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來人往 | 誠品線上

人來人往

作者 金聖華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人來人往:人來人往,熙來攘往的生命之旅我們遇上了形形色色的他鄉客,在孤獨的旅程中,縱使萍水相逢,卻也會找到志同道合的知音……生命,是一列火車,從啟程到終點,要經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人來人往,熙來攘往的生命之旅 我們遇上了形形色色的他鄉客, 在孤獨的旅程中,縱使萍水相逢,卻也會找到志同道合的知音…… 生命,是一列火車,從啟程到終點,要經歷過遙遠的路程, 每到一站,都有人上車下車,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多少次,我們曾經攜手共遊,有的朋友提前退場,然而他們的音容笑貌,他們的溫言細語,卻縈繞腦際長相憶,常駐心中永難忘。有的朋友卻留下相伴,我們日日相依,夜夜談心,在晨曦夕照中,閒看風雲的變幻。 .從白襯衫到博士袍,跟青霞相交二十載,親眼目睹她驚人的進步與蛻變。從初識的羞怯内向,變為目前的積極進取。如今的她,膽大包天,百毒不侵,再也不會因為無聊的流言蜚語而受到傷害。「任何事都不要影響自己的情緒,生氣、傷心,都是在浪費生命。」這是她堅信的道理。 .「白牡丹」的香港情緣,白先勇的白牡丹,從2002年開始,灌注了多少心血,把這株原本已經奄奄一息的牡丹,從瘠土荒原救了出來,以傳道者的熱心和奉獻精神,到處去推廣去弘揚。在二十年來的悠悠歲月中,這株由白先勇悉心撫育的白牡丹,跟香港結下的既是一段難分難解的情緣,也是一份有始有終的善緣,象徵著人間有情,善心永存。 .當時明月在,懷念林文月教授。與林文月最早相識於一九八六年。那年十二月,香港翻譯學會執委,應台灣文建會之邀赴台訪問,與各大學與翻譯界人士交流。記得在一次會上,與會的名家很多,有王曉寒、姚朋、黃驤等人,其中最令人矚目的就是林文月,她靜靜地坐在席上,話不多,卻嫻雅端莊,儀態萬千。那時,她已經譯畢洋洋一百萬言的《源氏物語》了,問她前後花了多少時間?「五年半」,出版後感覺如何?「寂寞」,她平靜地說。 慢慢來,好好過,把每一個「今天」過得猶如一顆圓潤的珍珠,一顆一顆相聯,就會變成一串晶瑩奪目的珠鍊。因此,不管年齡增,無視韶光逝,哪怕外界風疾雨驟,雷電交加;或兵荒馬亂,硝煙四起,也必須保持內心的澄明與寧靜。 這本書記述,在生命的旅途上,生活的列車中,所遇見的人與事。 人生如羈旅,你我皆過客,大千世界,芸芸眾生,那麼多來往的人群之中,為什麼會邂逅他或她?邂逅了,又留下什麼難忘的片刻,銘心的交會? 書寫與林青霞相交二十一年,從白襯衫到博士袍的情誼;記錄白先勇歷時二十餘載的「白牡丹」香港情緣;敘述與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金耀基教授的淵源;憶述與中國哲學史大家勞思光教授、鋼琴詩人傅聰、大才女林文月的交往。 文藝漫筆、暖心親情、生活點滴、往昔歲月,寫他人、說自己、思故友。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名家推薦│白先勇(著名作家)金耀基(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林青霞(著名電影演員、作家)彭鏡禧(台大名譽教授)潘耀明(香港文學館館長)(依姓氏筆畫排序)金聖華在《人來人往》中,思往事,念故人,篇篇感人。她的散文溫馨、多情、優雅、流麗,是好文章。