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城市 (20週年紀念新版) | 誠品線上

Le città invisibili

作者 Italo Calvino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看不見的城市 (20週年紀念新版):繁體中文版二十週年紀念新版出發,是為了抵達一座看不見的城市。城市的寓意,是人類文明的總體形象。卡爾維諾享譽世界文壇傳世不朽傑作。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繁體中文版二十週年紀念新版 出發,是為了抵達一座看不見的城市。 城市的寓意,是人類文明的總體形象。 卡爾維諾享譽世界文壇傳世不朽傑作。 年邁的蒙古皇帝忽必烈漫步在花園,凝神傾聽威尼斯人馬可波羅向他描述遊歷城市的旅行見聞。在馬可波羅的描述中,喚起一座又一座城市的記憶、欲望、符號、貿易、輕盈、眼睛、名字、死亡、天空、連綿、隱匿,十一個主題組成繁複多變的城市圖像。作者以城市鋪陳對人類現況的觀察,每座城市就像一則寓言,兩人的對話,從具體場景到抽象思考,展開關於現代城市的討論,不知不覺中,空間與城市本身不再重要,而是從中激發的想像,帶給讀者無與倫比的閱讀體驗。 《看不見的城市》一書蒐蘿了五十五座城市,以九個章節構成十一個不同主題、形式,甚至名字的城市,組合成一幅包羅萬象的文字地圖。每一章的起點是馬可波羅與忽必烈的對話,沿著所有棱構成一個多面體的棋盤,讀者可以任意加入棋局,遊走在篇章之間,也可以跨出文本超連結自身的經驗和欲望。 自1972年問世以來,這本以「城市」為主軸的小說,當中展現的多樣性及跨領域書寫,已是後現代小說的翹楚,一舉打破遊記與虛構、記憶與再現、文學與論述、歷史與政治、真實與想像之間的界線,從形式到內容,對結構主義與符號學的形式趣味,博得讀者注目。當年驚人的結論今日歷久彌新,「看不見」乃是保留給未知城市的空間和存活的起始。 老子說:「大象無形。」馬可波羅的城市報告和忽必烈的積極回應,愈是反映了城市的無窮且無以名狀,愈是想滿足於掌握全局,愈是腦洞大開。 「我從你的聲音裡,聽到了使城市存活的看不見的理由,也許,透過這些理由,已經死去的城市,將會復活。」 「對於我們來說,今天的城市是什麼?我認為我寫了一種東西,它就像是在越來越難以把城市當做城市來生活的時刻,獻給城市的最後一首愛情詩。也許我們正在接近城市生活的一個危機時刻,而《看不見的城市》則是從這些不可生活的城市的心中生長出來的一個夢想。」──伊塔羅‧卡爾維諾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要把《看不見的城市》這樣一本不可思議創造力的書的內容闡述清楚是最困難的任務,也是不必要的。──戈爾‧維達爾,美國作家卡爾維諾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歐洲作家之一,也是我最喜愛的作家之一。──強納森.列瑟,《布魯克林孤兒》作者《看不見的城市》改變了我們閱讀的方式。──珍奈‧溫特森,《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作者卡爾維諾是才華洋溢的作家。他將小說帶入前所未見的新領域。──約翰‧厄普代克,《兔子,快跑》作者《看不見的城市》不是小說,而是一部關於城市本質的賦格曲。──薩爾曼‧魯西迪,《午夜之子》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伊塔羅.卡爾維諾 (Italo Calvino,1923-1985)出生於古巴。二次大戰期間他加入抗德游擊隊,1945年加入共產黨,1947年畢業於都靈大學文學院,並出版小說《蛛巢小徑》。1949年短篇小說集《最後來的是烏鴉》首度由艾伊瑙迪出版社出版。1950年代他致力於左翼文化工作,重要作品有《阿根廷螞蟻》、《我們的祖先》三部曲和《義大利童話》(編著)。1960年代中期起,他長住巴黎15年,與李維-史陀、羅蘭.巴特等人有密切交往;1960年代的代表作為科幻小說《宇宙連環圖》,曾獲頒美國國家圖書獎。1970年代,卡爾維諾致力於開發小說敘述藝術的無限可能,陸續出版了《困難的愛故事集》、《看不見的城市》、《命運交織的城堡》和《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奠定了他在當代文壇的崇高地位,並受到全義大利人的敬愛。1984年出版《收藏沙子的人》。1985年夏,他突患腦溢血,於9月19日辭世。1986年,短篇小說集《在美洲虎太陽下》出版。1988年,未發表的演說稿《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問世。1994年,富有自傳性色彩的《巴黎隱士》集結成書。1995年出版《在你說「喂」之前》。譯者簡介王志弘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1.城市與記憶 之一.城市與記憶 之二.城市與欲望 之一.城市與記憶 之三.城市與欲望 之二.城市與符號 之一.城市與記憶 之四.城市與欲望 之三.城市與符號 之二.輕盈的城市 之一2.城市與記憶 之五.城市與欲望 之四.城市與符號 之三.輕盈的城市 之二.貿易的城市 之一3.城市與欲望 之五.城市與符號 之四.輕盈的城市 之三.貿易的城市 之二.城市與眼睛 之一4.城市與符號 之五.輕盈的城市 之四.貿易的城市 之三.城市與眼睛 之二.城市與名字 之一5.輕盈的城市 之五.貿易的城市 之四.城市與眼睛 之三.城市與名字 之二.城市與死亡 之一6.貿易與城市 之五.城市與眼睛 之四.城市與名字 之三.城市與死亡 之二.城市與天空 之一7.城市與眼睛 之五.城市與名字 之四.城市與死亡 之三.城市與天空 之二.連綿的城市 之一8.城市與名字 之五.城市與死亡 之四.城市與天空 之三.連綿的城市 之二.隱匿的城市 之一9.城市與死亡 之五.城市與天空 之四.連綿的城市 之三.隱匿的城市 之二.城市與天空 之五.連綿的城市 之四.隱匿的城市 之三.連綿的城市 之五.隱匿的城市 之四.隱匿的城市 之五

