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臺灣史.人間篇: 30件文物裡的人情與世事 | 誠品線上

看得見的臺灣史.人間篇: 30件文物裡的人情與世事

作者 石文誠/ 呂怡屏/ 邱保周/ 周宜穎/ 林芳群/ 林潔琪/ 張安理/ 張育君/ 張育嘉/ 張淑卿/ 張鈞傑/ 張銘宏/ 莊梓忻/ 陳怡宏/ 等
出版社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看得見的臺灣史.人間篇: 30件文物裡的人情與世事:4大主題、30件珍貴文物看見臺灣史中的打拚、歡笑與血淚臺史博收藏與研究鉅獻:一場紙上特展,展出人間的故事  有時,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4大主題、30件珍貴文物看見臺灣史中的打拚、歡笑與血淚臺史博收藏與研究鉅獻:一場紙上特展,展出人間的故事 有時,大時代的浪潮襲向每一個人;也有時,一個人可以開創一整個大時代。有時,人們會彼此對抗與仇視;有時,人們卻能互相理解與合作。《看得見的臺灣史》系列第3本「人間篇」,臺史博館員們再度聯手出擊,共同研究,以30件精選文物,探索臺灣史上的人物與人群,講述人們經歷的人情與世事──在二二八事件挺身而出、卻慘遭殺戮的陳澄波,死前想對家人說什麼?隻身來臺的「反共義士」們,心情真的如官方宣傳般,如此義無反顧嗎?打造「臺灣名產」的匠人與工人,以及第一代的「運動國手」,怎麼一起讓臺灣走向世界?十九世紀來臺的傳教師,和二十一世紀來台的外籍移工,各自又如何讓世界走向臺灣?又比如,原住民族的歷史,不論是被外人攻打和屠殺的故事中,還是與外界交易與交流的過程,也都具體呈現在各個文物當中。 讓我們跟著文物,一起探索臺灣史上的人物與人群,如何面對時代,抵抗時代,創造時代。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李佩蓁(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洪伯邑(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段洪坤(西拉雅族跨地部落聯盟召集人)蔡思薇(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謝仕淵(臺南市文化局長)顧恒湛(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依姓氏筆劃排序)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策劃單位簡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位於臺南。為了書寫、蒐藏臺灣的歷史與記憶而誕生,2007年成立、2011年開館,已累積近15萬件典藏、推出超過100檔特展,以「大家的博物館」為己任,努力摸索著島嶼上不同人們的觀點。館藏文物最大的特色,是反映了臺灣許許多多重要的歷史時刻,以及人們如何在臺灣生活的物件,有時會令人感到奇特、惆悵或者懷念,每一件文物都有著獨特的溫度感與背後的歷史刻痕。主編簡介石文誠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博物館的工作目的是要跟眾人的生活產生更多的關連與影響力,我們的館藏與書寫,能產生怎樣的效益與影響力?而不只是把故事說完寫完。這是「博物館歷史學」所需思考與面對的。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書系總序 看見臺史博,發現新臺灣 張隆志導讀一 歷史中的人情與世事 石文誠導讀二 寫給意猶未盡的人們 陳志豪主題一 多元臉譜,大時代之人01 被展示的人:《東京日日新聞》七百二十六號02 離開的人:劉永福為臺灣民主國成立曉諭臺灣人民告示03 攻打臺灣的人:伊富貴石松《義顯歷史》04 參戰的人:明治三十五年佐野龜吉寄給親人家書05 受爆的人:蘇百齡昭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寄蘇長齡信箋06 出征的人:臺灣人日本兵林清春遺物盒07 消失的人:陳澄波遺書08 代言反共的人:一九五四年影片《奔向自由》09 失語的人:《尋母三千里》10 有家歸不得的人:「掃除黑名單還我返鄉權」示威橫幅主題二 百工行業,職人大集合 11 看風水的人:張家《有不知問於我》12 當官差的人:臺南府正堂執事牌13 補碗的人:補碗與玉環攤14 撐船的人:林家單桅手撐船15 揀茶的人:總督府殖產局出版《福爾摩沙烏龍茶》16 製銀的人:金足成祖舖銀製竹筏17 比賽的人:昭和六年至昭和十年張星賢日記18 編織的人:林何賽秋勝家model 555編織機19 製麵的人:沈家落地型壓麵切麵機主題三 人群往來,複合的人群 20 移動的人:長崎版畫──荷蘭人與來自咬𠺕吧(雅加達)的僕從21 交換物資的人:建興庄公館賞生番賞壹號與賞伍號木籤22 傳福音的人:宣教師巴克禮名片23 交流的人:西拉雅族白底肚兜24 往返的人:中華民國馬祖臺灣地區往返同意書25 做工的人:印尼貨運行JAYA NUSANTARA EXPRESS照片集海報 主題四 引路之人,開闢新道路26 移墾的人:道光三十年墾戶邱祐墾照27 發現臺灣的人:約翰古爾德繪〈臺灣藍鵲〉28 建設的人:北浦義三拍攝臺東里壠水道施工情形底片29 抗爭的人:祁家威自費印製「快樂倍增.危險倍減」反愛滋海報30 與神共同防疫的人:三郊營仔脚朝興宮温陵廟防疫公告年表作者簡介