──白先勇為林青霞視作文學「繆司」的金聖華,除了鑄刻翻譯的華章,更撰寫金雕玉琢的散文,翻譯與散文是金聖華的文學雙璧。聖華的文章是以善與美為文心的。看聖華的文,柔中帶剛,仍然充盈著生命的熱和光。──金耀基在金聖華的生命列車上人來人往,我一坐就是二十一年,以後還有好一陣子要坐呢!──林青霞聖華以彩筆記錄人來人往,情真意切;她優雅的風采尤其令人歆羡。──彭鏡禧與聶華苓聊天,她説最欣賞人品與文品一致的文人。我與之相交的友朋中,聖華是少數的一個,她的文風嚴謹,「文從字順各識職」(韓愈),一絲不苟,允稱範文,一如她的音為人,嚴格律己,從不打誑。從本書行文中也可窺知。──潘耀明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金聖華香港崇基學院英語系畢業,美國華盛頓大學碩士,法國巴黎索邦大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榮譽院士及翻譯學榮休講座教授,香港翻譯學會榮譽會長。1998年為中文大學創辦「新紀元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影響深遠。曾出版多本著作,如《橋畔閒眺》、《打開一扇門》、《一道清流》、《傅雷與他的世界》、《因難見巧:名家翻譯經驗談》、《認識翻譯真面目》、《譯道行》、《榮譽的造象》、《有緣,友緣》、《齊向譯道行》、《笑語千山外》、《樹有千千花》、《披著蝶衣的蜜蜂》、《譯道無疆》、《談心──與林青霞一起走過的十八年》等;並翻譯多部文學作品,如《小酒館的悲歌》、《約翰厄戴克小說選集》、《海隅逐客》、《石與影》、《黑娃的故事》、《彩夢世界》、《趙氏孤兒》以及傅雷英法文書信中譯等。1997年因對推動香港翻譯工作貢獻良多而獲頒OBE(英帝國官佐)勳銜。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序 為霞尚滿天──金耀基自序輯一 文藝漫筆從白襯衫到博士袍──記林青霞榮獲香港大學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白牡丹」的香港情緣潤物無聲憶隆情緣,原來是圓的等到了,終於等到了──記浙江大學中華譯學館的成立等閒變瑰奇,尋常化絢爛──序黃秀蓮新作《玉墜》讀楊老,憶小楊還有熱情還有火──李景端《翻譯選擇與翻譯傳播》讀後芬頓英文《趙氏孤兒》中譯的緣起宅中淘寶記兩個講故事的人──莫言青霞會晤記輯二 暖心親情現在,我都明白了拐杖夏日最後的玫瑰父親節念父親──記我那無可救藥唯美浪漫派老爸與女兒同遊我家男兒郎大哥輯三 生活點滴請問,該怎麼稱呼?「不厭其煩」與「不勝其煩」Zoom?速睦!磁力共振的聯想這輩子最美的時刻是今天走路「年中無休」的同行者輯四 回首往昔雪心波中的柔草涓滴匯清流──回憶北師附小的日子從綠衣黑裙到紅帶──追憶培正的歲月在那往昔的歲月──記早年崇基生活的濃濃詩情這個人是誰「一期一會」三部曲輯五 巴黎歲月在救世軍宿舍的日子「婦女宮」見聞錄從蕭邦到雨果安端,別來無恙嗎舒卷自如說拂嵐慧眼獨具話伯樂輯六 追思故友愛美的赤子──懷念永遠的喬志高記勞公二三事一斛晶瑩念詩翁──懷念余光中先生 將人心深處的悲愴化為音符──懷念鋼琴詩人傅聰懷念羅新璋──淡泊自甘的「傅譯傳人」為人不忘「悟聖」,處事喜聞「和聲」──懷念李和聲先生當時明月在──懷念林文月教授思念永難盡,點滴在心頭鳴謝

商品規格

書名 / 人來人往
作者 / 金聖華
簡介 / 人來人往:人來人往,熙來攘往的生命之旅我們遇上了形形色色的他鄉客,在孤獨的旅程中,縱使萍水相逢,卻也會找到志同道合的知音……生命,是一列火車,從啟程到終點,要經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744516
