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峯松 5: 解嚴前的最後一本禁書, 台灣的黑暗時代 | 誠品線上

劉峯松 5: 解嚴前的最後一本禁書, 台灣的黑暗時代

作者 劉峯松/ 編
出版社 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劉峯松 5: 解嚴前的最後一本禁書, 台灣的黑暗時代:一九八〇年競選國大代表,要為美麗島事件發聲,卻被以「違反選罷法煽惑內亂罪」判刑坐牢的劉峯松,在三年半的政治牢裏逆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一九八〇年競選國大代表,要為美麗島事件發聲,卻被以「違反選罷法煽惑內亂罪」判刑坐牢的劉峯松,在三年半的政治牢裏逆來順受、勤於閱讀和寫作,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出版《台灣的黑暗時代》,同月二十四日即被警備總部以「內容不妥,依法查禁」,成為解嚴前台灣最後的一本禁書。這本禁書充分呈現了一九八〇年代台灣人的無奈、不妥協與堅韌的精神,相信這本被列為國民黨政府「最後一本禁書」的再現,可讓新一代年輕人瞭解半世紀前後,台灣發生、卻尚未知悉的史實,從而獲得省思和珍惜民主台灣實得來不易。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劉峯松,彰化人,1941年出生於北斗。曾競選員林鎮長、省議員(因具學生身份取消資格)、國大代表。擔任過中小學老師、法院觀護人、台北縣文化中心主任、國史館主任秘書、台灣文獻館館長。業餘以蒐集「台灣文獻」為樂:1995年捐出數萬冊藏書,創立財團法人半線文教基金會(附設台灣文化資料中心);2017年擔任董事長。1999年獲首屆台灣文獻獎;2000年獲頒文建會「文耕獎」(文化資產保存類)。著有《台灣動物史話》、《黑獄陽光》(1984年獲巴克禮寫作獎特優獎)、《黑獄螢光》、《黑獄風光》(1984)、《台灣的黑暗時代》(1986)。及獻給所有人的泰瑞薩觀點系列六冊(2010-2017)、及《黑白與彩色—阿邦的故事人生》(2018)及《劉峯松全集1堅持走對的路》、《劉峯松全集2重返歷史現場》、《劉峯松全集3教育 觀護 人權》、《劉峯松全集4大人囝仔來聽古》等共十餘種。

商品規格

書名 / 劉峯松 5: 解嚴前的最後一本禁書, 台灣的黑暗時代
作者 / 劉峯松 編
簡介 / 劉峯松 5: 解嚴前的最後一本禁書, 台灣的黑暗時代:一九八〇年競選國大代表,要為美麗島事件發聲,卻被以「違反選罷法煽惑內亂罪」判刑坐牢的劉峯松,在三年半的政治牢裏逆
出版社 / 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917544
ISBN10 /
EAN / 9789869917544
誠品26碼 / 2682459824000
頁數 / 272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5X21X2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解嚴前的最後一本禁書—《台灣的黑暗時代》再版序
⊙財團法人拓展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翁金珠

十六世紀葡萄牙人航海時發現臺灣,驚嘆說:「Ilha formosa!」意為「美麗之島」;此後「福爾摩沙」常做為臺灣的代稱。但數百年來這個美麗之島—臺灣,卻遭受許多強權殖民、暴政摧殘,特別是一九四五年戰後國民黨政府統治下,一九四七年發生了二二八事件、一九七七年縣長選舉舞弊作票的「中壢事件」、一九七八年以密謀叛亂逮捕余登發父子的「匪諜吳泰安事件」、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日國際人權日大舉逮捕黨外人士,其中多人以軍事審判「叛亂」定罪的「美麗島事件」、一九八〇年林宅血案、一九八一年台大陳文成命案、一九八四年劉江南命案等等,皆震驚了國際社會。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 結束至一九八〇年代末期所實施的「國語推行」政策,禁止講日語和台灣話(台語、客 語、原住民族語等語言),說台灣話會被罰款、掛狗牌、青蛙跳、罰站、打手心等示眾 體罰,致台語歌曲銷聲匿跡;甚至要求布袋戲要用「國語」發音,而且又以「禁書」名義箝制言論自由。基本人權包括集會、結社、言論、出版、旅遊等被限縮,即有所謂黨禁、報禁、海禁、出國旅遊禁等等,社會瀰漫著一股白色恐怖氛圍。這段不見天日的年代,就是「台灣的黑暗時代」,痛苦記憶實難抹滅。經數十年來努力所爭取的民主改革、教育改革、老年照顧,以及婦幼、學生、農民、勞工、殘障等等權益,均已陸續獲得相當改善;且因有台灣先輩的犧牲奉獻,才有 二〇〇〇年的首次政黨輪替—陳水扁、呂秀蓮當選第十屆總統、副總統。

一九八〇年競選國大代表,要為美麗島事件發聲,卻被以「違反選罷法煽惑內亂罪」判刑坐牢的劉峯松,在三年半的政治牢裏逆來順受、勤於閱讀和寫作,一九八一年後陸續出版《獄中的呼聲》、《選舉官司》、《台灣動物史話》、《黑獄陽光》、《黑獄螢光》和《黑獄風光》等書;一九八四年出獄後仍持續以文字和行動對抗當權者,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出版《台灣的黑暗時代》,同月二十四日即被警備總部以「內容不妥,依法查禁」(見台灣警備總司令部75.11.24(75)劍佳字第五五六〇號函),成為解嚴前台灣最後的一本禁書(見二〇二〇年十月前衛出版社 廖為民著《解嚴之前的禁書》)。這本禁書收錄有:「在地球上有這種事」、「不欲言的台灣人」、「談石錫勳先生」、「美麗島事件的意義與影響」、「台灣人的十大苦慘」、「哀臺民」、「貪汙始於光復」、「為台民捐軀的王添燈」、「戒嚴體制下的騙子」、「國民黨卯上台灣第一勇」、「不自由的唱與唱的不自由」、「盛滿了強暴和自私的國家安全論」、「愛、和平與理性的五一九綠色行動」、「我畫一棵血樹」……等廿六篇評論,充分呈現了一九八〇年代台灣人的無奈、不妥協與堅韌的精神。

本專書的出版,感謝國家人權博物館贊助部分經費,相信這本被列為國民黨政府「最後一本禁書」的再現,可讓新一代年輕人瞭解半世紀前後,台灣發生、卻尚未知悉的史實,從而獲得省思和珍惜民主台灣實得來不易。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這本禁書充分呈現了一九八〇年代台灣人的無奈、不妥協與堅韌的精神,相信這本被列為國民黨政府「最後一本禁書」的再現,可讓新一代年輕人瞭解半世紀前後,台灣發生、卻尚未知悉的史實,從而獲得省思和珍惜民主台灣實得來不易。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