商品規格

書名 / 看得見的臺灣史.人間篇: 30件文物裡的人情與世事
作者 / 石文誠 呂怡屏 邱保周 周宜穎 林芳群 林潔琪 張安理 張育君 張育嘉 張淑卿 張鈞傑 張銘宏 莊梓忻 陳怡宏 等
簡介 / 看得見的臺灣史.人間篇: 30件文物裡的人情與世事:4大主題、30件珍貴文物看見臺灣史中的打拚、歡笑與血淚臺史博收藏與研究鉅獻:一場紙上特展,展出人間的故事  有時,
出版社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328535
ISBN10 /
EAN / 9789865328535
誠品26碼 / 2682434410006
頁數 / 28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8 開,長23 × 寬17 × 高1.8 cm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自序 : 看見臺史博,發現新臺灣
張隆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作為典藏島嶼人民生活經驗與歷史記憶的首要機構,在「大家的博物館」的願景使命與「文化平權、知識平權」的理想信念下,從籌備到開館二十多年來,已經累積了近十五萬件的文物,並舉辦超過一百場的特展。我們的常設展「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也在閉館十五個月後,於二〇二一年一月八日正式推出「交會之島」的更新展。「如何讓臺史博豐富的文物、紮實的研究、精彩的展示,以及各種實體和線上的學習資源更即時、更有效與更有趣地被更多人看見、欣賞及利用,進而展現具有臺史博特色及代表性的品牌形象?」正是全體館員同仁們共同思索和努力的目標。
  「看得見的臺灣史」書系是本館同仁們回應上述課題的首度嘗試,大家結合了館藏文物研究、跨領域共筆及史普書寫的多重途徑,來面對大眾讀者的閱讀需求和品味。全書系規劃為「空間、時間、人間」三部曲形式,每本作品選擇三十件代表性文物進行介紹敍事,並由各篇主編撰寫導讀。作者群除館內同仁,亦邀請相關領域學者專家參與,希望能達成「好看、好讀、好珍藏」的目標。
  本書系首先推出的第一冊「空間篇」,以館藏地圖資料為主要文物類型,各篇作品的編排兼顧通史時序及特色專題。第二冊「時間篇」從生活與文化入手,討論傳統歲時節慶、現代性時間觀、朝代政治更迭、以及集體與個人的時間記憶等專題。「人間篇」則呈現臺灣複雜的移民歷史與殖民經驗,從多元族群觀與社會生活史的視角來述說島嶼人群的動人故事。
  整體而言,「看得見的臺灣史」書系是本館藏品研究與轉譯應用的集體努力,更是同仁們推動博物館歷史學的重要成果。作者群們從文物的生命史著眼,討論物件的歷史價値、物件轉換流通的過程、物件的材質特性、乃至於物件作為博物館與社會連結的功能與意涵等多元面向。此一物件導向的規劃(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目的,在於指出博物館歷史學不同於傳統文獻實證史學的特質,從而凸顯在博物館作歷史(doing history in the museums)所具有的公共性格、社會脈絡與時代精神。
  面對當代博物館思潮、後疫情社會以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多重變局,臺史博將以新思維、新團隊與新行動,讓世界看見臺史博,發現新臺灣。

