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如何教? 從閱讀到探究
作者 | 林慈淑 |
---|---|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歷史如何教? 從閱讀到探究:本書提出歷史教育的三項基本要素:文本閱讀、證據概念、問題探究。書中不僅剖析歷史閱讀的基礎、試述文本證據的推演,還延伸提示如何帶領探究課 |
作者 | 林慈淑 |
---|---|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歷史如何教? 從閱讀到探究:本書提出歷史教育的三項基本要素:文本閱讀、證據概念、問題探究。書中不僅剖析歷史閱讀的基礎、試述文本證據的推演,還延伸提示如何帶領探究課 |
內容簡介 本書從歷史教育而起,點出學生實行「歷史探究」的核心──閱讀。然而,僅「閱讀」似不足以應付當今龐大的資訊來源,如何理解文本、推演證據,並從中尋得關鍵、探究歷史,方為重要關鍵。但歷史如何教?教師如何準備教案?是當今歷史教育界的共同疑問,也是本書亟欲訴說的核心重點,希盼以「閱讀」為核心基礎,帶領教師剖析文本,同時也期待能引領學子探究歷史、培養歷史思考。
作者介紹 林慈淑東吳大學歷史系專任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2018年創立「歷史教學學會」並任理事長。研究興趣在於:由史學出發,爬梳且反思英、美歷史教育理論與發展,以省視臺灣歷史教學現況和改進之道。著有《歷史,要教什麼?英、美歷史教育的爭議》(2010),審訂和主譯《歷史思考大未來:勾勒歷史教學的藍圖》(2020)。教研之外,亦致力於推展歷史教學精進的工作,目前與中學歷史教師正積極研發「探究式教學」教案。
產品目錄 自序第一章從閱讀教育到歷史教學 一、「閱讀歷程」是什麼? 二、PISA閱讀評量知多少? 三、PISA大翻轉:閱讀測試新趨向 四、歷史教學核心:「文本閱讀」與「證據推論」第二章 什麼是「文本」? 一、「資料」有什麼問題? 二、「文本」之興 三、從語言到論述 四、從作者到脈絡 五、歷史與「文本」的碰撞 第三章 史家一般如何閱讀? 一、「文本」意義的再梳理 二、教育與教學的新視野 三、美國歷史教育的「危機」與生機 四、史家閱讀的共性:「潛在文本」 五、史家閱讀的方法:「溯源」與「脈絡化」第四章 如何教導歷史閱讀?四個認知 一、歷史閱讀首重「理解」 二、歷史閱讀是推進探究之力 三、認識資料之為「文本」 四、覺察「現在主義」心態第五章 如何教導文本閱讀? 一、溯源與脈絡化,孰輕孰重? 二、教學模式何以先要改? 三、什麼是「認知學徒法」? 四、如何教導溯源? 五、如何教導脈絡化? 第六章「證據」是什麼?如何教? 一、在課綱中消退的概念 二、歷史教育重要的思考 三、什麼是「證據」? 四、為何教導證據? 五、如何教導證據?第七章教導「問題探究」的意義與建議 一、歷史探究與問題設計二、善用教科書 三、教導探究的幾點建議引用書目
書名 / | 歷史如何教? 從閱讀到探究 |
---|---|
作者 / | 林慈淑 |
簡介 / | 歷史如何教? 從閱讀到探究:本書提出歷史教育的三項基本要素:文本閱讀、證據概念、問題探究。書中不僅剖析歷史閱讀的基礎、試述文本證據的推演,還延伸提示如何帶領探究課 |
出版社 /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1476407 |
ISBN10 / | |
EAN / | 9789571476407 |
誠品26碼 / | 2682427241006 |
頁數 / | 352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0x15.0x1.7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近幾十年來,臺灣學子們的閱讀能力有明顯弱化的趨勢,這對重視閱讀能力的歷史科目來說,無疑是一項重大的危機。學生將無法欣賞歷史的開闊與深邃,以及體會歷史對於人的價值。這股憂心帶起了歷史教育的大翻轉,強調重視學生「閱讀與探究」的能力。如何引領學生閱讀文本、探究歷史?也就成了教師的首要任務。
自序 : 2022年秋天,我在系的一個專業課程上,與六十個修課的大二學生初次碰面。第一堂課。在概述課程大綱後,我問了兩個問題,請學生坦承告知:「在座各位,覺得自己喜歡歷史的,請舉手?」果如所料,舉手者零零落落,不到十人。接著,我再追問:「在座各位,覺得歷史有價值、有用的,請舉手?」當下竟也只有幾隻怯怯的、帶著猶豫、半舉半落的手,錯落在偌大的教室裡。我瞬時啞然。
我以為,第一個問題涉及興趣和意向,學生確實可以不那麼喜愛歷史,但第二個問題,儘管與前一問有連動關係,總還是可以超越喜好與否,表達對歷史這個學科價值的肯定吧。沒想到,扣掉一些不敢表態者,大多數已經上了六年中學歷史、一年專業課程的大學生,竟仍無法認識、感受歷史的重要性。我悵然的想著,那麼這些學生為何坐在這裡?他們期待的是什麼?聽聞一些歷史系的轉系申請人數特高,難道他們來此,只為了有機會離開?
