発達性トラウマ 「生きづらさ」の正体
作者 | みきいちたろう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別再因創傷而活得好累: 修復發展性創傷, 從把自己擺在第一位開始:當一個人喪失自我或與社會脫節,「適應能力」便會受到阻礙,當一個人對環境或社會的適應能力受到阻礙,便 |
作者 | みきいちたろう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別再因創傷而活得好累: 修復發展性創傷, 從把自己擺在第一位開始:當一個人喪失自我或與社會脫節,「適應能力」便會受到阻礙,當一個人對環境或社會的適應能力受到阻礙,便 |
內容簡介 當一個人喪失自我或與社會脫節,「適應能力」便會受到阻礙,當一個人對環境或社會的適應能力受到阻礙,便會感到「活得好累」。本書以「調整環境」→「復原身體(自律神經等)」→「重建自我」→「處理記憶與經驗」→「恢復與他人(社會)的連結」等方法,來幫助你修復創傷。如果你有以下症狀: 人際關係上的困難 常犯很多不應該的錯誤或粗心 認為什麼事都是我的錯 不做某件事就會感到不安 過度關注噪音、光線和氣味那你可能患有發展性創傷!發展性創傷的症狀:1.過度緊張 2.過度適應3.缺乏安心感、安全感及基本的信賴感4.害怕被拋棄5.對他人與社會感到恐懼6.無法輕鬆與人相處,難以融入團體7.大腦及身體處於興奮或過度警覺狀態8.能力及成效低落9.重現(羞恥、自責等感受)10.世界觀扭曲而複雜……21.高度敏感或感覺遲鈍22.因內心衝突或重現而產生的恐慌人類想在一個沒有過度或慢性壓力(發展性創傷)的環境下成長,絕非易事。許多令人感到「活得好累」的煩惱,其實都源自於社會,只要釐清人們背負這些煩惱的內在機制,就可以獲得力量,將「活得好累」的感覺加以拆解,並歸還於社會。「過去在討論創傷的原因時,人們總是聚焦於突發的重大事件,導致深受日常性創傷所苦的個案無法獲得充分的知識與妥善的治療。日常性創傷所帶來的「活得好累」的感受,也是不容小覷的問題。創傷可以被歸類為壓力症候群,而不是罕見的特殊症狀。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遇到壓力,而這些壓力長期累積,便可能失去平衡。」――摘自本書結論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三木 一太朗(みき いちたろう)公認心理師。出生於大阪,大阪大學文學系畢業,大阪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碩士。在學期間即開始從事諮商輔導工作。碩士畢業後,曾任職於大型電機製造商、應用社會心理學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大阪心理教育中心,其後成立「Brieftherapy Counseling Center(B.C.C.)」,針對心理創傷、依附障礙、口吃等問題提供治療與諮詢服務。著有《プロカウンセラーが教える 他人の言葉をスルーする技術(暫譯:專業諮商師親授 無視閒言閒語的技巧)》(FOREST出版,台灣繁體中文版近期將由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常接受報章雜誌及電視節目等媒體採訪,並擔任電視劇的醫療顧問。譯者簡介周若珍日語教師、譯者。對教育充滿熱忱。深愛動物,支持領養不棄養、結紮不放養。FB粉絲頁「なるみの楽しい日本語教室」:facebook.com narumi.nihongo