ISBN10 /
EAN / 9786263744516
誠品26碼 / 2682511018002
頁數 / 384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2*17*2.5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序
為霞尚滿天──金聖華著《人來人往》序
金耀基

(一)
  認識金聖華教授已經半個世紀了。一九七七年我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院長, 書院是一「 共和國」, 金聖華是共和國「 校園生活及文化委員會」 的靈魂人物。新亞八年院長任期中,我們成爲相知相識的同事。院中同仁多以「大金」、「小金」稱呼我與聖華,我們彼此則以「本家」互稱。那時,我剛過「不惑之年」,「小金」小我幾歲,風華正茂,嬌柔優雅,妻元禎一直以「嬌滴滴」 稱她而不名。一九八五年離任院長,回到本職的社會學系。在中大三十四年中, 我夫婦與聖華和她夫婿Alan 一直有來有往,可説是通家之好。二〇〇四年我自中大退休,我與本家見面雖少了許多,但我每月在《明報月刊》總看到她的專欄,看完就交給妻分享,元禎總不忘讚「她寫得很美」。八十年代後,金聖華在翻譯專業上,又出書,又演講,又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成就卓越,聲名日盛, 一九八七年《牛津高階雙語詞典》的序文,就是請金聖華、余光中、陸谷孫三位撰寫的。一九九一年金聖華更當選為「香港翻譯學會會長」。當看到她譯的《傅雷家書》時,我脫口說「聖手譯華章」,聖華已是譯壇「聖」手,她譯的文字也成爲篇篇「華」章了。近二十年來,為林青霞視作文學「繆司」的金聖華,除了鑄刻翻譯的華章,更撰寫金雕玉琢的散文,翻譯與散文是金聖華的文學雙璧。聖華的散文不止精,而且多,這些年來,我曾先後爲她其中三本散文集題簽,即《打開一扇門》(一九九五)、《友緣、有緣》(二〇一〇)與《樹有千千花》( 二〇一六), 我禁不住暗讚聖華筆耕的勤奮。二〇二二年, 聖華贈我《 談心─與林青霞一起走過的十八年》,一見驚豔。此書所展現的是金聖華陪伴、見證一代巨星林青霞從影壇向文壇半個成功轉身的絢爛畫卷。《談心》問世不及一年,二〇二三年六月聖華又交來厚厚一大曡以《人來人往》爲名的書稿。這是本家第一次開口要我寫序,我自然是欣然應命。

(二)
  《人來人往》共四十六篇文字,分爲六輯,每輯有個主題。
  第一輯「 文藝漫筆」, 是聖華寫她文藝生涯中所結緣的人與事, 她寫林青霞、白先勇、宋淇、楊憲益、莫言、李景端、徐俊、黃秀蓮等, 在她生花之筆下,每一篇都是一個文藝世界有光有熱的故事。
  第二輯「暖心親情」,我們看到了聖華的私己世界,她用最有溫度的筆法寫出了她的三代親情。此輯寫的:有母親手溫的拐杖;老父送給他老妻親繪的一束紅玫瑰;夫婿Alan 溫良恭儉讓的「忘我」;女兒的體貼與善良;兒子有一個「老是笑臉迎人的面龐」;還有經年參商萬里相隔,卻感常在身邊的大哥。聖華經歷過家人的生離死別,但她一輩子都沐浴在溫馨的親情中。
  第三輯「生活點滴」,這一輯聖華寫的是自己。看到她寫〈不厭其煩與不勝其煩〉,不禁會心失笑,日常之事,有的是不「厭」其煩,蓋心之所欲,樂在其中;有的是不「勝」其煩,蓋浪費生命,苦不堪言耳。一字之別,盡見她的生活姿態。有意思的是,作者從走路、zoom、磁力共振體驗這樣生活點滴的經驗中卻引發出對生命真諦的悟覺。
  第四輯「回首往昔」,暮年晚秋,撫今思昔,聖華的彩筆讓我們見到她濃濃詩情的少女歲月,看到她青春時代的喜與愛,樂與怒。聖華不悲秋,不傷春,在回顧青葱華年的時刻,總是聲氣風發地說,「珍惜今朝」!