身為一個「資深」教學者,我一如過去,無法對學生的這般反應視而不見、漠然以對。我更憂心,在今天社會變動如此之大、選擇如此多元、訊息多到令人眼花撩亂的時代,年輕人對歷史無感、冷感,恐怕更甚以往。倘若教學又數十年未變,那麼最終變成惡感,也不是不可能。這本書,與其說是幫助現場教師,不如說是為那些仍困惑於歷史是什麼、為什麼這個科目會存在的學生而寫。希望在不同的教室中,透過不一樣的教學,讓更多莘莘學子認識歷史,欣賞歷史的開闊與深邃,並體會歷史對於「人」的價值之探索和思考。
當然,數十年教學的經驗,我深知教好歷史從來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即使至今,我仍不時以戰戰兢兢的心情看待、反思自己的教學。何況中學老師既要面臨現實的掣肘,又要隨時把握新的歷史知識、歷史理論和歷史教育的發展趨向,著實不易。不過,教好歷史固難,也絕非是不可為的妄想。這是過去二十年來,我投入歷史教育研究、探索歷史教學理法,並撰寫此書的最大動力。我相信,改變一些認知、作法,歷史課會成為一則則深具啟發、值得回味深思的動人故事。
誠然,教歷史必須與時俱進,如同其他許多事情那般。晚近以來,歷史教學確實歷經重大翻轉──這當然也是呼應時代的脈動,那就是:學校歷史科不能只停留在傳遞特定事實的層次上,也得教導這個學科的觀念工具並培養探究能力。其實,教予學生認識不同學科的組織原理和概念方法,早已是教育學的老生常談;同時,其他許多科目的教學多已朝此方向前進,但歷史教育因與政治牽連特深,相對的在這條路上起步頗晚。無論如何,這個新的教學觀念顛覆了長期存在歷史課堂中的刻板印象:只有在大學層級,才需教導歷史學的思考和研究方法,中學階段只要讓學生認識些重要史實即可。這樣想法下造就的結果,可能就像我那大二班的學生,身在歷史系,卻不愛歷史,也不覺得歷史有什麼價值。更嚴重的,長期而言,這又不只是學生對歷史有何觀感的問題,而是這門學科能否健康永續的發展。
那麼,該教哪些歷史思考能力?
本書提出三個基本要素:文本閱讀、證據概念(筆者統稱這兩者為歷史閱讀)、問題探究,分別討論它們的意涵、重要性以及可行的教學法,同時,也提點它們彼此的關聯。這三個要素既屬於觀念範疇,也是展示實踐的能力。三者之間,環環相扣,互相成全:閱讀啟動了思考和認知;證據意識既得透過閱讀來培育,又是檢視思考和認知的憑藉;問題探究則為落實前二者的方式與動態過程。可以說,文本閱讀、證據概念、問題探究乃歷史的入門基礎,是認識這門學科的必要訓練,也是進一步通往其他歷史觀念的橋梁,更是歷史教育與公民素養的接軌之處。
當然,三者中,根本之根本、重中之重的無疑是文本閱讀。閱讀原是一切學習的關鍵,也是打開認識世界的大門。如同幼兒從聽大人說床邊故事,到自己捧書展讀,那是多大的一步。西諺云:「每個老師都是教閱讀的老師(Every teacher is a teacher of reading)。」更說明閱讀在教與學上的吃重角色。然而,本書所談文本閱讀不只是一般的讀書,而是過去二三十年來一個具有革命性質的閱讀模式。這種閱讀模式可以破譯當今各種真假相參的妄言謬論,能夠對抗那些時時席捲而來的無數虛實訊息,使讀者成為主動清明的探索者,而非被動的接收者。正因文本閱讀如此重要,又具新意,本書前五章即全面探討這個課題。
(完整內容請見內文)
推薦序 : 誠摯推薦|
皮國立(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兼所長)
宋家復(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李健輝(臺北市立育成高中歷史教師)
林果顯(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黃麗蓉(高雄市立明華國中歷史科教師、112學年度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教師團隊專案教師)
蔡蔚群(臺北市立北一女中歷史教師)
戴志清(臺北市立建國高中專任歷史教師)
(依姓名筆劃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