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的藝術: 做出好決定的三個關鍵思考, 讓你活出不後悔的人生 | 誠品線上

Start, Stay, or Leave: The Art of Decision Making

作者 Trey Gowdy
出版社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決策的藝術: 做出好決定的三個關鍵思考, 讓你活出不後悔的人生:決策品質決定了人生品質,美好人生就從良好的決策開始!吳家德、愛瑞克、劉奕酉、蔡淇華、盧美妏──同感推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決策品質決定了人生品質, 美好人生就從良好的決策開始。 這份工作該留還是該走? 是要主動接公司專案,還是把時間留給斜槓副業? 假日要玩樂還是要充實自我? 談感情和拚事業,怎麼取捨? …… 這些大大小小的決定,形塑出我們的人生經歷,然而心裡不時會浮現一個疑問:這些決定真的有讓我越走越快樂嗎? 會有這樣的困惑,就表示你可能都是讓別人的期待替你做出決定。這樣的決策方式或許會帶來表面的一時風光,但決策品質只會越來越低下,令你懊悔的事也會越積越多。 連任四屆美國眾議院議員、在司法體系打滾二十年的特雷‧高迪,於高壓又變動不斷的職業生涯中,領悟到決策的三大關鍵:開始、留下、離開。他不斷以此依歸,做出不違背自身真心的決定,並在書中分享「決策」的洞見與智慧: ◆請以鏡子模式檢視自己,避開金字塔模式的陷阱 ◇讓邏輯思考、情緒、直覺三者相互制衡,能減少決策失誤 ◆經常選擇離開關係或職場,可能是掉進不斷嘗鮮的陷阱 ◇夢想有賞味期限,一定會隨著時間改變樣貌 ◆別人認為你很擅長的事,和你所喜歡的事截然不同 ◇預想最壞的成果,若可以接受,那就去做 想活出什麼樣的人生,沒有別人可以給你標準答案。當你越來越熟練自己何時要開始、留下和離開,就會離心目中閃亮的目的地,越來越接近。 CH6 留下來繼續耕耘(節錄) 忠於自己的選擇 讀大學時,選課一直是我很期待的一件事。想安排這樣一份課表──早上完全沒課、可以利用休息時間觀賞電視劇,而且不會和下午的校內體育活動衝突,需要極為高超的技巧。 時至今日我都還記得課程目錄裡的條目說明。那堂課的名稱是「BL」,上課地點則是在我住處附近的學生會大樓。這堂下午的課不僅一星期只有一次,和校內體育活動或電視劇的播出時間也不衝突,完全符合我選課的必要條件。 我認為打保齡球(bowling)應該會很有趣,這門課應該可以很輕鬆就拿到「A」,讓我藉此提高「成績平均績點」。這正是我迫切需要的!我於是選了這門「BL」,然後在上課第一天走進學生會大樓,但地下室的保齡球館空無一人,我找到一張告示,說這堂課在對街的另一棟大樓裡集合。保齡球課竟然不在保齡球館上課,這令我覺得很奇怪,然而當時我的推理技巧還不是很好。我按照指示走到對街,找到那間正確的教室,然後走了進去。 原來,「BL」這個縮寫代表的不是保齡球,而是芭蕾(ballet)!此時,十幾名年輕女孩,還有一位男性教練出現在我的眼前,他們全都身穿芭蕾舞衣。那位教練魯迪是個好人。他說,如果我留在班上,他保證我將會獲得「A」的成績。 我很慶幸,最後我選擇留下來。近四十年過去,我和這個班上的同學依然保持聯繫,我也還記得芭蕾舞的五種基本姿勢。除了提高成績平均績點以外,留在那個芭蕾舞班上還使我明白幾件事。我了解到,忠於自己的選擇、挑戰自我,以及當事情不如預期時,不選擇逃跑有多重要。 有時候,某個決定的結果會和你原先想像的不太一樣:你新工作的每星期工時是六十個小時,但員工享有的自主權卻很低。你領養的狗照顧起來比原本想像的更麻煩,即便牠很可愛,也無法完全彌補你的辛勞。有時候,你選了保齡球課,結果卻發現那其實是芭蕾舞課。 不斷嘗試新事物的問題在於,它們不會長保「新鮮」。