話,激起的浪花。
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兼任教授陳金貴
自1980年以來,公共行政領域受到學術和實務的相互牽引,出現重大的變化,傳統行政權獨大的政府作為,經由企業型政府、公私協力、公民參與、民營化、委託外包等行政措施,將部分權力分割給民間,形成政府與人民共治的協力網絡狀況,學術界稱此現象為「公共治理」,由於它包含多元的內容,使得一般研究者或實務工作者常無法有效地延伸運用其概念,再加上缺少治理相關書籍的情況下,招致公共治理成為流行名詞,有鑑於此概念擴大推動的受限,於是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的教授們合力撰寫《國政治理》一書,各教授們採用相同的文體架構,融合個人專業,以理論結合實務的方式,將其多年研究心得,透過精簡且精闢的立論,呈現各章節論文主題的精彩內容。這書不只是有關公共治理的集體學術著作,更是臺灣當代學者們對目前公共議題的看法,除了適合學術界的研究、參考及教學使用外,也提供實務界探索及解決公共問題的思考途徑,因此對關心公共治理的各界人士,本書絕對是一本值得深讀的著作。
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兼任教授葉仁昌
我雖然退休了,卻一直關注著母系的發展。這一次在龍騰主任和嘉薇教授的努力下,集結系上19位老師不同領域的專業,推出了《國政治理》一書,讓我大感振奮、拍手叫好。
這本書不僅涵蓋面很多元,每一篇的內容也都相當扎實;值得推薦閱讀。而我個人認為這本書另有一層重要的意義,它代表了母系一次大轉型,為系上同仁們更多在學術上交流與整合,跨出了一大步。我深深期待,這本書的出現不是一次偶然、曇花一現,而是展開一頁豐收之旅的里程碑。加油囉!
自序 : 編者序
一所創立迄今將近七十五年的系所,能否為其對整體社會與國家之影響,留下一份紀錄?能否為其成長與發展之歷程,記下一個註腳,並以此為基礎,持續茁壯?這,就是本書《國政治理》最主要的開展緣由,以及努力的起點。
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其前身可追溯自創立於1949年的臺灣省立地方行政專科學校民政科,而後歷經數次的改制、整併與更名等五大蛻變時期,至今立足於新北三峽之鳶山腳下,乃為我國歷史最悠久、學制最完整與規模最龐大的公共行政與政策相關學系。自吳英荃教授暨系主任創系以來,雖經歷篳路藍縷、胼手胝足的草創時期,以及其後之成長茁壯與成熟穩健等不同發展階段,系上教師自始皆為碩彥名儒,不僅在不同的社會科學領域上獨占鰲頭且著作等身,同時在我國各個政經發展階段上,對於政府體制和公民社會之發展,都能見到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前輩與現任教師付出貢獻的身影。惟過往鮮有機會匯聚系上教師之集體智慧,為國家發展之政策方針提出洞見與針砭。
《國政治理》作為「鳶山觀點系列」之第一本專書,一方面希冀以此展現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師專業組成之多元性,及其研究領域所觸及國家治理不同層次之廣度;另方面,期望透過各章議題的系統性架構,呈現系上教師們在各自專精領域上的研究深度,並為龐雜之國政,提出具參考性之可行建言。
在上述的初衷與構想下,萬分感謝各章之作者(除二位編者外),包括(依姓氏筆畫排列):呂育誠、李仲彬、周育仁、林俞君、林淑馨、張四明、張育哲、郭昱瑩、陳思先、陳耀祥、黃婉玲、詹靜芬、劉如慧、劉佳昊、蔡奇霖、羅清俊、顧慕晴等諸位教授,在各自教學、研究、服務、輔導,甚至政務等各項繁雜事務及百忙之中,仍願意協助撰寫工作,提供獨到的國政見解,構建出本書最精彩的篇章。同時更要感謝丘昌泰、吳秀光、林鍾沂、翁興利、張世賢、陳志華、陳金貴、葉仁昌(依姓氏筆畫排列)等八位始終關心系上發展之師長和前輩教授,特別為文推薦,使本書更具傳承意義和代表價值。
此外,也要感謝二位匿名審查人對本書所提出的肯定和修正建議,尤其是要審查一本含括21篇主題各異的專章,其辛勞程度難以計數,特此致謝。最後,定要感謝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法政編輯室的劉靜芬副總編輯,以及本書的責任編輯黃郁婷小姐,在本書編排、校稿、出版等各方面所提供的專業協助,讓本專書得以如期如質地順利出版。
最後,正值本書進行二校之際,蘇軍瑋、楊臻欣二位老師加入系上,成為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大家庭的新成員;即藉此書作為歡迎之禮,亦期盼新生力軍的加入,讓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更形茁壯。
胡龍騰、劉嘉薇
2023年初夏
於國立臺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
最佳賣點 : 身處國際地緣政治的咽喉要地,臺灣未來該往哪裡走?本書提出國政治理的關鍵議題、挑戰和機會。完成本書的作者是國內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公共行政相關系所──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