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鬼 (限量作者親簽版) | 誠品線上

香鬼 (限量作者親簽版)

作者 古乃方
出版社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香鬼 (限量作者親簽版):華文創作。擁有調香師身分的作者,交融奇幻與現實,寫出現代調香師所看見、聞見、想見的氣味世界,以及被喚起的愛欲傷痛。直覺犀敏,浮想聯翩,語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 性感騷動的氣味小說,生死愛欲的內在追尋之路 ★ ★ 台北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得主 召喚感官之作 ★ ▌ 在香水世界裡,是有多臭才會有多香 ▌ 「越厲害的香水,越善用轉化的力量。譬如蛇麻草聞起來有蝦殼腥騷,但加上玫瑰,那本覺得的騷臭就會轉化成一種野生的氣泡感,性感死了。」 德國小說家徐四金以《香水》刻繪香水如何蘊含足以蠱惑心智、顛倒國本的力量;美國作家黛安․艾克曼在《感官之旅》裡,揉合科學、生物與藝術等,描摹豐饒滿溢的感受知覺。 同時身為調香師的年輕創作者古乃方,則揉合奇幻與現實,寫出現代調香師所看見、聞見、想見的氣味世界。直覺犀敏,浮想聯翩,語言輕靈。八篇可各自獨立、又能接續連綴的短篇故事,串成仿如一條瑩亮珍珠項鍊的長篇小說。 小說以女性調香師「北北」和紅毛猩猩「安」合作調香開場,一人一獸,前者精準,後者即興,一同演繹氣味的盛放與深邃,打造出變化莫測的香水宇宙。 ▌她需要那隻獸,來辨認出自己 ▌ 「她一直在尋找的自己,躲在這純粹的音叉背後,發出迷人的Om,她要蒐集起來,倒入玻璃漏斗裡。」 調香是馴服的過程。香材、順序、比例、數量稍異,都將得出失之毫釐,相差千里的結果。如同一個人如何在難明的內心、複雜的關係裡,霧中辨路,得出最終真實的自己。 氣味喚起了北北的內在愛欲與成長傷痛,對天賦才能的執迷,對自我的猶疑不確定……。那隻潛伏的野獸,那些與安、與情人、與前輩同儕間的陣陣暗湧,敞開了她對調香的認識,引領她一路往更深處走去。 氣味無形,嗅覺難寫。古乃方萃調文字與香水,開啟感官書寫的新面向。 名家推薦 古碧玲 │ 作家、《上下游副刊》總編輯 瓦 力 │ 作家 白 樵 │ 作家 伊格言 │ 小說家 寺尾哲也 │ 作家 周芬伶 │ 作家、東海大學榮譽教授 孫梓評 │ 作家、《自由副刊》主編 郝譽翔 │ 作家、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 許俐葳 │ 小說家、《聯合文學》副總編輯 陳栢青 │ 作家 Chris │ 香水評論報台-Chris Perfume Reviews ——依姓氏筆畫排序 撲鼻金句 ● 喜歡台北老公寓外露的電線氣味,讓他想到龍眼木的營火,不只有種電線快要走火的興奮感,煙燻果香也使他開胃,餓的感覺就是活著。 ● 木屑的味道讓她想起小天使鉛筆,她曾做過一支「伐木工人」香水,白松香,雪松,橡木,微微的汗水和皮革感,她有時候放假會穿這味道,像是披上了綴滿徽章的美式棒球外套,翹腿抽菸。 ● 玫瑰丟掉名字,還是依舊芬芳,香材的名字是為了溝通用的,核對你講的那個味道也是我講的那個。 ● 調香師不評判香材,好的壞的都是力量。血腥可以轉化成野性之美,就像牛糞乾燥後有紅糖芬芳。 ● 如何看待時間,是調香技藝的基礎。香水在時間裡生長,綿延出山的稜線, 荒煙蔓草,山野爛漫,香水的時間是抽象的記憶。 ● 調香在做的事情,不過是化鬼為魅。鬼是臭襪子味的纈草根,破洞抹布的霉,鹹髒的孜然感,蛋白質的腐味,偉大的調香師都能化腐朽為香氣。 ● 偏不,偏不要一進到捷運就聞到漫天女人都同個英國梨和小蒼蘭,偏不要一脫衣服就要唱著I only wear Chanel No. 5,偏不要一樣,要怪美,要奇幻,要全世界僅有一瓶的獨特盛放。 ● 哪怕是恨,也要轉化,這是氣味教導他們的道理。 ● 身體最誠實,最本質,跟氣味一樣,愛就愛,不愛就不愛,最原始的愛慾與攻擊。 ● 他像是太陽升起,讓她身上的叢聚花序逐漸萎靡,一朵朵捲曲,進入她鼻孔那無盡的洞穴裡,如此才能永遠保有他身上的香氣。 ● 過去她一直沒想清楚,想要在自己身體裡召喚出安,變成安的慾望卻不斷吃掉她自己。 ● 雨越來越激烈,她一直在等待這樣的時刻,被這森林給浸泡,讓苔蘚爬滿身體,成為這座森林。 內文精摘 〈植物野獸〉 沿著長樓梯上行,簷梁間燕子正在築巢。北北想著春天要到了,接著快步走過管理室,通向中庭花園。傍晚的灌木叢上,罩著一片閃著光的霧。她睜不太開眼睛,憑著嗅覺的記憶,走上側邊樓梯,工作室在二樓。那是一個樓中樓,一樓調香,二樓的小閣樓睡覺。沒有門鈴,誰靠近了,他們都會知道。 長木桌上散落著貼著標籤的棕色小瓶子,上面寫著不同的香材。三個錐形燒杯裡浸泡著不同的植物,淺綠色液體泡著新鮮苔蘚,湖水藍色泡著紫羅蘭葉,樹皮色液體泡著薄脆的咖啡色羽翅。陶燈垂降在桌子的上方,是屋子裡唯一的光源。夜裡,一人一獸在桌前。再仔細看,獸的雙眼鼻子和嘴被褐色毛髮遮蔽,一隻紅毛猩猩坐在椅子上,雙腳碰不著地。北北站著,她把香材滴在長條試香紙上,細細的手如花莖,在他的鼻前揮。 「安,這是五月玫瑰,沒有大馬士革玫瑰的辛辣,更多蜂蜜的甜感。」北北叫他「安」。安的鼻孔撐起,像風吹起的裙襬,接著發出一聲低鳴。安搖晃著桌子,表達喜歡。桌上幾個空燒杯因此掉在地上,還好北北早已在地上鋪滿揉皺的報紙和泡泡紙,燒杯只碎了一個,也沒有砸到腳。 安從不會暈香,每當北北吸入過多揮發香材和酒精,鼻子已經麻痺時,安還可以繼續聞。辨認氣味對應的香材,是成為調香師第一步,用氣味說故事得先記憶單詞。多聞大師之作也是重要的訓練,像是關掉字幕看美劇,英文聽久了好像也會說了。要進入氣味的場域中,往往依靠視覺化,轉開沉甸甸的香水瓶蓋,當前調的第一印象飄起,便好像有影像投影在牆上,他們今夜的氣味電影是嬌蘭,嗅聞絕版的「沙漠玫瑰」。 「最先出來的竟然是烏木。」北北閉著眼說。「中調就是玫瑰和廣藿香,這其實很經典呀,一花配一草。不知道這瓶香水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北北揮著試香紙說。 北北跟安說過,越厲害的香水,就是越善用轉化的力量。譬如蛇麻草聞起來有蝦殼腥騷,但加上玫瑰,那本覺得的騷臭就會轉化成一種野生的氣泡感,性感死了。嬌蘭是老牌子,他們的香水配置多半保守,總是花香,而花本來就是香的。「沙漠玫瑰」裡,完全沒有一點有風險的香材,像是過厚的綢緞,雖然好穿,卻永遠無法理解挖洞裝的前衛。 安聞到喜歡的香水會手腳舞動,唯有如此才能把他的喜悅表達清楚。有時北北會考安,要他復刻大師作品。那晚的題目是:去年AOA冠軍的香水,「棒賽盆栽」(Bonsai)。透明感的綠意帶著禪意,香水圈為之瘋狂。那是一瓶日式庭園,紫藤花、菊花、焚香、柯巴脂、柏樹……,香調表裡最令人好奇的是鱷魚杜松,怎麼問遍世界各地蒸餾廠,也找不著這香材。即便找到了,比例還是個謎。 安踮起腳,在鐵架前嗅聞。夜晚的調香室除了桌上懸吊的陶燈外,幾乎是全黑。光線會把空氣帶走,讓人無法嗅聞到任何東西。