隨著時間過去,這些新事物所帶來的興奮感與新鮮感會逐漸消失。當某樣東西不如預期時,無論那是一份工作、一間房子,還是一段關係,我們很多人都會感到懷疑或不安,於是又想重新嘗試其他「新」事物。然而,總是選擇開始新事物、沒有留下來繼續耕耘,我們將不會獲得顯著而持久的收穫或成長。你可以藉由留下來,證明你能忠於自己的選擇──儘管那份工作、那堂課或那段關係不如你所想。 我之所以留在那個芭蕾舞班上,不是為了任何人,而是為了我自己。事實上,根本不會有人注意到、在乎或記得這一點。但我很在意──我能否堅持做一件事,即便這件事出乎意料之外,甚至一開始有點令人討厭?我能否讓自己刮目相看? 在我們的一生中,與其向旁人證明一切,我們更應該重視我們如何看待自己。我不是一名跑者,因此我無法理解跑馬拉松有何感受,但我的內心確實充滿懷疑──你跑到很累時可能心想:「跑這該死馬拉松的人是我耶,如果我中途停下來、改用走的,或是選擇放棄,除了自己以外又不會影響到任何人。誰有資格批評我沒有堅持下去?跑到抽筋、腳起水泡的人又不是他們。」你是對的。這一切不是為了任何人,單純是為了你自己。和其他人的意見相比,你應該要同樣看重(甚至更重視)你對自己有何看法。 就算某個決定的結果不如預期,選擇留下來會幫助你變得更有耐力。這樣的耐力將會陪伴你度過蜿蜒曲折的旅途,直到人生的終點。我們越常改變路線、試圖走捷徑,以及避開某些小麻煩,我們越有可能會迷失方向,而且不確定該怎麼回到正軌。對自己的選擇投注更多心力(即便它不符合我們原本的期待),往往會帶領我們抵達所期望的那個目的地,同時在這段過程裡,使我們變得更了解自己。 難能可貴的經驗 一生中,你將會有很多改變路線的機會。然而,這並不保證,下一個選擇就會符合你的預期。堅持做某份工作、從事某項嗜好、學習某種樂器,或維繫某段友誼的另一項好處在於,你可以獲得寶貴的經驗(這不是你光用想的就能得到的東西)。 在我們剛出社會、開始找工作的那段時間,我們經常會在招聘資訊或拒絕信裡看到「我們想找有經驗的人」。當我在應徵「聯邦檢察官」時,我聽過很多次這樣的話。「我們想找有出庭經驗的人。」這種話千篇一律,每次我聽到時的反應都是:「如果你們不願意給我機會,我又要怎麼獲得經驗呢?」我們可以學習各種知識與技巧,也可以仿效他人堅持不懈,但經驗需要時間的累積。因此,假使你有機會累積經驗(哪怕情況不是那麼理想),有時光是這一點就值得你繼續堅持下去。 實際上,當我在巡迴法務官辦公室和國會從事招募工作時,我會對那些頻繁換工作的應徵者有所顧慮(即便這些跳槽都被視作升遷)。具備經驗通常意味著穩定性,而穩定性則代表著可靠性與忠誠度,忠實可靠是很棒的性格特質。 由此可見,留下來繼續耕耘不僅能讓你得到寶貴的經驗,同時人們也會覺得你非常可靠。正因為如此,人們很可能會在你這一生的最終總結中,給予你這樣的好評價:你很忠誠;當別人選擇離開時,你卻決定留下來;你沒有棄船逃跑。請思考一下,當你遭遇緊急狀況時,你會尋求誰的協助。哪些人會丟下手邊的事前來幫助你,儘管這會對他們造成不便?現在,我希望你再思考一下,誰會在遭逢同樣的困境時尋求你的協助?哪些人會覺得你堅定、可靠、信守承諾? 是的,我們喜愛新車的氣味;我們喜歡拆下新推桿握把外頭的塑膠套,或聆聽打開一罐新網球的聲音,這些都是很合理的事。但在跟某個好友握手時感到親切,或是聽到某個人說「他們曾經有更好的機會,卻沒有選擇離開我,我將永遠心存感激」,也是很美好的一件事。 你唯一能獲取經驗的方法,就是留在你目前所在的地方,並練就讓你脫穎而出的技能。藉由累積經驗,你將擁有知識與信心(這正是你之後投入新事物時必須具備的)。同時,周遭的人也會因此明白,你並非總是在尋找更好的選擇(你會在同一個地方長期耕耘)。 留下來也是一種前進 留在原地不只是一種防守。我發現,選擇留下來其實往往能讓你更自由地構築你的未來。 不管你現在置身何處(哪怕你的處境不是那麼理想),我都會鼓勵你,坦率地和自己進行對話。