商品規格

書名 / 看不見的城市 (20週年紀念新版)
作者 / Italo Calvino
簡介 / 看不見的城市 (20週年紀念新版):繁體中文版二十週年紀念新版出發,是為了抵達一座看不見的城市。城市的寓意,是人類文明的總體形象。卡爾維諾享譽世界文壇傳世不朽傑作。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746473
ISBN10 /
EAN / 9786263746473
誠品26碼 / 2682492797002
頁數 / 200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3.5*21*1.13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1

當馬可波羅描述他在探險歷程裡造訪過的城市時,忽必烈汗不見得相信他說的每件事情,但是,這位韃靼皇帝確實一直全神貫注、滿懷好奇地聽著這個威尼斯青年的故事,比聽他派遣的信差或探子的報告還要專注。在皇帝的生涯裡,在我們征服了無垠疆域的榮耀之後,總會有某個時刻,皇帝知道我們很快就會放棄探知和了解他們的念頭,因而深感憂鬱,卻又覺得欣慰。有一種空虛的感覺,在夜間朝我們欺身而上,帶著雨後大象的氣味,以及火盆中漸漸冷卻的檀香餘燼的味道,一陣暈眩,使得繪在平面球型圖上的江河與山陵,在黃褐色的曲線上震顫不已,收捲起來,一個接著一個,傳來最後一支敵軍潰散的快報,一場又一場的勝利,還有拆著那些卑微的國王的蠟封密件,他們願意年年進貢貴重金属、鞣製的獸皮和海龜殻,懇求交換我軍的保護。終究,我們會發覺,這個在我們看來是奇蹟之總和的帝國,其實是無盡的、不成形的廢墟,腐敗的壞疽已經蔓延太廣,連我們的王權也無法治療,戰勝敵國只不過讓我們繼承了他們長久以來的百廢待舉,此後,絶望沮喪的時刻便降臨了。只有在馬可波羅的故事裡,忽必烈汗才能在注定傾頹的城牆與高塔裡,辨別出那倖免於白蟻啃噬的精細雕花窗飾。

城市與記憶之一

啓程,朝東方走三天,你就抵達了狄歐米拉(Diomira),城中有六十座銀色圓頂,各種神祇的銅像,街道鋪上了鉛板,還有一座水晶劇場,以及一隻每個清晨在高塔啼叫的金色公雞。這一切美景,訪客都已經耳熟能詳,他們在其他城市也見過相同的景象。但是,在九月的某個晚上,白晝日漸縮短,小吃攤門前的七彩燈籠,刹那之間全部燃起,某處高臺有個女人高聲叫喚,這個時候,對於一個剛剛抵達這座城市的人而言,它的特殊之處,就是旅人會嫉妒那些此刻相信自己曾經活在同樣的夜晚裡,認為自己當時滿心快樂的人。
城市與記憶之二

一個人在荒野裡馳騁很長一段時間之後,他會渴望一座城市。終於,他來到了伊希多拉(Isidora),城中有鑲飾了海螺殼的螺旋階梯,出產上好的望遠鏡與小提琴,在兩個女人之間猶豫難決的異鄕客,總是會在這裡遇到第三個女人,而此地的鬥雞,已經淪為下注者之間的血腥爭吵。當他渴望一座城市時,總是想到這一切。因此,伊希多拉是他夢想中的城市:只有一點不同。在夢想中的城市裡,他正逢青春年少;抵達伊希多拉時,卻已經是個老人。在廣場那頭,老人群坐牆邊,看著年輕人來來去去;他和這些老人併坐在一起。欲望已經成為記憶。
城市與欲望之一

描述多洛希亞(Dorothea)城的方式有兩種:你可以說,有四座鋁塔聳立在城牆之上,城牆周圍有七座城門,彈簧操縱的昇降吊橋橫跨在護城河上,河中的水則流入四條穿越城市的綠色運河,將全城分隔為九個區域,每區有三百棟房屋和七百座煙囱。你還要記得,各區正及婚齡的女孩,將嫁給另一區的青年,他們的父母則互換各家族所壟斷的貨品──佛手柑、鱘魚卵、星盤、紫水晶——你可以順著這些事物談論下去,直到你明白了有關這個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一切你想知道的事情。或者,像載我到那裡的趕駱駝人一樣,你可以說:「我第一次來到這裡,正逢年少,那是一個早晨,許多人在街上趕路,要上市場,齒若編貝的女人直直地望入你的眼睛,平臺上有三個士兵正在吹奏喇叭,四處車輪滾滾,彩旗風揚。到這座城市之前,我只認得沙漠和旅行路線。隨後幾年,我收回眼光,再度凝視廣袤的沙漠和旅行路線;然而,現在我知道,這條路只不過是那天早晨多洛希亞向我開啓的許多條路之一。」


(待續)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繁體中文版二十週年紀念新版

出發,是為了抵達一座看不見的城市。
城市的寓意,是人類文明的總體形象。

卡爾維諾享譽世界文壇傳世不朽傑作。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