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馬史詩: 儀軌歌路通古今 | 誠品線上

荷馬史詩: 儀軌歌路通古今

作者 呂健忠
出版社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荷馬史詩: 儀軌歌路通古今:傳說為荷馬創作的《伊里亞德》和《奧德賽》,歐洲最古老的書寫文本,是希臘的史記。本書上溯印歐語族群遷徙殖民的歷史,下探歐洲史詩的源起與流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傳說為荷馬創作的《伊里亞德》和《奧德賽》,歐洲最古老的書寫文本,是希臘的史記。本書上溯印歐語族群遷徙殖民的歷史,下探歐洲史詩的源起與流變,透過獨樹一幟的史觀,展現別開生面的史識,全面探究荷馬史詩蔚然成學的來龍去脈。作者所見史詩景觀的嬗遞反映文化史的進程,從口傳史詩以實體城牆界定土地認同,經由文人史詩以文化城牆界定族群認同,到基督教史詩以信仰城牆界定宗教認同。由於英雄的偉業根基隨認同的本質而改變,地理空間不斷廣化,從強調具體的身體經驗,經由強調歷史的閱讀經驗,最後演變為強調自傳色彩的想像經驗。同步發展的是心靈空間的深化,其主旋律為兼具心理與情感雙重意義的生死辯證,從直面死亡,經追尋不朽,到信仰永生。朝特定目標前進的線性敘述終於取代永恆回歸的環狀結構,呼應方興未艾的小說不可或缺的人生觀。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呂健忠以翻譯西洋文學經典為志業。已出版譯注本包括荷馬史詩《伊里亞德》與《奧德賽》;希臘悲劇《奧瑞斯泰亞:逐行注釋全譯本》(埃斯庫羅斯)、《索福克里斯全集》(二冊)與《尤瑞匹底斯全集I》;希臘喜劇《利西翠妲》(亞里斯多芬尼斯);《易卜生戲劇集》(五冊);《蘇格拉底之死:柏拉圖作品選譯》;奧維德《變形記》;馬基維利《君主論》與《論李維羅馬史》;《馬克白:逐行注釋新譯本》(莎士比亞);《情慾幽林:西洋上古情慾文學選集》、《情慾花園:西洋中古時代與文藝復興情慾文選》、《情慾舞台:西洋戲劇情慾主題精選集》;《丘比德與賽姬:陰性心靈的發展》。著作包括《陰性追尋:西洋古典神話專題之一》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自序一、荷馬史詩的歷史背景1.1 印歐語族群擴張運動 1.1.1 「舊歐洲」 1.1.2 原始印歐語的誕生 1.1.3 印歐語的分化1.2 歷史與神話 1.2.1 神話故事與神話原典 1.2.2 神話原典與歷史事實 