在對話的過程中,你應該至少問自己幾件事。你想離開的地方是否真的令你感到困擾?我們必須誠實地捫心自問:「你之所以想離開某份工作、某段關係、某所學校或某個城鎮,是因為外在因素使然,還是你真的想改變自己的某個部分?(你想改變日常習慣、環境或居住地,是否是在避免和自己進行深層對話?)」、「你是否受到腎上腺素或刺激感的驅使?」我的意思是,你是否愛上了嘗試新事物所帶來的興奮感與新鮮感?你是否曾經公正地審視自己目前的處境? 我們所有人都曾經遇過這樣的狀況:在學校裡、在派對上、在順道拜訪朋友時,跟我們交談的那個人不停地回頭或東張西望,看看附近是否有「更好」、「更可愛」或「更有趣」的人出現。請恕我直言,我們自己可能也做過一、兩次這種事。或者當我們坐在我們無法自由選擇的飛機、辦公室或教室座位上時,我們就是知道,我們和坐在附近的那個人之間沒有任何共通點。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們是否曾經給這段關係一個機會?我們是否只從外表評斷,而沒有花足夠的時間深入了解? 我們目前的狀況「感覺」不理想、不符合我們對快樂的期待,或是我們不覺得工作內容具有挑戰性、對自己有所幫助,不代表情況一直會是如此。給它一個機會,給它一些時間。假使你因此改變心意,你可能會感到「吃驚」。 事情通常都會發生改變(即便有時並非如此)。而且,我因為選擇留下來而獲得了某些好處。 1.努力堅持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可能是一個月、一個學期、一年或五年。但如果總是三心二意、無法堅持,我們永遠都無法真正投入。你永遠都可以重新評估某個決定,但如果可以的話,請盡量給它一些時間、讓其中的所有機會得以顯現出來。 2.尋找培養技能或挑戰潛能的方法。 無論你是在學習做菜、被交付新的工作任務,還是試圖化解一段關係裡的衝突,你都會面臨一些挑戰。這些挑戰會令你感到陌生或不安。請把它們當作了解自己、他人或周遭世界的機會。你將得到寶貴的經驗、不會白費功夫。 3.判定在你目前的現況中,是否包含了你人生最終畫面的某些片段在內。 此時此刻,在你生活的各個層面,有哪些活動正在幫助你建構這一生的最終總結?在目前的現況中,你是否看見你人生最終畫面(你想達成的目標,以及你希望留下的精神遺產)的某些片段? 我想,你的答案應該是肯定的。我會鼓勵你特別留意這些部分,同時在你目前所在的地方,設法尋找其他能進一步推動你夢想的機會。 唯有懷抱耐心、持續努力、堅持不懈,夢想才有可能變成現實。請堅持下去,直到它們獲得充分發展,或你的主要夢想發生轉變為止。不要聽從你的每一個衝動。有時候,不改變才是最好的決定,改變不見得會帶來進步。留下來可能會很無聊、辛苦、艱難,但請記得,你正在建構的事物將會成為你的精神遺產。我發現,這往往會使留下來的選擇變得很值得。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吳家德(NU PASTA總經理、職場作家)愛瑞克(《內在原力》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蔡淇華(作家)盧美妏(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 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同感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特雷‧高迪(Trey Gowdy)《紐約時報》暢銷書《好問》作者,以及《團結一致》(Unified,暫譯)的共同作者。他也主持福斯新聞台的節目《和特雷‧高迪一起共度周日夜晚》(Sunday Night with Trey Gowdy),以及個人Podcast《特雷‧高迪秀》。