試閱文字

內文 : 被展示的人:《東京日日新聞》七百二十六號

  物件用作展示,在展覽中司空見慣,但「人」被當成展示的物件,你曾見過嗎?十九世紀時,隨著航海技術發展及帝國勢力擴張,不少人乘機前往海外探索,攜回各式各樣充滿異國情調的物種及相關紀錄,「異國人種」也不例外。而且有些「人」還被軍事力量強迫遷居至海外,成為被研究及展示的活體樣品,也被迫改變身份或重塑新形象。
畫中的線索
  出現在一八七四年六月二十六日《東京日日新聞》畫面中的少女,便是一八七四年日軍出兵臺灣南部恆春半島(通常稱為牡丹社事件)時捕獲的排灣族原住民。少女出身女乃社,時年約莫十二至十三歲,被俘後送往日本東京生活五個月左右,日本人稱呼她為オタイ(音近Otai,可譯為御臺或阿臺,以下採用阿臺稱呼)。
  在這張新聞錦繪中,視覺焦點為阿臺及兩位日本士兵,畫的右後方,是一位朝阿臺方向過來的日本士兵。阿臺正被兩個日本士兵架住,全身白衣的士兵在阿臺身後扶住她的雙臂,另一位黑衣白褲的士兵以跪姿為阿臺套上大紅色的浴衣。阿臺留著接近平頭的髮型,耳朵上帶著偏橘紅色的垂珠耳飾,她高舉的右手,掛著金黃色的手鐲。她頭部低垂著,面色似無表情又似無奈。
  阿臺在此錦繪的裝扮相當値得探究。關於這點,本件《東京日日新聞》上方文字,提到西鄉從道都督贈送阿臺這一身的漂亮衣服。不過,阿臺穿上和服的過程,包含是誰幫她套上、整個過程又花費多少時間,我們已經不得而知。我們僅能合理推測,她第一次穿上的時候,應該是不懂怎麼把多層次的和服逐一穿上身。至於阿臺穿和服的情境是否如畫中所繪,由兩位男性日本士兵協助穿上,目前也無從得知。
  此外,阿臺的橘紅色雙珠耳環及金黃色手鐲,亦有可能是日軍為她打扮的。依據部落耆老口述及目前出土的陪葬物件,南排灣族最具辨識度的特色之一,即「大耳」,耳垂部分會被圓形的耳飾撐大,不同於圖像中的垂珠耳環。另外,手鐲傳統的形制上是比較寬的,不會是圖像中細長且垂墜兩顆金黃色小珠的飾品。
誰的「阿臺」?
  阿臺在錦繪內的裝扮,被賦予什麼樣的意象?從阿臺在日本東京的經歷,也許可以推知一二。日本東京的老師表示,阿臺學習語言、裁縫及教養等三大類課程,一個月內就略通日本應對進退的禮儀,還學會簡單的日文對話。所以說,穿著和服的原住民女孩阿臺,符合日本政府對於阿臺接受日式教化的形象宣傳。
  而協助製造阿臺形象者,繪師為一蕙齋芳幾,本名落合芳幾。他是幕末至明治初期非常活躍的錦繪畫家,也是《東京日日新聞》之一。事實上,在新聞錦繪的製作上,繪者很可能沒親眼見過真實的人物與場景,而是透過口耳轉傳、文字紀錄來繪製作品,也有可能靠著想像完成畫作。
  而阿臺的族人怎麼看歸來的阿臺呢?依據部落落耆老回憶,阿臺返鄉後,不久即因難以適應,而抑鬱離世。「難以適應」的說法,十分含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從兩則故事中推知一二。據族人述說,阿臺回家之後,不時與部落族人分享在日本時學到的「新知」,想要改變族人的傳統生活方式。亦有族人提及,阿臺在牡丹被稱為Vayayun,在族語中,是「不檢點的女人」之意。從兩件有關阿臺的記憶推論,很可能是因為日本生活,阿臺的價値觀有了改變,而沒去過日本的族人,一時之間很難理解阿臺為什麼變了,而無法接納歸來的阿臺。
  除此之外,有個部落傳說也値得加以深思,聽說位於女乃社邊緣的屋舍,住著「用眼睛殺人的異能者」。附近的族人,非但走避之,也避談之。有位族人推測,異能者的傳說,反映族人印象中的阿臺,一個被部落隔離,且令族人畏懼的怪物。
今日的阿臺
  二〇二二年臺史博為製作牡丹社事件為主題的虛擬實境《Paliljaw 1874》,在部落進行查訪。族人很希望不要再使用「阿臺」、「Vayayun」或「用眼睛殺人的異能者」等他者視角下的名字來稱呼這位女孩,而是採用真正的族名Sauljalijuy或小名Aljuy。有關族人對於女孩真名的討論,是尋回這段一八七四年歷史的追索痕跡。
  與此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在部分族人的心目中,「阿臺」象徵著族人在一八七四年牡丹社事件前後的變化,族人如同阿臺從一個未諳世事的單純孩子,轉化為一位見過世面的成年人。而且更有族人表示,阿臺歷劫歸來,印證她是「很有勇氣的女孩」。
  「阿臺」的多變形象,反映了不同視角下的牡丹社事件,也是不同時代的部落族人對同個傷痛記憶的多元詮釋。「阿臺」的故事,是持續討論也好,是激烈爭辯也罷,全部都會成為大家共同追索這段一八七四年往事的歷程。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4大主題、30件珍貴文物
看見臺灣史中的打拚、歡笑與血淚
臺史博收藏與研究鉅獻:一場紙上特展,展出人間的故事