北北還在轉著架子上的玻璃瓶,想看標籤上的名字,安已經抓出好幾瓶,杜松、迷迭香、樹蘭……。 「咦,香調表沒有迷迭香呀。」北北說。「也沒有樹蘭。」北北說完沒阻止安,她想看看他究竟會調出什麼。 安選的原料氣味都很離地,香檸檬、青檬果、佛手柑、橙花,看來沒打算加上檀香讓輕盈的氣味接地,完全打破香調表裡前調果、心調花、底調木的邏輯。 燒杯玻璃映照出紅毛猩猩的臉,一對小小的淺褐色眼珠,鼻孔巨大,寬大的臉頰肉,毛髮看起來乾燥又粗糙。安先在燒杯倒入50ml苔蘚酊劑,再加入樹蘭時他就失手了,整罐10ml倒下去。北北覺得很心疼,因為這是她前幾名昂貴的香材。撲鼻的龍眼蜜迎來,瞬間來到果園。攪拌時,龍眼香氣已經淡去,杜松的氣味浮起,透明感的綠意襲來,金褐色的液體在光源下閃耀,帶著無雜質的純淨,像是一壺蜜香烏龍。安完美復刻了「棒賽盆栽」,卻因為太過即興,無法寫出香水的比例。 安手腳舞動,表達這是他喜歡的氣味,然後捶胸,肚子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每次調完香水都會餓壞,「棒賽盆栽」的迷迭香更讓他開胃,安四肢貼地,爬到冰箱前,翻攪找尋生雞蛋吃。北北遏阻他,不行,要等蛋煮熟。當北北把加蛋的烏龍麵端上餐桌時,安伸出雙手往碗裡扒麵。 「吃飯要用筷子。」北北說。安握筷子很笨拙,那粗糙的大手,一百三十公分高的身體,很難搞定兩支竹子削成的筷子。只要北北不注意的時候,他便用手扒麵。 安喜歡北北身上那帶有五月玫瑰的乳香體味,只要北北喚他,安就蹲下,鼻孔撐起,猛吸著她的氣味。他也喜歡打雷的時候,北北打哆嗦,身上散發著的穀片香,聞起來像是胡蘿蔔。北北不在家的時候,安就會到花園吃蝸牛,在花盆旁尿尿。 北北喜歡安身上的茉莉花香,調香師都叫那「吲哚」,是一種含氮化合物。高濃度時,會散發出糞尿似的甜膩腐臭,比例極低時,卻開出幽幽攝魂的茉莉花香。 香民總說吲哚是腐爛的花香,入土前呼出的最後一口香。北北對吲哚的理解是,它的出現會讓植物動物化,喚醒心底的野獸。 夏夜,北北和安喜歡去採摘茉莉花。拿出銀色的鋁盤,鋪上冷油脂,把茉莉撒上去,大概等個五天就可以換花,重複大約十來次,油脂會吸飽茉莉呼出的香氣。 這珍貴的茉莉香膏,用來浸泡「酊劑」,成為花香系香水的DNA。 安體力很好,早上記憶香材,下午練習分類,晚上欣賞大師香水作品。空檔他喜歡吃烏龍麵配蛋,邊吃邊轉開電視看動物頻道。安學得很快,才教他香材的分類,他就可以開始分析手邊各種氣味樣本。原子筆的硬筆墨的味道是塑膠加上苦橙。醬油的味道可以拆解成焦糖、黑雲杉和香草。雪松有木質甜香,龍涎香也有, 淡淡的堅果香,跟醬油很搭。 學習調香,安簡直是天才,每天都有新的發現和領悟。但他總是不寫配方,像野獸憑感覺亂加。 北北從十九歲開始調香,到現在也有十年經驗了,累積了不少海外粉絲。之所以海外客人多,是因為人們覺得國外的比較香,台灣人不支持台灣香,北北的鐵粉多來自歐美。一人一獸的生活靠販賣香水還過得去。香水可以換錢,錢可以換烏龍麵和雞蛋,安是這樣理解的。 「魏小姐,又要寄貨呀。」管理員王先生說。五六個箱子擋住北北的頭,她正在下樓梯。「生意很好喔!」王先生每次都這樣說,卻從來不幫她搬。 下午總是要包貨寄貨,耳邊出現的都是嗞啦嗞啦的聲音,膠帶從捲帶上剝離,北北喜歡用瑞士刀劃斷,包完貨刀子總不自覺放在口袋。寄完貨很累,北北到中庭花園透氣,一吹口哨,安會跑下來。在北北面前蹲下,嗅聞腳踝上的玫瑰花香。散步時,幾個穿制服的國中生看著安,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大笑後,有個國中生垂著手向前走,東抓西抓著身體。安不知道他們在模仿他,還會跟著笑。