他曾代表南卡州擔任了四屆眾議員。在競選國會議員之前,他曾經在家鄉南卡州擔任「聯邦檢察官」,以及在斯帕坦堡和契洛基郡擔任地方檢察官。 Twitter: @TCGowdyFacebook: @RepTreyGowdyInstagram: @tgowdysc 実瑠茜政大英語系畢業(日文輔系),曾任職出版社英、日文編輯多年,喜歡鑽研語言文字與異國文化,目前為自由譯者。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決定與選擇PART ONE 開始01 先從結局開始著手02 透過鏡子自我檢視03 預先設想最壞的狀況04 傾聽你的夢想05 相互制衡 PART TWO 留下06 留下來繼續耕耘07 優先順位的重要性08 衡量夢想的可行性09 找到你的「拿單」 PART THREE 離開10 夢想的賞味期限11 評估你所身處的環境12 遺憾與回憶13 選擇性自私14 句點的另一邊致謝辭

商品規格

書名 / 決策的藝術: 做出好決定的三個關鍵思考, 讓你活出不後悔的人生
作者 / Trey Gowdy
簡介 / 決策的藝術: 做出好決定的三個關鍵思考, 讓你活出不後悔的人生:決策品質決定了人生品質,美好人生就從良好的決策開始!吳家德、愛瑞克、劉奕酉、蔡淇華、盧美妏──同感推
出版社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614499
ISBN10 /
EAN / 9786263614499
誠品26碼 / 2682511296004
頁數 / 256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14.8*1.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開始始於「夢想」,留下基於「堅持」,離開在於「無憾」。這三個攸關生命品質的關鍵字,是我對本書的註解。──吳家德(NU PASTA總經理、職場作家)

我們的決策品質決定了人生品質,美好人生就從良好的決策開始。此書所談的三種主要決策,都是我們一生中最常面對的關鍵決策,若能透過此書學會良好決策方式,必將受用一輩子!──愛瑞克(《內在原力》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決策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作者用他的經歷和智慧,告訴你如何在不同情境下,制定出合適的策略與行動,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

如果總想選一條「正確」的路,反而容易看到每條路都有些小問題,於是困在原地,猶豫不決、選擇困難。這本書透過引人入勝的故事,帶我們練習評估、學會決策,用更妥善的決策,活出美好人生。──盧美妏(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 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

試閱文字

內文 : / 前言/決定與選擇(節錄)
關於自己的婚禮,我只記得兩件事。到了婚禮的尾聲,身受我們喜愛的牧師對大家說:「請容我向各位介紹特雷.高迪夫婦。在未來的某一天,他們將成為州長與州長夫人。」這時二十四歲的我才剛考完律師考試一個星期,甚至還沒找到第一份法律工作。然而,在我們從小參加的這間教會裡、在所有的親朋好友面前,他就此建立對我的遠大期許。我無法想像自己能達成這份期待。我真希望他當時說的是:「泰芮未來將成為州長,而特雷則是她的『第一先生』。」這件事我可以做到。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讓別人設定對我的人生期許。也許你會把牧師的這番話視為無傷大雅的玩笑(它確實如此),或是純粹將它當成一個努力的目標。我應該,卻沒有這麼做。在我的人生中,有非常長一段時間,我都讓旁人替我定義何謂「成功」。在那些年裡,我都試圖滿足別人的期待。總是遵循其他人為我規劃的人生道路,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而已。