  第五輯「巴黎歲月」。巴黎是作者的夢鄉,她的文學博士學位是在巴黎大學獲得的。但她寫讀書時最初寄住的「婦女宮」(救世軍宿舍的別名)卻是一所奇心(對不起,本家)的是聖華「冒火」的樣子,看到她「法文說得最多最沒有顧忌」的樣子。聖華還是深愛她的夢鄉,愛到不敢寫,「怕寫不盡她的好,道不清她的美」,所以她不寫巴黎,而是寫「花都三劍客」,那是她三位巴黎的妙友。「巴黎歲月」是聖華常存心中如霧如嵐的回憶。
  第六輯「追思故友」,這一輯寫的是聖華對逝去友人的追思。〈愛美的赤子〉寫的是譯林高手喬志高;〈記勞公二三事〉寫的是哲學大師勞思光;〈一斛晶瑩念詩翁〉寫的是大詩人余光中,〈將人心深處的悲愴化爲音符〉寫的是鋼琴家傅聰;〈懷念羅新璋〉寫的是傅雷的入室弟子羅新璋;〈當時明月在〉寫的是至交大才女林文月。聖華是香港中文大學的榮譽博士、院士寫讚詞的特聘撰稿人,她總是在不失「真」的底綫上,以最恰當的文學語言寫出各個「主人翁」的大德大美。且看她以〈爲人不忘「悟聖」,處事樂聞「和聲」〉寫中大和聲書院創立人李和聲,真是善頌善禱!

(未完)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一九四九年九月五日,我離開出生地上海,隨媽媽、娘娘(祖母)、四爹(四叔)一起上路, 經天津輾轉赴台, 跟早已在那裡工作的爸爸會合。那時懵懵懂懂,根本不知道時代變遷,此去經年,再返回故里,已經是悠悠三十載後的事情了。
  從上海出發,要先坐四小時火車去南京,然後擺渡到浦口,再坐津浦路到天津,在天津乘船,經香港再前往台灣。那是我第一次坐長途火車,一路上,只覺得路遙遙而人茫茫,仿佛一直走不到盡頭。當年幼小的自己,雖然面對四周的一切感到新鮮好奇,然而心底卻已泛起絲絲莫名的離愁─想念熟悉的環境,想念留在家裡的哥哥,想念窗前的碧茵屋後的樹……。 
  此行路途迂迴而曲折,回想起來,那時媽媽一個弱質女子,扶老攜幼,萬里投親,真不知道她是怎麼挺過來的。只是當年的我,少不更事,媽媽的艱辛奔波一點都記不起,只記得火車上人頭湧湧,衆聲喧嘩,列車沿途一站站的停,停站時小販一擁而上,叫賣食物雜貨,有一種燒雞特別好吃,味道甘香,至今難忘。車廂中有人上,有人下,人來人往,川流不息,然後,又在隆隆車聲中,各自奔向不同的前程了。

  長大後,從台灣搬遷到香港,在此接受中學和大專教育,接著成家立業,生兒育女。也曾到過美加歐洲進修,紐澳亞非遨遊,行履遍及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然而,真正安身立命的場所,卻是我駐足超越半個世紀的母校香港中文大學。從學生年代到執教時期,眼看著背山面海的校址,從草創階段發展到高樓林立,我追隨著中大的足跡,亦步亦趨,在此成長,在此拓展,在此邁上漫漫人生路。
  每次上學或上班,從中大的前身崇基學院開始,都是搭趁火車往返的。在沒有電氣火車的日子,設備簡陋的舊車,在鐵路上搖搖晃晃,一路汽笛長鳴,穿山越洞而馳,路旁一邊綠田伸展,一邊碧波蕩漾,倒也別有風味。那時候,列車上擠滿了窗友或同儕,大家都青春年少,心中懷著一個浪漫的夢,期望著有一天能施展抱負,仗劍走天涯!
  多少年過去了,如今的列車,風馳電掣,速度驚人,在急劇的節奏中,車站更加熙熙攘攘,車上更加人來人往,不知衆人心中是否懷著更加繽紛的夢?

  生命,是一列火車,從啟程到終點,要經歷過遙遠的路程,此中有高山,有低谷;有大城,有小鎮;有遼闊的草原,有狹隘的關卡,甚至還有黑黝黝的漫長隧道。
  每到一站,都有人上車下車,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本書記錄的,就是在生命的旅途上,生活的列車中,我所遇見的人與事。人生如羈旅,你我皆過客,大千世界,芸芸眾生,那麼多來往的人群之中,為什麼我會邂逅他或她?邂逅了,又留下什麼難忘的片刻,銘心的交會?