安走路時手垂得很低,再低一點雙手就會碰到地。有次散步回家,王先生指著安,說北北怎養一隻怪狗,殊不知安聽得懂,安發狂,在花園裡狂奔,撞碎所有花盆。 花莖攀折。奇香四溢。綠草擰汁。 氣味延展安的思緒,醬油浸潤著安的身心,給了他家的歸屬。醬油對安來說,有種一開門,便聽見「你回來啦」的家的感受。他們相遇兩週後,醬油主題的香水習作誕生。 100ml,Eau de Parfum, 20%的淡香精濃度。飆嗆的強勢焦糖,前中後調顛倒,氣味成塊成塊地在時間裡湧動。北北說這樣的調法雖特別,不過會有點像是粗糙的色塊交疊,沒有深邃的灰階,太過原始,古埃及的香水製程還比較精緻。安把「醬油狂奔」倒入圓形香水瓶裡,抵住燈泡,光在薄薄的玻璃表面上滑行,時間變得柔軟起來,直至他噴出香水。 「焦糖是點綴,你加太多了。結構支撐很重要,你這瓶像是一坨味道,香水是有前中後的。」北北唸他。 1%焦糖,3%癒創木,5%黑雲杉,1%香草。類似這樣。北北示範寫配方。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你想表達什麼氛圍什麼故事,不能因為你喜歡烏龍麵加醬油,就調醬油香水呀。這太任性了。」北北說。安做鬼臉,粗糙的大手拉下眼瞼,他的眼睛突出,淺褐色的一對眼睛顯得恐怖。 第二次調香,北北幫安架好環境。木桌上整整齊齊放著分類好的香材,空燒杯,酊劑,還有一支筆,一本筆記本。 「你要記得寫配方。」北北提醒。 安在電視前一直跳,感覺要逃避。北北放了一首 Drums of Death,那是在迦納的一首田野錄音,是葬禮的鼓聲。鼓聲一出現,安就站上椅子上捶著胸,陶燈和桌上香材開始搖晃。鼓聲加速時,安已經全身是汗,最後他發出一聲低鳴,耗盡力氣後,他從香材小推車上拿出幾瓶棕色罐子,跟著音樂打著拍子。 佛手柑,苔蘚,苔蘚,苔蘚,岩玫瑰,佛手柑,菸草,菸草,菸草,雪松,雪松,雪松,岩玫瑰。 北北看著棕色罐子上的標籤,寫下他的氣味樂譜。她好像可以知道他聽見了什麼。鼓手打鼓皮的輕快像是佛手柑,打木頭鼓框像是岩玫瑰的樹脂氣質。 安拿起燒杯,跟著他的氣味樂譜加入香材。但他無法控制力氣,苔蘚連續加三次,忽多忽少,他只能即興,只能隨機,不甩規律。攪拌的時候,他把玻璃棒捏得太大力,玻璃碎在燒杯裡。安把燒杯推倒在地。香材揮發,奇香狂想,黑鬼歌唱。北北拿滴管吸取地上的香水,這瓶是進步之作。氣味不再成塊湧動,每個分子有自己游泳的速度,聞起來感覺輕鬆許多,一瓶閒散的鄉野小品。 或許明年十二月,他們就可以去投AOA了。AOA是 Art and Olfaction Awards,是小眾香水的奧斯卡,在美國舉辦。如果得獎了,就會從國外紅回台灣,這樣,台灣人也應該會認同他們的香水了。北北想著。 北北感到快樂時,味道像是薰衣草加上乳香,是一種柔軟又輕盈的氣息。安可以聞到她的不同情緒。憤怒時像番紅花,有著胡椒香料的沙塵感。北北的害怕是他最喜歡的氣味,是讓他肚子咕嚕的胡蘿蔔籽、穀片和土壤氣息。 (未完待續)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深度好評古碧玲(《上下游副刊》總編輯):《香鬼》是一部炸開人類五百萬個嗅覺細胞、震撼感官的小說。……本身是調香師的古乃方筆下的人、獸、似人似鬼的角色竄遊於感官的迷宮,迷走在神祕、刺激、混亂、原始、歡愉等熾烈的慾望之林間。讓讀者的腦波神馳於這一波波的感官潮汐裡,載浮載沉。讀罷掩卷回味,我們終於有本充滿氣味、極其獨特的文學作品了。 瓦力(作家):乃方的香水小說是華文寫作難得的奇景,透過氣味施行時光的召喚術,也透過氣味尋找那遺失的自己。