1.2.3 希臘人進入歷史的視野 1.2.4 希臘神話的原鄉 1.2.5 歐洲歷史新紀元二、《伊里亞德》與《奧德賽》的作者2.1 荷馬之疑 2.1.1 荷馬史詩 2.1.2 荷馬其人2.2 橫空問世荷馬學 2.2.1 上古時期 2.2.2 中古時期 2.2.3 近代時期 2.2.4 考古學 2.2.5 口傳詩學 2.2.6 表演文本2.3 貫串古今雲霄羽 2.3.1 認知口傳詩學 2.3.2 歷史邊疆的拓展 2.3.3 文學傳統的溯源2.4 荷馬的世界 2.4.1 唱詩人荷馬 2.4.2 「我們希臘人」 2.4.3 尋找自己的名稱三、史詩傳統的形成3.1 讀荷馬唱詩 3.1.1 敘事觀點 3.1.2 格律 3.1.3 聲韻修辭3.2 看見宇宙 3.2.1 三重結構二元觀 3.2.2 人神同形同性論 3.2.3 天神干預 3.2.4 原型結構3.3 史詩成規 3.3.1 英雄的形象 3.3.2 套語 3.3.3 描述詞 3.3.4 類型場景 3.3.5 展延明諭四、《伊里亞德》儀軌有道4.1 特洛伊戰爭神話 4.1.1 第一次特洛伊戰爭 4.1.2 第二次特洛伊戰爭4.2 情節概述 4.2.1 第一部分:心結壁壘(卷1-7) 4.2.2 第二部分:沙場烽火(卷8-12) 4.2.3 第三部分:淬鏡練形(卷13-17) 4.2.4 第四部分:明心見性(卷18-24)4.3 主題探討 4.3.1 情節結構 4.3.2 聚焦阿基里斯 4.3.3 儀軌有道 4.4.4 阿基里斯的盾牌五、《奧德賽》歌路有節5.1 特洛伊戰爭餘波 5.1.1 戰爭尾聲 5.1.2 木馬劫城 5.1.3 城破山河在 5.1.4 歸鄉路漫漫 5.2 情節概述 5.2.1 第一部分:王子成年(卷1-4) 5.2.2 第二部分:英雄返鄉(卷5-8) 5.2.3 第三部分:大海浮蹤(卷9-12) 5.2.4 第四部分:父子會合(卷13-16) 5.2.5 第五部分:變裝返家(卷17-20) 5.2.6 第六部分:重整家園(卷21-24)5.3主題探討 5.3.1 情節結構 5.3.2 奧德修斯的記憶 5.3.3 奧德修斯的弓 5.3.4 歌路有節六、史詩的變革 6.1 史詩的新傳統 6.1.1 個體心聲的崛起6.1.2 史詩成規的演化 6.2 文人史詩的問世 6.2.1 阿波婁尼俄斯《阿果號之旅》 6.2.2 維吉爾《埃涅伊德》 6.2.3 奧維德《變形記》6.3 史詩傳統的蛻變 6.3.1 禁慾文學的先聲 6.3.2 宮廷愛情的理念 6.4 基督教史詩 6.4.1 但丁《神曲》 6.4.2 米爾頓《失樂園》 6.4.3 神話進入歷史參考書目圖片出處