  都說,從出世的那一刻起,我們由父母帶領,協同踏上生命的列車,儘管周圍嘈雜,我們仍能坐看人潮,好整以暇,因為有椿萱依傍,世界在面前踏步邁進,或碎步走過,我們都不孤單。然後,到了某一站,他們抵達終點了,不得不打開車門,揮手握別而去。
  接著,火車前行,人來人往,我們又遇上了形形色色的他鄉客,在孤獨的旅程中,縱使萍水相逢,卻也會找到志同道合的知音,共度溫馨怡情的片刻。多少次,在火車停站的時刻,我們曾經攜手共遊,到站旁的草原上去閒眺,去採擷,直至採得滿懷芬芳,才盡興而返。火車再次啟動,有的朋友提前退場,然而他們的音容笑貌,他們的溫言細語,卻縈繞腦際長相憶,常駐心中永難忘。有的朋友卻留下相伴,我們日日相依,夜夜談心,在晨曦夕照中,言笑晏晏,共賞窗外的景色,閒看風雲的變幻。
  這本書所收錄的,大多是二〇一八年以來發表在各種報章刊物(其中以《明報月刊》為主)上的散文,涉及文藝漫筆、暖心親情、生活點滴、往昔歲月等範疇,主要分為寫他人、說自己、思故友三類,記述熙來攘往的生命之旅中,值得追憶的人與事,願以此與長長列車、迢迢旅途上往返的朋友共享之。


試閱文字

內文 : 當時明月在──懷念林文月教授  

  打開書櫃,一長排林文月的作品呈現眼前,有翻譯、有散文、有論文, 幾乎佔滿了整整一層;拉開抽屜,一封封字體娟秀的書信映入眼簾,有卡片、有郵簡、有信箋,甚至還有最為珍貴的手稿和複印件。
  東翻翻,西看看,思緒茫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至今,我仍然不敢相信好友林文月真的走了,正如她的愛子郭思蔚所說:「我們親愛的媽媽,今天早晨安詳地於加州奧克蘭家中展開一段新的旅程」。對了,她沒有消逝,只不過是展開另一段旅程,進入永恆罷了。
  與林文月最早相識於一九八六年。那年十二月,香港翻譯學會執委,應台灣文建會之邀赴台訪問,與各大學與翻譯界人士交流。記得在一次會上,與會的名家很多,有王曉寒、姚朋、黃驤等人,其中最令人矚目的就是林文月,她靜靜地坐在席上,話不多,卻嫻雅端莊,儀態萬千。那時,她已經譯畢洋洋一百萬言的《源氏物語》了,問她前後花了多少時間?「五年半」,出版後感覺如何?「寂寞」,她平靜地說。
  這以後,我跟林文月開始時相聯繫,並且經常互訪,究其原因,不但因為我們是漫漫譯途上的同道中人,而且因為大家學術興趣類似,生活背景也大同小異吧!譬如說,我跟她都生於上海,自幼在溫馨單純的環境中成長,隨後在台灣度過青蔥歲月,大學時,雖然她念中文系,我念外文系,然而畢業後不久,都返回母校執教,一待就是幾十年,直至退休為止,從來沒有另起爐灶的打算。除此之外,我倆的外子都非學術圈中人,然而對我們的學術生涯都竭力支持;雖然身為一子一女的母親,我們卻不甘當個全職主婦,在子女年幼時,分別出國進修,她前往京都、我遠赴巴黎,也因此在各自的學術領域中,取得了始料不及的突破。林文月在翻譯業績、散文創作和學術研究三方面,都出類拔萃,卓然有成,令人高山仰止,永遠無法企及,然而我們的興趣、愛好、努力的方向卻是相契相近的,正如林文月在她替拙著《齊向譯道行》所撰的序言中所說:「金聖華大學時代讀的是英語系,其後留學法國,多年來她擔任翻譯系的教授,又致力於推廣翻譯工作。我雖讀的是中文系,教授中國文學,但由於生長背景而具備中、日雙語能力,也實際上做一些翻譯工作,兩人的興趣和關注點接近,使我們在公私的場合上都有許多說不完的話。」