產品目錄 譯者序前言第1章 「活得好累」的感覺從何而來?沒來由地感到「活得好累」讀了介紹創傷的書籍,卻覺得彷彿事不關己心理創傷並不存在?創傷的發展史,就是關注與忘卻的循環有助自我理解的心理創傷檢核表第2章 「心理創傷」概念形成的始末――引發「第四類發展障礙」的發展性創傷我會不會也有發展障礙?發展障礙的概念已廣為人知發展障礙的「激增」與疑點「第四類發展障礙」創傷與發展障礙症狀酷似的原因有助理解創傷的經紗與緯紗創傷研究的濫觴致力於歇斯底里相關研究的賈內與佛洛伊德長期的漠不關心與空洞的發展史「複雜性PTSD」的倡議赫曼的主張遭到猛烈批判依附(Attachment)研究的濫觴何謂「依附」?兒童虐待獲得正視童年不良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研究腦科學證實的「虐待的傷痕」多重迷走神經理論(Polycagal Theory)何謂PTSD?――戰爭、重大災難、強暴等單次性創傷何謂複雜性PTSD與發展性創傷?――長期、反覆的慢性創傷其他壓力相關障礙每個人都抱有創傷第3章 創傷導致的「自我喪失」及其他症狀創傷的本質是「自我喪失」沒有使用者登入的手機症狀① 過度緊張症狀② 過度適應症狀③ 缺乏安心感、安全感及基本的信賴感症狀④ 害怕被拋棄症狀⑤ 對他人與社會感到恐懼症狀⑥ 無法輕鬆與人相處,難以融入團體症狀⑦ 大腦及身體處於興奮或過度警覺狀態症狀⑧ 能力及成效低落症狀⑨ 重現(羞恥、自責等感受)症狀⑩ 世界觀扭曲而複雜症狀⑪ 人我界線模糊症狀⑫ 理想主義症狀⑬ 不懂潛規則,被人牽著鼻子走症狀⑭ 沒有自信,充滿自卑感症狀⑮ 無法自我揭露,沒有自己的人生症狀⑯ 過度客觀,無法用自己的價值觀做判斷症狀⑰ 時間的主導權被剝奪――假性成熟、時間停滯不前、充滿焦躁感症狀⑱ 喪失記憶,想不起過去發生的事症狀⑲ 不知道自己的情緒,也無法好好表達症狀⑳ 人格解體,缺乏現實感症狀㉑ 高度敏感或感覺遲鈍症狀㉒ 因內心衝突或重現而產生的恐慌症狀㉓ 「無限」的世界觀肇因於創傷的其他症狀被診斷為其他疾病,但事實上起因於創傷的案例以「承認創傷存在」為前提的診斷與治療第4章 認識創傷――壓力症候群、精神虐待所導致的創傷不應將心理創傷稱為「心靈的傷」創傷就是「壓力症候群」將創傷歸類為壓力症候群的好處何謂壓力?哪些因素會造成壓力?為什麼斑馬不會得胃潰瘍?生物不擅應付非預期的壓力在壓力下展現出的堅強與脆弱壓力下脆弱性的變因從影響脆弱性的因素來討論創傷日常生活中持續的壓力可能導致創傷成長過程中的壓力――依附障礙、發展性創傷可能有創傷疑慮的狀況創傷的另一個特徵――精神虐待與精神控制精神虐待研究的濫觴――「雙重束縛」精神虐待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類具有社會性及追求良善的意志受創者的身心會產生哪些變化?大腦的變化神經系統的變化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的變化認知、情緒等的變化自我(主體、self)的變化人我關係的變化第5章 克服創傷克服創傷的整體概念①調整環境專欄 治療創傷的主要心理療法②復原身體(自律神經等)專欄 治療創傷的主要藥物療法③重建自我(主體、self)專欄 認識精神虐待的結構④處理記憶與經驗專欄 處理記憶的方法⑤恢復與他人(社會)的連結結語複雜性PTSD診斷標準
書名 / | 別再因創傷而活得好累: 修復發展性創傷, 從把自己擺在第一位開始 |
---|---|
作者 / | みきいちたろう |
簡介 / | 別再因創傷而活得好累: 修復發展性創傷, 從把自己擺在第一位開始:當一個人喪失自我或與社會脫節,「適應能力」便會受到阻礙,當一個人對環境或社會的適應能力受到阻礙,便 |
出版社 /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3960657 |
ISBN10 / | |
EAN / | 9786263960657 |
誠品26碼 / | 2682554814005 |
頁數 / | 256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14.8*1.5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何謂複雜性PTSD與發展性創傷?