如此性感的閱讀讓人備感親暱,就好像我們才剛誕生於這個世界,從生命裡感受的只有愛,只是愛。 白樵(作家):要成就一部以嗅覺、香氣為主的小說如此困難,古乃方的《香鬼》正是穿越前述疊床架屋的種種不易,而終成就的精萃之物。……《香鬼》非循規蹈矩地對讀者娓娓道來一名女孩如何,又為何成為調香師,並未試圖讓大眾迷走於繁複的專業步驟與龐雜香料堆砌。此書可貴處,在於填補華文感官書寫中,對嗅覺的闕遺。 寺尾哲也(作家):《香鬼》刻畫香水的生產與消費間的張力十分迷人,讓我屢屢想到小說作者與讀者間的關係也是如此:一方看見了精準調度,一方看見了繁花之上再現的繁花。兩種迥異取徑都將無限逼近香水與小說的真相。 孫梓評(作家、《自由副刊》主編):身為一個勉強沾邊的香民,讀《香鬼》是要想起一個被用舊了的成語叫「屏息以待」。看古乃方從容調配她銳利發亮的文字,指揮角色一如巧置各類香材,而成就一段女性探勘愛欲、肯認自身的漂流記。……閱讀著氣味般持續揮發的情節,而深深感覺,那之中,有一種非常渴望的東西,非常危險,非常鮮豔。 郝譽翔(作家、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這是一本華麗、幽闇而迷人的作品,儼然徐四金《香水》與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的合體,但《香鬼》卻別具詭譎妖異暗黑系的風格,宛如在紙上展開生死愛欲的繁花盛宴,或來自遠古蠻荒女巫吟唱的血與玫瑰之詩,令人讀來欲罷不能,酣然暢快。 許俐葳(小說家、《聯合文學》副總編輯):奇幻又寫實的描述,放在這本小說裡彷彿再合理不過。或許最好的寫作,正是踩在這種虛實難辨的界線上。……讀這本小說的過程很愉快,因為一路流竄的香氣時時惹人停留。古乃方自然是寫氣味的能手,更極具野心的夾帶高濃度的調香知識。我不免想,或許《香鬼》最好的讀法,是耐性去品味每一處精彩的氣味描寫。 陳栢青(作家):都活起來了。小說家筆下每一句話都在招手,每一個字都是挑逗。她的思緒野,野成精。文字不帶重量,卻帶味兒的,足夠讓人五味雜陳。筆下感受、資訊與奇觀,調配比例精準,細緻到每一個單位元都在撞擊你的細胞壁,吃氛圍,吃感覺。更癡心。小說重新調整觀看的距離,不如說改變你的感覺的方式。 Chris(香水評論報台-Chris Perfume Reviews):或許香氣對許多人來說是抽象的概念,是神祕的、靈性的、幽深的,但透過文字與香氣連結,宛如與乃方自然而然的個性共生一樣,已成為她既巫豔又靈騷的風格標誌。閱讀《香鬼》,喚起香水曾帶給我們的悸動,如同不一樣的旅程、不一樣的啟發,值得我們一起去探險體驗。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古乃方1992年生於彰化員林。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經濟碩士。曾獲台北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等。現為調香師。創立氣味品牌「方方」(Eau de parFang),著重線條、層次,代表作包括「台灣神怪香」系列。寫《香鬼》的源頭,來自對感官和動物的愛,以及成巫之道的困惑。找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喜歡得不得了,於是動筆。IG: naifangku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推薦序 踩在虛實難辨的界線上 許俐葳推薦序 拆解一支簽名香水 白樵推薦語 古碧玲、瓦力、寺尾哲也、孫梓評、郝譽翔、陳栢青、Chris01 植物野獸02 醬油狂奔03 末日花園04 龍血05 鬼蘑菇06 光苔07 夜間大麻08 無盡夏日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香鬼 (限量作者親簽版)