商品規格

書名 / 荷馬史詩: 儀軌歌路通古今
作者 / 呂健忠
簡介 / 荷馬史詩: 儀軌歌路通古今:傳說為荷馬創作的《伊里亞德》和《奧德賽》,歐洲最古老的書寫文本,是希臘的史記。本書上溯印歐語族群遷徙殖民的歷史,下探歐洲史詩的源起與流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1476285
ISBN10 /
EAN / 9789571476285
誠品26碼 / 2682397232004
頁數 / 264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0x15.0x1.5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傳說為荷馬創作的《伊里亞德》和《奧德賽》,歐洲最古老的書寫文本,是希臘的史記。本書上溯印歐語族群遷徙殖民的歷史,下探歐洲史詩的源起與流變,透過獨樹一幟的史觀,展現別開生面的史識,全面探究荷馬史詩蔚然成學的來龍去脈。

試閱文字

自序 : 這是有相當共識的說法:歐洲文化源自希臘,希臘歷史源自荷馬史詩。荷馬史詩是歐洲文化的紀念碑,紀念愛琴海青銅文明輝煌盛世的結束,揭開歐洲歷史的新紀元。荷馬史詩也是希臘口傳詩歌的墓誌銘,記載印歐人殖民最南端的希臘語族群口語創作英雄詩歌傳統的結束,孕育萬紫千紅的歐洲文學史。歸在荷馬名下的兩部史詩《伊里亞德》和《奧德賽》取材於亞洲城市特洛伊的滅亡。因此,閱讀荷馬無異於喚醒一段遺忘的歷史,也是體驗一場記憶的重生。
要了解「紀念碑」緬懷的對象,有必要了解特定的歷史背景,所以本書從印歐語族群的擴張運動切入。要了解「墓誌銘」記載的功德,有必要闡明功德的餘蔭,所以本書以基督教史詩收尾。要想透過荷馬史詩體驗記憶的重生,有兩個管道。一個是從荷馬史詩蔚然成學的縱切面著手,另一個是從《伊里亞德》和《奧德賽》這兩部史詩的橫剖面著手。使用隱喻措詞,荷馬史詩在公元前約800 年發芽,經歷一千三百年茁長成神木。本書雙管齊下,先順著這棵枝繁葉茂的知識樹的樹幹軸心切開,呈現荷馬學的緣起、流變與趨勢。在另一方面,本書截斷樹幹,分析史詩文本質地,觀察在特定的時空採取特定的觀點所見到的景象。特定的時空是此時此地的臺灣,特定的觀點是我個人的文學見地。見地由史觀和史識交織而成,兼顧史觀和史識的見地必然使人大開眼界,我希望本書有示例舉隅之效。
特洛伊戰爭標記愛琴海青銅文明的結束。《伊里亞德》回顧希臘人對於那一場戰爭的集體記憶,透過記憶中理想的圖像呈現戰爭對人性的考驗。《奧德賽》轉而追尋因戰爭而失落的記憶,透過追尋的過程呈現記憶對人的意義。兩部荷馬史詩是歐洲文學的源頭,分別承載族群記憶和個體記憶重生的結果。
一如歷史有族群與個人之分,記憶有集體與個體之分。《伊里亞德》以批判的眼光回顧族群的記憶,從中透露喚醒記憶有重生之德。《奧德賽》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個體的記憶,彰顯有涯之生追憶前塵的重生經歷。記憶在時光陰影中顯像,由於記憶的深度而立體成形,而引人回味。可資回味的記憶必定有故事的材料。可是,荷馬不甘於只講故事,也不甘於一味強調意義所在。這兩個不甘使得《伊里亞德》和《奧德賽》在神木如林的文學世界挺拔參天一枝獨秀。本書無非是要說明挺拔與獨秀之所在,邀請讀者共同欣賞神木林區最偏僻卻也最醒目的一座大觀園。配得上「大觀園」這個隱喻的文學作品必定是形式與意義互相輝映,也必定有助於培養讀者的史觀與史識。此所以第二和第三這兩章的介紹有其必要。
《伊里亞德》和《奧德賽》的旨趣可以從本書分析的主題看出。《伊里亞德》的主題是「儀軌有道」,《奧德賽》的主題是「歌路有節」。「儀軌」和「歌路」分別是這兩部史詩聚焦最清晰的隱喻。《伊里亞德》描寫英雄的世界依照眾所公認而心照不宣的一套民俗禮法在運作,即使戰火方酣也可以有戰爭之道。儀式是民俗禮法的體現,儀式通行意味著有常軌可以行大道。《奧德賽》以英雄世代襯托戰後歌舞昇平的世界,詩歌演唱的內容足以透過記憶的承傳形成歷史的長河。以長河隱喻歷史意味著「有規律可循的流動」,正是希臘文「節奏」的本意。歌唱有如槳帆船運載記憶穩穩航向未來, 槳葉拍打水路必有「節奏」。我希望能夠在書中辯明,荷馬史詩一如神話,不是只有故事,而是深入故事別有洞天。