――長期、反覆的慢性創傷
「複雜性PTSD」是長期且反覆的慢性創傷所導致的症狀,除了PTSD的三大症狀(「重現」、「逃避」、「感覺受威脅」)之外,還可能出現另外三種症狀(「情緒失調」、「自我否定(覺得自己毫無價值)」、「人際關係障礙」)。當然,診斷時除了確認症狀之外,同時也必須了解個案的成長歷程及近期發生的事件,確定個案曾面臨伴隨著高度威脅或恐懼的強烈且長期或反覆發生的事件。
本書的主題「發展性創傷」,就是童年時期所受的慢性創傷,亦是造成複雜性PTSD的原因之一。
順帶一提,兒童遭受複雜性創傷時出現的症狀相當廣泛,為了給予適當的診斷,有人提出了「發展性創傷『疾患』(Developmental Trauma Disorder)」概念,意指因為發展性創傷而出現類似ADHD的症狀、行為障礙、解離等症狀後,最終成為複雜性PTSD的狀況,但目前尚未被認可為正式診斷標準。
雖然容易與發展性創傷混淆,但「發展性創傷『疾患』」這個診斷標準提議,基本上是為了掌握兒童在受到不當對待時所呈現的病狀。
容我重述,相對地,「發展性創傷」則是指「童年時期遭受的心理創傷」。當我們追溯一個成年人為什麼總是感到「活得好累」時,經常發現背後的原因正是當事人在童年時期所受的創傷(發展性創傷)。此時我們會將其診斷為「複雜性PTSD」,或是「肇因於發展性創傷的症狀」。
複雜性PTSD的症狀
有些讀者可能會感到疑惑:「成年人受的創傷,不也一樣是創傷嗎?」稍後在第4章也會提到,成年人當然也可能因為遇到精神虐待或家暴等壓力,而產生創傷(本書開頭所舉的真子公主,就是因為遭受媒體和輿論的撻伐,而被診斷為複雜性PTSD)。
當一個人承受過大的壓力,便可能出現類似ADHD或發展障礙的能力低落現象。
由於創傷研究仍是現在進行式,因此有時難免出現定義跟不上實際案例的狀況。我們可以說,對創傷了解得愈透徹,就愈容易體會定義與實際狀況的差異,因而感到混亂。各位的認知當然沒有問題:不論是成人或兒童,只要遭受強烈或持續性的壓力,就有可能產生創傷;各種概念或診斷名稱,都只是為了方便社會大眾理解。
只不過,臨床上有太多個案的問題,原因都出在童年時期所受的創傷。另外,當事人也可以明確感受到,童年時期創傷所造成的傷害,遠遠大於成年後的創傷。因此,我在第4章也會說明,若想釐清創傷的全貌,我認為以「發展性創傷」作為起點,應該是了解創傷形成機制的捷徑。
其他壓力相關障礙
各位或許也曾耳聞其他與心理創傷或壓力症候群相關的診斷名稱,例如「急性壓力症(ASD)」。急性壓力症會出現與PTSD相同的症狀,不過通常在一個月之內可獲得改善。若個案被診斷為急性壓力症,但症狀卻持續一個月以上,便可判斷為PTSD。
另一個診斷名稱是「適應障礙症」。適應障礙症是一種壓力症候群,當壓力來源明確且造成身心不適,就會被診斷為此病症。所謂的不適,包括不安、抑鬱、焦躁、混亂等心理症狀,倦怠、頭痛、肩頸僵硬、腹痛、盜汗、暈眩等生理症狀,以及在工作等社會行為上出現障礙的狀況。
相反地,壓力來源不明確,又有憂鬱症狀時,則會被診斷為憂鬱症。
若個案的症狀不達憂鬱症等精神疾病的標準,無法給予一個明確的診斷名稱,許多醫師就會將其診斷為適應障礙症,所以適應障礙症也被揶揄為「垃圾桶般的診斷名稱」。也正因如此,人們往往難以體會適應障礙症實質上就是一種壓力症候群。
以上介紹的就是各種與創傷相關的診斷名稱及概念,當然,概念或診斷名稱都不等於症狀或現實情況。如前所述,診斷名稱只是為了方便理解而取的稱呼,因此有時會出現與實際狀況不一致的案例,再加上創傷研究的歷史還很短,目前也仍在持續研究中,因此這種現象更是顯著。相信這些標準日後都會在反覆的驗證下持續發展,並且更加合宜。
每個人都抱有創傷
如上所述,近年,我們終於可以透過創傷的概念,來解釋許多人感到「活得好累」的原因,專家也能愈來愈自然地將創傷視為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的問題,而非罕見的障礙。
例如,臨床心理學的專業期刊《臨床心理學》2020年第20期第1號的特輯,標題就是「每個人都受了傷――心理創傷治療」,令人印象深刻。
不過,依照官方的正式診斷標準,個案必須經歷過瀕死或重大事件,才能被診斷為心理創傷。我期待此診斷標準未來能被重新檢視,將導致人們「活得好累」的原因,也就是廣泛存在於日常生活中的壓力也一併列入。有關「創傷就是壓力症候群」的概念,我將在第4章詳述。
接下來,我將更詳細地解說創傷所導致的各種症狀。
最佳賣點 : 當一個人喪失自我或與社會脫節,「適應能力」便會受到阻礙,
當一個人對環境或社會的適應能力受到阻礙,便會感到「活得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