作者 / 古乃方
簡介 / 香鬼 (限量作者親簽版):華文創作。擁有調香師身分的作者,交融奇幻與現實,寫出現代調香師所看見、聞見、想見的氣味世界,以及被喚起的愛欲傷痛。直覺犀敏,浮想聯翩,語
出版社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ISBN10 /
EAN / 4719025011897
誠品26碼 / 2682592637000
頁數 / 248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14.8*1.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踩在虛實難辨的界線上
許俐葳(小說家、《聯合文學》副總編輯)
我第一次讀古乃方的文字,是她刊在雜誌上的一篇旅行散文〈Namaste〉,寫的是印度瑜伽之旅,與她同行的卻是來靈修兼當保鑣的父親,帶著淡淡的荒謬感,描述彼此間難以言說的距離,卻不過分耽溺;貌似對人際苦手,卻又什麼都瞭然,語言乾淨成熟,好看極了。當時我想,這真是一位聰明敏感的作者啊。又想,大概很快就會出書吧。於是,我們讀到了《香鬼》。
若談及文學裡的慾望與香氣,很難不令人聯想徐四金的經典小說《香水》。但乍讀《香鬼》,更映入我記憶的是鄧九雲的《女二》,一位現役女演員來寫小說中女演員的生命歷程,不免有種「讓你們看看後台」之感,相較舞台上的明亮鮮麗,更著重台下的權力幽微和暗場細節。那麼,當一位專業調香師來寫香水,會讓我們讀到什麼樣的氣味技藝,其中是否會有台面下才嗅得的感官奧妙?於此,古乃方顯然企圖心十足:「偏不,偏不要一進到捷運就聞到漫天女人都同個英國梨和小蒼蘭,偏不要一脫衣服就要唱著I only wear Chanel No. 5,偏不要一樣,要怪美,要奇幻,要全世界僅有一瓶的獨特盛放。」簡直是跳著舞把心聲放出來。說的是香水,但寫作本身,又何嘗沒有那個「偏不」的存在。
小說甫開篇,即是一人一獸的故事,調香師北北和紅毛猩猩安共處一室,他懂她的精細,她懂他的即興,和動物相處比和人類自在。路過的國中生怪模怪樣的學安走路,管理員指著安說怎養一隻怪狗?旁人不理解他們,不等於北北就完全理解安,紅毛猩猩的世界自成一格,他用鐵尺刮北北的腳皮,拿她的頭髮做香水。他是調香天才,卻也讓北北憂慮。和一隻獸相處,就像在針尖上跳舞,有快樂亦有恐懼。直到調出重點香水的那天,他們在狂喜中奔跑,卻也在驚嚇中擦槍走火。或許安的存在,時時提示了北北的終極慾望,「她想要自己是眼前這隻野獸。但她不敢說。她評判自己,這樣不對,人怎麼可以想當一隻野獸呢?唯有讓獸消失,她腦中的問題才會徹底根除。」小說自此真正騰飛而上,北北失去了獸,卻始終胸中有獸,自此展開往後一段又一段的氣味之旅。
整部小說由八篇各自獨立又互為宇宙的短篇故事所組成,這是時下常見,以書為單位的寫法。坊間有些作品讀來偶有硬湊之感,在此不便列舉。可喜的是,《香鬼》的成書型態相當堅固,讀來儼然是長篇的架勢,上自紅毛猩猩的前塵過往,下至調香師北北的情慾冒險,在小說裡自由穿梭,每篇轉折不同,但仍保持著極好的敘事彈性。