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在努力滿足別人的期待,他們一輩子都迫使自己這樣做,我也不例外。正因為如此,我想問你一個問題(我早就該問自己這個問題):「你評斷美好人生的標準是什麼?」
有些人認為,人是由他們的工作(職業生涯)所定義―他們在公司裡晉升至多高的位置,或是他們在工作中有多開心。其他人則會衡量他們和家人與朋友之間的關係。對某些人而言,求知若渴、不斷進修使人生變得富有意義。又或者看看我們的手機相簿吧,它透露出我們重視哪些人事物。
在人生的大多數時候,我都是以工作類型與品質,來衡量自身存在的意義。我堅信,如果我能獲得「這份」工作,或對「這些」職務駕輕就熟,大家就會認定我的人生很「成功」。所以我覺得可以透過工作,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價值。
當工作、職務與頭銜不符合我或他人的期待時(這種情況經常發生),我還能仰仗各種人際關係。因為有許多朋友都比我有名氣,我可以靠著這些人脈取得成功。不可否認,用這種方式度過人生不太理想,但坦白說,我大半輩子都這樣生活著。
我逐漸了解到,有某種更宏觀的事物將人生的各個層面連結在一起。你承接與沒有承接的工作、你結交的朋友與終止的人際關係、你選擇的學校,還有你從事的嗜好之間,原本就存在著某種關聯。因為你所做出的諸多「決策」,你開始、培養、發展或結束這些關係與活動。
假設你認為自己的人生主要是由職業生涯所定義,請思考一下形塑這條道路的各種決策:你必須決定要投入哪一個領域、在哪裡謀職,以及接受哪一份工作。此外,你也必須決定何時該離職,以及何時該留下來。
假設你認為,是人際關係和友誼造就你的人生,那麼你必須決定是否主動和某個人成為朋友,或者接受對方提出的交友邀請。至於那些我們無法主動選擇的關係(包含父母親、兄弟姊妹或子女),我們則必須決定,在這一生中要與他們多親近。
對於那些認定人生意義取決於自身學養的人而言,他們必須先做出一些決定:在哪裡就學、就讀什麼科系、對課業付出多少努力,以及在受完正規教育之後,還要繼續進修或研讀哪些知識。
這些無形基礎,也就是決定,正是本書所要談論的主題。它們是人生的根基,觸及你生活的每一個層面,並且描繪出你的人生道路。我發現,如果你善於決策,你一定能活出美好的人生。
我不是心理學家,也不是職涯顧問。我不是統計學家,也不是算命師。我唯一的資歷,只有在半百人生裡,所有做過和沒有做過的決定,以及伴隨而來的各種生活。我曾經進行某些極為危險的豪賭,同時也曾經向恐懼屈服。我贏過,也輸過。我在得意中有失、在失意中有所得。我留下了一些遺憾,卻也同時擁有美麗的回憶,還有些時候我很難將兩者區分開來。
在這段過程裡,我發現人生中的重大決策都歸結於三個問題:「我是否該開始」、「我是否該留下」,以及「我是否該離開」。
經驗是很好的老師,但你必須花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明白某些事。噢,若是能回到年輕時,運用我現在具備的所有知識與智慧重新做出決定,那該有多好!有時候,回顧自己過去走過的彎路,不禁懷疑我是否對這一切有所準備,又或者這些人生決策只是出自於我的直覺反應。究竟是我選擇了自己的人生道路,還是我讓別人(說得更精確一點,是他人對我的期待)替我做出決定?
