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哲學: 寫給所有與不可逆的時間搏鬥的人 | 誠品線上

Midlife: A Philosophical Guide

作者 Kieran Setiya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中年哲學: 寫給所有與不可逆的時間搏鬥的人:別再喝心靈毒雞湯了,試試哲學調配的對症處方吧!MIT哲學教授寫給中年人的認知療法,也寫給所有與不可逆的時間搏鬥的人。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別再喝心靈毒雞湯了,試試哲學調配的對症處方吧!MIT哲學教授寫給中年人的認知療法,也寫給所有與不可逆的時間搏鬥的人。 一位MIT的哲學教授,在三十五歲陷入中年危機。 儘管他擁有穩定的事業與家庭,卻無法阻止內心的迷茫,時常感到焦慮與空虛。他試圖透過哲學的視角來自救,結果即成為了本書:《中年哲學》,希望也能引導在中年掙扎的我們,找到生命的平衡與意義。 《中年哲學》顧名思義,聚焦於中年這一人生特殊階段及其帶來的挑戰,並挖掘哲學思想中的可能治療方案。因此,本書不僅是對人生問題的抽象性探討,更是一部將哲學應用於生活的實踐指南。 書中每一章都針對中年生活會遇到的某個具體問題展開討論,例如在中年階段變得異常強烈的錯失感,糾結於錯過的人、錯過的事;又或是揮之不去的後悔感受,不停回想如果當年做了一個不同的決定,現在自己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命運。另外像是對於持續迫近的死亡、未來的有限性感到恐懼與不安。對此,作者都提出了哲學解方。值得一提的是,解方有時也是東西合璧複方,書中巧妙地將西方哲學與佛教的正念冥想融合,為讀者打造因應中年危機的有力工具,新穎且富洞見。 當面對身體的病痛,人們往往積極尋求專業的保健方法,但是面對生命困境,我們卻常常迷信於不太可靠的心靈偏方。本書提供了一系列正宗哲學療法,給予中年人真正有智慧的自救建議。別再喝心靈毒雞湯了,試試哲學調配的對症處方吧! *** 關於中年危機:「我承認有中年危機其實是一種奢侈,內心不免感到一定程度的內疚與慚愧。我為什麼不能對自己擁有的一切抱持更多的感恩?但這就是我的人生。我正身處於U形曲線的低谷,需要有人幫助。說不定你也和我一樣。」 關於盡頭:「一直以來,人生看起來像是一道無窮無盡的上坡,前方唯一看得到的只有遙遠的地平線。現在,我像是突然爬到了山頂,面前出現的是一道下坡,而且一眼就能望見道路的盡頭。」 關於存在:「人生的矛盾在於,我們試圖成為某種存在,但最終只是存在著。」 關於錯失機會:「擁有選項本身是有價值的,所以你會懷念那些曾經擁有的選項:這是懷舊情感存在的原因之一。但這種價值很容易被高估。如果以為擁有選項就能彌補選擇後的結果不盡理想,這樣的想法未免太傻氣。」 關於後悔失落:「失落的感受是真實存在的,但對於這種感受應該接受,而不是試圖消除。欣然接受你的失落,將其視為享受人生中豐富的美好所需支付的合理代價。」 關於生命有限:「無論多麼痛苦,我們都可以逐步學會接受死亡。你現在也許覺得不可能,但在經歷過父母或朋友去世後,你將學會如何放手,而你我有一天也都必須對自己放手。」 關於活在當下:「活在當下並不是尋常生活的中止,而是一種沉浸於其中的方式。努力活在當下的光環裡──這可以化解你的中年危機,克服那種重複與徒勞的感覺,以及迷失方向與自我挫敗的感受。」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基倫.賽提亞(Kieran Setiya) 麻省理工學院(MIT)哲學系教授。研究和教授哲學已有二十多年。《中年哲學》出版後,受到《紐約客》(New Yorker)、《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的廣泛讚譽,並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另著有《把壞日子過好:MIT教授的七堂哲學課,擺脫無能為力,找到前進的力量》(Life Is Hard: How Philosophy Can Help Us Find Our Way)。 陳信宏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

商品規格

書名 / 中年哲學: 寫給所有與不可逆的時間搏鬥的人
作者 / Kieran Setiya
簡介 / 中年哲學: 寫給所有與不可逆的時間搏鬥的人:別再喝心靈毒雞湯了,試試哲學調配的對症處方吧!MIT哲學教授寫給中年人的認知療法,也寫給所有與不可逆的時間搏鬥的人。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478202
ISBN10 /
EAN / 9786267478202
誠品26碼 / 2682632679007
頁數 / 256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14.8*1.63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別再喝心靈毒雞湯了,試試哲學調配的對症處方吧! MIT哲學教授寫給中年人的認知療法,也寫給所有與不可逆的時間搏鬥的人。 *** 一位MIT的哲學教授,在三十五歲陷入中年危機。 儘管他擁有穩定的事業與家庭,卻無法阻止內心的迷茫,時常感到焦慮與空虛。他試圖透過哲學的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