感官召喚記憶,氣味引發愛慾,如黛安‧艾克曼在《氣味、記憶與愛欲:艾克曼的大腦詩篇》所引述英國詩人作家吉卜林之言:「氣味遠比聲光影像都更能撥動你的心弦。」放在這裡或許可以改成,氣味遠比聲光影像都更能撥動妳的性。如北北想像安四肢著地進入她;又如用試香紙採集汗水,輕易引發男人慾望。穿上訂製香水彷彿穿上春藥,「調香師被自己調配的香氣勾引,聽起來是如此自戀天真。」性有了,那麼我們就要問,愛呢?北北對動植物和香水的愛,顯然比對人類高出很多。她也彷彿跨在兩端的世界搖搖晃晃,如康老師稱她一直幻想有猩猩,有些角色也只有她才看得見。這些奇幻又寫實的描述,放在這本小說裡彷彿再合理不過。或許最好的寫作,正是踩在這種虛實難辨的界線上。
北北是徬徨的,然而這徬徨令小說撐出了一個空間,讓她去猶疑、去迷惑,無論途經多少人,這終歸是一場屬於女性自我的追尋。特別想提書中〈夜間大麻〉一篇,北北重遇了舊時導師翠翠,卻發現她已不復以往。兩人和香鬼之間的三人角力,氣味和言語間的暗湧流動,是小說的高潮點。
讀這本小說的過程很愉快,因為一路流竄的香氣時時惹人停留。古乃方自然是寫氣味的能手,更極具野心的夾帶高濃度的調香知識。我不免想,或許《香鬼》最好的讀法,是耐性去品味每一處精彩的氣味描寫:「花莖攀折。奇香四溢。綠草擰汁。」「煙燻果香也使他開胃,餓的感覺就是活著。」「時間讓香氣走得更深沉,底是圓潤的,卻又清爽,像是穿上蠶絲。」令人想起朱天文經典之作《世紀末的華麗》裡的女巫米亞:「她將以嗅覺和顏色的記憶存活,從這裡並予之重建。」時空流轉,如今新世紀的色與香,被古乃方寫了出來。
讓我們回到徐四金的《香水》吧。小說結尾,葛努乙被眾人慾望瓜分殆盡,一丁點不剩;而古乃方的北北卻一次又一次的復活、破碎再重建,然後轉化——這個調香師肯定會喜愛的動詞。在各種氣味中,活成新品種的自己。


推薦序
拆解一支簽名香水
白樵(作家)
辨香難,調香描香更為艱鉅。
氣味,連帶鼻腔與所有嗅覺形塑的符號體系,並非如世人所料般蓬勃發展。那是西方世界於上世紀七〇年代以前,遠從亞里斯多德,柏拉圖以降,至佛洛依德時代為期數千年的,鄙嗅覺,氣味之道統:古希臘哲人將嗅覺視為「半物質化,半精神化」,一種裡外皆非的中庸官能定位,論物質性不如觸覺味覺;論精神性不如視覺聽覺(諸學派或以主張「所有天賦存於鼻腔」尼采為例外)。
另一不易之處屬於修辭層面。
法文,衍伸而出的拉丁語系甚或擴散至全語種,人們面臨嗅覺的形容,所能動用的語料,相對貧脊。除卻好聞/不好聞的香臭二元論,其餘修辭,幾乎是類比式的,以原物名詞代換之(少數例外,是今日任教於牛津大學的阿希法・馬吉德在研究馬來西亞的嘉海族時,發現該族描述氣味時,多使用如色彩的抽象語彙),或挪移,轉介其他感官的形容:清爽、腥、羶、甜膩、辛辣、厚濃薄淡等。
嗅覺是曖昧的。似無有極限。
不若視覺、觸覺、聽覺,存有與接觸物的最大接受值(五色令人盲、五音令人耳聾、肌膚毛髮刺割受損之易)。惡臭,所引發的最大不適,似乎未若其他感官能至傷及受器本身。
若粗略地將探討範圍緊縮於製香,彷彿又有本體論的偏差存在。
那是日式香道以沉香固體粉末為尊,對比歐洲香水香精文化之別。是原料質地採用的碾壓性多數決:以植物為尊,嗅覺歷史中,少數出現如:麝香、龍涎香、麝貓香、海狸香等動物性原料。
要成就一部以嗅覺、香氣為主的小說如此困難,古乃方的《香鬼》正是穿越前述疊床架屋的種種不易,而終成就的精萃之物。
全書以調香師北北為主要角色,以八章節,前後切割挪移調度時序,講述北北從調香課識得同儕巫巫、老師翠姐後,獨自成立個人訂製香氛品牌,期間經歷不同情感客體(藍領安柏,布爾喬雅階級感的香鬼,諮商的康老師,甚至從熟客谷玲任職的靈長動物實驗室逃出的紅毛猩猩安),與之衝撞,交融後的化學反應。