  不錯,我們之間的確有許多說不完的話。自從三十多年前結識開始,我們曾經無數次相聚交會,不是她請我去台灣,就是我邀她來香港。回首細想,過往幾十年,林文月蒞臨香港出席種種學術場合,十之八九都是應我的邀約而來─香港翻譯學會的、中文大學翻譯系的、新亞書院的、崇基學院的、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的……,所有我悉心策劃的重要活動,凡是跟翻譯與文學相關的,都有林文月的支持和參與;每次遭遇到困頓與艱辛,更因為有她在前面領路,而使我信心充沛、勇氣倍增。
  最記得一九九四年,林文月應我邀約,來中大新亞書院講學,雖然我們平時經常聊天,我仍爭取時間,跟她作了一次較有系統的專訪。那是個十月天,香港最好的季節。她住在「會友樓」,從午後的窗口望出去,「吐露港」柔和地躺著, 波光瀲灩,秋陽下,輕帆點點,一切都顯得那麼寧謐、安詳,窗外的風光,襯托著窗裡女主人清秀端麗的姿容,恰似一幅精緻典雅的仕女圖。我給她帶上一個日本的陶盆,插滿了色彩鮮豔的小花,讓愛美的她,在客居增添繽紛;她為我泡了一杯檸檬茶,加兩匙蜜糖,體貼地說「初秋乾燥,潤一潤喉」。
  話匣子打開了,我們幾乎推心置腹,無所不談,完全不像在訪問。林文月在念台大時,已經名聞遐邇,多年後,坊間仍然盛傳當年的種種事跡,例如「台大校花」、「望月樓」等等,儘管如此,當事人自己卻從來沒有把這些傳聞掛在口邊,想來也不會放在心上。趁此機會,我直接問她的感受。她很坦率地回答:「說到『校花』,其實是個『笑話』,」她接著說:「因為在那個保守的年代, 校內並沒有舉行什麼校花選舉,所以人人都是校花。」林文月當年在台大中文系師承台靜農先生,因為成績優良,一畢業,就應聘留校當助教,一九六九年,獲得國科會遴選,前往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遊學一年,因緣際會,遂開始了《源氏物語》的翻譯,從此踏上不歸路,多年來繼續完成了《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記》、《伊勢物語》、《十三夜》等經典名著的中譯,在中日文化交流中,作出了舉足輕重的巨大貢獻。這個過程,大家都耳熟能詳,然而很多人未必知道,除了師長的提攜,眾人的愛寵,命運的眷顧之外,林文月畢生的成就,最要緊還是靠自己不眠不休的堅持和努力換取的,「我的所得,每一步都是我自己走出來的」,她斬釘截鐵地說,聲調溫柔而語氣堅定,一雙秀目凝望著遠方──在那個晴朗明媚的秋日午後。
  的確, 常感到世間總有一些看法,認為外表儀容出眾的女性,通常內涵不足,做人做事往往不夠專精,這種偏見,在學術界尤其明顯。我們都是過來人,箇中滋味,一言難盡。他們哪裡想到, 這世上各行各門的事業女性之中, 確實還存在一個物種,叫做「披著蝶衣的蜜蜂」!那天我問她,以一個躋身學術界的女性來說,「才貌雙全」這種說法,到底是一種「助力」,還是一種「阻力」? 她答得率真,「為什麼假定一個女的好看就一定沒才呢?」她繼續說:「我個性之中,有一份好強,要證明給自己看,也給別人看,我不是徒有外表而已」,因此,她做什麼,都比別人加倍勤奮,加倍用功,加倍付出,加倍投入!為的是她喜歡「很努力地過一輩子,很充實地經歷各種階段,然後很優雅地老去,「觀乎她成績輝煌、碩果纍纍的一生,她當年的祈望,如今確已一一如願實現了。