關於荷馬史詩,以訛傳訛的繆見罄竹難書。信手舉最常見的三個訛傳。把《伊里亞德》詩中阿基里斯和帕楚克洛斯的關係說成同性戀,誤以為親密的戰友同志就是同性戀。把《奧德賽》的標題和詩中主角奧德修斯混為一談,誤以為「奧德賽」是人名。把神話故事和神話原典混為一談,誤以為荷馬史詩只是述說神話故事。錯,錯,錯,速食文化不求甚解連三錯!如果不知道為什麼錯誤,那麼本書值得推薦;如果想知道正確的答案,那麼這本書值得一讀。
寫出如前文摘要介紹的一本書,既已畫龍,理當點睛。藉這個機會把這整本書的「見地」小結如下。
由於荷馬無與倫比的詩歌造詣,承載集體記憶的口傳史詩成為絕響。因個人意識勃興而產生的文人史詩在人生觀與時間觀出現新的意趣。反映在史詩創作的敘事模式,朝特定目標前進的線性敘述取代永恆回歸的環狀結構。在兩性關係則是性別糾葛取代同性情誼。經歷中古時代宗教信仰大一統的局面,但丁和米爾頓承襲史詩的傳統,卻高舉基督教的大纛,但旨趣大相逕庭。但丁獨尊基督教觀點,寫出一部宇宙書,米爾頓採取宗教改革的觀點,描繪一座基督城。信徒愛上帝的信念讓位給上帝愛人類,上帝則從人生經驗的終極仲裁一變而為寬容與悲憫的道德典範。
前述史詩的走向反映歐洲的文化史進程。英雄的偉業根基因史詩的演變而改變。口傳史詩以實體城牆界定土地的認同,文人史詩以文化城牆界定族群的認同,基督教史詩以信仰城牆界定宗教的認同。隨認同本質的改變,地理空間不斷廣化。口傳史詩強調體驗,是具體的身體經驗;文人史詩強調閱歷,是眼界展現的歷史敘述;基督教史詩強調自傳色彩,是個體的想像經驗。和地理空間的廣化同步發展的是心靈空間的深化,其主旋律為生死的辯證:口傳史詩直面死亡的必然,文人史詩探索不朽的可能,基督教史詩追尋永生的意義。這一場生死的辯證兼具心理與情感雙重意義。就心理意義而言,史詩始於面對死亡,經由認識死亡,最後超越死亡。就情感意義而言,口傳史詩寄意「友愛」(philos = friendly, loving),文人史詩寄意「虔誠」(pietas = piety) , 基督教史詩寄意「熾情」(passio =passion)。
就這樣,本書透過史詩的流變,管窺歐洲文化景觀的嬗遞。主題景點當然是獨占四章的荷馬史詩。行文當中以括號附加專有名詞和關鍵詞的原文。專有名詞和關鍵詞以一般讀者熟悉的英文拼法為主,只有極少數情非得已的情況附希臘文。以羅馬字母拼寫希臘文有不同的書寫習慣,下列對照表標示兩種通用的拼寫方式:
ai = ae
-e = -a
-ei = -i
k = c
oi = oe
-os = -us
-u- -y-
拉丁文和羅馬化的希臘文之後的數學等號(=) 附記英文的同義詞。括號也用於標示引用史詩原文的行碼:阿拉伯數字以整數代表卷碼,小數點之後是行碼。引用史詩原文都是我自己的中譯。其中荷馬的兩部史詩《伊里亞德》和《奧德賽》,由書林出版社分別於2018 和2021 年出版譯注本。此外,書中數度提及歷史之初的一場大變革,父神崇拜取代母神信仰所反映社會制度與兩性關係的改變,其神話表述名為「男權大革命」,是依據我在《陰性追尋:西洋古典神話專題之一》書中所論,該書由暖暖書屋在2013 年出版。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強力推薦 (以下依姓名筆劃排列)
吳宜蓉 Special教師獎得主、《這樣的歷史課我可以》作者
李有成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李奭學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張上冠 東吳大學端木愷校長講座教授
單德興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戴逸群 亡牌教師
謝易霖 慈心華德福高中資深教師、金鼎獎推薦作家


本書內容豐富、敘議兼具,是一部介於學術與通俗之間的作品,加以作者文字甚佳、行文流暢,頗富可讀性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李有成
無論是對一般讀者、莘莘學子、或是西方文學的專家學者而言,這是一本豐富詳實、文字雋永、可供便捷查檢的文學歷史著作。
──東吳大學端木愷校長講座教授張上冠
本書凝聚呂健忠先生翻譯與研究荷馬史詩的多年心得,為中文世界提供了解希臘文學與西方經典的便捷之道。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單德興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