八篇故事,可各自獨立為短篇小說,更能相互串連成一支獨特、具備嗅覺金字塔的訂製香水。首調金屬氣息濃烈,無盡綠意與動物皮毛混織的鐵血味,帶有粗砥大小截面不一的顆粒感,碰撞,摩擦,強烈時猶如鞭斥與傷瘀(是與紅毛猩猩安之間時親暱時暴戾的親密關係,是與心理治療精神分析體制的抗衡與曖昧,亦是腦神經科學領域端腦甲冑魚兔耳嗅球松果體鼻週期等形塑的專業範疇,如此多方串流)。
心調如塵霧薄熙。寧靜,緩流,沉著的,匍匐的,時而有光時而陰翳。以龍血、蘑菇、光苔為料,搗碎,冷脂吸不同階段穩定情感週期裡,移動在不同市鎮裡的養分與靈光。
此香最險/顯之處莫過於底調。古乃方拒絕安全與保守,劍走偏鋒,以雲泥有別的相異質地,衝撞出終點前的百轉千迴:挾帶塵埃與污泥,混沌如瘴的私植大麻;與最終晃蕩遠洋島嶼畔沿半透明的湛藍光影,與海藻清鮮氣息的最終尾韻。
若將此書視作當代職人書寫潮流下的產物,無疑是種矮化。《香鬼》非循規蹈矩地對讀者娓娓道來一名女孩如何,又為何成為調香師(相當有趣地,許多關鍵性角色心理成因,如北北與母親的過往細節,作者隱而少提),並未試圖讓大眾迷走於繁複的專業步驟與龐雜香料堆砌。此書可貴處,在於填補華文感官書寫中,對嗅覺的闕遺。
同樣身為「氣味修辭困乏者」,西方文學,除了眾所皆知的徐四金以外,卡爾維諾遺作《在美洲虎太陽下》中的〈名字,鼻子〉,法國文學中更有自左拉、巴爾札克至普魯斯特的嗅覺書寫。然將觀點移至台灣,眾讀者對此領域可思及之作,無疑仍是舞鶴、施叔青,及朱家姐妹世紀末於此領域的驚鴻一瞥(少數後起之作,或可舉去年以描寫芳療師身分遍巡偏鄉,長照等現場的鄭育慧散文集《三個深呼吸》為例)。
小說系譜中,可將《香鬼》與朱天心以嗅覺、香水為元素的短篇小說〈匈牙利之水〉互做對比,便可探查香氛文化在台灣三十年間的本體性變革。
身為調香師,古乃方有系統地爬梳香氛,已脫離〈匈牙利之水〉那徘徊深夜咖啡館談心的中年男子論述其妻們時純粹的使用者/消費者知識。同屬商業行為,朱天心筆下人物消費的,是國際品牌形象;新世代消費者著重個人化、風格化的獨一無二(萃取、轉化愛人的汗液)。〈匈牙利之水〉著重在普魯斯特由原物料氣息催生而出的記憶(邊緣外的時間與純粹狀態時間交融);乃方在此書欲探究的時間,似乎更聚焦於氣味共生的當下,與氣味可推進的未來。
北北自創的個人品牌,其對香料的使用與混香切入點,更全面地,濃縮了西方香水史的近代變革:那是嬌蘭在一八八九年研發「芝琪」時,強調的第一支突破類比手法,擺脫花卉果物擬仿的人物化情感香氛。「香奈兒五號」以氣味式女性氣質的符號塑形。愛滋黑死病年代推出的首支中性香水cK one。帝埃里・穆格勒(Thierry Mugler)以女香「天使」大量使用焦糖、巧克力、蜂蜜漿果諸原料的美食香水(parfum gourmand)。乃至新世紀初,由佛萊迪克・瑪爾(Frédéric Malle)所創,與不同調香師合作,將簽名香水視作等同藝術創作的「馥馬爾香氛出版社」,此西方品牌概念一路以來的展演與遞嬗。
醬油,苔癬,墨條,愛人的存有,混合擺蕩在人與獸,正常與反常,世俗與神聖等所有之間的掙扎。如此遺留下血淚交織的氣味,帶有鮮刺痛覺的,是乃方首款以文字調成的香。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華文創作。擁有調香師身分的作者,交融奇幻與現實,寫出現代調香師所看見、聞見、想見的氣味世界,以及被喚起的愛欲傷痛。直覺犀敏,浮想聯翩,語言輕靈。八篇可獨立又能連綴的故事,串成瑩亮珍珠項鍊般的長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