  由於我們天生愛美,興趣相投,所以,在多年公務交往的餘暇,也經歷了許多只有女性摯友之間才能體會得到的歡樂時光。林文月每次來港,我們都會相約忙中抽暇去逛街。很多回,她一下飛機,把行李往車上一放,由我另一半看著, 就直接跟我上店鋪去血拼了。最記得有次去銅鑼灣批發店買法國絲巾,那批絲巾特別美,每一條色彩都是漸進式的,搭配得柔和適宜,例如粉紅襯淺灰、奼紫配翠碧,林林總總,看得人眼花繚亂,我們挑了一陣,越看越愛,結果把店鋪裡所有顏色的絲巾都囊括了,各買了幾十條,林文月那次來訪的演講酬金,給她一下子全花光了。後來她說,那條淺米、橘黃、濃綠漸進式、美如斑斕秋色的絲巾,送給了連戰夫人(她的表弟媳)連方瑀,對方很喜歡;而我呢?至今仍然天天巾不離身,人家老是說,「你怎麼穿什麼都有一條絲巾可相襯」,每次聽到這樣的評語,總會想起遠在彼岸的林文月。又有一次,我們走進時裝店,分頭去找合適的衣物,林文月購物一向慷慨爽朗,從來不會小眉小眼、斤斤計較的,不一會, 我們已經各自找到了心頭好,開開心心的付了賬,走出了鋪子。上一分鐘還在挑選當時最流行的豹紋衫;下一分鐘,我們就在談論翻譯中該怎麼掌握原文風格, 何時該一詞一譯,何時該一詞多譯的問題了。除了相約逛街,我們也經常互贈禮物。林文月在一封信中說:「你送我的Scarf,真是好看。薄如蟬翼,所謂的『霓裳』,就是這樣的吧。今天碰巧是我農曆生日……今晚我赴宴,就要披上這條美麗的霓裳」(二〇〇四年八月三十一日);而我在櫃子裡珍藏的,除了她送的紫綠絲巾、純銀首飾、精美胸針,還是一串紅綠相間的項鏈,這可是由林文月那雙翻譯出數百萬字經典名著、撰寫過數十本精彩散文集,最最勤勉的雙手,一珠一珠親自穿成的啊!
  身為學術界的女性,要內外皆美,事業與家庭兼顧,的確不易。她是個溫柔體貼、心細如髮的人,看她的文章,字裡行間,處處透顯出深深的情,真摯的心。寫到晚年鋸除雙腿、臥床四年的父親,儘管她幾乎風雨無阻晝夜探望,然而望著在病床上昏睡無語的老人,她黯然寫道,「怎麼辦呢?而父親總是沉沉地睡,沒有春夏秋冬、沒有悲歡哀樂。我輕輕撫摸那一頭白髮,不免自問,當時我們為他所做的抉擇是對的嗎?」(《父親》);說到母親病後需人照顧,卻拒絕護士為她沐浴,於是由女兒代勞,林文月這樣寫,「我的手指不自覺地帶著一種母性的慈祥和溫柔,愛憐地為母親洗澡。我相信當我幼小的時候,母親一定也是這樣慈祥溫柔地替我沐過浴的。」沐完浴,她更替母親梳頭:「我輕輕柔柔地替她梳理頭髮……不要驚動她,不要驚動她,好讓她就這樣坐著,舒舒服服地打一個盹兒吧。」(《給母親梳頭髮》)談到成長後從遠處歸來的兒子,臨別前夜與母親對酌,林文月說:「我們飲酒、吃宵夜,談文學和音樂,仿佛又回到往昔。我們一直都是很談得來的知己。……人際關係很微妙,即使親如父母子女,一生之中,能有幾回這般澄淨如水地單獨相處呢?」(《飲酒及與飲酒有關的記憶》)提起她最愛惜的女兒思敏,這個幼年時曾經用小手,替母親為學生批改的作文本上畫滿大大小小紅圈圈的小女孩,長大後成為修讀耶魯建築系的出色設計師,她設計的飾物,每件作品都獨一無二,充滿了「流動的安靜之美」,林文月在思敏作品展的專訪中說:「就像白居易的詩,大家覺得老嫗能解,一定是太簡單了, 其實他是經過一再的修改和淬煉,才能變成濃縮精練的文字」,這裡說的既是白樂天的特色,也是女兒思敏的創作和自己散文的經營。林文月一向低調謙遜,那次她卻忍不住把聯合報上的報導寄來:「今天忽想將聯合報的專訪彩色影印寄給你,分享我做為母親的喜悅。」接著她又聲明「這訪問以她為主,我是配角」(二〇〇六年一月五日)一字一句,那份做母親的自豪感,壓也壓不住地流溢出來。