讀大學時,基於各種錯誤的理由,我選擇主修歷史。接下來,我進入法學院就讀,因為最初那個欠缺考慮的決定限縮了我的職涯選擇。從法學院畢業後,我曾經擔任兩位法官的書記員:他們其中一位是上訴法官,另一位則是承審法官。在協助這位聯邦承審法官工作期間,我開始對美國的刑事司法體系深深著迷。我先是做了六年的聯邦助理檢察官,然後競選南卡羅來納州的「巡迴法務官」(等同於美國其他州的「地方檢察官」)。
之後,我決定辭去熱愛的檢察官工作,在二○一一年開始擔任國會議員,後來又決定在二○一九年離開國會。和很多人一樣,我從慘痛的經驗中學到教訓:名聲並非用來衡量成功或重要與否的適當標準。人花費幾十年的時間累積名聲(無論好壞),然後往往又再度回到沒沒無聞的狀態。
正如同你所看到的,我的一生做了許多決定。事後看來,某些決策似乎非比尋常。某些決定受到外部力量的驅使,其他決定則出自於自信。通常要等到年歲漸長、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定義「成功」與「意義」時,一個人才能自信地做出決策。很多人也許會說,我的某些決定是在走回頭路,甚至是種錯誤,但到頭來,沒有人可以替我定義這些事──對你也是如此。
真正重要的是,我們明白自己的所作所為、為何這樣做,同時在向前邁進的過程中,運用某種方法進行決策時,並賦予它某種意義。我會寫這本書,是希望我做過的這些決定(無論好壞),能在你譜寫人生篇章時有所助益。
你對自己有多了解?想竭盡所能地活出最美好的人生,你就必須充分自我了解,並且擁有足夠的自信、用自我認識來引導自己進行決策。
現在,請思考一下:你想在哪裡落腳?何處是你所期望的目的地?在人生旅途中,你是快速行進,還是忠於自己的選擇?你是否必須留在目前這條路上,然後做些許調整(可能是放慢或加快腳步)?抑或是你必須設法離開、原路折返,或朝截然不同的方向前進?
任何新開始都令人既緊張又興奮。你可能會心存懷疑,甚至還會有人批評或反對你的做法。但在這本書裡,我將提供一些衡量方法,讓你評估何時才是展開新事物(不管那是一份工作或一段關係)的適當時機。如此一來,你就能在充分自信與自我覺察的情況下繼續往前邁進。
二○二一年夏天,我開始主持一個新的電視節目。這意味著,我必須結束全職律師工作。但這同時也代表,我必須決定這個節目要以什麼模樣呈現:每星期播出一個晚上是否已經足夠,或者播出頻率應該要更高?我是否要複製電視圈既有的成功模式,還是要開闢一條屬於我自己的路?嘗試新事物的美好之處在於,這時的你宛如一張白紙。但這個階段不會持續很久,很快地,最初那個選擇開始這一切的決定,就變成了決定留下與否。
「留下」也許少了展開新事物的興奮感,但這往往是最明智的做法。就像起初衡量是否該開始某件事那樣,我們也必須運用許多相同的工具與指標,來評估是否該留下。我和妻子住在同一個城鎮近半個世紀,而且住在同一間房子近二十五年。我們經常爭論這樣的問題:「要不要搬到美國的傳媒中心或大型律師事務所附近?」「要不要搬到海灘附近?」最後,我們因為「樹」這個理由,決定維持原狀。我岳父去世時,為了紀念他,一位從事園藝造景的朋友在我們的前院種了一棵樹;我的岳母去世時,他也做了同樣的事。當我們的三隻狗離開這個世界時,他也都這麼做。我們選擇留下來的原因,和這間房子本身完全無關,為了保有這些珍貴的回憶,我們捨棄了新事物所帶來的興奮感。
最後,這本書將會探討離開的艱難決定──該怎麼知道,何時是離開某件事或某個人的正確時機。即便我們獲得了極力追求的事物,它們有時不如我們想的那麼美好。有時候,原本看似正確的決定,會隨著人生歲月的遞嬗而產生變化。我希望可以提供你一些方法,讓你充滿自信地離開,而且不留下遺憾。
因著我們做過的各種決定,我們都能在這本書的字裡行間找到共鳴。對於各位決定讀到這裡,我心懷感激。當我們開始閱讀本書,以及做出人生重大決定時,我們都必須誠實地面對自己,同時深入自己的內心。
那我們準備開始了嗎?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決策品質決定了人生品質,美好人生就從良好的決策開始!
吳家德、愛瑞克、劉奕酉、蔡淇華、盧美妏──同感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