  對於先生郭豫倫,眾人心目中能夠有幸跟大才女緣定終身的幸運兒,林文月在文章裡向來著墨不多,然而三言兩語,卻道出了伉儷之間的似海深情。「很多年以前,我遇到一雙赤手空拳的手。那雙手大概與我有前世的盟約,於是,再也沒有任何一雙手能夠吸引我一顧。」這雙手是家庭裡「最重要的支柱」,使得家中其餘的三雙手「可以隨心所欲去做想做的事」(《手的故事》)。就因為如此,林文月得以多年來盡情盡興地投入學術、翻譯和創作生涯,而絕無後顧之憂。對於夫君,林文月除了全心愛護,更有疼惜感念之意。二○○○年秋,林文月在來信中說:「我們明天想去日本小遊十天,舒解一下壓力。退休的人還被種種『任務』壓迫著,真不像話!其實,這次是郭豫倫提議的,我雖然還在趕寫十一月在台北東吳大學的講稿,但不好意思不答應。初夏回來後,不是忙著接待親友,便是對電腦打稿。我的先生大半天都只看到我的背影」。(二〇〇〇年九月二十四日)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他倆攜手共遊的最後一次旅程?二○○○年十二月,我為香港中大創辦的「新紀元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頒獎典禮如期舉行,散文組終審評判林文月如約前來,與我歡慶盛事,那時我們誰也沒有料到她的先生不久會罹患危疾,更不到半年,於二○○一年六月二十五日即在加州撒手塵寰了!(《人物速寫》J)。
  先生走後,林文月的哀傷可想而知,然而她沒有搶天呼地,痛不欲生,而是將無盡的思念默默埋在心底,繼續讀書、研究、翻譯。寫作。那年下半年,我們有緣在東京相遇,我與她竟然在沒有預約的狀態下,同時訂了東京的Keio Plaza 旅館。記得那天早上,我們相約一起進早餐,事前心中忐忑,不知道到時該怎麼安慰她,因為知道說什麼都是蒼白無力的。然而見到她,除了面容消瘦,神色黯淡,雙眸中卻依然透顯著一絲堅強,她從手袋裡拿出一個精緻細巧的鼻煙壺,靜靜望著我說,「這裡放著我先生的一撮骨灰」。後來,看到林文月的一篇文章, 敘述她跟女兒於弗洛倫斯造訪布契拉蒂(Buccellati)名店的經過,其中有一段提到她讓熱情好客的店員看看中國的精美藝術品,於是從皮包中取出一物,並淡定地說道:「這隻鼻煙壺約莫是三百年前的,是我先生的收藏品之一。我封藏了他的一小撮骨灰,出遠門總帶著,仿佛就像和他一起旅行似的。(《人物速寫》A.L.)突然間,東京旅舍中的一幕,又鮮明清晰地重現眼前了。原來,看似柔弱的林文月,其實是溫婉而從容、優雅而堅韌的,正如楊絳,她們都是忙亂過後, 在現場打掃一切的人!
  林文月在二○○一年之後,繼續出版了《生活可以如此美好》、《回首》、《人物速寫》、《蒙娜麗莎微笑的嘴角》、《千載難逢竟逢》、《文字的魅力》 等散文集,也完成了《十三夜》的翻譯。她之所以能在痛失愛侶、孤獨寂寞的狀態下,繼續筆耕不輟、創作不斷,完全是由於她堅毅不拔的個性、勤勉不休的態度、以及悲憫大愛的胸襟所致。

(未完)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人來人往,熙來攘往的生命之旅
我們遇上了形形色色的他鄉客,
在孤獨的旅程中,縱使萍水相逢,卻也會找到志同道合的知音……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